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第一单元整体观念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

1.阴阳的含义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的一体观

2.阴阳对立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

4.阴阳交感互藏

5.阴阳的消长

6.阴阳的转化

7.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要点:

1、五行的含义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五行相生与相克

2五行制化

3五行相乘与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要点:

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 体系。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

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 生命观,皋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医学科学,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文明进步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为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通过这学期选修课的学习,对中医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我国古代,存在三大学说。首先是精气学说,它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精气,乃气中之精辟,是生命产生的本原。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气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其次是阴阳学说,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暗晦的都属于阴。最后是五行学说,“五行”,就是指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的说理工具。 知道了中药的三种学说,当然会联系到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症,热症;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成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寒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和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所以治疗热症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症的药物是温热的。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1 释义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新生,我与中医的接触少之又少,对其的了解自然是知之甚微。若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医学,我只能理解这样一段释义: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独特的理论体系。 2 重要性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问题用心体会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中医的理论是超出实证科学范畴的。所谓实证科学,从字面上讲是注重事实证据的科学,也就是在我们现有的这个空间,用现有的方法去验证分析问题。现代人不相信古代有更高的科学,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从现在“实证”的角度去衡量。实证的观念无形中限制了研究的方法,反过来,它同时又限制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能理解中医、信任中医的最主要问题吧。 4 中西医不同之处可以说西医是借助外力从而驱赶病痛,那么中医就是加强自身从而自我愈合。这句话道破了中西医在治疗疾病上的差异。中西医对待疾病的治疗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讲求查出病源,对症下药。而对于前者来说,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并不了解发病缘由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五行之平衡,辨证施治,从而解决病痛。 5 中西医有机结合同时我认为,中医相对于西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施治。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叔叔得了肾结石,多年来坚持激光碎石,虽说没有什么病痛或是对生命的威胁,但是半年一次的激光碎石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耽误很多重要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关系认识了一位老中医,拿到了一副排石的中药方,服用两个疗程后见效。正是因为这位老中医的帮助,他彻底摆脱了肾结石。从上述实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中医学中并无“高血压”病名,所以只能根据高血压所表现的症状来认识和进行辨证论治。高血压患者以头痛头晕,时发时止,耳鸣,心悸为特征,故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头痛、眩晕的记述首见于《内经》,《内经》中把头痛称为“首风”、“脑风”;《素问?五脏生成论》:“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素问?方盛衰论》:“气上不下,头痛巅疾”为头痛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标本病专论》“肝病,头目眩,胁支满”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灵枢?卫气》:“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指出眩晕的病因,病性和病位。之后也有很多著名医家对头痛眩晕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头痛,并提出治法和方药;李东垣补充了太阴和少阴头痛,并为分经用药奠定了基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痛》云:“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强调“痰与火”在头痛发病中的地位,他也提出“无痰不作眩”的观点,提倡在治疗上要用治痰为主,挟补气及降火药。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虚则眩”,他在《景岳全书?杂证漠?眩晕》中说:“头晕虽然属于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并认为眩晕的病机“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高血压的中医分型 (1)、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耳鸣,头胀痛,烦劳恼怒则加剧,面部潮红,急噪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2)、痰浊中阻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甚则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3)、气血亏虚 症状:眩晕劳累即发,动则加剧,面色不华,心悸失眠,唇甲色淡;气短,疲乏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 (4)、肾精不足 症状: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酸膝软、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容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 B.火 C.土 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11. 藏神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16. “血府”指 ( ) A.脑 B.髓 C.骨 D.脉 17. 朝百脉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8.“精血同源”指的是 ( )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气一元论:“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气一元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阴阳是标示事物状态特征的范畴,一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二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但是阴阻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而且还具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质的规定,与现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一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方面按照一定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一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五行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生胜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而论证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即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整体观念。五行学说的朴素的系统观念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原始形态,在最一般的原则上与现代系统论相一致。但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系统理论,不可能像现代系统论那样更科学地阐明所有系统结构的一般关系和一般规律。 2.脏象经络: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等学说是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其中,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脏象学说:脏象学说是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它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和医学家,通过长期对人类生命活动的观察研究和防病治病的实践,并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说,对中医诊治与预防疾病、养生与康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脏腑概念虽然包含着解剖学成分,但主要是一个标示各种整体功能联系的符号系统,是人体整体的功能模型,主要是阐述其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因而不能与现代解剖学的同名脏器完全等同。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体质学说是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脏象学说、气血精津液学说、体质学说和经络学说相互包容渗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互为补充,形成了时医学对生命规律的独特的精辟的认识。 3.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了破坏,导致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病因可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外伤、胎传等。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是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推求而得来的,并能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之为审证求因或辨证求因。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医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中医发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的药学资料而成书。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部分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晋、隋、唐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结合前代理论以及个人实践和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中医学体系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明清时期在集古代中医大成的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临床研究经验和哲学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和疾病的认识程度,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中医学在继承和发扬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指机体自身整体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强调“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病理上注重整体分析,诊断治疗上重视局部和整体的统一。其中的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对疾病的阐述和防治讲述的很有道理,结合了古代哲学中的学术观点。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诊断上要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医学的学习,我对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中医学博大精深,我所认识的中医仅仅是冰山一角的一角,它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刻苦钻研才能领悟。 对中医药的认识 学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性味,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祖国传统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的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出来的一门经验科学,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几位丰富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一段学习,我的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的自然观—天人相应 东方文明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母体之上,从而构成了中医学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一大特质。中医学把天人相应的观念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人全形论》)强调欲想健康长寿,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灵枢·口问篇》)。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演化成人们普遍的理念和追求,西方医学必然也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对立存在,故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则是将征服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成就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结果。 中医学的整体观—形神统一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把握“道”,就能够明察万物,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这种以察同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不会重视差异的实体,而是强调通过体验、灵感、顿悟、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事物整体间共同拥有的规律性关系,彰显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又把人自身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神统一、身心一元。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非常重视“神明”、“情志”的状态,注重形神统一、身心和谐的整体。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察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着力寻求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故原子论、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法、归纳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将人视作一个普通的机械性的身心二元的实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无疑是西医学的核心。所以察同察异各有侧重。 中医学的治疗观—辨证论治 中国文化历来重感觉、重表象、重动态。所以,中医学是从整体、宏观、动态、功能及相互作用角度,了解病情、把握病机、灵活处治。如八纲、六经、脏腑、经络、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显然是中医理论精华之所在。中医学讲究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多果多因,并且具体体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势利导、因异制宜等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 西方文化重理性、重概念、重静态。故西医学强调概念,注重逻辑与分析,分门别类、穷根究底是其精髓所在。探究器官、器质、结构的状况,研究细胞、分子、基因的变化,追究细菌、病毒的来龙去脉,疾病分类、辨病论治遂是西医学优势。 中医学的预防观—治未病 中国文化主张适应、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及“虚邪贼风,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使中医学术界有了统一的学术范式,从而促使医学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继《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后,历代医学家大多结合临床医疗实践。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两晋隋唐时期,医家们在《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的理论认识指导下,广泛而又卓有成效地进行实践活动。在对病症及其原因和机理的认识、诊断技术、医方创制、新药发现及临床各科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就,出现了一批专科性著作。如晋代王叔和著有《脉经》一书,结合临床系统探讨了脉学的基础理论,使脉学诊断理论与方法系统化:西晋皇甫谧则系统总结了针灸经络学成就,撰有《针灸甲乙经》一书,书中厘定的穴位已达654个,并详论了各穴位的主治及禁忌;隋代巢元方组织医家探讨疾病的病源及证候特点而编写的《诸病源候论》,论述证候1700多条,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涛的《外台秘要》,是综合了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巨著,在脏腑辨证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南齐龚庆宣著成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刘涓子鬼遗方》,总结了外科和皮肤科的诊治经验及方法;唐代的蔺道人写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专著,介绍常见伤科疾患的诊断问题;咎殷撰有《经效产宝》一书,论述了妇科和产科常见病症的诊治和急救等;此外,有关儿科、五官科和按摩等也都相继出现专著或有关文献资料。总之,这一时期内科的进展尤其显著,是临床医学大发展的时期。 宋、金、元时期的医家们在前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经验体会,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在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气氛中,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 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他在梁.陶弘景《肘后百一方.三因论》的基础上提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人,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踎折,疰忤附着,畏溺压,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充实和提高了中医病因学;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丰富了脏腑辨证论治的内容。 宋、金、元时期,临床医学进一步发展、学术流派崛起、理论争鸣激烈是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显著特点。这些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大大地发展了中医基础理论。其中,代表人物是刘完素(刘河间)、张从正(张子和)、李呆(李东垣)和朱震亨(朱丹溪)等。后世誉之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在系统研究《内经》中的运气学说和病机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主火论”为特点的学术思想。倡“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之说,认为大多数病证的性质属于火热,故诊治着眼于火热,擅用寒凉药物清泄火热,后世称他为“寒凉派”或“主火学派”。刘氏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后世温病学说开创了先河。 张从正精研仲景《伤寒论》汗、吐、下三法,认为人之患病,多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故主张治病以攻邪为要,其治病善以汗、吐、下三法以攻逐邪实,反对漫用补药,故后人称之为“攻下学派”。 李呆着重研究脾胃元气的理论,提倡“人以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认为脾胃虚弱或脾胃功能异常是内伤疾病的主要矛盾,主张治疗以调补脾胃为主,善用益气升阳之方药去治疗疾病,故后人称之为“主气学派”、“脾胃学派”。 朱震亨集河间、子和、东垣之学,善治杂病,创见颇多。他提出“郁证”,认为气血流畅,百病不生,一有郁滞,则诸病生焉,故治病当解郁。他还认为痰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担出“百病多因痰作祟”之说,因而治当化痰。朱震亨受理学影响较大,认为生理情况下,生命活动有赖于“相火”这种生命活动的推动力之激发,但相火性质属阳。易妄动太过,妄动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模拟题

[模拟]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体现了 A.阴阳互根 B.阴阳制约 C.整体观念 D.阴阳消长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题: "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的理论,体现了 A.阴盛阳衰 B.阴阳两虚 C.脏腑互克 D.动态平衡 E.新陈代谢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3题: 认为"六气皆从火化"的医家是 A.吴又可 B.刘完素 C.朱丹溪 D.张仲景 E.张从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4题:

整体观念贯穿于下述哪个领域 A.中医生理、病理 B.中医诊法 C.中医辨证 D.中医治疗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5题: 《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巢元方 B.孙思邈 C.王叔和 D.皇甫谧 E.陈无择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6题: 现存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是 A.《诸病源候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C.《千金要方》 D.《伤寒杂病论》 E.《内外伤辨惑论》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7题: 属中医学防治特点的确切表述是 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 C.审因论治 D.辨证论治 E.防重于治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8题: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脑 B.心 C.五脏 D.经络 E.神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9题: 提出"千般痰难,不越三条"的医家是 A.张景岳 B.张从正 C.张仲景 D.张志聪 E.张元素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0题: "金元四大家"中,被称"养阴学派"的医家是 A.朱震亨 B.李杲 C.刘完素 D.张从正 E.张景岳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1题: 《灵枢·本神》认为"任物"之脏是 A.心 B.肺 C.脾

中医基础知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中医知识属于医疗事业单位考试考查的一部分。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医学发展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 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重要关系和相互影响,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即为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例题(卫生人才网整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四诊合参和阴阳五行 B.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E.证治异同和整体观念正确答案:C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医文化也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中医发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的药学资料而成书。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部分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就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晋、隋、唐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与系统化。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结合前代理论以及个人实践与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中医学体系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明清时期在集古代中医大成的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临床研究经验与哲学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医学对正常人体与疾病的认识程度,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中医学在继承与发扬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有: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就是指机体自身整体性与集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整体观念就是古代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就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人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强调“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病理上注重整体分析,诊断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其中的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对疾病的阐述与防治讲述的很有道理,结合了古代哲学中的学术观点。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与处理方法,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也就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诊断上要辨病、辨证与对症治疗。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医学的学习,我对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中医学博大精深,我所认识的中医仅仅就是冰山一角的一角,它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深需 要我们不断地刻苦钻研才能领悟。 对中医药的认识 学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 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性味 ,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就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就是两类不同的属性,这就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治疗热证的药物就是寒凉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第三章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经络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以维系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第一节脏腑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分为: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为实质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为空管腔性脏器而属腑,但生理功能却又“藏而不泻”类似五脏,故为奇恒之腑。 在脏腑中,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统一的整体。 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心、脉、血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主导作用。 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血液的充盈;脉道的通利。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行流畅,则面色红润光泽,舌淡红,脉象和缓有力。 (2)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 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心主神志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心主宰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即在心的主宰和调节下,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②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心的气血不足。 2、系统连属 (1)心在志为喜: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讲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一)整体观点的概念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二)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 (2)形神一体观 (3)物质与功能一体观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 (一)症、证、病的概念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二)辨证与论治的概念 1.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感冒是一种“疾病”,“症状”是临床表现,如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证”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咳嗽是一种“疾病' ',“症状”是临床表现,如咳嗽声重、恶寒发热、社苔薄白、脉浮紧; “证”是风热犯肺还是风寒犯肺。 2.“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即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第二节:阴阳学说(环球医学网提供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讲义|2016 执业药师考点串讲复习笔记) 一、阴阳的属性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阴阳的可分性,即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如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 夜晚的前半 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2)阴阳的相互转化性,即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属阴的寒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 属阳的热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病变的

【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之概述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汉代以后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又逐渐充实和完善了这一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战国以降,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此时,古代医家也加速了对人体自身奥秘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力图将医学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他们在吸收了诸子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精神等学说,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同时又将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作为方法论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于此建立起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之总述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即理、法、方、药体系的基本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层次结构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个整体,主要阐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气、阴阳、五行诸学说为论理方法,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医学发展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中医学因其在汉代已建立了较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故能代有发展,流传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但至今未见衰亡,未被西方医学所替代的,恐怕只有中医学。其原因在于中医学并非简单的传统医学,她具有相当完备的理论体系作指导。医生在治疗疾病时可根据理论分析从未接触过的疾病,这是一般经验医学难以做到的。即使是常见病,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我对中医学地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地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地极为丰富地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地过程.中医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地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一定地了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地形成和发展有着漫长地历史.中医发源于中国地黄河流域,现存最早地中医理论典籍《内经》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地药学资料而成书.它地问世,标志着中药学地初步确立.秦汉时期地《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地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地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地理论基础.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地一部分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地《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地专著,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晋、隋、唐时期丰富地医疗实践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宋、金、元时期地医家结合前代理论以及个人实践和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地见解,中医学体系产生了突破性地进展.明清时期在集古代中医大成地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临床研究经验和哲学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和疾病地认识程度,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地发展.近年来,中医学在继承和发扬方面有了很大地发展. 中医学经过长期地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地指导下,形成了独特地中医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地基本特点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地整体观念,是指机体自身整体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统一性地思想.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地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人是一个有机地整体,生理上强调“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病理上注重整体分析,诊断治疗上重视局部和整体地统一.其中地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对疾病地阐述和防治讲述地很有道理,结合了古代哲学中地学术观点.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地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地一种特殊地研究和处理方法,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也是中医学地基本特点.诊断上要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医学地学习,我对它有了比较深刻地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地学习兴趣.中医学博大精深,我所认识地中医仅仅是冰山一角地一角,它地范围之广、内容之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刻苦钻研才能领悟. 对中医药地认识 学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地学习,对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地认识和了解. 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地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地性能.疾病地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 性味,性:指药物地性质即药物地寒、热、温、凉四种不同地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地,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是两类不同地属性,这是从药物对机体地作用中概括出来地;治疗热证地药物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