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干预

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干预

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干预
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干预

校学字[2011]3号

湖南理工学院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工作手册

(试行)

一、心理危机的含义

心理危机是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

当一些重大的问题或者小压力事件不断积累,直到积重难返,就会让人感到难以面对和把握,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进而导致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都处于一种紊乱的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不是病,是情感危机的一种反映。

二、判断心理危机的三个标准

第一,存在一些重大的影响心理的事件;

第二,有急剧的情绪、认知,包括身体行为上的一些改变;

第三,个人原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去应对或者应对无效。

三、大学生面临的危机

第一,发展性危机

第二,境遇性危机:如学业不良、考试不及格、恋爱失败等比较常见的事件

第三,存在性危机

四、心理危机的识别

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头痛、失眠、肌肉紧张、食欲下降、做恶梦、容易流泪、容易惊吓、窒息等;如果一个礼拜以上翻来复去睡不着觉,白天没有精神,就要引起特别注意;没有吃的欲望或者吃什么东西都味同嚼蜡,体重明显增加或者明显减低,时常感觉疲劳、疲惫。

情绪方面:不稳定、抑郁、害怕、焦虑、恐惧、怀疑、易怒、过分敏感或警觉等。

认知方面: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心、无法做决定、精神萎靡等。

行为方面:社交退缩、不信任他人、不敢出门、容易自责、明显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有点逃避别人、显得孤僻、孤单,无缘无故地生气、跟人作对、行为紊乱或者古怪等;自伤、自我虐待;或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者无价值感中;在日记中或者其他一些作品中会透露出一些信息,如感觉生活无望,活着太痛苦,不如死了算了。甚至在口头上也会有类似的表达,比如说这样的话:我离开的话可能别人能过的更好等。

五、心理危机的干预

危机干预就是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人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他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危机干预的目的,一是努力保护他的生命,绝对不要伤害生命;二是慢慢恢复他的心理平衡。

危机心理的发展的过程:第一个阶段会感到惊慌、害怕。第二个阶段是逐渐安定。第三个阶段是解决问题,寻求改变。

危机干预的目的是:第一,扩展求助者的应变能力,就是说一个人要是能产生应对危机的意识的话就容易抗过危机。第二,要减轻求助者的后续压力,帮他重建对人、对事的信心。

危机干预的对象首先是危机事件的当事人,还有次级受害者,不仅要干预当事人,还要干预当事人周围的人。

班级如何预防和干预

第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经常性的召开班会,特别是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的时期。(从季节上讲,是春、冬两季;从学习生活上讲是新生入学时、考试结束时、临近毕业时等。)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如介绍一些好的书籍、电影等。开展一些班级性的团体训练,增强心理素质。

第二,进行短期心理危机干预

根据一些心理障碍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对情绪波动,或行为异常的同学及时关注,主动关心。注意保密原则。讲求方式、方法。倾听的原则,语言交流的方法(如,我很理解你;产生共鸣)。

第三,心理障碍的转介疑似性心理障碍,向心理咨询中心转介。发现问题,如涉及他人或自己的健康及生命,及时向辅导员、学院、学校汇报。

六、心理危机干预流程

七、如果遇到一个人处在危机状态,该怎么帮助他

第一,向他表达你的关心。如询问他目前的困难,以及困难带来的影响。

第二,多听少说,尤其不要教导。

第三,提问时要用开放式问题,如发生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如果当事人很痛苦的时候,就静静地坐在他身边。

第四,要允许他流泪,允许他表达。

第五,发现一个人有自杀的念头时,不要先批判他,要先接纳他。这时候不要试图改变他内心的感受,不要试图改变他的观点,千万不要跟他辩论。

第六,给予希望,让他知道面临的困境能够有所改变,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第七,可以跟他谈论自杀。可以问他,你有没有想过死。他如果说想过,就接着问他,你是怎么想的?这样你可以多了解他心里的想法。

第八,在谈话结束的时候,要鼓励他再次讨论、交流,也就是说跟他形成一定的契约。比如你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话都谈完,就跟他说,今天我们谈到这里,下个礼拜或者明天的这个时候我们俩再见面,可以吗?一定要得到他的同意“可以”,这样可以让他知道你的关怀是持续的。做人都要讲信用的,当一个人做出了承诺之后,一般情况下都愿意履行承诺。

第九,有的人不想让你帮助,你不要伤心。

第十,如果你认为他需要专业的帮助,要给他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第十一,如果发现一个人有自杀倾向,不要承诺你会对此保守秘密。你可以跟他说,在你看来他的生命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你无法做出不跟别人说的承诺。

第十二,如果你发现一个人马上要自杀,一定不能让他独处。如果发现有自杀的行为,马上要把他监管起来,这个监管并不是说要剥夺他的自由,而是一种保护。

对有自杀倾向的人有一个“三要原则”:第一要倾听,第二要建立关系,第三要针对自杀求助者寻找他实施自杀的各种可能性,他计划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自杀,这些都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不要说不能自杀,不能认为要自杀很幼稚,不要说其实自杀者并不敢真的自杀,不要说自杀者的问题很快就会解决的,不要跟自杀者讨价还价,不要对自杀者所说的事情表示震惊,不要答应自杀者你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讨论死得值不值得这样的问题,不要让自杀

者感到孤单,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理解、尊重、欣赏、称赞、支持、关怀,因为这是人性最根本的需要。

附:常见的心理障碍症状

1、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各方面都要重新开始适应和调整。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凡事患得患失,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持续性的焦虑、不安、担心、恐慌,并且还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以及各种躯体上的不舒适感,比如头痛、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跳、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等。患有焦虑症的人,在其性格上也有一定的特点,大多胆小,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新环境适应能力差,遇上一定精神刺激,就很容易患焦虑症。

患有焦虑症的人,常感到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游移不定、范围广泛的紧张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却又说不出具体原因。患者过分关心周围事物,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使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2、抑郁症

抑郁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把外界的一切都看成“灰暗色”的。会有长时间的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想死或者企图自杀,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有罪、可怜或者可憎;食欲减少,经常感到躯体不适,但是又查不出病因;感到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思考或者作出决定,喜欢沉思默想过去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遇到事情总往坏处想;出现顽固性的失眠。

有的大学生对枯燥的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对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厌烦,为自己学习或社交的不成功而灰心丧气,陷入抑郁悲观状态。长期的忧郁状态会导致思维迟钝、失眠、体力衰退等,对个体危害是很大的。大学生抑郁症比例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他们对社会有各种强烈的需求,极力想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的复杂缺乏认识,对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了解得不够深刻,加上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建立,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与心理防卫机能不成熟、不完善,因而很容易表现出抑郁的情绪和心境。

一般来讲,神经性抑郁症患者在病前大多能找到一些精神因素。如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学习中遇到重大挫折和困难,在公共场合中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等。该症的发生与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自卑心一向很强的人,在受到挫折后,很容易产生失望、自卑而发病。性格不开朗、多愁善感、好思虑、敏感性强、依赖性强的人,在精神因素作用下,也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3、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患者在主观上感到某种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存在。患有强迫症的人,明知某种行为或观念不合理,但却无法摆脱,因而非常痛苦。这种症状大多是由强烈而持久的精神因素及情绪体验诱发而来的,与患者以往的生活经历、精神创伤或幼年时期的遭遇有一定的联系。患强迫症的大学生多与其性格缺陷有关,如缺乏自信,遇事过分谨慎,生活习惯呆板,墨守成规,常怕出现不幸,活动能力差,主动性不足等。

强迫症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等,自我采用森田疗法。所谓的森田疗法就是顺其自然,不去强化症状在你心里的地位,而是寻找其他的事情去分散他,化抵抗为坦然面对,越是在乎他就越难以战胜它。

4、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也是大学生中极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它的特点是容易兴奋,迅速疲倦,并常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引起神经衰弱的原因,是长期存在的某些精神因素引起大脑机能活动的过度紧张,使精神活动的能力减弱。有易感素质和不良性格特征的人,更易患神经衰弱。

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主要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专业思想不稳定、个体自我调节失灵,对社会、对人生思虑过多,在家庭问题上、恋爱问题上犹豫徘徊等。所有这些,在患者头脑中产生强烈的思想冲突,使得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超过了神经系统本身的张力所能忍受的限度,从而引起崩溃和失调。

对神经衰弱的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作息,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一般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一)心理危机的含义 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某一事件是否会成为危机,有三个影响因素:第一,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意义以及事件对自己将来的影响的评价; 第二,个体是否拥有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三,个体是否获得有效的应对机制,也就是个体能否从过去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哭泣、愤怒、向他人倾诉等。由于个体在这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相同的事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构成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 1.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是个人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如升学危机、性心理危机等。这些危机是大学生生命中必要和重大的转折点,每一次发展性危机的成功解决都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阶梯。 2.境遇性危机。境遇生危机是指突如其来、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如交通事故、人质事件、突然的绝症或死亡、被人强暴、自然灾害等。 3.存在性危机。存在性危机是指一些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是伴随重要的人生目的、人生责任和未来发展等内部压力的冲突和焦虑的危机。 (三)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 第一,精神疾病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和自杀的重要因素; 第二,人格成长中的挫折与早期经验不良现状; 第三,适应困难、交往障碍与自卑; 第四,学习、择业、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烦恼; 第五,情感与性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 (四)心理危机的特征 1.突发性。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的,具有不可控制性。 2.紧急性。危机的出现如同急性疾病的爆发一样具有紧急的特征,它需要人们去紧急应对。 3.痛苦性。危机在事前事后给人带来的体验都是痛苦的,而且还可能涉及人尊严的丧失。 4.无助性。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而且,危机使得人们未来的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由于心理自助能力差、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危机常常使个体感到无助。 5.危险性。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严重的还可能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五)心理危机的结果 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 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 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97710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为了保障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有效预防和及时干预校园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维护学校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学校成立“莱西市城关中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 组长:史文广 副组长:李江山王萍 成员: 解凤霞李圣丽刘瑞芬各位班主任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各班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为重大危机事件处理作出决策。 第二条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我们关注与干预的对象。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或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第三条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 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 第四条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 2、出现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问题者; 3、存在诸如学业严重受挫、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严重人际冲突或突遇严重挫折者; 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明显内向、与别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 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7、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如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亲子关系恶化等; 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者; 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产生危害者。 第五条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1、讨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 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第六条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

小学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情况汇报完整版

小学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情况汇报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 情况汇报 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格外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特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做如下情况汇报: 一、首先我们小学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评估,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每个学期对班主任、教职工、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举办“心理素质拓展”、“健康知识讲座、辅导”培训班,指导老师们建立班级心理健康联络网。 二、确定了心理危机干预对象 危机干预的对象一般是: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5、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6、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8、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 9、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10、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 11、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12、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三、制定了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制度及系统 1、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排查制度和汇报制度。新生入校后,各班将在学校心理咨询室指导下,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和筛查,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老生于放假前或返校后进行心理排查。平时在班主任工作班会上,班主任及时向上反馈学生信息,制订出个体干预计划。 2、学校建立了四级干预系统。一级系统以早期发现为主,二级系统以预防为主,三级系统以咨询为主,四级系统以治疗为主,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干预计划,包括措施、预案和定期谈话制度。 四、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方法 1,电话危机干预:比较方便、及时、且经济、保密性强。难度较大,因为互不见面,声音是获得信息、施行干预的唯一途径。治疗者的任务应迅速从音调、语气及简洁应答中判断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基本干预策略是先稳住对方的情绪,导其倾诉,晓之以理。 2,面谈危机干预:基本方法为倾听、评价及干预,干预措施包括①调整认知。②改善应对技巧。③松弛训练。④充实生活内容。⑤扩大交往,建立支持系统。 五、设立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1、负责全校心理危机干预年度工作规划,日常工作落实、心理危机救治、专兼职教师培训等。

凤林小学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

凤林小学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为了保障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有效预防和及时干预校园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维护学校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学校成立“凤林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 组长:叶小华 副组长:周勤燕 成员:何珍真柴建芬余慧各位班主任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各班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为重大危机事件处理作出决策。 第二条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我们关注与干预的对象。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或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第三条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

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 第四条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 2、出现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问题者; 3、存在诸如学业严重受挫、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严重人际冲突或突遇严重挫折者; 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明显内向、与别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 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7、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如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亲子关系恶化等; 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者; 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产生危害者。

第十章常见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第十章常见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第一节躯体疾病心理干预 一、躯体疾病心理时的心理反应 (一)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 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伴发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心悸、多汗、震颤、恶心和大小便频繁等,并可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发白、多汗、皮肤发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紧张等。 二是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 三是抑郁,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二)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 一是抑郁,多数心情抑郁沮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病人容易产生这类心理反应。可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甚至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二是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医生未精心治疗,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他们对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或照顾要求,因此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 二、躯体疾病心理干预 干预原则为积极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以最大程度减轻其痛苦,选用药物时应考虑疾病的性质、所引起的问题,以及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以癌症为例,如疼痛可用吗啡,抑郁用抗抑郁药,焦虑用抗焦虑药处理。 第二节亲人死亡悲伤反应的心理干预 一、亲人死亡的悲伤反应(居丧反应) 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产生的悲伤反应也就越严重。亲人如果是猝死或是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 (一)急性反应 在听噩耗后陷于极度痛苦。严重者情感麻木或昏厥,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或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地哭叫,或者处于极度的激动状态。干预原则为将昏厥者立即置于平卧位,如血压持续偏低,应静脉补液。处于情感麻木或严重激动不安者,应给予BZ使其进入睡眠。当居丧者醒后,应表示同情,营造支持性气氛,让居丧者采取符合逻辑的步骤,逐步减轻悲伤。 (二)悲伤反应 在居丧期出现焦虑、抑郁,或自己认为对待死者生前关心不够而感到自责或有罪,脑子里常浮现死者的形象或出现幻觉,难以坚持日常活动,甚至不能料理日常生活,常伴有疲乏、失眠、食欲降低和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抑郁者可产生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原则为让居丧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用BZ改善睡眠,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对自杀企图者应有专人监护。 (三)病理性居丧反应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 案例一: (一)问题的发生 W,男,高三刚毕业学生。 这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在初中时成绩非常出色,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榜样。刚进高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初中的同学C,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打击。可他强烈地想把成绩搞上去,总怕自己上课漏听什么,结果,他一听到上课铃声心就会猛烈跳动,整个上课过程就象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似的,很难受,可一下课就一切正常了。每次考试他都想着要翻本,可事实是一次比一次差,甚至拿到试卷就会发抖,脑中一片空白。从此他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C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经过我的教育和开导,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C也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W却认为这是C对他轻视践踏的突出表现,又联想到从开学到现在很多次他自认为C侮辱他的事情,断定自己有今天全是C这个小人背后搞的鬼,他越想越气,决心要报复,但又没胆量,总这样憋着,渐渐地感觉胸闷,心慌,头痛和厌食。最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向C发出了挑战书,邀C晚上到厕所决斗。幸亏我及时得到消息予以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问题的分析 1.开始于考试焦虑 我们从W第一次摸底考试失败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可以推断,他一开始是处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状态,他的自负和脆弱让他无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实,矛盾使得他心力交瘁。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心理障碍,它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数是因为家长、老师或自己对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一般来说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5)考试焦虑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且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 2.经历了抑郁 W在多次自我挣扎而不能扬眉吐气后陷入了深即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深的不安和忧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W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低落为核心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排查报告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排查报告 根据高教办【2018】 100 号(转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通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更好的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提供心理保障,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 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组长: xxx 副组长:xxx 成员:各班班主任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各班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为重大危机事件处理作出决策。 三、重点排查对象 1) 遭遇突发事件,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个人或家人发生不幸,或身边同学亲友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 2) 既往有伤人、自伤、轻生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轻生者的学生。 3) 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自卑感强烈者。 4) 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社会交往很少,缺乏社会支持者。 5) 人际关系失调或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6) 因各种原因受处分、经常旷课或联系不上的学生。 7) 迷恋上网或形成其它不良习惯的学生。 四、排查方式 1、通过组织全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讲解心理健康案例及缓解压抑的方法。

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与体会

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与心得体会 通过应用心理学课关于心理危机干预这一小节课程的学习,使我对于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原则与具体运用有潜在的了解,最后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在汶川地震以及台风受灾区灾后重建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理危机及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那发现有人存在心理危机时,当我们要对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使干预达到最佳效果。其基本原则包括:(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了解完关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知识,那么在哪些情况下人们会产生心理危机呢?经过老师的归纳讲解,主要包括这么几个原因,分别是: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重大财产损失;重要考试及晋升失败;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在实际中,这些造成心理危机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单独起作用,更多的情况是同时对人们心理造成危机。例如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亲人或朋友的离世及自身严重疾病和重度残疾,那么这些原因都可能集中在一起造成心理危机的产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一件不幸的事并不能造成人们心理危机的产生,但当不幸的事接踵而至时,恋爱的失败,事业的不顺再加上亲人的离世等一系列的原因堆积而成所产生的心理危机比单独某个原因造成的可能更棘手更难以处理。我们必须尽早地找出其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在尽快的时间内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防止其发生过激行为。 那对于心理危机的干预,专业心理咨询者及工作人员有关于危机干预的六步走策略。1、确定问题:即从求助者的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认识的问题,为了帮助确定危机问题,推荐在干预开始时,使用核心倾听技术:同情、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2、保证求助者安全: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将保证求助者安全作为首要目标;3、给予支持:强调与求助者沟通与交流,使求助者知道工作人员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帮助的人; 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这一步侧重于求助者与工作人员常会忽略的一面——有

小学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专题

某小学 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专题 心理极端事件(如自杀)是中小学生在一种严重的心理失调状态下的绝望选择。这种严重的心理失调状态即是一种心理危机,会导致中小学生的情绪、认知、行为产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是可以被识别并预防的,这就有赖于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的建立。 一、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体系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主要依托以下三大途径进行:一是班主任与心理委员的日常观察,二是学校的心理普查,三是心理教师的辅导工作。 (一)通过班主任与心理委员的日常观察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班主任与心理委员是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群体,比较方便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观察与关注,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二)通过学校的心理普查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 学校的心理普查能够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的学生,发现有明显的性格异常(如极度偏执、抑郁、敏感等)的学生,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三)通过心理教师的辅导工作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 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通过学校常规的心理辅导也可以有效地识别中小学生的异常心理,纳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学校通过以上途径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后,应组织心理教师(学校心理评估小组)对相关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个别心理辅导和评估,最后根据其严重程度来确定心理危机级别,建立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库。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第一类为一般心理危机,相对而言,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占较大比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的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 2、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学习困难、适应困难等出现轻微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心理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二)第二类为严重危机,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所占比例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并出现明显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2、学习或生活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明显的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如近期家庭生活中出现重大变故(如亲人死亡、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遭遇突发性创伤或刺激(如性伤害、意外怀孕、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重大考试或事件(比赛、竞赛、评比等)出现严重失败;与同学、教师、父母等发生严重人际(甚至肢体)冲突等,导致明显的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 (三)第三类为重大危机,指患有严重心理障碍(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等)或精神分裂症并已确诊的学生,自杀未

如何识别心理危机

如何识别心理危机 心理问题的早期发展是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我也研究了北京市十年以来大学生自杀的问题。大学生自杀时有发生,但并不像宣传的那么严重。当然,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个生命的离去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个生命。 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心理危机的一般常识;第二,如何识别心理危机;第三,遇到有心理危机的人,我们该怎么办? 心理危机及其影响 讲心理危机首先得明白危机是什么。危机有两种含义,一种指突发事件,一种指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感受。这是两个不同的含义,但这两个含义又是密切相关的。 危机的第一个含义是突发事件。地震、空难、恐怖袭击等危机来了,人们就会处在一种紧急的状态下,这时内心的平衡被破坏了,会出现心理的紊乱,比如焦虑、紧张、恐惧、压抑、痛苦等一些负面情绪,这种失调状态我们就叫做危机。 从危机事件来看,一般危机事件的分类,简单讲不外乎就是两类:天灾和人祸。天灾挡也挡不住,比如泥石流、地震、海啸、冰雪灾害等,这些是没有办法的。当然,也有一些是可以预防的。恐怖事件应该是属于人祸,这个我不多讲了,大家知道从9·11以来恐怖事件就没断过。 现在媒体不时报道校园危机事件,美国经常发生,我们也有。

校园危机事件的共同点有三:一是突发和不可预知。能预知的话,我们就会做好预防工作,就不会发生危机;二是给师生带来心理上的阴影。紧张、恐惧、担忧、不安,肯定会影响校园的正常秩序;三是惯常处事方法无法解决。 危机的第二个含义是指一些危险性的刺激引发人的心理失衡,我们叫做心理危机。美国心理学家凯普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系统研究心理危机,他提出了危机干预的好几个理论,如平衡论、认知论、心理社会平衡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着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以使自己和环境能够和谐。我想每个人都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而且能够被人肯定、接受、尊重、欣赏。当一些重大的问题或者小压力事件不断积累,直到积重难返,就会让人感到难以面对和把握,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进而导致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都处于一种紊乱的状态,这就是失衡,这就叫做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不是病,是情感危机的一种反映。 人在什么时候会出现心理的危机呢?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比较强,很大的事件对他来讲也扛得起来。有些人很脆弱,一点点小事也能把他摧跨。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恋爱失败、学业受挫等,平时的应对方法不能解决时就会出现心理失衡,严重的话很可能出现自杀。我研究自杀已经二十年了,后面我会讲到自杀是心理危机的一种极端表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因为事先会有一些征兆。当我们了解这样的规律,找到这样的特征,就可以提前预防。当然不是所有的自杀都是这样的,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不属于我们说的心理危机干预。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

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更好的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提供心理保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内容 (一)认真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普查,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 1、建立健全问题学生心理档案,并根据心理状况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对面临家庭变故、重大挫折、突发事件或有心理障碍、行为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关心他们,及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

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2、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其家长,并协助家长做好教育、疏导、监控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学生转到精神疾病医疗机构进行诊治,防止因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 3、关心留守儿童,深入开展“我把学生当家人,学生把我当亲人”活动;要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的“五个早”预警机制和加强毕业生离校前、放假前后、考试前后、开学前后、新生入学后、重大活动前后和季节交替前后的“7个重要时段”的重点监控工作。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为学生安全负责,确保青少年学生在校健康、快乐成长。 (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 1、按照有关要求,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辅导员、德育教师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2、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宣传周、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3、继续加强心理辅导工作,积极配合团委、关工委做好“心情驿站”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咨询,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4、做好新生、毕业生、贫困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违纪学生、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与反思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和反思 一、心理危机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而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的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等。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目前,大学毕业生们为找工作四处奔波,中小学生也在为学习、考试忙得焦点烂额,“郁闷”成为当下校园里最流行的一个词。一些学生竟因心理压力过重而崩溃,甚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已开始关注起一个严肃的课题: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他能够帮助心理疾病患者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危机,由于患者通常无法看到生活中发生的困境与自己心理障碍之间存在的关系,所以心理治疗者可以通过倾听、提问等直接有效的方法,使患者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并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来扭转错位的心理。危机干预分为预防性、治疗性和补救性三种。 二、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实例 (一)问题的发生 W,男,高三刚毕业学生。 这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在初中时成绩非常出色,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榜样。刚进高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初中的同学C,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打击。可他强烈地想把成绩搞上去,总怕自己上课漏听什么,结果,他一听到上课铃声心就会猛烈跳动,整个上课过程就象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似的,很难受,可一下课就一切正常了。每次考试他都想着要翻本,可事实是一次比一次差,甚至拿到试卷就会发抖,脑中一片空白。从此他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C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经过我的教育和开导,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C也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W却认为这是C对他轻视践踏的突出表现,又联想到从开学到现在很多次他自认为C侮辱他的事情,断定自己有今天全是C这个小人背后搞的鬼,他越想越气,决心要报复,但又没胆量,总这样憋着,渐渐地感觉胸闷,心慌,头痛和厌食。最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向C发出了挑战书,邀C晚上到厕所决斗。幸亏我及时得到消息予以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二)问题的分析 1.开始于考试焦虑 我们从W第一次摸底考试失败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可以推断,他一开始是处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状态,他的自负和脆弱让他无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实,矛盾使得他心力交瘁。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心理障碍,它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数是因为家长、老师或自己对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一般来说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正文)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心理危机的一般常识;第二,如何识别心理危机;第三,遇到有心理危机的人,我们该怎么办? 心理危机及其影响 所谓危机就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如亲人死亡、情感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人在什么时候会出现心理的危机呢?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比较强,很大的事件对他来讲也扛得起来。有些人很脆弱,一点点小事也能把他摧跨。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恋爱失败、学业受挫等,平时的应对方法不能解决时就会出现心理失衡,严重的话很可能出现自杀。自杀是心理危机的一种极端表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因为事先会有一些征兆。当我们了解这样的规律,找到这样的特征,就可以提前预防。当然不是所有的自杀都是这样的,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不属于我们说的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至少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存在一些重大的影响心理的事件;二是有急剧的情绪、认知,包括身体行为上的一些改变;三是个人原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去应对或者应对无效。 危机没有什么可怕的,心理危机人人都会有。大家可以想一想,从你记事到现在,有没有过不知所措、心里困扰、混乱慌张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当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面临大大小小的压力,承受的能力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时,就会出现危机。一般来讲,大部分人的危机在四周到六周内可以解决,但有一些人的危机就很难解决,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可能引发心理疾病,甚至还会出现自杀的念头,甚至可能实施自杀的行为。人人都可能出现危机,因此我们要互相关心。如果真的发生危机的时候,自己个人难以应对,最好找同学、朋友倾诉。作为同学、朋友、同事发现了这种情况,要主动热情接近这些人,这才是好朋友、好同事。 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危机经常发生的阶段,因为青年期是从稳定的儿童期走向稳定的成年期的过渡。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部分,大学生会面临很多危机。一是发展性危机。因为我们在发展的转变、过渡阶段所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前所未有的,比如第一次被别人追求,当你看到第一封情书的时候是不是吓得不知道塞哪儿好,不敢对任何人说。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会有很多新的经验,面对这些发展性的危机。二是境遇性危机。比如学业不良,考试不及格,研究生没考上,恋爱失败等大学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事件。三是存在性危机。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思考过死的人不能称其为真正的人。生和死是人生的基本课题,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一定会去考虑生命、死亡:我什么时候死,我应该怎么样去过自己的一生。探索人生,探索自己发展,探索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思考肯定会有很多的困扰。很多青年人有这样的想法:我存在的意义到底何在?按照佛语说,生命就是走向死亡的迂回曲折的过程。有人说,人终极的目的地就是死亡,反正我是死亡,我干吗还活?这些存在性的困扰,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在探索

心理危机排查情况报告

小学心理危机排查情况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得针对性、主动性与有效性,降低危机事件对学生得伤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干预目得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与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得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得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得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得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得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与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得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得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得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得对象就是我校在读得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得小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得需要关注得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得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得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得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得学生; 6、由于身边得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得学生; 7、其她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得学生,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及有明显得精神障碍者。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得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得对象。 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职责、措施与方法 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班主任与辅导员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就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得哪些言行就是自杀得前兆,对出现 自杀预兆得同学如何进行帮助与干预。 学校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得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组织形式多样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得心理健康氛围;通过主办主题鲜明得特色班会,帮助学 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心理危机干预小组 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组长:由校长任组长 成员: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班主任、少先队干部。 (二)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职责

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心理干预

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心理干预 什么就是心理危机呢?危机来了人们就会处在一种紧急的状态下,当意识到困难与境遇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难以解决、把握,内心的平衡被破坏了,会出现心理的紊乱,比如焦虑、紧张、恐惧、压抑、痛苦等一些负面情绪,这种失调状态引发人的心理失衡与危机事件共存,自杀就是心理危机的一种极端表现。 ●校园危机事件主要有五大类: 1、学生意外事件:如车祸、疾病身亡,运动及游戏伤害,溺水、自杀、自伤、中毒、校园建筑设施危害。 2、校园安全维护事件:火警、地震、人为破坏、校园侵扰、台风、水患、失窃。 3、学生暴力与偏差行为:学生斗殴、暴力犯罪,枪炮弹药刀械违规,财产犯罪,赌博犯罪,吸毒、破坏校园,性侵害犯罪。 4、管教冲突事件:师生冲突,亲师冲突,亲子冲突,管教体罚,学生抗争申诉。 5、儿童少年保护事项: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乱伦、遗弃、长辈凌虐等。 ●面对危机下身心反应主要有: 1、生理反应,肠胃不适,头痛、失眠、噩梦。易惊吓、呼吸困难或梗塞感,肌肉紧张等。 2、情绪方面,害怕、焦虑、恐惧、怀疑、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愤怒、烦躁、自责等。 3、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 4、行为方面,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自责或怪罪她人,不易信任她人。面对各种突发的危机事件,人们在短时间内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都应瞧做“对不正常情景的正常反应。” ●如何识别心理危机呢? 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有:语言方面,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者无价值感中,有些人会流露出语言上的直接征兆:“我希望我已经死了”“再也不想活了”或直接表示:“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人能帮得了我”“没有我,别人会生活的更好”“我的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等等。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由四个层级的递进询问: 1、有时想轻生不?如果答:“想过。”继续询问 2、就是常想轻生还就是极偶然的想?如果回答:“常想。”可以询问 3、想过轻生的途径不?如果说:“有。”询问 4、采取过轻生的方法不? 如果答:“有。” 想过轻生途径的学生就是高危心理危机人员;如果采取过轻生的学生,则要告知领导,并留下证据,这就是极度高危心理危机人员。 情绪方面:容易激动愤怒,持续不断的悲伤或焦虑,常常流泪。 社会功能方面: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方案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方案 当前,急剧的社会变迁使学生面临的外部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多元文化的冲击,给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互联网使学生的视野远远超出学校,拓展至世界各个角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阶层的分化(诸如有的家庭瓦解、失业人员增多等),使得处境较为困难的学生增多;升学压力与沉重的课业负担……这些都使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与危机事件(诸如离家出走、暴力倾向,甚至自残、自杀等)也越来越多。 果不其然,近几年来,关于学生危机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而导致学生危机偏激行为的主要原因就是心理问题,造成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就是社会、家庭与学校。由于生活环境、群体文化氛围、道德风尚及青少年自然素质、身体成熟水平与心理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现在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危机现象随处可见。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用什么样的策略与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干预,就是我们教师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一、学生常见的危机种类及特点 1、青春期性成熟危机 青春期性成熟的主要标志就是健康的性意识与性角色的形成,如早恋。由于个体性成熟中的需要得不到实现,性意识、性角色混乱导致成熟性危机。这种危机的学生就是:异性交往过密而有缺乏父母的

关爱;恋爱受挫或失败;生理激变而又毫无准备,适应不良;性早熟的少女,性晚熟的少男;情感丰富、过敏而又体貌较好的少男少女。 2、学业危机 学生社会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掌握生活技能,传递社会文化,它主要通过各种校内外的学习来完成,学业成败就是衡量这一任务完成的标志,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都十分关注它,学业失败最易导致这类危机。这种危机的学生就是:学习太较真而又面对重大挫折的“明星”;闹转学、调班受阻而产生对学校恐惧;抑郁、自我封闭而又学业不良;有严重考试焦虑;从小以大学为奋斗目标,而正面临实现无望。 3、异常家庭学生的人格危机 异常的家庭主要指异常的家庭结构与异常的家庭职能。异常的家庭职能,主要指教育、闲暇生活、抚养等职能挫伤,如教育失误、过于溺爱、过于严厉、期望过高;拒绝、冷漠;闲暇生活不当,如沉溺于麻将、赌博、吸毒、婚外情;抚养缺乏,如子女学费、基本生活困难等,异常家庭结构主要指单亲、父母离异、继父母、收养、死亡、服刑、分居等。异常家庭因家庭权威形象破损、亲子情感创伤,使个体社会化陷入困境,导致人格发展受阻,带来多种人格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学生就是:家庭畸变而又处境不利、适应困难;家庭教育不良、期望过高而又不善于沟通;家庭破裂而又缺乏保护;离家出走而又陷入困境;溺爱中长大而又面临重大欲望不能满足。 4、道德价值危机 这种危机就是个体在内化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社会道德过程中,

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应对

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应对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至少会遇到一次的经历,这个主题叫做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应对。讲到心理危机,我想和大家互动下,你觉得哪些事件会引起心理危机呢?……2008年国际创伤心理研究学会指出,大多数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创伤性事件,包括: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难;空难、交通意外等人为灾难;离异活失恋;家庭暴力;重大疾病;丧亲;出生——与母体分离;入幼儿园与家庭的分离等。 为什么这些事件对我们影响如此之大。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句子。 1.生活是可以预期的(灾难面前) 2.生活是公平的(疾病面前) 3.生活是有意义的 4.自我是有价值的(救援人员) 5.危险离我很远 6.我能够掌控生活 你觉得哪句是正确的,其实以上都是安全的错觉,非合理的乐观,(马航、地震、轮船、车祸、病故等等)这些事件首先破坏了我们的核心信念。 基本需要 安全:受到保护,不受环境和他人的伤害(周围充满威胁)eg大病的人都非常容易发脾气 信任:信任他人,信任自己(对周围的基本信任被破坏) eg.年轻

妈妈 控制:能控制自己,对他人有影响力(失去对现实世界的安全感和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Eg.骆水中学群体厌学、教师辞职 自尊:重视自己的感觉、想法和信念(自我价值和自尊下降)eg.领导,那房子倒了啊,房子质量有问题,可是房子又不是他建的 爱:接受自己、亲近他人(难以建立亲密关系)eg.地震后的重组家庭 社会关系 与自我的关系:陌生 与家人的关系:疏远 其他关系:失去联系,隔离 基于此,所以我们需要用科学的,符合人性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心理危机的概念,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人们对危机的反应方式和反应程度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经历、个性特点、受危机的影响严重程度、得到社会支持的程度等因素。一般来说会经历4个阶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