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超声标准切面

超声标准切面

超声标准切面
超声标准切面

超声标准切面

(2009-06-28 11:27:59)

转载▼

标签:

分类:超声医学

超声

b超

标准切面

正常

医学

杂谈

肝、脾

一.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二.肝脏右叶前后径

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三.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四.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五.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六.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胆囊测量

1.胆囊长径。胆囊颈部到底部的长度。在胆囊有折叠的时候,应分段测量,长径应为各段的和。正常值:小于8cm。

2.胆囊横径:为胆囊体的最宽径。正常值:通常小于3.5cm。

3.胆囊壁厚径:正常值:小于2.5mm。

二.胆管测量

1.肝外胆管:上段与门静脉腹侧伴行,其内径小于同水平门静脉内径的l/3;下段与胰头后方(胰腺段)、下腔静脉前方下行,其内径小于8.smm。正常胆总管内径随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达10mm。

2.肝内胆管: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其内径多小于2mm。

胰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胰头

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头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下腔静脉的前方测量,测量一般不包括钩突

3.正常参考值(成人):≤2.5

二.胰体

!.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体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前方垂直线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

三.胰尾

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尾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左缘或脊柱左缘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

一.子宫

1.子宫纵径测量;

测量切面:子宫矢状切面。需清晰显示子宫底至宫颈内口、肌层与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对称切面。

测量位置:宫体: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之间距离.宫颈:宫颈内口至宫颈外口之间的距离。

正常值:宫体5.0土1.0cm。宫颈2.5-3.0cm。

2.子宫体横径测量:

测量切面:子宫冠状切面。需横切子宫,于宫体中部、图像呈椭圆形最大切面时进行测量。

测量位置:通过子宫体的最大左右径。

正常值:4.3土0.73cm

3、子宫作前后径测量(也是测量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外缘之间的距离):

测量切面:与子宫纵径测量平面相同。

测量位置:与子宫纵经相垂直,测量最大前后距离。

正常值:4.3士0.9Cm

二.卵巢

也需测量三条径线,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测量切面:与子宫测量切面相同,进行纵径、横径及前后径的测量。当卵巢不易辨认时,可让患者斜卧位,通过充盈的膀胱作透声窗扫查对侧的卵巢,并进行测量。

测量位置:通过卵巢的最大径线。

正常值:由于卵巢大小与年龄等因素有关,常用体积公式:长×宽×厚/2,正常应小于6ml。成年妇的卵巢大小约4cm×3cm×1cm。

观察并判断有无卵泡发育及是否成熟和排卵。

肾脏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肾脏长度(上下径)

1.测量切面:肾脏冠状切面或矢状切面的最长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上下极顶端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10.6土0.6:女性:10.4土0.6。

二.肾脏宽度(左右径)

1.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冠状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近肾门与肾脏最宽部的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5.6土0.5;女性:5.4土0.4。

三.肾脏厚度(前后径)

1.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矢状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最厚部的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4.2土0.4:女性:4.0土0.5。

正常肾的大小有较大出入。一般男性肾脏大于女性,左肾大于右肾。在实际超声诊断中,并不因为肾的大小略有出入而影响其诊断结果,只有当肾脏过分巨大或缩小时才有诊断意义。而对肾实质的厚度,尤其是肾皮质的厚度减薄意义较大。

1.测量切面与部位:

膀胱的最大纵断面:测量膀胱长径(上下径d1)

膀胱的最大横断面:测量膀胱厚径(前后径d2)

测量膀胱宽径(左右径d3)

2.按容积公式计算膀胱容量:

V(ml)=0.5 dl·d2·d3

3.正常值:350~500ml

经腹部前列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1.横断面

宽径测量(左右径):左侧边界至右侧边界的最大径。

厚径测量(前后径):前缘边界至后缘边界的最大径。

2.纵断面

长径测量(上下径):上缘边界至下缘边界的最大径。

二.前列腺测量正常值

为简化的平均值:长径3cm,宽径4cm,厚径2cm。

三.前列腺体积计算(V):

三径乘积的半数值。即V=l/2(L·D·W)

血管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由于血管走行有长有短,同一根血管随着近心和远心,管径有粗有细,血流速度有快有慢,因此,超声测量时均要描述哪段血管、哪点测量。

现列举几条常见的外周血管的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

一.颈动脉

1.颈总动脉:正常颈总动脉血流频谱曲线形态呈三峰形,为层流频谱,收缩期有两个峰,第一峰大于第二峰,双峰间有切迹,舒张早期增速形成第三峰,三个峰均为正向频谱,舒张期全程有持续低速正向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91.3士20.7cm/s,舒张期峰值流速27.1土6.4cm/s,阻力指数0.7土0.05。颈总动脉内径约为6.6~7.5mm,管壁厚约1mm。

二.腹主动脉

正常腹主动脉血流频谱曲线形态呈正向单峰型,频带窄,为层流频谱,收缩期血流加速度及减速度均较快,舒张早期可有较小的负向频谱,舒张期呈正向低速血流。正常峰值流速范围约为90~130cm/s。腹主动脉近心段内径约为2.0~3.0cm,中段(胰腺水平)为1.6~2.2cm,远心段(分叉处)为1.3~1.7cm。

三.下腔静脉

正常下腔静脉血流频谱线为收缩期向心性血流,心脏快速充盈期,其流速再次增快出现第二个向心性血流,心脏舒张中晚期呈低速离心血流,位于基线上方。第一峰流流速可达31.3±8.2cm/s,第二峰流速可达25.0±8.1cm/s,第三峰流速可达8.6±2.2cm/s。内径(肝脏后段)呼气是为18.8±3.9mm,吸气时为11.3±4.9mm。四.下肢深静脉

包括股深静脉血流频谱曲线在静息状态下为自发性收血流频谱,其特点为随呼吸运动变化的单相、低速向心血流,曲线形态随呼吸有波浪有起伏变化。深吸气或Valsalva试验时,大、中静脉内血流停止,远心端肢体加压或抬高时,近心段血流加速。

眼部

1.成人眼球

轴长:23.0~24.0mm

角膜厚度:0.5~1.0mm

前房深度:2.0~3.0mm

晶体厚度:3.5~5.5mm

玻璃体长度:16~17mm

球壁厚度:2.0~2.2mm

2.成人眼肌厚度及眶内段视神经正常值

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1.0~3.0mm

内直肌:2.0~4.0mm

视神经宽度(眶内段):4.02±0.23mm

3.成人眼球后间隙

球后间隙宽度:26.51±2.86mm

球后间隙长度:20.04±2.73mm

4.正常眼部血管:

眼动脉直径:1~2mm

成人眼动脉最大血流速度:30~40cm/s、RI:0.75。

成人视网膜中央动脉最大血流速度:9.7~16.32 cm/s、RI:0.63。

成人睫状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12.4~22.8cm/s、RI:0.65。

颌面部

腮腺厚度:1.0cm

颌下腺:3.4×2.0cm

舌下腺:1.7×0.6cm

颈部

1.甲状腺长径:4~5cm

左右径:2~2.5cm

前后径:1~1.5cm

峡部前后径:0.4cm

2.甲状旁腺:5×3×1mm

阴囊与睾丸

阴囊壁厚:2~8mm

睾丸长径:约4cm、宽径:约3cm、前后径:约2cm

附睾头厚:约0.8~1.2cm

精索静脉内径:小于2mm

睾丸动脉和睾丸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分别约:8~28 cm/s和4~19cm/s 肾上腺

1.肾上腺直径:<30mm、前后径:<10mm。

2.新生儿肾上腺为肾脏的1/3、成人肾上腺为肾脏的1/13。

后腹膜

肿块距腹前壁距离

腹膜后肿块一般:>4cm

前腹腔肿块:>1.5cm

腹壁肿块:<1.5cm

超声心动图切面

(一)体位 1.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静息5分钟。 2)连接同步心电图监护电极,以确定心动周期时相。以心电图T 波终点定义心室收缩末期,QRS波R波峰尖定义心室舒张末期。2.体位 采用左侧卧位作为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和心尖切面检测体位。采用平卧位作为超声心动图胸骨上凹、剑下或肋下切面检测体位。 3. 呼吸 为排除呼吸对测值的影响,图像获取前应将呼吸控制在呼气末并暂时屏气(下腔静脉内径观测时除外)。 (二)检查部位 选用以下透声窗进行检测:胸骨左缘检测区、左侧心尖检测区、胸骨上凹检测区和剑下或肋下检测区。确定检测区域后,在检测区域皮肤与超声探头间充填足够超声耦合剂以排除空气,减少气体干扰。(三)超声心动图设备的参数设置和图像采集前技术要求 1.建议采用基波图像进行心脏结构观察和测量,避免组织谐波成像的畸变影响。优化二维灰阶超声图像分辨率:尽量采用最小检测深度和尽量高的超声波发射频率;采用标准二维心脏切面和恰当的检测透声窗确保观测切面内左右心室各节段和心房心内膜、主动脉和肺动脉内膜显示清晰完整。 2.对于二维超声心动图灰阶图像,观测和记录图像的帧频应大于或等于30帧/秒;对于彩色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像,观测和保存图像的帧频应大于或等于80帧/秒,以便于后续功能参数分析。 3.为了避免心尖部观测时左室长轴的人为缩短效应,应采用左侧卧位,避免采用过软床垫,避免过分相信触诊扪及的心尖搏动位置,调整探头位置和角度,选择左室长轴内径最大的切面进行测量。 4.当左右心室两个相邻节段心内膜显示不清时可当选用适当的超声波发射频率、增益、动态范围和侧边声影控制以及灰阶彩色编码,强化

心内膜边界的显示和识别。 5.为了准确确定心室的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应同时参考二尖瓣运动和腔室内径变化,避免过度依赖心电图确定时相。 6.二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内径测量取样线应与双侧解剖结构界面垂直。 与声束方向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距离的测量采用从回声前缘测到回声前缘(leading edge to leading edge)的方法, 与声束方向垂直或近于垂直的距离的测量采用从黑白界面测到黑白界面(black-white interface to black-white interface)的方法。面积的测量均采用黑白界面的描绘法。 7.脉冲波多普勒取样框设置为1mm,取样时应取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以确定心脏解剖结构的空间位置。适当调节滤波,避免过低或过高导致频谱失真(滤波过高导致低速频移信号滤除、滤波过低导致噪声信号过强)。 (四)图像获取和图像保存要求 采用高档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获取心脏图像。每一正常人的图像保存要求如下: 1.保存25个心脏切面5个连续心动周期动态图像,以DICOM格 式保存。 2.保存心尖四腔心切面连续5个心动周期彩色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像,以DICOM格式保存。 3.保存胸骨旁左室二尖瓣腱索水平(2a区)的M型超声心动图静态测量图像。 4.保存25个观测切面参数测量后的静态图像各1幅,以JPED格式保存。 (五)超声心动图临床常规标准观察切面、基本测量参数及观测时相和测量方法 1. 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 + M型): (1)右心室前壁厚度(舒张末期,二维+ M型) (2)右心室前后径(舒张末期,二维+ M型)

超声基础(操作手法)

超声基础培训 一.操作手法 1.体位 (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 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 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超声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

.操作手法1.体位 (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 —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 1 .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 .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 —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 .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

(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 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 处测量 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 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 1 .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 .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o 七.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第二节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胆囊测量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主动脉内径:男33-36mm;女28-32mm; 左心房内径:男28-32mm;女19-33mm;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45-55mm,女35-50mm; 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男25-37mm;女20-35mm; 右心室内径:10-20mm; 肺动脉内径:18-22mm; 二尖瓣E峰-室间隔距离(EPSS):2-7mm; 室间隔厚度:6-11mm; 左室后壁厚度:7-11mm; 右室前壁厚度:3-5mm; 主动脉搏幅:8-12mm; 室间隔搏幅:3-8mm; 左室后壁:8-12mm; 肺动脉a波深度:1.2-3; 二尖瓣口开放直径:16-20mm; 主动脉口开放直径:16-26mm; 二尖瓣斜率:80-200mm/s; 主动脉瓣上升速度:(369±83.6)mm/s; 左室后壁上升速度:(40±8)mm/s; 左室后壁下降速度:(66±14)mm/s; 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 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 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最大上下径,31-55mm;左房面积:9.0-19.3cm2; 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 右室流出道:19-22mm; 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 主肺动脉内径:24-30mm; 左肺动脉内径:10-14mm; 右肺动脉内径:8-16mm; 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 3、心尖四腔心切面: 左房内径上下径:31-51mm; 左房内径左右径:25-44mm; 二尖瓣环左右径:19-31mm; 右心房内径(均为收缩末期径):上下径34-49mm; 右心房面积:11.3-16.7cm2; 右心房左右径:32-45mm; 三尖瓣环左右径:17-28mm; 左室内径(均为舒张期) 左室舒张期长径:70-84mm; 左室舒张期横径:37-54mm;

超声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

一.操作手法 1.体位 (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 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超声心动图检查标准切面及规范化测量

超声心动图检查标准切面及规范化测量 特检科王莹 1基本知识 1.1超声心动图检查适应症 1.先心病(ASD、VSD、F4, etc.)2.瓣膜性心脏病(RHD、老年退性瓣膜病)3.心包疾病(PE、肿瘤等)4.心肌病(肥厚型、扩张型、缺血型等)5.大血管疾病(夹层形成、主动脉瘤等)6.其他少见心血管疾病 1.2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本要求 1.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的姿势2.连接ECG3.受检者的体位、呼吸的要求4.探头的选择5.探头的操作 1.3超声心动图检查部位与途径 1.经胸壁(TTE) 2.经食道(TEE) 3.经血管(IVUS)(ICE) 1.4如何获得优质的超声心动图图像 1.增益的调节:总体的(gain) 局部的(TGC曲线) 2.对比度(contrast)的调节 3.深度(depth)的调节

4.局部放大功能(ROI) 5.谐波技术(hormonic)的应用 2超声心动图基本切面及评价 A长轴切面 A1左室长轴切面评价 1.主动脉根部、瓣膜有无病变 2.二尖瓣器形态及运动 3.左房情况 4.左室流出道有无狭窄 5.左右室大小 6.室间隔、左室后壁的厚度及运动幅度7.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的连续性 8.主动脉后壁与二尖瓣前叶的连续性9.冠状静脉窦有无扩张 10.心包厚度,心包腔有无积液 A2胸骨旁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评价 1. 右房室腔大小 2. 三尖瓣前、后瓣形态及结构 3. 下腔静脉右房入口 A3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评价1.右室流出道宽度 2.肺动脉瓣结构

A4胸骨左缘肺动脉长轴及分叉切面评价1.肺动脉瓣活动 2.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宽度 3.肺动脉周围有无导管回声及导管形态4.主动脉与肺动脉壁之间有无回声失落A5剑下下腔静脉长轴评价 1. 下腔静脉宽度及腔内回声 2. 肝静脉宽度 A6剑下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评价 同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长轴 A7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评价 1.升主动脉的宽度 2.内膜的厚度 3.主动脉弓头臂动脉的开口 4.降主动脉内径、走行,有无缩窄、离断B四腔切面 B1胸骨旁四腔切面评价 1. 四个心腔大小 2. 左右室壁厚度及运动 3. 两组房室瓣形态及运动 4. 房室间隔连续性 B2剑下四腔切面评价

胎儿超声检查常用切面及检查方法

双顶径标准切面: 测量双顶径、头围的标准切面,也称丘脑平面。 国内外文献,包括超声教材、专著,对于双顶径的测量标准,多是这样规定的:在头颅横向切面,从近场颅骨外缘至远场颅骨内缘的距离。 吴乃森、接连立、范斯萍主编的《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图谱》中双顶径的测量标准:“测量颅骨外缘到对侧颅骨外缘的距离即为双顶径,胎头软组织不包括在内”。 测量双顶径,尽量避免颅内中线结构与探头声束平行(入盆后),容易因侧壁声影影响测量结果。 该切面通过侧脑室前角、测脑室后角、透明隔、丘脑。 从前到后的结构:侧脑室前角靠近中线,成八字形无回声区;透明隔成长条状无回声区,边缘在中线两侧成平行条状高回声;丘脑靠近中线,成放倒的“吊钟”样或“蘑菇”低回声;后角远离中线分开,可看到脉络丛高回声。 两侧透明隔之间的腔隙即为透明隔腔,正常时不超过10mm。 有必要把脑室率这个概念在这里阐述一下,因为这个测量有重要意义,并且可能容易发生测量错误(参考): 脑室率是在双顶径切面略向上平行移动的切面(测量侧脑室的标准平面),脑中线至侧脑室侧壁距离/脑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 妊20周以后,脑室率大于1/3区可考虑脑积水。但这个标准诊断脑积水容易有假阳性,可以“提示”或“注意”但不应该“诊断”脑积水。还应该参考胎头双顶径明显大于胎龄、脑中线移位及漂浮、头围明显大于腹围等情况。个人认为,采用脑室率大于50%比较可靠,被多数的超声医生沿用。可以简单地用目测估计:两侧侧脑室外缘的距离超过双顶径的一半就应该考虑有脑积水了。 胎儿小脑切面: 在双顶径测量切面基础上,略旋转探头并向颅底移动,显示小脑及颅后窝,使切面经过侧脑室前角、透明隔、小脑、小脑延髓池。 小脑横径在20-24周时,其数值(mm)与妊娠周数数值相当,以后逐渐大于妊娠周数。 小脑延髓池的深度是测量小脑蚓部至颅骨内缘的最大距离,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称为颅后窝池更合适。小脑延髓池的深度其正常测值为5±3mm,最大不超过10mm。扩大的小脑延髓池可见于小脑半球发育不良、交通性脑积水及正常变异。 胎儿嘴唇的检查方法为:首先显示胎儿双顶径标准切面,探头略向足侧平移,显示胎儿双侧眼球,以双眼球连线为轴,十字交叉后及显示胎儿面部冠状面。略调整探头位置及方向,浅面可显示胎儿鼻尖、双侧鼻孔、胎儿上唇、下唇。深面也可显示眼眶、鼻中隔、颏部、舌尖。

TEE超声心动图的 20 种基本切面

TEE超声心动图的20 种基本切面 自1987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应用于临床以来,不仅为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新的视窗,同时在心脏疾病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TEE操作技术及基本切面 (一)操作技术 患者取左侧卧位,检查者站于患者左侧,插管前先将咬口垫套在管体上,换能器表面涂以消毒耦合剂,检查者向前轻微弯曲探头,经口腔舌根上方进入正中处插入,探头进入咽部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快速推进,使之到达食管中段。检查者与助手需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和反应,全程密切监护心电图。一旦发现病情有不良变化,应立即退出探头,及时进行处理。检查全过程约为10-15min,时间不宜过长。检查完毕退出探头后,让患者平卧位休息数分钟再离开检查室,并嘱其2小时内不宜饮食,4小时内宜进流质食物。(二)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形式 1. 将探头顶端向食管远端或胃部移动称“推进”, 向相反方向拉出称之为“后退”; 2. 在食管内将换能器顺时针方向朝向患者右侧转动称之为“右转”,反之称为“左转”;

3. 使用操作柄的大轮将探头顶端向前弯曲称之为“前屈”,反之向后弯曲称之为“后屈”; 4. 使用操作柄的小轮将探头顶端向左方弯曲称之为“左屈”,反之称为“右屈”(图1)。图1 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形式 (三)晶片角度的调整 除上述探头基本运动形式外,目前的多平面超声探头均可以通过调整其特有的按钮使得超声切面在0°-180°之间转换(图2),从而实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的目的。一般而言,经食管多平面扫描时,0°时的扫描切面即经食管探头的水平切面(横轴切面);30°-5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短轴切面(食管中段时);9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经食管探头的矢状切面;110°-13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长轴切面(食管中段时);180°时的扫描切面为0°时所得切面的镜像图。 图2 经食管超声探头晶片角度的变换 二、TEE基本切面 通过超声探头的运动和探头内部晶片角度变换,可以衍生出一系列超声切面。为便于掌握,多数学者倾向于将超声切面分为食管上段切面、食管中段切面、经胃底切面、经胃深部切面四个大类。 在上述四个不同水平可以派生出20个基本切面(实际为21

超声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

.操作手法 1.体位 (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 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3.正常参考值(cm ):正常成年人12 - 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 .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 .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 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 , 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 1-2c m 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 1 .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 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七.脾脏长度

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

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 一.操作手法 1.体位 (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 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 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六.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第二节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胆囊测量 1.胆囊长径。胆囊颈部到底部的长度。在胆囊有折叠的时候,应分段测量,长径应为各段的和。正常值:小于8cm。 2.胆囊横径:为胆囊体的最宽径。正常值:通常小于3.5cm。 3.胆囊壁厚径:正常值:小于2.5mm。

超声标准切面

超声标准切面-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超声标准切面 (2009-06-28 11:27:59) 转载▼ 分类:超声医学 标签: 超声 b超 标准切面 正常 医学 肝 胆 脾 胰 杂谈 肝、脾 一.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 14cm。 二.肝脏右叶前后径 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8-10cm。 三.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四.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胆总管宽度(内径)~。 五.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六.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胆囊测量 1.胆囊长径。胆囊颈部到底部的长度。在胆囊有折叠的时候,应分段测量,长径应为各段的和。正常值:小于8cm。 2.胆囊横径:为胆囊体的最宽径。正常值:通常小于。 3.胆囊壁厚径:正常值:小于。 二.胆管测量 1.肝外胆管:上段与门静脉腹侧伴行,其内径小于同水平门静脉内径的l/3;下段与胰头后方(胰腺段)、下腔静脉前方下行,其内径小于。正常胆总管内径随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达10mm。 2.肝内胆管: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其内径多小于2mm。 胰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胰头 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头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下腔静脉的前方测量,测量一般不包括钩突 3.正常参考值(成人):≤ 二.胰体 !.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体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前方垂直线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 三.胰尾 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尾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左缘或脊柱左缘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 妇科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超声标准切面

超声标准切面 (2009-06-28 11:27:59) 转载▼ 标签: 分类:超声医学 超声 b超 标准切面 正常 医学 肝 胆 脾 胰 杂谈 肝、脾 一.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二.肝脏右叶前后径 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三.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四.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五.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六.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胆囊测量 1.胆囊长径。胆囊颈部到底部的长度。在胆囊有折叠的时候,应分段测量,长径应为各段的和。正常值:小于8cm。 2.胆囊横径:为胆囊体的最宽径。正常值:通常小于3.5cm。 3.胆囊壁厚径:正常值:小于2.5mm。 二.胆管测量 1.肝外胆管:上段与门静脉腹侧伴行,其内径小于同水平门静脉内径的l/3;下段与胰头后方(胰腺段)、下腔静脉前方下行,其内径小于8.smm。正常胆总管内径随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达10mm。 2.肝内胆管: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其内径多小于2mm。 胰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胰头 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头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下腔静脉的前方测量,测量一般不包括钩突 3.正常参考值(成人):≤2.5 二.胰体 !.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体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前方垂直线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 三.胰尾 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尾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左缘或脊柱左缘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

心脏切面超声解剖与标准切面

心脏切面超声解剖与标准切面(插图版)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常用的基本切面有哪些? 二维超声是将探头置于不同部位和改变声束的透射方向,可取得一系列不同的心脏切面超声图像,常用的基本切面有: (1)左心长轴切面。 (2)左胸骨旁短轴切面,包括主动脉根部、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等。 (3)心尖四腔心切面。 (4)胸骨旁长轴右室流出道切面 (5)胸骨上窝主动脉长轴及短轴切面 (6)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以上切面是基本的,根据需要还可进行其它多种切面的检查。 二、正常心脏B超解剖及标准切面 准备同M超。注意:幼儿用5M探头深度8~10cm,适当降低发射能量;成人及老年低频2~2.5M 探头深度15~25cm,适当增加发射能量并调节灰度和灵敏度使图像清晰。 探查部位:常用的有胸骨左缘区、心尖区、剑突下区、胸骨上窝区四个标准扫查区。 (一)长轴切法(示意图): (二)短轴与四腔切法(示意图): (三)胸骨上窝主动脉长轴切法(示意图):胸骨右缘右心房短轴切法(示意图):

1、左室(胸骨左缘)长轴: 探头位置: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声束与右肩至左肋角连线平行。 图形:上方:右室 中层:左室及流出道、主动脉辨、升主动脉 下方:二尖辨前后叶、左房、降主动脉(右下)。 左室长轴切法示意图:左室长轴切面示意图: 左室长轴超声与切面示意图对比:左室长轴超声图: 右室流出道(RVOT)室间隔(IVS)左心室(LV)左心房(LA)二尖瓣前瓣(AMV)二尖瓣后瓣(PMV)主动脉瓣(AV)主动脉(AO)左室后壁(LVPW)心尖(AP)

2、左室(心尖)长轴:探头位置: 图形:上方:右室、左室 中层:二尖辨前后叶、左室流出道、主A根部及辨 下方:左房 心尖长轴二腔心示意图(含心尖四腔心切面示意):心尖长轴二腔心超声与切面对比图: 心尖长轴二腔心超声图: 3、右室流入道长轴: 探头位置:在左室长轴1基础上将声束向内下倾斜。 图形:左上方:右室、三尖辨前后叶、 右及右下:右房、下腔静脉入口(右下)。 右室流入道长轴切法示意图: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示意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