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报告单-何武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报告单-何武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报告单-何武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报告单-何武

“探究”实验报告单

名称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年级七下学科生物学编号03 类型探究编写何武提交时间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培养皿或罐头瓶、食醋(或醋酸)、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或PH计)、玻璃棒、注射器的等。

方法步骤提出

问题

酸雨对生物有影响吗?

作出

假设

酸雨对生物的生长有影响

制定

计划

按照分组情况,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学生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总结。

酸雨的形成图

主要方法和步骤

1.配置“酸雨”:将食醋和清水混合,用玻璃棒搅拌,并不时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溶

液的PH,直到配制出pH值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液。

2.将配置好的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在瓶上写好标签,注明液体的配制时间和PH值,

放在阴凉处备用。

3.选择植物种子,根据季节选择恰当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一些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见下表:

一些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值(单位:°C)

小麦棉水稻玉米大豆黄瓜

25 27-36 30 35 24-29 31-37

4.每组准备6个直径10CM的培养皿,在培养皿内铺2-4层滤纸或纱布,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是滤

纸或纱布湿润。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指导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指导: 1.建议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来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将实验设置成对比实验。 实验组:模拟酸雨:请同学们用白醋,比如北京六必居白醋用1份白醋加一份清水可以控制PH在4。 对照组:可以用等量的清水做对照。 注意:实验组和对照组用的种子的种类、大小、数量、新鲜程度及其他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均应相同。(建议选用小麦、绿豆、玉米、花生等种子,最好用50粒种子便于计算)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两个实验均应设置重复实验。建议最好做4~5个重复实验,并且每一组都用记号笔做好标记,防止混乱。 4.每天要给种子浇水,但实验组一定要用酸雨浇,对照组用清水浇。大约5~7天后,统计各容器中种子的萌发数,再计算发芽率。 5.为了方便记录实验数据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建议同学们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观察结果。如果有问题,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表格。 表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表

6.统计计算:分别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种子发芽率的平均值,作成柱状统计图,进行分析比较。 7.分析实验结果 8.得出结论。 9.小结和反思: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你有哪些需要总结和反思的。 10.提出新问题:做完这个探究实验,你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请把问题写下来,然后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或者设计新的探究方案,继续探究。 11.最后写实验报告交给老师。(要求开学就交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并要求配有你做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的图片资料)。 如果有条件,最好探究不同等级的酸雨对植物种子发芽率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报告的撰写指导: 实验报告 探究课题: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及用具:。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的方法步骤: 1、; 2、; 3、; 4、; 。。。。。。。 实验结果:(填入上述表格或你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数据的统计整理,作出柱状统计图。 实验结果的分析:, 。 得出结论:。 小结和反思:, 。 提出新问题:。

(完整版)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docx

实验报告单 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学生姓名 实验内容练习使用显微镜 说出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名称和用途。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 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实验器材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实验报告单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学 实验内容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 学会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目的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0.9%生理盐水、碘液、 实验器材 吸水纸、其他动物细胞的永久装片。 实验步骤 1、取镜安放实 2、对光 3、放置玻片验 标本 步 4、观察 骤 实验步骤 5、收放 结 论 实验过程讨论分析 取显微镜时,左手握 显微镜是贵重仪器,双手取镜是为了。 住,右手托 安放显微镜略偏左的目的是: 住。安放显微镜应略 。 偏。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当外界光源暗时,应选用光圈对准通光孔,同时选 孔。用反光镜。 把要观察的玻片放在 尽量使要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央,这样物像容易 上,尽量使要观察的标本正对 在中找到。 中央。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 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的目的是:避免 。 降,直至为 镜筒上升切忌太快,因为只有在 止,眼睛应从侧面注 位置上,物象才清晰。若镜筒上升太快,极易错过 视。 焦距。 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要将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推移装片的 使镜简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 方向是。 止。再转动 “上”字装片在显微镜下呈图像。说明显微镜成像 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是。 实验过程讨论分析 实验后,把显微镜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镜 筒降至处,反光镜放在 实 验 成 绩 实验步骤实验过程 为什 ①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碎屑 实浓度一般是。 抹要均 1、制作人口腔 ③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 侧壁轻刮几下。 验上皮细胞临时装避免 片。 ④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 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涂抹几下。 步⑤盖上盖玻片。 气泡与 ⑥在盖玻片一侧加在 骤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2、是微镜观察 人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步骤实验过程讨论分 按生物绘图要求,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结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实 验 成 论绩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实验教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实验教师:_______________

初中生物实验突破(通用版):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导学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说出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以及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 二、自主学习检测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第109-110页,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很多,如、污染等。另外排入水中的物质接触人体,可能会增加概率,诱发癌症;水中、土壤中很多污染物,如汞、镉、砷,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2.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水生生物;酸雨可以引起水源,影响引用,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减少燃烧、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三、自主学习疑惑 亲爱的同学,请把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记录在这里,上课时和同学们一起来突破这些学习难点哦。 【探究案】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一、实验目标 1.探究酸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学习掌握探究实验的方法过程; 3.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三、材料用具 1.本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2.本实验需要用到哪些仪器用具? 四、实验步骤 1.准备2个,向2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种子(30粒左右); 2.分别标记A、B。培养皿A滴加和,使其成为模拟; 3.培养皿B滴加等量的,设置实验。 4.每天定时分别向A和B中滴加等量酸雨和蒸馏水,几天后观察现象。 5.观察并做记录 (5)几日后观察绿豆的变化,可以发现:A组加入酸雨的绿豆种子没有。B组加蒸馏水的种子全部了。 五、实验结果与结论 1.酸雨和模拟酸雨的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主要是、和,模拟酸雨的成分是水和。 2.酸雨是燃烧、、时产生的和在大气中与结合而成的,酸雨可以随大气流动而漂移,因此酸雨是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酸雨甚至可以造成、的危害。 六、实验知能提升 1.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你认为今后世界能源发展的方向是() A.多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和高效清洁能源新技术的应用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化学实验报告 上册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2、收集两瓶空气。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设计:9.26.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近年来,二维码因其载体灵活、形式简便、信息传递快等优势在各领域火速升温。本教案以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探究某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为主题,对原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嵌入携带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二维码,形成二维码复合学习材料,并作出教案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探究某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选自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6章第1节,教材通过文字形式引导学生领会酸雨对动植物的危害,进而感悟环境污染对于生物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本节学习的酸雨知识,涉及初三化学知识,教材没有具体说明,大多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储备,静态的文字无法帮助学生感知实验的动态过程。基于以上分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组织学生利用二维码复合学习材料开展探究学习。 二.学习需求分析 传统初中生物探究学习一般采用播放多媒体的形式,学生针对统一播放的视频进行讨论,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二维码技术对现有生物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纸质教材,学生可以按需学习,自主调整学习步调。移动设备还可以增强学习活动吸引力,让学生主动的对资源与信息进行分类与处理,提升其信息处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分析,了解酸雨的成因与危害。 2.能力目标 初步设计方案探究酸雨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的观念。 四.学情分析 1.教学重点: 了解酸雨的成因与危害。 2.教学难点: 探究酸雨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实验方案设计。 3.教学方法: 利用二维码复合学习材料开展探究学习。 4.教学安排: 1课时 5.教学用具: 智能手机,二维码复合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

绿色化学实验报告

绿色化学实验报告 绿色化学的基本介绍: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 )原料 ,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而今天的绿色化学是指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它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给 环境造成负担、避免排放有害物质.利用太阳能为目的的光触媒和氢能源的制造和储藏技术 的开发,并考虑节能、节省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背景: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 3 亿吨~ 4 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严峻的现实使得各国必须寻找一 条不破坏环境,不危害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化学工业能否生产出对环境无害的化 学品?甚至开发出不产生废物的工艺?绿色化学的口号最早产生于化学工业非常发达的美国。 1990 年,美国通过了一个“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1991 年后,“绿色化学”由美国 化学会( ACS)提出并成为美国环保署(EPA)的中心口号,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 应。 核心: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 最终产物。 绿色化学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它的主要特点是: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重要性:迄今为止,化学工业的绝大多数工艺都是20 多年前开发的,当时的加工费用主要包括原材料、能耗和劳动力的费用。近年来,由于化学工业向大气、水和土壤等排放了大 量有毒、有害的物质。以1993 年为例,美国仅按365 种有毒物质排放估算,化学工业的排 放量为 30 亿磅。因此,加工费用又增加了废物控制、处理和埋放。环保监测、达标,事故 责任赔偿等费用。1992 年,美国化学工业用于环保的费用为1150 亿美元,清理已污染地区花去 7000 亿美元。 1996 年美国 Dupont 公司的化学品销售总额为180 亿美元,环保费用为 10亿美元。所以,从环保、经济和社会的要求看,化学工业不能再承担使用和产生 有毒有害物质的费用,需要大力研究与开发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的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与催化: 催化剂:催化剂是化学工艺的基础,是许多化学反应实现工业应用的关键。目前大多数化 工产品的生产,均采用了催化反应技术,据统计,约 85%化学品是通过催化工艺生产的,新的 化工过程有 80%以上是依靠催化技术来完成的。特点: 催化剂只能实现热力学上可以发生的反应。 催化剂只能缩短或延长到达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转化率。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是第一步的反应物,最后一步的产物,即经过一次化学循环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组 成。 绿色催化剂定义: 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品的生产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产生环境污染和最大

《探究《酸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酸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解决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在做好生物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增强主动学习能力,希望通过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他们今后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2.理论依据: 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碳酸等),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硫增加,造成局部地区二氧化硫富集,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随雨水降落下来。酸雨不仅会杀死水中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还会伤害植物,腐蚀建筑物,对人的健康也会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带领学生探究“酸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酸雨的危害,积极主动加入环保行列,尽自己所能为环保出一份力。 2.教学特色: 本次探究始终以激——探----悟为主线,力求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悟,悟后改,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亲身体验将理论的生物知识转化为一种动手技能。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本次实验探究的兴趣,然后进一步尝试探究,通过学中做,让学生亲自参与,最后进行反思领悟,悟出本次探究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找出改进措施。本次探究最大的特点是能积极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生物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灵活掌握生物知识,改变了以往照本

宣科传统的教法,紧密地联系生活,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实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次探究是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9单元第26章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探究某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个适宜的课题,尝试设计探究方案,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方法,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鉴于此我确定探究“酸雨”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为主题。由于八年级学生没有学过化学,对PH值和酸雨的知识不太了解,所以需老师进行讲解,实验过程中使用酸性溶液有一定的危险性,可用食用白醋作为实验材料,另外绿豆也是身边常见材料,因此可将本次探究化难为易,本次探究实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增强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对生物实验有了初步了解,加上平时物理学科中也渗透了实验设置方法、原则等,所以我把教学的重心和主要任务放在探究方案的设计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因此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示范加引导来进行,通过引导掌握探究的原则、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从中领悟探究的要点,得出结论,增强兴趣。 【教学条件分析】: 我们学校属于新建学校,学校场地大,环境优美,实验室配备的器材较多,加上绿豆、食醋、PH试纸等材料都比较常见,易准备,所以此次实验开展起来困难不大,加上最近几年全国各城市雾霾天气较多,危害较大,让学生通过“酸雨”探究实验亲自体验并感受一下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我想应该比单纯讲解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印象更深刻。 【教学重点及解决策略】 1、重点:理解探究实验原则,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科学合理的设计好本次探究方案, 2、解决策略: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 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 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 目录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 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 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 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 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

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2、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 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已做】 2.将10条大小形同,健康状况良好的黄粉虫放入一个纸杯,然后倒扣在月饼盒中线中间静置2分钟。绝对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和拍打桌子(为什么?),待黄粉虫适应一下环境。 3.2分钟后拿走纸杯,让黄粉虫自由活动,然后迅速用黑卡纸将月饼盒的一半遮起来,另一半有光线照射。明暗反差越大越好。 4.从黄粉虫自由活动算起,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处和暗处的黄粉虫数目。共统计10次填入下表。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 1、_____:右手拿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放置于身体正前方偏左侧; 2、______:从镜头盒取出目镜和物镜,安装在镜头上;(拿物镜时手拿橡胶部位) 3、对光:转动转换器和遮光器,使物镜和遮光器较大孔对准通光孔,调节________使镜筒下降适当距离,转动__________,直到从目镜中看到一片白亮的视野。 4、放装片并固定:将永久玻片标本(有盖玻片一面向上)观察部分正对通光孔,压片夹固定; 5、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与玻片靠近(下降过程眼睛注视物镜),通过目镜观察,_________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最后调节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初中生物“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的创新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3、认识酸雨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 认识酸雨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金鱼若干条、清水、模拟酸雨、培养箱。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114-115页的一个探究实验。对于这个实验,书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实验设计,只是在实验提示中这样提示:“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状况。”课本中的这种设计只能说明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并不能说明酸雨对动物的影响;并且该实验设计较为复杂,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通过以下我对实验进行的改进,不仅能让大家很明显地看到酸雨对动物的影响,而且实验操作简单,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二、实验原理 用食醋和清水配制实验用的模拟酸雨,PH值控制在小于的范围内。把金鱼分别放在装有清水和模拟酸雨的培养箱里。可以观察到小鱼在模拟酸雨的水中感到明显不适。三分钟后出现了死皮的现象。 三、实验过程 1、将金鱼分别放入清水和模拟酸雨的培养箱里。 2、三分钟后观察小鱼在清水和模拟酸雨中的反应。 四、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结果:养在清水中的金鱼,生命现象正常;养在模拟酸雨中的金鱼,生命受到威胁。 实验结论:上述结果说明酸雨对金鱼有影响。 五、小结 本实验设计不仅能说明酸雨对金鱼的影响,而且实验操作简单,不需要很长时间,效果明显。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酸雨对动物的危害和影响如此之大。是啊!世界并不是人类自己的,也是世界万物的,人们应该保护环境,如果人类放肆的排放黑烟、污染环境的话,就会形成酸雨或者强酸雨,就会导致一些动植物受伤甚至死亡。现在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吧!

酸雨专题复习之探究

酸雨专题复习之探究 发表时间:2015-02-09T14:06:41.940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1月总第168期供稿作者:王宇[导读] 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以《酸雨专题复习》为例。王宇四川省广元市青川中学校628100 当前,环境问题是世界一大热门话题。随着工业革命到来,世界工业快速发展,世界环境迅速恶化,酸雨就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人民。因此,环境问题中,酸雨的问题也就自然成为综合科化学高考的热点问题。但学生对酸雨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课本的一点介绍,并且对酸雨知识也只是被动地了解,解题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因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以《酸雨专题复习》为例,谈谈在高三综合科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与酸雨有关的系统知识。 (2)通过这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能力、推断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一切酸雨问题。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4)了解各种与酸雨有关的常见现象的本质以及相关解决酸雨问题的方法和实用技术等。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网络图书馆)、实验法、讨论归纳法、解题实践法。 三、研究过程 1.准备。与大家讨论,共同确定子课题:(1)酸雨具体含义;(2)酸雨的形成原理;(3)酸雨的危害;(4)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5)根据(1)(2)(4)知识点解答实际综合科化学的练习。 2.学生按子课题(1)、(2)、(4)分组行动。 3.集中交流与讨论。 4.由各组的组长总结归纳相应知识。 5.上课时给出具体练习题,学生发表自己的解题意见,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并由大家讨论找出正确答案。 四、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 学生分好子课题后,立即开展行动。(1)(2)(4)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需要通过网络电子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酸雨方面的资料,并且下载了大量的有关酸雨的含义、原理、形成等资料。(3)组的同学经过老师的引导,积极动手收集实验药品,他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探索实验。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硝酸、混凝土、石头、活鱼、盆景、水、钢。 操作:1.用稀硫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2.用稀硝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3.把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后重复上述的实验。 讨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酸雨的危害。 结论:酸雨之所以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被称为“空中死神”,是因为有以下危害:1.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直接造成危害;2.使土壤酸化、贫瘠化;3.危害植物、农作物和森林;4.对建筑材料和金属材料造成腐蚀;5.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威胁。 面对大家已得到的结论,笔者马上给出练习: 1.谚语所说的“雷雨肥庄稼”的化学原理是什么?雷雨是酸雨吗?(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如何减少酸雨? 3.火力发电厂为什么将“含硫煤与石灰石粉末混合”燃烧发电? 学生根据自己所归纳总结的知识以及自己探究知识所得到经验,大多可以快速、准确的回答问题。 五、研究成果与收获 1.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学生系统的了解了酸雨的危害,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对大量有关资料的查阅,学生了解到酸雨的具体含义、原理、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 3.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1)(2)(4)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在上网查找资料时,收集到相关资料很多,必须对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特别是(3)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证明酸雨的危害,他们需要设计好实验,动手做实验,从实验收集、处理信息,最终找出酸雨的具体危害。在学生认识酸雨以后,及时给出相应练习,引导学生根据酸雨的知识和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来综合分析题目,从而自然地得出答案。 4.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仅有单科知识的教师对综合科化学的不适应性和网络对综合科教学的重要性和方便性,体会到这样教学的难控制性和课堂的随意性。 六、研究体会 通过这节研究性学习,学生从自己研究的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知识,紧接着又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练习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学问的根本目的,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下课后,开始自己寻找新的课题、动手设计新的方案,他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高三综合科化学的综合解题能力得到大大地提高。老师在这节课中,通过师生互动,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赢得了学生的友谊。并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可以从中学习很多新的知识,增加老师的知识含量,培养老师的研究热情,提高老师的研究能力,从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打下良好的师资基础。

初中生物“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的创新设计

初中生物“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的创新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3、认识酸雨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 认识酸雨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蚯蚓若干条、清水、模拟酸雨、棉球、纸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114-115页的一个探究实验。对于这个实验,书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实验设计,只是在实验提示中这样提示:“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状况。”课本中的这种设计只能说明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并不能说明酸雨对动物的影响;并且该实验设计较为复杂,也需要较长的时间。通过以下我对实验进行的改进,不仅能让大家很明显地看到酸雨对动物的影响,而且实验操作简单,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二、实验原理 蚯蚓对酸性物质很敏感,利用蚯蚓的这个特性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酸雨对蚯蚓的影响。用食醋和清水配制实验用的模拟酸雨,PH值控制在小于5.6的范围内。用蘸有模拟酸雨的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可以明显看到蚯蚓的反应。 三、实验过程 1、将一条蚯蚓取出,放在纸板上。 2、用蘸有清水的湿棉球擦拭蚯蚓体表,观察蚯蚓的反应。 3、用蘸有模拟酸雨的湿棉球擦拭蚯蚓体表,观察蚯蚓的反应。 四、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结果:用清水擦拭蚯蚓体表后,蚯蚓没有明显反应;用模拟酸雨擦拭蚯蚓体表后,蚯蚓有明显地不适反应。 实验结论:上述结果说明酸雨对蚯蚓有影响。 五、小结 本实验设计不仅能说明酸雨对蚯蚓的影响,而且实验操作简单,不需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关于酸雨doc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关于酸雨 篇一:关于酸雨的防治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酸雨的防治研究性(本文来自:https://www.docsj.com/doc/ee5194089.html, 小草范文网: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关于酸雨)学习报告 一、班级 高一实验一 二、小组成员 秦润轩,王琪松,孙浩,谢毅夫 三、内容摘要 1.成因: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 2.危害: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程度的改变了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的规律;.此外,城市云量增多的结果,使城区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均有减少;.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 3.防治:原煤脱硫技术;优先使用低硫燃料;改进燃煤技术;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开发新能源。 四、探究目的

通过对酸雨的成因危害防治3方面探究,关注城市密布区域的酸雨问题,感受酸雨危害的严重性,了解解决方法,树立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 五、研究方式 上网查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雨);实地勘察 六、研究结果 概念 酸雨(acid rain)是指PH值小于5.65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什么是酸?纯水是中性的,没有味道;柠檬水,橙汁有酸味,醋的酸味较大,它们都是弱酸;小苏打水有略涩的碱性,而苛性钠水就涩涩的,碱味较大,苛性钠是碱,小苏打虽显碱性但属于盐类。科学家发现酸味大小与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有关;而碱味与水溶液中羟基离子浓度有关;然后建立了一个指标: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值,叫pH。于是,纯水(蒸馏水)的pH 为7;酸性越大,pH越低;碱性越大,pH越高。(pH一般为0-14之间)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近于7;当它为大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八年级上册 1.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 目的:学习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结构 仪器:人血细胞涂片、显微镜 步骤:1,取镜,对光 2,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 3,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转入高倍镜下观察 4,取下装片,收镜 现象: 结果:红细胞数量最多,呈圆饼状,个体较小;白细胞数量小,有细胞核,个体较大 2.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目的:了解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根据血流速度、方向及血管粗细和分支情况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原理:血液在尾鳍的流动情况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仪器:培养皿、纱布、小金鱼、显微镜 步骤:1,用纱布包裹小鱼,只露出尾部,将小鱼放置于培养皿中,使尾鳍平铺在培养皿底部。 2,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是通光孔正对小鱼尾鳍,用低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现象:血管的粗细不同,血液在血管内沿着一个方向流动,最细的血管,血流速度最慢 结果:血液在尾鳍的流动情况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3.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 目的:观察气孔的结构,认识气孔的作用 仪器:蚕豆叶、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刀片、解剖针

步骤: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取蚕豆叶,把叶片的背面向里折,丛折断处轻轻撕拉,折断处的白色薄膜就是叶的表皮。用镊子取一小片薄膜,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把他摊平,盖上盖玻片。2,低倍镜观察叶表皮: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用低倍镜观察现象:除了看到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绿色细胞外,还可以看到成对的半月形的细胞,以及由它们的间隙形成的圆孔。 结果:植物叶表皮存在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细胞构成 4.测定植物蒸腾作用 目的:通过实验,学习绿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仪器:锥形瓶、塑料袋、新鲜树枝、水、食用油 步骤:1,取两个锥形瓶,标号A、B,向瓶内注入等体积的水,瓶口处倒入一层食用油 2,取两根相似的树枝,将其中一根叶子去掉,插入A瓶,另一根不做处理,插入B瓶。3,两组实验均套上塑料袋,一小时后进行观察。 现象:A组塑料袋上没有水蒸气,B组塑料袋上出现出水蒸气 结果:植物通过叶片发生蒸腾作用,将水分排出体外 .5..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原理:绿色植物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仪器:广口瓶、导管、橡皮塞、凡士林、小盆植物 步骤:1,取三只大广口瓶,分别标号A、B、C。在A、B中各放一盆枝叶茂盛的植物,C瓶内放无植物的花盆。通过导管分别向各瓶中深吐气十余次,使瓶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用凡士林封口。 2,将A放入黑暗中,B、C放在阳光下。2小时后,向A、B、C三瓶中分别滴入一些澄清石灰水,观察各瓶内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情况。 现象:A:浑浊;B:澄清;C:浑浊

酸雨实验报告-英语版

Mung beans in different pH Aim In this experiment, I am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id rain and mung beans. To accomplish this goal, I am going to test themung beansindifferentpHsuchaspH1,3,5,7 and measure the growth.This experiment is important because I want to see if acid rain will really affect the growth of mung beans. What I am measuring is the growth of mung beans, which is the length of bean sprouts; and what I am changing is the PH level of water. From my research, I found that acid rain will harm the plants, pollute the water and cause the erosion of rock (Rinkesh, 2009). Hypothesis If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mung bean’s growth and pH level, then I predict that the mung beansgrownin pH5 will be better than pH1,3,7. I predict this because, from my research, there are some poison chemicals inside the acid rain, it may harm the plant a lot. Also, if the pH level is lower than 3, some necrotic spots will form on the surface

《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生物实验设计的思路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同时考虑到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通过本次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探究的设计依据《生物学课程标准》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分析: 1.内容分析:本次探究是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9单元第26章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探究某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我们选择模拟不同浓度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即“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和探究基础,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有所欠缺,于是,通过此次实验“趁热打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学条件分析:我校实验室配有电子白板所需的实验器材,实验所用食用白醋、小麦种子可统一购买。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设计实验的探究方案。 突破方法: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了科学探究的基本原则,但运用还存在问题,学生在讨论实验方案时,教师应及时引导,让学生理解控制变量法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实施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 突破方法:由于八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化学,没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常识,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对学生来说较困难。因此,教师先向学生简要介绍酸碱度(pH)和酸雨知识,由教师带领基础较好的同学事先配制好不同浓度的酸性溶液,但不标明浓度,让学生使用pH试纸测定pH值,这样既降低了实验难度也减少了实验误差。对于学生的一些不同结果,教师并没有做简单的否定,而是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回顾各自实验的做法并查找原因。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学生基本能反思出自己小组实验失败的原因。 四、实验目标: 1.举例说出酸雨可能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 2.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初一年级下学期生物实验报告册

初一年级下学期生物实验报告册 学校: 班级: 学生: 织金县教育局制

编者语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农业离不开它,医疗卫生离不开它,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离不开它。他甚至关系到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初中生物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初中学生是好奇心最强的时期,教师引导的恰当,可以让学生受益一生,相反,则会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实验技能既能让学生体验自己亲自动手动脑的乐趣,通过实验更能让学生发现包罗万象的生物学世界,证明已有的生物学真理、发现和探索生物学的未知领域。教师应加以积极的引导,参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关实验报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册根据初中年级的生物教材、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编辑而成。各年级的生物实验报告册各有二册,供各年级的学生第一和第二学期使用,实验报告册中含有的都是一些较基础且与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实验,目的在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完成。 本报告册在编辑的过程中得到许多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本实验报告册还不够完善,希望广大师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与编写人员:魏凯田育臣冯文甫陈贤 2014年8月

目录 1、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2) 2、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 3、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6) 4、膝跳反射 (7) 5、测定反应速度 (8)

实验(一):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实验日期:年月日组长:组员: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能够提出问题,根据问题设计实验。 2、通过实验测定,对食物中的能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二、实验器材:花生、火柴、解剖针、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自制装置、量筒、水、 三、实验设计: 1、用称取花生的质量。 2、用量取清水的体积时,应注意量筒必 须,视线要跟量筒内液的的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3、用测出水温时,应注意温度计的 要淹没在液体中但不要加热容器的壁,当温度计里的水银不再或时才能读出读数。 4、对试管里的清水进行加热时,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注意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45。),不让试管口对着,以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地移动,进行预热。

PM2.5实验报告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实验一、实验目的 1、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的监测; 2、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和程序。二、实验内容 1、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价因子:pm2.5/pm10)三、实 验步骤 1、测定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 2、选择相应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3、选择现状评价方法(内梅罗污染指数); 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5、提出改善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与建议。四、实验结果 1、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 2、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3、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内梅罗型: iimax:参与评价的最大的单因子指数;iiave:参与评价的单因子指数的均值。取平均 值得: ia1 = ca1 / s01 = 0.621;ia2 = ca2 / s02 = 0.650 iaave = 0.636 ;iamax = 0.650 ia = 0.643 ib1 = cb1 / s01 = 0.633;ib2 = cb2 / s02 = 0.662 ibave = 0.647 ;ibmax = 0.662 ib = 0.655 ic1 = cc1 / s01 = 0.422;ic2 = cc2 / s02 = 0.441 icave = 0.432 ;icmax = 0.441 ic = 0.437 id1 = cd1 / s01 = 0.624;id2 = cd2 / s02 = 0.652 idave = 0.638 ;idmax = 0.652 id= 0.645 ie1 = ce1 / s01 = 0.604;ie2 = ce2 / s02 = 0.632 ieave = 0.618 ;iemax = 0.632 ie = 0.625 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现状监测评价中,用综合污染指 数法对校区的5个大气评价因子评价所得综合污染指数都小于1。如表,表明大气环境质量 分级属清洁。 5、提出改善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对于烟尘:可改进锅炉房的燃烧设备、道路及时洒水。使燃料(主要是煤)充分燃烧, 或使用另类清洁能源(太阳、风能、氢气)来减少污染。对于地面扬尘:主要地面干燥(由 于地面因学校扩建而烟尘多且干),另外一些固体垃圾的随意丢弃也是一部分原,可以提高师 生素质,爱护环境。所以抑制场面扬尘可以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吸收效率,还可以定时 洒水,保持地面清洁。篇二:实验三+++大气pm2.5的测量 实验三环境大气pm2.5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了解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器的原理,熟悉大气采样器的使用. 二、概述 了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是制定环境大气颗粒物浓度控制措施的关键,也是空气质量 评估与人体呼吸健康影响的先决条件。 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是根据其 不同的空气动力学直径,采用设计的 惯性碰撞器收集得到(图1)。从喷嘴 来的载有颗粒的气流,直接喷向撞击 板,使气流发生改向折转。若颗粒的 密度相同,由于颗粒大小(粒径)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