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下列文化定义中有误的是

A.文化指文明,既包括精神文明又包括物质文明,其对应物是自然。

B.文化指文化知识、文化教育,其对应物是文盲。

C.文化指精神文明,其对应物是物质文明。

D.文化指文学艺术,其对应物是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C

2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面曾说:“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请问鲁迅先生在评论哪种古代小说?

A.话本小说

B.唐传奇

C.志怪小说

D.章回小说

正确答案:B解析:B、唐传奇和前面的志怪虽然都是记述奇闻异事,可是两种还是不太一样。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面曾经对唐传奇有过这样一种评价,他说它们“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他这里面比较了六朝志怪和唐传奇之间的一个区别。一方面,唐传奇是叙述婉转,文辞华艳,而六朝的志怪是粗陈梗概,非常简单。另外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鲁迅先生认为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有意为小说”也就是说它是主动地在创造小说,而创造小说有一个非常主要的特征就是虚构。就知道这是虚构的,这叫“有意为小说”。

3单选(2分)

在佛教史上,一般认为佛教大约何时传入中国

A.春秋战国

B.唐朝

C.两汉

D.先秦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解析:C、关于佛教的传入,一说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一说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综合两说,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在两汉之际。约公元1世纪时。

4单选(2分)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李白号“青莲居士”,这个号是因为他曾居住在青莲乡而得的。

B.中国历史上最先使用年号的是秦始皇。

C.“陶”这个姓氏是来源于职业的。

D.林黛玉在写到她母亲名字里的敏字时少写一两个笔划是为了避讳。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解析:B、中国历史上最先使用年号的是汉武帝,他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元。

5单选(2分)

曹丕雅好诗文,文友王粲过世,曹丕为他送葬,“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根据材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魏晋风度以弘毅、循礼、忧国为特征。

B.材料中表现的率真、旷达、通脱的君子人格是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产生的。

C.魏晋时代的达官贵人也往往无视礼法,风流自赏。

D.曹丕及众人的行为与“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A你错选为D

解析:A、弘毅、循礼、忧国属于传统儒家的思想主张,不属于魏晋风度的范畴。

6单选(2分)

苏轼的《前赤壁赋》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请问当时是农历的什么时间?

得分/总分A.月中B.初十C.月初D.月末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解析:A、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每月十五叫做“望”;每月的最后一天叫做“晦”。7单选(2分)

天气渐暖,孔子打算请人做一套春服,可以穿了和学生、朋友一同踏青。请问他拿到的衣服衣襟向哪边开?A.套头衫,没有打开的衣襟B.两边都有可能C.右边D.左边

正确答案:C你错选为A

解析:C、据《论语》记载,孔子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矣。”当时华夏衣冠习俗,右衽才是合礼制的。

8单选(2分)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与流变都经历过极其漫长的发展过程。请选出下列姓氏中全部以职位为姓的选项A.陶、乐、辛B上官、东方、卿C.姬、宋、曲D.司马、司徒、司空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9单选(2分)

下列哪项行为在中国古代是不违法的?

A.春秋时期,一位封地诸侯去世,用九个鼎殉葬

B.作《小雅?巷伯》刺幽王

C.周公在封地祭祀周文王

D.《论语?八佾》所载季氏“八佾舞于庭”

正确答案:B你错选为C

解析:B、在古代,礼本身就具有法的意味,违礼就是违法。朱熹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季氏为大夫,当用四佾,用八佾为僭越,是一种违法行为。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并非嫡长子,必须在周武王的带领下才有权利祭祀周文王。周天子为观察民风,了解民情,制定章典,曾建立了公卿列士献诗的制度,“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

10单选(2分)

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的太极阴阳、玄妙变幻与《周易》取得了沟通。

A.国画

B.书法

C.围棋

D.古琴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解析:C、围棋体现的太极阴阳、玄妙变幻与《周易》取得了沟通。

11多选(3分)

两汉经学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以下属于今文经学特点的

A.阐发微言大义

B.讲文字训诂

C.历史视角

D.政治视角

正确答案:A、D你选对了

12多选(3分)

庄子提出的()涉及语言与思维的复杂关系,指出了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以及突破这种局限性的途径

A.言不尽意

B.立象以尽意

C.得意忘言

D.辞达而已

正确答案:A、C你选对了

解析:B、“立象以尽意”出自《易传》。D、“辞达而已”出自《论语》。

13多选(3分)

魏晋时期陆机《文赋》这篇文章中曾提出:“诗缘情而绮靡。”与这种文学观点相似的有得分/总分A.诗者,吟咏情性者也。B.从《三百篇》至今日,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C.修其辞以明其道。D.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正确答案:A、B你错选为A、D

解析:C、指的是“文以明道”的文学观点,强调文章要载道,要表现道。当然,在不同时期,人们对道的理解和认识是不一样的,比方周敦颐他们所说的“文以载道”,这个更多的是儒家的这样一种道统之道,而后来人们强调的文以载道,有时候指的就是一般的道理,不一定是儒家的这样一个道统。但它和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观点还是有很大区别。D、此句

在《尚书?尧典》中出现,表达了赋诗言志的文学观点。

14多选(3分)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由于佛经翻译的需要,翻译者往往采用外来语的音译词。下列哪些词语是音译词?A.菩萨B.菩提C.佛陀D.境界

正确答案:A、B、C你选对了

解析:D、“境界”一词是中国原有的词语,但改变了原有的意思,而变为佛教词语。“菩萨”“佛陀”“菩提”都是音译词。

15多选(3分)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下关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四大发明说法正确的是

得分/总分

A.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于木板,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后用以印书。这种印刷方法叫做雕版印刷术。

B.中国最早使用植物纤维造纸始于东汉蔡伦。

C.黑色火药是用硝石、硫磺和木炭三样东西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做成的。

D.“司南”是战国时代中国人们用磁铁造成的指示方向的工具。

正确答案:A、C、D你选对了

解析:B、在西汉时期中国已造出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较粗糙,结构也比较松散。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重大的革新,才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不能说最早使用植物纤维造纸始于东汉蔡伦。

16多选(3分)

《传习录》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先生的观点认为,向外格物方能致知。B.先生的观点属于陆王心学一派。

C.先生认为自然景物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人是否注意到。

D.先生的观点以心为本,认为心外无物。正确答案:B、C、D你错选为A、C

解析:A、“格物致知”属于理学,而不属于心学的主张。

17多选(3分)

中国拥有众多的传统节日,而我们的先祖在庆祝这些节日的时候除了有各种各样的仪式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很多节日还有专属的食物。那么下面哪些食物属于我们在节庆时要吃的节日食物呢?A.元宵B.饺子C.粽子D.

米酒

正确答案:A、B、C你选对了

解析:D、元宵是元宵节的,粽子是端午节,饺子是冬至节。

18多选(3分)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A.经,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络,多循行于人体的浅部。

B.西汉时五行学说开始用于中医学。

C.扁鹊姓秦,名缓,别号卢医。

D.日本人尊孙思邈为药王。

正确答案:B、D你错选为A、D

解析:B、春秋战国时期五行开始用于中医学。D、日本人尊鉴真为药王。

19多选(3分)

一个东汉人能做的事情有A.做饭的时候使用胡椒和辣椒调味B.看到军人驶楼船出征C.住在平面布局呈中轴对称的房子里D.穿深衣出门

正确答案:B、C、D你错选为C、D

解析:A、西汉胡椒已传入中国,但辣椒是明代才传入的。B、汉代楼船建造技艺已经很成熟,且史书记载伏波将军曾率两千多艘楼船出征交趾。C、传统建筑特征。D、深衣为汉代常见服装样式。

20多选(3分)

某一天,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穿越到了现代社会,用今天的白话文来进行辩论。请辨析哪些观点符合其思想内涵 A.墨子说:“国家和国家之间不应该发动战争,而要通过协商的方式和平解决。”B.庄子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C.孟子说:“我们应该完善教育,让孩子们都能明白仁义礼智,让他们学会尊老爱幼。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依。”D.荀子说:“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就开始,不能任其放纵发展,以免他们长大后做坏事,因为他们的本性是坏的。”

正确答案:A、C、D你选对了

解析:B、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诸子学说的理解和认知。孟子倡导“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所以他强调教育,强调尊老爱幼。墨子则提倡“兼爱”、“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荀子则强调“性恶论”,因此强调后天的教化作用。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强调自然无为,而不是积极实现人生目标。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绪论

一、知识题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

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中国哲学之儒家哲学

2.1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的一些生平经历。

2.2 儒家三期:

先秦时期:代表人物——孔子,礼乐之学

两汉时期:代表人物——董仲舒,经学

宋明时期:代表人物——朱熹,理学(道学)

这是儒学发展的三个高峰时期,三个比较重要的时期,但不是完整的发展历史。

2.3 儒学三义

①仁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礼乐:指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典章制度、良风美俗和道德规范。礼与乐紧密相关,反映了等级制度。

孟子的礼乐观:与民同乐

荀子的礼乐观:乐合同,礼别异

(区别:仁义是先天的,礼乐是后天修炼的。)

③内圣外王:

内圣:内心达到仁圣境界

外王:以实现王道、仁政为目标

完全的人格包括圣人、君子、狂狷,乡愿

(PS:现在讲到的“君子”、“小人”是来源于《论语》)

第三周

哲学文化之道家哲学

3.1道不可道

老子《道德经》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如果可以说出来,那就不是永恒之道了。

道的三个义项(从形而下到形而上):

起点与终点——本源与终极

边界与轨迹——规律与规则

行道之方——方法与技艺

看似简单但是最有哲学味道的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可总结出“道”为何物:

①不可道之物

②宇宙之本源与本体

③以自己为法则

④以“反——返”为运行规律

“道”的特征:

①自然

②无为

③虚静

④上善若水

3.2心灵之道

庄子:经常编一些寓言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是儒家人物

庄子心灵之道的三个要义:

①心斋坐忘

心斋:清洁精神,放弃知识

坐忘:堕肢体(离形),黜聪明(去智慧)

二者的联系:心斋是前提和过程,坐忘是结果和境界

②心静则明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③法天贵真

主张真率,反对强哭强怒强亲(强即勉强,与真相反)

对中国文学影响较大: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为情造文

明代李贽《童心说》:夫童心者,真心也

王国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推崇词人李后主

总结区别:老子的本体之道:关心现实政治,治大国如烹小鲜

庄子的心灵之道:深入人的内心、情感,因而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这是儒家哲学没有的)

3.3玄学与道教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潮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三期:正始,竹林,元康

玄学三期的逻辑演进:

(“名教”指代儒家思想,“自然”指代道家思想)

名教出于自然(何晏、王弼)

越名教而任自然(竹林七贤,其中嵇康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品貌兼具,《广陵散》流芳百世)

名教即自然

玄学的理论价值:

①秦诸子之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

②思辨、清谈、审美,个性、钟情

③其思辨成就为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所继承

道教(创立于东汉,在初唐达到一个高度):

唐开国前,道教看好李渊。李世民登基后下旨排序“道、儒、佛”

?崇尚性、命兼修的思想方法构成对儒学的补充

渊源:鬼魂崇拜和神仙学说

经典:《道德经》《太平经》

信仰:“道”(宇宙本体,也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

目标: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道教与道家的区别:道教并不反对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助人各取所需

第四周

4.1佛法与佛史

佛的本义:“悟、觉、知”,本为古代印度的普遍观念,后来成为释迦牟尼的尊称,佛教即以他的尊号命名,亦修行成为佛的宗教。

佛之三宝:教佛为主、法为教义、僧为教徒

释迦牟尼的教义主要是四圣谛说:苦集灭道

苦: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基本价值判断,一切众生的存在意义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

集:本意是“招聚”和“集合”,集谛是造成世间人生苦痛的根本原因

灭:断灭,解脱。灭谛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达到的最高目的。

道:指灭除痛苦,证得涅槃的路径和方法

佛教有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道

原始佛教: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教的时期,理论重心是四圣谛说。(关于释迦牟尼创教有很多传说,最出名的是“四门感悟”。)

部派佛教:当时佛教系凭口头传说,难免记忆有误,以讹传讹,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原来的戒律和教义在理解上的歧义,并逐渐分化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系

大乘佛教:公元1世纪——7世纪时期的佛教,其思潮形成于1世纪左右,至此印度佛教开始出现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历史性分裂。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到彼岸世界为标榜,贬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只着眼于追求个人的解脱,是小乘佛教。

密教:公元7世纪——12世纪,由于大乘佛教倾向于理论论证,难以为一般群众所接受,佛教为争取更多信徒,便采用印度教的方法,二者结合,形成密教

(公元7世纪后,佛教在中国越来越盛行)

4.2禅宗奥义

禅宗:“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是印度各教派普遍采用的修习方式(在中国为“打坐”),但印度佛教只有禅没有禅宗

偈语:传道的诗

西天二十八祖:从摩诃迦叶到菩提达摩

东土六组: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

北渐南顿:前者指神秀的渐悟,后者指慧能的顿悟

六根清净:“境界”本是一个佛学名词,源于佛典的“六根”和“六境”,所指称是物我两忘、心我一体的世界,既圆融于意境之中又超然于意境之外,禅的境界也是艺术的境界。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4.3三教合流

从《红楼梦》中的人物及其住所讲起:

薛宝钗蘅芜苑(儒家文化)

林黛玉潇湘馆(道家文化)

贾宝玉怡红院(佛教文化)

佛教与文学

王维(诗性):将禅趣融入诗中,形成浑厚闲雅澄淡精致的风格(《维摩诘》,维是王维的名,摩诘是王维的字,他的名字本性就充满佛性)

白乐天式(世俗化):将宗教情感化为士大夫安逸自如的生活

柳宗元式(理性):以佛徒的乐山水嗜闲安、不争名来纠正趋荣慕利之世风

苏东坡:集大成(儒之执着,道之虚静,禅之空寂),形成“旷达人格”

第五周礼与礼制

5.1礼与礼制

1.释“礼”

礼制成熟于西周:周公制礼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主张恢复周礼

2.五礼:吉凶宾军嘉

吉:对天神、地、鬼神的祭祀之礼

凶: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宾:接待宾客之礼

军: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嘉: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之礼

3.以礼入法

5.2宗法与国家

礼的核心是为维护宗法制度

宗法: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

家—国—天下

家国同构“家天下”

礼仪、宗法、礼制影响的结果

5.3法自君出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春秋战国时代始有成文法规如郑国的《刑书》、《竹刑》,晋国《刑鼎》,魏国《法经》成文法的特点:限制贵族特权

修法是新王朝建立的重要标志

自秦开始,“律”以外,皇帝“诏令”也为法律形式之一,并常常凌驾于“律”之上

“王法”——王之法——王在法上

政法令在中央,司法机关常为皇帝左右而不独立

在地方,行政机关兼理司法,二者直接合一

5.4品级官制

1.官制

秦汉:三公九卿

隋唐:三省六部制

明:六部制

2.品轶

西周之“命”

西汉之“石”

魏晋九品十八级

3.官品对照

5.5选官与科举

1.选官

夏商周:世袭制

汉代:察举、征辟

魏晋:九品中正制

隋唐后:科举制

2.科举取士

隋炀帝大业2年(606),开设进士科,用诗赋、试策考试取士——科举制确立重要标志

优点:参与考试的人没有身份限制

明清科举:

院试:资格考试

乡试:在省城的贡院进行,考中者(“举人”,其中第一名为“解元”)才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在京城的贡院进行,考中者(“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者为进士,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3.科举与教育

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产生不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普及了教育,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教育

第六周

6.1 子学六家

1.子学:即诸子之学,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

2.诸子百家

《汉书·艺文志》:“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家”既可指学派,又可指学派中的学者

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儒墨道法阴阳名

《汉书·艺文志》列主要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

3.六家要指:

儒:贵仁尊礼

墨:兼爱非乐

道:自然无为

法:重型用术

阴阳: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名:控名责实,白马非马(诡辩术)

六家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6.2经学之争

1.经学:训释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公元前136年,汉武帝下令兴办太学、为五经立博士、置子弟员,开科取士,由此开启了中国学术史上的经学时代

2.经学古今之分

今文经:用汉朝同行的文字“隶书”书写的儒家经书

古文经:用先秦时的古文字“篆书”书写的儒家经书

3.经学古今之争

西汉末年,刘歆争立古文经学于官学,由此开启经学的古今之争

今文经学:解释经义重在“通经致用”,着重章句推衔,结合阴阳五行灵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经文的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

古文经学:解释经义重在“通经识古”详于训话,局限于探索经文本义,在理论上,没有重大发挥

6.3玄言清谈

1.玄学

(玄:幽深玄远)

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繁琐的两汉经学的一种哲学思潮

2.玄学四期

已始玄学:以何晏、王弼为代表

竹林玄学:阮籍、嵇康

西晋玄学:郭象

东晋玄学:僧肇

3.玄学真义

玄谈内容:“三玄”为主

《老子》《庄子》《周易》

核心问题:辩证“有无”

现实目的:解决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

运用方法:辨名析理(辨别范畴,分析道理)

6.4理学要义

1.理学

中国宋元明清时期以讨论理性心性等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

2.儒学复兴

韩愈原道,北宋继起,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

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南宋陆九渊、明代王守仁:心学派

3.程朱理学

以理为本、理一分殊、存天理,灭人欲

4.阳明心学

以心为本、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6.5朴学方法

1.朴学兴起

①从义理心性到经世致用

②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钳制

2.乾嘉考据

学术成就:众多学者以毕生精力整理国故,为后来者提供了可靠的文献材料以及研究上的方便

治学态度:有细致专一、锲而不舍之精神

研究方法:强调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发展出一整套以声音、文字、校勘诸学科为途径,以博览、求证、推理为手段

不足之处:脱离实际,繁琐细碎;厚古薄今,舍本求末;只讲证据,不讲道理;学问有舍,思想不足

第七周审美文化

7.1书画之美

1.书法之美

笔力:从字的点画形态中体现出来的“力”的感受

章法: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行之间呼应关系的方法

意境:作品整体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韵味等

2.中国画之美

用笔:线条与墨迹的变化所体现出来的美

构图:画面整体布局所体现出来的美

气韵:意境美

3.书画同源

①同“形”源: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

②同“神”源:书法与绘画在意蕴方面,具有相同的神髓与意境之源

7.2诗文之功

1.赋诗言志:表达观点,作为社会作用

2.缘情绮靡:表达情感,诗歌之美

3.文以载道:文章要表达东西

7.3小说之形

1.志怪:记叙神异鬼怪的故事传说为主体,产生和兴盛在魏晋南北朝(干宝《搜神记》)

2.传奇:中国古典小说的形式之一,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又称“唐传奇”(《虬髯客传》《霍山五传》《》《莺莺传》

3.话本:流行于宋元,又称宋元话本,长篇小说的一种,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开端(《错斩崔宁》《碾玉观音》

4.章回小说:长篇小说的一种,由宋元话本小说发展而来(四大名著)

7.4音乐之教

1.古之乐

先秦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乐”常常成为它们的统称而不仅仅指音乐

2.礼与乐

在西周礼制中,乐是礼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也是礼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八佾”就是一种享用的乐舞

3.失去的经书

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乐丢失

(学习感受:虽然老师讲的东西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比较系统,填补了以前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缺漏。一节课也不长,就几分钟到十几二十分钟。)

第八周民俗文化

8.1姓名称谓

姓氏

1.“姓”的起源

“姓”用来区别血统与婚姻

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生。

——许慎《说文解字·女部》

“女”——“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母系血统)

"生”——“因生以赐姓”

2.“氏”的起源

“氏”用来区别贵贱与地位

一个姓分化成若干个氏

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

血缘亲疏、地位、财富、权力、资源古有的不同

3.从姓氏有别到姓氏合一

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为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郑樵《通志·氏族略序》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顾炎武《日知录》

4.姓氏的来源

①以国名为姓:齐楚赵魏宋郑吴秦

②以官职为姓:李司马司徒帅尉

17春《中国文化概论》课后复习资料

17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4 交卷时间:2017-08-16 16:04:21 一、单选题 1. (4分)中国寺庙最早见于记载的是 A. 苏州寒山寺 B. 登封少林寺 C. 洛阳白马寺 D. 开封相国寺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6中国宗教信仰情况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2. (4分)空前提高文章的价值和功用,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的是

A. 孔子 B. 曹丕 C. 韩愈 D. 朱熹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3文学成就和文学思想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3. (4分)《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 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6中国宗教信仰情况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4. (4分)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2语言文学和古代典籍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5.

(4分)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盗跖,其性一也”,道德与知识来源于后天环境的教育和积累,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曾参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8中国古代教育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6. (4分)()翻译出版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天演论》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冯桂芬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8.1深层文化差异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7. (4分)中国古代音乐,可以独奏的乐器中,地位最为重要的是 A. 琴 B. 筝 C. 笛 D. 箫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7中国艺术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有部分答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的含义是( D ) A.人的品德 B.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明 C.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 D.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出现“文化”一词的是( A ) A.《说苑》 B.《论语》 C.《易》 D.《荀子》 3.“文化”中的“文”,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是( B ) A.品德、修养 B.花纹 C.文治教化 D.人文,即社会现象和规律 4.“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A)A.《易·贲卦》 B.《荀子》 C.《论语》 D.《诗经》 5.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叫做(B) A.文化事象 B.文化现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内涵 6.我们平时经常讲“筷子文化”、“扇子文化”、均是针对所指称事物的人文精神属性而言的这一般被称为(D) A.文化产品 B.文化现象 C.文化事象 D.文化内涵 7.中国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形成于(B)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8.位于阴山以南的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的必争之地是(D) A.山西高原 B.秦岭山脉 C.汾河谷地 D.河套地区 9.古希腊文明的经济发展主要归功于( B )A.农业 B.海上贸易 C.牧业 D.渔业10.中国传统文化分为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其中底层文化是指(B) A.精英文化 B.民间文化 C.大众文化 D.市民文化 11.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其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的走向是(A)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12.吐蕃开始出现在历史记载中是在(D)A.唐朝 B.汉朝 C.宋朝 D.南北朝13.在中国境内,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势最高的高原是(B)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帕米尔高原 14.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地势复杂,古代在此地区杂居的人是(B )A.东夷 B.西南夷 C.南蛮 D.西羌15.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A) A.温带季风性气候 B.热带雨林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沙漠性气候 16.在历史上,最早提出把整个中国的疆域分为“九州”的说法出现在(B ) A.《国语》 B.《尚书》 C.《山海经》 D.《史记》 17.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B)中国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竺可桢将此期称为 A.温暖期 B.方志时期 C.寒冷期 D.仪器观测时期 18.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是(C ) A.太行山 B.河西走廊 C.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处 D.秦岭山脉的缺口处 19.公元前770年率众东迁,开始了东周时代的君主是(C) A.周幽王 B.周宣王 C.周平王 D.周公旦 20.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文化中心的诸侯国是(C)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赵国 21.于1553年以晒晾贡物为名,赖占了澳门的是( C ) A.荷兰人 B.西班牙人 C.葡萄牙人 D.英国人 22.东汉时期出使西域的使者是(D) A.张骞 B.司马迁 C.唐蒙 D.班超 23.根据《史记》记载,五帝中进行了深刻的宗教革命的是()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 1.试论述中国科举制度。 ①历史发展:起始于隋,唐代发展,宋代完善,明清达到顶峰后走向衰败。1905年清末新②政被废除。 ③考试内容:隋唐主要考进士明经。宋代主考经义策论。明清主考八股文。 ④考试目的:通过科举选拔政治人才 ⑤考试类别:1.童生试 2.乡试3.会试4.殿试 ⑥科举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⑦科举利弊:利:使社会中的平民知识者开始有了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和有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社会荣耀的出路,这样,不但刺激了社会各阶层的人敬慕知识和人才,也使得国家的管理开始进入了有序和知识化时代,中国的教育也因此而得到了刺激大发展。 弊:由于宗法教育,也就是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科举考试有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对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是不利的。八股取士也严重压抑了思想自由。 2.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主要作用:①商品交流: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 ②文化交流: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着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而这些战俘中就有长于造纸术的中国工匠。最终造纸术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13世纪时期,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 ③宗教交流:唐朝(7世纪)时在中国北方发现的西方传教士像东汉初期,佛教自于闻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之“丝绸之路”子孔道,全面传到西域各国。 3.试论述中国文化的基本功能。 ①民族凝聚功能: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也是它的思想核心。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作为民族文化对其全体成员的吸引力,作为统摄人心、团结族类的精神纽带,它逻辑地要以文化基本精神为思想依托。 ②精神激励功能:“以人为本”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实现人的价值;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着人们自觉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③整合创新功能:整合不同价值,使其在中华一体的文化格局中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有所开拓创新。 4.试论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①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 ②以人为本: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

2017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2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 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A.修身 B.勤业 C.孝悌 D.尊师 4.《诗经》编成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 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 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 A.“正心” B.“修身” C.“乎天下” D.“治国” 7.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 C.坚持语文平等 D.坚持语文分类 8.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度 D.官吏选拔制度 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1.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内侍省 12.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 A.府 B.路 C.县 D.道 13.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 A.司礼监 B.六部 C.五军都督府 D.大理寺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重点(全面)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2.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 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就称为文化事象。 3.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 部文化遗产。 4.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5.方志时期:竺可桢将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划为第三个气候时期,为寒冷时期,因为这 一时期明清现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故而得名。 6.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 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7.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年),匈奴贵族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西晋灭亡, 史称“永嘉之乱”。 8.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内容是把 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9.儒户:是元朝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 满教巫师户同等级。 10.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 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11.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12.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13.赌胜:实质是打赌,碰运气,刺激人们从感官上接近神、共享神佑的愿望。如触摸某寺庙 山门前的某一动物形状或形态殊异的一小块建筑物,表示能得到一种定向的神赐。 14.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 完备。 15.分封制:是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封建制度。简言之就是分地以封诸侯。国王将土地分封给 诸侯,诸侯将所得的土地分封给大夫,大夫又将它分封给士,士则直接组织庶人进行生产活动。 16.春秋决狱: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 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其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心理动机的判定。以善恶动机论罪,为人们的主观臆断打开了方便之门。 17.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 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18.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19.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20.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其含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 二.选择题知识点。 1.文化的界定。文:①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②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③ 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④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化”的本义是改易。

中国文化概论(定稿)期末复习资料

一、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区别及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二、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 3 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另一方面又造成法律意识淡薄。 三、“百家争鸣”及其影响。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史学教育家孙培青先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思想成果,堪称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百家争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传统文化就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精华。秦朝所采用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从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法家、儒家都是百家中的大家。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各种治国思想,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可以说,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百家争鸣的影响一直贯穿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开始,儒家正统。此后历代都以儒为主流。但是,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综上所述,百家争鸣自出现的时代起一直到现在,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2000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可见,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 四、儒学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学的发展演变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重要奠基人;荀子继承儒家思想,同时杂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纲 主要看每章节后面的名词及思考题。下面这些在课堂上基本讲到,只有“三纲五常”和“中庸”没有解释,但涉及到。另补充“中国古代蒙学读物的特点”。1、“文化”一词的古代解释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人类文化史上的四大文化指什么? 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3、文化的外显模式、内隐模式 文化的外显模式主要包括哲学、法律、历史、艺术、宗教、风俗、社会制度、行为规范、语言体系等,它们以文字等符号系统或人的具体行为为载体,一般都有外壳形式。 文化内隐模式大致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取向等,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深层的东西。 4、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 即以科学的、辩证的方法审视和筛选文化遗产,批判封建性的糟粕,继承民主性的精华。 5、中国的“伦理型文化”的显著表现? 历代统治者视道德感化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统治稳固、社会有序的道德规范去“教化”民众,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此即所谓“以德治国”。 强调两个人的伦理义务,要求个人服从整体。 强调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视“修身”为立命之根本。 6、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1)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至今,在于它的兼容并包得胸襟,在于对不同区域或民族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中,求得顽强的生存与发展。 2)对于境外文化,中国文化多能以宽阔的胸怀去迎接挑战,并加以采撷、消化和吸纳,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来自南亚的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它并未取代中华文化,也无损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立性格。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 7、中国文化和谐型的特点有哪些?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截然分离的对立物,人的存在于自然的存在是互为包含的。首先,天人合一思想肯定天地、万物、人是齐同的,同类相通,统一成一个整体。其次,人是“天地之心”,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要爱万物。再次,人的活动要遵从自然的法则,与自然环境和谐交融。 知行合一在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的视野中,不仅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首先,主张人应该增进道德认识,提高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反对只说不做或言过其行。其次,“知”与“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情景合一是中华民族在创造美和鉴赏美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其深层文化内核在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

简答论述题专题复习 1.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⑴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⑵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的观念 ⑶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2.简述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项成就 答: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三项: 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这三项成就,都是根植于中国的地理条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 3.区域文化是由哪些因素共同构成的? 答:⑴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 ⑵地域文化创造的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⑶第三方面的因素,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 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⑷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文化特色。这是区域文 化形成的第四方面的因素。 4.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的著作 答:清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王夫之的主要著作为:《船山遗书》 顾炎武的主要著作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落》 黄宗羲的主要著作为:《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原君》 5.简要说明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答:一,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传统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 三,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6.简述中国建筑的特点 答:⑴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 ⑵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 ⑶中国建筑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 的思想观念。 7.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答: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8.简述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①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 ②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 ③学思结合 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 ④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9.简述汉代察举制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区别 答: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由察举而来的士人,没有落选的忧虑,对策、射策考试只对任职等级发生作用。士族通过把持察举的方式,从而维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 10.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答:科举考试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点: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中国文化通论

导论 1、四大文化系统: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2、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易经系辞下》、程颐、宋濂、刘向《说苑指武篇》。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4、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时代,主要是指封建社会的文化。现代文化产生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首先,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在长期的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等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族创造精神。 其次,传统文化并非静止不变,传统文化一经形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更,其形式和内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最后我们要知道中国文化也有负面,我们认识和弘扬优秀的,同时不回避了解其拙劣的并加以摒弃,避免被某种优秀所征服,避免被简单的道理说服。 5、地理环境 P5 6、农耕经济:考古发掘证明,在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已见谷类遗痕或稻谷遗迹,发现了石镰、石锄等。 在南方的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立国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赖以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北方则生活着游牧民族,发展着游牧经济。 7、传统农业模式风格特征:农民大多聚族而居、自给自足、安土重迁。 8、中国文化的基本有四大特征:人文性、包容性、伦理型、和谐型。(务实精神) 第一编制度文化 第一章经济制度 1、经济结构特点:1、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在经济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手工业只是维持生计的补充手段。 2、中国古代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外,又存在城市经济结构。 3、出现游牧经济结构,占第二主导地位。 2、商品经济难发展的原因:1商品经济不能摆脱农业社会经济结构和牧业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 2,官商盛行; 3,城镇中形成的手工业行会制度,具有很强的封建性、家族性。 4商人经商致富后,往往喜好置田产、开当铺、或放高利贷使利润增值。 3、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重本抑末、重义轻利。 P24 第二章政治制度 1、秦朝以来所确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政体,延续了2000年之久,这种政体具有下述三个基本特征:1、君权至上 2、皇权不可转移,皇位父死子继 3、官僚系统庞大。 2、政治文明的成就:1、为君之方:亲贤远佞2、为政之道:倡导德治 3、治国之道:以民为本。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农耕和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优势 万里长城----------防御心态 四夷如同一家,是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血缘融和史的整体趋势农业居于主导地位,工商业处于补充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钳制与束缚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宗法制度完整的系统: 产生:商代后期 西周建立以后,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西周宗法制的创立者是周公 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完整意义的宗法制度开始崩溃,但在政治领域中仍保留较大的影响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对人身控制严密 分封制的出发点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宗庙祭祀制度的影响:形成“礼乐文化”,维护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宗庙祭祀制度是为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 文化集团:华夏、苗蛮、东夷 殷商文化的特点:游耕文化,甲骨文、尊神重鬼 周人的文化维新: 宗法制度的建立、制礼作乐 从武帝时代到西汉末,居于官学正统地位的是;今文经学 玄学:有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周易》、《庄子》、《老子》是其经典著作。玄学的兴起,对魏晋化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现实意义乃是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玄学促进了魏晋人放任、率真、豁达的理想人格的构建。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 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 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 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三、问答题 1、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通论 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一)上古时期:文学尚未取得独立地位,但在文化活动中已经占有很大比重 ★甲骨卜辞、《易经》卦爻辞中皆有富有诗意的词句或优美歌谣。 《坤》卦: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春秋时期,诸侯贵族在会盟、聘问等外交活动及祭祀宴飨等国事活动中都把“赋诗”作为重要的政治手段。 [例]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更把“诗教”看成是最重要的政治教化活动之一。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二)魏晋时期:文学觉醒,曹丕提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观,文学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一时文人才士辈出。 (三)唐代文学发达:作家、作品之多、作家身份之复杂,为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 (四)在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代典籍中,文学所占的比重是首屈一指的。集部图书远远超过了经、史、子各类。可见,古代文学确是中国古代文化一个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在有文字可考的3000多年的历程中,中国古代文学也走过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群星闪耀、丰富多采的中国文学史上,中国文学表现出多层次的内容,多样化的风格。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戏剧等等,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文学有悠久的历史,在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戏剧等等,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所胜”。 (一)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抒情,艺术上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以四言诗为主,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源头。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

绪论 一、文化得含义 文化得定义,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务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诛。”其中文化得含义指封建王朝得“文化教化”,用诗书礼乐等教化世人,大体上说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 在吸收了西方细想后,被赋予新得含义。 第一,物质文化。人们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与产品得综合。诚如杜甫在《忆昔二首》中描绘得那样“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第二,制度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成得各种行为规范及各种组织形式所构成得。如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第三,行为文化。人类社会实践中在人际交往中得行为习惯,往往就是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出现得行为规范。如重阳节登高、赏菊。 第四,心态文化。就是在人类实践与意识活动中形成得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等。如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 二、中华文化得起源与中华名族得形成 1、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得含义 中华一词,就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就是同义语,论地域主要就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得郡县地区;论民族,一般指汉人;中华又就是文化概念,一般就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得中原文化。#加例子# 2、中华文化滋生与发展得环境 (1)。。。:自然之富,物产之丰”这就是中国文明得以滋生得一个先决条件,气候类型得完备,地地貌、流域繁复,为中华文化得多样化得发展提供了有力得地理条件。 (2)。。。农业就是中国经济得主体,这就注定了中国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农业社会得文化,中国文化得若干传统都与此有关。 (3)。。。有血缘纽带维系得宗法制度给与中国人得文化生活各方面以深刻得影响。血缘联系与社会等级关系密切交融、渗透。加大了中华文化得延续力,使之成为世界罕见得不增中断得文化系统。 三、中华文化得名族特点 (一)外在特点 1、统一性元朝朱元璋在檄文中还说到“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 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承认元统治中国就是符合天命,因而也就承认 它就是合法得了。 2、连续性革命家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解释说:“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 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当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得边疆时,边疆 各民族挺身而出,保卫祖国得主权,其中著名得如晚清云南保界运动中得云南 各民族,以明清两朝行使管辖得实证与英帝侵略者抗争,保卫了祖国得西南边 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