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我的教学生涯读后感

我的教学生涯读后感

我的教学生涯读后感
我的教学生涯读后感

《我的教学生涯》读后感

黄兰萍

今年暑假,我拜读了斯霞老师的《我的教学生涯》。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她正在教室里眉飞色舞地讲课,仿佛看到了她正在认真地给学生辅导功课,还仿佛看到了她正在耐心地给学生疏导情绪。读着读着,我渐渐明白了教育的灵魂和真谛,那就是——爱。如果不是缘于对学生的那份热爱,有哪位教师能做到70年如一日地研究教法?有哪位教师能做到90高龄了,仍经常从家步行到学校,看看书,看看孩子。

斯霞老师是一位充满童心的母亲。她了解学生从了解学生家庭开始。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做到了如指掌。还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顾;了解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了解了孩子的一切,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关怀他们。记得她要教一年级了,在孩子们还没来报到时,斯老师就会拿着学生的名单,一家一家去家访,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有什么喜好,所以当斯老师在开学时见到孩子们时,她对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了。斯霞老师70多岁时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帮孩子们甩长绳。老师的幸福感来源于她至大的爱。她曾经说:"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须基于爱,借助于爱,归结于爱。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赏识学生。”她懂得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也要爱。我渐渐明白了教育的灵魂和真谛,那就是——爱。斯老师的教育人生,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有了"爱",她就有了无限的精力、无限的才能、无限的事业动力。她的"童心"、"母爱",在教育领域闪烁着恒久的光华。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斯霞老师还强调:“为人师者,特别是小学教师,被孩子看作是智慧的化身、言行的典范,稍有不慎就会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这样那样的错觉。所以,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这是多么贴切的总结,这是多么深刻的认识。让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洗礼。

斯霞老师的教学经验是丰富的、是得心应手的。孩子教得那么活泼聪明,教学效果那么好,是出自她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厚爱,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是在她的长期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掌握了教学规律。尊重儿童,教学民主。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斯霞老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的,都有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学校、学生成了她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她的生命也与学校、学生融合在一起。她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

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用爱心培育孩子对集体,对他人的爱。“做一辈子小学老师”,这是斯霞老师一生最大的满足、最大的自豪。正是凭着这一腔执着情怀,斯老师在学校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标,在教育教学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在学生中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这本书是斯霞老师工作55年的教育成果。其中斯霞老师的“识字教学观”,让我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疑问茅塞顿开,对识字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识字教学理论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斯霞老师毕生从事小学教育,教书育人呕心沥血。上世纪50年代,她对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并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方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质量。现在想一想自己的识字教学方法,学习生字时虽然教会了学生识字的方法,但是却忽略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让学生为记生字而学生字。现在,我要把这个识字方法贯穿到我的教学中来,那样学生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的。

斯霞老师拨动了我爱的心弦,激起了我对爱的向往和追求。我知道,我永远都站不到斯霞老师的高度,但我会向斯霞老师看齐,努力修炼,一辈子修炼,做到:对待事业,对待孩子像她那样满腔火热,无怨无悔。不管学生将来是成为小草还是成为参天大树,都去真诚地关爱,都像“妈妈关爱孩子一样”的关爱学生。如果学生是小草,就引导他去装饰大地,如果学生是参天大树,就培养他成为栋梁之材。

俗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难。斯霞老师说:“为人师者,特别是小学教师,被孩子看作是智慧的化身、言行的典范,稍有不慎就会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这样那样的错觉。所以,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我知道,研究教学不能是一时兴趣,关爱学生更不可以是心血来潮,而是要满腔热情,持之以恒。我将以斯霞老师为灯塔,带着满腔的热忱,驶向成功的彼岸;我将以《我的教学生涯》为镜子,带着满怀的爱意,温暖孩子的心房。我坚信:生命有了这份爱,有了这份滋养,就会更加快乐地成长。

回忆我的教师生涯

回忆我的教师生涯 小时候,跟着哥哥姐姐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憧憬,每次在台下仰望着老师,觉得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那么的优雅和美丽。2012年,研究生毕业,我有幸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了一名高中教师。 现在依然记得,第一次登上讲台情形。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100多名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高二学生,自己的那份雀跃顿时变成了紧张,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看不到,只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声。开讲几分钟终于能看清台下学生的表情,台下那一张张略带稚气的脸,仰着头看着我,没有嘲笑,没有吵闹,有的是一脸认真,一脸的微笑。他们的宽容和认真,让我忘却了紧张,顺利的上完了第一堂课。 还记得,期末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天气冷,本身嗓子不好的我,加上感冒,在上完两节课后几乎失声,为了让两个班的进度一样,我休息了一个课间之后决定坚持上完剩下的两节课。当我来到另一班上课,跨上讲台的那一刹那,瞬间被眼前的一幕感动到,讲桌上放着一包喉宝,一个杯子里泡着胖大海。虽说是大课间,可是从五楼的教室到生活区的医药室是一个很长的距离,他们是跑着去的吧。那节课上他们还不时提醒我,老师,你可以声音小点,我们听得见。他们的爱与包容,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一名教师的神圣。 还记得,有一次为了方便装东西买了一新包,一名学生说老师包挺好看的,我说喜欢我可以送你一个,他接着说老师你这包是香奈儿的吗?我说香奈儿的包老师可买不起,他紧着就说,老师,那我不要你的了,我以后努力赚钱给你买。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可是心里却是满满的感动。至今,偶有联系,学生还会提起说老师我会一直努力,我还欠你一香

奈儿包呢,玩笑竟然成为他的一种动力。 还记得,一次被学生缠着讲这些年的一个人求学、求职的经历,从那后学生常说,老师,您的不懈努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你学习。其实,他们不知,我一直没说出口的是,他们身上的那份纯真的爱以及包容的心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一年后,因为一些原因,我离开了学校,但是这一年的教师生活,却成为我一生都无法忘记的甜蜜而温暖的回忆,是我人生收获的一笔巨大的财富。至今,午夜梦还,还依然怀念那站在讲台和同学们谈古论今、亲密无间的时光,怀念学生们带给我的那份爱与感动。(翟倩倩)

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后有感

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后有感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就是同一个智者交谈,读魏书生得书就就是这样得感觉。有如生命之石划过天空得闪烁光芒,它不就是经典,却就是践行得楷模,它不就是哲理,却熔铸了教学得睿智。最近,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让我走进了魏书生得世界,翻开书得每一页都就是收获,学习书中得每一点知识都就是快乐。读着魏老师朴实得文字,感受到了她对教育得一片热情,瞧到了魏老师教育路上坚定得步伐,更享受到了她得收获。虽然说魏老师得种种具体做法对于我们小学阶段得学生来说可能并不就是很适用,但就是教育都就是相通得,她得教育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魏书生就是从一个农村得民办教师开始自己得教书生涯,从她得《我为什么愿意教书》一文中,我感受到了她对教育得脚踏实地,在面对更好得职业选择时,她又就是那么得执迷不悟。这都源自于她得心中装满了教育、装满了学生。 对于教学,有得教师只重于眼前应试能力得培养,只重于分数得魅力,其实对于学生得综合能力、对学生今后得学习帮助就是及其微小得。魏书生在她得教学中注重得就是学生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智力能力得培养。而且就这些能力,跟学生做了专门得训练,例如:在培养记忆力方面,强调学生要背一些名篇名诗。她跟学生说:“我们读书,目得不单就是为了考试,考试升学在人生旅途中不占主要得位置。我

们学习主要为了使自己成为四有人才,成为自身与国家得主人。背一些激励人上进,教育人忘我,引导人开阔,启发人理智得文章、名句,本身就就是养成完善人格得需要,就是加强自身修养得需要。同时也增加了自己得知识储备,并提高了记忆力。”像魏老师得这种方法我与一些老师也用过,但我觉得没有她得持之以恒与深入。学生得想象力丰富,平时我们都说要培养与发挥学生得想象力,但就是想象力像一匹烈马,怎样驯服这匹马,我们平时只重于整体而忽视了个体差异,所以收益得也只有一部分学生。魏书生却能掌握好手中得缰绳,视不同情况而驯好每一匹“马”。魏老师深知教书得目得并不就是造就一批会做题得机器,而就是培养与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发展得德智体全面发展得新型人才,如培养学生得效率感、学习高效日、当日事当日毕等具体得做法都就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得学习习惯与人文素养。而在我们小学阶段就更应经常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得培养,将德育融入每一科得教学中,为学生一生得长远发展负责。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真诚得爱,这样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得学生,让她们懂得做人得真正道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魏书生老师懂得用心去爱孩子,用她得“情”与“智”去培育学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创造出中国教育界得一个奇迹:教学二十多年,无论什么样得班级,经过她得点化,学生快乐健康,综合素质高,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就是名列前茅。十几年前她有互动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得教育方式,民主

我的教师生涯观后感800字

我的教师生涯观后感800字 引导语:看完《我的教师生涯》后,要怎样写一篇有关我的教师生涯观后感呢?接下来是XX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我的教师生涯观后感一 开始看题目以为是主旋律片子,完全是冲着梁家辉来的。但看着看着渐渐忘了他,只记住了那个在乡下度过一生的陈玉,那个爱护学生、坚持理念、热爱音乐、性格要强、死爱面子的知青教师!这就是戏精的厉害,演什么像什么!——相对而言,秦海璐无疑要逊色许多。 本片以文革为背景,但没有在这上边过多停留,我认为处理的很好。 情节像时间一样缓缓流淌,一年又一年,水涨了又退,草黄了又绿,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在不断重复和坚持着这平凡简单而有琐碎的点滴,腰弯了,发白了,而这还没有变。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和道德,只是为了心中那一点想法:不能可惜了孩子,不能对不起孩子! 在医院长长的楼道里,阳光把两个相互搀扶的影子拖得老长;在绿树笼罩的小院子里,躺椅上,老伴讲起了多年前的故事,眼角的泪水随着悠扬的琴声一起飞扬;电视里,当昔日的学生在舞台上放声歌唱,电视机前,老两口激动而欣慰。 朴实而平淡的场景,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竟然想起了自

己的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想起了曾经做过老师的父亲。我找到了他们的影子。 所以,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真实。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或者说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我的教师生涯观后感二 电影《我的教师生涯》讲述的是1963年夏天,主人公陈玉由于出生的原因,来到远离家乡,远离初恋爱人,远离师范学校的老师,来到大山深处的月亮湾小学教书,从而开始了他坎坷的教师生涯的故事。电影情节感人至深,让我再一次被乡村教师的伟大所感动! 主人公陈玉是个治学严谨,不被世俗所同化的优秀教师。 在60年代的农村,正规师范毕业的老师并不多,但陈玉却是其中之一。他由于给学生传授生理卫生的知识,而引来非议。其实,就是在现在的农村小学能够给学生讲授和性有关的知识的老师也是凤毛麟角啊!可以说电影中的陈玉应该是一个思想新锐的人物,所以他招到人们的非议。 在80年代,当陈玉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时,年轻人劝他副科让主科,但陈玉却说“我按照教学大纲上课,有错吗”。在升学的压力面前,能顶住压力让学生全面接受教育的老师并不多,更不要说是老年教师了。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执着,他的一个学生成了歌唱家。 作为教师,每一天做的都是重复的事情,有些甚至可以说是

教育专著读后感5篇

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下面是为大家带来教育专著读后感,欢迎阅读。 教育专著读后感1 期间,闲暇之余我翻开了《不要输在教育上》这本书。很快我就发现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的著作。读后感触颇多,现就自己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补充不足,共同进步,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 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 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

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因此,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师长,自己首先必须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责任心,自己应当对家庭负责、对孩子负责;如果希望孩子好学上进,自己就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注重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规则,自己就不要闯红灯跨栏杆、开“后门”。优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样,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好习惯,从启发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他人、感谢生活和珍惜幸福。 环境改变了教育,而教育则改变了一切!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它让我们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们共同阅读这份每个家长必做的家庭作业。书中有一个栏目“父母课堂”中的几句话值得借鉴——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确实,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总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

我的教师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我的教师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教师,这个角色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适应,工作的那段时间每当同学问起我的情况时,我都不会告诉她们我在哪工作,是做什么的,因为感觉自己心里还没承认自己是个老师。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后来发生的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时发突然醒悟。 刚来的时候担的是四、五年级的英语老师,说真的,自己读书的时候英语就不怎么样,一下子让我教英语觉得有点搞笑,上天真是会开玩笑,凡是我不喜欢的都让我遇上了。由于五年级有两个班,(一)班的学生都比较调皮点,而(二)班的学生却是很乖很听话的,所以每次上这班都觉得很轻松,而每想起要上那一班的课,我总是要做打仗的心里准备,可想而知当时我过得可是多么两极的生活啊!我知道平时自己都会成为学生的焦点,可我不知道原来我无意识的一言一行竟成为两班矛盾的源头。 那时候学校还会举行班风评比的,赢的一班学校会颁发流动红旗以示奖励,那星期是(二)班的赢得了那面棋,轮到我上课的时候,记得那是早上,有点风,我去上课时刚好那面棋被风吹掉了下来,我就顺手拿起它,然后把它挂到黑板侧。就是这样一件我认为无足轻重的小事,甚至都算不上是件事。却在(一)班引起轩然大波。到了第二星期轮到(一)班拿到了这面棋,还没到我上课的时候就听到老师说班里的学生不肯挂那面棋,班长每次挂上去时,班里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硬是把它取了下来,放在

讲台上。我听了也没当一回事,认为可能是他无理取闹的行为,因为他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倔强、不讲理。当我去上课的时候,班里出奇的坐得很整齐,很安静。我刚踏近讲台那准备上课的时候那学生突然说:“老师,帮我们挂那面棋。”我看了下放在我隔壁的棋,微笑了一下说:“好啊。”然后我就搬起凳子把它挂在墙上,刚挂完,就有好几个学生在欢呼了一下,我也不以为意。到了快要下课的时候,突然班长跑了上来后面跟着那调皮的同学,只见他拿了把利器一直在班长后面追着要打人,这让我头疼得不得了,最后闹到校长室,刚开始他怎么都不肯说原因。后来他才说是因为上星期英语老师,也就是我帮(二)班挂流动红棋,认为我偏心,所以才故意闹事的。当同事告诉我原来是这个原因时,我一时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当时心里听了很难受,因为自己的无心之举竟引发这么大的风波。 通过这件事我才知道原来做为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竟对他们产生这样大的影响,才意识到:我是个老师,我的每个举动都会成为学生们的表率,原来每当我在一个班说“你们班”,而在另一个班说“我们班”时竟是会引起这样大的反应。我才发现,做为一个老师,不可以偏心于任何一个学生,哪怕那学生再差再调皮,都应该公平对待,凡事都要一事同人。就在那时候我心里、潜意识里终于承认了自己是个老师,终于不再逃避。因为我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要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要做学生们的表率。 人生很奇怪,很多事情理不通,想不明,却总是在偶然间一

《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

《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 魏书生 第一辑愤悱启发皆有道 我常想,上课时,只解放学生的耳朵,却堵住他们的嘴,捆住他们的手,由教师唱独角戏,实在是费力不讨好。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说,让学生读,让学生写,这样做,学生的兴趣比听老师的独角戏要浓得多。 课堂六步教学法 1.定向。即确定这节课学习重点。从单元、从整册书、以至于从学科总体知识的角度看,从期末复习的角度看。可以师生共同定向,并将学习重点写在黑板上。 作用:控制信息接收范围 ........,随时排除干扰性的学习重点之外的东西。 2.自学。 作用:主体主动接收信息 ........的过程。 3.讨论。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解决。不能解决的,自己记下来。前后左右,四个人一个讨论组,研究自学过程中各自遇到的疑难问题。 作用:信息传递的最主要过程。教师以平等身份参加学生的讨论,并在必要时做出解答以保证信息的正常流通与传递。师生都是信息源,也都是信息接收器;师生的行为既是反映,又是信息。 4.答疑。分组讨论,仍没解决的问题,则提交全班同学。学生如果会,则由学生解答,学生不会,则由教师解答。在答疑时,可提出教学重点所列问题,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读书时发现的疑难问题。倘这一疑难具有普遍性,教师可予以回答。倘无普遍意义,且无深究的意义,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则跟个别学生讲明:“这个问题,待下课后,老师再跟你个别研究。” 作用:信息传递的最主要过程。教师以平等身份参加学生的讨论,并在必要时做出解答以保证信息的正常流通与传递。师生都是信息源,也都是信息接收器;师生的行为既是反映,又是信息。 5.自测。即自我测验。测验方式不同,有时学生根据学习重点自己出题,自己答自己出的题。有时请一名同学出题,大家答。也有时每组出一道题,其余组抢答。有时我出一组题,或做教材后面的练习题。需书面回答的问题,一般都会定时间,全班同学进入竞技状态,用三分钟或四分钟做完,然后立即拿出红色笔的评卷,错的地方用红色的笔写出正确答案,回答之后再用蓝色的笔做一遍。

《幸福地做老师》读后感3篇

《幸福地做老师》读后感3篇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教师》这本书,我也对他的思想入迷了,也给我带来了教学的春天。我国当代知名教育家、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对荆老师中肯的评价,这也说出了我的心声。以下是整理的关于《幸福地做老师》读后感,欢迎大家参阅。 《幸福地做老师》读后感1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教师》这本书,我也对他的思想入迷了,也给我带来了教学的春天。我国当代知名教育家、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对荆老师中肯的评价,这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记得以前最头疼的事是遇到调皮,违反课堂纪律,偏执的学生。自己的想法是做思想工作,还有从老教师那习得的经验是吵,吵完了再哄。自己本来都不会吵人,也得拿出架子,装着发怒的样子去吵学生。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你越说他就越不听你的。自己还时常委屈,感觉我自己也全心全意投入了,付出了。但是他们也没有像我期待的那样好好学习,但收获并不大,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是教过的一个学生。我上课时讲到0.88....循环时,我重复念了几遍,那学生竟然答应。我当时都气炸了,我作为老师的尊严一扫而空,我摸着良心说善待我的每一位学生,无论好坏,但是他却如此对我。我有点想不开了,精神有点抑郁。老头晕还跑去安阳看病,跟医生说我不能看学生,一进教室就头晕,这是我有史以来最大的困境。 自己以前也经常尝试各种让学生学习快乐的方法,但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并不成功。荆老师“生本教育”中具体阐述了开展生本课堂的方

法,思想,为我注入了科学的理念,我也不在为那些淘气包犯愁了。其中介绍了一个方法,拍学生的马屁一一好感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站在学生立场说话,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喜欢什么,让学生上了贼船下不来。寻找与学生们的共同语言,尽量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答成一致,面带微笑进课堂。但是自从我读了《幸福地做教师》这本书之后,我就开始对自我进行反思了。时常念起荆老师的那句话:给学生一个欣赏的目光,一个欣赏的动作,一句赞赏的话语,给学生一份关怀,一次肯定,一种信任。新学期开始我告诉学生我喜欢花草树木,并给班里买了几盆花。我让学生帮我养花,树立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在数学课上开始了我最喜爱的数学实验课,手工制作教具,让他们对数学充满兴趣。 我现在经常对学生说:“以前你的老师爱你们,但是不会爱的方法。现在你的老师学会了爱你们的方法,尊重、赞赏你们。”由此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前几天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上课时一个偏执的男孩在做小动作,不听课,让改错题不写。当我看到这种情况时,压住心中的不满把他叫出来。我没吵他,没讲大道理,只问他为什么不写。那孩子见我没生气,没批评,跟我说老师咱以后别这样写错题,我觉得太无聊了。我接着问他想怎样写。学生说想让同桌把错题中的数变变,然后再写,旧题换新题。我当时欣慰的说他的建议非常好,以后我们可以按你的想法试试,但是这次先按我的要求做。学生满脸兴奋, 高兴的把作业写啦。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与学生交往真是门艺术,方法确实重要,孩子需要用赞赏,理解的眼光去看待,打开他心灵的那扇窗,你将给他一片蓝天。这可真得感谢荆老师支的招。 还有,荆老师的“生本教育”理念给我的启示是教育学生并不是放任自

教学名著读后感

教学名著读后感 教学名著读后感(一) 寒假期间,闲暇之余我翻开了《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很快我就发现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的着作。读后感触颇多,现就自己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补充不足,共同进步,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因此,为人父母,

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师长,自己首先必须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责任心,自己应当对家庭负责、对孩子负责;如果希望孩子好学上进,自己就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注重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规则,自己就不要闯红灯跨栏杆、开“后门”。优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样,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好习惯,从启发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他人、感谢生活和珍惜幸福。2 环境改变了教育,而教育则改变了一切!《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它让我们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们共同阅读这份每个家长必做的家庭作业。书中有一个栏目“父母课堂”中的几句话值得借鉴;;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确实,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总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要真正了解一个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要做到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再次感谢《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给我提供的帮助和启迪。

我的教师生涯

我的教师生涯 刘玉娟今年的9月10日,是第31个教师节。似乎只是一晃的工夫,我从教也有34个年头了。回顾我的教师生涯,可以用三个词概括:快乐、心安、遗憾。 我是教师,我快乐。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留下了数不清的美好的记忆。我记得,有一年,我作为毕业班班主任带学生游杭州,在一个景点学生把我抬上了轿子;有一年,一个我上过课的班级毕业了,女生们把我拉到百花园,和他们一起拍了许多照片;有一年教师节,我的自行车篓里多了几份小小的礼物;又是一年教师节,早晨打开家门,发现门口放着一束鲜花,这些礼物和鲜花至今我都不知道是谁放的,但它们带给了我许多的惊喜和快乐;有一次,我穿着新的西装套裙,刚到教室门口就获得了全班学生的掌声,在黑板写字,身后又响起了掌声。学生真是太可爱了,这些事情我都记忆犹新。即使在商店里、大街上、校园内有以前的或在校的学生叫我老师,我都是快乐的,就是这些快乐演绎了当教师的美好。 我做教师,我心安。我34年的教师生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恪守了职业道德和人格底线。我没有丝毫懈怠,全心全意、兢兢业业地对待我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亵渎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我在工作中有思考、有理想、有目标,写论文、编教材、搞课题有所收获,今年终于评了正高职称。近十年,在CN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8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主持了2个省级教改课题并已结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10多个省级课题。共主编7部教材:2部教材于2006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主编一套3册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7月主编一套2册教材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主持的2门院级精品课程分别于2007年、2011年结项。 对待学生,我的感受是,只有和学生亲密相处,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子女一样热心、细心、尽心,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崇敬。当班主任时,每当中国传统节日来临,我会一早赶到学生宿舍,除了带去月饼、粽子、咸蛋外,还送去一声节日的问候,晚上到班上参加联欢会。学生感受到了班主任对他们的关爱,也感受到了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促使他们爱班、爱校、爱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思想不集中,我不是进行指责,而是用一个询问的眼神、一句

《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1500字

《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1500字 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诸多负面报导,严重扭曲教师形象, 也使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多了些不尽人意的事情,多了些的抱 怨、牢骚,可有什么用呢?近段时间,再次拜读了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感悟良多,是啊,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 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 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 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我们工作量,工作压力大,这种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 无法体会的,然而,我们的付出与回报却永远不成正比,教 师的社会地位还日渐降低。可过多的抱怨只能伤害自己的身 心健康,应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做到眼睛向内,敬业乐业,提高素质,超越自我。 我们常说,要学生爱你,要教师先爱学生,可以怎么样 去爱呢?魏书生对待学生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民主科学的, 有血有肉的。他认为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更要培 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 他爱学生,是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爱心去爱;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锲而不舍地去爱;是实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教中有人地去爱;是容理解、尊重、关怀、信任地去爱;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地去爱;是爱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爱。

在魏书生的眼中也有差生,但他的差生观是这样的:差 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 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 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 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许多老师也爱差生,可是他们的爱就 爱在一味抓学生的成绩,一味给学生压担子,一味为学生补 课,甚至一味指责其父母和埋怨学生。以至把学生爱上了绝 路。魏书生却说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象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 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不会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 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 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他教育学生的时候,是不站 在学生的对立面的,让学生怎样,或不让学生怎样,或训斥 学生,而是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的那面,站在 学生积极的一面,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不是在批评指责他,而是在帮助他,关爱他。这样的爱应该说是非常独特而又实实在在的,它没有半点虚 伪。 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 而是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对于较为严重的错误,魏书生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包括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5篇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5篇 读《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心得 永靖县四局小学杨建宏 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话,一个细小不过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

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的日常行为,也要时时注意细节,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在很多时候,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这种教育比“言教”更具影响力。

我的教师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我的教师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步入校园,一阵幽香,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我们于清朗的早晨诵读,在晨风中开始一天紧张的生活,这里记录着我们充满活力的岁月。这里有我们磨灭不掉的记忆。 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教师,这个角色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适应,工作的那段时间每当同学问起我的情况时,我都不会告诉她们我在哪工作,是做什么的,因为感觉自己心里还没承认自己是个老师。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后来发生的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时发突然醒悟。 记得初为人师时,我担任的是三至六年级的英语老师。说真的,自己读书的时候英语就不怎么样,一下子让我教英语觉得有点搞笑,上天真是会开玩笑,凡是我不喜欢的都让我遇上了。由于六年级有两个班,(一)班的学生都比较调皮点,而(二)班的学生却是很乖很听话的,所以每次上这班都觉得很轻松,而每想起要上那一班的课,我总是要做打仗的心里准备,可想而知当时我过得可是多么两极的生活啊!我知道平时自己都会成为学生的焦点,可我不知道原来我无意识的一言一行竟成为两班矛盾的源头。 那时候学校还会举行班风评比的,赢的一班学校会颁发流动红旗以示奖励,那星期是(二)班的赢得了那面棋,轮到我上课的时候,记得那是早上,有点风,我去上课时刚好那面棋被风吹掉了下来,我就顺手拿起它,然后把它挂到黑板侧。就是这样一件我认为无足轻重的小事,甚至都算不上是件事。却在(一)班引起轩然大波。到了第二星期轮到(一)班拿到了这面棋,还没到我上课的时候就听到老师说班里的学生不肯挂那面棋,班长每次挂上去时,班里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硬是把它取了下来,放在讲台上。我听了也没当一回事,认为可能是他无理取闹的行为,因为他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倔强、不讲理。当我去上课的时候,班里出奇的坐得很整齐,很安静。我刚踏近讲台那准备上课的时候那学生突然说:“老师,帮我们挂那面棋。”我看了下放在我隔壁的棋,微笑了一下说:“好啊。”然后我就搬起凳子把它挂在墙上,刚挂完,就有好几个学生在欢呼了一下,我也不以为意。到了快要下课的时候,突然班长跑了上来后面跟着那调皮的同学,只见他拿了把利器一直在班长后面追着要打人,这让我头疼得不得了,最后闹到校长室,刚开始他怎么都不肯说原因。后来他才说是因为上星期英语老师,也就是我帮(二)班挂流动红棋,认为我偏心,所以才故意闹事的。当同事告诉我原来是这个原因时,我一时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当时心里听了很难受,因为自己的无心之举竟引发这么大的风波。 通过这件事我才知道原来做为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竟对他们产生这样大的影响,才意识到:我是个老师,我的每个举动都会成为学生们的表率,原来每当我在一个班说“你们班”,而在另一个班说“我们班”时竟是会引起这样大的反应。我才发现,做为一个老师,不可以偏心于任何一个学生,哪怕那学生再差再调皮,都应该公平对待,凡事都要一事同人。就在那时候我心里、潜意识里终于承认了自己是个老师,终于不再逃避。因为我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要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要做学生们的表率。 人生很奇怪,很多事情理不通,想不明,却总是在偶然间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也许这只是件工作中遇到的小事,现在回想起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那种心情,因为时间可以淡化一切,有些事当时可能很痛苦,但随着时光的流淌,慢慢地就会被尘封在岁月的底部,甚至我们想刻意提起,也难以再现全貌。就像一粒小石子投入水中,当时可能激起圈圈波纹,不久又平滑如镜了。就如教师这职业,当时觉得跟别人说我是做教师的是件很痛苦的事,可现在别人问我是做什么的,我会很轻松很骄傲的告诉别人:“我是一名教师”。 时隔两年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时,心里想的不是翻那学生的旧账,也不是想声讨那位同学让我背了黑锅。其实想想还要感谢他,感谢他让我醒悟了,让我走出了心里那片阴暗的沼泽地。让我认识到作为老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与责任。 想起这件事,我就会充满信心。它激励我不懈努力去奋斗。这是我在这个校园中美好的回忆,不管我走到哪,这些回忆都会如影随形陪伴着我。

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精选多 篇) 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诸多负面报导,严重扭曲教师形象,也使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多了些不尽人意的事情,多了些的抱怨、牢骚,可有什么用呢?近段时间,再次拜读了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感悟良多,是啊,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我们工作量,工作压力大,这种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的,然而,我们的付出与回报却永远不成正比,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日渐降低。可过多的抱

怨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应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做到?眼睛向内,敬业乐业,提高素质,超越自我。 我们常说,要学生爱你,要教师先爱学生,可以怎么样去爱呢?魏书生对待学生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民主科学的,有血有肉的。他认为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 他爱学生,是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爱心去爱;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锲而不舍地去爱;是实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教中有?人?地去爱;是容理解、尊重、关怀、信任地去爱;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地去爱;是爱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爱。 在魏书生的眼中也有差生,但他的差生观是这样的:?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

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许多老师也?爱?差生,可是他们的爱就爱在一味抓学生的成绩,一味给学生压担子,一味为学生补课,甚至一味指责其父母和埋怨学生。以至把学生?爱?上了绝路。魏书生却说?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象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不会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他教育学生的时候,是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的,让学生怎样,或不让学生怎样,或训斥学生,而是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的那面,站在学生积极的一面,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不是在批评指责他,而是在帮助他,关爱他。这样的爱应该说是非常独特而又实实在在的,它没有半点虚伪。 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

我的教师生涯观后感

今天,我偶然在网上看了由梁家辉和秦海璐主演的电影《我的教师生涯》,电影讲述的是1963年夏天,主人公陈玉由于出生的原因,来到远离家乡,远离初恋爱人,远离师范学校的老师,来到大山深处的月亮湾小学教书,从而开始了他坎坷的教师生涯的故事。电影情节感人至深,让我再一次被乡村教师的伟大所感动! 主人公陈玉是个治学严谨,不被世俗所同化的优秀教师。 在60年代的农村,正规师范毕业的老师并不多,但陈玉却是其中之一。他由于给学生传授生理卫生的知识,而引来非议。其实,就是在现在的农村小学能够给学生讲授和性有关的知识的老师也是凤毛麟角啊!可以说电影中的陈玉应该是一个思想新锐的人物,所以他招到人们的非议。 在80年代,当陈玉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时,年轻人劝他副科让主科,但陈玉却说“我按照教学大纲上课,有错吗”。在升学的压力面前,能顶住压力让学生全面接受教育的老师并不多,更不要说是老年教师了。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执着,他的一个学生成了歌唱家。 主人公陈玉还是一个体恤农民,热爱学生的老师。 在学生们需要演出服,而家长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陈老师带领孩子们自力更生,编竹筐,卖钱来买演出服。他为了自己喜爱的音乐,喜爱的教育事业,想尽了办法。终于使得演出成功举行。当面临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学生们辍学打工的时候,他四处寻找,甚至把孩子领到自己家里住。这体现了陈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乡村孩子的热爱,体现了一名乡村教师伟大的人格。 当陈玉退休之后,他回到了开始他教师生涯的月亮湾小学,用尽毕生的继续,办了一家青少年活动中心。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乡村教育,献给了农民的孩子。 看了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能够敢于平凡,能够敢于一辈子平凡,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在主人公陈玉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优良的师德师风,可以看到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的崇高品格。而今,像这样歌颂乡村教师的,弘扬主旋律的影片并不多见,我们看到的经常是媒体对教育的曝光!教育和教师需要关注,但是更需要关怀。教师本来就是新兴的弱势群体,希望我们的全社会予以关怀! 总之,这部电影拍得真实、感人,表现出了平凡中的伟大,表现出了创作者对乡村教育的关注。也使我受到了教育,受到了震撼! 《我的教师生涯》讲诉了一名乡村老师跨越四十多年的爱恋和执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从海外归国,到了一所名叫月亮湾的乡村小学任教。走过了大跃进、文革、新时期、新世纪等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初恋,到结婚生子,直到成为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头。 我看完之后有种感动的暖和。 梁家辉扮演的教师因为成分不好,来到了农村教书。在农村,他见到孩子们那种单调的学习,便开始教他们学习音乐,但却被校长等安排其他主课取代,梁[因为老师没有名字,故称梁]也因为上生理卫生课被学校老师称为另类。 尽管梁获得了许多学生的支持,但梁还是在夹缝中生存,梁几近崩溃,但依然坚守着教师情操。 在文化大革命中,梁因为关心一个批斗对象的后代而受到处罚,甚至被拉去喂猪。遭受了身体和心灵的创伤。随然此时的他穷困潦倒,也处于人生的低谷,但总有人一个农村的姑娘守候在他身边,默默地支持他,用农村火热的爱、无私的爱陪付着梁。

教育教学专著读后感

教育教学专著读后感 马安镇中心小学易显华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拜读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其中,最受启发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两段名言: 1.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与以往传统教科书有很大改变,多以学生生活、活动为主,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认知情况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也不同。教材内容是死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来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以实现创新教育。 2.“五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三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四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五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历久弥新。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陶先生说:"有了这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极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的渗透与运用,会让课程改革更好地发挥出实效,促进新课改的推进。 2014-2-20

我的教师生涯 征文

正青春.我的教师生涯 2012年6月离开大学校园,通过几个月忙碌的考试。2012年9月我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最初的时间内,我只是认为,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刚好这份工作是我所喜欢的;对于“教师”,我所能理解到的只限于“光荣、神圣、花朵……”这些在课本中出现的词汇。这一切在我第一天踏入校园开始后开始,有所变化,而且在之后的每一天都在改变,我深知,对于“教师”“教育”,我的理解会在以后的时间内愈发深刻,就像酿出来的酒,它的醇香将会愈演愈烈! 教师素养之责任篇 我现在对于自己上第一节课的情形还有着深刻的 记忆,在正式踏入教师上课之前,我自认为做了很多准备,把该讲授的知识审视了一遍又一遍,找资深的教师咨询了一次又一次,并且跑到临近的教室听了一节课……然后带些一些小紧张的开始了我的第一节课,在讲述的过程中,我认真观察着每一个学生的表情,一个学生的一个皱眉就让我的脑袋里立马出现了“是不是没有讲解到位”,“有什么问题”,“是语言表达不清晰还是方法不清楚”一连串的问题。

事后学生的作业证明,我当时的讲解应该是达标的,但是当时一节课心情的跌宕起伏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什么是“责任”,在真正讲授知识之前、之后和当时,我所要思考的东西,远远不止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步骤和思路。也是第一次我明白了所谓教师的光辉是由这一份份的“责任”所编织着。 后来,我做了班主任,这个词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头顶,包括过周末的时候,我的电话都保持着24 小时的接听模式,学生家长学校有什么问题,我都要第一时间了解并尽全力解答解决。曾经,在晚上十点,我还带着胳膊不小心受伤的学生在医院中做检查;在 半夜的时候被生活老师叫起来处理学生的问题……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现在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还有一些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学校里的每位教师每天都把责任挂在心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照顾着每一位学生。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个学习不错的女生在我的数学课上不像以往那样积极回答题,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她眼睛红肿,在下课的时间我把她叫到办公室,仔细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最终我了解到她的父母亲又准备离婚了,是的,是“又准备离婚”,这个14岁姑娘的故事在我接手这个班级没多久我就了解了,她那分分合合的家庭,她那年迈的外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3篇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3篇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范文 1 刚开学时经同事介绍,我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的著作《人的教育》。有关这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我早在几年前就学习了许多,今晚再一看,感觉也没什么可读之处,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去读。因为我认为只要是书,它都有读的价值,既借之,则读之。 当我读到这位教育家的生平时,从中读到了一句很值得我去读并且也很让我佩服的一句话,不是福禄培尔说的,而是他的同事巴普罗说的,这句话是这样的:如果不重视和不着手家庭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便缺少了正确的和不可缺少的基础。我反复地把这句话读了几遍,的确让我振奋。因为谈到家庭教育使我想起当前学生家长(这里指学生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打工挣钱,把孩子都丢在家里让爷爷,奶奶照顾。虽然有一部分家长在家,却也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总是只顾挣钱。他们这些做家长的哪里知道孩子们在他们面前和在爷爷奶奶面前的影响和表现完全是不一样的。因此,我认为,有些学生的不良习惯,甚至学坏行为直接与家长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说不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缺少了正确的和不可缺少的基础。只有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巴普罗也有一句话证实了父母的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他的这句

话具有片面性,他是这样认为的: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居首要地位,因为儿童早期的教育的重要性高于一切。他在这句话中只讲了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在儿童教育中居首要地位。我认为,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同等的重要的。如果作为一个父亲在孩子的眼中不能与母亲同等重要,那么,这个家庭一定不是一个健康的家庭。 不单是母亲要精明能干,父亲也应如此。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既使是好孩子也会养成不良习惯甚至于学坏的。我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们学校六年级有一个男生名叫,在上几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很好的,然而这两年由于父母离婚,双方又都再娶再嫁,都不问孩子的事,把一个孩子丢在亲戚家。这孩子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熏陶,已经染上了一些恶习。父母不在跟前,作为亲戚好象又不好管教太严,倒至这孩子经常逃学,即使来到学校上课也不认真学习,不是上课捣乱就是找同学打架,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了。他的班主任对他无招可用,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刀枪不入了,这难道不与他的父母有着直接的关系吗? 因此,我认为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我们学校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人,成材。否则,就是一种缺陷的、不完整的教育。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范文2 《人的教育》一书是一本著名的教育论著,作者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作幼儿教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