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3G4G5G系统天线技术的差异

3G4G5G系统天线技术的差异

3G4G5G系统天线技术的差异
3G4G5G系统天线技术的差异

3G/4G/5G通信系统天线技术

的差异

姓名:

学号:

电话:

学院:

目录

1 3G/4G/5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

1.1 3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

1.2 4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

1.3 5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2)

2 无线通信信道衰落特性 (3)

2.1 信道噪声干扰 (4)

2.1.1 高斯白噪声 (4)

2.1.2 瑞丽分布信道模型 (4)

2.1.3 如何对抗无线通信的衰落 (5)

2.2 3G/4G/5G通信系统中天线技术差异 (6)

2.2.1 3G通信系统中智能天线 (6)

2.2.2 4G通信系统中MIMO技术 (6)

2.2.3 5G通信系统的MassiveMIMO技术 (7)

3 总结 (11)

4 参考文献 (11)

3G/4G/5G的天线技术差异

本文讨论3G/4G/5G(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然后讨论它们所采用天线技术的差异。在参阅和研究了有关3G/4G/5G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大量论文之后,在此,我做出自己的一些分析和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发生了深刻变革,从1G到2G,到3G,再到4G和5G,不断变革和延续。2013年12月4日,第四代移动通信4G 技术正式在中国市场运营,意味着中国移动通信事业进入4G时代。而此时,在各国研究所和全球知名从事通信技术研究的企业都已经进入新一代移动通信,即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当中。无论哪代通信系统,所研究的技术都是要从无线通信信道特性分析,克服噪声干扰。现在大量研究人员在关注Massive(大规模)MIMO技术,它与3G/4G通信系统所采用的天线技术差异在哪里?它是否会成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

13G/4G/5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13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移动通信业界开始积极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和技术。2009年1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G牌照,意味着我国进入3G移动通信时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 3种技术体制。它的主要关键技术有,

a.Rake接收技术;

b.信道编译码技术;

c.功率控制技术;

d.多用户检测技术;

e.智能天线;

f.软件无线电。

1.24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2013年12月,我国正式进入4G(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网络时代,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技术因其频谱利用

率高和抗多径衰落性能好而被普遍看好,未来5G通信网络也将进行与OFDM技术相关的研究。

4G通信系统主要关键技术有,

a.OFDM技术;

b.MIMO技术;

c.多用户检测技术;

d.软件无线电;

e.智能天线技术;

f.IPv6技术。

1.35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刚刚给三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他们还在大规模布网,用户数量也不多。此时中国移动表示启动5G通信系统研发,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三大运营商均在参与5G研发,一是为了技术跟上时代变化,二是需求快于技术发展。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在2014年巴塞罗那世界通信大会(MWC)表示:“中国移动将全力支持5G项目发展,希望能引导产业界5G技术研发和技术标准的制定。”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5G 关键支撑技术将逐步得以明确,并在未来几年内进入实质性的标准化研究与制定阶段。未来将采用何种核心技术,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综合各大高端移动通信论坛讨论的焦点,我收集了9大关键技术。

a.大规模 MIMO 技术;

b.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

c.全双工技术;

d.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

e.自组织网络技术;

f.高频段的使用;

g.软件定义无线网络;

h.无线接入技术:

(1)BDMA(射束分割多址技术)

(2)NOMA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i.D2D(设备对设备)通信。

图1是5G通信网络中大规模MIMO天线的布局,我在实验室正在研究Massive MIMO技术。图1显示了用户以大规模天线为中心,相互之间进行通信。

图1. 大规模天线协作无线通信网络

2无线通信信道衰落特性

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主要受移动无线信道的制约。无线信道非常复杂,对它的建模一直是系统设计中的难点,一般是利用统计方法,根据对特定频带上的通信系统的测量值来进行统计。

无线信道衰落信道分为大尺度衰落信道模型和小尺度衰落信道模型。所谓大尺度衰落模型,描述的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长距离(几百米或几千米)上的场强变化,反映由路径损耗和阴影效应所引起的接收信号功率随距离变化的规律。小尺度衰落模型,描述短距离或短时间内的接收场强的快速波动。

大尺度衰落信道模型由收、发端之间地表轮廓(如高山、森林、建筑等)的影响引起。小尺度衰落信道模型由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效应引起,如果存在大量反射路径而没有LOS(直射信号)信号分量,此时的小尺度衰落称为Rayleigh衰落,接收信号的包络由Rayleigh概率密度函数统计描述;若存在LOS,则包络服从

Rician 分布。多径效应现象引起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在3G/4G/5G 无线通信系统中,如何克服多径效应现象,就我所研究的,在此进行一些分析和看法?

2.1 信道噪声干扰

2.1.1 高斯白噪声

在分析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时,通常以理想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 )信道作为分析的基础。在该信道上,统计独立的高斯遭受叠加在信号上。高斯噪声指频谱非常宽(1012Hz)、幅度随时间连续随机变化,也称为起伏噪声。所谓”白”,指噪声功率谱密度(PSD)在整个频率轴上为常数。

0()(/),2

n n w w w Hz w =-∞<<∞ (1) 2.1.2 瑞丽分布信道模型

数学描述:概率密度函数(pdf )、累积积分函数(CDF )及其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中值)。

(2)

(3)

(4)

(5)

(6)

图2. 接收信道包络电压

2.1.3 如何对抗无线通信的衰落

a.减少通信距离;增加发送功率;调整天线高度;选择合适路由;

b.在移动通信中采用微蜂窝、直放站;

c.采用分集技术、均衡技术、瑞克技术、纠错技术等;

d.频率选择性衰落主要是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

e.多径效应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在信道传递函数中引入一个非理想的

Hc(f),破坏奈奎斯特准则和匹配滤波准则,从而产生码间串扰(ISI),使有效的Eb/No恶化;

f.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就是要消除非理想Hc(f)的影响;

g.在接收端采用均衡、接收分集、纠错技术等技术,而在发送端可以采用

扩频、多载波调制OFDM、发送分集等技术。

由此可见,提高无线通信性能的方法和技术很多。这里我分析3G/4G/5G通信系统中使用天线技术的差异。

2.23G/4G/5G通信系统中天线技术差异

2.2.1 3G通信系统中智能天线

3G通信系统以CDMA技术为核心技术。使用的天线是智能天线。

从1G到4G,通信设备都离不开天线,当传统的天线不满足通信网络需求时,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研究人员研发了智能天线,但在3G标准中,由于智能天线的算法及其复杂,WCDMA和CDMA2000不采用这种技术,只有TD-SCDMA系统采用了这种技术。智能天线是一种基于自适应天线原理的移动通信新技术,它在消除干扰、扩大小区半径、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容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为了达到高速通信的目的,智能天线是不可缺少的,必须更加有效的使用智能天线。3G通信网络中智能天线无法解决的时延超过码片宽度的多径干扰和高速移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等问题,将在4G中得到有效的解决。

2.2.2 4G通信系统中MIMO技术

4G通信系统采用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3G系统中都没有采用这种技术。在4G通信网络中,多数基站的天线采用一发两收的结构。MIMO技术与4G系统所采用的核心技术OFDM技术相结合,即MIMO-OFDM技术,形成满足人们需求的新型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数据速率,避免窄带衰落,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其原因一是,OFDM技术属于多载波调制(MCM)技术,OFDM 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径干扰的能力,以及频谱利用率高的特点。

其原因二是,采用MIMO技术不仅成倍地提高无线信道容量,而且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也可以成倍地提高。对提高抗干扰能力,起到非常关键作用。MIMO技术系统具有显著的优点:

a.降低了码间干扰;

b.提高了空间分集增益;

c.提高了无线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2.2.3 5G通信系统的MassiveMIMO技术

在4G通信系统中利用MIMO技术与OFDM技术融合,克服多径效应信道衰落。

鉴于MIMO技术的优点,5G系统也采用了MIMO技术,但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移动通信视频、高速数据传送需求而开发新一代技术,Massive MIMO(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未来5G网络是一个多网络、多频道、多制式的混合网络,研究人员以大规模MIMO技术为研究热点,天线数量比4G传统的MIMO天线多出好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其大规模天线的特点不仅继承MIMO技术优点,而且提高通信质量的鲁棒性,让网络的容量成倍增加,同时提高了网络的能量效率。总之,Massive MIMO技术能更好地提高通信网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我在研究5G关键技术中的一些理解,主要针对Massive(大规模)MIMO 技术的几个基本技术方案。

1.STBC(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方案

它利用矩阵特性设计行列正交矩阵的符号阵,消除符号间干扰和信道间干扰,提高空间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降低无线通信系统误码率。

最早出现的是Alamouti[1]提出的典型基本方案:发送端使用两条天线,接收端使用一根天线或者两个天线,在发送端进行编码调制,形成一个正交矩阵。

(7)式中,A是一个编码调制符号,一个正交矩阵,直接通过天线发送每行符号;,x x为调制符号(从M-QAM/PSK的符号得到)。进一步发展,将Alamouti码扩12

展为一般的STBC[2]码,还有STTC[3]空时格码等,STTC有优良的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但其译码的复杂度很高。为了满足自由度和分集度,最多能编码映射成8行8列的正交矩阵。超过之,就会降低速率的性能,得不到全速的速率。

2.VBLAST方案

P.W.Wolniansky,G.J.Foschini,et al.[4]研究了BLAST技术,在发送端,各层独立编码;在接收端,通过干扰抵消的算法,降低无线通信系统的误码率。

随着收发天线数目的增加,提高传输质量所带来的好处会逐渐减少。因此,在天线数目较多的MIMO系统中,更加着重于提高传输速率。

它的优点:

a. 数据率很高

b. 接收检测复杂度低

它的缺点:

a. 要求发送天线数小于或等于接收天线数

b. 时域和空域处理未联合,误码性能不及空时码

3. Linear Dispersion Code(LDC)方案

Hassibi and Hochwald [5]研究了一种MIMO 空时处理结构的LDC 码,它合并了空时编码(STC )和空时分布复用(SDM )的优势,权衡了灵活的分集复用增益。

图3. LDC 码结构图

LDC 码原理:在结构图中,矩阵(1,)q A q Q 是由一定的准则构成,在源比特数据流串并之后,经过M-PSK/QAM 调制,然后每一路调制符号分别与各路上的矩阵q A 相乘,形成矩阵符号,各个矩阵符号对应相加,最后经过MIMO 天线发送。LDC 码是OSTBCs 方案, BLAST 方案的总结,或者说OSTBCs, BLAST 是LDC 码的特例。

LDC 码,STBC ,BLAST 和ST Trellis Code 四者在MIMO 技术的比较

ST Trellis Code ST Block Code

BLAST

Linear Dispersion Code 图4. 比较图

4.Spatial Modulation/Space-Shift Keying

R.Mesleh,H.Haas 等研究人员[6,7,8,9]研究了SM/SSK 方案

SM/SSK 的优点:

克服了发射天线间同步和信道间的干扰,传输额外比特数,与传统通信系统相比,增加了传输速率:222log ()log log B L M L M ==+ 。

它的缺点:

没有得到有效的空间分集、时间分集。

SM 基本方案的映射结构图如下:

图5.SM 的映射图

信息比特流映射的工作原理:如下表1,输入比特数为B=3比特,前两个比特作用是在四条天线中激活一条天线,后一个比特是作为调制器输入,然后激活的天线把调制好的BPSK 符号发送给接收端。

复杂度

数据率

性能

表1. 映射工作原理

5.STSK(Space-Time Shift Keying)方案

这个方案是Sugiura[10]提出的,这个方案是由LDC 码和SM 方案基本思想结合得到的。与LDC 码和SM 方案相比,STSK 方案是权衡了他们的优势,获得了可达到的分集增益和高速率传输。

CSTSK 系统模型如图6所示

图 6. CSTSK 结构图

工作原理:在系统模型中,输入的源数据流,经过串并转换之后,把源数据流分成两路数据,一路数据流用作选择矩阵(1,)q A q Q 中一个。另一路数据流输入调制器进行映射,输出调制符号。在第一路选择好()A i 之后,与调制符号相乘,得到的()S i 符号阵,经过Space-time Mapper 发送给接收端。

STSK 方案的优点:增强了空间分集、时间分集。进一步克服了多径效应衰落。 STSK 与OFDM 技术结合,形成STSK-MIMO-OFDM 系统,获得空间、时间、频率分

集增益,大大提高了无线通信的性能。

未来的5G通信系统中,在大规模MIMO技术中是否使用STSK与MIMO-OFDM技术相结合,尚未定论,现在还处于实验室研究当中。

3总结

从事移动通信网络业界认为,未来5G通信网络将是一个多网络、多频段、多制式的混合通信网络,大规模MIMO技术是必须备受关注和值得研究的。尽管此时5G通信核心技术尚没有确定最终的标准,但是大部分国家科研所和从事通信技术研究的知名企业都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到5G技术的研发当中,争分夺秒地抢夺未来制定5G通信系统规则的话语权。不过,明确来讲,大规模MIMO技术的科研成果,必然与3G通信技术和4G通信技术一起融合发展,将实现与3G/4G 通信网络共存发展,形成一个完全的融合网络。未来5G究竟如何发展,让我们,乃至全球研究人员共同努力。

4参考文献

[1].S. M. Alamouti, “A simple transmit diversity techniqu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J. Sel. Areas Commun., vol. 16, no. 8, pp.1451–1458, 1998.

[2].Zeng, X., Ghrayeb, A.: …Antenna selection for space–time block codes over correlated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IEEE Can. J. Electr. Comput. Eng., 2004,29, (4), pp. 219–226. [3].G. A. da Silva, F. M. de Assis:”Some new codes for space-time trellis encoded modulation

over fading ISI channels,” in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London,UK, 18-21 September 2000, pp. 500–503. [4].P. W. Wolniansky; G. J. Foschini,et al: “V-BLAST: an architecture for realizing very high

data rates over the rich-scattering wireless channel,”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ignals, Systems, and Electronics, 1998, pp. 295–300.

[5].B. Hassibi and B. M. Hochwald, “High-rate codes that are linear in space and time,” IEEE

Trans. Inf. Theory, vol. 48, no. 7, pp. 1804–1824, 2002.

[6].R. Mesleh, H. Haas, S. Sinanovic, C. W. Ahn, and S. Yun, “Spatial m odulation,” IEEE Trans.

Veh. Technol., vol. 57, no. 4, pp. 2228–2242,2008.

[7].J. Jeganathan, A. Ghrayeb, and L. Szczecinski, “Spatial modulation:optimal detec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IEEE Commun. Lett.,vol. 12, no. 8, pp. 545–547, 2008.

[8].R. Mesleh, S. G anesan, and H. Haas, “Impact of channel imperfectionson spatial modulation

OFDM,” in IEEE 1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Athens,Greece, 3-6 September 2007, pp. 1–5.

[9].M. Di Renzo and H. Haas, “Space shift ke ying (SSK-) MIMO over correlated rician fading

channels: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a new method for transmit-diversity,” IEEE Trans.

Commun., vol. 59, no. 1,pp. 116–129, 2011.

[10].S. Sugiura, S. Chen and L. Hanzo.” Space-Time Shift Keying: A Unified MIMO

Architecture,” in 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GLOBECOM), vol. 3,,2010, pp.1–5.

分布式天线系统MIMO信道容量分析_李汉强

2005年8月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 August 2005 第26卷第8期通信学报V ol.26No.8分布式天线系统MIMO信道容量分析 李汉强1,郭伟1,郑辉2 (1. 电子科技大学抗干扰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2.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盲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结合了分布式天线系统和MIMO信道特点的分布式MIMO系统可以改善覆盖特性,提高系统容量。提出了包含路径损耗、快衰落和阴影衰落的两层分集分布式MIMO系统。对MIMO信道容量的分析表明,分布式MIMO系统具有良好的信道容量均匀覆盖特性。与传统集中式天线系统相比,分布式MIMO系统可以获得更好的小区平均信道容量。对下行信道容量的数值分析表明,由于“充水”方式功率分配可以充分利用MIMO信道信息,此时的分布式MIMO系统可以比等功率分配条件下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多获得0.25bit/(s·Hz)每发送天线的信道容量增量。 关键词:移动通信;分布式天线系统;MIMO;信道容量 中图分类号:TN91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36X(2005)08-0134-05 Analysis of MIMO channel capacity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LI Han-qiang1, GUO Wei1, ZHENG Hui2 (1. National Comm. Tech. Key LAB,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41, China; 2. National Defence Key Laboratory of Blind Processing of Signals,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A distributed MIMO system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MO channel an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as proposed. Channel model considered the influences of path loss, fast fading and lognormal shadowing. First, MIMO channel capacity between distributed antenna (DA) systems and conventional centralized antenna (CA) systems were compar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DA systems could acquire equal coverage property in the cell, and achieve a better channel capacity than CA systems. Following that, two different power allocation strategies were analyzed for downlink.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because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MIMO channel, water-filling power allocation strategy can achieve a channel capacity increment of about 0.25bit/(s·Hz) per transmission antenna. Key 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MIMO; channel capacity 1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传统中央天线(CA, centralized antenna)系统容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分布式天线(DA, distributed antenna)系统以其大覆盖范围、较少的切换等特性被认为是很有竞争力的备选方案。本文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分布式天线MIMO系统。移动终端采用M个天线,无线网络侧包含N×L个分布式天线单元。其中N×L 个天线单元划分为N个距离较远的天线簇,在天线簇之间实现宏分集。每个天线簇内包含距离较近的L个天线单元,可以实现微分集。由于天线簇之间距离较远,在覆盖范围内,总会有相对靠近移动终端的天线子单元,在一定程度上该系统可以削弱“远近效应”的影响。 目前已经有一些文献对分布式天线系统MIMO信道容量进行了分析[1~5]。多数文献对信道容量的分析都采用简化的信道模型。文献[1]尽管考 收稿日期:2004-05-17;修回日期:2005-06-17

中国基站天线和光模块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基站天线和光模块市场调研分析 报告2017 研究报告 Economic And Market Analysis China Industy Research Report 2018 zhongbangshuju

前言 “重磅数据”行业分析报告主要涵盖范围 “重磅数据”系列研究报告主要涵盖行业发展环境,行业竞争格局和企业竞争分析,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产品的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总体情况,主要领先企业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重磅数据”企业数据收集解决方案 “重磅数据”平台解决方案自身数据库包含上中下游产业链数据资料。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纬度,不同部门的情报收集和整理。依据客户需求,搭建属于企业自身的知识关系图谱,打通上、中、下游的数据信息服务,一站式采集到所需要的全部数据服务。可以满足不论是企业、个人还是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在不同层面需求。 关于我们 “重磅数据”是基于知识关系挖掘的大数据工具,拥有关于企业、行业与专业研究机构的最完整的全球商业信息解决方案,帮助您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全面的商业资讯。提供全球超过500个行业累计专业研究报告15000篇行业研究报告,用户均可获取相关企业、行业与企业决策者的重要信息。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目录 第一节数据爆发式增长,移动网络承压 (7) 第二节 4G覆盖进一步广化、深化,基站持续增加,5G基站或超千万个 (11) 一、工信部松绑频谱重耕,低频谱LTE建设开启 (12) 1、工信部松绑频谱重耕,低频谱LTE建设开启 (12) 2、4G广覆盖,呼唤低频谱 (12) 3、全球掀起频谱重耕热潮,我国条件逐渐成熟 (15) 二、城市热点区域基站容量趋于饱和,亟需新增站址 (16) 三、5G将使用高频频段,基站规模或超千万个 (16) 第三节 MIMO为LTE升级关键,三大运营商或明年启动4.5G规模建设 (18) 一、LTE向LTE-A升级呈席卷之势,三大运营商或明年启动4.5G规模建设 (18) 二、载波聚合之后,MIMO为LTE升级的核心 (19) 1、载波聚合和大规模MIMO是LTE升级的关键。 (19) 2、载波聚合之后,MIMO升级为核心 (20) 3、MIMO技术原理 (21) 4、基站天线将从2*2MIMO升级到4*4MIMO,甚至MassiveMIMO (24) 三、向高阶MIMO升级,助力基站天线从无源走向有源 (25) 第四节关注基站天线和光模块投资机会 (27) 一、基站天线:量价齐升,增长步入快车道 (28) 1、基站天线是基站的嘴和耳 (28) 2、基站天线的结构 (28) 3、基站天线增长步入快车道 (28) (1)新建基站+基站升级,助力基站天线量升 (28) (2)从无源到有源,助力基站天线价升 (29) (3)量价齐升,基站天线市场增长步入快车道 (30) 二、光模块:基站天线升级拉动光模块换代,数据中心推动高速光模块需求 激增 (31) 1、基站天线升级拉动光模块换代 (31)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一、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是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两种:一种是物理上分布的,但逻辑上却是集中的。这种分布式数据库只适宜用途比较单一的、不大的单位或部门。另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是分布的,也就是所谓联邦式分布数据库系统。由于组成联邦的各个子数据库系统是相对“自治”的,这种系统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用途的、差异较大的数据库,比较适宜于大范围内数据库的集成。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DBS)包含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DBMS和分布式数据库(DDB)。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对数据库进行透明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别在不同的局部数据库中存储、由不同的DBMS进行管理、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由不同的 操作系统支持、被不同的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 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在逻辑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在用户面前为单个逻辑数据库,在物理上则是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一个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的连接可以访问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库。它的分布性表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同一场地。更确切地讲,不存储在同一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这就是与集中式数据库的区别。从用户的角度看,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逻辑上和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一样,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场地执行全局应用。就好那些数据是存储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有单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一样,用 户并没有什么感觉不一样。 分布式数据库中每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合作地维护全局数据库的一致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客户/ 服务器体系结构。 在系统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称为结点。如果一结点具有管理数据库软件,该结点称为数据库服务器。如果一个结点为请求服务器的信息的一应用,该结点称为客户。在ORACL客户, 执行数据库应用,可存取数据信息和与用户交互。在服务器,执行ORACL软件,处理对ORACLE 数据库并发、共享数据存取。ORACL允许上述两部分在同一台计算机上,但当客户部分和 服务器部分是由网连接的不同计算机上时,更有效。 分布处理是由多台处理机分担单个任务的处理。在ORACL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处理的例 子如: 客户和服务器是位于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上。 单台计算机上有多个处理器,不同处理器分别执行客户应用。 参与分布式数据库的每一服务器是分别地独立地管理数据库,好像每一数据库不是网络化的数据库。每一个数据库独立地被管理,称为场地自治性。场地自治性有下列好处: ?系统的结点可反映公司的逻辑组织。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传输设计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传输设计 分布式天线是5G通信系统的一种具有潜力的技术。在分布式天线系统构架下,所有的信号处理任务都在中央控制器,远程端口只负责简单信号传输和接收。 于是,系统更易于集中式的信号处理,比如多点协作传输技术(CoMP),联合用户调度和数据流控制等。同时,由于远程端口的低功能特性,它的尺寸比传统微型基站更小,更加易于密集摆放在小区中不同的位置。 因此,分布式天线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系统中容量和小区边缘覆盖率。另外,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天线系统架构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支持一些新兴技术,例如NFV,SDN和AI。 本文侧重研究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传输设计问题,进而提高系统传输设计中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两个指标。主要工作如下:一、提出了一种优化传输协方差矩阵的方法来最大化单用户分布式天线场景下系统的能量效率。 在该系统中,用户和每个分布式接入点都配置多根天线。与现有相关工作不同的地方是,本文同时考虑了用户速率需求和分布式接入点选择问题。 这里系统总的链路消耗与激活的分布式接入点数目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在给定激活分布式接入点集合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优化传输协方差矩阵的方案来最大化系统的能量效率。 具体来讲将这个问题分为三个子问题:速率最大化问题,没有速率约束下的能效最大化问题,和功率最小化问题,每个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接着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距离的分布式接入点选择方案来决定分布式接入点被激活的集合。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分布式接入点选择算法与最优的穷尽搜索方法在性能

上非常接近,但是复杂度得到了大大的降低。同时,本文提出的算法与已有的能效最大化方案相比在能效上有显著的提高。 二、提出了一种联合优化前端链路选择和发送协方差矩阵的方法来优化多用户MIMO DAS系统中能效的方法。前端链路的功耗假设为与激活的前向链路数目成正比,其中激活的前端链路可以通过指示函数来表征。 同时该优化问题考虑了各个用户的速率需求以及每个RAU的功率约束。由于RAU功率约束条件,一些用户的速率可能不会得到满足。 因此,本文建模了一个两阶段的优化问题。在第一阶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户选择算法用来决定最大接入的用户数。 在第二阶段,求解能效最大化问题。首先,用一个平滑的凹函数对指示函数进行近似。 接着,本文提出了一种三层迭代算法来求解近似的能效优化问题,证明了这种算法可以收敛到平滑后的能效优化问题的KKT点。为了进一步减小复杂度,本文提出了一种能保证收敛的单层迭代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用户选择算法逼近穷尽搜索算法的性能。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较原有的不考虑链路选择的能效算法在能效性能上高出一个数量级。 三、研究了考虑延迟约束下分布式系统中的资源分配问题。具体优化问题为最大化用户的有效容量,同时保证每个RAU的平均功率约束和峰值功率约束,其中有效速率定义为在保证延迟需求下,系统所能支撑的最大达到数据流速率。 首先将有效速率最大化问题转化为一个等效的凸优化问题。通过使用拉格朗日分解方法和求解KKT条件,可以得到每个RAU上的最优发送功率的闭合表达式。

室内分布系统试题答案

室内分布系统考试 单位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以下器件中属于有源器件的是( C ) A.耦合器 B.功分器 C.干线放大器 D.合路器 2.在800-2500 MHz时,三功分器的最大插入损耗是多少( B ) A.-≤ B.-≤ C.-≤ D.-≤ 3.在800-2500 MHz时,6dB耦合器直通端的最大插入损耗是多少( B ) A.-≤2dB B.-≤ C.-≤ D.-≤ 4.在室内分布系统中,楼层的覆盖一般用什么类型的天线( A ) A.全向吸顶天线 B.定向天线 C.八木天线 D.抛物面天线 5.在室内分布系统中,电梯的覆盖一般用什么类型的天线( B ) A.全向吸顶天线 B.定向天线 C.八木天线 D.抛物面天线 6.在满足覆盖质量要求和投资预算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干放的使用数量,干放不可串联使用,并联 使用时每个信号源单元所带干放不超过( C ) A.3台 B.4台 C.5台 D.6台 7.在1900 MHz时,1/2馈线每百米损耗为( C ) A. 6 dB B.7 dB C.11 dB D.12 dB 8.在地铁、隧道等一些陕长的环境中,一般采用什么电缆进行覆盖。( C )

A.1/2馈线 B.7/8馈线 C.泄漏电缆 D.1/2软馈线 9.目前建设的室内分布系统中,要求功分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支持频段范围为( A ) A.800—2500MHz B.800—2200MHz C.1710—2200MHz D.1710—2500MHz 10.室内分布系统布线要求中,驻波比应小于( A ) A. B. C. 14 D. 11.综合室内分布系统中,CDMA/3G/WLAN系统不可共用的器件是( A ) A.干线放大器 B.合路器 C.功分器 D.室内天线 12.1 W等于多少dBm( C ) A.20dBm B.27dBm C.30dBm D.33dBm 13.以下设备标注中,哪个表示耦合器( B ) A.PS n-mF B.T n-mF C.CB n-mF D.ANT n-mF 14.Sitemaster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测试( C ) A.天线口功率 B.光路时延 C.驻波比 D.直放站增益 15.话音质量等级(MOS)的主观判断分为几个等级( C ) A.2; B.4; C.5; D.6 16.在室内分布系统中,要求信源和干放的输入输出及天线口功率与设计值误差在( B ) A.±1dB B.±2dB; C.±; D.±3dB; 17.在室内分布系统中,要求有源设备接地地阻值为( B ) A.<3欧姆 B.<5欧姆 C.<10欧姆 D.<15欧姆 18.以下直放站中,哪种是需要在LOS(视线连接)条件应用的( D ) A.同频直放站

2020年5G天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5G天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一、天线——信号收发的重要关卡 (4) 1、终端天线概况 (4) 2、基站天线概况 (5) 3、5G时代,天线迎双频段市场 (6) 二、终端天线可能发生的变化? (8) 1、材料变化:天线应用趋向LDS+LCP方向 (8) 2、数量变化:5G频段增加,单机天线数量提升 (9) 3、布局变化:设计难度提升,AiP封装加快应用 (11) 4、终端天线市场2022年达到30亿美元 (12) 三、新基建发力,基站天线享增量空间 (13) 1、5G基站实现架构重组,运营商资本开支回暖 (13) 2、基站数量与单体价值提升,天线投资规模扩大 (15) 四、相关标的 (17) 1、立讯精密(002475.SZ):多点布局的电子制造领导者 (18) 2、信维通信(300136.SZ):大力布局终端天线的引领者 (19) 3、硕贝德(300322.SZ):专业的无线通信终端天线供应商 (20) 五、风险提示 (22)

图表目录 图1:智能手机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4) 图2:天线工作原理示意图 (5) 图3:5G三大应用场景 (7) 图4:5G的8个技术指标相比4G跃升 (7) 图5:拆解5G下香农公式因子 (8) 图6:以IPHONE为例,天线应用的变迁 (9) 图7:5GNR频段增加 (10) 图8:工信部划分我国5G频段 (10) 图9:5G 波束需要更多天线 (11) 图10:射频芯片价值变迁 (12) 图11:全球手机天线市场格局 (13) 图12:全球天线市场规模预测 (13) 图13:5G 三类典型业务场景 (14) 图14:5G RAN架构的重组变化 (14) 图15: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与计划 (15) 图16:5G宏基站设备路标规划 (16) 图17:5G微基站设备路标规划 (16) 图18:我国5G基站数量预测 (17) 图19:全球5G宏基站天线投资规模 (17) 图20:立讯精密营业收入与利润 (18) 图21:立讯精密研发支出与占比 (18) 图22:立讯精密2019H业务构成 (19) 图23:立讯精密分业务毛利率 (19) 图24:信维通信营业收入与利润 (20) 图25:信维通信研发支出与占比 (20) 图26:信维通信移动终端天线及附件业务情况 (20) 图27:信维通信收入地区分布 (20) 图28:硕贝德营业收入与利润 (21) 图29:硕贝德研发支出与占比 (21) 图30:硕贝德2019年度收入构成 (21) 图31:硕贝德细分业务毛利率 (21) 表格1:天线主要类型 (5) 表格2:基站天线分类 (6) 表格3:天线基材材料比较 (8) 表格4:毫米波段AIP封装详情 (11) 表格5:三大运营商2020年资本支出计划 (15) 表格6:国内手机天线厂商详情 (17)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简述

关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简述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语音通信,把移动通信网和Internet融合起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于是在第一代模拟通信系统和第二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又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相应的规范也已经相当完善,它不但能够实现第一、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业务和低速率数据业务,还能够极大地满足广大用户对多媒体、高速率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尽管如此,3G系统依然无法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的缺点和限制,比如受频带资源的限制严重还有通信标准过于多样。这也就让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出现在学者专家的探讨中。但是,就目前而言,3G还是市场上最主流的移动通信系统。 随着各种无线通信业务和带宽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无线资源,尤其是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这些有限的通信资源成为了第三代通信技术发展的焦点所在。针对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实现,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高速率,人们为此提出了多种新型的关键技术:如传输调制技术和多天线技术。然而目前面临的频率资源匮乏、移动用户不断增长的窘迫局面下,这又不断刺激移动通信设备的生产厂商们使用新的技术或开发新的资源来提高单位频率的复用率。新的资源开发从频域、时间域到码域,人们可谓是想尽了办法,目前还有开发空间的可能就是空间域了。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无线通信方面的研究者们打破传统的单天线结构,提出了多天线技术的概念。 现在,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多天线技术。 多天线技术,就是指在一个小区内(基站,和/或移动终端)设立多根天线,通过空间复用或空间分集来达到增加系统容量的目的。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资源紧张的现状。多天线技术充分利用了“空间”这个新增的资源,在发送端和接受端采用多个天线,在接收端采用相应的解码技术解出发送信号。根据多天线设立的位置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种是智能天线,即要求天线单元间的距离小于1/2个波长,旨在通过波束赋型算法增加目标用户接收信号的质量,用于增加小区的覆盖范围。 第二种是多入多出天线MIMO,要求天线单元间的距离从1/2个波长到几个波长之间,旨在大幅度地提高信道容量。 第三种是分布式天线,即天线单元在整个小区内分布开,可以获得分集增益,并降低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 这里主要说明分布式天线。 分布式天线的思想最初来自泄漏馈线技术,后来该技术在地下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布式天线的思想就诞生于此,是泄漏馈线结构的一种离散形式。 后来,分布式天线系统领域研究出了不同的系统结构,比如最初的线性结构的,以及后来星型结构等,够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而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有效改善系统的覆盖问题,尤其在不利于传播的环境中,相较于单天线结构,可以通过多天线结构来调整覆盖区域内的功率分布,降低移动终端的平均发射功率,这样可以为移动终端的省电起到很大的帮助。另外,它的宏分集能力也是很重要、很突出的一个特征。关于宏分集,简单地说,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移动终端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天线单元保持联系,从而增强信号。可以说,分布式天线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逐渐展现出了一些优势,相应地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 比较典型的,用户只要在同一个分布式天线的小区内就无需进行切换操作,这是其突出优势;此外,由于多天线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开,它可以覆盖一些通信死区;而对于小区内,由于天线密度增加,也降低了对移动终端发射功率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高系统的宏分集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复习题

一、何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案: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俗地说,是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分散而管理和控制又需要不同程度集中的多个逻辑单位连接起来,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成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物理分布性,即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一个站点上,而是分散存储在由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多个站点上,而且这种分散存储对用户来说是感觉不到的。 逻辑整体性,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物理上是分散在各个站点中,但这些分散的数据逻辑上却构成一个整体,它们被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所有用户共享,并由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它使得“分布”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站点自治性,也称为场地自治性,各站点上的数据由本地的DBMS管理,具有自治处理能力,完成本站点的应用,这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多处理机系统的区别。 另外,由以上三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还可以导出它的其它特点,即:数据分布透明性、集中与自治相结合的控制机制、存在适当的数据冗余度、事务管理的分布性。 二、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模式结构和各层模式的概念。 分布式数据库是多层的,国内分为四层: 全局外层:全局外模式,是全局应用的用户视图,所以也称全局试图。它为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表示全局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库部分。 全局概念层:全局概念模式、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 全局概念模式描述分布式数据库中全局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性,与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概念模式是集中式数据库的概念视图一样,全局概念模式是分布式数据库的全局概念视图。分片模式用于说明如何放置数据库的分片部分。分布式数据库可划分为许多逻辑片,定义片段、片段与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分配模式是根据选定的数据分布策略,定义各片段的物理存放站点。 局部概念层:局部概念模式是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局部内层:局部内模式 局部内模式是分布式数据库中关于物理数据库的描述,类同集中式数据库中的内模式,但其描述的内容不仅包含只局部于本站点的数据的存储描述,还包括全局数据在本站点的存储描述。 三、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分布透明性,举例说明分布式数据库简单查询的 各级分布透明性问题。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分布透明性即分布独立性,指用户或用户程序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如同使用集中式数据库那样,不必关心全局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全局数据的逻辑分片情况、逻辑片段的站点位置分配情况,以及各站点上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等。即全局数据的逻辑分片、片段的物理位置分配,各站点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等情况对用户和用户程序透明。

常规的室分天线测试方案

常规室分天线测试方案 一、测试目的 在相同电磁环境和输入功率条件下,在同一位置安装不同厂家同一款技术指标相近的室分天线进行室内覆盖各项参数的测试。场景可以按要求 选取,如酒店类、住宅小区类和高档写字楼等。 通过对各类室分天线进行现场实景测试,以便为移动室内分布覆盖建设提供一个确切的数据依据。(下面就选取一款全向吸顶在同一地点的测 试过程为例) 二、测试内容 选择电磁环境和室内分布系统天线布局和输入功率基本相同的两层楼,测试A厂家和B厂家技术指标相近的全向吸顶天线单天线和整层覆盖 效果,主要关注测试GSM系统和DCS1800系统下行信号强度。 我们选择了福建XX大厦地下一层和二层做比较测试,测试内容见下表: 全向吸顶天线测试 路测工具为:上海网驭PDA或者其它测试软件

三、测试概述 1、测试场景现场情况: 本次测试地点为:福建莆田“XX大厦”站点,该站位于XX大道,测试 天线安装于结构相同的地下1、2层(B1F、B2F)。为了测试的严谨,本 着单一变量原则,本次所有不同厂家同一款技术指标相近的天线对比测 试均在更加封闭的B2F进行。所有测试结束后将B2F更换为灵异厂家的 同一款天线,以便B1F、B2F不同厂家天线性能直观对比。 见下图:

2、现场测试条件: 天线挂高 3.2m 手持设备高度 1.5m 经测试,该楼室内分布系统中,GSM900 频点号:XX,CID:XXXX, DCS1800 频点号XX,CID:XXXX。 各天线端口输入功率 四、详细测试方案 1、测试GSM900系统参数: (1) 穿透(混凝土墙、天花板等)测试 (2)测试A厂家天线B2F天线整层信号强度 (3)测试A厂家天线B2F单天线径向信号强度(一直走到墙) (4)测试A厂家天线B2F单天线距离天线1M、5M、10M、15M、20M、25M处信号强度 (5)测试B厂家天线B2F单天线径向信号强度(一直走到墙) (6)测试B厂家天线B2F单天线距离天线1M、5M、10M、15M、20M、25M处信号强度 (7)测试B厂家天线B2F整层信号强度 2、测试DCS1800系统参数: (1) 穿透(混凝土墙、天花板等)测试 (2)测试A厂家天线B2F天线整层信号强度 (3)测试A厂家天线B2F单天线径向信号强度(一直走到墙) (4)测试A厂家天线B2F单天线距离天线1M、5M、10M、15M、20M、25M处信号强度 (5)测试B厂家天线B2F单天线径向信号强度(一直走到墙) (6)测试B厂家天线B2F单天线距离天线1M、5M、10M、15M、20M、25M处信号强度 (7)测试B厂家天线B2F整层信号强度

分布式天线系统MIMO信道容量分析

通信学报第26卷 信道容量的对比。仿真计算时,路径损耗的影响同样按照式(5)来计算。图4(a)表示固定天线参数(M,Ⅳ,L)=(2,4,2),终端位于不同位置时,两种功率分配方式条件下的下行MⅡ订O信道容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对于那种功率分配方式,分布式天线系统仍然具有小区内信道容量均匀覆盖的特性。同时“充水”分配方式由于可以充分利用信道信息,因此可以获得比平均功率分配多0.25b耿s?Hz)每发送天线的信道容量增值。 图4(b)给出了在不同天线参数(尬Ⅳ'£)、不同的功率分配方式条件下的下行平均信道容量。从(1,4,1)系统和(1,4,2)系统的下行容量对比来看,无论对于那种功率分配方式,增加天线簇内子天线数目L对系统信道容量改善很小。但是当下行接收天线数量M=2时,(2,4,2)系统和(2,4,1)系统的容量都有较大的改善,并且L加l带来的容量改善比较显著。 4结论 文章提出了一种两层分集分布式天线系统,并对该系统的M刀ⅥO信道容量进行了分析。文章考虑的信道模型包括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Raylei曲快衰落。通过对两级分集分布式系统和集中式系统的MⅡ订O信道容量比较分析,文章得到的结论如下:(1)在考虑路径损耗时,‘分布式天线系统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具有良好的信道容量均匀覆盖性能。(2)分布式天线系统可以获得比传统集中天线系统更好的平均信道容量,可以降低终端的发送功率。(3)因为“充水”功率分配充分利用了M蹦O信道信息,在“充水”功率分配条件下的分布式天线系统比等功率分配分布式天线系统可以多获得0.25bit,(s?Hz)每发送天线的信道容量增量。(4)如果终端天线数目M=1,增加基站天线数量(Ⅳ或者L)对信道容量的改善较小,但是当终端天线数目M=2时,基站天线数目即使增加l也会带来较大信道改善。如果综合考虑实现复杂度,则终端天线数量肘设为2是比较理想的分布式天线拓扑参数。参考文献: 【l】ⅪA0L,DAIL,YA0Y'甜Ⅱf.Ac伽叩arativestudyofM蹦0c印粒时wjthdil融蜘t柚蜘natopol99i豁【A】.Po∞ⅢEEIcCS2002【C】.2002.431.435. 【2】RoHw’PAIII囊A,A. ̄ⅡMO妇nelcap∞ityformem嘶bⅡtedan伦衄a[A】.Procm髓、,eh1KhnolCollf’02【C】.2002.706.709. 【3】王艺,赵明等.几种多天线系统的信道容量比较fJ】.电子学报,2002,30(6):787—790.一 [4】倪志,李道本.一种分布式多入多出(^删0)信道的容量研究田.电路与系统学报,2004,9(2):22—26. [5】梁红玉,吴伟陵.M附Io系统的信道容量叨.无线电通信技术,2003,29(2):60-61. 【6】FoSCH姗GJ,GANSMJ.on1ilni协ofwirel船sc伽Amunicati∞sinaf萄|:ling衄vi唧lr∞ntwh即using删Imple蛳蜘n髂【J】.Wircl髓8PersonalCo删刑嘶c砸ons,1998,6(3):31l-355. 【7】 C删AHC,KAHNJM,TsED.(秕时ofmlll出蚰t吼啦amysygte瞄iIIind00rwireless∞viIDnrn朋t【A】.P眦G蛐曙∞m’98【c】.Sydlle弘Aus仃alia,1998.1894-1899. 作者简介: 李汉强(1976.),男,四川成都人,电 子科技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三代移 动通信空时二维信号处理。 郭伟(196舡),男,四川达川人,电子 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 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多家学术委 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网络技术、 网络仿真技术、信号处理技术、通信对抗技 术等。 郑辉(1957.),男,江苏昆山人,信号盲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通信、盲信 号处理、移动通信技术。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1)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以此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供云计算业外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参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 一、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概述 1、概述一 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d Database,DDB)是指数据分散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上的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DDBS)通常使用较小的计算机系统,每台计算机可单独放在一个地方;每台计算机中都可能有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份完整拷贝副本,或者部分拷贝副本,并具有自己局部的数据库;位于不同地点的许多计算机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全局的、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大型数据库系统。 2、概述二 分布式数据库,是指利用高速计算机网络,将物理上分散的多个数据存储单元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逻辑上统一的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思想,是将原来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存储到多个通过网络连接的数据存储节点上,以获取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高的并发访问量。 近年来,随着数据量的高速增长,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开始从集中式模型向分布式架构发展。基于关系型的分布式数据库,在保留传统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和基本特征前提下,从集中式存储走向分布式存储,从集中式计算走向分布式计算。 另一方面,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关系型数据库开始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以NoSQL为代表的、具有高可扩展性、高并发性等优势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快速发展;一时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key-value(键-值)存储系统、文档型数据库等NoSQL数据库产品。NoSQL类型数据库正日渐成为大数据时代下分布式数据库领域的主力。 这种按分布式组织数据库的方法克服了物理中心数据库组织的弱点。

海南关于成立5G天线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海南关于成立5G天线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天线的应用包括基站侧与终端侧,而无论在基站还是在终端,天线都 是信号发射与接收的中间件,天线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通信的质量。手 机终端天线用于无线电波的收发,连接射频前端,是接收通道的起点与发 射通道的终点。基站天线与终端天线相似,也是信号的转换器,但基站天 线连接基站设备与终端用户。 xxx投资公司由xxx集团(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 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400.0 万元,占公司股份66%;B公司出资200.0万元,占公司股份34%。 xxx投资公司以5G天线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 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投资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投资公司计划总投资10491.9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297.35万元,占总投资的79.08%;流动资金2194.57万元,占总投 资的20.92%。 根据规划,xxx投资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18135.00 万元,总成本费用14402.34万元,税金及附加176.85万元,利润总 额3732.66万元,利税总额4424.36万元,税后净利润2799.49万元,

纳税总额1624.86万元,投资利润率35.58%,投资利税率42.17%,投资回报率26.68%,全部投资回收期5.25年,提供就业职位354个。 对全球大部分电信运营商而言,2G、3G网络清频、退网、重耕是必行之举。全球范围各运营商4G低频重耕将依次启动,欧美退网清频的计划和执行较早,其他地区国家/地区也紧随其后,这将拉动投资结构性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低频重耕市场空间将累计达到690亿美元,从而为设备商带来更多市场机遇,利好主设备商及其产业链上下游如天线射频、光模块等公司。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5G基站天线与射频行业目标市场选择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5G基站天线与射频行业目标市场选择策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目标市场选择策略概述 (5)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5)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5) 一、研究原则 (5) 二、研究方法 (6) 第三节研究企业目标市场选择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8) 一、重要性 (8) 二、研究意义 (8)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5G基站天线与射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9) 第一节5G基站天线与射频概述 (9) 第二节5G天馈一体化变革 (9) 一、典型基站图解 (9) 二、5G一体化集成变革 (11) 三、5G天馈一体化集成基站结构 (11) 四、天线射频信号处理过程 (12) 第四节5G基站天线与射频产业链推进时间预判 (13) 一、高频、大带宽特性要求更多基站数 (13) 二、天线射频为最先受益环节 (13) 三、产业链环节主要上市公司 (14) 第五节各环节投资规模及竞争格局剖析 (15) 一、天线架构图 (15) 二、多通道数要求更高的集成度 (16) 三、5G带来天线厂商竞争格局变化 (17) 四、全球宏站天线市场规模测算 (18) 五、振子结构及辐射原理 (19) 六、5G塑料阵子有望大放异彩 (19) 七、滤波器原理及分类 (21) 八、陶瓷介质滤波器是5G未来趋势 (21) 九、5G基站PCB高频高速多层化演进 (22) 第六节相关企业介绍 (23) 一、通宇通讯:开拓海外市场,布局天馈一体化 (23) 二、京信通信:全球天线一级供应商 (24) 三、鸿博股份:华为天线优质代工厂商 (25) 四、世嘉科技:双主业协同效应可期 (25) 五、飞荣达:塑料振子有望带来业绩腾飞 (26) 六、大富科技:老牌优质滤波器厂商 (27) 七、武汉凡谷:RF器件核心解决方案厂商 (28) 八、灿勤科技:陶瓷滤波器领军者 (28) 第七节2019-2025年我国5G基站天线与射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29) 一、5G时代基站的挑战和机遇 (29)

室内分布系统新型全向吸顶天线推广意见

室内分布系统新型全向吸顶天线推广意见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 网络建设部 二〇一二年二月

前言 在移动无线网络覆盖中,室内深度覆盖越来越重要,针对室内分布系统投资逐年增大。而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传统全向天线存在一定设计缺陷,2G、3G信号覆盖效果不一致,覆盖边缘3G信号弱不能满足要求,导致天线布放过多而增加投资,同时增加了施工复杂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联通组织设计了新型室内吸顶全向天线,并于2009年10月16日申请到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于2010年6月4日通过联通总部产品技术鉴定并开始商用。我们在本文中对传统全向吸顶天线和新型室内吸顶天线就技术原理、使用范围、网络质量、投资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了新型室内吸顶天线的优势,在多数场所的室内分布系统中选用该天线能减少天线数量15%~50%,节省投资10%~30%,还能增加边缘覆盖电平,同时2G、3G信号覆盖范围具有了一致性、均匀性,提高了整体网络质量。 该天线自商用以来,在广东联通室内覆盖建设中全部选用,湖北联通等省份也大力推广使用了该款天线,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于室内场景分类众多,建筑物结构复杂,各地市应根据网络现状并结合吸顶天线产品的特点,综合考虑新型全向吸顶天线在技术特点、应用价值、投资效益、节能环保、产品适用性等方面的因素,合理的使用。

目录 1、概述 (4) 2、传统天线的缺陷 (4) 2.1高频聚焦效应 (4) 2.2高低频段E面方向图对比 (5) 2.3单天线覆盖范围 (5) 2.4H面方向图 (6) 3、新型天线的特点 (6) 4、新型天线的应用原则 (8) 4.1 覆盖半径对比 (8) 4.2 选取原则 (8) 5、其他注意事项 (8) 6、附件 (9) 6.1 单价对比 (9) 6.2 在不同场景下投资及覆盖效果对比 (9) 6.3 穿透损耗表 (1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两种:一种是物理上分布的,但逻辑上却是集中的。这种分布式数据库只适宜用途比较单一的、不大的单位或部门。另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是分布的,也就是所谓联邦式分布数据库系统。由于组成联邦的各个子数据库系统是相对“自治”的,这种系统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用途的、差异较大的数据库,比较适宜于大范围内数据库的集成。 ----- ----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DBS)包含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DBMS)和分布式数据库(DDB)。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对数据库进行透明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别在不同的局部数据库中存储、由不同的DBMS进行管理、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由不同的操作系统支持、被不同的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 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在逻辑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物理上则是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一个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的连接可以访问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库。它的分布性表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同一场地。更确切地讲,不存储在同一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这就是与集中式数据库的区别。从用户的角度看,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逻辑上和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一样,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场地执行全局应用。就好那些数据是存储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有单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一样,用户并没有什么感觉不一样。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适合于单位分散的部门,允许各个部门将其常用的数据存储在本地,实施就地存放本地使用,从而提高响应速度,降低通信费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相比具有可扩展性,通过增加适当的数据冗余,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集中式数据库中,尽量减少冗余度是系统目标之一.其原因是,冗余数据浪费存储空间,而且容易造成各副本之间的不一致性.而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系统要付出一定的维护代价.减少冗余度的目标是用数据共享来达到的。而在分布式数据库中却希望增加冗余数据,在不同的场地存储同一数据的多个副本,其原因是:①.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当某一场地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对另一场地上的相同副本进行操作,不会因一处故障而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②.提高系统性能系统可以根据距离选择离用户最近的数据副本进行操作,减少通信代价,改善整个系统的性能。 分布式数据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据独立性与位置透明性。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方法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分布透明性指用户不必关心数据的逻辑分区,不必关心数据物理位置分布的细节,也不必关心重复副本(冗余数据)的一致性问题,同时也不必关心局部场地上数据库支持哪种数据模型.分布透明性的优点是很明显的.有了分布透明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书写起来就如同数据没有分布一样.当数据从一个场地移到另一个场地时不必改写应用程序.当增加某些数据的重复副本时也不必改写应用程序.数据分布的信息由系统存储在数据字典中.用户对非本地数据的访问请求由系统根据数据字典予以解释、转换、传送. (2)、集中和节点自治相结合。数据库是用户共享的资源.在集中式数据库中,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共享数据库的控制是集中的,并设有DBA负责监督和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的共享有两个层次:一是局部共享,即在局部数据库中存储局部场地上各用户的共享数据.这些数据是本场地用户常用的.二是全局共享,即在分布式数据库的各个场地也存储可供网中其它场地的用户共享的数据,支持系统中的全局应用.因此,相应的控制结构也具有两个层次:集中和自治.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常常采用集中和自治相结合的控制结构,各局部的DBMS可以独立地管理局部数据库,具有自治的功能.同时,系统又设有集中控制机制,协调各局部DBMS 的工作,执行全局应用。当然,不同的系统集中和自治的程度不尽相同.有些系统高度自治,连全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