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03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D

~~01|03|1|1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01|03|1|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点根本区别,其中一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另一点是它强调( )

A、认识开始于感性经验

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

~~01|03|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C

~~01|03|1|1

^^认识论就是反映论,这是( )

A、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原则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的

C、是可知论坚持的原则

D、一切不可知论都坚持的共同原则

^^A

~~01|03|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的是( )

A、认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B、认识来源于绝对精神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01|03|1|1

^^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经过刻苦研究,认识不断深化,研制成功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汉字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进入光和电的时代。王选的发明,从哲学上看,说明人的认识具有( )

A、摹写性

B、创造性

C、反复性

D、无限性

^^B

~~01|03|1|1

^^人们通过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上升到理性认识,这说明人的认识不仅具有摹写性,而且具有( )

A、社会性

B、创造性

C、客观性

D、历史性

^^B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可知论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

^^B

~~01|03|1|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能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C

~~01|03|1|1

^^有的哲学家提出:“一念之发动处便是行了”,就是说一种思想念头一产生就是行动了。这是一种( )

A、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实践观

C、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D、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D

~~01|03|1|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客体是( )

A、观念本身

B、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C、自然界的存在物

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D

~~01|03|1|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

A、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能承认的正确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

~~01|03|1|1

^^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A

~~01|03|1|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 )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切生存于社会中的人

D、一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D

~~01|03|1|1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B

~~01|03|1|1

^^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C

~~01|03|1|1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

A、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B、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C、指出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

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

~~01|03|1|1

^^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

A、指出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B、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论认识

C、指出人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D、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D

~~01|03|1|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观点表明( )

A、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获得知识

B、每个人的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

C、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

D、学习间接经验是得不到真知的

^^C

~~01|03|1|1

^^人生理想是人为自己设定并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是人所憧憬和向往的美好未来,其根基是( )

A、个人的政治态度

B、个人的主观意志

C、个人的文化素质

D、现实的社会实践

^^D

~~01|03|1|1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01|03|1|1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哪些事物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归根到底取决于( )

A、事物的客观属性

B、事物的内在本质

C、人们的兴趣和爱好

D、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

^^D

~~01|03|1|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C

~~01|03|1|1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B

~~01|03|1|1

^^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C、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C

~~01|03|1|1

^^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在强调(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

~~01|03|1|1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C

~~01|03|1|1

^^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D

~~01|03|1|1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实际经验高于书本知识

B、实际经验是唯一可靠的

C、实践出真知

D、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C

~~01|03|1|1

^^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A

~~01|03|1|1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

~~01|03|1|1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01|03|1|1

^^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

A、概念

B、表象

C、知觉

D、感觉

^^B

~~01|03|1|1

^^感觉、知觉、表象是(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01|03|1|1

^^表象属于( )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B

~~01|03|1|1

^^知觉属于( )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B

~~01|03|1|1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和综合

D、总结和概括

^^B

~~01|03|1|1

^^概念、判断、推理是(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01|03|1|1

^^判断属于( )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A

~~01|03|1|1

^^推理属于(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B

~~01|03|1|1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感觉、分析、综合

C、概念、判断、推理

D、识记、联想、判断

^^C

~~01|03|1|1

^^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在于,它具有( )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社会性和历史性

D、主观性和能动性

^^A

~~01|03|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A、形象性

B、间接性

C、全面性

D、主观性

^^A

~~01|03|1|1

^^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A、直接性

B、主观性

C、摹写性

D、抽象性

^^D

~~01|03|1|1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A、间接性和抽象性

B、直接性和形象性

C、逻辑性和历史性

D、客观性和具体性

^^A

~~01|03|1|1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

A、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不可靠的反映

B、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C、通过感官对事物直接、形象的认识

D、借助于思维对事物间接、抽象的认识

^^C

~~01|03|1|1

^^感性认识能够上升到理性认识,这表明人的意识是( )

A、消极被动的

B、积极能动的

C、能够脱离客观世界的

D、主观随意的

^^B

~~01|03|1|1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形而上学的错误

D、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01|03|1|1

^^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A

~~01|03|1|1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 )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D

~~01|03|1|1

^^有人轻视感性经验,把书本上的理论看成万古不变的教条,一切从本本出发。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D、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C

~~01|03|1|1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C

~~01|03|1|1

^^“不唯实,只唯书”,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B、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

~~01|03|1|1

^^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A

~~01|03|1|1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 )

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

^^C

~~01|03|1|1

^^不属于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是( )

A、从感觉到知觉

B、从实践到认识

C、从认识到实践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A

~~01|03|1|1

^^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是( )

A、从感觉到知觉

B、从概念到判断

C、从实践到认识

D、从认识到实践

^^C

~~01|03|1|1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

A、从知觉到表象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D

~~01|03|1|1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

^^C

~~01|03|1|1

^^下列各项不属于第一次飞跃的是( )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收集丰富的资料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D

~~01|03|1|1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第一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现象,第二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B、第一次飞跃的任务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C、第一次飞跃是获得感性认识,第二次飞跃则获得理性认识

D、第一次飞跃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次飞跃的目的是检验和发展认识

^^B

~~01|03|1|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

~~01|03|1|1

^^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过程的是(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认识——实践——认识

D、概念——判断——推理

^^D

~~01|03|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过程的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感觉—概念—感觉

D、实践—认识—实践

^^A

~~01|03|1|1

^^马克思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

~~01|03|1|1

^^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作出了准确的预报。这件事说明( )

A、认识具有前瞻性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D、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A

~~01|03|1|1

^^一个正确的认识之所以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是由于( )

A、事物发展有规律性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可靠性

C、事物存在因果性

D、人们的实践和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D

~~01|03|1|1

^^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才能完成

B、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才能完成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个完整过程才能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

~~01|03|1|1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 )

A、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正确与错误的统一

^^B

~~01|03|1|1

^^真理就是(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对人们有用的理论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D、为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C

~~01|03|1|1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

A、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B、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具有绝对性、不变性,谬误具有相对性、可变性

^^A

~~01|03|1|1

^^牛顿力学是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范围的真理,如果把它用于微观高速运动范围,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 )

A、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真理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

D、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B

~~01|03|1|1

^^“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01|03|1|1

^^真理多元论的错误实质主要是在于它( )

A、强调真理的相对性

B、曲解真理的具体性

C、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D、夸大真理的多样性

^^C

~~01|03|1|1

^^客观真理是指(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主体对客体的各种反映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D、认识对事物毫无遗漏的全面反映

^^C

~~01|03|1|1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的( )

A、一元论

B、多元论

C、主观真理论

D、实用主义真理论

^^A

~~01|03|1|1

^^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等于承认了( )

A、真理的至上性

B、真理的绝对性

C、真理的有用性

D、真理的全面性

^^B

~~01|03|1|1

^^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

A、真理的客观性

B、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的全面性

D、真理的具体性

^^A

~~01|03|1|1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与( )

A、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是一致的

B、承认真理的全面性是一致的

C、承认真理的具体性是一致的

D、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D

~~01|03|1|1

^^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 )

A、真理是否与对象相符合的问题

B、真理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

C、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D、真理是否发展的问题

^^B

~~01|03|1|1

^^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发展的

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D、有用的就是真理

^^C

~~01|03|1|1

^^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A

~~01|03|1|1

^^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论辩论的观点

D、轻视实践经验的唯理论观点

^^A

~~01|03|1|1

^^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

A、客观性

B、绝对性

C、全面性

D、相对性

^^D

~~01|03|1|1

^^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具有( )

A、社会性

B、绝对性

C、相对性

D、有用性

^^C

~~01|03|1|1

^^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

A、客观性

B、绝对性

C、相对性

D、全面性

^^C

~~01|03|1|1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唯心主义真理观

C、相对主义真理观

D、实用主义真理观

^^A

~~01|03|1|1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表明真理具有( )

A、相对性

B、阶级性

C、主观性

D、绝对性

^^A

~~01|03|1|1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B、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C、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A

~~01|03|1|1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A、诡辩论的观点

B、实用主义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C

~~01|03|1|1

^^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发明的杀虫农药DDT,因其药效稳定,一度在世界各国大量生产、使用,因此米勒于1948年获诺贝尔奖。但后来在使用DDT的实践中发现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被绝大多数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 )

A、人们的认识是不断由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

B、人们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C、人们的认识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D、人们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A

~~01|03|1|1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A、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B、从真理中不断排除谬误的过程

C、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D、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A

~~01|03|1|1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A

~~01|03|1|1

^^在真理观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的辩证法

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C

~~01|03|1|1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等于承认( )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B

~~01|03|1|1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C

~~01|03|1|1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

^^D

~~01|03|1|1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C

~~01|03|1|1

^^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检验真理标准观点的是( )

A、以实践的效果定是非

B、以伟人之言论定是非

C、以众人之意见定是非

D、以自己的认识定是非

^^A

~~01|03|1|1

^^在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多数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定是非

^^D

~~01|03|1|1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这是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 )

A、绝对性的品格

B、确定性的品格

C、能动性的品格

D、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

~~01|03|1|1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人们长期把它视为真理。16世纪末,伽里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件事说明( )

A、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01|03|1|1

^^某种思想是否正确,在于它( )

A、是否符合领导的意图

B、是否符合多数人的意见

C、是否符合人们的主观愿望

D、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D

~~01|03|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因为( )

A、实践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

~~01|03|1|1

^^实践自身具有的何种特点使它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它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D、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C

~~01|03|1|1

^^实践作为判定真理的试金石,是因为实践是一种( )

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A

~~01|03|1|1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D

~~01|03|1|1

^^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 )

A、众人的赞同

B、权威的意见

C、已有的真理

D、社会的实践

^^D

~~01|03|1|1

^^2003年,湖北省一位12岁的小学生聂利经过反复实验,证明了蜜峰有自己的发声器官,推翻了关于蜜蜂没有发声器官、只能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论断。这一事例说明( )

A、书本知识是不可靠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

~~01|03|1|1

^^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

A、实践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历史性

C、实践具有主观性

D、实践具有能动性

^^B

~~01|03|1|1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历史局限性,是因为( )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C

~~01|03|1|1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 )

A、实践标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B、实践标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C、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既是不变的又是可变的

^^C

~~01|03|1|1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真理的标准的( )

A、客观性

B、全面性

C、具体性

D、稳定性

^^A

~~01|03|1|1

^^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认为( )

A、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B、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

D、被逻辑证明和证伪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

^^D

~~01|03|1|1

^^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个人的( )

A、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C、人文价值和功利价值

D、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B

~~01|03|1|1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

^^D

~~01|03|1|1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B

~~01|03|1|1

^^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是( )

A、为人民服务

B、实事求是

C、立党为公

D、勤政廉洁

^^B

~~01|03|1|1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C

~~01|03|1|1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是( )

A、唯物主义

B、与时俱进

C、以人为本

D、关注社会

^^B

~~01|03|1|1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C

~~01|03|1|1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由是指( )

A、只有正确认识偶然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B、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自由就是摆脱必然性的束缚和制约

D、自由是对必然的无条件服从

^^B

~~02|03|2|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是否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D、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E、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CE

~~02|03|2|2

^^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具有的观点有(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

D、认识是主动的创造过程

E、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ACE

~~02|03|2|2

^^感觉和概念的区别在于( )

A、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形式

B、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C、感觉具有直接性,概念具有间接性

D、感觉不可靠,概念真实可靠

E.感觉具有形象性,概念具有抽象性

^^ABCE

~~02|03|2|2

^^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 )

A、概念

B、感觉

C、判断

D、推理

E、知觉

^^ACD

~~02|03|2|2

^^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 )

A、感觉

B、概念

C、知觉

D、表象

E、推理

^^ACD

~~02|03|2|2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真实可靠

^^ABCD

~~02|03|2|2

^^下列各项没有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有( )

A、感性认识可以自然而然地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真实可靠

D、感性认识必须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

E、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ACD

~~02|03|2|2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区别的有( )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C、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

D、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E、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ABDE

~~02|03|2|2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会导致( )

A、经验论

B、唯理论

C、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

D、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

E、庸俗唯物主义

^^ABCD

~~02|03|2|2

^^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条件的有( )

A、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C、把关于事物的认识和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E、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ACD

~~02|03|2|2

^^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

A、通过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

C、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E、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CDE

~~02|03|2|2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

A、理论要指导实践

B、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

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检验正确与否

E、理性认识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

^^ABDE

~~02|03|2|2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更重要,这是因为( )

A、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B、认识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检验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E、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正确

^^BCD

~~02|03|2|2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表明( )

A、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B、人类认识是不可靠的

C、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

D、人的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E、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

^^ACDE

~~02|03|2|2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

为( )

A、人类的认识能力受到实践经验、知识结构和水平的限制

B、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C、人们的认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E、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ABCD

~~02|03|2|2

^^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这是因为( )

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

B、事物的矛盾有一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C、人的认识具有惰性

D、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E、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终极真理

^^ABD

~~02|03|2|2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概括揭示了(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E、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BCD

~~02|03|2|2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E、第二性与第一性的关系

^^ABD

~~02|03|2|2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有(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相互作用关系

D、审美关系

E、价值关系

^^ABCDE

~~02|03|2|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

A、人类的精神活动

B、社会历史的活动

C、生物的适应环境的活动

D、人类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E、客观的物质活动

^^BDE

~~02|03|2|2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和实践互相决定

C、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E、认识和实践互相决定

^^ACD

~~02|03|2|2

^^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BCDE

~~02|03|2|2

^^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 )

A、认识的客体具有整体性

B、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C、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D、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

E、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

^^CDE

~~02|03|2|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A、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B、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ABCD

~~02|03|2|2

^^不属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表现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D、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AC

~~02|03|2|2

^^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 )

A、知识是头脑自生的

B、世界的本原是宇宙精神

C、整个世界是客观精神发展的产物

D、“存在就是被感知”

E、“理在事先”

^^BCE

~~02|03|2|2

^^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却是主观的

^^ABDE

~~02|03|2|2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有( )

A、在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B、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C、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D、真理和谬误相互相干

E、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ABCE

~~02|03|2|2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说明( )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B、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

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

E、真理和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互相转化

^^CD

~~02|03|2|2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B、真理是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E、真理是由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客体化的精神

^^CD

~~02|03|2|2

^^“有用的就是真理”的错误实质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B、把真理性和有用性混为一谈

C、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

D、歪曲了真理的本性

E、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

^^ABD

~~02|03|2|2

^^在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E、经过实践反复证实的就是真理

^^ABCD

~~02|03|2|2

^^下列不正确的真理标准是( )

A、符合圣人之言的就是真理

B、与已有的理论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对我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

E、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ABCDE

~~02|03|2|2

^^下列说法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有( )

A、真理是一个过程

B、任何真理都只具有相对性

C、真理是具体的

D、真理是客观的

E、真理是全面的

^^ACD

~~02|03|2|2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 )

A、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E、相对真理离不开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可以离开相对真理

^^ABCD

~~02|03|2|2

^^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 )

A、相对主义

B、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

D、绝对主义

E、唯心主义

^^AD

~~02|03|2|2

^^真理具有相对性。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的有( )

A、任何真理都包含错误成分,需要修正

B、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没有普遍性

C、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

D、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E、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D

~~02|03|2|2

^^真理具有绝对性。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的有( )

A、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B、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

C、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会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E、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AD

~~02|03|2|2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价值的表现的有( )

A、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B、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C、真理具有教育的功能

D、真理具有激励的功能

E、真理本身具有价值,实现价值以把握真理为前提

^^ABCD

~~02|03|2|2

^^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世界范围进行了一次网上评选“千年思想家”的活动。结果,得票最多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创立一个半世纪以来,始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因为( )

A、它正确反映了世界特别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它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体系

C、它穷尽了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正确认识

D、它是检验其他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E、它对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ABE

~~02|03|2|2

^^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会导致( )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思想僵化

D、教条主义

E、唯心主义

^^ACD

~~02|03|2|2

^^1958年,我们以麻雀吃粮食为由,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大量捕杀。实际上,麻雀虽然吃粮食,但主要吃害虫。所以,后来我们把麻雀从“四害”中解放出来。现在我们又把麻雀列为保护动物。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共50题共100分 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 1.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2分)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标准答案:A 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①.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②.理论不能代替实践③.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④.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2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标准答案:D 3. 马克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2分)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标准答案:C 4. 白天和黑夜先后相继的现象是()(2分) A.因果联系 B.偶然联系 C.非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 .标准答案:C 5. 一对兄弟到公园游玩,回来后讲述各自的感受。哥哥说:"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荆棘上面也有鲜花。"弟弟说:"那可真是一个鬼地方,鲜花下面也有荆棘。"这说明() (2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见仁见智现象是主体能动作用的表现 C.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相对主义是一种正确的观点 D.人的看法不同,决定着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标准答案:B 6.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2分) 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 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 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 .标准答案:A 7.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2分)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标准答案:C 8.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2分) A.唯物主义时空观 B.客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C.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D.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标准答案:C 9.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2分) 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标准答案:B 10. 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是()(2分) A.庸俗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标准答案:A 11. 唯物辩证法所解决的问题是() (2分) A.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思想认识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同时,我也认识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那什么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简而言之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众所周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一词,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家和万事兴”,安宁有序的工作生活,诚信公平的社会风气与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就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更是新时期农业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理所担当的光荣义务。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工作,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原理在中国运用的体现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

作业二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 ) A.科学性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B ) A.辩证法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3、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 D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C.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 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C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8、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二、辨析题: 1、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 答:观点正确。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在线练习答案

(一) 单选题 1.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 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2. 当代资本主义的国有制主要存在于()。 (A) 知识经济行业之中 (B) 高度垄断行业之中 (C) 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 (D)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3.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 是矛盾的 (B) 是两回事 (C) 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 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做是()。 (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 (A) 生产不足的危机 (B)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买卖脱节的危机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6.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 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 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 它具有计量单位 (D) 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7. 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 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 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 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1、(1)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无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美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 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离异 C、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意义: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 4、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交卷时间:2018-02-13 10:27:58 一、单选题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 手中 D.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 得分:5 知识点: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C.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商品的二因素是()。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 使用价值和价值 C. 生产和消费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实现要靠()。 A.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C.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的本质是()。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价值的表现形式 D. 流通手段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二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科你学以及列宁对其的继承和发展,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由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体征。 4.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6.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7.剩余价值: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个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8.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 9.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化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个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2. 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者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3.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运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14.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16.共产主义:它是一种最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它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她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知道下,以建立这种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际运用,即共产主义的实践。 1.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与动物区别的基本标志。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性质和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动因与后果? A.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化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B.因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7-09-01 10:11:22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反映论的观点 ? B. 可知论的观点 ? C. 实践的观点 ? D. 辩证法的观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 A.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B.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 C.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 D.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物质手段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A.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B.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 C.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2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展开解析

解析 4. (5分) ? A.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B.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 C.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 D. 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3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 ?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 B. 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 C. 对人们有用的观点或者理论 ? D.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真理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正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的各门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读某个现实问题,要遵循三步走原则,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说第一步,认清这个现实问题的真实情况和本质属性;第二步,分析这个现实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个现实问题的方法。 本文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规律的特殊性和量变质变规律的普遍性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与工作实践

目前, 高等工程院校均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工程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特别是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世界, 有助于正确分析和理解工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本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让我学到了理论知识,更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许多,分析和解决学习、工作等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就简单分析其对我学习、工作的影响。 我是一名业余大学的学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我来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停滞不前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发展着,完备者,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我们的学习也在与时俱进,正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着我们,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知识让我们学习,指导着我们的学习。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我们是十二年寒窗苦读中,我们就是在慢慢积累着,等待着量变产生质变,在我们学习生涯中,我们时刻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为的就是高考,希望我们的质变能够引起量变,对待学习,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松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学习,好为将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础。 马克思主义再次能够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给人智慧,使人智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学习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所谓“授人以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我们头脑可以增强我们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独立地处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所讲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等都对我们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以这些理论作前提,来进行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可以避免走弯路、犯错误。比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没有第一类永动机,为什么诸亮的木牛流马是不可能存在的,为什么武侠小说中的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我们思维创新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部分都在启迪着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告诫人们在理论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从主观臆断的想当然出发,就要从物质第一性出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辩证法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它告诫人们在思维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认识论部分,为思维创新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认识的主体。要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和思维创新能力,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

马思主义的鲜期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5个)①内容与形式②本质与现象③原因与结果④必然与偶然⑤现实与可能为什么矛 盾的方法是根本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矛盾分析方法。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关于什么是底线思维,如何坚持培养提高底线思维?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①要严守原则,不仅要划清底线,更要坚守底线,不能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②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防患于未然,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变挑战为机遇,追求最佳结果;③坚持底线思维,要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价值的基本特性:①价值的主体性②价值的客观性③价值的多维性④价值的社会历史性。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劳动力价值的组成:①维护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①货币资本循环。 ②生产资本循环。③商定资本循环。新变化的表现①生产资料所有制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班级:动医1402班 姓名:石苓竹 学号: 20140201702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应该以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何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严峻 曾几何时,大学生找工作时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可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如今这种优越感几近消失,面对就业问题眉头紧皱,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多角度的看待这一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全国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难点,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不足的困扰。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特点问题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对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就业理论的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如今,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关于就业方面的理论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有关经济理论,并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创新就业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有所不同,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开始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几乎都是供过于求,大学生毕业后,几乎都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速户籍改革以实现要素充分流动;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素质;三是强化市场就业保障以降低劳动力失业风险。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是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

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完整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 C、注意分寸 D、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邓小平指出:“(),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求真务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层次。 A、低级 B、中级 C、高级 D、中高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 将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是从()角度来划分的。 A、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 B、对经济基础的关系 C、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 D、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太阳辐射、气温、水分”等属于地理环境中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