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王炳强-中级4-化学反应与溶液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王炳强-中级4-化学反应与溶液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王炳强-中级4-化学反应与溶液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试题-王炳强-中级4-化学反应与溶液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中级篇第四章化学反应与溶液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

1.[2]恒温条件下,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

A.1

B.2

C.3

D.4

2.[3]下列与纯物质两相平衡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沸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

B.熔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

C.蒸气压将随温度升高而加大

D.升华温度将随压力增大而升高

3.[3]有下列四种关于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相之间的关系的叙述:(1)同一态中的物质必为同一相;(2)同一相中的物质必为同一态;(3)同一态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相;(4)同一相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态。其中正确的是( )。

A.(1),(2)

B.(3),(4)

C.(1),(4)

D.(2),(3)

4.[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CaCO3(固)分解为CaO(固)和CO2(气),达到平衡时该系统中存在的相数为( )。

A.1

B.2

C.3

D.4

5.[2]对于有KCl(s)与饱和KCl水溶液共存的体系,其组分数C为( )。

A.4

B.3

C.2

D.1

6.[1]食盐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四种离子,说明其中的组分数为( )。

A.1

B.2

C.3

D.4

7.[1]恒沸混合物在气、液两相平衡共存时的自由度为( )。

A.0

B.1

C.2

D.3

8.[3]相待的数学表达式为( )。

A. f=C+?-2

B.f=C- ? + 2

C.f=C+ ? +2

D.f=C+ ? -3

9.[2]相图与相律之间的关系是( )。

A.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

B.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

C.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

D.相图决定相律

10.[3]相平衡的杠杆原则只适用于( )相平衡体系。

A.三

B.四

C.一

D.二

11.[1]50℃时纯水的蒸气压为7.94kPa,若某甘油水溶液中含甘油摩尔分数为0.030,则水的蒸气压下降值为( )。

A.238.2Pa

B.158.8Pa

C.7781Pa

D.7702Pa

12.[2]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后,各组分的蒸气压与其在纯态时的饱和蒸气压相比( )。

A.增大

B.无改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13.[1]某稀溶液在25℃时蒸气压为3.127kPa,纯水在此温度的蒸气压为3.168kPa,此溶液的沸点是( )。已知水的Kb=0.51℃.kg.mol-l。

A.99.671℃

B.l00℃

C.100.371℃

D.101.456℃

14.[1]冬天向城市路面上喷洒食盐水以使积雪融化,若欲使其凝固点(或熔点)降至-10℃,则103kg水中至少需加入NaCl( )。(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f=1.86K·kg·mol-1,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5)

A.2.69kg

B.5.38kg

C.157.3kg

D.314.5kg

15.[3]在稀溶液凝固点降低公式ΔTf=Kf·m中,m是溶液中( )。

A.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B.溶质的摩尔分数

C.溶剂的摩尔分数

D.溶质的体积摩尔浓度

16.[3]在一定外压下,给溶剂A中加少量的溶质B,则溶液的凝固点Tf与纯A的凝固点丁Tf*间的关系为( )。

A.Tf>Tf*

B.Tf=Tf*

C.Tf

D.不一定

17.[2]压力升高时,水的凝固点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

18.[3]反映稀溶液与其蒸气压与浓度的关系的定律是( )。

A.亨利定律

B.西华特定律

C.拉乌尔定律

D.分配定律

19.[2]洗衣服时的洗涤作用除机械搓洗作用外,洗涤剂的作用主要是( )。

A.润湿作用

B.乳化作用

C.增溶作用

D.以上三种作用的综合

20.[3]多孔固体表面易吸附水蒸气,而不易吸附氧气、氮气,主要原因是( )。

A.水蒸气相对分子质量比O2、N2小

B.水蒸气分子极性比O2、N2要大

C.水蒸气的凝聚温度比O2、N2高

D.水蒸气在空气中含量比O2、N2要小

21.[3]气体或溶液中的某组分在固体或溶液表面层的浓度与它在气体或溶液内层的浓度不同的现象称为( )。

A.解吸作用

B.吸附作用

C.交换作用

D.扩散作用

22.[3]化学吸附的吸附力是( )。

A.化学键力

B.范德华力

C.库仑力

D.色散力

23.[3]分敖相和分散介质都是液体的是( )。

A.原油

B.油漆

C.烟

D.雾

24.[3]分散相粒子直径( ),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地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系称为分子分散系。

A.小于l0nm

B.小于1nm

C.小于l00nm

D.在1nm到l00nm之间

25.[2]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与纯溶剂相比较( )。

A.蒸气压下降,沸点、凝固点上升

B.蒸气压、凝固点下降,沸点上升

C.三者均下降

D.三者均上升

26.[1]难挥发物质的水溶液,在不断沸腾时,它的沸点是( )。

A.恒定不变

B.继续下降

C.继续升高

D.无法确定

27.[2]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 )。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D.气体或固体

28.[2]反应A2 +B2→2AB的速率方程为v=kc(A2)c(B2),此反应( )。

A.一定是基元反应

B.一定是复合反应

C.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对A来说是一个二级反应

29.[1]基元反应是指( )。

A.反应物分子直接作用转化为产物分子

B.按照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产物

C.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经过若干步骤由反应物生成产物

30.[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复杂反应是由若干基元反应组成的

B.在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时,此反应必为基元反应

C.反应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之和

D.反应速率等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

31.[1]有关反应速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绝大多数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活化能大的反应速率也大

C.速率常数大的反应速率大

D.对于相同温度下的不同的庋应,活化能越大,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率越大

32.[2]下列关于一级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级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B.一级速率方程为-dc/dt=kc

C.一级速率常数量纲与反应物的浓度单位无关

D.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有关

33.[1]一级反应是( )。

A.1/c对f作图得一直线

B.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一次方成正比

C.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成反比

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二次方成正比

34.[2]298K时,反应N2(g)+3H2(g)→2NH3+922kJ/mol若温度升高,则(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35.[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A.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很快增大

B.温度升高只影响正向反应速率

C.阿伦尼乌斯公式反映了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不随温度变化

36.[3]温度升高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 )。

A.活化能降低

B.活化分子数减少

C.活化分子数增加

D.有效碰撞次数减少

37.[2]反应A(气)+2B(气)→2C(气)+2D(固)+Q,达到平衡后,要使正反应加快,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使用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A的浓度

D.增大容器的体积

38.[2]描述催化剂特征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皆不变

C.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

D.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39.[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

B.能使化学反应大大加速的物质就是催化剂

C.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而在反应过程中又被重新再生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40.[2]自动催化反应的特点是反应速度( )。

A.快

B.慢

C.慢→快

D.快→慢

41.[2] CH3CH(CH3)(CH2)4CH(CH3)CH(CH2 CH3)CH3正确命名是( )。

A.2,7-二甲基-8-乙基壬烷

B.2-乙基-3,8-二甲基壬烷

C.2,7,8-三甲基癸烷

D.3,4,9-三甲基癸烷

42.[2]下列5种烃:①2-甲基丙烷;②乙烷;③丙烷;④丁烷;⑤戊烷。按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①③②

C.④⑤②①③

D.③①②⑤④

43.[2]下面四个同分异构体中,沸点最高的是( )。

A.己烷

B.2-甲基戊烷

C.2,3-二甲基丁烷

D.2,2 -甲基丁烷

44.[2]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mol/L硫酸的混合液

B.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140℃

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瓷片

D.反应完毕先灭火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45.[1]下列四组化合物中,不可称为同系列的是( )。

A. CH3CH2CH2CH3、CH3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2CH3

B. CH3CH=CHCHO、CH3 CH=CHCH=CHCHO、CH3(CH=CH)3CHO

C. CH3CH2CH3、CH3CHClCH2CH3、CH3CHClCH2CHClCH3

D. ClCH2CHClCC13、ClCH2CHClCH2CHClCCl3、ClCH2CHClCH2CHClCH2CHClCCl3

46.[1]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②CH3CH2CH2OH、③CH2=CH-CH2OH、④CH2=CHCOOCH3、

⑤CH2=CH-COOH中,既能发生加成、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厦应的是( )。

A.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

47.[2]用化学方法区别丙烯和环丙烷,应采用的试剂是( )。

A.溴水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

D.硝酸银的氨溶液

48.[1]物质的量相等的戊烷、苯和苯酚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依次是xmol、ymoL、zmol,则x、y、z的关系是( )。

A. x>y>z

B.y>x>z

C.z>y>z

D. y>x>z

49.[2]下列各组试剂中,只用溴水可鉴别的是( )。

A.苯、乙烷

B.乙烯、乙烷、乙炔

C.乙烯、苯、苯酚

D.乙苯、乙烷、1,3-己二烯

50.[2]下列合成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开的是( )。

A.乙醇和水

B.乙醇和苯

C.四氯化碳和水

D.四氯化碳和苯

51.[2]下列物质既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还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丙烯酸

B.甲苯

C.苯甲酸

D.硫化氢

52.[3]苯酚和下列溶液不发生反应的是( )。

A. FeC13

B.Na2CO3

C.溴水

D.NaOH

53.[1]室温下下列物质分别与硝酸银溶液作用,能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 ArCHOCl

B.ArCH2CH2Cl

C.H2C=CHCl

D.ArCl

54.[2]下列四种分子式所表示的化合物中,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CH4O

B.C2HCl3

C.C2H2C12

D.CH2O2

55.[2]已知二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有四种,从而推知六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3

B.4

C.5

D.6

56.[2]下列几种酚,pKa最大的是( )。

A.苯酚

B.2,4,6-三硝基苯酚

C.对硝基苯酚

D.对甲基苯酚

57.[3]乙醇的水溶性犬于l-丁烯,这主要是因为( )。

C.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正丁烷 B.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为sp3杂化

C.乙醇可与水形成氢键

D.乙醇分子中没有丌键

58.A]用化学方法鉴别苯酚、环已醇、苯甲醇三种化合物,最合适的一组试剂是( )。

A.金属钠和三氯化铁

B.溴水和三氯化铁

C.溴水和卢卡斯试剂

D.溴水和金属钠

59.[2]下列试剂中,不能与乙醛反应的是( )。

A. HCN

B.H2NNHAr

C.Ag(NH3)2OH

D.溴水

60.[2]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内燃机的抗冻剂的是( )。

A.乙醇

B.甲醛

C.乙二醇

D.乙二酸

61.[2]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乙酸、四氯化碳

B.乙醇、乙醛、乙酸

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

D.苯酚、乙醇、甘油

62.[2]将质量相等的下列各物质完全酯化时,需醋酸质量最多的是( )。

A.甲醇

B.乙二醇

C.丙醇

D.甘油

63.[1]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

A.橡胶

B.蛋白质

C.尼龙

D.纤维素

64.[3]具有酸性的是( )。

A.乙烷

B.乙醚

C.乙醛

D.苯酚

二、判断题

1.[1]对任何混合物,物系中都存在界面,有多相。( )

2.[2]系统中相与相间存在明显界面,同一物质如果处于不同的聚榘状态也形成不同的相。( )

3.[1]相是指系统处于平衡时,系统中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都均匀的部分。( )

4.[3] PCls、PC13、Cl2构成的体系中,如果存在如下化学反应PCl5(气)=PCl3(气)+Cl2(气)则该体系的组分数为2。( )

5.[3]在抽空密闭的容器中加热NH4Cl(s)部分分解成NH3(g)和HCl(g),当系统建立平衡时,其组分数是2。( )

6.[2]二组分系统的相律为f=2-?( )

7.[1]相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 C-R。( )

8.[1]杠杆规则适用于相图中任意两相平衡区。( )

9.[2]相平衡的杠杆规则表明:当组成以摩尔分数表示时,两相的物质的量正比于系统点到两个相点的线段的长度。( )

10.[2]依据相律,恒沸混合物的沸点不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

11.[1]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

12.[1]拉乌尔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的溶质后,溶剂的蒸气压要比纯溶液的蒸气压要低。( )

13.[2]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值与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成正比。( )

14.[1]在溶剂中加入溶质后,溶液的沸点就会比纯溶剂的高一些。( )

15.[3]两只各装有1kg水的烧杯,一只溶有0. 01mol蔗糖,另一只浴有0.01molNaCl,按同样速度降温冷却,溶有NaCl的杯子先结冰。( )

16.[2]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其溶液浓度越大,溶液的凝固点越高。( )

17.[1]凝固点下降公式对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溶质均适用。( )

18.[1]稀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溶剂的高。( )

19.[2]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于100g水中,所得到的两个溶液的凝固点相同。( )

20.[1]萃取分离的依据是“相似相溶”原理。( ) .

21.[1]分配系数越大,萃取百分率越小。( )

22.[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丙醇易溶于丙酮中。( )

23.[2]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可测定溶剂的分子量。( )

24.[1]在萃取剂的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少量多次萃取的方式比一次萃取的方式萃取率要低得多。( )

25.[3]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乙醇易溶于水中。( )

26.[2]固体溶解时,即使剧烈搅拌,接近固体表面的一层薄层,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差,这一层薄层称为扩散层。( )

27.[2]物质表面层中的分子与相内的分子所受的引力相同。( )

28.[2]表面活性物质加入到溶液中,所引起溶液表面张力的变化大于零。( )

29.[2]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30.[1]液体表面张为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垂直。( )

31.[2]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在能被完全浸润的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反比于大气压的压力。( )

32.[3]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

33.[2]固体对液体溶质的吸附会在固体与液体表面产生双电层并进行离子交换。( )

34.[1]胶体分散系统具有多相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的特征。( )

35.[2]对于基元反应来说,反应速率方程中物质浓度的指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应物质的分子式前的系数相一致。( )

36.[1]基元反应是指经过若干步骤由反应物生成产物。( )

37.[3]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

38.[3]若化学反应由一系列基元反应组成,则该反应的速率是各基元反应速率的代数和。( )

39.[2]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

40.[1]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3倍。( )

41.[2]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产物的浓度等。( )

42.[3]催化剂能大大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同时也改变了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 )

43.[2] C4H10和C5H12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C4H5和C5H10的有机物不一定是同系物。( )

44.[2]环己烷中含有乙醇,可用水将乙醇除去。( )

45.[2]氯苯邻对位的氢被硝基取代越多,水解反应越易进行。( )

46.[3]氟里昂是指作冷冻剂的氟氯烷的商品名。( )

47.[2]凡是能设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都是醛。( )

48.[2]沸点恒定一定是纯的有机物。( )

49.[2]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中,只有丙三醇能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鉴别。( )

50.[2]邻硝基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对硝基苯酚。(

51.[3]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多元醇比一元酵水溶性好。( )

52.[2]酮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

53.[2]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 )

54.[1]从化学式C3H6可知该物质一定是丙烯。( )

55.[2]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

56.[2] CH3CH2CHO与CH2=CHCH2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 )

57.[1]苯酚和苯胺都能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58.[2]伯、仲、叔胺的含义与伯、仲、叔醇不同。( )

59.[2]不能用氯化钙干燥乙醇和乙胺。( )

60.[2]酚类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 )

三、多选题

1.[2]关于杠杆规则的适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用于单组分体系的两个平衡相

B.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区

C.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相图中的任何区

D.适用于三组分体系中的两个平衡相

2.[3]同温同压下,理想稀薄溶液引起的蒸气压的降低值与( )有关。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性质

C.溶质的数量

D.溶剂的温度

3.[2]对于稀溶液引起的凝固点下降,理解正确的是( )。

A.从稀溶液中析出的是纯溶剂的固体

B.只适用于含有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

C.凝固点的下降值与溶质B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D.表达式力△Tc=Tf* -Tf

4.[2]凝固点下降的计算式正确的是( )。

A.K f b B

B.xK f

C.T*f -T f

D.Tr-T*f

5.[3]影响分配系数的因素有( )。

A.温度

B.压力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6.[3]萃取效率与( )有关。

A.分配比

B.分配系数

C.萃取次数

D.浓度

7.[1]分配定律不适用的体系是( )。

A.I2溶解在水与CCl4中

B.Na2CO3溶解在正庚烷和二乙二醇醚中

C.NH4Cl溶解在水与苯中

D.KMnO4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E.Br2溶解在CS2与水中

8.[3]当挥发性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时就能使溶剂的( )。

A.蒸气压降低

B.沸点升高

C.凝固点升高

D.蒸气压升高

9.[2]少量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 )。

A.能增大溶液表面张力

B.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

C.不能改变溶液表面张力

D.表现为正吸附

10.[3]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它的吸附不是由( )引起。

A.氢键

B.范德华力

C.极性键

D.配位键

11.[3]有关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叫吸附剂

B.被吸附剂吸附的物质叫吸附物

C.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与其表面性质密切相关

D.衡量吸附作用的强弱,通常用吸附量T表示

12.[2]对物理吸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吸附力为范德华力,一般不具有选择性 B.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C.吸附热较小

D.吸附速率较低

13.[2]下列表述正确的足( )。

A.越是易于液化的气体越容易被固体表面吸附

B·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均无选择性

C.任何固体都可以吸附任何气体

D.化学吸附热很大,与化学反应热差不多同一数量级

14.[3]下列关于吸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化学吸附的作用力是化学键力

B.产生物理吸附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C.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都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D.一般情况下,一个自发的化学吸附过程,应该是放热过程

15.[3]下面对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般物理吸附比较容易解吸

B.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不能同时存在

C-靠化学键力产生的吸附称为化学吸附 D.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能同时存在

16.[3]根据分散粒子的大小,分散体系可分为( )。

A.分子分散体系

B.胶体分散体系

C.乳状分散体系

D.粗分散体系

17.[3]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在溶剂中加入溶质后,会( )。

A.使溶剂的蒸气压降低

B.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C.使溶液的沸点升高

D.出现渗透压

18.[3]下列关于稀溶液的依数性描述正确的是( )。

A.沸点升高

B.沸点降低

C.只适用于非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

D.既适用非挥发性,又适用于挥发性的物质

19.[2]以下属于胶体分散系的是( )。

A.蛋白质溶液

B.氢氧化铁溶胶

C.牛奶

D.生理盐水

20.[1]对于基元反应( )。

A.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B.不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C.反应物分子直接作用转化为产物分子

D.经过若干步骤由反应物生成产物

21.[2]对于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B.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活化能与反应速率无关

D.活化能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E.活化能与速率无关

22.[1] 一级反应是( )。

A.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无关

B.lnc对t作图得一直线

C.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D.lnc对t作图得一直线

23.[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A.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呈指数关系

B.温度升高只影响正向反应速率

C.温度升高正、逆向反应速率都增大

D.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用阿累尼乌斯公式表达

24.[2]下面名称违反系统命名原则的是( )。

A.3,3-二甲基丁烷

B.2,4-二甲基-5-异丙基壬烷

C.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D.2-异丙基4-甲基己烷

25.[1]下列物质与硝酸银的溶液作用时,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

A. CH3C≡CH

B.CH3CH=CH2

C.CH2=CHCl

D.CH3COCl

26,[2]下面名称违反系统命名原则的是( )。

A.3-丁烯

B.3,4-二甲基4-戊烯

C.2-甲基-3丙基-2 -戊烯

D.反-3,4-二甲基-3己烯

27.[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异构体的是( )。

A.甲苯、异丙苯

B.异丁烯、甲基环丙烷

C.1-丁炔、1,3-丁二烯

D.乙醇、甲醚

28.[2]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

A.溴苯中的溴(KI溶液)

B.溴乙烷中的乙醇(水)

C.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Na2CO3溶液)

D.苯中的甲苯(Br2水)

29.[2]下列物质中,能自身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的是( )。

A.苯甲醛

B.苯乙醛

C.乙醛

D.甲醛

30.[3]下列化合物属于仲胺的是( )。

A.二乙胺

B.乙二胺

C.异丙胺

D.N甲基苯胺

E.喹啉

31.[2]下列溶液,不易被氧化,不易分解,且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的是( )。

A.氢氟酸

B.甲酸

C.石炭酸

D.乙酸

32.[1]下列各化合物按碱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中错误的有( ),l.乙酰胺,2.乙胺,3.苯胺,4.对甲基苯胺。

A.2>4>3>1

B.1>4>3>2

C.2>3>4>1

D.4>2>3>1

化学检验工中级工理论知识试题题与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理论模拟试题(中级.化学检验工)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技能鉴定理论考试试题共 100题,单项选择题 80题,判断题20题,每题1分)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或单位正确的是( D ) (A )摩尔浓度(mol/L ) ( B )当量浓度(N ( C ) 1%酚酞 (D 物质的量浓度(C B ) 2、 0.0234x4.303x71.07/127.5 的计算结果是(C )。 A 、0.0561259 ; B 、0.056 ; C ; 0.0561 ; D 、0.05613 3、 使分析天平较快停止摆动的部件是( C )。 A 、吊耳; B 、指针; C 、阻尼器; D 、平衡螺丝 4、 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A )。 A 、3.1-4.4 ; B 、4.4-6.2 ; C 、6.8-8.0 ; D 、8.2-10.0 5、 分样器的作用是(C )。 A 、破碎样品; B 、分解样品; C 、缩分样品; D 、掺合样品 6、 欲配制(1 + 5) HCl 溶液,应在10mL 试剂盐酸溶液中加水( C ) (A ) 20mL (B )30mL (C ) 50mL (D ) 60mL 7、 若HSQ 溶液的试剂瓶标签上的浓度为“ 10T 100”则表示(B )。 (A ) 10mL H 2SQ + 100mL + 水 (B ) 10mL H 2SQ +水 稀释至 100mL 12、 以下滴定操作正确的是( A ) (A ) 滴定速度应控制在开始时一般为每秒 3- 4滴 (B ) 初读数时,手执滴定管刻度处,浅色溶液应读弯月面下缘实线最低处。 (C ) 滴定前期,左手离开旋塞使溶液自行流下 (D ) 滴定完毕,管尖处有气泡 13、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基准 N32CQ,溶解于容量瓶中定容, 再从中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标定盐酸溶液的浓 度。在此实验中需用待装溶液荡洗的仪器是( B ) (A )滴定管与容量瓶 (B )滴定管与移液管 (C )移液管与量筒 (D )锥形瓶与容量瓶 14、为了不使滤纸或微孔玻璃开始就被沉淀堵塞。采用( B )过滤。 A 、快速法; B 、倾泻法; C 、抽滤法; D 、减压法 15、韦氏天平平衡时,浮锤的金属丝浸入液面下( D )。 (B) 100mL H 2SQ + 10mL 水 8、 A 、 (D ) 10mL H.SQ 4+ 90mL 水 (B) D 校正实验 9、 A C 、 10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标样代替试样进行的平行测定叫做 空白实验 B 、 对照实验 下列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正确的是 H2C2Q4 2H2Q 放在空的干燥器中 Na2CQ3在 105?110 C 电烘箱中 下列物质不能在烘箱中烘干的是 回收实验 (A) B D (A) 、NaCl 放在空的干燥器中 、邻苯二甲酸氢钾在 500?600 C 的电烘箱中 A 、硼砂 B 、碳酸钠 11、以下有关天平计量性能叙述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天平灵敏度越咼越好。 天平的重心铊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 在载荷平衡状态下,多次开关天平C 重铬酸钾 C )。 D 邻苯二甲酸氢钾 天平恢复原平衡位置的性能为示值不变性。 一般而言,温度不会影响天平的计量性能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案 课次17课时2课型 (请打 √) 理论课√讨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 其她□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7章气固相催化反应流化床反应器 7、3流化床反应过程得计算 教学目得、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2、掌握流化床得工艺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得特点、类型与设计要求。 难点:一维拟均相理想流动模型对反应器进行设计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 7、1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流态化现象:使微粒固体通过与气体或液体接触而转变成类似流体得 操作。 固体颗粒层与流体接触得不同类型: 7.1.1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1)当通过床层得流体流量较小时,颗粒受到得升力(浮力与曳力之与) 小于颗粒自身重力时,颗粒在床层内静止不动,流体由颗粒之间得空 隙通过。此时床层称为固定床。 2)随着流体流量增加,颗粒受到得曳力也随着增大。若颗粒受到得升 力恰好等于自身重量时,颗粒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故颗粒将在床层内 作上下、左右、前后得激烈运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固体得流态化,整 个床层称为流化床。 曳力(表面曳力、形体曳力)曳力就是流体对固体得作用力,而阻力就 是固体壁对流体得作用力,两者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得关系。表面曳力 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得剪切力引起,形体曳力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得压强 力扣除浮力部分引起。 讲解

3)、流化床类似液体得性状 (a)轻得固体浮起; (b)表面保持水平; (c)固体颗粒从孔中喷出; (d)床面拉平; (e)床层重量除以截面积等于压强 流化床得优点 (1)颗粒流动类似液体,易于处理、控制; (2)固体颗粒迅速混合,整个床层等温; (3) 颗粒可以在两个流化床之间流动、循环,使大量热、质有可能在床层之间传递; (4)宜于大规模操作; (5) 气体与固体之间得热质传递较其它方式高; (6) 流化床与床内构件得给热系数大。 流化床得缺点 (1)气体得流动状态难以描述,偏离平推流,气泡使颗粒发生沟流,接触效率下降; (2)颗粒在床层迅速混合,造成停留时间分布不均匀; (3)脆性颗粒易粉碎被气流带走; (4)颗粒对设备磨损严重; (5)对高温非催化操作,颗粒易于聚集与烧结 流化床得工业应用 ?第一次工业应用: ?1922年Fritz Winkler获德国专利,1926年第一台高13米,截面积12平方米得煤气发生炉开始运转。 ?目前最重要得工业应用: ?SOD(StandardOil Development pany) IV型催化裂化。 散式流态化与聚式流态化P185 (1)散式流态化 随着流体流量得加大,床层内空隙率增大,颗粒之间间距加大,而颗粒在床层中分布均匀,流体基本上以平推流形式通过床层,人们称这种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79065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化学检验工中级工试题库

判断题 1、职业道德与社会性质无关。×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只有正面影响× 3、职业道德对职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没有影响。× 4、企业职工和领导在表面看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因此职工必须无条件的服从领导的指挥。× 5、加强职业道德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6、文明礼貌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条重要规。√ 7、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 8、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9、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 10、通过拉动需,促进消费来带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不必节俭。× 11、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12、只要是有机化合物就一定易燃。× 13、由于对二甲苯分子对称,晶格能较大,因此熔点要比邻位和间位二甲苯的熔点高。√ 14、由于羧基为亲水性基团,因此草酸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 15、有机反应有速度慢、副反应多等特点。√ 16、都从碳架和官能团两个方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17、含有碳一碳双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烯烃。× 18、在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命名时,首先要找最长的碳链。]√ 19、5个碳原子以下的烯烃都是气态烃。× 20、烯烃的加成反应就是把双键打开的反应 21、烯烃的氧化反应就是把双键断开的反应× 22、在催化剂或引发剂的作用下,使烯烃双键打开,并按一定方式把相当数量的烯烃分子连结成一长链

大分子的反应,被称为聚合反应。√ 23、乙二醇不属于醇类化合物× 24、根据羟基与不同的碳连接,可将醇分为伯、仲、叔醇√ 25、一元醇的系统命名法的顺序是“烷基-羟基位置-某醇”。√ 26、常见的一元饱和醇均溶于水√ 27、醇能与钾、钠、镁等活泼金属反应。√ 28、一元饱和醇能与氢卤酸发生反应生成卤代烃√ 29、一元饱和醇与含氧无机酸作用,所得产物叫无机酸酯。√ 30、醇的脱水反应可以生成烯烃或醚。√ 31、醇在酸性条件下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32、秸秆的发酵是制取乙醇最有效的方法× 33、甲醇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醇。× 34、醛酮是一类含有碳氧双键类的化合物。√ 35、醛或酮可以通过羟基的位置进行区分。× 36、CH2=CHCHO应称为丙烯酮。× 37、甲醛、乙醛、丙酮都能溶于水。√ 38、一般情况下醛比酮更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39、H2C=0+H2N-NHC6H5→H2C=N-NHC6H5+H20反应属于皂化反应。× 40、一般情况下,酮的氧化无生产意义,但环己酮、环戊酮的氧化是常见的化工生产√ 41>醛酮羰基也可以直接被还原成亚甲基或甲基√ 42>不含a-氢的醛能在浓碱下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作坎尼扎罗反应。√ 43>当羧酸中的a一碳上引入吸电子基团时,其酸性要比乙酸强。√ 44)根据羰基所连结的烃基的不同,羧酸可分为脂肪族羧酸、脂环族羧酸和芳香族羧酸。√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 纳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 离 : 注意: 水解 : 吸热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 4Cl 与Ba(OH)28H 2O 加热才能进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 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 、Na 2O 2)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 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 表示 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 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 的大小时,要考虑ΔH 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 l 、s 、aq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点、难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H的“+”与“-”。 [教学过程]: [引入]能量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 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所以,研究化 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讲述]我们不仅要知道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还要会表示它。 [提问] 1、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热? 2、△H(焓变)所表示的意义? 3、用△H(焓变)如何表示放热还是吸热呢? 【查阅资料和课本讨论后口述】

△H(焓变)即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H(焓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能量-应物的总能量单位:kJ/mol △ H(焓变)〉0表示吸热反应 H(焓变)〈0表示放热 【引导】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直观和表面的信息,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信息?或者我们将得到的信息稍稍处理一下,能否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呢? [板书]一、反应热焓变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 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ΔH,单位:kJ/mol 或 kJ?mol-1 2、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反应热用ΔH表示,其实是从体系的角度分析的。 放热反应:体系环境,体系将能量释放给环境,体系的能量降低,因此,放热反应的ΔH<0,为“-” 吸热反应:环境体系,体系吸收了环境的能量,体系的能量升高,因此, 吸热反应的ΔH>0,为“+” 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见下图: 3、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 能量 能量

中级化学检验工试题库一

中级化学检验工 理论试题题库一 一、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 化学检验工必备的专业素质是(c)。 (A)语言表达能力(B)社交能力 (C)较强的颜色分辨能力(D)良好的嗅觉辨味能力 2. ISO的中文意思是(C ) (A) 国际标准化(B) 国际标准分类 (C) 国际标准化组织(D) 国际标准分类法 3. 由于温度的变化可使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规定一个温度为标准温度。国家标准将(B )规定为标准温度。 (A) 15℃(B) 20℃(C) 25℃(D)30℃ 4. 下列药品需要用专柜由专人负责贮存的是(B)。 (A) KOH(B) KCN(C)KMnO4(D)浓H2SO4 5. 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等试剂瓶塞时,应在(C)中进行。 (A) 冷水浴(B)走廊(C) 通风橱(D)药品库 6. 一般分析实验和科学研究中适用(B ) (A) 优级纯试剂(B) 分析纯试剂(C) 化学纯试剂试剂(D)实验试剂 7. IUPAC是指下列哪个组织(A ) (A)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B) 国际标准组织 (C) 国家化学化工协会(D) 国家标准局 8. 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偶然误差(B )。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B) 滴定管读取的数偏高或偏低 (C)所用试剂含干扰离子(D)室温升高 9. 在干燥器中通过干燥的硼砂用来标定盐酸其结果有何影响(B )。 (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D) 不能确定 10. 对同一盐酸溶液进行标定,甲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1%、乙为0.4%、丙为0.8%,对其实验结果的评论是错误的是(B )。 (A) 甲的精密度最高(B) 甲的准确度最高 (C) 丙的精密度最低(D) 丙的准确度最低 11. 终点误差的产生是由于(A )。 (A)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符(B) 滴定反应不完全; (C) 试样不够纯净(D) 滴定管读数不准确 12. 相对误差的计算公式是(C )。 (A) E(%)=真实值-绝对误差 (B) E(%)=绝对误差-真实值 (C) E(%)=(绝对误差/真实值)×100% (D) E(%)=(真实值/绝对误差)×100% 13. 1.34×10-3%有效数字是(C )位。 (A) 6(B) 5(C) 3(D) 8 14. 电气设备火灾宜用(C )灭火。 (A) 水(B)泡沫灭火器C) 干粉灭火器(D)湿抹布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案 课次17课时2课型 (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她□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7章气固相催化反应流化床反应器 7。3流化床反应过程得计算 教学目得、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掌握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2。掌握流化床得工艺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得特点、类型与设计要求。 难点:一维拟均相理想流动模型对反应器进行设计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 7、1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流态化现象:使微粒固体通过与气体或液体接触而转变成类似流体得 操作、 固体颗粒层与流体接触得不同类型: 7.1。1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1)当通过床层得流体流量较小时,颗粒受到得升力(浮力与曳力之与) 小于颗粒自身重力时,颗粒在床层内静止不动,流体由颗粒之间得空 隙通过。此时床层称为固定床。 2)随着流体流量增加,颗粒受到得曳力也随着增大、若颗粒受到得升力 恰好等于自身重量时,颗粒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故颗粒将在床层内作 上下、左右、前后得激烈运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固体得流态化,整个 床层称为流化床、 曳力(表面曳力、形体曳力)曳力就是流体对固体得作用力,而阻力就 是固体壁对流体得作用力,两者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得关系。表面曳力 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得剪切力引起,形体曳力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得压强 力扣除浮力部分引起。 讲解

3)。流化床类似液体得性状 (a) 轻得固体浮起; (b)表面保持水平; (c)固体颗粒从孔中喷出; (d)床面拉平; (e)床层重量除以截面积等于压强 流化床得优点 (1) 颗粒流动类似液体,易于处理、控制; (2) 固体颗粒迅速混合,整个床层等温; (3) 颗粒可以在两个流化床之间流动、循环,使大量热、质有可能在床层之间传递; (4) 宜于大规模操作; (5) 气体与固体之间得热质传递较其它方式高; (6) 流化床与床内构件得给热系数大。 流化床得缺点 (1)气体得流动状态难以描述,偏离平推流,气泡使颗粒发生沟流,接触效率下降; (2)颗粒在床层迅速混合,造成停留时间分布不均匀; (3)脆性颗粒易粉碎被气流带走; (4)颗粒对设备磨损严重; (5)对高温非催化操作,颗粒易于聚集与烧结 流化床得工业应用 ?第一次工业应用: ?1922年 Fritz Winkler获德国专利,1926年第一台高13米,截面积12平方米得煤气发生炉开始运转。 ?目前最重要得工业应用: ?SOD(Standard Oil Development pany) IV型催化裂化。 散式流态化与聚式流态化P185 (1)散式流态化 随着流体流量得加大,床层内空隙率增大,颗粒之间间距加大,而颗粒在床层中分布均匀,流体基本上以平推流形式通过床层,人们称这种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人教版九上《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板书〕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设疑〕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否只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就可以呢?请看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板书〕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改成化学式) P+O2P2O5 〔组织讨论〕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由学生回答。) 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板书〕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 P+O2─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根据是质量守恒守律)。把短线改等号。 4P+5O2===2P2O5 3.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4P+5O22P2O5

化学检验工(高级)操作试题3

江苏省国家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化学检验工(高级)操作考核试卷三 化学检验工(高级)操作考核考生准备通知单 1.考生带钢笔或签字笔,可使用计算器; 2.考生穿工作服进行操作考核; 3.考核内容分为模块一和模块二,模块二中三个考题任选一题,通过抽签决定;4,考生按事先的抽签顺序在考核前10min进入鉴定场地; 5.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鉴定考核所用设备和场地。 化学检验工(高级)操作考核考场准备通知单 模块一、化学分析部分 表1 主要仪器、设备 表2 主要试剂、试样

化学检验工(高级)操作考核考场准备通知单模块二、仪器分析部分 试题一: 试题二: 试题三:

江苏省国家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化学检验工(高级)操作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准考证号: 鉴定时间:年月日 模块一、化学分析部分 考核内容:维生素C(C6H8O6)含量的测定 1.Na2S2O3( mol·L-1)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左右K2Cr2O7基准试剂,于250mL碘量瓶中,加2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加入2gKI,10mL 2mol/L盐酸,完全溶解。在暗处放置5min,然后加50mL蒸馏水稀释,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稻草黄时,加2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刚消失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 2.碘溶液( mol·L-1)和Na2S2O3标准溶液的比较滴定 移取碘标准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50mL蒸馏水,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2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刚消失为终点。平行测定二次。 3.样品测定 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于250mL碘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移取待测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4mL醋酸溶液(1+1),加入标准溶液,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2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刚消失为终点。平行测定二次。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知识点总结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反应热与焓变:△H=H(产物)-H(反应物) 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3 4 ①多数的分解反应 ② 2NH 4Cl(s)+Ba(OH)2·8H 2O(s)=BaCl 2+2NH 3+10H 2O ③ C(s)+ H 2O(g) 高温 CO+H 2 ④CO 2+ C 高温 2 CO 5、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的关系: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与 反应物和产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放热反应△H 为“-”,吸热反应△H 为“+”,△H 的单位为kJ/mol ②反应热△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意△H 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H 是在298K 、101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或小数。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 应已完成的数量,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 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7、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8、电极反应的书写: 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失电子 ⑴电解: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 (放电顺序:I ->Br ->Cl ->OH - ) 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放电顺序:Ag +>Cu 2+>H +) 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过程 总能量 总能量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反思

《化学反应意义》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执教完化学反应的意义一节新授课后,启发和收获颇多,现与各位评委老师进行交流。 从总体上看,我认为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活动天地,挖掘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而学生主体作用也有所体现。我认为本节课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实际出发,寻找学生学习兴奋点,调动学习兴趣。 引言部分,以“活动天地”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思考如何既简单又能体现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抓住这一认知的起点和认知需求,以化学反应的表示为活动主题,让学生在分析比较对比、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 2、 3、设计问题,层层深入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又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产生于好奇和质疑,在一开始就利用一个对比实验的不同现象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的注意力专注于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得到了物质燃烧的条件,然后又从燃烧的条件引入灭火的原理;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创新精神的培养渗透于问题之中。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不会止于问题,才会发现新的问题。当然本节课也有些不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化学检验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题

化学检验工高级工理论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 以H2S04作为Ba+的沉淀剂,其过量的适宜百分数为( D )。 A、10% B、10~20% C、100~200% D、20~30% 2.消除试剂误差的方法是( A )。 A、对照实验 B、校正仪器 C、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D、空白试验 3. ( C)不是工业生产中的危险产品。 A、浓硫酸 B、无水乙醇 C、过磷酸钙 D、碳化钙 4.可以用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含硫化合物是( B )。 A、硫醇 B、磺酸 C、硫醚 D、磺酰胺 5.铁矿石试样常用( A )溶解。 A、盐酸 B、王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 6.Kca Y2-=1010.69,当pH=9时,log a Y(H)=1.29,则K,caY2-等于(C )。 A、1011.98 B、10-9.40 C、109.40 D、1010.96 7. 在下面四个滴定曲线中,(D)是强碱滴定多元酸的滴定曲线。 A、B、 C、D、 8. 在电位滴定中,若以作图法(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确定滴定终点,则滴定终点为(C)。 A、E-V曲线的最低点 B、? ? E V V -曲线上极大值点 C、? ? 2E V V -为负值的点D、E-V曲线最高点 10、某人根据置信度为90%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如下报告、报告、合理的是( A )。 A、(30.78±0.1)% B、(30.78±0.1448)% C、(30.78±0.145)% D、(30.78±0.14)%

11. 下列各混合溶液,哪个不具有PH 值的缓冲能力( A )。 A、100ml 1mol/L HAC+100ml 1mol/L NaOH B、100ml 1mol/L HC1+2mol/L NH3?H2o C、200ml 1mol/L HA c+100ml 1mol/L NaOH D、100ml 1mol/L NH4C1+100ml 1mol/L NH3?H2o 12. 在硅酸盐的分析中,在铵盐存在下,加入氨水控制PH值为8-9,溶液中的Fe3+、Al3+、TiO22 形 成( B )而与Ca2+、Mg2+分离。 A、络合物 B、沉淀物 C、挥发物 D、有色物 13. 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大,则应采取( A)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 B、升高沉淀体系温度 C、增加陈化时间 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 14. 将PH=13.0的强碱溶液与PH=1.0的强酸溶液以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B )。 A、10.0 B、7.0 C、6.0 D、6.5 15.各厂生产的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标不同,均以K F: d-表示如下。若C1-离子的活度为F-的100 倍,要使C1-离子对F-测定的干扰小于0.1%,应选用下面( B )种。 A、10-5 B、10-1 C、10-3 D、10-2 16.以AgNO3为指示剂,用K24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Ba2+滴定分析属于(A)。 A、莫尔法 B、佛尔哈德法 C、法扬司法 D、非银量法 17.根据气体物料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在生产实际中广泛应用各种()进行分析鉴定。 A、仪器分析法 B、化学分析法 C、燃烧分析法 D、吸收分析法 18.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减小狭缝,可能消除(D)。 A、化学干扰 B、物理干扰 C、电离干扰 D、光谱干扰 19. 硫化氢中毒应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B)。 A、立即做人工呼吸 B、用生理盐水洗眼 C、用2%的碳酸氢钠冲洗皮肤 D、用湿肥皂水洗皮肤 20. 在火焰原子吸光谱法中,(C)不是消解样品中有机体的有效试剂。 A、硝酸+高氯酸 B、硝酸+硫酸 C、盐酸+磷酸 D、硫酸+过氧化氢 21.在托盘天平上称得某物重为3.5g,应记的( B ) A、3.5000g B、3.5g C、3.50g D、3.500g 22.用配有热导池检测器,氢火焰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作试样测定,待测组分出形如:,样 子的方顶峰,则可能的原因是(C )。 A、载气污染 B、仪器接地不良 C、进样量太大 D、色谱柱接点处有些漏气 23. 在金属离子M与EDTA的配合平衡中,其条件稳定常数与各种副反应系数的关系式应是 (B)。 A、αM(L)=1+β1[L]2+β2[L]2+……+βn[L]n B、logk'mY=logk mY-logαM-logαY+lgαmY C、LogK'mY=logK mY-logαM-logαY D、logk'mY=logk mY-logαy 24. 使用高温电炉灼烧完毕,正确的操作是(C)。 A、拉下电闸,打开炉门,用长柄坩埚钳取出被烧物件 B、打开炉门,用长柄坩埚钳取出被烧物件,拉下电闸 C、拉下电闸,炉门先开一小缝,稍后,再用长柄坩埚钳取出物件 D、打开炉门,用长柄坩埚钳取出被烧物件 25.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般以分离度(D)作为相邻两峰已完全分开的标志。 A、1 B、0 C、1.2 D、1.5 26、使用电光分析天平时,零点、停点、变动性大,这可能是因为(B )。 A、标尺不在光路上 B、测门未关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 (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 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 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表示复习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表示复习教学设计 文登市侯家中心校张红 2010年8月10日14:24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表示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回忆这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2)能理清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3)能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能够了解和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有关的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分析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的框架;(2)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各种题型的总结,进一步了解如何运用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3)通过对于各种题型的题型特点和解题思路的总结,培养归纳能力。在深入了解各种题型特点和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提高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归纳总结单元知识点,将知识点和相应题型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识归纳方法,体会“学以致用”,体会建构了知识框架,理清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后对于学习的帮助,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 学生回忆单元基本知识点,并能说出各知识点的内容 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由第二单元学习的“化学变化中,原子不改变”可以做出推断“化学变化中,总质量不变”,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去验证猜想归纳实验探究的过程得出定律从微观原因和宏观表现进一步理解定律定律的表现——化学方程式在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书写化学方程式和化

学方程式的意义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纯净物固定的质量比进行实际实验和生产的计算 学生做练习,检验复习的效果 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一、单元基本知识点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展开 I.质量守恒定律的得出——实验探究 1.探究过程 (1)作出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思考:根据什么作出这样的猜想呢?) (2)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的思路:称量的质量特点:称次质量,但是放次砝码(做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题目时特别需要考虑到的) 注意事项:若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者气体生成,则应在体系中进行实验(为什么?) (3)动手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即质量守恒定律 2.课本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现象的回忆 (1)白磷燃烧实验现象: (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实验的现象: (3)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在烧杯中实验的现象: II.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应用 (I)对定律的理解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大纲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00730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名称:化学反应工程学时/ 学分:48/3 英文名称: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选用教材:《化学反应工程》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反应工程原理》张濂等华东理工大学 出版社 大纲执笔人:XXXX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等数学大纲审核人:XXXX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近专业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能够运用数学、物理、物化和化工原理知识表达反应工程问题,建立反应器和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并正确求解。 2、能运用反应工程的思维方法,判断反应器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提出优化的解决方案。 3、能够针对反应过程的特性,确定反应器选型和操作条件,进行工业反应器的设计优化。 4、能设计并实施与化学反应工程相关的热模或冷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或拟合模型参数,获取有效结论。 5、能应用专业软件模拟和解决反应器设计和操作的问题,了解模拟计算的原理及其局限性。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介绍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化学反应动力学与理想化学反应器(支撑课程目标1、2) 1、反应过程的技术指标转化率、收率与选择性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及相互关系, 反应速率的温度效应和活化能的意义,及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和级数的意义。 2、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串联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掌握复杂反应系统反应组分的速率、选择性和收率的模型计算方法。 3、等温间歇反应器的计算模型,及反应时间、反应器体积的计算方法。 4、管式平推流反应器的计算模型,平推流反应器的停留时间、空时和空速的概念及其应用。 要求学生:能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能正确地选择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加料方式、原料浓度及温度和温度序列。 第三章:连续流动反应器中的返混(支撑课程目标 3、4、5) 1、全混流反应器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定态下全混流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定态下串联或并联操作的全混流反应器的计算方法。 2、循环反应器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返混的概念、起因、返混造成的后果,返混对各种典型反应的利弊及限制返混的措施。 返混与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关系,停留时间分布的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及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 3、活塞流和全混流停留时间分布表达式。轴向扩散模型、多釜串联模型的建模方法和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要求学生:理解流体的微观混合与宏观混合及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会设计实验测定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能根据化学反应的不同类型能正确地选择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加料方式、原料浓度及操作温度。 第四章:非均相反应过程的质量传递(支撑课程目标1、2、4) 1、非均相反应过程的拟均相化处理方法,多相反应过程的分析方法。反应本征动力学、颗粒动力学和床层动力学的概念及其实验测定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