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风险管理)信用评级与信用评估技术风险揭示

(风险管理)信用评级与信用评估技术风险揭示

(风险管理)信用评级与信用评估技术风险揭示
(风险管理)信用评级与信用评估技术风险揭示

1 引言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有关主管部门推出了远期交易、短期融资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企业债券市场有了较大发展,全年发行企业债37只、654亿元(面值),分别比上年增长94.74%和100.47%。特别是自2005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以来,我国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迅猛,截至2005年底,共有68家企业发行了86只短期融资券,发债规模超过1400亿元。

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信用风险不断扩大的威胁。

信用风险的产生源于金融市场中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受时间、成本及专业能力所限,通常难以及时准确获得筹资方偿债能力方面的信息。信用交易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进行,就会使投资者暴露在不确定的信用风险中。一旦筹资方大面积发生偿债违约,就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的债务链断裂,引发金融危机,令金融系统甚至整个经济系统遭受巨大破坏。因此,为了防范信用风险,金融市场需要能够充分揭示信用风险的高品质信用信息广泛和自由地传播,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信用评级机构是信用信息的提供者。由于我国信用评级的历史还较短,国内信用评级机构与世界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相比,无论在资金、技术以及规模等方面尚有巨大的差距,我国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成长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信用评级的核心是要充分揭示受评对象的信用风险,从受评对象目前现金流量和其它现金来源对债务的保障程度入手,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和监管措施等企业外部因素和基本经营、管理素质、财务状况等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受评对象未来偿付能力做出判断。

可见,现金流分析和行业风险分析是信用评级中两个基本而又重要的方面。本文在对国内外信用风险分析技术简要述评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信用评级技术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信

用评级中的现金流分析和行业风险分析方法,最后进行了案例分析。

2 不断发展的信用风险分析技术

2.1 不断发展评级技术既是市场的需要,更是评级机构活力的源泉

金融市场是通过对收益的预期来导向资源配置的一种机制,然而风险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市场的运作效率。按照信息经济学的原理,风险源于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而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金融市场中各方主体之间出现“囚徒困境”式的相互博弈,最终使得个体的理性行为演变为集体行为的非理性。因此,无论是发行人、投资者还是金融监管部门,都需要一个中立的、公正的和权威性的机构向外界披露发行人的信息,充分揭示信用风险,从而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并为监管部门提高市场监管效率服务。

评级机构的市场地位不仅依赖于其独立、公正、客观的评级立场,更源于其对信用风险充分、有效的揭示,从而使得评级结果所反映的信息具有很高的市场参考价值。国外的研究表明,当把信用等级作为虚拟变量与衡量债券偿债能力的其他经济变量一起放入解释资金成本的回归模型当中检验时发现,扣除了经济变量的影响之外,信用级别本身能够显著影响资金的成本,即等级越高者,融资成本越低,说明等级本身包含了市场公开信息以外的附加信息价值。评级本身是一个创造信息、增加市场信息供应量的过程,尤其在信息不充分的市场上,信用评级具有更高的价值。此外,信用评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跟踪评级意味着受评对象“永远”受到评级机构的“监督”,信用等级的变更(降级或升级)能够给市场传递重要的信息,特别是降级能够产生显著的负面信息效果。

信息的附加值来源于评级机构对信息的加工和整理过程,即评级技术。评级技术就是在掌握公开信息和收集私人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挖掘的过程,以及将他们抽象成决定信用质量的关键性变量或因素,并对这些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表征风险高低的信用等级的过程。信息的加工过程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具有很高的知识含量,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面对公开信息,投资者不能有效“复制”出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而必须依赖于评级机构的专业技术。

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和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充分、有效揭示风险,并在这个过程中

保持独立、公正和客观是评级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市场对评级机构的基本要求。2.2 不断发展的信用风险分析技术

信用评级没有固定的公式,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技术体系,能够兼容各种定量分析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前,度量信用风险的方法和模型主要是借助于各种报表提供的静态财务数据,进而通过分析经济体的各种信息来相对主观地评价其信用质量。80年代以来,信用市场的发展和信用风险的变化使得风险度量研究领域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量化分析方法和度量模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较为流行的模型和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古典的(或称之为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包括专家制度模型、Z—评分模型和ZETA 模型等;二是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目前比较流行的如:J.P.摩根的信用度量制模型(Credit Metrics Model)、KMV公司的信用监测模型(Credit Monitor Model)、瑞士信贷银行的Credit Risk+模型以及麦肯锡公司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等。

对于上述种种流行的模型,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1)每种模型各有优缺点,具有各自的特点,不能相互替代,国外学者对这些模型所做的有效性检验证实了这一点。有鉴于此,人们在使用某种模型时可将另外一种可配套使用的模型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没有一个模型已经达到成熟完美的程度,它们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尚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同时,再完美的信用风险模型也仅仅是信用风险分析的工具,任何复杂的数量分析都不能代替信用评级中的经验判断,况且现有的信用风险模型还未达到完美的程度,人们还将面临着模型风险。

(3)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参数估计,例如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信用等级转换概率等等,这些参数的估计是以历史经验数据为基础的。所以,上述模型的建立基础是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有关信用资产和信用评级的历史数据库。即使古典(传统)的Z评分模型和ZETA评分模型也是建立在发达国家(美国)的企业的历史统计数据基础之上的。由于信用分析的本质在于揭示信用风险,一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工业化程度以及社会和文化背景等不同,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信用分析的具体内

容和侧重点必然也有所不同。因此,上述信用风险模型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因此,信用评级还不能算是一门科学,至少目前还不是。上述种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只是信用评级的手段,这是因为:从理论上看,①信用风险是一个本身无法很好定义的问题;

②统计模型并没有完全揭示相关变量与信用质量下降之间的因果关系;③数学模型为了处理上的方便所作的假设可能不正确;④模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验证。从实务上看,没有人仅依据模型的结果来发放贷款或进行投资。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对于信用风险度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还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上,仍然是以对经济体报表中反映出的各种财务比率分析为主。从国内已出版的或已经发表的有关信用风险度量的著作和论文来看,涉及的定量分析还较少,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度量信用风险的最新的两种方法——期权推理分析法和VaR方法的有效应用。

3 信用评级中的现金流分析

3.1 信用评级中现金流分析的特点

现金流分析是信用评级中财务分析的重点和落脚点,因为正常情况下,企业的债务是需要用现金来偿还的。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现金,企业即使有很好的盈利水平和资本结构也是无用的。

现金流按照现金的来源及使用可以划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通过运用所拥有或控制的经营性资产所创造的现金流量,主要是与企业营业利润有关的现金流量,这是信用评级中现金流分析时重点考虑的部分,因为这部分现金流是企业可以持续稳定地用于偿还长、短期债务的主要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不是我们分析的重要内容,因为我们认为企业靠投资和筹资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均是一种暂时的行为,不具有持续性并且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评价企业产生现金能力时,这两种现金收入来源一般情况下并不能作为我们判断的依据。但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部分现金流出却是

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部分,比如企业的资本支出、股利支出等等,这些是在企业偿还债务之前维护企业正常运营必须的现金支出。

信用评级中现金流分析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站在债权人的立场上,而并非站在股东的立场上。债权人和股东的立场不同,对现金流的理解是有区别的,比如对自由现金流的理解,作为股东来说,用于股利分配的现金支出属于自由现金流,而对于债权人来说则不属于自由现金流。因为从债权人角度看,企业在产生了经营性净现金流后,总是优先考虑股东的利益而进行股利分配,一般情况下作为债权人无权参与股利分配决策,因此,对债权人来说,只有股利分配以后剩余的现金才是偿还企业债务本金和利息的来源。

除了按照企业经济活动性质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外,在评级分析中常常用到其它的现金流概念,大公现金流分析中运用的三个重要概念是:经营现金总流量、留存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它们之间的层次及关系如图1所示:

经营性总现金流

图1 现金流量层次关系

3.2 信用评级中现金流预测方法

3.2.1 需考虑的因素

信用评级是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分析来预测未来,因此,信用评级中的现金流分析重点是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应该建立在对企业历史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以及企业经营环境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未来的预测是一种可能的未来趋势的主观预测,要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使之尽可能与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相符合,预测时必须考虑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直接因素(或称内部因素)和间接因素(或称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具体见图2。

图2 现金流预测需要考虑的因素

3.2.2 预测方法

(1)模型预测法(拉巴波特模型)

基本模型:

CF t = S t-1×(1+g t)×P t×(1– T t ) –(S t–S t-1) ×(F t +W t)

其中:CF——当期现金流量;

S ——前期销售额,即销售收入

g——当期销售额年增长率

P——当期销售利润率

T ——当期所得税率。按公司实际所得税率计算

F——当期销售额每增加1元所需追加的固定资本投资

W——销售额每增加1元所需追加的营运资本投资

t——预测期内某一年度

虽然这一模型可为我们开发现金流预测模型提供重要借鉴意义,但目前我们不赞成单独采用该模型,除非企业经营非常稳定,因为该模型在中国的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2)假设预测法

①基本思路

该方法以收入为基本出发点,并考虑影响现金流的各因素与收入的关系,预测公司未来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所得税、营运成本、其他业务利润、固定资产投资等,然后进行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

②适用范围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收入基本稳定或稳定增长,且成本与收入比例相对稳定的行业,包括服务性行业和产、销稳定的生产性行业。该方法的优点是以收入为基本出发点,并考虑影响现金流的各因素与收入的关系,使现金流的预测更准确,而且预测方法也比较简洁。

③预测步骤

图3 假设预测法预测步骤

(3)预算预测法

①基本思路

与假设预测法不同,该方法以公司的历史趋势和发展战略为起点,根据公司未来产品的生产、销售目标及产品调整,结合历史水平对未来的生产、销售及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情况进行预测,计算未来现金流量。

②适用范围

本方法以收入、成本为基础,将各项导致现金流入的项目与收入进行比较,各项导致现金流出的项目与成本进行比较,使现金流量预测的基础和依据更科学,也使现金流量预测值更准确。适用于收入、成本明确的工业企业及其他行业。

③预测步骤

图4 预算预测法预测步骤

4 信用评级中的行业风险分析

4.1 行业风险分析方法

行业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企业组成的群体,同一行业内的企业成员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相同性或相似性,其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行业内的企业之间处于一种紧密的联系状态。行业的兴衰和发展趋势反映了行业内部企业整体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状况,而企业所处行业的特征,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地位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及其所从事行业的影响等行业因素都是信用评级的重要内容。

根据我国目前在行业风险分析方面的现状,我们结合多年的信用评级和为银行提供信用分析的实践,从行业风险的内涵出发,对影响未来行业整体偿付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而深入地分析,在充分借鉴国内外行业风险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行业外部环境、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信贷状况等影响行业风险的重要因素,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业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为了充分地揭示行业风险以及实现行业间风险比较,我们将传统的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和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制定了全新的行业风险分析体系,即在行业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影响行业风险的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得到行业初步评级和风险评价;另一方面,运用模糊数学、多元统计以及神经网络等现代数学理论和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计算得到能够反映行业综合风险、行业风险排序以及可以动态监控行业风险变动的行业风险指数。行业风险定性分析和行业风险指数相互补充、相互校验,得到行业的最终评级和风险综合评价。

行业风险分析不仅应当关注中长期及跨经济周期的行业风险,而且要关注行业短期内

的发展和变动趋势。行业的中长期及跨经济周期风险可以通过行业风险评级来揭示,行业短期内的发展和变动趋势可以通过行业风险指数来监测,行业风险指数还可用于行业间风险比较,因此行业风险评级和行业风险指数可以成为行业风险分析的有力工具。我们结合行业风险定性分析和行业风险指数制定了符合评级机构实际需要的行业风险分析与评级体系,图

图5 行业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

5给出了行业风险分析与评级的基本思路。

按照上述基本思路,行业风险分析主要从行业的环境状况分析、经营状况分析、财务状况分析以及信贷状况分析等四个方面展开。行业的环境分析主要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产业政策与法律监管对行业的影响、国民经济周期与行业发展的关系以及行业开放度等;行业经营状况分析主要关注行业发展状况、行业供需状况以及行业竞争状况等;行业财务状况分析主要是结合行业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和影响受评行业未来偿付能力的各种因素的定性分析,对受评行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主要从行业盈利能力、行业资产质量、债务结构和成长能力等方面对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行业信贷状况分析主要是分析行业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在对以上四方面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行业风险指数,可对行业风险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判断出行业风险的大小,如行业风险很小、风险较小、风险一般、风险较大或风险很大,最后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4.2 行业风险分析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

行业风险分析是信用评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竞争情况和经营环境等行业相关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估计其总体风险。实践经验表明,从事不稳定行业且竞争处于劣势的企业违约现象最为常见。事实上,债务人的信用级别不仅和债务人所处的行业紧密相关,也与债务人在行业内的地位紧密相连,因此在信用评级的行业风险分析中,不应当只单纯的考虑行业风险,应当将行业风险和债务人在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结合起来分析。

评级对象不同,行业风险分析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债权人或长期债务的信用评级侧重于中长期及跨经济周期的行业风险分析;与长期债务的信用评级不同,短期债务的信用评级对行业风险的分析更关注行业短期的发展趋势以及风险的变动情况。因此,在对短期债务进行信用评级时,在考虑行业风险对债务人偿债能力的影响方面,应当重点分析行业短期内的发展和变动趋势及其对债务人偿债能力的影响。

信用评级中行业风险的分析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行业风险评价

根据行业风险评价体系,对债务人所处行业风险进行分析,不仅要分析行业中长期及跨经济周期的风险状况,还要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风险的变动情况,最终对行业长期和短期的风险状况分别做出评价。可以将行业风险评价分为五档:1—风险很小、2—风险较小、3—风险一般、4—风险较大、5—风险很大;

(2)行业内相对地位评价

企业在其行业内部的相对地位是判断企业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时。分析人员可以参照行业评估时使用的标准和程序来确定债务人在其所处行业内的相对地位,可以将债务人在其所处行业中的相对地位评价分为五档:1—地位很高、2—地位较高、3—地位一般、4—地位较低、5—地位很低;

(3)行业/相对地位评价。

行业/相对地位评价就是结合行业风险分析和债务人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对债务人的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债务人或其债项评级最可能达到的最好信用级别即最可能的信用级别上限。一般来说,某个行业中地位较低的企业风险总是较大,因此可以用组合行业风险评价和相对地位评价的方法来确定债务人或其债项评级最可能的信用级别上限。如果行业/相对地位评价结果较差,则应调低债务人或其债项的级别,原则上债务人或其债项的

信用级别不高于给定的债务人或其债项评级最可能的信用级别上限;如果行业/相对地位评价结果较好,则无需再对结果进行调整。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信用级别均指债务人或债项的无担保信用级别。

根据大公长期的企业和行业信用评级经验,我们给出了具有不同行业风险(长期)、在行业内处于不同地位的债务人或其长期债务最可能的信用级别上限(见表1)。

表1 债务人或其长期债务最可能的信用级别上限

研究表明,长期债务如企业债券的信用级别与短期债务如短期融资券的信用级别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结合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实践经验,我们给出了具有不同行业风险(短期)、在行业内处于不同地位的发债主体所发行短期债务最可能的信用级别上限(见表2)。

短期债务最可能的信用级别上限

表2

行业/相对地位的行业风险评价方法可用于指导和规范信用评级。在对评级对象进行信用风险分析并给出初步的信用级别后,可以根据行业/相对地位评价结果对得到的信用级别

进行校验或者说调整。以短期融资券的信用评级为例,如果发债主体所处行业的风险(短期)评价为3—风险一般,而其相对地位评价为2—地位较高,则其“最好可能”的信用级别为A2。如果该债券之前的信用级别初步定为A1,则应当重新审视评级过程,若无充分依据,应当将该短期融资券的信用级别调低至A2;如果该短期融资券之前的信用级别初步定为A3,则不需要调整该短期融资券的评级结果。

行业/相对地位的行业风险评价方法还可以方便的运用到跟踪评级特别是短期融资券的跟踪评级中,一旦监测到某债券发行人所处行业发生较大变动,如出台不利于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发生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等,我们就可以根据行业风险的变动状况重新评定该短期融资券最可能的信用级别上限,进而决定是否对该短期融资券的信用级别进行调整,从而指导短期融资券的跟踪评级,为投资者提供准确而及时的信息服务。

5 案例分析

受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兖矿集团或集团)委托,大公2005年对兖矿集团进行了跟踪评级,对其2004年发行的总额1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债券进行了跟踪评级,对其2005年发行的总额3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融资券进行了信用评级。

对兖矿集团及其债券的信用评级综合考虑了集团目前现金流量和其它现金来源对债务的保障能力、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和监管措施等企业外部因素以及基本经营、管理素质、财务状况等企业内部因素。以下着重介绍信用评级中对行业风险和现金流的分析。

兖矿集团以煤炭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多年来,煤炭生产与销售一直是集团收入及利润的主要来源,煤炭销售收入一直占集团总销售收入的70%左右,营业利润则占集团营业利润的80%左右。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和重要战略物资,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在技术、环境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作为我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其在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整个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和稳固的,目前我国的煤炭行业正处于成长期,煤炭需求旺盛,整体上看行业风险较小。结合大公对煤炭行业的风险分析、行业评级以及行业风险指数,大公对煤炭行业中长期和短期的风险评价均为:2—风险较小。

兖矿集团是我国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丰富的煤炭储量、良好的赋存条件、优越的

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与矿区煤层厚、煤质较软等特点结合较好的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等奠定了兖矿集团煤炭产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因此,大公对兖矿集团在煤炭行业中的地位评价为:1—地位很高。

综合以上分析,大公对兖矿集团所处煤炭行业的风险评价为:2—风险较小,对兖矿集团在煤炭行业中的地位评价为:1—地位很高。根据表1和表2 所列债务人及其长短期债务最可能的信用级别上限,确定兖矿集团及其企业债券最可能的信用级别上限为AAA,其短期融资券最可能的信用级别上限为A1(包括其增强的级别A1+)。

兖矿集团经营性净现金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000-2004年分别为5.76亿元、6.27亿元、8.45亿元、9.26亿元和30.50亿元。2004年大幅提高的原因是市场对“兖州煤”的需求旺盛,集团在销售策略上占主动位置,应收帐款的回收率高,现金回笼加快。同期集团经营性净现金流与总负债的比值分别为4.77%、4.67%、5.45%、5.26%和14.47%,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3.18、2.14、2.01、5.04和5.73,集团经营性净现金流对债务的保障能力逐渐增强。预计未来煤炭主业为集团创造的现金流能够维持稳定,如果非煤产业发展顺利,将进一步增强集团的债务保障能力。

以上分析表明,兖矿集团的行业/相对地位评价很高,不需要根据行业/相对地位评价下调集团及其债券的信用级别。总体上看,集团的资产质量较高,流动性较好,资产负债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平稳且低于同期的行业平均值,短期债务规模相对较低,短期偿债压力不大。

最终大公确定兖矿集团2005年复评级别为AAA,2004年发行的企业债券2005年跟踪复评级别为AAA,2005年发行的短期融资券的信用级别为A1+。

风险管理常用技术方法简介

附录 风险管理常用技术方法简介 一、风险坐标图 风险坐标图是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作为两个维度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即绘制成直角坐标系)。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的评估有定性、定量等方法。定性方法是直接用文字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如“极低”、“低”、“中等”、“高”、“极高”等。定量方法是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数量描述,如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用概率来表示,对目标影响程度用损失金额来表示。 下表列出某公司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定性、定量评估标准及其相互对应关系,供实际操作中参考。

下表列出某公司关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影响程度的定性、定量评估标准及其相互对应关系,供实际操作中参考。

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绘制风险坐标图。如:某公司对9项风险进行了定性评估,风险①发生的可能性为“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为“极低”;……;风险⑨发生的可能性为“极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为“高”,则绘制风险坐标图如下: 可能性 极高 高 中等 低 极低 极低低中等高极高影响程度如某公司对7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其中:风险①发生的可能性为83%,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为2100万元;风险②发生的可能性为40%,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为3800万元;…….;而风险⑦发生的可能性在55%到62%之间,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在7500万

元到9100万元之间,在风险坐标图上用一个区域来表示,则绘制风险坐标图如下: A 、 B 、 C 严格控制B 确保规避和转移C 施各项防范措施。 区域 极低 低 中等 高 极高 影响程度 二、蒙特卡罗方法 1 可能性(%) (亿

风险管理系统常用技术方法简介

风险管理常用技术方法简介 一、风险坐标图 风险坐标图是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作为两个维度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即绘制成直角坐标系)。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的评估有定性、定量等方法。定性方法是直接用文字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如“极低”、“低”、“中等”、“高”、“极高”等。定量方法是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数量描述,如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用概率来表示,对目标影响程度用损失金额来表示。 下表列出某公司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定性、定量评估标准及其相互对应关系,供实际操作中参考。 下表列出某公司关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影响程度的定性、定量评估标准及其相互对应关系,供实际操作中参考。

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

量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绘制风险坐标图。如:某公司对9项风险进行了定性评估,风险①发生的可能性为“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为“极低”;……;风险⑨发生的可能性为“极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为“高”,则绘制风险坐标图如下: 可能性 极高 高 中等 低 极低 如某公司对7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其中:风险①发生的可能性为83%,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为2100万元;风险②发生的可能性为40%,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为3800万元;…….;而风险⑦发生的可能性在55%到62%之间,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在7500万元到9100万元之间,在风险坐标图上用一个区域来表示,则绘制风险坐标图如下:

绘制风险坐标图的目的在于对多项风险进行直观的比较,从而确定各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如:某公司绘制了如下风险坐标图,并将该图划分为A 、B 、C 三个区域,公司决定承担A 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不再增加控制措施;严格控制B 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专门补充制定各项控制措施;确保规避和转移C 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优先安排实施各项防范措施。 1 0.8 0.6 0.4 0.2 (亿元)

技术创新风险的几个基本特征及风险管理

技术创新风险的几个基本特征及风险管理 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技术经济活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各种风险。随着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风险已经成为障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技术创新风险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加强技术创新风险治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1、技术创新风险是可治理的投机风险 风险理论把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火灾、地震等。其后果只有两种可能,即有损失或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其后果有三种可能:盈利、损失、不盈不亏,如股票投资、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投机风险因有利可图而具有程度不同的吸引力,使人们为求得利益而甘冒风险。 1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创新主体希望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期望的利益。但是技术创新系统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创新活动最终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二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资金;三是技术创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使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有其复杂性。即由技术创新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如经济、社会、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动,研究开发、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治理不到位,均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而所谓的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非常变动或人类行为的错误导致损失发生的风险,如地震、火灾等。 3技术创新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治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治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4技术创新风险导致的失败结果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例如,电视机、电子表在美国公司经历失败之后,却在日本企业手中经过完善和市场开拓,最终获得了成功。事实上,影响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变某些可控因素之后,能够改变原来失败的结果。 5技术创新风险是可治理风险。虽然技术创新风险不可能完全灭除,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治理比较完善的创新主体,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其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就会高一些。因此,要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在完善技术创新治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治理。美国闻名治理学家彼德·杜拉克说过:许许多多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有'冒险癖'。......,他们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确定有什么风险并把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系统地分析创新机会的来源,然后准确地找出机会在哪里并加以利用,他们不是专注风险,而是专注机会。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理性过程中的风险 在技术创新这一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许多可变因素以及事先难以估测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技术创新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技术创新过程是创新主体理性行为主导的过程,并不是人们所想象或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的随机过程。因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其中每个阶段都包含有分析、评价、决策和实施等符合逻辑的理性行为。创新设想→调研→开发→中试→生产→市场销售技术创新过程的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3〕表明,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治理风险、决策风险、政策风险,或者说不同特征的风险,如技术、市场、治理、决策等风险,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 同的分布,其发生变化的规律存在显著的差别。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生产风险治理风险政策风险创新设想调研评估研究开发中间试验批量生产市场销售创新主体

项目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德尔菲法

项目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 ——德尔菲法 从理论上来讲,风险识别可以从原因查结果,也可以从结果反过来找原因。所谓从原因查结果,就是要先找出本项目会有哪些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发生后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例如,项目进行过程中,用户的需求会不会发生变化,需求变更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等。所谓从结果找原因,就是要根据事情的结果找出其对应的原因。例如,网络设备的涨价将会引起项目超支,哪些因素会引起网络设备涨价呢?又如,项目进度拖延会造成诸多不利后果,那么,造成进度拖延的常见因素有哪些呢?是项目执行组织最高管理层犹豫不决?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程序繁琐复杂?是开发单位没有经验,还是手头的项目太多? 在具体识别风险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的工具和技术包括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和核对表法等,在本文中,我们介绍德尔菲法,下篇文章介绍后面两个方法。 一、德尔菲法 德尔菲(Delphi)是古希腊地名,该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当时美国为了预测在其“遭受原子弹轰炸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而发明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一些预测和预测的场合,广泛用来进行预测、决策分析和编制规划工作。 1、德尔菲法的基本特征 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大致流程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稳定的意见。 由此可见,德尔菲法是一种利用函询形式的集体匿名思想交流过程。它有区别于其他专家预测方法的三个明显的特点,分别是匿名性、多次反馈、小组的统计回答。 (1)匿名性。匿名是德尔菲法的极其重要的特点,从事预测的专家彼此互不知道其他有哪些人参加预测,他们是在完全匿名的情况下交流思想的。(后来改进的德尔菲法允许专家开会进行专题讨论) (2)多次有控制的反馈。小组成员的交流是通过回答组织者的问题来实现的。它一般要经过若干轮反馈才能完成预测。 (3)小组的统计回答。最典型的小组预测结果是反映多数人的观点,少数派的观点至多概括地提及一下。但是这并没有表示出小组的不同意见的状况。而统计回答却不是这样,它报告一个中位数和两个四分点,其中一半落在两个四分点内,一半落在两个四分点之外。这样,每种观点都包括在这样的统计中,避免了专家会议法只反映多数人的观点的缺点。

风险评估的技术标准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1 目的 为公司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和依据。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对危害产生的风险及对控制措施进行的合理评估。 3 引用标准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4 术语和定义 4.1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4.2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存在的损失或伤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 4.3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4.4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 5 要求 5.1危害辨识

5.1.1确认工作过程及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包括来自本单位区域内和区域外的所有危害,可归类为: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构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及能源危害等。 5.1.2区域外部的危害识别可从以下方面考虑(不能由我们所控制的危害。如:自然灾害等): ? 自然灾害因素:暴雨、台风、海啸、洪水、雷电、干旱、高温、低温、冰雹、霜冻等。 ? 地质灾害因素: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煤层自燃、洞井塌方、海水入侵等。 ? 公共性卫生与疾病因素:区域性流行性疾病,如肝炎、霍乱、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 ? 外部危害装置&设施因素:外部组织的危险化学品仓库、油库及其他固定危险设施。 ? 人为破坏性因素:投毒、恐怖袭击、蓄意破坏等。 5.1.3区域内部的危害识别可从区域和流程两方面考虑: ? 基于区域考虑:工作区域中的所有潜在危害 ? 基于流程考虑:区域内所有工种涉及的全部工作任务(可将工作任务进行作业步骤分解,辨识在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电网、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5.1.4所有识别的危害要确定危害的信息,进行危害辨识时可参考危害辨识表,见附录。

风险管理试题加答案

《项目风险管理》模拟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项目风险的基本特征的是( D) A.客观性 B.多样性 C.规律性 D.以上都正确 2.对某种特定的风险,测定其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的工作是( B ) A.风险识别 B.风险估计 C.风险处理 D.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3.运用某种有偿方式将风险转移给资金雄厚的机构,从而改变风险承担主体,是指( A ) A.风险转移 B.风险规避 C.风险缓解 D.风险自留 4.在风险管理的( A)过程,我们会用风险的分类作为输入。 A.风险识别 B.风险定性分析 C.风险定量分析 D.风险应对规划 5.当( C)时候,需要制定附加风险应对措施。 A.WBS发生变化 B.成本基准计划发生变化 C.预料之外的风险事件或影响大于预期影响 D.项目计划于更新 6.在以下可用于风险识别的历史信息中,最不可靠的是( D) A.项目档案 B.商业数据库 C.项目小组知识 D.以上都可作为风险识别的历史信息7.风险分析最简单的形式是( B) A.概率分析 B.敏感分析 C.德尔菲技术 D.效用理论 8.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 A) A.识别、评价、制订对策和控制 B.识别、规划、控制和评估 C.要素识别、缓解管理和对策 D.评价、回避、接受和缓解 9.下列( D)工具最适合衡量计划进度风险. A.CPM B.决策树 C.WBS D.PERT 10.在风险应对控制中,纠错行动主要由( A)组成 A.执行己计划的风险应对 B.改变进度和成本基准计划 C.更新概率和价值的估算 D.更新风险管理计划 11.下列哪项是项目风险识别的特点( D) A.广泛性 B.信息依赖性 C.全生命周期性 D.以上都正确 12.项目风险评价的依据是( D ) A.项目围说明书、风险管理计划 B.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记录手册、组织管理知识 C.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记录手册、项目围说明书 D.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和估计的成果、项目进展状况、项目类型13.敏感性分析程序是( B) A.确定分析指标、计算影响程度、选择不确定因素、寻找敏感因素

风险管理措施教学内容

风险管理措施

三、风险分析与评估 风险分析是指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不确定性的过程,其目的是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风险分析和评估是风险辨识和管理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决策的基础。 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将对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项目风险分析就是对将会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和影响程度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估。通过对那些不太明显的不确定性的关注,对风险影响的揭示,对潜在风险的分析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不利影响或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之目的。 风险分析具有以下好处: (1)使项目选定在成本估计和进度安排方面更现实、可靠。 (2)使决策人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认识风险、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及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 (3)有助于决策人制定更完备的应急计划,有效地选择风险防范措施。 (4)有助于决策人选定最合适的委托或承揽方式。 (5)能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水平,加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开阔视野,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分析包括以下三个必不可少的主要步骤: 1.采集数据

首先必须采集与所要分析的风险相关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投资者或者承包商过去类似项目经验的历史记录中获得。所采集的数据必须是客观的、可统计的。 某些情况下,直接的历史数据资料还不够充分,尚需主观评价,特别是哪些对投资者来讲在技术、商务和环境方面都比较新的项目,需要通过专家调查方法获得具有经验性和专业知识的主观评价。 2.完成不确定性模型 以已经得到的有关风险的信息为基础,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的结果给以明确的定量化。通常用概率来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能的结果体现在项目现金流表上,用货币表示。 3.对风险影响进行评价 在不同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性已经模型化后,紧接着就要评价这些风险的全面影响。通过评价把不确定性与可能结果结合起来。 常见的风险分析方法有八种:即调查和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统计和概率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CIM模型、影响图。其中前两种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中间三种侧重于定量分析,而后三种则侧重综合分析。 四、风险防范与对策 风险的防范手段有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两种最基本的手段:采用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企业的预期损失或使这种损失更具有可测性,从而改变风险。这种手段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分隔及风险转移等。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风险管理是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企业还是社会,都日益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一、企业经营中常见风险 每个企业在经营中都有可能性发生风险,如何化解和减少风险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进行研究的。首先要明确有哪几种风险,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只有加强风险意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决策,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主要有七种风险: 1.经济合同风险:是指企业在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对方违反合同规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响,造成本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在进行经营和产品合同签订后的履约及赔偿责任问

题。合同签订后还应密切注视其执行情况,要有远见地处理随时发生的变化。 2.债务风险:是指企业举债不当或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致使企业遭受损失。为了避免企业资产负债,企业应控制负债比率。 3.担保风险:是指为其他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最后因其他企业无力还款而代其偿还债务。企业应谨慎办理担保业务,严格审批手续,一定要完善反担保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进出口及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时,因本国与外国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企业平时就要随时注意其外币债务,密切注视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5.投资风险:是指因投资不当造成投产企业经营的效益不好,投资资本下跌。企业对此应采取:在项目投资前,一定要各职能部门和项目评审组一起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查和论证,不能盲目运作。对外资项目更不能作风险承诺,也不能作差额担保和许诺固定回报率。

风险管理试题100道

第二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购 一、单选题(0.5分/题) 1. 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核心及最重要和最高层次的因素是() 正确答案:C A风险管理知识 B风险管理制度 C风险管理理念 D风险管理技能 2. 以下哪一项没有正确体现商业银行战略同风险管理的关系() 正确答案:D A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商业银行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B 商业银行追求业务高速增长的长期战略必然要求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以维护业务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 C 商业银行片面追求利润快速增长而忽略业务带来的巨大风险,最终会阻碍业务的扩大和利润的实现 D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和风险管理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管理应当让位于战略目标 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核心职能是() 正确答案:B A 收集、分析和报告有关的风险信息 B 根据有关的风险信息,作出经营或战略方面的决策并付诸实施 C 承担了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的职能 D 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同经营战略方面的矛盾进行协调 4. 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实际调查研究以及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产目录等财务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潜在风险,这样的风险识别方法属于() 正确答案:B A 专家调查列举法 B 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 C 情景分析法 D 分解分析法 5. 风险识别方法中常用的情景分析法是指() 正确答案:C A 将可能面临的风险逐一列出,并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B 通过图解来识别和分析风险损失发生前存在的各种不恰当行为,由此判断和总结哪些失误最可能导致风险损失 C 通过有关数据、曲线、图表等模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可能状态,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预测风险的范围及结果,并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方案 D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实际调查研究以及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产目录等财务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潜在风险 6. 商业银行所体现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包括() 正确答案:D A 股东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B 管理层同普通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C 银行同客户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医疗技术风险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风险管理制度 一、医疗技术风险管理体系 医疗技术风险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两级管理。医务科负责医疗技术风险上报统计、组织专家讨论、反馈整改意见等具体工作。 二、造成医疗技术风险的可能因素 (一)医疗技术设计方面:新技术操作规范不成熟,技术操作流程不够科学或者过于复杂等; (二)医务人员个人因素:新技术应用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足等; (三)设备因素: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不能正常运转等。 三、风险管理和预警工作流程 (一)执行技术操作的经治医师负责监测技术风险,发现有潜在风险或已经造成损害时,应立即现场采取处理措施。现场经治医师采取措施后仍难以处理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直至科主任,必要时报告医务科或分管院领导。参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医疗纠纷(事故)处理办法》进行上报。 二)医务科根据《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必要时组织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专家进行分析讨论,指导相关人员做出正确处理。 (三)如需继续应用该技术,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情况,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施行。 (四)经治医师对紧急意外情况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诊疗方案、上级医师意见及诊疗情况应及时记录,同时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至患者病情稳定为止。 四、医疗技术风险的预防 落实我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新技术准入和评估制度》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等相关规定,医务科定期对上报的医疗技术风险进行汇总和分析,呈交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评估,对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

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科室,督促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医疗技术管理持续改进。

风险管理技术、方法与决策(doc 9页)

风险管理技术、方法与决策(doc 9页)

《风险管理与人身保险》考试大纲 本书考试目的 本书要求考生重点掌握风险管理概念、风险管理程序、主要风险管理方法、保险基本原理、保险法律基础、人身保险市场基本架构,以及常见的人身保险产品,并要求考生运用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提高管理风险的能力和提供初步的人身保险规划的能力。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概述 第一节风险与不确定性 1、了解:(1)风险的含义。 2、识记:(1)风险因素的分类。 3、领会:(1)风险事故、风险因素和损失的相互关系。(2)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的区别。(3)风险的特征。(4)风险的分类。 第二节风险管理的概念 1、了解:(1)风险管理的发展过程。(2)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3)风险管理的分类。

2、识记:(1)风险管理的含义。(2)风险管理目标。 第三节风险管理程序 1、识记:(1)风险管理程序。(2)风险管理技术的分类。 第四节风险管理的新发展 1、了解:(1)灾难备份。(2)非传统风险转移产品的概念。 2、识记:(1)非传统产品的分类及其特征。 3、领会:(1)整合性风险管理的特征。(2)危机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章风险分析 第一节风险分析概述 1、识记:(1)风险分析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2、领会:(1)风险分析技术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风险识别 1、识记:(1)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2、领会:(1)领会影响风险认知的两大类因素。(3)风险损失的分类。 第三节风险估计与衡量 1、识记:(1)最大可能损失的含义。 2、领会:(1)衡量风险重要性的原则。 3、应用:通过一般方法估算风险大小

风险评估

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与管理办法各重点科室: 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感染管理核心条款要求,对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实施管理与监测,并落实;对感染较高风险部门有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及感染控制措施。我院制定完善针对以上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开展监测体系,针对ICU、新生儿科、手术室、血液科、母婴同室病房、血透中心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制定针对风险的感染控制措施,提高我院应对相关风险的能力。 1总则 按照《GB/T 24353-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201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33694-2009 风险管理术语》等标准。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参照WH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用指南》(第二版)等相关标准作为评估风险的准则,制定全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实施计划并具体措施。 2 概念 风险(Risk):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其后果的组合。 医院风险:能够引起或产生对患者、患者家属、医院员工以及所有来访者严重危害性影响的人为或自然事件。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就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就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风险评估就是将不确定的威胁或损失进行量化的工作。风险评估量化需要计算两部分,潜在损失的大小与损失发生的概率。风险=损失的大小×损失发生的概率。 3方法 3、1按照规范要求我院采用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检查表法结合评估风险及开展风险管理。 3、2 评估协作,感控科召集相关科室人员开展评估培训,指导相关科室开展评估并制定控制措施。 3、3 评估周期,按季度相关科室感控管理组结合二级感控管理负责人员开展

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就是一种过程。风险管理技术就是识别与度量风险,选择、拟定并实施风险处理方案的一种有组织的手段。风险管理就是按照装备研制项目的风险管理政策,对资源进行系统地与反复地优化的过程。风险管理就是在所有项目范围内,将任务与责任落实到工作中,能辅助项目管理进行管理、工程实践与做出判断。 风险管理技术涉及风险管理规划、风险的早期识别与分析、风险的连续跟踪与评估、纠正措施的尽早实施、沟通、文件编制与协调等。 风险管理方法由四部分组成:规划、评估、处理与监控。(见图7、2-2)。 风险管理的四要素形成联锁的闭环,并从初始规划之后相互依赖。风险管理要求由每个部门共同承担责任,并明确由上至下的职责与职责权限。风险管理就是项目管理的内容之一。风险管理就是不断迭代的过程,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项目管理过程的要素。 风险管理 风险规划风险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监控 风险识别风险分析 风险文档 图7、2-2 风险管理结构 (1)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就是确立有组织的、综合性的风险管理途径的持续策划的过程,策划的结果编制风险管理计划。 ○1风险规划的主要内容 ●确定风险管理的目的与目标; ●确定风险管理使用的方法、工具与数据资源; ●明确风险管理活动中各类人员的任务、职责及能力要求; ●规定评估过程与需要考虑的区域; ●规定选择处理方案的程序; ●规定监控衡量标准与监控程序; ●确定报告与文档的需求,规定报告的要求。 ○2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规划过程的输出就是编制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的内容可包括:

●引言:说明计划的目的与目标; ●项目的概述:简要的介绍项目、项目管理方法; ●定义:确定项目风险定义范围,例如技术、进度、费用等方面风险 定义、风险等级的定义及其她事项; ●风险管理的策略与方法:综述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风险管理现状 与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方针、政策与方法; ●组织机构:说明风险管理的组织,逐个列举参与人员的职责; ●风险管理过程与程序:说明风险管理需经历的必要过程,即风险规划、评估、处理、监控、记录文档,并对这些过程环节作基本解释; ●风险规划:规定风险规划过程、持续的风险管理计划、计划的修改更新问题及批准等指导意见; ●风险评估:规定风险评估过程与程序,概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的 过程,以确定风险等级与需制定应对措施的风险; ●风险处理:阐明用于确定与评定风险处理方案的程序,对各种风险 处理方案如何用于具体风险提出指导意见; ●风险监控:规定监控风险的过程与程序,规定准则以明确什么样的 风险需要提出报告、报告的频次就是多少; 风险文档与报告:规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需要编写的文档与报告,规定报告的格式、频度及编写的职责。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就是装备研制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风险评估”就是对项目各个方面的风险、关键性的技术过程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促进项目更有把握地实现其性能、进度与费用目标。风险评估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风险排序。 ○1风险识别 就是指对项目的各个方面、各个关键性技术过程进行考察研究,从而识别与记录有关风险的过程。风险识别活动包括: a) 识别风险源/不确定因素源与主要因素; b) 通过风险分析技术,将不确定因素转化为确定的风险; c) 确定风险发生概率与发生后果的危害程度;

重大风险管控方案

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大风险管控方案 为了有效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落实重大风险的各项管控措施,保障重大风险部位或设备设施安全运转,相关责任人员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和规程,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特制定重大风险管控台账。 一、成立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工作方案领导组 组长:赵晨(总经理) 副组长:安宝林(副总)侯德琼(常务副总) 杨增堂(副总)马纪贤(副总) 吴新忠(副总)魏毅(副总) 陈国强(副总)杨超(副总) 成员:罗越(烧结厂长)沈志强(炼铁厂长) 赵宝庚(炼钢厂)扈恩征(轧钢厂) 凌志敬(动力厂)及部室一把手领导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部,由孟令泉兼任办 公室主任,负责重大风险管控具体工作安排。 二、工作要求 1、建立重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明确重大 安全风险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各职能部门以及生产单位的 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检查和考核的责任。 2、做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内容的贯彻学习、指导,

督促各相关科室队组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每季度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安全风险 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季度重大安全风险管 控措施落实和管控效果检查分析会议纪要》。 4、每月分管厂长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本月度安全风险 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月度重大安全风险管 控措施落实和管控效果检查分析会议纪要》。 5、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必须在重大风险厂区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为:安全风险地点、涉及部位、管控责任人、类 别、主要管控措施、预计风险存在期限、单班作业人员上限、 管控部门等内容。 6、不定期开展重大风险排查,排查出的重大风险要及时 制定管控措施;并对重大安全风险清单进行修订、公示。 7、措施落实和管控效果检查分析成果,作为编制作业规 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依据。 三、管控措施落实 1、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由总经理组织实施,有具体工 作方案,人员、技术、资金有保障,在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区 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2、根据安全风险类型,明确落实、管控、检查责任,逐 级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和各级管理人员,确保每一项风险 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检查。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DOC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DOC格式).DOC 审核: 刘腾日期:2002年7月18日批准: 李国魂日期:2002年7月19 H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及时识别、监控公司潜在风险及其发生概率,确定 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及限度,认定该等风险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指风险是与公司投资发展战略有关的各类 风险,包括战略环境风险、程序风险(业务运作风险、财务风险、授权风险、信息与技术风险以及综合风险)和战略决策信息风险。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以及公司下属各业务单元、子公司,要求每一位员工均应该具有风险意识。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单位为发展战略部。第二章风险评估管理组织体系结构 第四条公司发展战略部设立风险评估及管理小组,为公司风 险管理领导机构,负责评估公司各类风险,协助总裁决策,消除危机,转嫁风险,以使公司获取生存发展的机会。 第五条公司各职能部门与业务单元、下属子公司应当在本办 法的框架下制订各自的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设立专人与发展战略部风险评估及管理小组沟通信息,汇报

各自在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第六 条内部审计部门协助发展战略部审核公司风险,为风险审计监控部门,在其进行内审工作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类风险应及时通报发展战略部从战略上研讨、评估该等风险,发展战略部与内部审计部密切合作,审核、监控并管理风险。 第七条发展战略部负责评估管理公司战略环境风险、决策风 险及各类业务单元的财务、运作风险,并对该等风险提出具体的管理方案。第八条经营财务部负责评估公司金融财务风险及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状况,并向发展战略部通报提交有关风险评估文档。第九条各业务单元、下属子公司及具体项目运作小组负责评估本单元(或项目)的财务风险、运作风险及其他综合风险,向发展战略部提交有关风险评估文档。第条技术管理部及首信研究院就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技术性风险、技术创新风险及技术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提交相应文档至发展战略部。第一条发展战略部汇总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元、下属子公司、具体项目小组的风险评估文档,展开相应的评估研究,向总裁及总裁办公会提交战略风险评估报告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第二章风险评估文档第二条各单位拟提交的风险评估文档要求至少具备本章各条所规定的要素并力求详尽充分。第三条各单位应就其所展开的业务、职能过程分阶段实施风险评估,每一阶段的各个关键点都应该有风险评估文档记载。第四条每一文档应包括风险评估所存在的假设、评估方法、数据来源及评估结果。第五条风险评估文档要求但不限于:

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

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如今转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法又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前者是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将头脑风暴法应用于风险识别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与风险有关的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主持者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之后由风险管理小组对集体讨论后识别的所有风险进行复核,并且认定核心风险。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充分发挥专家意见,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定性分析。 (二)主要优点与局限性

1.主要优点: (1)激发了想象力,有助于发现新的风险和全新的解决方案; (2)让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有助于进行全面沟通; (3)速度较快并易于开展。 2.局限性: (1)参与者可能缺乏必要的技术及知识,无法提出有效的意见; (2)由于头脑风暴法相对松散,因此较难保证过程的全面性; (3)可能会出现特殊的小组情况,导致某些有重要观点的人保持沉默而其他成员成为讨论的主角; (4)实施成本较高,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素质,这些因素是否满足会影响头脑风暴法实施的效果。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德尔菲法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联系。它是一种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一)实施范围 适用于专家一致性意见基础上,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定性分析。

项目风险管理技术方法

项目风险管理技术方法 满意回答 以Word2003为例,制表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也是最常用的,点击“表格”菜单,然后选择“插入表格”,然后输入行列的数目; 第二种,点击“表格”菜单,选择“绘制表格”,鼠标变成一支笔,然后去画出你需要的表格即可; 第三种,在常用工具栏上有个按钮“插入表格”,先鼠标点击一下,然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出你需要的行和列的数目,最后松开,即可得到你需要的表格; 已上是表格创建的三个方法,当然如果最后要得到你想要的表格,还需要用“拆分”与“合并”,以及“插入行”、“插入列”、调节行高、列宽等相关操作才能最终完成整个表格的制作。追问 如果有斜线格,如何填入文字。谢谢。 回答 要做斜线表头,在“表格”菜单有个“绘制斜线表头”,点击就会打开斜线表头设置,在那里输入文字就行了,里面还有斜线类型,有单线、双线、三线,自己看情况去选,在插斜线表头的时候要注意表头文字字号不要太大

项目风险管理技术方法作者:ITPUB论坛 【IT168 技术文章】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两个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分别是头脑风暴法和核对表法。 一、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在解决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团队的全体成员自发地提出主张和想法。产生热情的、富有创造性的更好的方案。 头脑风暴法更注重想出主意的数量,而不是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团队想出尽可能多的主意,鼓励成员有新奇或突破常规的主意。 头脑风暴法的具体做法是:当讨论某个问题时,由一个协助的记录人员在翻动记录卡或黑板前做记录。首先,由某个成员说出一个主意,接着下一个出主意,这个过程不断进行,每人每次想出一个主意。这一循环过程一直进行,直到想尽了一切主意或限定时间已到。 应用头脑风暴法时,要遵循两个饕?墓嬖颍翰唤?刑致郏?挥信卸闲云缆邸R桓龀稍彼党鏊?ㄋ?┑闹饕夂螅?艚幼畔乱桓龀稍彼怠H嗣侵恍枰?党鲆桓鲋饕猓?灰?致邸 ⑵琅校??灰?酝夹?铩?lt;BR> 有关头脑风暴法的实施原则和要点,请朋友们阅读《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和要点》。

风险管理技术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第五章风险管理技术 如何改变风险状态是风险管理的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由于原始风险状态是由一系列因果关系积累形成的,所以改变原始风险状态的工作可以作用于任何一个环节。为此人类发展了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技术。 大致的分类是: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作用于原始风险状态的形成过程的风险管理技术;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作用于结果,即在风险市场上,将原始风险状态x交换为y的风险管理技术。 由于因果关系的相对性,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具有相对性,相对于更高级别的风险管理,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也可看作是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 风险管理技术还可以分为依赖风险市场的风险管理技术和不依赖风险市场的管理技术。前者必须在具备风险市场的条件下,风险主体才可采用(主要是财务型风险转移技术);而后者并不依赖风险市场。 第一节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 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是作用于原始风险状态的形成过程,所以了解有关风险状态形成过程的理论(风险致因理论)十分必要。 一、风险致因理论 由于风险管理技术源于保险,所以风险致因理论迄今还主要是指事故(损失、灾害)致因理论。以下是四种风险致因理论。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919年,英国人格林伍得和伍兹发现: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和心理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则其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 1939年,法默和查姆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指:个别人所具有的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有事故频发倾向的人是少数,但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减少事故频发倾向者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如何减少事故频发倾向者?不是就业上的歧视,更不是肉体上的消灭。正确的做法是,给每个人安排合适的工作。一类工种上的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不是另一类工种上的事故频发倾向者。 (二)、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理论

第五章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题库1-0-1

第五章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题库1-0-1

问题: [单选]华阳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客运公司,其业务涉及全国20多家大中型城市。2012年,公司在客运过程中发生事故5起。根据专家建议,公司欲对事故发生以后,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减轻事故严重性的影响,对多种可能后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则华阳股份有限公司适用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是()。 A.A、敏感性分析法 B.B、事件树分析法 C.C、统计推论法 D.D、风险评估系图法 本题考核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事件树是一种表示初始事件发生之后互斥性后果的图解技术,其根据是为减轻其后果而设计的各种系统是否起作用,它可以定性地和定量地应用。 适用于对故障发生以后,在各种减轻事件严重性的影响下,对多种可能后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问题: [多选]关于趋势,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下降行情里,不断出现的新低价会使投资者心情悲观,人心涣散 B.简单地说,趋势就是股票价格市场运动的方向 C.一般说来,市场变动不是朝一个方向直来直去,中间肯定要有曲折 D.上升的行情里,虽然也时有下降,但不影响上升的大方向

问题: [多选]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A.股票价格的变动反映了市场所有的信息 B.应该适当进行一些基本分析和别的方面的分析,以弥补技术分析的不足 C.市场行为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情况重复出现 D.市场行为反映的信息同原始的信息毕竟有差异,损失信息是必然的 安徽11选5 https://https://www.docsj.com/doc/e82467541.html,

问题: [多选]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市场假设。 A.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价格沿趋势移动 C.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 D.市场总是理智的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Risk management —Risk Assessment Techniques 、任务来源 当前,风险管理活动的重要性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并已成为很多组织的一项日常工 作。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其通过一种系统性和结构性的过程来进行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在此过程中,评估技术和方法的合理选取和正确应用,对风险 评估的顺利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标准化工作来反映当前风险评估技术选择及应用的良好实践,为国内各类组织提供权威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支持和实施指导, 成为近期全国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组织起草国家标准《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项目编号为-T-469 ,计划2010年完成报批。 本项任务由全国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0提出并归口。 二、标准编制过程 从2008 年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就开展了对相关国际标准的研究和跟踪工作,并积极参与了IEC 31010《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的讨论制定过程,为本标准的起草进行了良好的前期准备。 2009年6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相关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成立了该标准的起 草工作组,确定了标准草稿的内容框架与制定原则,并于2009年8月完成了IEC 31010 FDIS 稿的翻译工作。起草小组在参考该国际标准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基于国内风险评估的实际 状况,在征集相关专家的意见后,提出了国家标准草案(工作组讨论稿)。 2009年9 月10 日和10月22日,起草组召集工作组专家在京分别召开了两次标准讨 论会,对该讨论稿进行了广泛的商讨和咨询,充分交换了意见,并在会后依据专家意见对草案进行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