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从动漫中看日本人的美意识之残缺美

从动漫中看日本人的美意识之残缺美

从动漫中看日本人的美意识之残缺美
从动漫中看日本人的美意识之残缺美

学科类别:文科

从动漫中看日本人的美意识

外国语学院肖美华陈方园陈宇莉徐识

指导老师胡莉梅讲师

摘要:自然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以及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它造就了日本人热爱残缺美的文化心理和美意识。残缺美是日本人不同于其它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心理,渗入到日本人的精神和骨髓中,并体现在日本人的生活以及文学等艺术作品中。

关键词:日然环境;日本人;残缺美;美意识;文化心理

1美意识之残缺美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地震、洪水,以及国土面积过小易被侵略等等,日本接受着各种各样因为自然局限而生的挑战。因此日本人崇拜并且畏惧自然,时刻具有危机感。他们热爱在阅读了大量有关动漫美意识的资料报告,以及成员们通过亲自观看了大量经典动漫都后,我们对从中提炼的东西加以整理、分析、讨论,最终,我们得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关于日本人美意识的定义即——“残缺美”。

推崇一切自然的东西,大到国内绿化面积,小到饭前饭后对食物感谢的话语,等等日本人生活中的细节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而所有自然的事物都是有缺陷的,或者说是在日本人眼里的“别样的完美”,他们对这些不完美的地方细细把玩,可能在他们的眼里,反而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完美的残缺的地方,才显得这是自然特别的赋予。

于是他们热爱樱花,热爱它飘落时漫天飞花的一瞬的美。于是他们崇尚武士道,“切腹”的生命结束是将生命的灿烂保留在这一刻。于是,很久以前为人不喜的牙齿不齐,也被认为成别样的可爱,甚至将正常的牙齿也整形成“虎牙”。对“残缺美”的热爱也扩展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有挫折失败的不完美的生活才真正意义上人生。日本人对“残缺美”也同样体现在日本的名片——日本动漫上,我们小组将从动漫的

人物形象、动漫题材、结局、配乐、配音、具有特殊意义场景或事物、画风背景以下七个方面对其美意识中热爱“残缺美”的方面进行论证。

3.1动漫题材

题材方面,提起日本动漫,按题材分则可以分为搞笑、冒险、热血、少儿、恋爱等等类型。但是近年来最受日本人追捧的主流动漫则是热血动漫。热血动漫中的少年漫画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目前日本发行量最高的连载漫画杂志就是《周刊少年Jump》。少年动漫主要面向少年读者,这种少年漫画的主题就是——“努力、友情、胜利”。而其中受到相当追捧则是《海贼王》《火影忍者》《银魂》等作品。而这些热血动漫的主线,则大多是少年们结成一个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收获友情和胜利的故事。

以《海贼王》《火影忍者》《银魂》三部动漫为例。《海贼王》中的路飞一群人都有着自己的缺点和一个让人心伤的过去,他们一起走向寻宝之路打败种种困难。而《火影忍者》中的主人公鸣人,则是从小被狐妖附身受尽周围人冷眼与欺凌的孩子,从自暴自弃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忍者,并且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尝试最终将误入歧途的伙伴拯救而出。《银魂》的背景则是一个天人入侵,本来应该驱逐天人的幕府却贪生怕死的与天人勾结,守护国家的义士们反而遭到幕府的追杀的压抑的社会。主人公银时作为一个反天人义士,即使救国无奈,也会堂堂正正的活出自我。这三部动漫都有一个共同点,有一个不完美的设定。主人公们承认这些不完美,但是努力生活,与其生活搏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残缺的”的设定,主人公们的形象也能加鲜活,符合人们的审美观,也成为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

3.2动漫人物形象动漫结局

喜剧可以让人身心愉悦,一笑解千愁,然而只有悲剧才是隽永的,不论经过多长时间都会让人流连忘返。日本人似乎早已领悟了这一真谛,因此无论是怎样的一部动漫,或励志、或治愈、或搞笑、或热血,其中都不乏悲剧情节,换句话说就是不完整的残缺的美。与其说日本的美意识中对残缺加以了认可与接受,倒不如说他们是意外的热衷并非常地享受那份不完美的残缺。虽然听起有些自虐倾向的变态感但我们也不能否定他们由此而带来的积极影响力。所谓物极必反,祸到头便是福大体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以《名侦探柯南》为例,男主人公江户川柯南及身体因药物作用而变小的工藤新一。是一名出色的侦探,其聪慧睿智、果敢坚毅的个性绝不逊色于他的偶像夏

洛克福尔摩斯。从小怀揣着侦探的梦想并且也通过努力将其一步步付诸于实践。不论

是多么可怕强大的对手都从不会畏惧。这就是他在这部动漫中的形象定位,然而就是

这样一个近乎无懈可击的人却有着一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他的青梅竹马毛利兰。毛

利兰与新一从小心意相通,一起长大。如果不是因为一次意外事件是新一的身体意外

缩小了,也许他们早已成为了一对亲密无间的恋人,但是不行还是发生了。新一虽然

无数次的想要开口说出真相,但是他都忍住了,因为她无法至小兰生命安全于不顾。

即便如此他还是甘愿冒被追杀的危险以小学生江户川柯南的身份选择留在了小兰的身边。即便不能以真实身份相对,也要选择默默的守护,这就是新一的爱情选择。虽然

在动漫中对于新一对小兰的感情描述为数不多,但是那份坚定的心意却是历历在目。

新一曾经通过柯南的身份对小兰说过这样一句话:“无关多久,就算是死,也一定会

回来,所以,请你一定要等我。”这一句近似誓言的约定小兰读懂了,不得不说他们

之间是多么的心有灵犀。固然痴痴等待爱人归来的小兰让我心疼不已,但是默默承受,静静守护的新一更是让人揪心与无奈。这就是本部动漫中残缺美的最突出的体现。诚

然扣人心弦的悬疑推理让人欲罢不能,是本部动漫的最大看点,但是对于铁杆柯南迷

来说,“新兰恋”更是我揪心与关注的焦点。他们之间的感情故事充满着悲伤但是也

不乏感动的瞬间,让人不禁遐想。这就是残缺美的魅力所在。由衷地期待他们之间可

以苦尽甘来。

另一部动漫《犬夜叉》,是残缺美最典型的体现。动漫中所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让人心疼不已的故事。首先是犬夜叉,半人半妖的出身让他同为人与妖所不齿,走到哪里都被定义为异类。为了生存下去,不再被欺凌,他只能选择不断的使自己强大,然而他却被自己当时唯一心爱的人桔梗所封印,带着不甘与愤怒沉睡了50年,直

到阿离的出现;其次是桔梗,一生为保卫村子免受妖怪的骚扰而战斗着,从没有人知

道她的悲伤与孤单,知道犬夜叉的出现让她从巫女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女人,然而由于

命运的捉弄让他们错失了彼此,桔梗最终带着无限的狠与不甘死去,直至50年后又以

残缺的灵魂寄居在陶土跟骨灰捏成的身体里的方式重返人间,即使误会最终得以解开,但她始终还是孤单一人,飘零在世界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归宿。桔梗的一生

都是残缺的,即使她的身上充满了美的元素,美丽的容貌,美丽的灵魂,即便后来只

靠着怨念与憎恨存在着的她也是善良的。可以说整个桔梗的人物设定就是残缺美。再

谈动漫中另一个灵魂角色,阿离,一个拥有桔梗转世的灵魂,在身体里四魂之玉的指

引下从五百年前回到战国时代,将犬夜叉从封印中解放出来,并自始至终陪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虽然最终有情人得以终成眷属,但是在桔梗的心中行该也存在着难以

抹去的伤痛与残缺,那就是犬夜叉与桔梗之间纠缠不清感情。看着心爱的人为了另一

个女生而奋不顾身,她的心是很痛苦的,她也曾为此而迷茫过,然而她最终还是选择

了面对,甚至和犬夜叉一起去保护桔梗。不得不说她拥有着和桔梗一样美丽的灵魂。

至于结局,犬夜叉最终接受了自己半人半妖的身份,与阿离也接受了心中始终藏着一

个桔梗的犬夜叉,他们共同心中充满期待的迈向了未来,而桔梗也实现了愿望安然而去。他们都接受了现实赋予的一切,并与之战斗争取,最后获得了成功。我想这就是

日本人对美意识理解,残缺有时也很美好,因为它可以催人不断地前进与争取,最终

获得意想不到了收获。面对现实,脚塌实地,却也不忘心怀梦想,追逐前行。

3.4动漫配音

动漫的配音方面,不得不提的就是声优。男性声优中最受欢迎的则是神谷浩史先生,他从2012年到2014年连续三年获得了声优奖最多得票奖,是日本人相当喜欢的男性

声优,《机动战士高达00》里的提耶利亚·厄德,《夏目友人帐》里的夏目贵志、《八犬传—东方八犬异闻》的里见莉芳,都是他的代表作品。他的声音清晰但高冷,

有一种略带忧伤的感觉,这点特殊的“残缺”也正是他被无数日本人追捧的原因。女

性声优中最受人喜爱的则是朴璐美,而当选原因则是她作为女生偏中性的声线,让人

觉得声音非常的有魅力,本来女生的声音太过中性会是一个不小的缺点,但是这也成

为了她吸引无数fans的亮点。同时不得不提的是,最“萌”人气声优则是水树奈奈,“萌”的意思就是具有可爱的性质,水树奈奈声音中的甜腻傲娇,是天赋的美好与残缺,受到大家的追捧也是热爱“残缺美”的体现之一。

3.5动漫配乐(以日本的经典动画《千与千寻》为例)

在以往影片中宫崎骏的情景设置只为了一个目的达到建构一种作者所想象的美丽空间,大多是森林,例如风之谷中的森林,普拉达的自然景观,龙猫居住的大树和乡

村美景等。画面上森林占了很大的比例,色彩上以绿色、蓝色为主,分多层次展开,

制造了一种视觉效果,从而激起相应的心灵感应。

《千与千寻》中则大胆地起用了现代都市背景,同时故事的主要部分不再是在森林,而是安排在一个日本古时期的澡堂。虽然说该片在影像技术方面有突破,是首次以全

数码制作的动画电影,在画面、色彩、音响上更具细腻感和层次感,但片中的场景不

仅仅只是为了达到一个视听上的超越,而是有了较前期更深的用意,一方面借此场景

表现日本民族传统文化,本土观念更易回归,另一方面,场景本身有其寓意,千寻在

这个场景中成长与洗练,不仅是对人身体的洗礼,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灵魂的洗礼。

而这一主题与作品的主题相符,也就是说,画风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宫崎骏想要净化

现代日本儿童的心灵这一理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有一幕场景,千寻来的路已经变成了汪洋大海,而

海上只有一班老旧的火车通过,千寻与无脸男等人踏上寻找钱婆婆了旅程。蔚蓝的海,红色的冒着烟的火车,与一个纯真的少女,画面很是唯美,在展现魔法世界的美丽的

同时,也为作品提升了不少档次。

3.6画风背景(以日本的经典动画《千与千寻》为例)

影片中配乐作者是与宫崎骏长期合作的日本音乐大师久石让。他的简约主义风格

的音乐使宫骑骏动画电影里充满想象力和梦幻意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大体有

20段音乐,主要有《夏日的一天》、《没人的料理店》、《白龙少年》、《神明们》、《那一天的河》、《第六站台》、《无脸男》等,这些音乐很好的塑造了人物,营造

出了影片气氛。

久石让在《千与千寻》的音乐创作中,淡却了早前的轻佻,反而是渐渐压缓了节奏,以最简单的音符、最繁复多变的弦乐篇章去诠释小女孩千寻的情感世界。钢琴,

往往是以独白的形式独立于交响空间里,给人以一种取自于复杂世界里最孤独的心灵

感受。虽是细腻的抒情,但琴键之音却已没有了宫氏动画中的童趣色彩,反而是哀气

十足。为影片的神秘色彩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影片中的音乐追求以最简单的音符、最繁复多变的弦乐篇章去诠释小

女孩千寻的情感世界。

以单纯的眼光看,影片是关于千寻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神奇经验。但事实上,

它却是一则关于整个人类的精神寓言。人类在苦苦追寻生存出路的时候,却都无不意

外地迷失在歧途,开始在精神流失的过程里丧失希望。要寻找回真正的自我,做最后

的救赎,只能寄希望于千寻那样纯洁而无邪的童心。日本人的美意识也由此可见,用

悲伤的曲调、明朗的画风,讲述了一个看似童真,却又严肃的人性话题。

3.7动漫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景(以日本的经典动画《千与千寻》为例)

以日本的经典动画《千与千寻》为例,动画中的种种都向观众渗透着浓浓的日本

气息,从中可以捕捉到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影片中的“钱汤文化”。「浴场」是日本文化的特徵之一,意味洁净灵魂的场所。由于特殊色的地理构造,日本用拥有众多的温泉资源,并且自公元七世纪日本圣德太

子提倡佛教以来,佛教的清心净身礼佛的观念就已经深深扎根在日本民众的心中。由

于日本神道教的核心是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因此在日本人的观念中“自然之物本身是

清洁污垢的,都是性善的,所以符合自然的东西都应受到尊重”钱汤文化就是日本民

众对“清洁”极致追求的结果。可是电影里的浴场,正是社会的缩影。故事的所有背

景就是汤婆婆的大浴场,浴场的设计:浴场的设计是古代日本的城堡式风格,就外观

而言,方正的整体设计、拱起的屋檐、红色的墙、突起的尖顶等元素无一不是日本人

的精神家园的象征,而城堡的外侧却竖立着冒着黑烟的高大烟囱,这是西方科技文明

的标志符号。就澡堂的内部设计而言,木质的地板、高大的花瓶、祥云图案的屏风等

元素是东方文明的象征,而壁炉、锅炉却是西方文明的指示。在这个浴场中,除了里

边出入的众神们是一种幻想的产物物,其余的浴场的环境的设置,完全是按照一个典

型的日本的真实的浴场而衍化出来的【1】。影片中,以千寻的视角,全面展现了浴场的神奇影像,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众神们下船后的熙熙攘攘的繁忙与热闹,一帮日本浴

场女郎的莺声燕语的恭迎,接着就是幕后使这一切得以运转的工作人员了,那个瘦骨

嶙峋、手脚并用的锅炉爷爷,那些匆忙劳作的煤屎灰,还有看似冰冷、却心地善良的

小玲,……等等。其中,千寻乘电梯去找汤婆婆的过程,充分满足了导演对全景展现浴场的表现欲望。

美,是精神世界的一个领域。原初美意识的形成与民族的精神性格是分不开的。

日本文化的原初美意识最早可溯源于自然美和色彩美,对自然的色彩感受。

在《千与千寻》中充分体现出日本对色彩的审美。日本文化的原初美意识最早可

溯源于自然美和色彩美,而“这种色彩观与原初对神的信仰是分不开的,神道认为凡

是带色彩的都是不洁净的,唯有白色是一种神仪的象征。他崇尚白,并将其作为人与

神联系的色。作为一种美意识的特殊的追求,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富有巨大的诱惑力”。“日本民俗学将与白、青相对立的黑、赤二色称为‘黑不净’、‘赤不净’,

属于禁忌的色。王朝《衣服令》将橡、墨二色排列在最末位,表示身份卑贱的人所穿

用的衣服色。”这种对颜色好恶的美学传统,在《千与千寻》中充分体现出来。在人

类通往神域的门是斑驳破败的红色,油屋的建筑风格是红黄相间的颜色,在夕阳的照

耀下,在夜晚灯光的辉映下,显得更加的富丽堂皇,充满了奢华气质。这与古代日本

人一向崇尚自然色,崇尚简素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体现了现代都市浓郁的商

业气息。在这种色彩斑斓、华丽的环境里,千寻的父母、无脸人、汤婆婆、澡堂里的人,欲望无限的膨胀与泛滥,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疯狂的追求物欲,而导致精神信仰

的缺失。【2】

影片中还无处不渗透着日本的传统文化与信仰。如比较另类的人偶的信仰。在《千与千寻》中小白因偷了钱婆婆的印章,而被一群施了咒语的纸鸟追捕,受了重伤。其中,有一个纸鸟幻化成了钱婆婆,具有钱婆婆的音容相貌以及魔法,是钱婆婆的替身。他不是活人,却拥有着类似活人的形体与魂魄。詹鄞鑫在《心智的误区———巫术与巫术文化》一文中认为:偶像巫术是巫术中的一个门类,并对其定义道,偶像的

意义在于他被认为是事物的替身,凡利用偶像代替本体进行的法术。……偶像在巫术魔法中几乎可以充当任何一种被当作目标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现实

的人或物的替身,一类是作为神灵的替身。”

日本自古就有对人偶的崇拜,相信人偶的通灵性。在绳文时代,就开始制作各种

土偶。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把土制人偶作为祭祀之物,作为殉葬的替代品,代表人类

服侍自然神,表示对自然神的顺从、敬重,是活人的替代者与扮演者。这种作为人的

替身的偶人信仰,作为文化遗产,在日本的不同地区,仍然以不同的方式流传着。每

年大年初一至初三,日本人都要参拜神社,参拜者从神社获取的护身符中多有袚禊用

纸偶,人们可将自身不详转到纸偶身上。在福岛县三岛町的女孩们自制纸偶,并在三

月三日那天将纸偶装饰在偶人架上,偶人的数量要与家中女性成员的人数相等。三月

四日下午,邻近的男孩子们到女孩家收集纸偶放入木箱,然后女孩子及其母亲,跟随

手持木箱的男孩子到河边,他们将纸偶箱放入河中,任其漂流,还有女孩们像偶人吹气,意将自身不洁之物移向偶人,然后,将其与圆垫等一起放入河中漂走。所以,在

人的咒力意念下,任何物体都成了拥有人的灵魂的灵物。【2】

日本处于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日本人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民族文化现象——残缺美。以残缺为美这种日本人独特的审美观对日本的社会以及文

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审美观已经成为日本人一种重要的文化心理,甚至融入到

了日本人的日常语言表达,生活方式以及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中。

所谓残缺的美,即不完全的美。完全的美并不会带给日本人感动,而残缺却能够

带给日本人造成心理的震撼。日本人这种对美的独特的审视在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中

形成,并成为构成日本国民性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对残缺美观形成的影响。

日本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大自然给予日本人磨难。不断遭到大自然的种种考

验之后,日本人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强调人与大自然界的和谐以及对大自然的盲目膜拜。这种文化体现在日本的神的膜拜的形象上,日本的神的形象既是自然的,也是人

性的。一棵树,一株花都可以是日本人的膜拜对象,日本人有八百万神的说法。在经

常不断的自然灾难中,日本人对于眼前的欢乐总是抱着一种容易消逝的不安。在对大自然敬畏的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消极依赖自然,悲观看待自然的自然观念。大自然的

无常,带来一种生命的无常感。无常感产生了一种独特视角的审美——“残缺的美”(“有缺憾的美”或“不圆满的美”)缺憾既让人联想到圆满的美好,也让人联想到

圆满的无常,缺憾、不完整同样是一个让人思索、成为人产生各种情感的契机。日本人认为在其不完整、缺憾的状态之所以产生,有两种可能存在:一种是尚未达到圆满,

另一种则是已经达成于圆满,而处于圆满之后趋向消亡的过程,即所谓的“盈极生亏,满则招损”。在多灾多难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缺对于日本人的精神涵义更加深远和高达,对于多灾多难的日本人来说缺更加象征着圆满的希望。在希望中日本人才能生生不息,战胜各种各样的自然灾难繁衍到现在。

《千与千寻》中小白和千寻的关系是不完整的。他们虽然见过,或者说是相遇过,但是这种相遇其实是千寻掉进了河里;电影中并没有明确指出为什么唯独千寻会记住

小白。小白和千寻之间产生的感情,并不完全是友情,也不完全是爱情,甚至算不上亲情。两人的关系看似单纯,其实十分模糊,而导演并没有想把他们的关系阐述清楚。小白和千寻的过去是模糊的,在异域里是短暂的,而他们的未来又是未知的。可以说,导演没有交代清楚小白和千寻的关系。而观众们却能享受这种不完整的关系。可见,

这种“残缺”理念体现了出来。影片的结尾是另一个残缺。假如这是一部中国电影,也许结局会停留在千寻找到父母,然后大家一片欢天喜地;最好小白也能离开汤婆婆,和千寻一起走。可是结局不是这个。小白的手在放开千寻的手后,久久地停在空中,像是在挽留什么。小白最后还告诉千寻不要回头。为什么小白不能送她?为什么小白不让她回头?小白的结局到底会怎么样?电影并没有完全明确的解释。千寻是带着疑

问和遗憾离开的。她的困惑和她对小白的感情没有得到答案。这种没有答案的结局,就像没有完成的拼图,象征着日本文化中的残缺美。很多观众,尤其是日本观众会很

喜欢这个结局,正是因为他们享受这种残缺的美感。

日本人喜爱残缺美,热爱残缺美,残缺美是日本人重要的文化心理。自然环境对

于一个民族精神以及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大自然造就了日本人的精神和文化心理。残缺美是日本人不同于其它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心理。残缺美渗入到日本人

的精神和骨髓中,体现在日本人的生活以及文学等艺术作品中。造就了日本人一种独特的美的风格。

参考文献:

【1】谢恬. 解析《千与千寻》动画场景的符号涵义[J]. 电影文学. 2012(09)

【2】张金凤. 《千与千寻》古老文化的追寻[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07)

浙江省宁波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宁波市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进化论在文明睡眼惺忪.(sōnɡ)之际敲响晨钟,传统价值应.(yìnɡ)声龟裂,因果报应验出新义,宗教的 威严大受质疑,知识界也有人唾弃说教和生命卑微的唏嘘,一心经营个人的技艺,遁迹自娱。 B.在诗人以先知自许、诗学篡.(chuàn)夺宗教的意义上,写诗是一种渎.(dú)圣行为;而诗歌语言的暧昧性 喻示着人的多重性和虚无缥缈,这样,写诗又成了备受限制的尘世灵魂的自我观照与救赎。 C.脚夫们挑的挑,掮.(qián)的掮,胡诌着乡间小调,吱吱喳喳地上了船,等着解缆起篙,有的嫌无聊, 便去一边嗑.(ka)瓜子,有的开了和尚赐的斋佛果盒,却拈出一柱香来,惴摩着个中的意思。 D.待更阑人静,许先生蹑手蹑脚地取来一沓.(dá)泛黄的信纸,尔后在窗前坐定,时而托腮冥想,时而捋. (luō)着两撇胡子,似有所得,却极少下笔,这样一直持续到晨光熹微,房外传来盥漱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值得注意的是,史铁生叙述这场灾难的语调,舒缓,深沉,从容,荡净了事发之初绝望的狂躁,充斥 ....之意。[乙]四百 ..破落颓败之感,反添返璞归真 ..着一派平和、静远的气象。据此品味地坛的沧桑,殊无 多年的光阴里,地坛剥蚀了“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红,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外饰,呈现出朴拙而又凝重的本相。[丙]而这也恰似史铁生那被命运锤击之后的生命形态,卸落了“最狂妄的年龄”的 甲胄,“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然 ....地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过问生命的意义。”这样,有因有果的遭灾就褪去了浓浓的冤屈味,看似难以承受的灾难也不过是生命形态的另一种变化而已。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充斥 B.殊无 C.返璞归真 D.不期而然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对虚拟技术保持距离,不是因为我们刻意保守,以示另类,就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 技术可以另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B.干燥的泥土极易让人长夜瞌睡,山峦下的村舍寂寂,祖母在酣睡中再也没醒来,她的面容慈祥,像块 被雨水冲刷多年的瓦,手摸过去,有时间的质感。 C.历史上一切源于精神价值体系的对经济和法律的干涉,都可以说是违背了社会现实本身的运行规律, 原因之一是旧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弊端所致。 D.信息便捷是否意味着学生更有知识呢?爱因斯坦认为信息不是知识,所以他并不崇拜知识,他说:“‘是 什么’的知识无法打开‘应是什么’的大门。” 5.欢送词是主人在活动结束时欢送客人而发表的讲话。假设姚江中学学生会成员应邀来东山中学参加“地 球一小时”公益活动,假如你是东山中学学生会主席,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在活动结束时,致辞表示欢送。请在横线处补写欢送词。(100字左右)(4分) 亲爱的姚江中学学生会的同学们: 首先,我谨代表东山中学学生会,对你们参加我校“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表示真诚的感谢。 ▲ 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它的意境。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日本人の美意识

日本人の美意識 美意識(びいしき)とは、人が美しいと感じる心の働き。 美しいと感じる対象は個体差が大きく、時代、地域、社会、集団、環境などによっても大きく異なる。例えば、整然と並ぶものに美を感じるものもいれば、ランダムに並ぶさまに美を感じるものもいる。左右対称を美しいと感じるものもいれば非対称に美を見出すものもいる。無調を心地よいと感じるか否かなども美意識に関連している場合がある。 近代以前の日本には、西洋のような一貫した形での思索の集大成としての「美学」は無い。西欧では華美な装飾や対称の美しさを核とした人工の美をその美意識の中心においているが、日本人の美意識はむしろ自然と対立せず、寺社、庭園に見るように、自然に溶け込むこと、朽ちては再生するプロセスそのものへの馴染み、死をも敵対するものとしては捉えず、侘(わび)、寂(さび),(いき),(無常)に見るように朽ち果てゆくものへの素朴な同調などが基調になっている。 わび 侘(わび、侘びとも)とは、動詞「わぶ」の名詞形で、その意味は、形容詞「わびしい」から容易に理解されるように「立派な状態に対する劣った状態」となる。転じては「粗末な様子」、あるいは「簡素な様子」を意味している。もっと端的にいえば「貧しい様子」「貧乏」ということになろうか。本来は良い概念ではなかったが、禅宗の影響などもあってこれが積極的に評価され、美意識の中にとりこまれていった。茶の湯では「侘」の中に単に粗末であるというだけでなく質的に(美的に)優れたものであることを求めるようになったのである。この時期、侘びは茶の湯の代名詞としてまだ認知されていない。ただし宗二は「侘び数寄」を評価しているから、侘び茶人が茶に親しむ境地も評価され、やがて茶の湯の精神を支える支柱として「侘び」は静かに醸成されていったのである。 侘は茶の湯の中で理論化されたが、「わび茶」という言葉が出来るのも江戸時代である。江戸時代に多くの茶書によって茶道の根本美意識と位置付けられるようになり、侘を「正直につつしみおごらぬ様」と規定する『紹鴎侘びの文』や、「清浄無垢の仏世界」とする『南方録』などの偽書も生み出された。さび

(日语毕业论文)从日本女性婚恋观看日本女性社会地位

关于倭寇称呼的研究 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关于日语中表示原因的表达方式分析--以から?ので?で?に为中心 从福利?服务看日本的养老机构 浅析川端康成童年经验与文学创作的关联性 浅论日语的暧昧表现和其原因 [毕业论文](英语系毕业论文)英语广告的翻译策略及其特点 从名片文化看日本独特的礼仪 浅论日语敬语 从路易威登看中日两国奢侈品市场的变化 关于日语中的暧昧表现研究 たら、なら、と、ば的用法分析 日本妖怪文化的变迁-以天狗为中心 有关村上春树的恶的研究--以《寻羊冒险记》为中心 从日剧《半泽直树》看日本人性格倾向 从企业文化看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甘え” 从化妆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关于现代日本女性的继续就业 婚外情心理的中日比较――以《蜗居》和《失乐园》为例 从《人间失格》看太宰治的精神世界 从和色看日本人的色彩感觉 关于情态副词「やっと、ようやく、ついに、とうとう」等的意义与用法的研究森村诚一《人性的证明》中的人性的意思 母语干涉下的词汇误用 从日本古典文学看色彩美学 关于上田秋成和泉镜花的怪异文学分析 关于日本的“少子化”的原因和对策——女性方面看 从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看“と”“ば“たら”“なら”的用法区别 从“落语”看日本人的幽默 关于日本啃老族的分析 关于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特征和流行原因的考察 从雇佣制度看中日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 从松下公司看松下幸之助的灵魂 浅论“こと” 关于伊坂幸太郎作品中动物的作用 从《菊与刀》看日本文化 中岛敦作品与中国古典原著的对比—以《名人传》与《李陵》为例 神道教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 从铁路便当看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 浅论日语中的外来语 中日高学历穷忙族的比较研究 浅析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对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中的素质教育的分析

日本铁壶的好处与挑选

日本铁壶的好处与挑选 所谓的(生)铁壶,简单的说,是以生铁为原料,透过铸造方式来制成的煮水 器具(煮水壶)。 一般所说的生铁,是指铁质 内含碳量约2%~5%,及带有一些 杂质的铁。更具体的说,生铁是 将铁矿砂经初步处理,高温溶解 后所得的产物。若再进一步纯化 与添加钨等金属,就是一般我们 所熟知的钢。然而生铁有着质地 坚硬而脆的特性,所以适合用来 铸造铁器,因此又称为铸铁。 有了上述的原料(生铁)后,接 着就以铸造的方式来生产铁壶。 何谓铸造,即利用将熔炉高温融 化的铁(浆)水,倒入事先烧制好的 模型里,等待冷却成型。因此依据模型的不同,可以生产所需的器物,如:铁壶、铁锅、茶釜,等相关铁器。 在明治维新前,尚未踏入工业化的日本,和中国一样依旧是个封建的国家。自唐代以来,无论在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日本都深受中国的影响。所以与中国有许多相关的文化,也不断输往日本。最明显的例子之一,就是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主要承袭于宋代的抹茶道,即将茶叶碾制成粉状茶叶饮用,连带所需的器物,也都一并的传入日本。茶道在日本社会里,被视为招待客人的仪式,但仅限用于富商及诸侯身上。到了江户中期一般百姓,因为经济的成长,也才有能力接触茶道。但是单板冗长的茶道仪式,并不符合一般人民的需求。于是,有了能轻松简单的喝茶诉求。 在此背景下,有釜师开始从事茶釜的改良,将原本只是煮水的铁锅,改成有提把和壶嘴的铁茶壶。因此有了铁壶的出现,加上铁制的茶壶比一般陶土所烧制的茶壶(土瓶),更为坚固耐用的特性。因此广受民间欢迎,也几乎成为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之后,因为战争的影响使得铁砂需求量大增,及战后轻金属的流行,出现了可以取代原本笨重的铁壶,在重量上更为轻便的煮水壶。因此,导致铁壶迅速的走向没落,后来在政府的立法保护下,才得以继续留存。今日的日本铁壶虽无以往的光辉,但也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工艺品。 用生铁壶有什么好处? 现代人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天7杯水,成了众多都市人最简单经济的保健美容方式。不过,光会喝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懂点水质。 喝纯水、矿泉水,以为这样就够健康。不过某些矿泉水是用自来水加工的事件层出不穷,多少还是让人对于自己每天喝的水打了问号。 古人讲究茶道,对于水也挺挑剔。在对水有诸多讲究的同时,我们的先辈也创造了制造好水的方法--用铁壶煮水。 铁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两百多年前。 最早的铁壶是在中国诞生的,不过却是在日本发扬光大。由生铁铸造的铁壶,

关于“失蜡法”的科普。以及“失蜡法”铁壶的特征介绍

关于“失蜡法”的科普。以及“失蜡法”铁壶的特征介绍 又名脱蜡法,金属铸造的一种方法,中国古代在青铜铸造上已经使用这种方法,现代的精密铸造中称为熔模精密铸造。用蜡制成铸模,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型。加热失蜡法铸模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古代多用于铸造具有复杂形状的铸件。中国已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是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晚期铜盏部件和铜禁。战国以后,失蜡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除鼎、彝外,还用于铸造印玺、乐钟、佛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贮贝器、饰件等。现代,失蜡法仍用于铸造金属铸件,称熔模铸造。 失蜡法脱蜡法是先用蜡制造模,应用到翻沙上,就是将蜡制的样品埋入铸造的沙型中,夯实,然后加热,使沙型变得结实,蜡融化倒出,再将熔化的青铜或铁水倒入。一般翻砂是用木模或原型,得将砂型做成两半,再合在一起,模具必须可以从半个砂型中取出。而脱蜡法不必取出模具,因此可以铸造形状非常复杂的物品。现代精密铸造使用非常细的铸造沙,也是先做蜡模,然后将沙喷到模具上,高温烧制沙模,可以做出非常精细,形状非常复杂的模具。直接铸造出非常精密的零件,不必再进行机械加工。 ------------------------------------------------------------------ 真诚邀请大家加入《期货爱好者》qq群:248848127 ------------------------------------------------------------------ 现在我们再来说说失蜡法制造日本铁壶。 最早把失蜡法应用到铁壶制作的是龙文堂初代四方安平(1732-1798)。他精通铸铜,并把失蜡法应用于铁壶的铸造。龙文堂系堂口和龟文堂都有制造失蜡法铁壶。其中龟文堂铁壶只使用失蜡法制造。 -----------------------------------------------------------------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失蜡法铸造的铁壶与砂铸法铁壶在外观上的区别。 首先:失蜡法所作铁壶外观都非常精美,且大部分都采用满工(也就是外表面没有空地)。下面是我的一件桐纹失蜡法铁壶,大家观看者他的纹路是否符合这个特点。 而“砂铸法”铁壶除了霰纹壶,一般不采用满工,而且羽线一下一般都是素地

日本民族性格

对日本名族性格的再认识 【内容提要】 创立于中国、成长在日本的禅宗,对于日本人民族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禅不等于禅宗,禅也不等于禅意。……从禅到禅宗,再到禅意,可以说是一种发展、一种文化态势和延伸。结合禅宗在日本的发展,探讨禅意识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双重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把握日本民族的部分特性,并加深对日本民族今昔行为模式的理解。 【关键词】日本禅宗禅民族性格双重影响行为模式 禅意识的历史沉淀——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影响 产生于中国、成长在日本的禅宗,对于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禅宗以外的佛教各宗派在日本文化史上所起的影响,可以说只限于日本人的宗教生活,而禅宗则超越了这一影响范围,随着历史的发展、沉淀,逐步深入到日本人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到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中去。查尔斯·艾略特在其名著《日本佛教》中曾这样说过:“禅对于东方的艺术、知识及政治生活来说具有伟大的力量。禅也是日本式性格的表现。其他所有的佛教都没有禅宗那样…日本式?。”禅意几乎成了日本人之性格和人格模式方面的象征,时至今日仍在有意无意、有形无形地作用于日本的民族性格。 一、正面影响 1、纤细敏感、认真细致。岛国的地理环境使日本人只接触到小规模的景物,由此养成了日本民族纤细的感觉,他们乐于以纤丽纤小作为其审美的旨趣。通过日本庭园所体现出的禅意识,即强调“悟”性、“以小见大”等,进一步加深了日本民族的这种纤细敏感的性格。“于细微之处见功夫”的日本庭园也体现出了日本人做事的细致、认真。 2、自解自悟、具有刚性。中国佛教中的禅宗,相对而言又是最富个性,也是最具刚性的一派。如禅门中人讲究自我修行,自解自悟,倚重自力自度等等,都是阳刚之气旺盛的表现。中国禅传入日本后形成的日本禅同样如此。 3、调和内敛、注重集团。努力寻求个体与整体的依存、融合,可谓日本人的民族特性之一。中国禅传入日本之后,通过儒禅互补突出了“和”的理念,并进一步推动日本人形成了调和内敛、注重集团的民族性格。正如一位建筑师所说,“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和谐,如果把它移走,这里就完美无瑕了”;调和性正是日本庭园的基本要素之一,并充分体现了注重集团的精神意识。 4、重经验,轻思辨。禅宗主张通过个体的直觉经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从而具有非理性及经验性。这种特性导致禅宗在与日本固有的民族传统结合之后迅速本土化,并推动日本民族形成了重经验、轻思辨的思维方式。它在促进了物质生产、生活水平的进步和应用科学的发达的同时,也对日本的民族性格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负面影响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日本民族性格存在着非常突出的缺陷。所谓“见性”即是对无相的自己的自觉,这种见性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意义。正如“敏感是双向的,它让你看到多少美丽就会让你看到多少丑恶”一样,在日本民族的性格中,纤小敏感的背后是深重的危机感、认真细致的背后是偏狭固执的刻意追求;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背后是盲目自卑、唯我独尊;调和

抗日战争时期真实发生的刘连仁劳工案

刘连仁劳工案 刘连仁,山东省高密县井沟镇草泊村人。1944年,他被日寇抓去当劳工,遭到非人待遇,后幸运逃出魔窟。从1945年到195 8年在深山穴居13载,过着与世隔绝的辛酸生活。1958年4月1 5日,经爱国华侨和日本五团体援救,穴居13年的“野人”刘连仁终于回到了祖国。翻开历史,刘连仁不过是千千万万在日本军国主义残暴虐待下幸存的中国苦难劳工中的一个,他是日本军国主义虐待中国劳工的见证人之一。他的苦难经历,向人们活生生地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蛮罪行。 一、陷入魔爪 日本军国主义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为弥补国内物产及人力资源的匮乏,采用“以战养战”的政策,通过种种残酷、卑鄙的手段对中国各种物资和人力进行疯狂掠夺,先后强掳4万多中国人到日本内地当劳工,进行惨无人道的奴役虐待和敲骨吸髓的经济榨取,造成7000多名劳工惨死东瀛,众多劳工残疾,给几万个中国家庭带来巨大灾难,许多家庭因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日本侵略者从中国大量强掳劳工到本土是日本政府战时的基本国策。日本侵略者不仅成立了华北劳工协会、战俘劳工集中营等专门搜刮关押劳工的机关,而且于1942年11月27日和1944年2月28日分别制定了《有关将华人劳工转移到日本内地事宜》

和《关于促进华人劳工移进国内事项》,确立了“移入华工方针”,正式大量抓捕中国人到日本从事重体力劳动。山东是日寇抓捕劳工的重点地区。1944年9月2日(一说8月18日)早晨,年轻力壮的刘连仁和许多老乡一起被日本兵抓进了被称作“死亡大军”的 劳工行列。他们先是被运到枣行,后解送到高密城。在这里他们曾两次集体逃跑,未成,很多人死在日寇的枪弹下。随后他们被运往青岛,在伪“劳工协会”关了六七天,缺衣少食,又病死一些人。后来,日本鬼子给剩下的人换上军装,照了相,逼着盖了手印,当作“俘虏兵”,运往日本。从此,刘连仁和一起被掳的同胞离开了生养自己的祖国,开始了噩梦一样的辛酸生活。 十几天后,刘连仁和数百名被抓的中国劳工饱受折磨,终于来到了日本北海道明治矿业公司昭和煤矿。对中国劳工,日本方面指令:“不必有仁慈爱护之心;用不着洗澡设备;宿舍方面,坐下后,头上有一两寸空隙即可。”日本政府态度如此,日本所有劳工企业更是变本加厉地残酷压榨中国劳工。 刘连仁他们吃的是豆饼面、橡子面和鱼骨粉,这根本不是人吃的东西。食后口渴,喝冷水后就泻肚,腹泻严重者都没法穿裤子,许多人染上痢疾。一天劳作下来,晚上只有一碗稀的能照见人面孔的稀糊糊。实在太饿了,他们便在野外揪一些野菜、草根来充饥,但这若被日本监工发现就要遭到毒打。 10月的北海道,已经是冰天雪地,连树木也冻裂了。而刘连仁他们还是穿着在青岛发的一身单军装。日本方面不仅没有发给

日本人的美意识与无常思想

日本人的美意识与无常思想 核心提示:日本人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的视角或逻辑常常与我们所习惯的审美经验颇不吻合,并且,日本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美意识又常常与佛教的无常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日本人的美意识,直接涉及日本人的价值观及其文化背景,对我们理解现代日本人的精神结构、行为准则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飞花落叶’之美?、?不圆满的美?、?‘侘’与‘寂’之美?三个方面讨论了日本人的美意识与无常思想的联系。 “无常”和美意识 一个民族如同一个人一样,成长到一定的年龄,理解了死亡是自身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时,就会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存在的意义,以及死亡的意义,最后总结出人应该如何活着。可以说,生死观决定着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价值观。 在日本,面对生死无常,虽然令人慨叹,但是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应该超越的问题。人们不仅在无常的状态下生活,而且还发展为品味无常、享受无常的境界。然而,正如美国学者阿瑟·丹托所指出:“没有一种文化没有其对待死亡的方式,或没有对待苦难的办法。”可以说,在日本思想史的走向中有一条日本人为超越无常悲感、从无常悲感的压抑下重新获得精神自由而不懈地思索、实践的历程。并且,这种探索最大的特征就是它与日本的文学史、艺术史结合在一起,使无常与美、死与美的思考作为大量的日本文化史的结晶而留给后世。 这里的“无常”,是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处在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居,绝无常住性,故名。《无常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1000多年来已全面渗入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日本文化形成的要素之一。人们在研究日本文化尤其在探讨日本古代文化时,佛教中的无常思想几乎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词汇。 而美的思考即所谓美意识,是指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情感以及判断美的基准和思考。作为日本古代重要文艺理念的“物哀”、“侘”、“寂”等概念,就是古代日本人美意识的

日本茶文化

日本茶文化 学院:商学院 学号:2012221112310056 姓名:龙靖雯 年级专业:2012会计

日本茶道文化根源于中国,但如今却能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性文化符号而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在吸收中国的饮茶文化之时并不是简单地完全照搬与模仿,而是经历了一个与日本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即本土化的过程。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历经几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将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活动升华到极具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艺术高度,它是禅宗日本化以后孕育出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式样。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人们通过饮茶可以休养身体,平静心情。饮茶及有益于身心健康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享受。正因为此原因,茶自古就是人们所以爱的一种饮品,不仅仅是中华儿女,许多外国友人也深深被茶的魅力所吸引着。 茶最早以源于中国,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人们以茶来作为饮品,其苦中带甜,涩中有滑,清新淡雅,这也正是中国古人所见具有的优秀的比品性之一。人们以茶招待客人,宋朝诗人杜耒的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初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自古亦有“以茶代酒”之说,以茶代酒的典故最早出现在晋朝陈寿写的《三国志.韦曜传》里,“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以当酒。”足以见得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茶的重视。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唐朝时,大多以僧人饮茶,他们以求静气凝神的作用。的确如此,茶和酒同时饮品,酒是刚烈刺激的,而茶是柔顺平和的。酒是感性的,茶是理性的。酒是好的,但少有人饮酒能浅尝辄止,故而饮酒过量,不能自制,喝到忘形而且癫狂,所以,僧人饮茶已表明他清净的心态;诗人饮茶以表明他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世人饮茶以表明他生活的自在与安逸。再后来,查到进一步发展,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宫廷中,王公贵族以茶会见众大臣,气氛和悦;寺院中僧人饮茶诵经,无不有一种脱俗之感;文人不仅以诗交友,更以茶交友,边饮茶边吟诗,至情至性,乐哉乐哉! 茶道传入日本后,日本人深深被这种艺术多吸引并将其进一步发展。茶道虽然最早在中国提出,但并没有得到更深一步的发展,可在日本则不然。日本人很重视茶道,不仅将茶道视为一种艺术,而且是泡茶为一种仪式。 对大部分人来说,日本茶道不过是多人共处一斗室,共饮一碗茶的枯燥过程,而且日本茶道的饮茶程式有一套固定的规则和一个复杂的程序和仪式。日本茶道的仪式都是严格经过精心提炼后形成的最周到、最简练的动作。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中国不愿刻意追求而流于形上,一切顺其自然;日本拼命摹仿,追求各种境界而流于形下而不自知。” 但事实则不然,日本茶道其实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她通过烧水、点茶、饮茶的一整套过程,增进社交、修心养德。她除了茶这一主题外,还涉及花道、书道、建筑、陶器、礼仪等多方面的复杂内容。主人与客人之间对每一个动作的含义的领会,以及对每一件器物和环境的肯定和欣赏都是建立在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基础之上,而非仅仅是客套语委婉。只有具有极高鉴赏水平的客人才能注意到茶事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体会到茶事的不凡,同样只有具有极高修为的主人、茶师才能得到客人的认同。而主客双方只有达到如此共同的境界,茶事的不凡才得以体现,这些都得源于他们对茶道真谛的不断追求。然而,另一方面日本知名学者熊仓功夫先生把茶道定义为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室内艺能。她不同于日本其他传统艺术,她的艺术价值只能在室内进行的过程中得以具体表现。而一旦离开

日本盛虎堂铁壶官方简介

日本盛虎堂铸铁壶官方简介 日本盛虎堂铁壶壁厚,有大气稳重之样通体黝黑,彰古朴典雅遗风喝茶,喝好茶,而茶之关键不于茶,一为水,二为沸!水好,则茶不好亦好;水不好,则茶好亦不好。茶经曰:“其水,取山水为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捡泉乳、石池漫流者上......”,故茶机要为水,而上水为泉,盛虎堂铁壶亦可生泉!泡茶,时机最佳,鲜水方显茶之精华。茶录曰:“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并将水划分成“一沸”“二沸”“三沸”.......。普通壶难辨各沸之间隙,而盛虎堂铁壶能为之。盛虎堂铁壶,一眼泉,一壶茶,一块铁,一件养生之器。盛虎堂铁壶,其品质功效以八字概之:“添工精铁,泉沸补艺” 高品质:添——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公司研制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配方,不但能改善铁质,还能在煮茶时补充至水,被人体吸收。工——公司采用独有工艺处理铁壶内部,不似其他铁壶用漆或瓷覆盖铁壶内层使其美观、耐用,这样使得铁壶失去了应用的功效。盛虎堂“不锈铁”工艺处理铁壶内部,有漆、瓷之功效,又有铁器应有作用。精——该壶采用精铸工艺制程,工序繁琐复杂,保证了铁壶的精美、耐用。铁——盛虎堂采用从澳洲进口特殊铁矿石、特殊工艺冶炼的铁材料,用此制作的铁壶有山泉之妙,极适宜煮茶。奇功效:泉——用此壶煮水,放进的是纯净水,而壶嘴流出的却是山泉水,犹如一眼山泉。沸——煮茶侯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普通茶具很难观察到一熟二熟三熟之差别,盖受热不匀,而生铁铸成的铁壶可清晰辨别。补——原材料铁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铁元素最多,这些元素会渗透到水中。用水泡茶时,会与茶中的茶多酚类、植物碱等结合,更益于人体吸收。水与茶有相互增益之功效,茶有助于微量元素的吸收,水有利于茶内营养物质的吸收。艺——铁壶做工精美,其本身就是一件极为精美的艺术品。铁壶壁厚,有稳重大气之样;通体黝黑,彰古朴典雅遗风。 日本盛虎堂铸铁壶官方报价: 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官方报价 乾隆通宝暖炉SX999999001 3000 龟甲茶罐SX999999002 3000 珍珠SX999999003 1800 大丁SX999999004 4680 小丁SX999999005 4680 枫叶SX999999006 1800 鱼耳风帆电风炉SX999999007 5777 中国纹样电风炉SX999999008 5777 溪鸟SX999999009 15000 蝠面纹SX999999010 12800 小蚩尤SX999999011 11500 梅花SX999999012 15000 兽面SX999999013 20500 山城SX999999014 17500 菊香万里SX999999015 15000 边城月色SX999999016 17500 葫芦SX999999017 13000 松兽纹SX999999018 12000 蟹目望月SX999999019 9500 兰蟹SX999999020 17500 岩蟹SX999999021 12600

从庭院浅谈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卡 课题名称从庭院浅谈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出题 人 张福旺 课题表述(简述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完成课题的条件、成果形式等) 课题背景:“缩小意识”被誉为日本文化的特质之一。日本人擅长将大东西缩小,并且在小东西之中来表现雄大的感觉,即小中见大,同时发现其中的美。通过对日本人生活的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体现缩小意识的例子的确无处不在。从一寸法师的故事开始到俳句、庭园、茶室,从折扇、便当、袖珍书到笔记本电脑、机器人等等无不都是日本人缩小意识的具体体现。可以说缩小意识体现于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 目的及意义:通过对庭院的研究及对日本缩小意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日本文化的研究。 主要内容:首先,通过对几个体现缩小意识的典型例子的具体分析, 深入理解缩小意识的内涵。对日常生活中体现的缩小意识的例子进行具体论述。其次,从日本传统文化中选出日本庭园作为论述的重点,进一步对日本庭园中表现出的缩小意识进行具体分析,更深入地理解缩小意识的内涵。最后,综合日本的自然风土、稻作生产、以及审美各方面因素分析缩小意识形成的原因。 完成课题的条件: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论文。 成果形式:毕业论文 课题来源其他课题类别毕业论文 该课题对学生的要求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阅读与论文相关书籍,其中中文书籍不少于十本,日文书籍不少于五本。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学院意见 同意立题() 不同意立题()教学院长签名: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月 ________日

学年论文-日本人的美意识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从基本性格看日本人的美意识 学生姓名:叶利利 学号: 201120530117 指导教师:傅霞 职称:助教 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

从基本性格看日本人的美意识 201120530117 叶利利 摘要 日本人关于"美"的心境是独特而且超群的。日本式的美,一般情况下,不是华丽而是朴素,不是雄辩而是沉默,不是动态而是静。然而这种美的心境说到底是跟日本人与生俱来所形成的基本性格息息相关的,日本人那种敏感纤细,崇尚简单,和拘束孤僻的性格特征造就了日本人独特的审美观,也造就了如今不一样的日本,从生活中各个细微处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日本人。 关键词: 基本性格、美意识、纤细、简约淡泊、孤僻、空寂美

在《日本人的美意识》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即使在被认为没有余地加入美的表达的领域,也充满了美的表现。”看完这句话后,觉得深有同感。日本人无处不存在着美感,这还与其与生俱来的基本性格息息相关,日本人的性格与美的意识相辅相融。 1.敏感纤细的性格与独特的纤细审美意识 日本人生息的世界非常狭小,几乎没有大陆国家那种宏大严峻的自然景观。如上所述,只接触到小规模的景物,并处在温和地自然环境的包围之中,由此养成了日本人纤细的感觉和纤细的感情。他们乐于追求小巧玲珑的东西,而不像大陆国家的人们那样强调宏大。 1.1在建筑上 以建筑为例,日本人早在《日本书纪》上就明白地记载着日本人不喜欢大兴土木。日本皇宫规模不大,简单朴素,强调独特的非对称性。这里有这样一个故事8世纪奈良朝桓武天皇在位期间,动员30万民工兴建规模宏大的长冈宫,历时7个月尚未竣工,最后在朝臣和气清麻吕的建议下,中止了这一劳民伤财的工程,另外营造规模较小的大和平安宫,主要用以象征皇室的淡泊与素雅。中国建筑则不同,求全求大。中国的故宫规模宏大,南北中轴屹立金碧辉煌的殿宇,两侧并列建筑模式相同的配殿,呈对称格局,以显示皇室的威严和地位。日本庭园包括皇家庭园的建筑,也是在小规模的形态上再现自然,山水亭榭以小巧玲珑见长,与盆景的审美观念是相同的。不仅是庭园,神社、茶室的建筑也是如此,主要在简素上展现其建筑艺术的美。这几乎成为近现代日本人的住宅建筑的基本模式。中国庭园,尤其是皇家庭园则不同,完全是模仿自然之巨大,颇具典型性的颐和园、避暑山庄,其山水亭榭都以宏大而著称。 1.2在自然景物的欣赏上 日本人对自然景物也是以纤丽纤小作为其审美的旨趣,这也是与中国人对自然景物审美旨趣不尽相同的。中国人以高山为贵,喜爱大山岳,孔子就发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慨叹,夸耀泰山之气势宏伟。中国古代诗人就爱咏唱五岳。日本人则相反,他们认为山不在高,山以小而幽为胜。《万叶集》的诗歌吟咏的山多是亩傍山、香久山、耳梨山等三座低矮但很幽美的小山。中国人偏爱大河大江,以黄河、长江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日本人则喜欢浅而清的小川小河,尤其是涓涓细流的小溪,更是文人墨客经常歌咏的对象。日本人连对花木也是爱好纤小的。皇室将菊花作为皇家家徽,现在国会议员佩带的徽章也是菊花图案,似乎是以菊花作为国花,但日本民间却赞美细细的樱花,它成为日本人心中的国花。我们访问日本,稍微留意的话,就可以发现日本固有的花都是纤小的,不香,但很纤丽。日本人赖以生存的杉树,很少是大杉,多是修长纤小但很秀美的杉。日本的鸟很小,声音不响亮,但羽毛色美。这些纤细的东西,成为日本文人写诗作画的好题材。 1.3在生活的细微处 在生活各方面的细微处也显示出日本人这种纤细性格和好尚。日本人虽然与中国人同样使用筷子,但日本筷子却比中国筷子短小得多。日本的产品从汽车到儿童玩具、餐具都很精巧,讲究轻、薄、短、小。一位美国学者访问日本后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日本什么都小。他觉得日本的马小、狗小,连汽车也小。所以他称日本文化是“岛国文化”、“矮小文化”。有的人还认为日本人气量小,只关心身边的事,缺乏远大的理想。一位日本学者也承认,日本人崇尚纤细的美意识,“多少有点像日本人的气质”。 1.4在文艺思想上 日本人这种纤细的性格以及由此形成的审美意识,不仅表现在外观形式上,而且表现在思想感情上。尤其是日本文艺的纤细表现和简洁的形式,最适合表达日本人纤细的感觉和纤

坦白说,真的不要使用日本铁壶!

坦白说,真的不要使用日本铁壶! 坦白说,真的不要使用日本铁壶,此话何解?让我在这十条浓缩“罪状”中告诉你。1、煮茶利器:铁壶烧水沸点温度更高,比一般不锈钢随手泡等要高出2-3度,且保温时间也更长,利用高温水泡茶,可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而尤其对于普洱老茶而言,因陈化时间较长,是必须采用足够的高温水,才能淋漓尽致把其内质陈香和茶韵发挥出来,实为绝配,已越来越多的成为玩家级普洱茶友们赏茶、斗茶、鉴茶以及开展茶会活动必备的专业茶器。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你在斗茶中轻松取胜,然后放下手机,与朋友最真切的交流,茶,才是最古老最好用的微信。2、改善水质:使水更软滑、甘甜,这也可以改善和提高泡茶的口感。那么使茶好喝了,你会发现你开始嫌弃其他饮料了,茶是唯一没有添加剂的饮料,它健康!3、补铁专家:科学家们早已发现铁是造血元素, 成人每日需0.8-1.5毫克的铁,严重缺铁会影响智力发展, 而实验也证明饮水、烹调使用铁壶,铁锅等铁制器具,可增加铁质的吸收。因为铁壶煮水能释出易于人体吸收的二价铁离子,可以补充人体所需,从而有效地预防贫血。那么女人喝了铁壶水,你会发现你再也记不起任何化妆品品牌了,因为补铁,是你气色红润,养颜美容,根本不用买化妆品,男士喝了精力充沛,更加青春!是男女长寿的原因之一,加剧

了老龄化!4、坚固耐看:比陶壶更不容易破碎,导热速度快,无论放客厅,放书房,放茶室,都具有古朴韵味,大方雅观。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你迷上了各种铁壶,茶具,百买不厌,拉动GDP!5、具有收藏价值:百年难得的珍贵古董,亦是一件带有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水器。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件日常煮水器来养生,或是一件艺术品来欣赏,日本老铁壶的藏量已经越来越少,导致其价格一路飙升。这样你会发现,用着用着不停在增值,越来越小心使用,越来越喜欢,后来果断放起来摆放,天天把玩欣赏,逢人必讲解壶的独特性,分享养壶心得,慢慢的什么行业的朋友都有,只因为一起喝过茶赏过壶!6、富有灵性:壶上肌理纹样是美的集中显现,近3000种传统的纹样。霰纹,山水、人物、台阁、花鸟、鱼兽、龟甲纹、线纹、樱纹,“无纹”,“无纹”所呈现出的铁与铸型间自然形成的凹凸肌理。“无”,因其无所不包,也就无所不能。也是对斯人、往事的一种饶恕。整把壶的壶身、流、把、盖、钮皆呈圆满,这样的一气呵成很符合东亚人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寓意。这样一来以你会发现你更加勤快的浏览网页书籍了解中外茶文化,了解龙文堂,龟文堂,金寿堂,光玉堂等各个堂号,历史背景,文字典故,变得知识渊博了。7、修心养性:日本老铁壶买来一般会锈迹斑斑,这时候需要:刷洗:几经验证发现,使用清水,搭配洗锅的铁球刷洗,效果最佳。如果碰到较大的铁锈,可使用起子、

日本人的美意识_物哀

广角视野 w id e angle 日本人的美意识――物哀 李 娜 (西安工业大学 710032) 【摘 要】日本人的美意识中“物哀”是极其重要且经常被提及的。本文通过分析“物哀”美意识产生与发展直到被明确提出的过程,阐述了“物哀”的具体含义与在日本文学、文化、生活各方面的表现,论述了“物哀”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日本人;美意识;物哀;精神世界 日本人の美意識――物の哀れ 日本人の美意識には「物の哀れ」がある。「物の哀れ」というのは、人生の機微やはかなさなどに触れた時に感ずる、しみじみとした情趣。日本の音楽が単調な 、舞踊が緩やかな動作、寺院が素朴な様子、画が派手な色彩を避ける……どうしてこうなったのかといえば、これらは全部日本人の「物の哀れ」の美意識からなるのである。 「物の哀れ」は長い期間をかけて、「哀れ」から発展したのである。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初期、神、民族、国家共同体を追求する中の「誠」意識から「哀れ」が出た。古代神話、歴史伝説、歌謡などの口承文学からまず「誠」意識が現れ、それを基づいて、「哀れ」という美意識が芽生えた。 「あはれ」は最も「あ」と「はれ」と二つの感嘆語の組み合わせとして、人々が労働、戦闘、信仰、性欲などの衝動で発した喜び或いは悲しみの言葉で、ある本能的な感慨である。文化がまだ混沌していた時代には、他の文学の表現法がまだ現れていないから、このような感嘆語は「歌」として古代の原始歌謡に現れたのである。「あはれ」は日本漢字で表現すると、「哀」になる。字を見ると、哀愁の意味を読み取れる。正倉院の古書には万葉仮名で書いた例がある。「春佐米乃 阿波礼」。これは春雨を見て「哀れ」な気分になって、ある繊細で哀愁な感情の表現である。「哀れ」は哀愁だけでなく、歓喜の意味にも使われている。『古語拾遺』には天照大神が現れたとき、空が晴れ渡って、神々が喜び合って、踊りながら、こんな歌を歌った。「哀 阿那 于茂志吕(あはれ あな おもしろ)」。 『万葉集』は以上の「哀れ」の感嘆作用を伝承して、「哀れ」を独立の感嘆語として多く使われていた。その詠嘆と哀愁は全部個人の感情をもとに出たものである。『「万葉集」総索引』によると、万葉歌には「哀れ」を9回使用した。後の『古今和歌集』『竹取物語』『伊勢物語』『大和物語』『枕草子』『宇津保物語』にも「哀れ」が20回、6回、13回、54回、86回、317回出たという。 「哀れ」が広く使われるうちにだんだん単純の感嘆から物心合一の意識まで発展して、「哀れ」で悲哀、同情、愛憐などの感情を表して、感傷的な傾向がある。可憐な対象を主体として、人の真情を表現した「哀れ」は「誠」の美学精神と通じる。同時に、対象の中に主観的感情的に入り込んで、情緒的から情趣的感動になったから、「哀れ」だけではこんな感情、理念を完璧に表せない。この時、対象の上に「の」を付け加えて、「哀れ」と結んで、「物の哀れ」がはじめて出た。「哀れ」は平安時代にやっと「物の哀れ」になって、感動的意味から特別な情趣的意味になったのである。 『源氏物語』はその発展を促して、日本民族の美意識の主体になった。紫式部は『源氏物語』には「誠」を根底にして、「哀れ」 を「物の哀れ」に発展して、内容も豊富にして、賛美、親愛、共鳴、同情、可憐、悲傷などの内容を表す。また、感動の対象も人と物の限界を超えて、社会世相まで拡大した。調査によると、『源氏物語』には「哀れ」は1044回、「物の哀れ」は14回現したそうだ。 だから、「哀れ」から「物の哀れ」の美意識まで発展したのは紫式部によって完成したと言える。 国学者である本居宣長は、『源氏物語』の作中から「物の哀れ」の用例十二箇所を抽出してこの物語の本質が「物の哀れ」にあることを実証的に論証するとともに、この精神こそが日本文学の本質であると説いた。 「物の哀れ」は平安時代の日本文学から出た理念であるが、文学を影響するだけではなく、後世の日本人の文化観と人生観にも強い影響を与えたのである。川端康成は平安朝の「物の哀れ」が日本美の源になったとか、悲と美が互いに通じ合うものとか述べたことがある。彼はこの美意識の影響で、『伊豆の踊り子』の中に、主人公二人の悲を美に属して、淡い悲しみが真の美と解け合って、悲哀な美的抒情世界を作り出した。日本民族全体も残月を愛、初めて裂けるつぼみと散る花のかけらを愛する。 その中に悲しみ惜しむ哀愁の情緒が潜んでいると思うため、美感を増加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から。このようなはかない哀感と美感こそ、日本人の「物の哀れ」の真髄である。 「物の哀れ」は日本人の人生観に一番大きな影響は生死観といえる。その主体は「瞬間美」を求めて、美しい瞬間で永久不変の静寂を求める。死が最高の芸術、1種の美の表現で、芸術の極致が死滅だと川端康成は主張する。葉渭渠は更に日本人の美意識の中に瞬間美の理念が存在して、すなわち美の短さを賛美すると指摘した。古代日本人は自分を桜に例えて、瞬間美の観念を自殺で人生の極点になる行為に転換した。彼らの殉死の意義も瞬間の生命の光を求めることにあって、死滅の中で永久不変の静かさを求めることを企む。そのため、生命を求める一瞬の間はぱっと光り輝いて、「物の哀れ」の重要な特質である。 「物の哀れ」の影響で日本人の精神世界が他の民族と異になってる。日本の国旗が純白を下色にしたのもその影響と思われる。日本人は白色を愛して、白色が雪のようなためで、雪が純潔を象徴し、しかも雪は解けやすくて、無常な哀感を含んで、日本人の感傷的な性格とたいへん符合する。日本の歌舞伎は悲しい場面を表現する時、誇張の動作を避けて、多くは静かに悲しみを辛抱した動作で、観衆に更に深い方面からこの場面の表現した悲しい気持ちを感じ取らせる。世界で多くの国の国歌は雄壮で、しかし日本の国歌は哀調を持ち、子守歌さえも悲しみと可愛がりの気持ちがある。このような「物の哀れ」の強烈な感化力で日本人の心が影響されて、日本文化も独自の道を切り開いたのである。 【参考文献】 [1]『物哀と幽玄———日本人の美意識』葉渭渠、唐月梅著.広西師範大学出 版社2002年版 [2]『日本文化史』家永三郎著.岩波書店1970年版 [3]『日本文化史』葉渭渠著.広西師範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9 5 1—

日本“老铁瓶”

日本“老铁瓶” 作者:暂无 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2年第5期 撰文:郑薇图片提供:北京匡时 在一间茶室中,一家人围在炉旁的光景在如今是不常见的,蒸汽中缭绕的隐约背影,是冬日最温暖的生活记忆。 《红楼梦》中妙玉采梅蕊雪煮茶,雪、水、茶相融是古人追求冰清玉洁的意境。除此之外吃茶之人对作为茶器的 铁瓶也有着非常的讲究,其独特的造型,融入了釜师们对于周遭的理解与寄托。 冬天的日子是短暂的,老年人不是向着太阳取暖就是打瞌睡,少年人无事作时皆在庭院或空坪里堆着雪人。天上 云影慢慢地移着,也慢慢地拖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火钵上的主角煮水的器具—日本老铁瓶“咕噜,咕噜”作响,水开了, 少年便会跟随着蒸汽望向天空,直到水汽化作天空的一部分。我们所说的日本铁壶,日文是称为铁瓶或急须。在江户 时代天明期(1780年)的古文书中有记载铁瓶此名称,由此可推知铁瓶在庶民间开始普及是在此时期,而从幕府到明治 时期,民间铁瓶的使用更加普遍。铁瓶的产地最有名的是京都三条釜座、山形铸物、长滨的晴寿堂、京都的龙文堂与 南部铁器,其中龙文堂乃以它的铜盖而闻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买铜盖。 制作一把铁瓶需要多达80道的工序,想要独自一人完成修业至少需要15年,若要将自己的名字篆刻于瓶上,则 需要近40年的修业时间。众多纷繁的工序中才能诞生出经久不衰的作品。拿“铁包银点金龙纹壶”为例,光看到名字就 能感受到工序的复杂程度了,此壶的作者柳富甚次郎是一位金工名师,“铁包银点金龙纹壶”属于异材质结合的茶具,需 先经过反复的锻锤、加热、延展、纯化铁矿砂中的杂质才能将锻造出一体成形的外衬,这个时候才能进行下一步,制 作银质的内衬,最后二者谋合后还需再同时锤锻。这把壶经多年使用后包浆古朴浑厚,为目前日本发现唯一有如此独 特精工技艺并保存完整之美的古壶。仅介绍这一道程序就已觉繁琐了,可想那一道一道工序背后的手工职人是怎样的 细致与耐心。 繁复的工序之后就可以看到初步的瓶型,瓶型也是颇有学问的,最受人垂青的是代表南部铁瓶的“南部型”,其呈现出的纵长感犹如流畅的山形,常施以霰纹,是高级铁瓶的翘楚,就像富士山落满了雪,所以也被称作“富士型”;还有底 部圆润的“铁钵型”,绰号“柚子型”;而“尾垂型”与“万代屋型”尻型底部比瓶身略小的特征减少了热源对瓶身的损害;而“铃兰型”、“枣型”顾名思义由植物灵感而来,与现代水壶也更多份相近。“圆日型”显然是对日月的想像,尺寸也缩小许多,圆圆的可爱造型是现代居家人气的逸品。 壶上肌理纹样是美的集中显现,近3000种传统的纹样中尤以霰纹最为出名,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 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霰纹的铁瓶即便在大雪时节煮茶也属应景之物,山水、人物、台阁、花鸟、鱼兽,曲尽其妙。其他的如龟甲纹、线纹、樱纹也是常见的纹样,而“无纹”所呈现出的铁与铸型间自然形成的凹凸肌理。“无”,因其无所不包,也就无所不能。也是对斯人、往事的一种饶恕。从纹样上理解,对于同属东方文化体系的中国人 来说也不难理解日本壶的纹样含义。三德堂的铁嵌金银花开富贵壶来便是很好的代表,三德堂是明治时期独特的堂号,“堂号”和堂口里的釜师是离不开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名釜师,名釜师也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紫砂壶的名家,三德堂做工 严谨可惜无优秀金工师传承,此堂号作品极为稀有,壶上用整块银雕凿而成牡丹花开、与金银蝴蝶双双对对,和中国 传统一样象征着金玉满堂、花开富贵、圆满吉祥。而把手上的葡萄藤蔓象征多子多孙。整把壶的壶身、流、把、盖、 钮皆呈圆满,这样的一气呵成很符合东亚人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寓意。 茶的世界里崇尚清幽孤寂的境界,作为茶具的铁壶,传承至今已近400年,煮茶的过程是一段时光的孕育,一动 一静间潜藏着日本人独特的处世方式,也是茶人借由铁瓶诉说的悠远。之所以说是铁瓶在“诉说”,是因为铁瓶中还有一 个容易被人忽视但有趣的地方,这便是它的鸣声,有的像风吹松的声音,有的如波涛在翻滚,依工艺师的加工而产生 不同的效果。声音的产生基于三个部分,一是底部所装的响片,这是釜师精心制作的响片,因为有这种响片所以铁瓶 才会有悦耳的声响;二是壶盖发出的鸣叫,此时打开壶盖时要小心,因为水蒸气上升,所以容易烫手;三是底部设计 的凹陷所发出的声音,所以伴随着火的大小就会产生不同的声响。 “器以载道”所载之道,也有赖于艺术家不同的见解。因此,每个“器”之“道”不一,但仍为大同,若是人人都能够保 持物我和谐之道,在允许他人自在的同时,亦能不失自己的立场,在自我考虑时也不失去对于整体的关怀,生命定能 更加喜乐。而“茶”与“水”则贯穿这一法则,在汤水与茶叶发生碰撞的一霎那便是永劫,万物都在涌动。“豫兮若冬涉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