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教育、动作教育、认知教育、社会性教育、营养和喂养、卫生和保健六个方面。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从不同的作用上划分为六个相对独立的方面,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六个方面完全分割开来实施。事实上,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经常需要相互渗透、相互支持,这样才能真正达到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预期目标。

一、语言教育

主要是指以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在0~3岁婴幼儿的生活环境中,成人与婴幼儿进行的一系列语言交流活动或专门的语言训练等活动。具体包括提高婴幼儿倾听和辨析语音的能力、理解词义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欣赏和阅读的能力等,其中,核心是培养倾听能力和口语能力。

对0~3岁婴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有助于充分利用人类语言关键期所带来的学习效能放大的效应,为个体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遵循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深化婴幼儿与成人的交往行为,从而也将有效促进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二、动作教育

0~3岁婴幼儿的动作教育主要指对身体运动技能方面进行的系统训练活动,具体包括大运动技能的训练和精细动作技能的训练等方面。其中,大运动技能的训练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幅度较大的动作,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立、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干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的训练。精细动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指手指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如抓握、摇动、摆弄、拇指与食指对捏、握笔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线、折纸、使用筷子等技能的训练。

动作不仅有助于增强0~3岁婴幼儿的体质、保证0~3岁婴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能够促进其脑部神经组织的发展,是大脑成熟的“催化剂”。更重要的是,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动作技能也是智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外在表现形式。而动作技能的发展又能够增强0~3岁婴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的能力,并有效扩大其探索范围,从而使其得到更多认知和交往的机会。因而,对0~3岁婴幼儿进行动作教育,也能够有效促进其认知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

三、认知教育

认知教育主要是指对0~3岁婴幼儿的认知能力进行训练,以及在此过程中帮助0~3岁婴幼儿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在认知能力训练方面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等各方面能力。必须注意的是,由于0~3岁婴幼儿的典型思维方式是直觉行动思维,其思维过程以动作为核心,尤其在语言能力形成之前,个体的认知能力主要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因而认知教育与动作教育是分不开的。此外,0~3岁婴幼儿的认知教育还应当以

感官教育为基础,注重积累具体直观的认知经验,从而为未来的抽象的认知经验的获得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社会性教育

社会性是指个体在其生物特性的基础上,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逐渐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征。一般认为,社会性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社会适应、道德品质和自我意识六个方面:由于社会性主要涉及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因而0~3岁婴幼儿社会性教育必须通过与其交往和引导其与他人交往进行培养。

五、营养和喂养

营养和喂养主要是指日常生活护理中涉及日常饮食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0~3岁婴幼儿食谱编制、膳食制作方法、科学营养理念和喂养方法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是0~3岁婴幼儿的主要看护人必须掌握的.因而主要的教育对象必须涵盖0~3岁婴幼儿的家长、早期机构中的专职育婴人员、家庭中负责照料0~3岁婴幼儿的保姆以及其他主要看护人。

六、卫生和保健

卫生和保健主要是指日常生活护理中涉及常见病防治和护理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新生儿护理、计划免疫、生长发育监测、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以及婴幼儿饮食、衣着、活动、抚触、沐浴等其他日常生活的保健、护理等.,这部分内容也是0~3岁婴幼儿的家长、早期教育机构的专职育婴人员负责照料0~3岁婴幼儿的保姆以及其他主要看护人都必须掌握的。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 婴幼儿期是一个人一生中神经系统发展最快、各种潜能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大脑发育。现在,一些家长经常担心婴幼儿早期教育可 能对他们的大脑发育不利。事实上,这种恐惧是不必要的。早期教育的核心是 为教育提供营养的环境,激活幼儿的大脑发育和个性成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 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正处于迫切需要科学规范的时期。很 多人对早期教育存在着误解,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式都存 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本文研究中笔者希望通过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现 状进行研究能够让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向更加清晰,从而使 更多的人更加深入的了解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利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婴幼儿;早期教育;对策分析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1 研究目的 1 1.2.2 研究意义 2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2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1国内研究现状 2

1.4.2国外研究现状 3 2 相关概念界定 4 2.1 早期教育 4 2.2 家庭教育 4 2.3 早教机构 4 3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 3.1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 5 3.1.1 城乡早期教育发展不均衡 5 3.1.2 家庭早期教育观念不科学 5 3.1.3 早教机构课程质量不高 6 3.2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6 3.2.1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6 3.2.2 家庭教育重养轻教 6 3.2.3 早教机构商业化过重 6 4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8 4.1 政府方面 8 4.1.1 资金投入支持 8 4.1.2 相关政策的支持 8 4.2 家庭方面 8 4.2.1 以父母为主避免隔代教育 8 4.2.2 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9

婴幼儿早期教育现状与分析-最新文档

婴幼儿早期教育现状与分析 一、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严重性 俗语说:三岁定终身。这句话并非空谈。科学研究发现,宝宝出生时脑重量约是350克;一岁时约950克,占成人脑重的60%;;两岁时脑重约1100克,占成人脑重的70%;三岁时脑重量约1260克,占成人脑重的85%,已经接近成人脑重。这说明,孩子年龄越小,大脑发育速度越快。美国出名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对1500多名婴幼儿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得出结论:婴幼儿有着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并且60%的智力都是在三岁以前获得。可见,早期教育影响人的终身发展,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 二、早期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 目前,婴幼儿大多以家庭分散抚养为主,他们多分散在各个社区,以社区为依托,教育任务基本由监护人完成。在早期教育知识获得途径的调查中,老一辈主要靠自身已有经验育儿;年青家长主要是从网络、电视、书籍中获得相关知识;通过专业早教机构获得早教知识的所占比例还是较少。从总体上看,婴幼儿家庭教育呈现出经验式,零散式、跳跃式的特点,具有零星性、随机性和主观臆断性,这种教育方式已经直接影响到婴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由于社会飞速发展,大部分家庭都已经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表示出高度重视。但是由于自身教育能力和条件无限,许多家长在教育方法、教育经验、教育耐烦等方面存在焦灼和苦楚。因此,家长们还是迫切需要接受专业早期教育机构的指导的。但是鉴于我市目前现状,实现早期教育社区化任然处于理想化状态。 三、我市早期教育市场存在的问题 1、早教机构监管部门的空白 2013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的通知:要求试点地区建立政府主导,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分工负责,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分工,切实把早期教育指导纳入公共卫生和教育服务体系。2016年,江苏省明确规定,早教机构登记注册须由当地教育部门审批及管理。

学前教育概论题库

学前教育概论题库 1.简要叙述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历程及教育思想。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阶段(15世纪以前)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在他的《理想国》中反映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首先,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对除奴隶以外的其他阶层的子女实施公共教育。第二,柏拉图认为学前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第三他认为应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并从游戏中了解儿童的自然才能,而不能强迫儿童学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2—前322)提出应按人的身体成熟状况划分年龄段,每7年为一个年龄段直到人身较为完善(21岁)。他主张母乳喂养,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育。亚里士多德提倡体育运动,他认为体育运动即可以抵御严寒,又能陶冶幼儿的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幼儿5岁以前不应学习课业,以免影响幼儿的发育。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初创阶段(16世纪—18世纪后期) 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理论比前一阶段,更加系统、完整,有现实性和指导意义。 (1)提出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使儿童的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 (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发展感官,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方法。

三、学前教育理论发展阶段(从18世纪后期至今) 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建立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使学前教育理论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前教育学。他认为学前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遵循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幼儿的自我活动实现的。他认为教师只是为儿童提供活动的条件,而不要进行干预,只有在必要时才对幼儿提出一定的要求。福禄贝尔游戏有着重要的教育地位。对玩具的重视,福禄贝尔把自己制作的玩具取名为“恩物”,意为“神恩赐之物”。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期现象,而动手的操作,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和各项能力的提高,由此,蒙台梭利设计了一套教具,由教师示范后幼儿进行操作。蒙台梭利教具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着严格的程序和纪律。其次,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教师要做的只是给幼儿提供一个成长的环境,而不要过分的干涉。 2.简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清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1840年,英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中国国门,中国逐渐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近代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影响,中国儿童早期教育打破了单一家庭教育的模式,学前教育机构的逐渐发展起来。 1903年清政府在湖北武昌设立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1904年改名为武昌蒙养院)。蒙养院的建制和办院思想深受日本影响,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色彩。

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单位: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幼儿园 邮编:215164 作者:徐云【摘要】: 积极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0-3岁婴幼儿的教育的现状存在很多问题,0-3岁婴幼儿的教育主体、教育途径、教育投入都不容乐观的。针对如上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字】: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现状; 对0-3岁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是关乎民族、国家乃至人类未来兴衰的重要举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前教育国际协商会议上提出:“学前教育要下延到0岁。使学前教育真正成为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切保育、教育活动。”积极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也掀起了相关的研究热潮。 [1] 一、问题的提出 学前教育是国家确立的基本教育制度之一,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开端,业已成为新时期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重要内容。重视婴幼儿早期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婴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儿童的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

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也是一门艺术性的工作。近年来,我们吴中区在大力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今年区政府将0-3岁科学育儿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充分利用全区幼儿教育资源,建立起区镇(街道)两级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建设了区科学育儿指导中心和各镇(街道)分中心。目前幼儿教育设施建设大都已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加快了对育婴师的培训,目前已有120多人经培训合格获得国家育婴师资格证书,为早期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现状分析 1、0-3岁婴幼儿的教育主体 目前,3岁以下的孩子入园及受教育机会比较少,绝大部分的0-3岁孩子基本上是在家庭养育中成长的,都是无目的地自由玩乐,是由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保姆看护的,这些看护者没有受过基本培训,是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带孩子,而家庭中保姆的文化层次偏低,基本上不懂得应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早期教育,他们多数是以照顾孩子生活为主的保护角色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发育,对孩子的成长阶段的特点不够了解,因此也谈不到有目的的指导和训练。只有小部分3岁以下孩子的入托,所以, 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挖掘孩子潜能始于零岁”的观念成为多数孩子家长的共识,由于现在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孩子的问题上输不起,现代父母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他们对待孩子的成长越

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早期教育

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早期教育 婴幼儿时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人一生基本智力的80%是在六岁前奠定。孩子们生下来都一样,长大后就不一样,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有很强的能力,成为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有的人心理素质很好,很有信心,可有的人是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罪犯。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人发展、变化的如此之大。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长,那么,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造成的,家长们力图不让孩子受一点伤,不受一点打击。 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幼小心灵的成长需要尊重 幼小心灵的成长需要尊重。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也有人格、思想、隐私、尊严等,作为父母,应该给他们最起码的尊重和保护。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曾经提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的预备,也具有他的本身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爱护他的天真烂漫”同样得不到父母尊重的孩子,孩子也不会尊重你。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看到这样的父母,以自己的权威侵犯孩子的天地,与孩子的心灵间就会横着一道无形的鸿沟,心灵的沟通就会出现障碍。很多少年犯甚至成年人犯罪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幼儿时期的影响造成了心理上的扭曲。因此在孩子的早期教育的过程中不光要学习知识,早期的心理成长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生命的质量。所以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的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父母应该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法则,鼓励孩子自由探索。避免过分的干预,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侵犯性,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6个月的宝宝就能根据爸爸妈妈的表情看出高兴或生气,宝宝的洞察能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那么在教育的过程中。 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儿童时期,不但受限于先天遗传因素,更脱离不开后天的复杂环境影响,在种种因素中社会评价和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大,所以父母给孩子贴标签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要动不动就把笨

完整word版,29656_儿童教育概论考试经验及考试重点

29656 儿童教育概论考试经验 学前教育学 一、小题 1.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学校。目的是谋求儿童特别是社会下层出身的儿童的生存、健康和幸福,这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2. 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他著作的《爱弥儿》一书中。 3. 卢梭的“否定教育”,并非是无所事事,其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教育要与儿童的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了解会判断) 4. 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福禄贝尔认为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 5. 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人。 6.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7.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从1岁到4岁左右是秩序的敏感期;出生后两个月到8岁是语言敏感期;从出生到6岁是动作敏感期。 8. 1903年,清政府命张之洞等人重订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是学前教育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学制, 9. :辨析题:有说法:儿童是不打不成器的小孩,对吗? 答:不对,应当把儿童当作人生一个特殊阶段,有其独特的价值观,有其自己的智慧。 10. 辨析题: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对吗? 答:对,儿童有他自己的思想,有他自己的世界。他的思想和世界不是成人灌输给他的,而是他自己构建的。 11. 辨析题: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对吗? 答:对,儿童的艺术是儿童心理世界的真实流露。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认识、想象、愿望或情感。 12. 辨析题:儿童是成人之父,对吗? 答:对,儿童的发展是人类祖先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儿童创造了成人。 13. 辨析题:儿童是成人之师,对吗? 答:对,儿童的生活不受规律束缚,不追求名利,听任自然,符合规律。 14. 现代儿童教育理论重要来源:园丁说。 15. 社区学前教育的特点是①.地域性②.实用性③.综合性④.双向性 16. 托幼机构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 17. 托幼机构中物质环境的重要性哪五个方面 ①.儿童生活的保障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③.激发智力潜能④.锻炼对环境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⑤.萌发爱护创造周围环境的意识。 18. 幼儿园每班应有不小于60平方米的游戏场地。

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

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 1、训练感觉器官:视觉:新生儿所在的房间要宽敞明亮,视力所及处要有鲜艳的物品。听觉:不要避开人的声音,而且要有音乐存在。嗅觉:让宝宝闻各种各样的气味。味觉:让宝宝品尝酸甜苦辣的滋味。触觉:经常抱宝宝,并有意识地用软、硬等不同材质的东西触碰宝宝,让他能够有所感受。 2、发展交往能力:这是宝宝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宝宝进入社会的开始。爸妈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宝宝接触同龄宝宝和成人,鼓励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落落大方、行事礼貌;并创造机会比如鼓励宝宝正确称呼客人、给客人倒茶、带宝宝串门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宝宝的语言能力、提高了自信心,而且为其高明的人际交往打下了基础。 3、培养观察提问的能力:教宝宝学会看世界。从衣食住行、花草树木、砖瓦泥石等日常所见来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并能够即时地对宝宝的提问作出回应,比如宝宝指天上的星星,爸妈就要立刻告诉他“星星”这一概念,将物与概念对应起来。等宝宝再大些,观察的事物多了,就要引导他进行思考提问,刺激他认识世界的强烈欲求。 4、进行体能训练:平时多带宝宝进行运动,有条件的家庭从宝宝一出生开始就开始注意这方面的训练,比如新生儿期开始学游泳、1岁半左右学滑冰等。根据对中美两国儿童的调查,在身体运动、发展体力方面,中国儿童明显不足。爸妈要提高宝宝的体能训练,让宝宝在拥有健壮体格的同时,还可培养大胆勇敢等品格。 5、训练劳动制作:从猿到人的标志就是:开始用手使用和制作工具。人的个体成长也是需要劳动和制作的。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的动手能力却很差,其原因在于爸妈的溺爱剥夺了宝宝的动手权力。所以爸妈要鼓励宝宝培养自我服务的能力,将宝宝力所能及的动手权力还给宝宝,让他在做纸工、玩玩具中体会创造的快乐。 6、培养口语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巴甫洛夫将语言称之为“人类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在早期教育中,要增加语言的信息量,将足够的语言信息输入宝宝的大脑;要用规范化语言,比如每天花20分钟给宝宝朗诵美文。此外,若要学习外语,就让宝宝及早接触。

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标准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幼儿教师作为从事一种专门化职业的道德引导者、思想启迪者和心灵开拓者,更是人才培养教育情境中的主体之一。良好的职业素质会促进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完成自己教育、教学工作。本课程是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根据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向社区服务与管理岗位,通过学习婴幼儿早期教育这门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早期教育智能开发的重要性以及早期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组织幼儿进行儿歌、阅读、认知、交往等活动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对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的认识,感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后,能够面向儿童教育岗位,如早教机构教师、幼儿园游戏指导教师、以及开发相应儿童早教课程等岗位。通过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双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为走向相应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前修课程为:发展心理学,家庭教育学;后续课程为:游戏理论、幼儿绘画;本门课程是前修课程的后续课程,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和辅助课程。

1.2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如早期教育指导师、幼儿教师、幼儿教学课件制作等一系列相关岗位的分析,本课程将采取课堂基础知识+实训练习+模拟教学情境的结构完成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坚持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按照早教老师的工作任务来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设计思路 第一,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 第二,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 第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第四,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职场岗位的要求设计课程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参考学时为54学时,3个学分。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 掌握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及教育重点,了解其智力开发的黄金关键期; 2. 掌握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了解其个性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3. 掌握婴幼儿发育五大领域以及八大智能的内容,体悟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4. 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行为,表述行为及早期阅读习惯; 5. 如何利用亲子游戏和看图讲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如何利用儿歌和音乐活动促进婴幼儿的音乐感知力和右脑开发; 7. 针对不同年龄段(0-3岁)的婴幼儿,开展相应游戏活动的原则及要求。 语言表达能力。 2.2基础从业能力 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英语能力计算机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2.3课程能力目标 1. 具有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丰富的想象力;

学前教育概论

学前教育概论 学前教育研究对象:学前教育概论是研究幼儿教育现象及问题,以揭示幼儿教育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的科学 幼儿教育概念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幼儿教育包括专门机制的幼儿教育、社会幼儿教育和家庭幼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只是专门机构的幼儿教育。 理解学前教育概论应把握以下四点:应有全面的观点,应有整体的观点,应有动态发展的观点,应有开放的观点。 幼儿园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第一,幼儿园以3周岁至入小学前(6周岁或7周岁)年龄段儿童为对象。第二,幼儿园是社会公共教育机构。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是世界第一所名为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机构。湖北武昌蒙养院,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 第三,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幼儿园既具有教育性质,也具有福利性质。幼儿教育既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福利事业的性质。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实证的方法:对幼儿教育实践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 (1)观察法:观察者对幼儿教育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比较长期的感知的方法 (2)调查法:借助谈话,问卷,座谈会,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手段,间接研究幼儿教育现象的方法。(3)实验法:研究者有意严格控制各种条件,积极干预被研究的幼儿教育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进程,从而揭示幼儿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2历史的方法:通过研究中外教育的历史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一种方法 3理论演绎的方法:即从哲学,文化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中演绎和推断出幼儿教育理论的一种方法。

柏拉图:第一个论及幼儿教育重要性的人,也是第一个提出幼儿社会教育主张的人。 英洛克:《教育漫话》英卢梭:《爱弥儿-论教育》法欧文:《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法》,《母亲与儿歌》《幼儿园书信集》他倡导自由。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出生时善的本质已处于萌芽状态。教育可以助长这种发展。他主张儿童发展儿童的感觉器官,主张用直观和游戏的方法教育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生物的目的,即帮助个体自然发展;二是社会的目的,即使个体适应并利用环境。他认为真正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个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 社会生产力与幼儿教育有哪几点: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三社会生产力影响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具体内容 四社会生产力影响幼儿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适宜发展性教育:称为“与儿童发展相适宜的教育”。包含两层含义,一,教育要与儿童年龄特征相适宜,二,教育要与每一个儿童的个人特点相适宜 为什么说幼儿教师应树立科学幼儿观:①幼儿是自然人②幼儿是社会③幼儿是完整的个体④幼儿是自主建构的个体⑤幼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的个体⑥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⑦幼儿以生活和游戏为主要活⑧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 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①遗传因素②环境③幼儿教育④幼儿主观能动性 幼儿发展和幼儿教育的联系: (1)幼儿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依据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计划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计划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计划 一、了解0-3岁儿童教育的现状 幼儿园联合社区,登门家访,查阅人口登记情况,发放调查问卷,对社区0-3岁婴幼儿进行详细的调查,又结合幼儿园自身的现状,了解到我们泰州目前0-3岁婴幼儿的教育现状。 (一)以家庭教育为主要方式但缺乏科学性,亲子之间的关系比较淡漠。 0-3岁孩子大多数留在家庭中养育,年轻父母在教育时常常不知所措,只能从书本生吞活剥或者接受长辈传授的育儿经验。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家庭教育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过于重视生理上的需求,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需求。特别是祖辈,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的“溺爱”教育。二是有的家长盲目地超前和过度的教育,没有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应该在下阶段做的事,提早到,岁前来做。 1 同时年轻人工作节奏很快,整天忙于上班,因此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接触、交谈的时间和机会相对少了,亲子关系淡漠化,这对孩子语言、动作、良好情感和个性品质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缺少专门的托幼教育机构,在管理和指导方面基础薄弱。 这里所指的托幼教育机构,是指招收,岁以下婴幼儿的教育机构。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崇明一些幼儿园虽然也已经开设了3岁前的托班,但辐射的面还不广,大多都集中在城镇。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就没有很好的设施设备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由此而带来的就是在管理和指导上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三)教师教育策略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由于3岁前教育是0-6岁教育阶段的初始阶段,把教育富于生活、游戏和多重互动的“对话”中。而从目前托儿所、幼托合体园托儿班的课程内容和教育实践看,还存在着“灌输式教育”的倾向,没有很好的处理好教育和保育的关系。而我们需要创设一个较为宽松自然的游戏、生活和活动的环境,需要一个充满爱心和尊重的心理环境。 因此要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强化独生子女家庭行为教育和培养,探索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为对象,以改善婴幼儿的生 2 存环境为途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早期教育服务和独生子女培养模式,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 二、充分认识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重视和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和独生子女培养工作,为每个人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开端,是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口资本强国转变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开展人口早期教育,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正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养育子女的需求。同时,开展人口早期教育,是将投资重点引向“摇篮”,是一种投入小、收益大、回报高的投资,是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标准

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标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课程定位 幼儿教师作为从事一种专门化职业的道德引导者、思想启迪者和心灵开拓者,更是人才培养教育情境中的主体之一。良好的职业素质会促进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完成自己教育、教学工作。本课程是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根据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向社区服务与管理岗位,通过学习婴幼儿早期教育这门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早期教育智能开发的重要性以及早期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组织幼儿进行儿歌、阅读、认知、交往等活动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对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的认识,感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后,能够面向儿童教育岗位,如早教机构教师、幼儿园游戏指导教师、以及开发相应儿童早教课程等岗位。通过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双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为走向相应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前修课程为:发展心理学,家庭教育学;后续课程为:游戏理论、幼儿绘画;本门课程是前修课程的后续课程,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和辅助课程。

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如早期教育指导师、幼儿教师、幼儿教学课件制作等一系列相关岗位的分析,本课程将采取课堂基础知识+实训练习+模拟教学情境的结构完成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坚持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按照早教老师的工作任务来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设计思路 第一,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 第二,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 第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第四,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职场岗位的要求设计课程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参考学时为54学时,3个学分。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及教育重点,了解其智力开发的黄金关键 期; 2. 掌握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了解其个性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3. 掌握婴幼儿发育五大领域以及八大智能的内容,体悟早期教育的重要 性; 4. 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行为,表述行为及早期阅读习惯; 5. 如何利用亲子游戏和看图讲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如何利用儿歌和音乐活动促进婴幼儿的音乐感知力和右脑开发; 7. 针对不同年龄段(0-3岁)的婴幼儿,开展相应游戏活动的原则及要 求。 语言表达能力。 基础从业能力 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英语能力计算机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能力目标 1. 具有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丰富的想象力;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点.doc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点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点。奇妙的是,即使可以举出更多的共同之处,每个宝宝还是那么不一样,而生命最可贵的就在于这种个性。以下是我整理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点,欢迎参考,。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便可观察到他特有的行为反应,有的宝宝安静、秀气;有的宝宝活泼、好动;有的宝宝爱哭;有的宝宝爱笑……这些不同的行为反应,也就是所谓的性情, 幼儿性情的9种特点 每个宝宝都有不同的性情。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时已具有9方面天生的特点,这些特点组成了每个婴儿不同的性情。 1.活动量——指宝宝一天活动中,所表现的动作节奏快慢与活动频率多寡。活动量无关个性的活泼,而与自身的创造力、生理性有关。通常活动量大的宝宝所需的睡眠时间较少,活动量小的宝宝所需的睡眠时间较长。 2.规律性——指宝宝的生理机能如睡眠时间、食量、排泄的规律性。如果宝宝睡觉,起床、大小便、肚子饿……都很准时,就是规律性强的孩子;反之,如果饮食生活不定时、定量,就是规律性差的孩子。 3.趋避性——指宝宝首次接触人、事、物、环境与情况等新刺激时,所表现的接受或退缩的态度。趋进性的宝宝通常较勇于尝试,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适应性环境;而退避性的宝宝则对新事物有退缩、逃避的倾向,不容易学习新事物、适应新环境. 4.适应性——指宝宝适应新的人事物、情况、环境的难易程度与时间的长短。适应性与趋避性是直接的反应,而适应性则是自我调整后的反应。适应性高的孩子可以很快、很轻松地学习、接受陌生的事物,能从容应付突发的状况,因此,趋进性也较强;而适应性低的孩子则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去接受新事物,常会显现出退避性。

5.坚持性——指宝宝正在或想要做事情时,如果遇到困难、阻碍、挫折的话,继续进行原活动的态度。坚持性高的宝宝遇到困难时,会想办法克服,相对的个性就比较固执;坚持性低的宝宝遇到困难可能很快就放弃,但是个性通常较随和。 6.注意力分散度——指宝宝是否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干扰,而改变他原来进行的活动。注意力分散度与坚持性在某种程度上也互有关联,注意力分散度低的宝宝则不容易分心,可以很快达到学习目的,较具坚持性。 7.情绪本质——指宝宝快乐和不快乐、友善和不友善、勇敢和害怕等正负向情绪的表现比例。情绪本质正向的孩子经常笑咪咪的,容易结交朋友,态度积极而生活快乐;情绪本质偏向负向的孩子则多愁善感或是爱闹别扭,容易对人产生敌意。 8.反应阈——指可以引起宝宝反应的刺激量,包括视、听、味、嗅、触觉、社会觉等。反应阈是内显的现象,反应阈低的宝宝只要一点点刺激,就会感到不舒服,譬如洗澡水的温度稍高或稍低,他就会排斥,抱的姿势稍微不对劲,就号啕大哭;反应阈高的宝宝则对刺激较不敏感,尿布里有大便,奶粉换一种厂牌,他都可以接受,不受任何影响。 9.反应强度——指宝宝对内在、外在刺激所产生反应的激烈程度。反应强度是一种外显的现象,反应强度高的宝宝,他的喜怒哀乐情绪及需求较容易被人察觉;反应强度低的宝宝因为外显出来的信息太微弱,容易被人忽视他的反应与需求,然而这并不代表宝宝没有那样的需求,只是父母很难察觉罢了。

(完整版)《学前教育概论》考试知识点

《学前教育概论》知识点 学校教育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组织性和高度的规范性,是一种可控性强、效果好的教育形式。是现代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起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学前教育史指对0~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其中,按年龄可分为婴儿教育和幼儿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智力发展假设:17岁(智力为100%)4岁(50%)8岁(80%)8岁到17岁(20%)。 法国奥贝尔林的编织学校—最早的幼童保育机构。 1809年欧文在新拉纳模范区创设“幼儿学校”,1816年,性格形成学院。他在历史上为工人阶级创办的第一所教育机构。 1837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村为3-6岁孩子创办了“儿童活动学校,1840年,改名为幼儿园。”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蒙台梭利(意大利医生、著名幼儿教育家)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建“儿童之家”,她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系统观察法和实验法研究。 湖北巡抚端方于1903年9月在武昌创办我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武昌蒙养院) 陶行知(1891-1946)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民主革命家。他曾经批判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弊端,指出幼稚园教育的通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1927年在南京郊区创设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陈鹤琴(1892-1982)著名儿童教育家,1923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革命,一切为了前线。 1996年6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同时废止了1989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 在日本,幼儿园教师被誉为人生的第一个良师益友,是重要的智力启蒙者。 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白板说”。 1899年,瑞典女作家艾伦.凯出版了《儿童的世纪》预言未来社会将是属于儿童的。 美国思想家、儿童教育家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说” “儿童的发现”和“儿童期的确立”作为这个时代儿童观发展的显著标志。 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1844年丹麦教育家科维隆在乡村创建国民高等学校,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19世纪末,芝加哥设立社区学院。真正发展是在二战之后的美国。社区教育提供优生、优育、优教方面的服务指导,从而为儿童实现生命权、生存权、发展权提供保障。 比纳量表——学前教育测验的开端。 把学前儿童作为重点进行测验的最早、影响最大的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格赛尔,1940年他提出格赛尔发展量表。 广义的教育: 是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或改变人的行为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儿童观: 人们对儿童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称为儿童观,包括对儿童地位和权益的看法、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儿童期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看法等。 教育观是对幼儿教育的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教育的航向。 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1、专业资格2、专业精神3、专业素养4、专业学习5、专业活动。 教师成长途径: 1、形成并不断反思教育理念 2、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3、拥有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 4、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结构5支持性的社会生态环境。 影响教师和儿童关系的因素:文化;教育政策;教师人格特质;教师的教育能力;儿童的个性特征。

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标准

《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幼儿教师作为从事一种专门化职业的道德引导者、思想启迪者和心灵开拓者,更是人才培养教育情境中的主体之一。良好的职业素质会促进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完成自己教育、教学工作。本课程是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根据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向社区服务与管理岗位,通过学习婴幼儿早期教育这门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早期教育智能开发的重要性以及早期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组织幼儿进行儿歌、阅读、认知、交往等活动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对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的认识,感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后,能够面向儿童教育岗位,如早教机构教师、幼儿园游戏指导教师、以及开发相应儿童早教课程等岗位。通过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双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为走向相应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前修课程为:发展心理学,家庭教育学;后续课程为:游戏理论、幼儿绘画;本门课程是前修课程的后续课程,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和辅助课程。

1.2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如早期教育指导师、幼儿教师、幼儿教学课件制作等一系列相关岗位的分析,本课程将采取课堂基础知识+实训练习+模拟教学情境的结构完成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坚持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按照早教老师的工作任务来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设计思路 第一,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 第二,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 第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第四,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职场岗位的要求设计课程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参考学时为54学时,3个学分。

0-3岁婴幼儿的保健与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代号:1337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试题 2015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不属于0—3岁婴幼儿保育的内容。 A.母乳喂养B.计划免疫 C.思维发展D.日常护理 2.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教育对象除了0~3岁婴幼儿之外,还包括( )。 A.政府管理部门B.教养人 C. 早教教师D.社区自愿者 3.在3岁之前,婴幼儿的发展通常不涉及( )敏感期。 A.语言B.书写 C.感官D.动作 4.判断婴幼儿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最常用指标是身高和( )。 A.出牙数B.体重 C.头围 D. 进食量 5.对于0~6个月婴儿来说?( )是最佳的喂养方式。 A. 纯母乳喂养B.配方奶人工喂养 C.普通奶喂养D.混合喂养 6.我国夏季下列时段中,最适合婴儿户外活动的时间为( )。 A.上午10—11点B.下午2~3点 C. 下午5~6点D.晚上8~9点 7.( )是最容易消化的肉类,非常适合幼儿食用。

A.鸡肉B.牛肉 C.羊肉D.鱼肉 8.婴幼儿人幼儿园的主要准备不包括( )。 A.心理准备B.生活准备 C.交往准备D.知识准备 9.婴幼儿半日活动的每个环节的活动时长最好不要超过( )。 A.半小时B.20分钟 C. 10分钟D.5分钟 10.学习障碍属于( )类型。 A. 身体缺陷B.交际障碍 C. 认知障碍D.社会性障碍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 11.对9月龄的婴儿来说,辅食是其最主要的营养来源。 12.婴幼儿保教机构的基本定位是教育性和服务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3. 简述婴幼儿保教中游戏法的实施要点。 14.简述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15.简述13~24月龄幼儿的饮食加工和烹调原则。 16.如何促进2~3岁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16分) 17.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积极提供早教服务,其中社区早教基地是早期教育发展一种重要形式。很多社区早教基地为婴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定期举办课程及各类亲子活动,扩大了o~3岁儿童间的交往,促进了亲子沟通,推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家长们的育儿水平。有的社区早教基地还依据社区中居住婴幼儿的情况,新增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康复支援中心,并配备专业教师,基本满足残疾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

第一章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第一章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 1、理解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涵。 2、理解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的意义。 3、理解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可行性依据。 4、了解世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现象和事业发展的大致历程。 5、理解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和教育方法。 第一节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意义 幼稚期(自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幼稚教育从三岁半开始已经太晚。不重视幼稚教育,是国家最大的损失。 ————陈鹤琴 一、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涵 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二)教育主体的广泛性 (三)内容、方法的针对性 (四)事业主体的多元性 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作用 (一)对个体的作用 (1)抓住敏感期,为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对早期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补偿,实现正常发展。 (3)及时干预先天不足的儿童,预防早期问题持续恶化。 (4)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改善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 (二)对社会的作用 (1)从源头上提高人口素质,为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对早期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的教育补偿,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3)强化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三、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可行性 (一)脑科学的依据 1、教育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2、早期教育与敏感期 (1)大脑发育的敏感期 (2)智力发展的敏感期 (3)性格形成的最佳期 (二)心理学的依据 (1)早期教育有助于认知发展 (2)早期教育有助于行为养成 (3)早期教育有助于个性塑造 (三)来自国内外早期教育实践的依据

婴幼儿早期的教育知识

婴幼儿早期的教育知识 其实所谓婴幼儿早期教育,是宝宝从出生就已经开始的,宝妈们对于宝宝的照顾,以及言行,都会影响到宝宝以后各方面的发育,而早教班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好的开发了宝宝的智力而已。具体的教育方法您可以看下本文介绍: 一、语言 感知语言:多于婴儿说话,给婴儿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促进婴儿语言的发育。 发音:可重复啊、噢、呜等单音教婴儿发音。 二、生活与交往 生活规律:逐渐养成按时吃,喝,按时睡眠的习惯,训练醒来把尿。 交往:多用亲切的声调与婴儿说话,用慈爱的目光注视他(她),多给婴儿关怀与鼓励。 三、认知 视觉刺激:距离小儿眼睛20~30厘米处,用颜色鲜艳或伴有响声的玩具吸引宝宝集中注视后,再向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训练婴儿追踪。 转头找声音:再婴儿的不同方向用说话声、玩具响声或者音乐声等,训练婴儿转头寻找。 触觉刺激:给宝宝容易抓握的玩具玩,促使手的张开和进行触摸刺激。

四、运动 头竖直:每天适当竖起抱婴儿数次,练习头竖立,也可将婴儿背部贴住母亲胸部抱,使得他(她)更主动的练习抬头。 俯卧抬头:在奶前1小时,觉醒状态下练习俯卧抬头,用玩具在前逗引,每天数次,每次30秒,逐渐延长时间。 抚触及婴儿操:每天做婴儿抚触1~2次或做婴儿操,练习上肢,下肢,抬头的动作。 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婴幼儿早期教育非常有必要,它可以早早的帮助宝宝开发脑部智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宝宝增强体质,而且可以很好的拉近宝宝和爸妈之间的关系,各位宝爸宝妈只需要在平时多多关注自己的宝宝,就可以给自己的宝宝很好的成长空间和环境。 二、婴幼儿早期该如何教育 早期教育的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对于早期教育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同时那在早教的重要性的也是非常关键的就是是人体儿智力发育的最关键的事情,应该抓紧早期教育对于婴幼儿时期的主要是神经系统发展最快。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有人幼儿早期教育 认为,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