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生物 第7章 人类与环境 第1-3节 生物圈、全球人口动态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业分层测评 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7章 人类与环境 第1-3节 生物圈、全球人口动态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业分层测评 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7章 人类与环境 第1-3节 生物圈、全球人口动态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业分层测评 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7章 人类与环境 第1-3节 生物圈、全球人口动态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业分层测评 浙科版必修3

第7章人类与环境第1-3节生物圈、全球人口动态人类对全

球环境的影响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2016·舟山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陆地生物圈与人类息息相关,约占地球表面的1/4

D.深海地壳热裂口的海底生物与地球表面的生物圈上分布的生物从能量来源及代谢途径上无差异

【解析】深海地壳热裂口属于生物圈厚度最低部分,其分布的海底生物与地球表面的生物圈上分布的生物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能量来源和代谢途径的差异,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热和硫化氢的氧化,因此D项说法错误。

【答案】D

2.(2016·宁波高二期末)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导学号:24890058】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减小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解析】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量(图Ⅱ、Ⅲ),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的。由此可知,环境容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是一定的,不会扩大。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答案】C

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

①对土地资源的压力②对水资源的压力③对能源的压力④对森林资源的压力⑤使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人类的生存需要粮食和耕地,因而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需要水,除饮用以外,农业、工业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水,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答案】D

4.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

【解析】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是人均耕地减少,粮食不足,必然会开垦土地,土地的开垦带来的问题是植被的破坏,植被破坏带来的问题是自然灾害频繁。

【答案】A

5.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

A.使大气中CO2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

D.使大气中臭氧减少

【解析】从化学、物理的角度分析,“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CO2的增加所致。浮游植物死亡,会加剧温室效应,是由于这些大量死亡的植物停止了光合作用,大气中CO2不能被它们吸收利用,同时,海洋表层的需氧微生物因分解死亡的浮游植物而急剧增加,它们分解有机质,释放大量CO2,又消耗大量的O2,从而使大气中CO2量增加。

【答案】A

6.(2016·宁波高二检测)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电能,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①温室效应②二氧化硫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烟尘⑤碳氧化合物的排放

A.①③④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解析】燃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导致酸雨的形成,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三峡工程发电利用的是水能,避免了这一系列污染的发生。

【答案】C

7.(2016·台州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遗传、物种和群落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B.为了增加当地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昆虫多数以植物为食,它们的存在对植物的多样性是一种威胁

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为人类提供广泛的基因库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A 项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当地物种,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项错误;自然界中每一生物的存在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它存在的意义,昆虫的存在,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而非威胁,C项错误。

【答案】D

8.2010年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表了一份名为《2010年臭氧层消耗科学评估》的报告,报告指出全球臭氧层破坏目前

已得到了有效遏制。这说明全球开展的保护工作避免了臭氧层的进一步损耗。那么臭氧层耗损引起的普遍生物学效应是( )

A.海洋浮游生物增多

B.人类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加

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

D.农作物增产

【解析】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易引起DNA复制过程发生差错,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加。同时臭氧层被破坏后,会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导致农作物减产,浮游藻类数量减少,而藻类的减少又会导致以藻类为食的其他浮游生物减少。

【答案】B

9.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解析】小草属于植物,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小草与其他种群的关系可能是竞争,也可能是捕食,因而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不一定是有利无害的;小草所含的基因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因而其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某种害虫的天敌可以栖息在小草中,小草为其提供了生存空间。

【答案】B

10.如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_。

(2)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________输出给环境。

(3)箭头C表示人类对________产生的影响。

(4)箭头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_______作用。

(5)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使A、B、C、D达到良性循环,最根本的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实现________________战略。

【解析】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同时,人类的消费活动又将废弃物质输出给环境,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需协调好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答案】(1)物质和能量(2)废弃物(3)环境(4)反馈(5)人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6)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搞好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

[能力提升]

11.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世界人口增长较长时间表现为a曲线,带来的后果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短缺B.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b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环境资源的有限

C.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

D.如果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b

【解析】a、b分别是“J”形增长和“S”形增长曲线,二者主要是由环境资源条件决定的,如果有无限的环境资源,或者在种群个体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就会出现“J”形增长;如果环境资源相对有限,则表现出“S”形增长。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多吃植物性食物,可以减少能量的散失,从而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如果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c,故选D。

【答案】D

12.大气中CO2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变暖。下列关于地球温度升高对中国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永冻土将融化

B.海平面将下降

C.植物的分布将发生变化

D.北方干燥地区将更干燥

【解析】地球温度升高导致永冻土将融化,海平面将上升,植物的分布将发生变化,北方干燥地区将更干燥,故选B。

【答案】B

13.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的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形成的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解析】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造成生物栖息地锐减,导致生物种类及数量锐减,A正确;人类对环境过分的干预,使得生物栖息地被人为分割。栖息地破碎化使得新物种的产生量大大低于现有物种的灭绝量,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B错误。

【答案】B

14.5月22日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请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生物圈内所有的________,它们所拥有的全部__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从整个生物界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____________水平上的多样性。

(3)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

①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②在上述食物链中,麻雀数目的增多,导致蛇的数目也增多,但蛇增多后,麻雀数目将受到限制。这种内在的调节作用属于________调节,同时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4)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之间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b点和c点对应的值之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维持在图中c点对应的值以上,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生态学家建议在此草原中引入鼠类的天敌和草食性昆虫的天敌,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系统水平上的问题。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适当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同时合理利用资源,使能量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答案】(1)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基因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3)①直接②负反馈间接(4)①这样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畜产量②草原退化、沙化,生物多样性降低③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5.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

(2)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________。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______________。

(3)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粪便、饲料残渣中的化学能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群落。(2)含磷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核酸。氧化塘后部的有机物减少,无机物增多,植物增多,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高。(3)废

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导致微生物失水过多而死亡。(4)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能遮挡阳光,使水体中光照减弱,抑制浮游藻类生长。(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和无机物被充分吸收。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答案】(1)太阳能和化学能生物群落(2)核酸高(多) (3)微生物失水过多而死亡(4)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5)无机盐被充分吸收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