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附件二: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2020年) 

—1—

目录 

一、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 (4)

(一)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4)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 (4)

(三)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6)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9)

(三)规划目标 (9)

三、主要任务 (10)

(一)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10)

(二)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10)

(三)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 (11)

(四)强化重点工业地下水污染防治 (12)

(五)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污染 (13)

(六)加强土壤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控 (13)

(七)有计划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 (14)

(八)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 (15)

四、规划项目和投资估算 (16)

(一)规划项目 (16)

(二)投资估算 (18)

五、保障措施 (18)

(一)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 (18)

(二)完善法规标准、加强执法管理 (19)

—2— 

(三)创新经济政策、拓展融资渠道 (20)

(四)重视科学研究、增强技术支撑 (21)

(五)加强舆论宣传、鼓励公众参与 (21)

(六)强化监督检查、建立评估机制 (22)

附表一: (23)

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表 (23)

附表二: (25)

项目汇总表 (25)

附表三: (26)

项目清单 (26)

附表3-1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表 (26)

附表3-2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表 (29)

附表3-3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表 (31)

附表3-4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预防示范项目表 (75)

附表3-5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项目表 (81)

附表3-6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表 (84)

—3—

一、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 

(一)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我国地下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据调查,全国地下水资源量多年

平均为8218亿立方米,其中,北方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4%)地下水资源量2458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30%;南方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36%)地下水资源量576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70%。总体上,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

用量呈迅速增长态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570亿立方米/年,增长到80年代的750亿立方米/年,到2009年地下水开采总量已达1098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供水量的18%,三十年间增长了近一倍。北方地

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地下水资源的长期过量开采,导致全国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持

续下降。2009年共监测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240个,其中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115个,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125个。华北平原东部深层承压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部分城市地下水水位累计下降达30-50米,局部地区累计水位下降超过100米。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进一步加大了水资源安全保障的压力。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 

1.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2000-2002年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4—

果,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南方优于北方,山区优于平原,深层优于

浅层”。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进行评价,全国地下水资源符合Ⅰ类-Ⅲ类水质标准的占63%,符合Ⅳ类-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7%。南方大部分地区水质较好,符合Ⅰ类-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占地下水分布面积的90%以上,但部分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水质较差。北方地区的丘陵山区及山前平原地区水质较好,中部

平原区水质较差,滨海地区水质最差。根据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区等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主要城市

及近郊地区地下水中普遍检测出有毒微量有机污染指标。2009年,经对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海南、宁夏和广东等8个省(区、市)641眼井的水质分析,水质Ⅰ类-Ⅱ类的占总数 2.3%,水质Ⅲ类的占23.9%,水质Ⅳ类-Ⅴ类的占73.8%,主要污染指标是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铁和锰等。2009年,全国202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以良好-较差为主,深层地下水质量普遍优于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低的地区优于开采程度高的地区。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安

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数据,全国近20%的城市集中式地下水水源水质劣于Ⅲ类。部分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超标因子除常规化学指

标外,甚至出现了致癌、致畸、致突变污染指标。 

2.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据近十几年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的不完全统计分析,初步判断

我国地下水污染的趋势为: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

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 

—5—

南方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以保持相对稳定为主,地下

水污染主要发生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北方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变

化趋势以下降为主,其中,华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

西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恶化,特别是大

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农业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不断加重;东北地区

地下水环境质量以下降为主,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和农业开发区污染

有所加重,地下水污染从城市向周围蔓延。 

(三)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防治难度大。 

近年来,我国城市急剧扩张,导致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管网建设相对滞后、维护保养不及时,管网漏

损导致污水外渗,部分进入地下水体;雨污分流不彻底,汛期污水

随雨水溢流,造成地下水污染。2009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72%,部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严重污染地下水。 

部分行业威胁地下水环境安全,2009年全国2亿多吨工业固体废物未得到有效综合利用或处置,铬渣和锰渣堆放场渗漏污染地下

水事件时有发生;石油化工行业勘探、开采及生产等活动显著影响

地下水水质,加油站渗漏污染地下水问题日益显现;部分工业企业

通过渗井、渗坑和裂隙排放、倾倒工业废水,造成地下水污染;部

分地下水工程设施及活动止水措施不完善,导致地表污水直接污染

含水层,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交叉污染。 

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土壤中一些污染物易于淋溶,对—6—

相关区域地下水环境安全构成威胁。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及农药

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8倍和3倍,大量化肥和农药通过土壤渗透等方式污染地下水;部分地区长期利用污水灌溉,对农田及

地下水环境构成危害,农业区地下水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

超标和有机污染日益严重。 

地表水污染对地下水影响日益加重,特别是在黄河、辽河、海

河及太湖等地表水污染较严重地区,因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连通,

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部分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破坏了海岸带含

水层中淡水和咸水的平衡,引起了沿海地区地下水的海水入侵。 

上述污染严重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部分地下水饮

用水水源甚至检测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

害。由于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

周期长,一旦受到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难以逆转。

当前,我国相当部分地下水污染源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污染途径尚

未根本切断,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程度仍在不断加重。 

2.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薄弱,防治能力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我国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和资

源量评估方面取得了较为全面的数据,但尚未系统开展全国范围

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难以完整描述地下水环境质量

及污染情况。目前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仅有少部分条款涉及地

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缺乏系统完整的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法

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难以明确具体法律责任。地下水环境保

—7—

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相关基础数据信息缺乏,科学研究滞

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治理工程不到位,难以满足地下水污染防

治工作的需求。地下水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缺乏统一

协调高效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和预

警应急体系不健全,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等技术体系不完善,难以形成地下水污染防治合力。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地下水污

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3.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认识有待提高。 

当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地下水污染长期性、复

杂性、隐蔽性和难恢复性的认识仍不到位。一方面,在石油、天然气、地热及地下水等资源开发过程中,“重开发、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往往造成了含水层污染。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重点是地表水,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没

有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无论是从监管体系建设、法规标准制定还是

科研技术开发等方面,相关工作明显滞后。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优先的总体方针,加大对

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监管力度,边调查边治理,综合防治,着力

解决地下水污染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健全法规标准,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建成以防为主的地下水污染防

治体系,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8—

(二)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地下水

环境监管,制定并实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政策及技术工程措施,节

水防污并重,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协同控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

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地下水保护与治理,以预防为主,坚

持防治结合,推动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为重点,

综合分析典型污染场地特点和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

控制对策,切实提升地下水污染防治水平。 

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建立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评估

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体系,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地下水污染监管制度,依法防治。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全面启动地下水污染修

复试点,逐步整治影响地下水环境安全的土壤,初步控制地下水污

染源,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

源水质状况有所改善,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 

到2020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有效控制影响地下水

环境安全的土壤,科学开展地下水修复工作,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

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地

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建成地下

水污染防治体系。 

—9—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综合考虑地下水水文地质结构、脆弱性、污染状况、水资源禀

赋及其使用功能和行政区划等因素,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

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及一般保护区。 

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物来源复杂、有机污染日益凸显、污染总

体状况不清的现状,基于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国水资源

评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从区

域和重点地区两个层面,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到2015年底前完成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工作,基本掌握我国地下水污

染状况,深入分析地下水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 

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按1:25万以上的精度进行,主要部署在平原(盆地)和低山丘陵区,覆盖所有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和潜在地下

水开发区。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按1:5万以上的精度进行,主要部署在地市级以上城市人口密集区、潜在污染源分布区和大型饮

用水水源区等区域。 

(二)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严格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环境执法。定期开展地下水资

源保护执法检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执法检查和后督察,严

格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准入标准,落实地下水保护与污

染防治责任,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项目和排

污口。 

—10—

制定超标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方案。针对污染造成水

质超标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科学分析水源水质和水厂供水措施

的相关性,研究制定污染防治方案,开展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示

范,实现“一源一案”。以农村地区受污染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为重

点,着力解决潜水污染问题。 

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

风险评估机制,对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与水源共处同一水

文地质单元的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及加油站等风险源实施风险

等级管理,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按照“谁污染、

谁治理”的原则,对地下水污染隐患进行限期治理。 

(三)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 

持续削减影响地下水水质的城镇生活污染负荷,控制城镇生活

污水、污泥及生活垃圾对地下水的影响。在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率和回用率的同时,加强现有合流管网系统改造,减少管网渗漏;

规范污泥处置系统建设,严格按照污泥处理标准及堆存处置要求对

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逐步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渗漏排查工作,

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建立健全城市地下水污染监督、检

查、管理及修复机制。 

到2015年底前,完成大中城市周边生活垃圾填埋场或堆放场对

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工作。目前正在运行且未做防渗处理的

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完善防渗措施,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对于

已封场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开展稳定性评估及长期地下水水

—11—

质监测。对于已污染地下水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及时开展顶

部防渗、渗滤液引流、地下水修复等工作。有计划关闭过渡性的简

易或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设施。未经稳定化处理且含水率超过60%的城镇污水厂污泥不得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四)强化重点工业地下水污染防治。 

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定期评估有关工业企业及

周边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地下水污染区域内重点工业企

业的污染治理状况。依法关停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事件的企业。建

立工业企业地下水影响分级管理体系,以石油炼化、焦化、黑色金

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排放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工业行

业为重点,公布污染地下水重点工业企业名单。 

防范石油化工行业污染地下水。石油天然气开采的油泥堆放场

等废物收集、贮存、处理处置设施应按照要求采取防渗措施,并防

止回注过程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应避开饮用

水源保护区,确实无法绕行的,应采取严格的防渗漏等特殊处理措

施后从地下通过,最大限度地防止输送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尽快修

订完善《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从2012年起,新建、改建和扩建地下油罐应为双层油罐,或设置防渗池、

比对观测井等防漏和检漏设施。到2015年底前,正在运行的加油站

地下油罐应更新为双层油罐或设置防渗池,并进行防渗漏自动监测。

防控地下工程设施或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兴建地下工程设施

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特别是穿越断层、断裂带以及节

—12—

理裂隙的地下水发育地段的工程设施,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预防

地下水污染。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地下工程设施建

设,尤其是隧道开挖对地下水的影响。整顿或关闭对地下水影响大、

环境管理水平差的矿山。 

控制工业危险废物对地下水的影响。加快完成综合性危险废物

处置中心建设,重点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危险废物堆放

场地治理,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开展危险废物污染场地地下水污

染调查评估,针对铬渣、锰渣堆放场及工业尾矿库等开展地下水污

染防治示范工作。 

(五)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污染。 

逐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对由于农业面源污染

导致地下水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超标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三

角洲等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地下水污染较重的平原区,要大

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使用生物农药

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

精准施药等技术。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在地下水高污

染风险区优先种植需肥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 

严格控制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工程技

术、生态补偿等综合措施,在水源补给区内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

药,积极发展生态及有机农业。 

(六)加强土壤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控。

逐步开展土壤污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结合全国土

—13—

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成果,加强地下水水源补给区污染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污染土壤对地下水环境安全构成的风险,研究制定相应的污染土壤治理措施。 

加强影响地下水环境安全的污染场地综合整治工作。开发利用污染企业场地和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场地,要明确修复及治理的责任主体和技术要求,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被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由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负责修复和治理。 

严格控制污水灌溉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要科学分析灌区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客观评价污水灌溉的适用性。避免在土壤渗透性强、地下水位高、含水层露头区进行污水灌溉,防止灌溉引水量过大,杜绝污水漫灌和倒灌引起深层渗漏污染地下水。污水灌溉的水质要达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定期开展污灌区地下水监测,建立健全污水灌溉管理体系。 

(七)有计划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 

开展典型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借鉴国外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经验,在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工业危险废物堆存、垃圾填埋、矿山开采、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等区域,筛选典型污染场地,积极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工作。 

开展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综合防治示范。严格控制海水入侵易发区地下水开采,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保护治理,防治海水入侵。 

切断废弃钻井、矿井、取水井等地下水污染途径。报废的各类—14—

钻井、矿井、取水井要由使用单位负责封井,及时开展废弃井回填

工作,并保证封井质量,避免引起各层地下水串层污染,防止污染

物通过各类废弃设施进入地下水。 

(八)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在国土资源、水利及环境保护等

部门已有的地下水监测工作基础上,充分衔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监测网络,整合并优化地下水环境监测布设点位,完善地下水环境监

测网络,实现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建立区域地下水污染监测系

统(国控网),实现国家对地下水环境的总体监控;建立重点地区地下

水污染监测系统(省控网),实现对人口密集和重点工业园区、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区、重要水源等地区的有效监测;强化水厂的地下水取水

检测能力(取水点控)、地下水区域性污染因子和污染风险的识别能力,增加检测项目,提高检测精度,强化地下水水质突变等异常因子识别。加大对地下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投入,建立专业的地下水环境监测

队伍,逐步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体系。建立预警预报标准库,构建地

下水污染预报、应急信息发布和综合信息社会化服务系统。制定地

下水污染防治应急措施,增强供水厂对地下水污染物的应急处理能

力,强化水处理工艺的净化效果,分区域、有重点地增强水厂对氟

化物、铁、锰、氨氮和硫酸盐等污染指标的处理能力,建立地下水

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储备体系。 

加强地下水环境监管。提高地下水环境保护执法装备水平,重

—15—

点加强工业危险废物堆放场、石化企业、矿山渣场、加油站及垃圾

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监察。强化纳入地下水污染清单的重点企业环境

执法,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等排放、倾倒或利用无防

渗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

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防止污染地下水;定期检查重点企业和垃圾

填埋场的污染治理情况,评估企业和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环境状

况,排查安全隐患。 

全过程监管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层开采水质差异大的多

层地下水含水层,不得混合开采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人工回

灌不得恶化地下水质。提高用水效率,节约使用地下水,严格实施

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研究制定地下水超采区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的

压采和限采方案,保障地下水采补平衡,避免造成地下水环境污染

及生态破坏。 

四、规划项目和投资估算 

(一)规划项目。 

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包括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和重点地区地

下水污染调查。其中,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面积约440万平方公里,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主要通过开展地下水水源补给区水力截获、污水防渗、地下水帷幕、流场控制等工程措施

防治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 

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预防示范项目。主要针对典型场地地下水—16—

污染现状及特点,从控制污染源出发,示范性开展工业危险废物堆

放场、石化企业、矿山渣场、加油站及垃圾填埋场等污染场地的预

防工作。完成存在渗漏问题的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堆存、

垃圾填埋、矿山开采、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包括勘探开发、加工、

储运和销售)等场地的规范化防渗处理,加强环境监管,从源头上

预防地下水的污染;完成全国电解锰行业锰渣库规范化整治和锰矿

尾矿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预防地下水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主要通过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绿

色种植技术,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退耕还林还草,开展

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监控的试点示范。 

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相应修复技术薄弱的现状,选取典型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地、垃圾填埋场、矿山开采场地、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等场地,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工程,恢复示范

区地下水使用功能,为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修复工作积累经验。 

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地下水污染监测和预

警应急系统建设。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包括区域地下水污染监测系

统(国控网)、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省控网)以及相应

的信息共享平台。区域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国控网)覆盖面积约

440万平方公里,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省控网)覆盖面

积约105万平方公里。地下水污染预警应急体系建设主要涵盖预警

预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地下水污染应急保障工程体系建设和突发

—17—

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 

(二)投资估算。 

按防治任务的轻重缓急和防治项目的成熟程度将规划项目分为

优选和重点两类。 

目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优选项目需投资88.8亿元。包括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27.0亿元,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 3.4亿元,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预防示范项目10.2亿元,地下水污染修复

示范项目 3.8亿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 1.4亿元,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43.0亿元。 

重点项目需投资257.8亿元。包括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196.3亿元,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预防示范项目49.7亿元,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项目10.5亿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 1.3亿元。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 

强化地方责任。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地下水污染防

治工作,分解落实目标和任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狠抓

落实,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措施政策,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负责

制。 

加强部门协调。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财

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后

勤部等部门和单位,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18—

的实施;会同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等部

门,统一规划、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联合建立地下水环境监

测评价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联合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财政部,

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提出地下水

污染防治的对策意见。军事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由总后勤部

负责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建立联动机制,密切

配合,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落实企业法律责任。有关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地下水保护和污

染防治要求,切实履行监测、管理和治理责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

施,隔断地下水污染途径。对于造成污染的,应依法承担治理责任。

工业危险废物堆放场、垃圾填埋场和重点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开展

地下水环境监测,实施综合防治,降低污染负荷,防范环境风险。 

(二)完善法规标准、加强执法管理。 

建立和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统筹协调相关法律

法规的关系,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方面的政策法规。

加快制定并完善与地下水环境资源利用和管理、污染责任追究和补

偿、地下水环境标准和评价等方面相关的规章。建立地下水污染责

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地下水环境危害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

究责任,并进行环境损害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完善相关环境标准体系过程中,兼顾地下水

环境保护的需求。各地也要加快配套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 

严格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法》、

—19—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对于污染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和

活动,要依法严格查处。对于涉及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修复示范

工程、综合整治工程以及相关人口搬迁工程的建设项目,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

立健全地下水污染责任认定、损失核算以及补偿等机制,严格执行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及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地下水饮用水源、

典型污染场地和人工回灌区等区域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地

区、西部地区和地下水敏感区域的环境执法,防止地下水污染较重

的企业向农村或西部地区转移。建立跨部门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联动

机制,形成合建、共享、互动的监管体系。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专

项行动,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执法、监督和管理水平。 

(三)创新经济政策、拓展融资渠道。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建立多

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落实规划项目资金,积极推

进规划实施。相关企业要积极筹集治理资金,确保治理任务按时完

成。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现有相关渠道要加大对地下水污染防治

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强与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等相关规划

的衔接,加强与其他污染防治项目的协调,突出重点,强化绩效。

对于符合国家支持政策的规划项目,待具备条件后,可在现有投资

渠道中予以统筹考虑。 

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有效调动企

业治污积极性。从高制定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完善差别水价—20—

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天印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数字化学校的建设,是凭借现代化数字技术,构建以网络技术为主、充分运用其他数字技术的数字化校园环境;落实数字化环境下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学校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 建设数字化学校,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能适应数字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的。建立一大批能够提供基于数字平台的教育的学校,将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这几年来,我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建设数字化学校的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一、天印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1、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 我校创办于2007年,于2008年成功创建成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学校建有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组成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支持系统,师资方面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大量新引进的各地优秀教师和高素质的应届大学生。学校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根据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学生的特点,确立了以“开掘潜能,让每位学生走向成功”为办学理念,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特长,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为育人目标,以“人生预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统领全校的科研课题,以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有序、师资雄厚、质量优等、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为办学总目标。这一办学目标,决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应用及其研究非常重要,我们不断地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改进工作,提高水平。基于这一考虑,我们确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作用的研究》课题,被列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实验课题。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坚持用科研促进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用科研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用科研探索适应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

品质部年度工作计划书.

2011年品保部工作计划 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订并组织实施本部门的质量管理计划和目标,开展标准化体系的完善、维持以及产品的标准管理、产品质量事故处理等工作;开展进料、成品和生产过程检验、样品检测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公司各部门业务和客户的需要。 目前,SCC工厂品质部仅有1人,但是职责范围甚广,包括:进料,制程,成品,出货,投诉处理,还要包括体系完善,部门建立等,而当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产品越来越丰富,业务量就会越来越大,后期发展需要,品质部还需增加人员. 为了保证后续生产规模的扩大,计划使用生产部自检 +品质部(生产巡检 + 成品检验 + 出货确认): 序 号 工作内容执行周期 每天 每 周 每 月 每 季 半 年 每 年 每 批 即 时 平 时 1 体系的完善. 2 技术要求及标准等信息的收集整 理 3 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并推进 4 参与生产工艺研究,落实相应产 前准备 5 根据要求制定相应检验标准(和 研发讨论) 6 样品以订单检验 7 来料异常处理 8 供应商质量管理,并参与合格供 应商的评定

9 生产现场巡视 10 让步接收批准与否决 11 不合格品标识处理 12 客户投诉处理 13 质量事故处理 14 质量异常现场分析 15 负责计量器具检定周期 16 质量工作总结与汇报 17 负责相关文件,记录,信息的管理和追踪 18 预防与纠正措施的实施和效果确认 19 6S 的实施与监督 20 参加工作例会 21 完成上级临时交办任务 目前现状和后续跟进 序号 项 目 执行情况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知识分享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1.1.前言 地下水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今,随着我国人口的迅猛增加和经济的法则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全国水资源量27940亿,其中地下水水资源量为8840亿,占总水资源量的1/3。在我国当前的用水结构中,地下水雄踞一端,占据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饮用水供水量的70%,农田灌溉水量的40%,工业用水量的38%,并且这种用水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 然而,我国地下水体的保护.安全情况并不乐观,污染比较严重,并且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我国地下水污染概况,熟悉其污染途径和污染成因,从长远利益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让我过的水体结构更加科学,地下水更加安全,能够长远的造福人类。 1.2.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每年25亿的速度递增,全国有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有些城市基本上是依靠地下水来满足对水资源的需求。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2005年度)》,2005年在具备系统统计数据的171个地下水漏斗中,漏斗面积扩大的就有65个,占到了统计数的38%,面积扩大了6736,仅河北沧州第Ⅲ承压含水层漏斗面积就扩大了2089,最大水位埋深达到10m。由此导致了湿地消失、植被死亡和土地沙漠化等严重的生态灾难,以及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 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加重;北方17个省会城市中16个污染趋势加重,南方14个省会城市中3个污染趋势加重。在一些地区,地下水污染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危及到供水安全。例如,辽宁省海城市污水排放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附近一个村因长期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多数人患上当地未曾有过的特殊病症,造成160人因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而亡;淮河安徽段近5000范围内,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浅层地下水面积仅占11%;由于地水的严重污染,淄博日供水量51万立方m的大型水源地面临报废,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齐鲁石化公司水源告急;在首都北京,浅层地下水中也普遍检测出了具有巨大潜在危害的DDT、六六六等有机农药残留和尚没有列入我国饮用水标准的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物。 地下水超采与污染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水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进一步加剧了对地下水的超采,使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又改变了原有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引起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浅层污水不断向深层流动,地下水水污染向更深层发展,地下水污染的程度不断加重。日益严峻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3.地下水污染的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指污染物从污染地进入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径。除了少部分气体,液体污染物,可以直接通过岩石空隙进入地下水外,大部分污染物会随补给地下水的水源一道进

XXXX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方案

学校新校区 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

2011 年 5 月 目录 一、数字化校园概述 (7)

二、总体设计思想 (7) 三、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框架与特征 (7) 四、数字化校园的结构和层次 (8) 五、各弱电子系统建设 (9) 5.1、综合布线系统 (9) 5.2、计算机网络系统 (9) 5.3、电话通信系统 (10) 5.4、校园公共广播及音乐铃声系统 (11) 5.5、卫星电视接收及网络电视系统 (11) 5.6、“班班通”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系统 (12) 5.7、校园综合安防系统 (13) 5.8、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 (14) 5.8、网络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15) 5.9、网络信息中心机房工程 (16) 5.10、大屏幕电子公告屏、触摸屏 (16) 5.11、多功能学术报告厅 (16) 六、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 (16) 6.1、统一用户认证平台 (17) 6.2、数据管理平台 (17) 6.3、业务构造平台 (17) 6.4、综合信息门户平台 (18) 6.5、教学资源中心 (18) 6.6、校园一卡通系统 (18) 6.8、其它应用系统 (18)

固原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数字化校园设计要求 一、数字化校园概述 数字化校园,就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校园原有的各项资源数字化,是传统的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它是以校园网络系统为基础,从环境(校内、校外、设备、教室等)、资源(人力、设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简而言之,数字化校园就是以成熟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工具,对传统校园的各项活动的重新整合,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数字过程,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总体设计思想 新校区的弱电项目建设,必须站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念和高度上,对新校区校园网系统、语音电话、多媒体教学、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安防监控、一卡通等系统进行统一的整合,为今后的教学、教研、办公、生活等各项应用,建立一个统一的校园数字化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信息化校园的各项子系统的建设。 三、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框架与特征 数字化校园以校园网络为基础,校园一卡通为核心,由校园网络、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教学、数字化校园广播、校园安全防范与监控、校园一卡通、数字语音等系统构成一个综合数字化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应用。因此,按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一个数字化校园的弱电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具有统一的集成平台,将多种应用系统整合在一起,如数据、视频、语音等; (2)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满足各项应用的身份认证需求; (3)提供统一的用户信息管理服务; (4)具有统一易用的门户网站,各种应用均以Web 方式实现一站式服务; (5)利用成熟的流程管理、协同工作等应用软件系统,在最大程度上取代传统的教学办公方式; (6)校园的外延无限扩大,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学生和教师存在于不同时间和空间 的数字化校园范围之中

品质部年度工作计划书5篇

品质部年度工作计划书5篇 全员服务质量管理。把诉求服务和业主(用户)满意度作为服务质量管理的源头。突出主动服务、及时服务、温馨服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品质部年度工作计划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品质部年度工作计划书1 一、协助总经理对公司现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评估,构建与企业相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 2. 建立组织内部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目标。 3. 重视并做好内部质量审核,充分利用质量管理体系这个有效的管理手段,促进内部体系的保持和持续改进。 4. 建立相应的组织程序,培训人员,制定计划,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5. 协助总经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持续改进过程得到必要的支持。 6. 定期向总经理汇报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以事实为依据,确保企业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使之与客户要求相适应。 二、内部审核 1 制定并审核企业年度内审计划和审核实施计划以供总经理批准.

2 拟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3 协助总经理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4 全面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5 担任审核组长并选定审核员,并制定年度内审计划、每次的审核实施计划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6 指导编写《年度内审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 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开展. 三、实现质量计划目标 1.审查各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计划. 2.负责对各部门质量策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协助各部门负责人制定相关的质量策划及编制、实施相应的质量计划。 四、处理好与顾客有关的质量问题 4. 协助营销部,识别顾客的需求与期望,组织有关部门对产品需求进行评审,并负责与顾客进行质量方面的沟通. 5. 评审对新产品质量要求的检测能力. 6. 协助技术部评审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 7. 协助生产部评审产品的生产能力及交货期. 8. 协助采购部负责评审所需物料采购的能力. 9. 审查特殊合同的产品要求评审表. 五、质量标准制定和实施 3.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肖晓宇贵州森堡生态实业有限公司550081 摘要:水资源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很多工业的兴起对水资源造成了不少的浪费和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尤其值得关注,再加上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有限,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导致多个地区发生干旱、缺水。所以,笔者在研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联系先进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地下水污染和防治进行论述。 关键词:地下水;概念;特点;污染途径;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城市垃圾及农药化肥等被生产出来。而地下水是全国近1/3人口饮用的主要水资源,是城市和工农业的主要用水资源。由于一些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很多企业没有认真做好排污项目,还有一些市民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意识不够等,使得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在逐渐受到污染,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很大的挑战,对公民的正常生活和饮水安全也是很大的威胁。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关注程度,采用有效的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治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通过了解地下水污染定义及特点,分析污染途径,从而提出污染防治措施,望能给相关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地下水污染的定义及特点 1地下水污染的定义 所谓的地下水污染是指,基于地下水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后,超过背景值的基础上,地下水的可利用范围与原来的水质可利用范围相比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可见,地下水的污染跟人类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在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之后,地下水资源的水质比之前有所改变,而且是向着负面方向的改变。 2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区别于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有着自身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隐蔽性。与地表水污染不同,地下水污染有着很好的隐蔽性,很难被人们发现。通常情况下,地表水被污染之后都可以通过一些水的气味或者颜色有所发现,或者是通过观察水生物的状况来判断,但是地下水污染就不同,很难发现其是否受到污染,以及受污染的程度。这种隐蔽性很容易使得人们误饮到受污染的地下水。(2)难以逆转性。由于地下水的流速较慢,自净能力有限,当发现水质被污染时已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事,这就大大增加了治理地下水污染的难度,所以,更加应该注意防止地下水的污染,只有减少了污染的情况,才能减少后期的治理工作。这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策略,也是节约我国发展成本的有效渠道,更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二、地下水污染途径 1间歇入渗型。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冲刷,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的有害或有毒组分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渗入含水层,这一过程是周期性的。这种方式一般都是呈非饱和状态的淋雨状渗流形式,或呈短时间的饱水状态连续浚流形式。此种污染途径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其污染对象主要是潜水。 2连续入渗型。存在于污水或污水溶液中的污染物随之不间断的渗入地下含水层。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诸如污水池、污水快速渗滤场及污水管道等的污水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doc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信息化发展战略定位和愿景 根据学校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在国家级示范校的基础上,立足东丽,面向天津,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实现“工学结合高要求、专业建设高品位、教育教 学高质量、就业服务高水平、学校发展高效益”的五高目标,“十三五”末期实现学校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跨越,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本期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将我校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中职数字化校园,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建立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 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使之成 为一个全面、集成、开放、安全的信息系统,成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新型教育、学习、实训和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对外交流。通过项目建设,使全体师 生提高信息化思维能力,养成信息化行为方式,遵守信息化交往规则,发展信息化职业能力。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硬件集群(虚拟化)” 的规划建设理念,实现: 1.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个开放、协同、高效、便捷的数字化 环境,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 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依据 3.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六个数字化”: 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 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学数字化: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 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产学研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

品质部年度工作计划(新版)

品质部年度工作计划(新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品质部年度工作计划(新版) 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品质部年度工作计划(一) 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1、协助总经理对公司现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评估,构建与企业相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 2、建立组织内部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目标。 3、重视并做好内部质量审核,充分利用质量管理体系这个有效的管理手段,促进内部体系的保持和持续改进。 4、建立相应的组织程序,培训人员,制定计划,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5、协助总经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持续改进过程得到必要的支持。 6、定期向总经理汇报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

求,以事实为依据,确保企业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使之与客户要求相适应。 二、内部审核 1、制定并审核企业年度内审计划和审核实施计划以供总经理批准、 2、拟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3、协助总经理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4、全面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5、担任审核组长并选定审核员,并制定年度内审计划、每次的审核实施计划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6、指导编写《年度内审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开展、 三、实现质量计划目标 1、审查各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计划、 2、负责对各部门质量策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协助各部门负责人制定相关的质量策划及编制、实施相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设计 第一章:绪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高等院校基本都已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校园网建设数字化校园是当前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建设目的、以及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案。 1.1 数字化校园定义及数字化校园建设目的。 什么是数字化校园?通常是这样定义的: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案、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建设目的主要目的是:(1>实现校园内教案、科研、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化 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2>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3>提高学院管理过程中和管理系统上的质量、效益、效率;(4>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 1.2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1.2.1国内现状 在我国,校园网的建设经历了校园网硬件建设阶段,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阶段,网络教案<含远程教案)实验阶段,现正向着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校园发展。目前,很多重点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其他学校也多方筹集资金准备开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有些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尚存在着以下一些观念和建设上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呈现以下状况。 a.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从物质层面上看是网络及设施的建设,但实际上应是信息化教育的具体体现。而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只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技术层面的因素,而较少从如何通过数字化校园来转变教育理念、教案观念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造成的结果是所建成的数字化校园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不单纯是技术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转变。只有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育、教案中的作用。 b.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 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软件建设及应用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投入大,收效小。很多部门配备的计算机档次很高,但利用效率不高,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使用者信息素质的相对缺乏。所谓信息素质,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懂得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它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它基于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方法,是经过培养训练而获得的。根据美国教育技术协会(IST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的建议,所有教师应具备下列三大领域的信息素质:一是计算机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概念;二是能够运用工具,例如文字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表格系统、网络通讯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促进专业发展;三是运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来支持未来任教的年级和学科领域。从以上三点来看,大多教师能达到第一层要求,少数教师能达到第二层的要求,但在第三个领域中发挥作用的教师尚为数不多。 其次,各种硬件设施完善,但与之配套的软件和资源则显得相对贫乏,存在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情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2020年) 一、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 (一)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我国地下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据调查,全国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8218亿立方米,其中,北方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4%)地下水资源量2458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30%;南方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36%)地下水资源量576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70%。总体上,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呈迅速增长态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570亿立方米/年,增长到80年代的750亿立方米/年,到2009年地下水开采 1

总量已达1098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供水量的18%,三十年间增 长了近一倍。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地下水资源的长期过量开采,导致全国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2009年共监测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240个,其中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115个,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125个。华北平原东部深层承压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部分城市地下水水位累计下降达30-50米,局部地区累计水位下降超过100米。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进一步加大了水资源安全保障的压力。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 1.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2000-2002年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南方优于北方,山区优于平原,深层优于浅层”。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进 行评价,全国地下水资源符合Ⅰ类-Ⅲ类水质标准的占63%,符 2

新中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新中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进入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正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环境,将促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教育在面对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各种机遇的同时,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日渐完善的网络新技术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数字化学校的建设,是凭借现代化数字技术,构建以网络技术为主、充分运用其他数字技术的数字化校园环境;落实数字化环境下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学校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 数字化学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都有近80%的教室已与因特网连通,约10%的学校建成了无线网,部分学校已达到了学生人手一机的水平,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然而在我国,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如何体现信息时代的现代教育特征,是能否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建设数字化学校,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能适应数字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的。建立一大批能够提供基于数字平台的教育的学校,将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教育的现代化只能是无本之木。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这几年来,我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建设数字化学校的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一、新中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1、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 我校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命名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又是教育部挂牌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建有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组成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支持系统,师资方面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大量新引进的各地优秀教师和高素质的应届大学生。学校总结长期办学经验,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根据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学生的特点,确立了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实施人生预备教育”为办学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特长,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为育人目标,以“人生预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统领全校的科研课题,以建成“环境优

2020年品质部年度工作计划三篇【精品】

品质部年度工作计划三篇 明确工作计划 做好工作计划目标就是一个工作的方向,就可以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不能忽视每一个工作细节。学习就是使命,放弃了学习就是放弃进步。学习就是终身任务和长期实践的行为可以贯穿个人的工作始终。做为一个品管职业,那就是要对消费者负责。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产品要求,达到国家检测标准。把公司产品配合社会共赢的局格。 产前样办标准 认真审核产前样,一旦批办样批准合格后为正确的大货样,只有此办供工厂大货生产用。在大批生产经营之前,还须打一次样,叫做产前样,产前样也称为封样,在制作封样衣时,所有的主敷料都必须用正确物料。 跟踪品质货期 善于用文字和语言与客户沟通。预测加工客户的需求,生产能力及物料的供应情况,便于生产及交货的安排。要对产品尺寸、做工、款式、工艺进行全面细致地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书(大货生产初期/中期/末期)及整改意见,经加工厂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留工厂一份,自留一份并传真公司。 尾期检验要求 1、面料、辅料品质符合我司要求,大货得到我司确认或得到权威认证机构的检验报告; 2、款式配色准确无误; 3、尺寸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4、做工精良; 5、产品干净、整洁、卖相好;包装美观、配比正确、纸箱大小适合。 常规工作要求 认真做好检查工作,有记录,有评价,找己不足的缺点。要细致严密及时改正工作的不足。使品质能真实有效促进我司的品质要求。树立服务意识,找好位置做好品质部一员好的助手。 工作理念 对所的产品要熟悉,了解产品的原材料特点及成分。知道产品的特点、款式、质量,便于和生产人员的沟通。认真做好每天工作,顺境中不骄不躁,加倍努力学习。

品质沟通分析要求 1:沟通表达能力:有口才、有技巧。善于用文字和语言与客户沟通。品质工作涉及到加工商,沟通语言随和以便做出更快更好的反应和决策。 2:分析能力:分析出加工厂的能力,生产进度与订单交货期相吻合,做到不提前也不推迟。 团队理念 公司是一个团队,同事之间要有宽容他人的胸怀。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要相互帮助。每位同事持续创新的思维,如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关键还是要靠公司的'高层管理。我做为公司的一员,我愿尽我所能,尽我所力,专心专注的太态共赢新的格局。 为了做好品质管理部各项工作,达到公司要求的发展目标,现将20xx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1月份: 1)完成体系文件的管理评审工作,保证满足体系认证的符合性; 2)准备公司物业资质申报工作,并做好相关的工作; 3)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制定公司工作简报; 2月份: 1)2月底完成体系文件的第二次内审工作;并及时整改和关闭不合格项,力求体系文件运行的完好性; 2)确保大厦评优资料的全面和完整性,有必要向市局提出书面性报告,并协助相关资料的移交工作; 3)完善公司规章制度的内部建设,确保公司工作开展的正常运作; 3月份: 1)做好一切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准备工作,并保证认证工作顺利的通过; 2)做好大厦评"区优"的申报工作,同时完善好评优资料的创建工作; 4月至6月: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

附件4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 工作指南 (试行) 2014年10月

目次 第一章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编制依据 (1) 1.4 术语与定义 (2) 1.5 指导原则 (3) 1.6 组织编制单位 (3) 第二章工作内容与流程 (4) 2.1 工作内容 (4) 2.2 工作流程 (4) 第三章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方法 (7) 3.1 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 (7) 3.2 地下水脆弱性评估 (14) 3.3 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估 (19) 3.4 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 (23) 3.5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 (24) 第四章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技术报告及成果图表 (29) 4.1 报告编制大纲 (29) 4.2 成果图 (29) 4.3 成果表 (31) 附录 A地下水保护区、防控区及治理区评估结果分析表(参考式样) (32) 附录 B岩溶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估指标说明 (35) 附录 C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说明 (40) 附录 D权重和参数敏感度分析 (45)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 (试行)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 1.2.1 本指南适用于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评估区面积一般不小于0.4万km2,精度一般不小于1:25万。 1.2.2本指南主要包括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技术方法、报告图集编制要求等方面。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GB/T 14175 水文地质术语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3620-15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完整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及需求分析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成“四网合一” 的全数字校园网(即通过光纤与Internet连接的校园 局域网、VOD校园视频点播网、全数字多媒体互动教 学网、通过地面接受站与远程教育网连接的远程教育 资源网)。最终拥有多媒体互动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 多功能演播厅、电子备课室、信息中心等多媒体信息 技术设备,并把校园网连接到所有校舍,将多个信息 点分布在办公室、教室、多功能厅以及师生宿舍,实 现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全方位信息化。 校园网应具备的功能有: 1.电子邮件服务通过E-mail与同行交往。 2.文件传输FTP服务利用FTP服务实现校内各组

室、班级或个人主页的上传以及从网上下载资料。 3.WWW浏览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页向社会宣传学校,提供各类咨询信息等;利用内部网页进行管理,例如发布通知、收集学生意见等。 4.资源共享建立电子图书馆形式的教育资源库,供师生检索、查询、利用。 5.网上教学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或VOD视频点播实现实时或非实时方式的远程多媒体教学。 “一卡通”应用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有: 1、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2、图书管理系统 3、售餐系统 4、机房计费和管理系统 5、自助消费管理系统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之“硬件建设” 校园网数字化应用系统建设 1、教学及校务管理系统 采取购买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在现有教务

安徽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

安徽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 一、目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淮河、巢湖流域城镇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功能要求。跨界断面、污染严重的城市水体和支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巢湖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减轻,水功能区达标率进一步提高。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水环境监测、预警与应急能力显著提高。 (二)水质目标。到2015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淮河干流安徽段水质稳定达到Ⅲ类;颍河、涡河、新濉河等主要支流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巢湖西半湖总磷、总氮浓度比2010年分别下降6%和8%以上,其他指标达到Ⅳ类;东半湖总磷、总氮浓度维持2010年水平,其他指标达到Ⅲ类;环湖河流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 (三)减排目标。到2015年,我省淮河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不包括农业源排放量)控制在25.82万吨,比2010年削减9.05%;氨氮排放量(不包括农业源排放量)控制在3.44万吨,比2010年削减10.75%。巢湖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4.3万吨,比2010年削减8.9%;氨氮排放量控制在2.3万吨,比2010年削减11.5%;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控制在2.9万吨和2265吨,比2010年削减10.4%和18.0%。 二、主要任务 (四)加快实施《规划》项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优先控制单元内项目为重点,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按月细化工程进度要求。积极推动项目前期工作,采取部门会商、联合审批等方式,抓紧启动开工一批环境、社会效益明显的项目。建立项目建设进度通报和督查制度,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加强项目环境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确保项目发挥环境效益。 (五)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各地要以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淮河、巢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013年底前,依法取缔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活动,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2015年底前,依法取缔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活动。对人为污染引起水质超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要制定实施水源地水质达标方案。尚无备用水源的市、县要加快备用水源建设。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年至少开展1次水质全指标监测分析,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3年开展1次水质全指标监测分析。实行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公示制度,及时公布水源水质状况,接受公众监督。 (六)强化重点区域防治。按照分区控制、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水环境问题突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薄弱、水体功能要求高的控制单元,加强分类指导,优先落实防治措施。对淮河流域的史河六安控制单元和巢湖流域的巢湖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控制单元、杭埠河六安市控制单元,要重点实施水源涵养、湿地建设、河岸带生态阻隔等综合治理工程,维护良好的水环境质量。对淮河流域的沣河淠东干渠六安控制单元、颍河谷河阜阳控制单元、淮河干流淮南控制单元、涡河亳州控制单元、淮河干流蚌埠滁州控制单元、沱河淮北宿州控制单元、怀洪新河宿州蚌埠控制单元,巢湖流域的南淝河合肥市控制单元、十五里河合肥市控制单元、派河合肥市控制单元、塘西河入湖区合肥市控制单元,要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保障河道生态基流,改善城市水体和重点支流水环境质量。采取“一河一策”的办法,综合整治涡河、濉河、

2020年质量部工作计划报告

2020年质量部工作计划报告 一、继续做好产品质量标准文件的制修订与落实工作 通过以往一段时间的工作,认识到当前实施的产品质量标准有部 分要求和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一些是因为标准设置的不尽合理,还有 一些是因为没有认真落实。今后要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品质管 理工作有章可依,同时要严把执行关,让产品质量与标准要求尽可能 的接近,直到一致。 二、规范进料检验工作 在过去的进料检验工作中,仅做到了大宗、重要原料的检验,并 且检验项目不够全面,检验记录不够完整,偶尔会出现进料品质不良 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自9月上旬开始,对外购大宗物料,全部采用 aql抽样检验;对贵重物品或质量影响大的原料,执行全数检验;对于难以验证的原料,要求供应商提供品质保证函。所有进料检验工作,按 物料别留下完整检验记录。对于来料品质异常的,及时发出car(品质 异常通知单)要求改正,并跟进检测改进的结果。 三、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近几日,因交期紧,糊制环节人员紧缺,临时抽调2名巡检帮忙 检封,致过程质量控制主要由各车间主管承担。因各车间主管的工作 重点各有不同,品质状况堪忧。为保证制程质量,计划自9月4前要 各现场巡检人员归位,以加强过程环节的控制。 制造环节有些品质问题再三复发,主要是因为没有及时对出现的 问题给予处理惩戒。自9月上旬,对新发现的批量质量事故,必须做 到发现事故2小时内发出car(品质异常通知单),发现事故4小时内拿出临时纠正措施,24小时内拿出长期预防措施,2天内提出处理意见。 四、开始进行fqc产成品抽样检验工作

早期,由于对过程的关注,没有充分认识到产成品抽样检验的重 要性,导致,经常到客户验货时发现产品不良。自9月上旬开始,需 对要入库的产成品进行aql抽样检测,并对检查结果做好完整记录。 如检查过程中发现与标准、合约要求存在偏差的,及时通知生产部门 修正。 五、做好质量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认真做好质量管理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及时报送各类质量报表,为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可靠的质量信息。进料、过程、成品检验相关 统计数据每周通报一次。 六、定期召集质量例会 每月召集一次质量例会,就上个月的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分析,完 善纠正和预防措施,做好会议记录,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XXXX年是全新的一年,公司质保部将以崭新的环境为契机,积蓄 内力,夯实基础,着力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努力营造良好 的生产运作环境,坚持以科学的质量策划为基石,有序可控的过程管 理为手段,完善的质量体系为保障,塑造良好的质量形象,提高公司 在重要客户中的战略地位,降低内外部故障成本,增强顾客满意。具 体工作将按照以下的步骤展开。技术要求,物流运输有序。在关键过 程的监控上尽量采用防错技术。在过程监控的同时关注产品实现过程 与顾客导向过程的整体衔接,过程的输入输出关系,力求做到把握重点,兼顾全局。 部门建设 部门建设是关系到部门工作绩效的大事。一个部门的带头人如果 不能充分调动部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部门成员的才智得到充分的 发挥,必然会导致失败。新的一年,质保部将以增强部门的凝聚力, 战斗力为部门建设的重点,从工作制度,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 着手部门建设。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57号――关于发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57号――关于发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5年度考核结果的公告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57号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发布日期】2016.09.07 【实施日期】2016.09.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6年第57号) 关于发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5年度考核结果的公告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国办发〔2009〕38号),环境保护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三峡办、南水北调办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长江中下游等重点流域25个省(区、市)人民政府2015年度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

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合并简称《规划》)情况进行了考核。 2015年,《规划》共确定428个考核断面,有13个断面因断流不计入考核,实际考核断面415个,其中达标313个,占实际考核断面总数的75.4%,与上年同口径相比提高2.9个百分点。辽河、淮河、松花江、长江中下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海河、滇池和巢湖流域达标断面比例分别为96.0%、84.1%、82.9%、78.7%、75.5%、 72.5%、64.0%、63.6%和50.0%。《规划》共安排6844个水污染防治项目,截至2015年底,完成(含调试)4985个,占项目总数的72.8%。淮河、巢湖、海河流域项目进展较快,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项目进展较慢。 总的来看,《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各省份均通过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5年度实施情况考核。其中,山东省、江苏省、贵州省、上海市、辽宁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江西省、安徽省、四川省、重庆市、山西省、河南省等17个省(区、市)考核结果为好,甘肃省、陕西省、云南省、湖北省、吉林省考核结果为较好,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考核结果为一般。 请各省(区、市)认真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本地区《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推动落实,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特此公告。 附件:1.各省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完成情况 2.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5年度实施情况汇总表 3.各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5年度实施情况考核结果 环境保护部 2016年9月7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