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专题八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专题八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专题八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专题八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专题八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盐类水解的原理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的反应。

2.实质

盐电离→→

破坏了_________→水的电离程度______→c(H+)≠c(OH-)→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3.特点

(1)可逆:水解反应绝大多数是反应。

(2)吸热:水解反应是反应的逆反应。

(3)微弱:水解反应程度一般很微弱。

4.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盐类水解程度较小,应用表示,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或挥发性物质。

例如,Al3++3H2O 、HCO3-+H2O

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要分步书写,以第一步为主:如,S2-+H2O ,。

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习惯一步书写:如Mg2++2H2O ,Fe3++3H2O

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盐本身性质,组成盐的酸根相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如,同浓度的CO32-水解能力SO32-。

2.外因:受的影响。

(1)温度: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温促进水解;

(2)浓度:盐的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这里盐的浓度指水解离子,而不含不水解的离子。如,氯化铁溶液,Cl-并不影响水解平衡。

(3)外加酸碱: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下面分析不同条件对氯化铁水解平衡的影响情况如表Fe3++3H2O Fe(OH)3+3H+(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

实验探究

拓展实验:茶水——墨水——茶

【原理】因为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会立刻生成单宁酸亚铁,它的性质不稳定,很快被氧化生成单宁酸铁的络合物而呈蓝黑色,从而使茶水变成了“墨水”。草酸具有还原性,将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两价的亚铁离子,因此,溶液的蓝黑色又消失了,重新显现出茶水的颜色。

【准备】单宁酸、硫酸亚铁、草酸。

【操作】

(1)取一杯不满的棕黄色茶水;

(2)取一根玻璃棒,一端蘸上绿矾粉未,另一端蘸上草酸晶体粉未;

(3)用玻璃棒蘸有绿矾粉未的一端在茶水中搅动一下,茶水立刻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4)将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杯里搅动一下,刚刚变成的蓝墨水又变成了原来的茶水了。【说明】这种现象在人们生活中也是经常遇到的,当你用刀子切削尚未成熟的水果时,常常看到水果刀口处出现蓝色,有人以为是刀子不洁净所造成的。其实,这种情况同上述茶水变墨水是一样的道理,就是刀子上的铁和水果上的单宁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练一练:

1.绿矾的化学是什么?

草酸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FeSO4·7H2O

2.草酸作还原剂,将Fe3+还原为Fe2+。

重点突破

一、直击考点:

考点一对盐的水解规律的考查

本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考查水解平衡规律。

1.越弱越水解(盐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反之,越水解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对应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越弱)。常以此判断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和弱碱(或弱酸)的相对强弱。如等浓度的NaX、NaY、NaZ三种盐溶液,pH依次增大,则酸性HX>HY>HZ。由于CH3COOH的酸性大于H2CO3 ,则等浓度的CH3COONa 和NaHCO3 溶液相比,NaHCO3 溶液的碱性强,pH大。

2.酸式盐溶液的判断

①强酸的酸式盐只是电离,不水解,溶液呈酸性,如NaHSO4液:NaHSO4=Na++H++

SO42-。

②弱酸的酸式盐,取决于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如NaHSO3,NaH2PO4,NaHC2O4等;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如NaHS,NaHCO3,Na2HPO4等。

3.相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正盐>相应酸式盐,如CO32->HCO3-。

4.相互促进水解的盐>单独水解的盐>相互抑制水解的盐。如NH4+的水解:(NH4)2CO3 >(NH4)2SO4 >(NH4)2Fe(SO4)2。

【例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Na2CO3 NaHCO3 NaCl NH4Cl

B.Na2CO3 NaHCO3 NH4Cl NaCl

C.(NH4)2SO4 NH4Cl NaNO3 Na2S

D.NH4Cl (NH4)2SO4 Na2S NaNO3

【例2】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a.(NH4)2SO4、b.(NH4)2CO3、c.(NH4)2Fe(SO4)2 ,c(NH4+)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a>b>c C.a>c>b D.c>a>b

【解析】三种溶液中存在共同离子NH4+的水解:NH4++H2O NH3·H2O+H+,c(NH4+)相等;CO32-水解:CO32-+H2O HCO3-+OH-,Fe2++2H2O Fe(OH)2+2H+,所以,c中亚铁离子水解抑制了NH4+水解,而b中CO32-水解产生OH-,中和H+促进NH4+水解。

【答案】D

【点评】比较同种离子浓度大小时,要考虑其他离子水解的影响。

考点二对盐类水解应用的考查

本考点多在选择题中出现,有时也以填空题形式出现,考查部分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1.制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由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构成而不是由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构成。

2.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如,FeCl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

3.铵态(NH4+)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如草木灰,消石灰),如,2NH4++CO32-

=2NH3↑+CO2↑+H2O。

4.明矾、高铁酸钠等净水:如,Al3++3H2O Al(OH)3(胶体)+3H+。

5.热碱液去污效果更好:升温促进碳酸钠水解:CO32-+H2O HCO3-+OH-,溶液碱性增强。再如,明矾与小苏打用于炸油条。

6.利用盐溶液除锈:如用氯化铵溶液除铁锈:NH4++H2O NH3·H2O+H+

Fe2O3+6H+=2Fe3++3H2O,Cu2(OH)2CO3+4H+=2Cu2++CO2↑+3H2O。

7.盐溶液配制与贮存:如,配制氯化铁、氯化铝溶液防水解,加入对应的稀酸。

8.判断离子共存问题:弱碱阳离子与弱酸根阴离子在溶液中一般不能大量共存。如,2Al3++3S2-+6H2O=2Al(OH)3↓+3H2S↑。

9.制无水盐或结晶水合物:对于易水解的盐,只有在对应的酸的环境中蒸干得到结晶水合物,若用结晶水合物制得无水盐,也要在酸的气氛中灼烧。例如,从氯化铜溶液中制氯化铜晶体(含结晶水),必须在氯化氢气氛中蒸干,从氯化镁结晶水合物中得到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气氛中灼烧氯化镁结晶水合物。

10.试剂保存与量取:如,贮存碳酸钠溶液不能用玻璃塞,因为碳酸钠水解溶液呈较强碱性,Na2CO3+H2O NaOH+NaHCO3,2NaOH+SiO2=Na2SiO3+H2O。硅酸钠具有粘合性,将玻璃

塞与瓶口粘在一起;NH4F水解生成HF,所以不能用玻璃瓶装氟化铵溶液,NH4F+H2O=NH3?H2O+HF,SiO2+4HF=SiF4↑+2H2O。再如,选用滴定管也要考虑盐溶液的水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不能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11.除某些杂质:利用水解反应,除去杂质。如,除去氯化镁溶液中少量氯化铁溶液:加入氧化镁或氢氧化镁或碳酸镁促进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过滤除去固体得到较纯的氯化镁溶液。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不同

B.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C.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3 溶液中混有的Fe3+

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钠和硫酸铝

考点三对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考查

本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突出考查守恒思想,有时与图像相结合考查。

1.比较依据

(1)两个理论依据

①弱电解质电离理论:电离粒子的浓度大于电离生成粒子的浓度。

例如,H2CO3溶液中:c(H2CO3)>c(HCO-3)?c(CO2-

3)(多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

②水解理论:水解离子的浓度大于水解生成粒子的浓度。

例如,Na2CO3溶液中:c(CO2-

3)?c(H2CO3)(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3)>c(HCO-

(2)三个守恒关系

①电荷守恒: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电荷总浓度。

例如,NaHCO3溶液中:c(Na+)+c(H+)=c(HCO-

3)+c(OH-)。

3)+2c(CO2-

②物料守恒:物料守恒也就是元素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3)+c(H2CO3)=0.1 mol/L。

例如,0.1 mol/L 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2-

③质子守恒: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例如,0.1 mol/L NaHCO3溶液中:c(H+)=c(OH-)-c(H2CO3)+c(CO32-)

2.四种题型

(1)多元弱酸溶液

4)。

4)>c(PO3-

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在H3PO3溶液中,c(H+)>c(H2PO-

4)>c(HPO2-

(2)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

3)>c(OH-)>c(HCO-

3)。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溶液中:c(Na+)>c(CO2-

(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

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产生的影响。例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NO3溶液,②CH3COONH4溶液,③NH4HSO4溶液,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4)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

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例如,在0.1 mol/L的NH4Cl和0.1 mol/L 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H+4)>c(Cl-)>c(OH-)>c(H+)。在该溶液中,NH3·H2O的电离与NH+4的水解互相抑制,但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c(OH-)>c(H+),同时c(NH+4)>c(Cl-)。

【例5】(2011广东)对于0.1 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3)+c(HSO-3)+c(H2SO3)

B.c(Na+)=2c(SO2-

C.c(Na+)+c(H+)=2c(SO2-

3)+2c(HSO-3)+c(OH-)

3)与c(Na+)均增大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2-

【例6】(2012盐城)在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0.1mol/L pH=7.82的NH4HCO3溶液中:c(HCO3-) >c(NH4+)>c(OH-)>c(H+)

B.0.1 mol·L-1 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

c(NH4+)+c(H+)>c(NH3·H2O)+c(OH-)

D.0.1 mol·L-1 Na2S与0.1 mol·L-1NaHS等体积混合:2c(Na+)-3c(S2-)=3c (HS-)+3c(H2S)

二、走出误区:

误区一认为pH=9的NaOH与pH=9的CH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外加酸碱,对水的电离是抑制作用,加入能水解的盐,对水的电离是促进的。

【例1】室温下,下列关于pH均为9、体积均为10 mL的Na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中的c(Na+)相等

B.分别加热到相同温度时,CH3COONa溶液的pH小

C.分别加水稀释到100 mL时,两种溶液的pH依然相等

D.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之比为10-9/10-5

错解:B或C

原因:忽视后者存在水解平衡。

正解:D

原因:pH相同的Na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浓度并不相同,CH3COONa溶液的浓度远大于NaOH溶液的浓度;对两溶液加热时,CH3COONa水解程度增大,c(OH-)浓度增大,然而NaOH溶液中的c(OH-)不变,故加热后的溶液CH3COONa的pH大;加水稀释10倍,NaOH 溶液的pH变为8,CH3COONa溶液的pH在8~9之间;对于D项在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9,在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5,故D项正确。

误区二认为AlCl3溶液蒸干得AlCl3固体

(1)考虑盐水解生成的酸是否挥发: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对应的原溶质。如,硫酸铜溶液、硫酸铁溶液蒸干后得到硫酸铜、硫酸铁。注意:这里“蒸干”与“灼烧”不同,如硫酸铜、硫酸铁灼烧得到氧化铜,氧化铁。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如盐酸、硝酸等,蒸干溶液一般得到对应弱碱,如果灼烧得到对应的氧化物。如,氯化铁、硝酸铝溶液蒸干得到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灼烧得到氧化铁、氧化铝。

(2)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因为Ca(HCO3)2、NaHCO3、KMnO4、NH4Cl固体易分解,因此,蒸干Ca(HCO3)2溶液得CaCO3固体;蒸干NaHCO3溶液得到Na2CO3固体;蒸干KMnO4溶液得到K2MnO4,MnO2固体混合物;蒸干NH4Cl溶液无固体。

(3)考虑盐的还原性:还原性盐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会被氧气氧化生成高价态盐。如,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硫酸钠,2Na2SO3+O2=2Na2SO4。硫酸亚铁溶液蒸干得到硫酸铁。

(4)综合考虑多种性质:如,蒸干次氯酸钠溶液时,既要考虑水解,又要考虑次氯酸分解,所以蒸干次氯酸钠溶液得到氯化钠。

【例2】下列物质的溶液经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不相同的是()A.FeCl2、FeCl3 B.NaHCO3、Na2CO3

C.NaAlO2、AlCl3 D.Mg(HCO3)2、MgCl2

错选:B或D

原因:忽视分解。

正解:C

原因:A项中可考虑FeCl2被氧化后再水解,A中的最终产物均为Fe2O3,故A项错误;B项

中可考虑NaHCO3分解后再水解,B中的最终产物均为Na2CO3,故B项错误;C项中的最终产物为NaAlO2和Al2O3,故C项正确;D项中可考虑Mg(HCO3)2的分解,最终产物均为MgO,故D项错误。

巩固复习

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 HCOO-+H3O+B.CO2+H2O HCO3-+H+

C.CO32 -+H2O HCO3-+OH-D.HS-+H2O S2-+H3O+

2.C 解析:A项和D项中分别为HCOOH和HS-的电离方程式,故A项和D项都错误;B项中为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并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故B项错误,只有C项正确。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FeCl2溶液时,可将FeCl2晶体先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和少量铁屑保存

B.中和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荡洗后直接装入待测液

C.弱酸HY溶液的pH=3.0,与等体积水混合后的pH范围是(已知lg2=0.3)3.0~3.3

D.用pH试纸蘸取稀盐酸,取出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3.D解析:D项中会污染盐酸,应用洁净的玻璃棒醮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4.25 ℃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NH4+)=c(SO42 -) B.c(NH4+)>c(SO42 -)

C.c(NH4+)<c(SO42 -) D.c(OH-)+c(SO42 -)=c(H+)+c(NH4+)

4.B解析:pH=7的溶液中c(H+)=c(OH-),根据溶液里“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有:c(NH4+)+c(H+)=2c (SO42 -)+c(OH-),得c(NH4+)=2c(SO42 -),即浓度大小顺序为c(NH4+)=2c(SO42 -)>c(H+)= c(OH-),也就是c(NH4+)>c(SO42 -)>c(H+)=c(OH-),故B 项正确。

5.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①适量的HCl 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

6.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

的是()

A.c(Na+)>c(A-)>c(H+)>c(OH-) B.c(Na+)>c(OH-)>c(A-)>c(H+)

C.c(Na+)+c(OH-) = c(A-)+c(H+) D.c(Na+)+c(H+) = c(A-)+c(OH-)

6.D解析:A项和B项是浓度的相对大小,C项和D项是等式。NaA溶液中:A-+H2O HA

+OH -,溶液显碱性,其相对大小为c(Na +)>c(A -)>c(OH -)>c(H +),故A 项和B 项都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 = c(A -)+c(OH -),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

7.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 -+H2O HCO3- +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CO ()

HCO (233--c c 减小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

8.有四种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都由一价阳离子A +和B +及一价阴离子X -和Y -组成的盐溶液。据测定常温下AX 和BY 溶液的pH =7,AY 溶液的pH >7,BX 溶液的pH <7。由此判断可能不水解的盐是( )

A .BX

B .AX

C .AY

D .BY

8.B 解析:由AY 溶液pH >7知A +是强碱阳离子,Y -是弱酸阴离子,BX 溶液pH <7知X -应是强酸阴离子,而B +为弱碱阳离子,故不水解的盐应是AX ,故B 项正确。

9.常温下,100 mL 0.1 mol·L -1的三种盐溶液NaX 、NaY 、NaZ 的pH 分别为7、8、9,则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HX 、HY 、HZ 的酸性依次增强

B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X -)<c(Y -)<c(Z -)

C .电离常数K(HY)>K(HZ),水解常数K(Y -)>K(Z -)

D .c(X -)=c(Y -)+c(HY)=c(Z -)+c(HZ)

9.D 解析:由题意知,HZ 是强酸,HY 、HZ 是弱酸且酸性HY >HZ ,故A 项和B 项都错误;电离常数K(HY)>K(HX)(HX 完全电离)则水解常数K(Y -)<K(Z -),故C 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定可知c(X -)=c(Y -)+c(HY)=c(Z -)+c(HZ)=c(Na +),故D 项正确。

提高训练

10.(2011四川)25 ℃时,在等体积的①pH =0的H2SO4溶液,②0.05 mol·L -1的Ba(OH)2溶液,③pH =10的Na2S 溶液,④pH =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0∶1010∶109

B .1∶5∶5×109∶5×108

C .1∶20∶1010∶109

D .1∶10∶104∶109

11.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 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c(OH-)前者大于后者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2 -)均增大

12.(2011全国)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

13.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④NH3·H2O;c(NH4+) 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①>②>③>④

C.a mol·L-1 HCN溶液与b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

D.0.1 mol·L-1醋酸的pH=a,0.01 mol·L-1醋酸的pH=b,则a+1=b

14.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

14.(1)CH3COO-+H2O CH3COOH+OH-,使溶液显碱性(2)BD

(3)右左左右

15.现有常温下的0.1 mol·L-1纯碱溶液。

(1)你认为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证明你的上述观点,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简述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学甲认为该溶液中Na2CO3的水解是微弱的,发生水解的CO2-

3不超过其总量的10%。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学乙就该溶液中粒子之间的关系写出了下列四个关系式,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c(Na+)=2c(CO2-

3)

3)>c(OH-)>c(HCO-3)>c(H2CO3)

B.c(CO2-

3)+c(HCO-3)=0.1 mol·L-1

C.c(CO2-

D.c(OH-)=c(H+)+c(HCO-3)+2c(H2CO3)

(4)水解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h表示),请写出Na2CO3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 HCO-3+OH-向纯碱溶液中滴加数滴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15.(1)CO2-

然后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直至过量,若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则说明上述观点正确(2)用pH试纸(或pH计)测常温下0.1 mol·L-1纯碱溶液的pH,若pH<12,则该同学的观点正确;若pH>12,则该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

(3)BD(4)Kh=c(HCO-3)·c(OH-)/c(CO2-

16.某溶液中只含有Na+、H+、OH-、CH3COO-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Na+)>c (CH3COO-)>c(OH-)>c(H+) ②c(Na+)>c (CH3COO-) >c(H+)>c(OH-)

③c(CH3COO-)>c(Na+)>c(H+)>c(OH-) ④c(Na’)>c(OH-)>c(CH3COO-)>c(H+)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上述四种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c(NaOH) c(CH3COO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大小关系是c(H+)c(OH-)。

17.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H2A===H++HA-;HA-H ++A2-。

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0.1 mol·L-1的Na2A溶液中,下列微粒的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c(A2-)+c(HA-)+c(H2A)=0.1 mol·L-1

B.c(OH-)=c(H+)+c(HA-)

C.c(Na+)+c(H+)=c(OH-)+2c(A2-)+c(HA-)

D.c(Na+)=2c(A2-)+2c(HA-)

(3)已知0.1 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 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________0.11 mol·L-1(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 mol·L-1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碱性A2-+H2O HA-+OH-(2)BCD(3)<H2A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HA-的电离(4)c(Na+)>c(HA-)>c(H+)>c(A2-)>c(OH-)

解析:由于“H2A===H++HA-;HA-H++A2-”,因此在NaHA溶液中仅存在HA-

H++A2-的电离情况,没有HA-的水解过程。在H2A溶液中H2A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HA-的电离。理解上述内容,答案迎刃可解。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AgCl、BaSO4(其中仅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Ca(OH)2、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S (7)氢硫酸:H 2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 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 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5H2O D、蓝色固体:胆矾CuSO 4 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锰酸钾K2MnO4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1.复习重点 1 ?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 ?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OH AB== B n — ” n+ 进水进一步电离. 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如HPQ 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 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 > — 2— 3 — H 『3PQ H 2PQ HPO 4 PQ 4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 NaHS NmHPG 、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 NaHSO NaHPQ 、NaHSO 盐类的水解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具体为:1 ?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女口 NH 4CN CH 3CONH 碱性 中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 .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呈碱性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NH 4F 酸性 则呈酸性(如 NaHSC ) 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v 水解程度,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HB (n -1)—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 ) A(OH Hr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岀的 川或0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而促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由此可知, 水解 .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中和 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中和盐类的水解 1.复习重点 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一)盐的水解实质 H2O H+— 当盐AB 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 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具体为: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如 NH4CN CH3CO2NH4 NH4F 碱性中性酸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相对强弱 2.酸式盐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4)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酸性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3PO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变化可相互转化: pH值增大 H3PO4 H2PO4— HPO42— PO43— pH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A——Q A—+H2O HA+OH——Q 温度(T)T↑→α↑ T↑→h↑ 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 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 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 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 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3COOH>HAlO2所以水解程度NaAlO2>NaHCO3>CH3COON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1)一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相对大小 ①当盐中阴、阳离子等价时 [不水解离子] >[水解的离子] >[水解后呈某性的离子(如H+或OH—)] >[显性对应离子如OH—或H+] 实例:aCH3COONa. bNH4Cl a.[Na+]>[CH3COO—] >[OH—] >[H+] b.[Cl—] >[NH4+]>[OH—]

高考专题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第25讲盐类的水解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或“↓”。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NaCl②NH4Cl ③Na2CO3④CH3COONa ⑤AlCl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2)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2.外因 (1)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明矾净水:Al3++3H2O Al(OH)3+3H+。 (2)制备Fe(OH)3胶体:Fe3++3H2O错误!Fe(OH)3(胶体)+3H+。 (3)制泡沫灭火剂:Al3++3HCO错误!===Al(OH)3↓+3CO2↑。 (4)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错误!+CO错误!+H2O NH3·H2O+HCO - 。 3 网络构建

最新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1.盐类水解的原理 盐的类型溶液的pH能水解的离子 Na2CO3强碱弱酸盐pH>7 NH4Cl强酸弱碱盐pH<7 NaCl强酸强碱盐pH=7 (1)盐类水解的定义 盐电离出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OH-(或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盐类水解的条件 盐能电离出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3)盐类水解的实质 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 H++OH-,此时c(H+)=c(OH-),溶液显中性.加入强碱弱酸盐或强酸弱碱盐时,弱离子结合H+或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 移动,使得c(H+)≠c(OH-),故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的特点 盐+H2O酸+碱 ①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一般程度较小. ②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5)盐类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具体定. (6)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①盐类水解一般是可逆的,书写时一般不写“=== ”,而用“”;水解程度一般较小, 因此所得产物的浓度很小,一般不用“↑”或“↓”.可简记为“水写分子式,中间用可逆, 后无沉气出”. ②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即可. 例如:Na2CO3水解: ③多元弱碱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一般一步写出. 例如:AlCl3水解:Al3++3H2O Al(OH)3+3H+ 例如:Al2(SO4)3与NaAlO2相混合: Al3++3AlO+6H2O===4Al(OH)3↓ 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离子所对应的酸或碱越弱,则越易水解,其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就越强.(2)外因

①温度:因为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 增大. ②浓度:盐溶液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③化学反应: A.强碱弱酸盐水解,如Na2CO3+H2O NaHCO3+NaOH,加酸促进其水解,加碱抑制其水解. B.强酸弱碱盐水解,如FeCl3+3H2O Fe(OH)3+3HCl,加碱促进其水解,加酸抑制其水解. 1.向三份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 解析:0.1 mol/L CH3COONa中存在平衡CH3COO-+H2O CH3COOH+OH-,加入NH4NO3、FeCl3两种水解显酸性的盐会使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减小;加入Na2SO3这种水解显碱性的盐会使平衡逆向移动,c(CH3COO-)增大.答案: A 2.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 mL 0.1 mol· 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解析: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①、②、③溶液:pH的大小顺序应为③>①>②,故A项错误;稀释相同倍数时,①、②存在水解平衡,③中pH变化最大,故B项错误;若pH相同的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为:②>①>③,故D项错误;与25 mL 0.1 mol/L盐酸反应后①中为NaHCO3和NaCl溶液,②中为CH3COOH和NaCl溶液,③中为NaCl溶液,pH最大的是①,故C项正确.答案: C 1.三个守恒 (1)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电荷总 浓度. 如Na2CO3溶液中: (2)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即原子守恒,指变化前后元素原子个数守恒. 如: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 (3)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指溶液中质子发生转移时,质子数不发生变化.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初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Ⅰ、化学用语 一、输记下列元素名称、符号: 1、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 2、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 二、熟记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H2氢气O2氧气N2氮气C碳P磷S硫Fe铁Cu铜Hg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 H2O水CO2二氧化碳CO一氧化碳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P2O5五氧化二磷Fe2O3氧化铁Fe3O4四氧化三铁CaO氧化钙MgO氧化镁CuO氧化铜ZnO氧化锌FeO氧化亚铁MnO2二氧化锰Na2O氧化钠 (2)酸: 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3PO4磷酸H2CO3碳酸H2SO3亚硫酸 (3)碱: 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Ca(OH)2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Cu(OH)2氢氧化铜Fe(OH)3氢氧化铁Fe(OH)2氢氧化亚铁Al(OH)3氢氧化铝Mg(OH)2氢氧化镁 (4)盐: NaCl氯化钠Na2CO3碳酸钠ZnCl2氯化锌CaCl2氯化钙KCl氯化钾Na2SO4硫酸钠CuSO4硫酸铜AgCl氯化银FeCl3氯化铁FeCl2氯化亚铁AlCl3氯化铝FeSO4硫酸亚铁Fe2(SO4)3硫酸铁ZnSO4硫酸锌CaCO3碳酸钙BaCl2氯化钡BaSO4硫酸钡KClO3氯酸钾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KNO3硝酸钾Cu(NO3)2硝酸铜Hg(NO3)2硝酸汞NH4Cl氯化铵NH4NO3硝酸铵(NH4)2SO4硫酸铵NH4HCO3碳酸氢铵NaHCO3碳酸氢钠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5)有机物: CH4甲烷C2H5OH乙醇(酒精)CH3OH甲醇CH3COOH乙酸(醋酸)CO(NH2)2尿素 三、熟记下列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1) +1 +1 +1 +1 +2 +2 +2 +2 +2 +3 +2 +3 H K Na Ag Ca Mg Zn Ba Cu Al Fe(FeO) Fe(Fe2O3) (2) -2 -1 -2 O Cl S (3) +1 -1 -1 -1 -1 -2 -2 -2 -2 -3 -1 NH4 OH NO3 ClO3 MnO4(KMnO4) MnO4(K2MnO4) CO3 SO4 SO3 PO4 HCO3 四、熟记下列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 中和 盐 类的水解 1.复习重点 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一)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 n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B n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 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具体为: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如 NH 4CN CH 3CO 2NH 4 NH 4F 碱性 中性 酸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 4)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 3PO 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H 3PO 4 H 2PO 4— HPO 42— PO 43—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A——Q A—+H2O HA+OH——Q 温度(T)T↑→α↑ T↑→h↑ 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 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 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 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 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3COOH>HAlO2所以水解程度NaAlO2>NaHCO3>CH3COON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下册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盐类水解口诀: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 (1)有弱才水解 要求盐要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 如:NaC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OH,则Na+是强碱金属离子,不会水解.NaCl中的Cl-对应的酸是强酸HCl ,则Cl-是强酸根离子,也不会水解. 所以,NaC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 又如:CH3COONa中的CH3COO-对应的是弱酸CH3COOH,则 CH3COO-是弱酸根离子,会水解.消耗H2O电离出的H+,结合成CH3OOH分子.使得水中OH-多出. 所以,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 (2)越弱越水解 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 如:Na2CO3和Na2SO3 CO3^2-对应的酸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2SO3

由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 则,CO3^2-的水解程度比SO3^2-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 所以,Na2CO3的碱性比NaSO3的碱性强. (3)双弱双水解 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弱碱并且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阳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OH-;阴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所以双水解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 如:CH3COO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弱碱NH3*H2O ;CH3COO-对应的酸是弱酸CH3COOH 则NH4+和CH3COO-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OH-形成 NH3*H2O;CH3COO-结合H+形成CH3COO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4)谁强显谁性 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弱酸弱碱盐,由于盐中的阴离子水解结合H+,阳离子水解结合OH- 要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NH4)CO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CO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电离度,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CO3^2-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盐类的水解(只有可溶于水的盐才水解) 1、盐类水解:在水溶液中某些可溶盐电离出来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促进水的电离的反应。 2.实质 盐电离→??????????弱酸的阴离子→结合H + 弱碱的阳离子→结合OH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c (H + )≠c (OH - )―→溶液呈碱性、酸性c (H +)=c (OH -)― →溶液呈中性 3.特点 可逆→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 | 吸热→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过程 | 微弱→水解反应程度很微弱 4.盐类水解规律: ①有 弱 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 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越稀越水解,越热月水解。 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如:Na 2CO 3 >NaHCO 3) ③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 大小。 a.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 如NaHCO 3溶液中:HCO - 3 H + +CO 2- 3(次要), HCO - 3+H 2O H 2CO 3+OH - (主要)。

b.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 如NaHSO3溶液中:HSO-3H++SO2-3(主要),HSO-3+H2O H2SO3+OH-(次要)。 (目前必须知道HC2O4-、HSO-3、HPO32—和H2PO4—的电离大于水解) 5.表示方法——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1)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在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时要用“”号连接。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或“↑”表示水解产物(双水解例外)。不把产物(如NH3·H2O、H2CO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如:Cu(N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H2O Cu(OH)2+2H+。 NH4Cl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 NH3·H2O+H+。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逐级减弱,离子方程式分步书写,如Na2CO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CO2-3+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一般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下一级水解课忽略,原因是上一级水解出的OH-是下一级水解的产物,对下级水解有抑制作用。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如: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 Al(OH)3+3H+。 (4)若阴、阳离子水解相互促进,由于水解完成,书写时要用“===”“↑”“↓”等,如: 常见的双水解反应完全的为:Fe3+、Al3+与AlO2-、CO32-(HCO3-)、S2-(HS-)、SO32-(HSO3-);S2-与NH4+;CO32-(HCO3-)与NH4+其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如:2Al3++3S2-+6H2O===2Al(OH)3↓+3H2S↑。 易错警示(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需先判断盐的类型,因此需熟练记忆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弱酸、弱碱。 (2)盐溶液呈中性,无法判断该盐是否水解。例如:NaCl溶液呈中性,是因为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又如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是因为CH3COO-和NH+4的水解程度相当,即水解过程中H+和OH-消耗量相等,所以CH3COONH4水解仍呈中性。 6.水解平衡常数(K h) 对于强碱弱酸盐:K h =Kw/Ka(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a为该条件下该弱酸根形成的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对于强酸弱碱盐:K h =Kw/K b(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 b为该条件下该弱碱根形成的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 弱酸根离子、弱碱阳离子对应的酸、碱越弱,就越易发生水解。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绝对全,中考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 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 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 3.1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状态 3.1.1原子结构 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性 核外电子运动具有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和统计性的特征,不能用经典的牛顿力学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描述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的特性,所以在量子力学中用波函数Ψ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以代替经典力学中的原子轨道概念。 (1)波函数Ψ(原子轨道):用空间坐标来描写波的数学函数式,以表征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个确定的波函数Ψ,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2)概率密度(几率密度):Ψ2表示微观粒子在空间某位置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3)电子云:用黑点疏密的程度描述原子核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Ψ2)分布规律的图形。黑点较密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较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较多。 (4)四个量子数:波函数Ψ由n.l.m三个量子数决定,三个量子数取值相互制约: 1)主量子数n的物理意义: n的取值:n=1,2,3,4……∞ ,

意义:表示核外的电子层数并确定电子到核的平均距离; 确定单电子原子的电子运动的能量。 n = 1,2,3,4, ……∞,对应于电子层K,L,M,N, ··· 具有相同n值的原子轨道称为处于同一电子层。 2)角量子数ι: ι的取值:受n的限制,ι= 0,1,2……n-1 (n个)。 意义:表示亚层,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对于多电子原 子,与n共同确定原子轨道的能量。… ι的取值: 1 , 2 , 3 , 4 电子亚层:s, p, d, f…… 轨道形状:球形纺锤形梅花形复杂 图3-1 3)磁量子数m: m的取值:受ι的限制, m=0 ,±1,±2……±ι(2ι+1个) 。 意义:确定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 ι=0, m=0, s轨道空间取向为1; ι=1, m=0 ,±1, p轨道空间取向为3; ι=2, m=0 ,±1,±2 , d轨道空间取向为5;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学生版)教学文案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学 生版)

【盐类的水解知识大复习】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结论: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强酸强碱盐显中性。 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三、盐的水解原理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这种作用叫做盐类的水解。 2.实质及结果 实质: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结果:盐的溶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 3.水解条件 a.盐必须溶于水中 b.生成盐的酸或碱是弱酸或弱碱(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双水解) 4.水解特征 水解是微弱、可逆的,用可逆符号“” 【小结】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5 盐溶液中水的电离规律 【例题】1、pH=3的HCl和pH=1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水 2、pH=3的NH4Cl和pH=11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H+)水 【小结】盐溶液中水的电离有如下规律:

a.在强酸弱碱盐溶液中,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酸或碱溶液(抑制水的电离)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b.在酸或碱溶液中,c (H +)、c (OH -)中小的那一个表示水的电离;在盐溶液中,c (H +)、c (OH -)中大的那一个反映了水的电离程度。 四、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1)判断能否水解; (2)水解是微弱的,用可逆符号表示。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 2CO 3、NH 3·H 2O 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3)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4)多元弱碱盐的水解视为一步完成。 (5)双水解——不完全双水解与完全双水解 不完全水解用可逆符号,完全水解用等号表示。 五、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内因——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 以醋酸钠为例:CH 3COO -+H 2O CH 3COOH+OH - K h 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常数越(越弱),其所生成的盐水解的程度就越大。 2.外因:温度、浓度、酸or 碱、盐溶液 a W h K K H c COO CH c H c OH c COOH CH c COO CH c OH c COOH CH c K =???=?=+-+---)()()()()()()()(3333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 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 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2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 2 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 2 ↑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冶金工业 2Fe 2O 3 +3C 高温 4Fe+3CO 2 ↑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A) (B) (C) (D)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A)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A)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 CO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CO 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2) 发生装置:左图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 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 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 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 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 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 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装点移—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 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 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