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最终版〕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2+——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 Cu2 〔OH〕2CO3 —绿色 Cu 〔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4--——紫色 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

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 〕,产

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 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

14、Fe 〔OH 〕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 、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

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 ——淡蓝

色火焰

CO ——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 在O2中燃烧——明亮的

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32OH Fe OH Fe 红褐色白色沉淀空气??→? 20.浅黄色固体:S 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 、Cu2O 、Fe2O3〕、红褐色[Fe 〔OH 〕3] 黑色〔CuO 、

FeO 、FeS 、CuS 、Ag2S 、PbS 〕

蓝色[Cu 〔OH 〕2] 黄色〔AgI 、Ag3PO4〕 白色[Fe 〔0H 〕2、CaCO3、BaSO4、AgCl 、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

3阴极〔夺电子的能力〕:

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 – >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 、Au 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

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 、O 不平则在

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3 CO32-+ 2Al3+ + 3H2O = 2Al〔OH〕3↓+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2KCl + 2H2O == H2↑+ Cl2↑+ 2KOH

配平:2KCl + 2H2O == H2↑+ Cl2↑+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

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 PbSO4 PbO2 +2e- → 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应为:负极:Pb + SO42- -2e- = PbSO4

正极: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阴极:PbSO4 +2e- = Pb + SO42- 阳极:PbSO4 + 2H2O -2e- = PbO2 + 4H+ + SO42-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

Si、SiC 、SiO2=和金刚石. 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金刚石 >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

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4价的S〕

例: I2 +SO2 + H2O = H2SO4 + 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

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

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

Fe〔SCN〕3、Ag〔NH3〕+、[Cu〔NH3〕4]2+ 等];〔5〕是否发生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 〔-38.9C.〕,;熔点最高的是W〔钨3410c〕;密度

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常见〕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HCO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

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

〔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2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

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 H2CO3 反应式为:HCHO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26、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2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29、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

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30、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

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31、生铁的含C量在:2%——4.3% 钢的含C量在:0.03%——2% .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 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

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 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

体积.

五、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1〕

〔2〕铵盐: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1〕 〔2〕 3.Na2S2O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2O32-+2H+=S ↓+SO2↑+H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

〔2〕化合物

5.强烈双水解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 〔2〕化合物:Al2O3、Al 〔OH 〕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

酸式盐、氨基酸.

7.与Na2O2反应 ???????↑+=++↑+=++↑??→?-232222222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H NaAlO O H NaOH Al H Si Al OH 、单质?????????????????????????↑↑??→?↑???→??????↑↑??→?↑↑???→??????↑↑??→?↑???→?↑??→?2222222222342342342NO SO SO S CO NO CO SO C NO 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Cl 、、、非金属、金属单质浓浓浓浓浓?????↑+=+↑+=+22222422222O HF O H F H NaOH O H Na ()()()???????↑+=+↑+↓=+↑+↓=+↑+=+22222232323222322222326233422H C OH Ca O H CaC S H OH Al O H S Al NH OH Mg O H N Mg O NaOH O H O Na ()()()()()?????↓??→?↓+↑??→?↓+↑??→?-----+32322323233222OH Al AlO OH Al S H HS S OH Al CO HCO CO Al O H O H O H 与?????+↑??→?+↑??→?NaOH O CO Na O O H CO 23222

2

8.2FeCl3+H2S=2FeCl2+S ↓+2HCl

9.电解

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金属+Al2O3????→?高温

11 Al3+ Al 〔OH 〕3 AlO2-

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4NH3+6NO4N2+6H2O ??→?催化剂

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

〔2〕金属→非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

〔4〕非金属→金属

14、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

⑴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化合物 如:Cl2+H2O 、H2S+O2、、

NH3+O2、CH4+O2、Cl2+FeBr2

⑵ 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单质NH3+NO 、H2S+SO2 、Na2O2+H2O 、

NaH+H2O 、 Na2O2+CO2、CO+H2O

⑶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PCl3+Cl2 、Na2SO3+O2 、FeCl3+Fe 、

FeCl2+Cl2、CO+O2、Na2O+O2

14.三角转化:

15.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

〔1〕铵盐 ()???????↑+↑+??→?↑+??→?↑+↑??→?22232222H Cl NaOH NaCl O Al O Al O H O H 电解电解电解溶液熔融???+→+铝热反应盐金属盐金属.2.1?????+??→?+↑???→?+C MgO CO Mg H Fe Mg Na O H H 22222点燃或)、、活泼金属(???????+=++??→?++??→?+↑+=+)、(、高温高温HI HBr HCl S S H I Br Cl H CO O H C CO Si SiO C O HF O H F 2)(224222222222222?????+??→?++??→?+222CO C O H H 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金属氧化物高温高温?????↑+↑?→?+↑+↑?→?+↑+↑?→????S H NH S NH HS NH O

H SO NH SO NH HSO NH O H CO NH CO NH HCO NH 2

32442233243422332434])[(])[(])[(

〔2〕硝酸盐

16.特征网络:

〔1〕

①323222HNO NO NO NH O H O O ??→??→??→?(气体) ②42322222SO H SO SO S H O H O O ??→??→??→?

(气体) ③322222CO H CO CO C O H O O ??→??→??→?

(固体) ④NaOH O Na O Na Na O H O O ??→??→??→?

2

22222(固体) 〔2〕A —

A 为弱酸的铵盐:〔NH4〕2CO3或NH4HCO3; 〔NH4〕2S 或NH4HS ;

〔NH4〕2SO3或NH4HSO3

〔3〕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3

222233

22222223236454222232222NH H N O H NO O NH SO O SO O O H O H O KCl KClO MnO MnO ???→?++???→?+???→?+↑

+??→?↑+???→?????催化剂,催化剂,催化剂,,

17.关于反应形式的联想:

1.热分解反应:典型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加热〔1变2或1变3〕.

含有电解熔融的Al2O3来制备金属铝、电解熔融的NaCl 来制备金属钠.

2.两种物质的加热反应:

A +

B

C +

D :固体和固体反应的:Al 和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反应。SiO 2和C 的反应(但是生成气体)SiO 2和碳酸钙以及碳酸钠的反应。C 还原金属氧化物。

固体和液体反应:C 和水蒸气的反应:Fe 和水蒸气的反应。

气体和液体:CO 和水蒸气。

C :固体和固体反应:SiO 2和CaO 反应;固体和气体C 和CO 2

C +

D +

E :浓烟酸和MnO 2反应制备氯气:浓硫酸和C ,Cu ,Fe 的反应,

浓硝酸和C 的反应。实验室制备氨气。

六、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

?????↑+↑+?→?↑+↑+?→???223222322242)(2O NO Ag AgNO O NO CuO NO Cu ???????→???→?C B 气体气体强碱强酸

氧化剂

还原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X 2、O 2、S

活泼金属单质:Na 、Mg 、Al 、Zn 、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C 、H 2、S 高价金属离子:Fe 3+、Sn 4+

不活泼金属离子:Cu 2+、Ag +其它:[Ag(NH 3)2]+、新制Cu(OH)2

低价金属离子:Fe 2+、Sn 2+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S 2-、H 2S 、I -、HI 、NH 3、Cl -、HCl 、Br -、HBr 含氧化合物:NO 2、N 2O 5、MnO 2、Na 2O 2、H 2O 2、HClO 、HNO 3、浓H 2SO 4、NaClO 、Ca(ClO)2、KClO 3、KMnO 4、王水 低价含氧化合物:CO 、SO 2、H 2SO 3、Na 2SO 3、Na 2S 2O 3、NaNO 2、 H 2C 2O 4、含-CHO 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有:S 、SO32-、HSO3-、H2SO3、SO2、NO2-、Fe2+

及含-CHO 的有机物

七、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8HNO3〔稀〕+3Cu==2NO ↑+2Cu 〔NO3〕2+4H2O S+6HNO3〔浓〕

===H2SO4+6NO2↑+2H2O

4HNO3〔浓〕+Cu==2NO2↑+Cu 〔NO3〕2+2H2O 3S+4 HNO3〔稀〕

===3SO2+4NO ↑+2H2O

2.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Cl 2+2NaOH=====NaCl+NaClO+H 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3.溶液酸碱性.

2S2- +SO32-+6H+=3S ↓+3H2O

5Cl-+ClO3-+6H+=3Cl2↑+3H2O

S2-、SO32-,Cl-、ClO3-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Fe2+与NO3-共存,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3Fe2++NO3-+4H+=3Fe3+

+NO ↑+2H2O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强.

故酸性KMnO4溶液氧化性较强.

4.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1、2P +3Cl22PCl3〔Cl2不足〕 ;

2P +5Cl22 PCl5〔Cl2充足〕

2、2H2S +3O22H2O +2SO2〔O2充足〕 ;

冷、稀4 高温

2H2S+O22H2O+2S〔O2不充足〕

3、4Na+O22Na2O

2Na+O2Na2O2

4、Ca〔OH〕2+CO2CaCO3↓+H2O ;

Ca〔OH〕2+2CO2〔过量〕==Ca〔HCO3〕2

5、C+O2CO2〔O2充足〕;

2 C+O22CO 〔O2不充足〕

6、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

4HNO3〔浓〕+Cu==2NO2↑+Cu〔NO3〕2+2H2O

7、AlCl3+3NaOH==Al〔OH〕3↓+3NaCl ;

AlCl3+4NaOH〔过量〕==NaAlO2+2H2O

8、NaAlO2+4HCl〔过量〕==NaCl+2H2O+AlCl3

NaAlO2+HCl+H2O==NaCl+Al〔OH〕3↓

9、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Fe+HNO3〔冷、浓〕→〔钝化〕

10、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Fe+4HNO3〔热、浓〕Fe〔NO3〕2+2NO2↑+2H2O 11、Fe+4HNO3〔稀〕Fe〔NO3〕3+NO↑+2H2O

3Fe+8HNO3〔稀〕 3Fe〔NO3〕3+2NO↑+4H2O

C2H5OH CH2=CH2↑+H2O

-OH+HO-C2H5 C2H5-O-C2H5+H2O

13、

+ Cl2 + HCl

+3Cl2 〔六氯环已烷〕

14、C2H5Cl+

C2H5Cl+NaOHCH2=CH2↑+NaCl+H2O

15、6FeBr2+3Cl2〔不足〕==4FeBr3+2FeCl3

2FeBr2+3Cl2〔过量〕==2Br2+2FeCl3

八、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凡能使溶液中因反应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著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或能转变成其它种类的离子〔包括氧化一还原反应〕.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70℃

浓H2SO4

浓H2SO4

140℃

Cl

Cl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如Fe3+、Al3+、Zn2+、Cu2+、NH4+、Ag+ 等均与OH-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如CH3COO-、F-、CO32-、SO32-、S2-、PO43-、 AlO2-均与H+不能大量共存

.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OH-〕生成正盐和水. 如:HSO3-、HCO3-、HS-、H2PO4-、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如:Ba2+、Ca2+与CO32-、SO32-、 PO43-、SO42-等;Ag+与Cl-、Br-、I- 等;Ca2+与F-,C2O42- 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Al3+与HCO3-、CO32-、HS-、S2-、AlO2-、ClO-、SiO32- 等Fe3+与HCO3-、CO32-、AlO2-、ClO-、SiO32-、C6H5O-等;NH4+与AlO2-、SiO32-、ClO-、CO32-等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I-、S2-;MnO4-〔H+〕与I-、Br-、Cl-、S2-、SO32-、Fe2+等;NO3-〔H+〕与上述阴离子;S2-、SO32-、H+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F-、CN-、SCN-等; H2PO4-与PO43-会生成HPO42-,故两者不共存.

九、离子方程式判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写、拆、删、查四个步骤来写〕〔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细检查: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例如:〔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如:Fe2O3与氢碘酸:Fe2O3+6H+=2 Fe3++3H2O错因: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

如:FeCl2溶液中通Cl2 :Fe2++Cl2=Fe3++2Cl- 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

〔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如:NaOH溶液中通入HI:OH-+HI=H2O+I-错因:HI误认为弱酸.

〔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如:次氯酸钠中加浓HCl:ClO-+H++Cl-=OH-+Cl2↑错因:强酸制得强碱〔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

如:H2SO4 溶液加入Ba〔OH〕2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正确:Ba2++2OH-+2H++SO42-=BaSO4↓+2H2O

〔6〕“=”“ D ”“↑”“↓”符号运用不当

如:Al3++3H2O=Al〔OH〕3↓+3H+ 注意: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Al 〔OH〕3量少,故不能打“↓”

2.判断离子共存时,审题一定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amol/L〔a>7或a<7〕的溶液等

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还是“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和要求,如“过量”、“少量”、“适量”、“等物质的量”、“任意量”以及滴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对反应的影响等.

十、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1.“从下往上”原则.

2.“从左到右”原则.

3.先“塞”后“定”原则.

4.“固体先放”原则,“液体后加”原则.

5.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6.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7.连接导管通气是长进短出原则.

十一、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

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

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十二、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及小数点问题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两位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小数点为一位

十三、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1、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

2、CO2、Cl2、SO2与氢氧化钠溶液;

3、C2H2、C2H2与溴水反应

十四、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

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十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2Cu+SCu2S Cu+Cl2CuCl2 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十六、“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1

2.“

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十七、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

体除外〕

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Li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F-> 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2+>Fe3+

十八、各种“水”汇集

1.纯净物:重水D2O;超重水T2O;蒸馏水H2O;双氧水H2O2;水银Hg;水晶SiO2.

2.混合物:氨水〔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 ̄、H+〕

氯水〔分子:Cl2、H2O、HClO;离子:H+、Cl ̄、ClO ̄、OH ̄〕

苏打水〔Na2CO3的溶液〕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

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

卤水〔MgCl2、NaCl及少量MgSO4〕

王水〔由浓HNO3和浓盐酸以1∶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

十九、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二十、各种“气”汇集

1.无机的:爆鸣气〔H2与O2〕;水煤气或煤气〔CO与H2〕;碳酸气〔CO2〕

2.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CH4〕

液化石油气〔以丙烷、丁烷为主〕

裂解气〔以CH2=CH2为主〕

焦炉气〔H2、CH4等〕

电石气〔CH≡CH,常含有H2S 、PH3等〕

二十一、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与NH3·H2O :

AgNO3向NH3·H2O 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 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 与AlCl3:

NaOH 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向NaOH 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l 与NaAlO2:

HCl 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向HCl 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与盐酸:

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二十二、几个很有必要熟记的相等式量

1.常用相对分子质量

Na2O2:78 Na2CO3:106 NaHCO3:84 Na2SO4:142

BaSO4:233 Al 〔OH 〕3:78 C6H12O6:180

2.常用换算

5.6L ——0.25 mol 2.8L ——0.125 mol 15.68L ——0.7 mol

20.16L ——0.9 mol 16.8L ——0.75 mol

二十三、规律性的知识归纳

1、能与氢气加成的:苯环结构、C=C 、 、C=O .

〔 和 中的C=O 双键不发生加成〕

2、能与NaOH 反应的:—COOH 、 、 .

3、能与NaHCO3反应的:—COOH

4、能与Na 反应的:—COOH 、 、 -OH

5、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

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

6、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 〕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

O O C OH OH

反应.

〔1〕所有的醛〔R-CHO〕;〔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7、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一〕有机

1.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3.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4.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与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

5.含醛基的化合物

6.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CH2=CH-C=CH2

〔二〕无机 CH3

1.-2价硫〔H2S及硫化物〕;

2.+4价硫〔SO2、H2SO3及亚硫酸盐〕;

3.+2价铁:

6FeSO4+3Br2=2Fe2〔SO4〕3+2FeBr3

6FeCl2+3Br2=4FeCl3+2FeBr3 变色

2FeI2+3Br2=2FeBr3+2I2

4.Zn、Mg等单质如Mg+Br2MgBr2

〔此外,其中亦有Mg与H+、Mg与HBrO的反应〕

5.-1价的碘〔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6.NaOH等强碱:Br2+2OH ̄==Br ̄+BrO ̄+H2O

7.AgNO3

8、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1、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苯的同系物;

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

油酸酯等〕;

4、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5、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6、煤产品〔煤焦油〕;

7、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1、-2价硫的化合物〔H2S、氢硫酸、硫化物〕;

2、+4价硫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亚硫酸盐〕;

3、双氧水〔H2O2,其中氧为-1价〕

9、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和C6H6

2.CH2:烯烃和环烷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10、同分异构体〔几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

1、醇—醚 CnH2n+2Ox

2、醛—酮—环氧烷〔环醚〕 CnH2nO

3、羧酸—酯—羟基醛 CnH2nO2

4、氨基酸—硝基烷

5、单烯烃—环烷烃 CnH2n

6、二烯烃—炔烃 CnH2n-2

11、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作催化剂;

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

③浓硫酸:70~80℃水浴;

3.卤代烃水解:NaOH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酸性条件〕;

5.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6.酚与浓溴水〔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

二十四、实验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02,H2,C2H4,C2H2,CH4,NO.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气体中的N02杂质.

5.鉴别: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

苯、乙醇 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

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利用溶解性溶解热鉴别,如:氢氧化

钠、硝酸铵、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鉴别.

6.检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二十五、有机物的官能团:

1.碳碳双键:

2.碳碳叁键:

3.卤〔氟、氯、溴、碘〕原子:—X

4.〔醇、酚〕羟基:—OH

5.醛基:—CHO

6.羧基:—COOH 7.酯类的基团: 二十六、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CnH2n+2 仅含C —C 键 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 、不与

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2、烯烃CnH2n 含C==C 键 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

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3、炔烃CnH2n-2 含C ≡C 键 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

反应、聚合反应

4、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 或CnH2n+2O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 醛:CnH2nO 羧酸:CnH2nO2 酯:CnH2nO2

二十七、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

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

应.

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O

O

C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

应.

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因而生成不饱和化

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有卤代烃、酯、糖

等〕

二十八、有机物燃烧通式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1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高考化学知识点全集

对于想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能力上略有欠缺。因此,调整好心理状态、掌握好解题技巧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适当的压力是一种正常现象,过分压力就不正常了,而且过分压力肯定会影响高考成绩. 对于同学来讲调整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复习来讲,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考试策略来讲,以简单题、中等题取胜的战略心理。对家长来讲,努力做到平常心对待高考。第二,不要唠叨孩子。第三,给孩子说一句话:只要你尽力就行了。 1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

高 中 化 学 重 要 知 识 点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

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 ——蓝色Cu2 (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高考化学知识总结

回归课本高考化学知识总结人教版 必修一 P8:有些能源比较的丰富而淡水短缺的国家,常利用蒸馏法大规模地将海水淡化为可饮用水,但这种方法的成本高。 P8:萃取在天然香料、药物的提取及核燃料的处理等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27: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在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 P29:有的胶体体系,如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矿山开采地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加工厂弥漫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等都极为有害,均可以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加以清除。工厂常有的静电除尘就是根据胶体的这个性质而设计的。胶体化学的应用很广,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 P38: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地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例如:金属的冶炼、电镀、燃料的燃烧,以及易燃物的自然、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 P42(T2):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例如:能帮助人体蒋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表为易吸收的Fe2+,这说明了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 P44:20 世纪铝合金成为了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 P49(资料卡片):铝的氧化膜使得性质活泼的金属铝成为了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P50:当火灾现场有大量活泼金属钠存放时,不能用水灭火,必须用干燥沙土。P51:酸、碱还有盐可以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氧化铝也能与酸或碱反应)以及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P53(科学视野):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冶炼钛要在高温下进行,而高温时钛的化学性质变得很活泼,因此,要用惰性气体保护,还要使用不含氧的材料。(必修二P94 ) P56: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化学总复习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 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双线桥: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 电子 还原剂 +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箭号起止 要区别: 电子数目等 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 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变化 反应物→ 概念及转化关系 配平 氧 化还原反应 →产物

①、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 ②、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③、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④、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 2、Br 2、O 2 等; ②、元素(如Mn 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 2、KMnO 4等 氧化剂: ③、元素(如S 、N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 2SO 4、HNO 3 等 ④、元素(如Mn 、Cl 、Fe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 4、KClO 3、FeCl 3、K 2Cr 2O 7 ⑤、过氧化物,如Na 2O 2、H 2O 2等。 ①、活泼的金属,如Na 、Al 、Zn 、Fe 等; ②、元素(如C 、S 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CO 、SO 2等 还原剂: ③、元素(如Cl 、S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HCl 、H 2S 等 ④、元素(如S 、Fe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 2SO 3、FeSO 4等 ⑤、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 2 、C 、Si 等。 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离子互换反应 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类型: 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参加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反应: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法: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种类、个数、电荷数是否 相等。 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Al 2O 3、SiO 2) 中学常见的难溶物 碱:Mg(OH)2、Al(OH)3、Cu(OH)2、Fe(OH)3 生成难溶的物质:Cu 2++OH -=Cu(OH)2↓ 盐:AgCl 、AgBr 、AgI 、CaCO 3、BaCO 3 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2Ag ++SO 42-=Ag 2SO 4↓ 发生条件 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Ca(OH)2+CO 32-=CaCO 3↓+2OH -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有H 2O 、CH 3COOH 、H 2CO 3、NH 3·H 2O 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常见易挥发性物质有CO 2、SO 2、NH 3等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强弱比较 氧 化剂、还原剂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知识点: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发生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1.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2.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

2020最新高考化学总复习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0最新高考化学总复习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复习笔记、提纲 目录 高考化学考试重点总结(考试重点模式) (1)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124)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总结 (129)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模式) (167) 高考化学考点总结(考点-例题-解析模式) (275) 高中化学全知识点习题(附答案) (407) 高考化学真题(付答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考化学热点知识习题(附答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考化学120个关键知识点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考化学考试重点总结(考试重点模式) 一、俗名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气:C2H2 (乙炔)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 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e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高中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全国高考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帮到你。 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 + O2 === 2SO3 2SO2 + O2 + 2H2O === 2H2SO4 (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 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SO2 + NO2 === SO3 + NO 2NO + O2 === 2NO2 NO + NO2 + 2NaOH === 2NaNO2 (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2CO + O2 === 2CO2 CO + CuO === Cu + 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CO + H2O === CO2 + H2 2020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氧化性 SO2 + 2H2S === 3S + 2H2O SO3 + 2KI === K2SO3 + I2

NO2 + 2KI + H2O === NO + I2 + 2KOH (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 4NO2 + H2S === 4NO + SO3 + H2O 2NO2 + Cu === 4CuO + N2 CO2 + 2Mg === 2MgO + C (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 + 2H2 === Si + 2H2O SiO2 + 2Mg === 2MgO + Si 2020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与水的作用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3NO2 + H2O === 2HNO3 + NO N2O5 + H2O === 2HNO3 P2O5 + H2O === 2HPO3 P2O5 + 3H2O === 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P2O5 + 3H2SO4(浓)=== 2H3PO4 + 3SO3) CO2 + H2O === H2CO3高考化学知识点大全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2020高三化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

2020高三化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 高三化学知识点1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 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 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 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 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 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 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 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高三化学知识点2 1、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和C6H6 2.CH2:烯烃和环烷烃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 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e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 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 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 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 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氧气 【常考点】①性质:(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一種常见的氧化剂。 ②常见制法: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双氧水)分解,二氧化锰催化;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催化。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从药品、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装置、操作步骤、检测方法等多方面考虑。 氯气 【常考点】①性质:(化学性质)氯气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可作为强氧化剂。 ②常见制法: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高锰酸钾与稀盐酸反应;氧气通入浓盐酸的饱和食盐溶液制备氯气。实验室制取氯气时,需要了解氯气的验满方法,还需要了解在制取氯气时尾气的处理。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常考点】①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 ②性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在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即可;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③常见易溶强电解质:三大强酸(H2SO4、HCI、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可溶性盐。 金属 【常考点】①共性与特性:(共性)多数金属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特性)铁、铝等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记忆】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氧化物?????? ? 按组成元素????? 金属氧化物:如K 2O 、CaO 、Fe 2O 3非金属氧化物:如SO 2、CO 2、SO 3、P 2O 5按性质?????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特殊氧化物:如Fe 3O 4、Na 2O 2、H 2O 2 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 +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C2H4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9)碱石灰:NaOH、CaO (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 二、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 题组二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 A(√) (2)标准标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 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三、记“组成”,突破“物质组成”陷阱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doc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 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 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

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二) (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 (3)、盐酸与碱反应 (4)、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6)、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 (7)、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8)、稀盐酸与漂白粉反应 (9)、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 (10)、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 (11)、漂白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说明碳酸酸性强于HClO) (12)、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HF为弱酸,HCl、HBr、HI为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1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干冰、AgI)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三)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固体

高考化学知识点分类总结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 Ne Ar、Kr… 双原子分子如:Q、H2、HCI、NO… 多原子分子如:H.O P4、GH2Q…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6、H、NH+… 阴离子:Cl-、0「、OH、SQ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I、CaCb、NaSQ…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Q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Q、Si、Al、Fe、Ca。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i H> 2i H> 31H (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一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 几种类型:根(如SQ2-、QH~、CHCQQ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 —QH —NQ —CQQ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 CH)。8.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一QH和羧酸的羧基(一CQQ) (2)甲烷(CH)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 CH)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 CI)o

人教版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下面是为您推荐的人教版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一)钠的反应 1.钠跟氧气常温下一般认为生成氧化钠,加热(或点燃)生成过氧化钠.(钠的保存) 2.钠跟硫研磨能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3.钠跟水反应(现象?) 4.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 5.钠跟乙醇反应(与跟水的反应比较?) (有机物中的醇羟基、酚羟基、羧基都跟钠反应生成氢气,但剧烈程度不同。)(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都是固态物,颜色不同。氧化钠是白色,过氧化钠是淡黄色; 2.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跟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都符合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3.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电子式?阴阳离子个数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用作供氧剂):※作呼吸面具上述两个反应均存 在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强氧化性) (三)氢氧化钠的性质 1.白色固体,易潮解,溶解放热,强腐蚀性(使用中注意安全、称量时应注意?) 2.强碱,具有碱的通性: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沉淀;

跟铵盐反应生成氨气 (实验中制取氨气用消石灰) 3.氢氧化钠跟两性氧化物(Al2O3)反应;跟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反应 4.氢氧化钠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5.腐蚀玻璃、陶瓷等硅酸盐制品,特别是熔融态的氢氧化钠强腐蚀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时间过长;熔化氢氧化钠的容器选择等)7.氢氧化钠跟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残余氯气);实验室制得的溴苯有红褐色(溶有溴单质),可用氢氧化钠除去。 8.氢氧化钠跟苯酚(酚羟基)反应(用于苯酚与苯等有机物的分离)(醇羟基没有酸性,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9.酯的碱性水解;油脂的皂化反应(制肥皂) 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 ①、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镁盐 ②、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常见为铝盐 ③、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亚铁盐 ④、加盐酸(或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逐渐消失偏铝酸钠 ⑤、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硝酸银或硅酸钠或苯酚钠 ⑥、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银(或黑褐色沉淀氧化银)继续加,沉淀消失硝酸银(制银氨溶液) ⑦、加氢氧化钠生成红褐色沉淀铁盐;生成蓝色沉淀铜盐 ⑧、石灰水中通入气体,能生成沉淀,继续通时沉淀逐渐消失,气体可能是二氧

2020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0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化学实验篇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①溶解度的测定;②实验室制乙烯;③石油分馏。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①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②银镜反应.③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①搅拌;②引流;③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④转移固体;⑤醼取溶液;⑥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5.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 6.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而变质的物质: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7.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而变质的: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8.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10.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11.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13.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14.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15.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16.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7..焰色反应实验,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8.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9.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大 全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中化学总复习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 化性 ↑↑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 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 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 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 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 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变反应物 概念及转化 氧化→产物

双线桥: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 电子 还原剂 +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箭号起止 要区别: 电子数目等 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 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 守恒关系式求解。 ①、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 期律) ②、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③、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④、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 较。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配平 强弱比氧化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