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含翻译、词语解释、问题探究)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含翻译、词语解释、问题探究)

七年级下册

5.伤仲永

一.课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翻译: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三.文学常识

⑴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着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⑵: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古代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和阐明。

四.基础知识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2.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2)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3)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4)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3.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4.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5.常规词语

世隶耕(属于)称前时之闻(相当)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泯然众人矣(完全)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稍稍宾客其父(渐渐)或以钱币乞之(求取)未尝识书具(曾经) 借旁近与之(给)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这;从此) 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从先人还家(跟从) 受之天也( 承受) 卒(最终)之为众人(常人) 日(每天)扳(通“攀”,牵,拉)父异焉(以----为奇异)即书(写,题上)传一乡秀才观之(观赏)指物作诗立就(完成)或(有的人)以钱币乞之固(本来)众人

6.句式积累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省略句

省略宾语“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3).倒装句

“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五.问题探究

1.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答: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既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

答:"伤"是"哀伤""感伤"之意.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个"神童".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可"伤"之道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一个人有天分不足诗,唯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让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才能够真正成才.

4.你怎样理解文中的"泯然众人矣"

答:"泯然众人矣"一句点明结局,痛惜之意溢于言表,发人深省.再过七年以后,是方仲永的第三个阶段,才能衰竭,成为了普通人.

5.作者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成为普通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6.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方仲永又过了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7.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引号内填原文)

答: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8.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

答: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0.木兰诗

一.课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翻译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三、文学常识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四.基础知识

1.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2)动词用作名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

3.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

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4.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5.常规词语

旦辞爷娘去(早晨)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人的战马)万里赴戎机(战争)策勋十二转(记功)问女何所忆(思念)惟闻女叹息(只)帖(文告)卷卷有爷名(指父亲)愿为市鞍马(买)关山度若飞(过)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赏赐百千强(有余)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出郭相扶将(扶持)雄兔脚扑朔(动弹)双兔傍地走(并排跑)着我旧时裳(穿)

6.句式积累

(1)省略句

“愿为市鞍马”中省略宾语“此”,可补充为“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2)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中的“何所思”,是宾语前置,是“所思何”的倒装,正确的语序为“问女所思何”。

五.古诗文默写

1.《木兰诗》中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溅溅;

5.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8.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五.问题探究

1.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

2.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答: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3.“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答:兰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极大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4.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

答:“开、坐、脱、着、理、贴”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伙伴诧异的表情。

5.“辞……暮宿(至)……”写出了了什么

答: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

6.“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

7.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答: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8 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答: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9.“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句话是什么描写,表现了木兰的什么特点

答:描写。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10.“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样的情景

答: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

11.《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答: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15.孙权劝学

一.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

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三.文学常识

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制的借鉴。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四.基础知识

1.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卿今当涂掌事(通“途”,道路)

2.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2.但当涉猎(应当)

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乃:1.乃不知有汉(竟) 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4.常规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事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通“耶”,语气词)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见往事耳(了解历史)蒙乃始就学(乃,于是,)(从事)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过,到)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5.句式积累

(1)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2)倒装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五.问题探究

1.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方法:但当涉猎目的:见往事耳

2.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刻画人物,表现了孙权和吕蒙的什么性格

答:对话,睿智、关心下属;直率

3.鲁肃的话表现他什么样的感情,说明了什么;文末哪一句话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答:情不自禁的赞叹,侧面说明了吕蒙学有所成,“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文中孙权善劝,请结合本文略加分析。

答: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结果看也可说明孙权善劝。

5.“非复吴下阿蒙”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突出了什么内容

答:对比。吕蒙读书以后才学的巨大进步

6.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7.文章中除了“吴下阿蒙”这个成语之外,还有一个成语是“刮目相看”意思是有志向的人隔一段时间以后,就要另眼相待,形容才学进步很大。

8.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答:人要不断地学习。

9.“治经”中的“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等书。

10.吕蒙的变化导致“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一个人有了才学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或真心相待。

20.口技

一.课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翻译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

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三.文学常识

⑴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请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初进土。着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⑵文体常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选编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

四.基础知识

1.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满坐宾客无不伸颈(通“座”,座位)

2.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

宾客意少舒(形容词做副词,稍微)不能名其一处(名词做动词,说出)

3.古今异义

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聚在一起,合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小,细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今义:里面。)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4.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

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 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

秒: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

指:1.手有百指(名词,指头)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指明)

作:1.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 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 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

是:1.当是时(介词,这) 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

坐:1.满坐寂然(名词,通“座”) 2.众宾团坐(动词,坐)

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

5.古今异义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

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今义:会议。)

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少。)

6.常规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者,……的人)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宴请,用作动词)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众宾团坐(围绕而坐)一抚尺而已(罢了)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通“座”)(静悄悄的)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其夫呓语(说梦话)妇抚儿乳(抚摸,安慰)(喂奶)絮絮不止(连续不断地说话)众妙毕备(全、都)宾客意少舒(心情)(少,稍微)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着)虽人有百手(即使)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用作动词)以为妙绝(认为)(极点)变色离席(脸色)(座位)奋袖出臂(扬起、举起)两股战战(大腿)(打哆嗦,打战)几欲先走(几乎,差点儿)(走,跑)曳屋许许声(拉)

7.句式积累

(1)省略句

“抢夺声,泼水声”中省略了“抢夺”的宾语“财物”,可补充为“抢夺财物声,泼水声。”(2)倒装句

“会宾客大宴”中的“宾客大宴”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会大宴宾客”。

8.分辨:

少顷(一会儿)既而(不久,紧接着)是时一时(同时)未几(不久)忽俄而忽然1.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

五.古诗文默写

1.直接称赞口技者的句子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从侧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3.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4.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本文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说明听众入了神,唯恐听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的词语是__________;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_________;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语是_______。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2.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六.问题探究

1.为什么文中两次提到表演的简单道具

答:首尾呼应突出技艺的高超)。

2.文中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试找出一句,并说说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句子:A、“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B、“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C、“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 作用:这些侧面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3.说说文章是从几方面来表明口技表演者的“善”

答:(1)正面描写口技人的精彩表演(2)侧面描写听众的反应(3)强调道具的简单4.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答:文章通过记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5.本文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答:本文写到了口技人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6.在听口技表演时,本文居然写道“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你认为这可信吗谈谈你的独到见解。

答:我认为可信。因为口技人的表演技艺非常高超,他已完全把听众带入了火灾的情景之中,就如看电影、电视一样,明知是假的,我们的心情也常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听众有这样的反应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7.口技人在表演时,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动动脑筋,想想看,这有什么作用呢

答:我认为安放围幕有增加口技表演效果的作用,这样围着,易把听众带人情景之中。如果不围,就达不到这样的表演效果。

8.本文段描写听众的情态,有何作用

答: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之技“善”。

25.短文两篇

一.课文: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二.翻译:

1.《夸父逐日》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两小儿辩日》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三.文学常识

⑴作者常识

①《山海经》②《列子》

⑵文体常识

①《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

②《两小儿辩日》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四.基础知识

1.通假字:孰为汝多知乎(通“智”,聪明)。

2.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中“北”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去北方”的意思。

“道渴而死”中“道”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的意思。

“孔子东游”中“东”是名词,在这里作壮语,“到东方”的意思。

“而日中时远也”中“远”是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离人远的”意思。

3.一词多义

为:1.化为邓林(动词,成为) 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判断动词,是)

为: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动词,是) 2. 孰为汝多知乎(动词,说)

其:1. 问其故(代词,那)2. 及其日中如探汤(代词,它)3. 弃其杖(代词,他的或是他们的)

4.古今异义

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今义:走路。)

河、渭不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孰为知多乎(古义:代词“你”。今义:姓氏。)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5.常规词语

见两小儿辩斗(争辩,争论)问其故(缘故,原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认为。去,距离)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到。日中,正午)

日初出沧沧凉凉(寒冷的意思)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两小儿笑曰:“孰汝为人多知乎”(讥笑;孰:谁。为:认为。汝:你。知:通“智”,聪明。)

6.句式积累

(1)省略句

省略主语:

1.“未至,道渴而死”中“未至”前省略了主语“夸父”,可补充为“夸父未至,道渴而死。”

2.“问其故”中省略了“问”的主语“孔子”,可补充为“孔子问其故”。

省略介词:

3.“北饮大泽”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北饮于大泽”。

省略宾语:

4.“未至,道渴而死”中省略了“未至”的宾语“大泽”,可补充为“未至大泽,道渴而死”。省略状语

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中省略了壮语“去人”,可补充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

五.问题探究

1.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答: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2.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5.选文以两小儿的笑“曰”作结语有何作用

答:显得生动,也启发读者深思: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

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6.《夸父逐日》是一则神话故事,你认为夸父是一位怎样的神

答:关心人民、同情人民的疾苦

7.“弃其杖,化为邓林。”说明了什么

答:死了也要为人们作贡献,表现出他的关心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高尚品德。

8.“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你觉得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没有,那么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表现出了神话的特点。

9、你怎么看待“孔子不能决”

答:这样能表现出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事实求是的精神。

10、请用科学原理解释“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的现象。

答:是因为参照物不同,日初出时的参照物是地平线,故看起来就会显得大,而中午时的参照物是广大的天空,故看起来就显得小。早上的太阳是斜射,热密度小,再加上早上地球要吸收热量,故早上时感觉凉一些,中午太阳直射,热密度大,又不需要吸收热量,故感觉热。

30.狼

一.课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二.翻译

一个屠夫天晚回家,担子中的肉都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半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就把骨头扔向狼。其中的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随着。屠夫又扔一块骨头,身后追行的那只狼停下来吃骨头,可前边停下的那只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只狼仍然象原来一样一起紧跟着走。

屠夫非常紧张窘迫,生怕被两只狼前后夹击。他看到田野里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在场院中间,用席子苫盖起来,象个小山似的。屠夫就跑过去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杀猪刀。狼不敢上前,直瞪着眼睛对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去,另一只狼象狗一样蹲坐在屠夫前面。过了很久,眼睛好象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夫突然跳起来,用刀狠狠劈向狼的头部,又连砍好几刀把狼杀死。正要走,回头看见柴堆后,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想钻洞过来。从背后攻击他。狼的身子已经进去了半截,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了它的大腿,也把它杀死了。此时他才省悟到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为了迷惑敌手。

狼也是很狡猾的啊,然而不一会儿功夫,两只狼都被杀死了,野兽的狡诈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些笑料罢了。

三.文学常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四.基础知识

1.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2.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是名词,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的意思。

动词作名词:

2.“一屠晚归”中“屠”是动词,这里作名词,“屠户”的意思。

名词作动词:

3.“一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4.“恐前后受其敌”中“敌”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是名词,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

6.“狼不敢前”中“前”为名词,这里作动词,“上前”的意思。

动词作使动动词:

7.“又数刀毙之”中“毙”是不及物动词,这里作使动动词,“毙之”即“使之毙”。

3.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副词,只有) 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名词,敌人)之:1.久之(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动词,企图,打算)

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2.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担心) 2.不治将恐深(动词,恐怕)

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

4.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词,指屠户)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2.盖以诱敌(介词,用)

4.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5.常规词语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缀行甚远(紧跟)屠惧,投以骨(惧,害怕。以,用)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困窘,处境危急)

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场主积薪其中(柴草)苫蔽成丘(覆盖、遮蔽)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倚,靠。弛,卸下)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一狼径去(离开)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目似瞑,意暇甚(瞑,闭眼。暇,空间)屠暴起(突然)

又数刀毙之(杀死)一狼洞其中(打洞)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打算)

止露尻尾(屁股)屠自后断其股(大腿)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睡觉)

狼亦黠矣(狡猾)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作假,睡觉)只增笑耳(罢了)

6.句式积累

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语: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倒装句:7.“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五.古诗文默写

1.《狼》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表现了狼的"黠"的地方: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狼》中议论点题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六.问题探究

1、阐述本文主旨。

答: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答: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答:议论。它告诉人们:遇事应沉着、冷静;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4.你认为文中的两狼是怎样的答:狡猾、贪婪

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6、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答: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答:对待像狼一样狡猾、贪婪的敌人不应妥协,而要敢于作斗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