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使得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教师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兴致盎然,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这似乎说明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实处了。但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

一、华丽情境少一些,数学问题多一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一):《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出示汉字吞、呆。)你知道这些汉字的部首调换位置后各是什么字?

生1:“吞”字上下部首调换应是“吴”字。

生2:“呆”调换部首是“杏”。

师:下面老师可要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你们敢挑战吗? 请把我说的句子倒过来念。

师:“客上天然居”!

生:“居然天上客”!

师:“人过大佛寺”!

生:“寺佛大过人”!

师: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倒数。

这个案例中的情境可用“漂亮、华丽”来形容,教师充分挖掘语文中的教学资源,通过汉字的倒写、句子的倒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倒数这一概念。但这是否就是一个好的情境?它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多少数学思考?回答是否定的。在“倒数的认识”学习之后,少数学生把“6”的倒数写成了“9”,“3.27”的倒数写成了“7.23”。这应该说是教学价值的误导。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具有衍生性,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思考这样的情境是否存在“华而不实”的状况,它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多少数学思考。我们要让所创设的情境,数学问题多一些,思考价值高一些。

二、低效活动少一些,思考感悟多一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而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并不是让人生畏、令人讨厌的,而是其乐融融、美妙至极的一件乐事。但是,现实很多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操作多了,气氛活跃了,可思考、感悟少了。

案例:《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片断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三轮两组同学抽数排数的游戏,让学生在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万以内

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第一轮比赛,规定将每次抽到的数字依次从低位到高位排列起来。让学生逐步懂得,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再大,但千位上数小,这个数就小。游戏中学生深刻地体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逐步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轮比赛,规定将每次抽到的数字依次从高位到低位排列起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领会到,千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千位上的数相同,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高位”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轮比赛,规定每次抽到的数字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比较大小与数位及每一位数字大小的关系有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又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的缜密性。

教师将整堂课的知识点巧妙地蕴含在三轮游戏比赛中,让学生在一次次轻松、刺激的比赛中来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正所谓“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学生在活动中有感而发,活动让学生更高效、活泼地掌握和内化了数学知识。

我们说:“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认为好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

三、空泛提问少一些,思维交流多一些

“思维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好。而新课程下的很多课堂提问成为了公开课的一种装饰,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是随意的应和,不加以科学的、深度的引导,使得师生间没有思维得交流,造成课堂从表面看轰轰烈烈,但是却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思维的有效提升,提问的积极作用也就转化成了消极作用。

案例:《圆的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习题:用一根31.4米长的绳子,在草地上围出一个平面图形,怎样围面积最大?

生1:平面图形我们学过的太多了,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

生2:要使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三角形和梯形肯定不划算,因为计算它们的面积都要除以2。

师:若围成平行四边形呢?

生4:也不行,因为S平行四边形=底×高,若以一条边为底,那么这条底上对应的高一定比这一条边短,这样所得的面积肯定比同底的长方形小。

生5:看来只能考虑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师:有道理,在这三种平面图形中,你估计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互相讨论讨论!

这个案例中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了智慧型的对话,很快排除了几种面积较小的图形的可能性,将目标锁定在三种图形上。再通过进一步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学生很快在对话交流中

发现了规律。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还发现了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宽的米数越接近面积就越大这一规律。

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切口适量,具有数学含量,提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更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利用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更要在学生回答出现偏差时及时地引导,学会与学生思维交流。这样既能让学生经历规律的生成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概括性。

四、过程铺设少一些,能力提升多一些

新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强调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充分,数学思考,但又不能放松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尽可能想做到面面俱到,每个过程的铺设都尽可能“全”和“齐”,但结果却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少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案例:“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复习课教学片断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它的底面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高是10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1:(5×5+5×lO+5×10) ×2。

生2:5×5×2+5×lO×4。

师:还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一个个瞪大眼睛,面面相觑)

生3:我想出了一种简便方法:5×5×lO。

生4:他错了,他求的是长方体的体积。

师鼓励生3: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3很自信地说:每个侧面可以看作2个底面,那么四个侧面就有8个底面,再加上下2个底面,一共是10个底面,算式就是:5×5×lO。

师:非常有创新,真是太简便了。

生5:5×lO×5这种计算方法也很简便。

师:这种方法跟刚才的一样吗?

生6:跟刚才的一样,只是交换了两个因数。

生5解释:上下两个底面合并起来是1个侧面,再加上四个侧面一共是5个侧面,算式就是:5×lO×5。

多么好的诠释啊!大家不由地鼓起掌来。学生在老师的大力表扬、热情鼓励下,创造性思维得到迸发,体验到了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特级教师朱乐平说的好:不要对一节课求全责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定太多的、过于丰富的目标,要从课堂整体入手,考虑每节课的特点,或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过程体验,或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落实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当然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能得到落实。

什么是数学,它应该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反思自己:在滚滚而来的改革中,我们应坚守什么?舍弃什么?关注什么?有没有带着冠冕堂皇的帽子、心安理得地进行着“不着边际”的教学活动?应该做到不管外面的风向如何,潮流如何,都要有自己的思想,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让我们还它那份质朴与宁静,让它生命的本色重见阳光!

回归数学教学的本真

奇妙的回归——回归数学教学的本真 ——记差点下不了台的一节数学课 余姚市舜水中学沙红颖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这互动的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成为数学课堂的重要特征。同时,数学课堂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这意味着数学课堂必须具备一定的预设性。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注重课前精心预设,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思考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涌动生命的灵性,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期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新课改中,我接受了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的洗礼,下面我把一次送教下乡经历的一课案例与大家交流与分享。 案例描述: 一、不遗余力精心预设——使生成更具方向感 七年级第二章《图形和变换》第1课时2.1轴对称图形是一节新授课,这一节课对我来说是第二次上课,自己觉得胸有“轴对称”,内容也较丰富,应该是一节很容易展开的新授课,于是,我把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作出它的对称轴,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性质。并仔细思考了预设内容: 1.收集身边的几个轴对称图形,与同学交流。 2.观察生活中见到的几个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准备课堂上交流与探究。 3.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几体图形,想一想: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有几条对称轴? 4.从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许多关于轴对称图形的事例,你认为它有什么作用? 5.分层例题,阐述分析。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给师

小学数学本真课堂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e45644344.html, 小学数学本真课堂的思考 作者:何水仙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8期 摘要:小学数学追求“本真课堂”,是出于对简单、有趣的课堂的渴望小学数学课堂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学生没有办法培养思考的能力。也感受不到发掘新知的乐趣。而追求本真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以外有运用数学的意识,把数学融入到生活里去,让学生学会思考,感受丰富的情感体验。小学数学教师在追求本真课堂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以及充分挖掘数学背后的自然,让数学课堂成为一个愉快、思辨、自由的地方。 关键词:小学数学;本真课堂;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2-0122-01 所谓“本真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权利合理利用实物、科技等道具对学生进行兴趣教育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体会课堂原生态。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脚步,过去很受欢迎的公开课变得金玉其外,道具豪华,语言幽默,设计感十足。但是学习效果却呈现相反的态势,学生都装作积极的样子,但是时刻准备的都是拍摄效果而不是课堂内涵。这正是近些年小学课堂存在的问题的缩影。结合课堂实践,我们能够迫切的看到改革教学方法、呼唤本真课堂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基于儿童需要把个性化教学落到实,做到简化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1.运用工具展现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合理地使用教具、实物,符合学生的天性,能让低年级的学生不吃力的理解抽象概念,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容积”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盒子,先让学生求盒子的体积,然后教师再给里面灌进去水或者沙子,询问学生里面有多少水/沙子。然后一起测量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600立方厘米就是这个盒子的容积。最终得出结论:体积大于容积,容积是从盒子本身测量长宽高相乘,体积是整个盒子的长宽高相乘。接下来,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测量一下周围长方体物品的容积。比如冰箱、和奶瓶。最终让学生自己明白体积和容积的区别。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借助课件,而只是利用了普通的生活物品,用非常简单的讨论——归纳的数学方法完成了教学。过程简洁高效,既能够节约时间,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正是本真课堂所追求的简约。 2.培养自由轻松的课环境

语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

语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 语文的本真是什么呢?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积累字词、品味语言、感悟内容、学习写法”都是语文的本真,都是语文课堂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教学就应追寻一种本真的教学境界,期待与儿童的精神相遇。如何才能还语文教学的本真呢?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对。 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堂观察和评价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效果。老师要学会拒绝个人的精彩,淡化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才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要学会删繁就简。 现在正在进行的语文主题学习更要求删繁就简,通过课文的整合,目标集中,任务单一,要求明确,力争做到一课一得,达到以简胜繁的教学效果。别指望你的一堂课中什么都能顾及到,什么都能训练到,要学会突出重点、难点,虽然这样会让人感觉课并不完美,但荀子曾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其实,正是这种“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语文教学更精彩,所谓“简洁为美”意在于此。 三、要让课堂真“动”起来。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课堂都动起来,可这种动是假动,看似热闹,实则学生如牵线的木偶一般处在“被运动”状态。而且多数是优生“代动”,大多数学生是旁观者。思维和情感都没有被学习内容

所触动。课堂动起来要“动”的真实、有效,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这种“动”应当是学生“动”起来,学生的“动”主要是思维的“动”和情感的“动”。课标中也提“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不应以教师的……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基于“学习需求”和“进取精神”而自觉积极的行为,我们应追求那种静态呈现的“内动”。只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有良性的互动,知识方法才不会是“授受”的,而是“习得”的。我们要经常用“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有不同意见吗?”等这样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去引导孩子,学生的听说能力就是这样通过一次次智慧的交锋实现的。 四、课堂教学力求平淡、真实。 平淡即淡雅,不刻意雕琢,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是原汁原味的本色语文,本真语文。很多教师总是追求新式花样,总是安排各种表演活动,孰不知自己在忙着“创新”时已离语文很远了。记得曾听过一位老师上《三个儿子》,为了表现自己的“创意”,竟让学生把那个会唱歌孩子母亲说的话给唱出来了,还配上了拉丁舞。好好的语言不引导孩子去读,去感悟,搞些花架子,真觉得不伦不类。我们要学会以学定教,让课“常态”化,让问题暴露,再去解决它,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只有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教语文,才露语文本真,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所以我们要常常审视自己的课堂是否真实、朴实、扎实。我们应

回归之路回归教育本真之路

回归之路回归教育本真之路 韩国自1945年建国至今,历经7次教育改革,在基础教育方面,主要围绕实现公平教育、加强人性与道德教育、探索自主自律的教育、加强创新教育等内容展开。韩国教育改革伴随其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展开。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物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往往会导致教育本质失真、人才培养观扭曲乃至各种社会负效应迭出,韩国教育改革在坚守教育本真与追逐教育功利之间,演绎出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解读其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对当今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遵循规律,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大有裨益。 “平准化教育”推行的曲折之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学生升学考试竞争日趋激烈,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各类社会补习班遍地开花等基础教育领域的弊病迅速滋长蔓延。针对此,韩国政府在1968年、1974年相继取消初、高中入学考试录取制度,并从1974年开始推行“平准化教育”改革,以消除学校间、区域间教育的差异,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完善中等教育制度。该项改革的宗旨是使“公共教育正常化,减少民众教育费支出”,使“教育让大多数人满意”。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教育统一化,强调“整齐划一性”,每个阶段的所有学生使用统一的教科书:取消公、私立学校之分;取消初、高中入学

考试,废除重点学校、中小学生就近入学,高中通过推荐、书面材料、区域配置等方式招收学生。 “教育平准化”政策推行几十年来,韩国各界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拥护方认为,该政策对防止基于教育不平等导致的社会两极分化有积极的作用,符合“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儒教伦理。批评方则认为,“教育平准化”政策剥夺了学生“选择教育”的权利,人为拉平了学生天赋的优劣差距,是用“标准化教育扼杀学生个性化”,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教育竞争力下滑。 事实上,在具体教育改革实践中,韩国政府也曾摇摆在“平均教育”与“精英教育”之间。如xx——xx年卢武铉执政期间。就坚决反对所谓精英教育,他甚至主张大学也要“平均化”。而在xx年李明博执政以来,则主张大胆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建议从平均化的教育体系转变为“自主、竞争、效率优先”的教育体系,以达成“培养符合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政府摇摆在“平准化教育”与“精英教育”之间,民间对此也一直议论不断,不管怎样。人们总是对“精英教育”“一往情深”,韩国的私塾教育和社会补习热经久不衰就是一个典型的反映。在“平准化教育”体系下,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为孩子选择个性化、多元化、自主性的英才教育,包括增加课外辅导的“私教育”。由此,“平准化教育”无意问成为助长学生、家长自主选择、竞争各类精英教育的隐形推手。有关调查显示,

走向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本真追求

走向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本真追求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走向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本真追求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走向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本真追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经受了观念上的洗礼和行动上的冲击。课改犹如一缕轻风吹皱了传统数学教学这一池“止水”。然而,课改既不是“新瓶装旧酒”,也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课改并非“另起炉灶”,它需要数学教师进行理性的反思,厘清传统数学教学的优缺点,在承旧纳新中走向和谐。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努力实现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课改理念与教学本原的和谐 在课改大背景下,追求“新”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然而在追“新”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新课改理念与教学本原不和谐。课改中不少“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等在课前都进行了适度的包装。听课者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如果盲目地“跟风”、一味地学“形”,反而会丢弃了教学本原的东西,这就得不偿失。教师需要在“教学包装”与“教学本原”之间作出理性的思辩,即在吸取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借鉴、移植、融合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而不是“人云亦云”、“生搬硬套”。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形式可能会不断发生变化,但

其本原不是形式上的变化,教学变化的实质是为学生负责、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时代,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虽然时代不同,功利性、政治色彩不同,但教学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任何时期的教学都要为教学本原服务。因此,课改不能以丧失教学效益为代价。我们所要追求的是具有时代特征的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如何从“形式”走向“本原”实现课改理念与有效教学的整合,这应成为每一个数学教师聚焦的话题。二、走进教材与重组创造的和谐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学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来教”存在着片面的认识,在重组创造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步入了误区。如有些教师为了展示自己重组教材的能力,还没有真正从数学课本中“走个来回”,就开始对教材内容进行所谓“重组创造”,导致课堂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情境创设——雾里看花;自主探索——蜻蜓点水;小组合作——浮光掠影;游戏活动——走马观花。教师片面追求外在形式的华美,对教材内容的审视缺乏深入的思考,教学设计也缺乏应有的内涵。这样的数学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低效、微效甚至是无效的。 特级教师顾汝佐老师曾经说过:“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之一,但不是不可改变的经典,毕竟是人为编造的,过去教师

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回归本真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2012年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不同,每一天鸡鸣即起,日落方息,在教室、校园和家庭之间匆匆忙忙;每一天巨细靡遗,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左右周旋。但是对于我来说,2012年的我正式加入到了教师这个神圣而又光荣的团队。 在即将踏上新岗位的今天,有幸聆听了进修学校郭老师对《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对于要开始人生新征程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的甘霖。郭老师用生动形象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异同。虽然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却已经让我体会到了语文究竟该怎样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郭老师的“回归本真,扶正语文教学”。正如郭老师所言语文即是语言文字。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注意课文的思想性而忽略了单元的语文目标。我们经常会去把一篇课文给学生讲懂,可是这些讲的过程中有多少是语文特有的呢。这样就容易把一篇课文上成了一节思想品德课,或者是一节科学课。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而语文味包括“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我们需要为它固本扶正。那么什么才是语文的“本”呢?课标给了我们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不管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学脱离了这个轨道,那么语文课也就失去了语文所应有的味道。扶正语文教学,就是要还原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堂,恢复语文所应有的本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沃土。 讲座虽已告一段落,但是我的思考仍在继续。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又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正是我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读《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有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读《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有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读《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有感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喧嚣与流弊,严华银在这本书中提出让语文安静的观点。他建议从本源问题出发,整合力量,研究这门课程存在的“合法性”。我对于书中的一些篇章感触颇深,现略加阐述。课堂该解决什么问题问题导入、问题引领和问题解决类的课堂已经为广大教师所公认并追求。在课堂中解决问题原本无可厚非,可解决的是些什么问题和解决谁的问题却值得思考。现在语文课上解决的问题大多是教师预设的,这类问题若符合学情尚好,可大多并不如此。要学生来回答这些不符合他们需求的问题,又怎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上学生自然会觉得索然无味。满堂灌或满堂问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既然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我们的共识,那么课堂上自然就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可学生的问题不会凭空而来。只有事先学习了,才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也只有事先收集和整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找出需要在班级授课制这种模式下集中解决的问题,从而确定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从这一点上说,确定“教什么”比选择“怎么教”更重要。这样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判断能力,还要储备相关知识。这样一来课堂就会存在变数,这也许是很多教师不愿试水的原因。但这样做的确能真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也能更好地扮演自己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而要能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独立备课,深入研究教材。这既是尊重学生,也是坚守“自我”。部分教师现在已经习惯了参考教参或人云亦云,唯独缺少自主思考。试想,假如教师自己都无法对教材形成完整并独到的见解,又怎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学懂教材呢?让学生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学生才有学习的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解疑和生疑的主场,学习才有一定的效果。应该进行深度语文学习他在书中详细地讲述了自己教授《一碗阳春面》时的具体做法。他费时两个星期,共计十余节课,带领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反复点评交流,从文章的思想、主题、典型意义和价值,更从文学的技巧、艺术,特别是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的传神等方面,深入挖掘。学完这课后很多同学在日记里都记录了自己阅读小说的体会,而且这种体会很深刻。他因此认为学生的收获比学习20篇其他文章要大得多。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是教学课时不允许,二是自己功力不够。但量的取胜逊于质的收获。与其总是在所有的文章表象上游走,弗如走进一篇好文章的内里,进行深度学习。要教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要实现深度学习,就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一旦学习的内容和方向确定以后,教师就要教给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而方法的传授更甚于内容的确定。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点评和阐释。”他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我们效仿。他曾为朱自清的《绿》做了如下点评: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承接上文之“潭”,引出瀑布,而及梅雨潭,层次分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镶”若换成“嵌”就死板,失却了轻捷精巧的美感。)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先有耳闻,后有目睹。这是远闻近观之景。)他的点评既有精美语言的赏析,也有写作方式的点评,简约而不失深刻。试想一下,这样的例子又怎么不能告诉学生怎样写点评。学生看了老师的点评之后势必会模仿,也会学以致用。当然达到熟能生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若学生真正掌握这种方法,会让学生学会阅读并受惠终生。正是源于此,人教版的教材的编写者在必修1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的练习中已对师生进行提示。学生自主深度的学习可以确保学习的质量,而恰当的方法又是学生能自主学习的前提。公允地说,这本书中虽有批判之音,但却以建设为主旨,他的很多观点或做法或许会给人以启迪,也会让人获益匪浅。《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严华银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本文发表于《湖南教育》2013年第11期)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真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真 摘要:数学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基本的 出发点,要去形式化,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更多地注重教学的内容,使得我 们的数学教学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形式多媒体课堂气氛解题思维体系 我们山西的课改将要从明年开始实施,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只有 组织好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很好地渗透新课改的基本思想,很好地培养学生的 数学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良好的基础。 在此,我想先从课堂形式上谈谈自己的认识。在我们近些年的课改中,多数 地方(学校)都是从课堂的形式上入手,展开课堂改革和教学活动。这种思路本 没有错,但是过于强调形式,反而会忽略内容,造成形式大于内容,以至于把数 学最本真的东西弱化了。比如,我们经常在一些教学评价中把教师的课堂分成若 干部分:是否有小组讨论、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等。数学是 训练学生(理性)思维的学科,数学的思维是高级的,有些时候是安静的,(我 们经常会说:“别乱,让我静下来想一想。”)或者说越是高级的思维越是安静的。当然这个时候学生表面上是安静的,实际上他们的大脑是极其活跃的,只不过这 种活跃从表面上是看不见的。另一方面,有的老师为了形式上的需要,动不动就 让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首先应该是独立思考,其次才是小组合作、小组讨论。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个人无法解决的再通过讨论 解决,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力的逐步形成。换句话说我们的数学课堂既要 有独立思考又要有小组合作,但独立思考应排在第一位。 接下来,我想聊聊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对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用多媒体替代教学,上课不是“放电影”,无法用传统手段呈现的内容,或者借肋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本质的内容,我认为才 是多媒体体现其价值的时候,所以多媒体要用得合适。 再有,关于课堂气氛。现在有一部分人认为上课学生活跃、气氛好、热情高 涨才是参与了教学,教学效果才会好,才是一堂好课。其它科目,我没有资格妄 加评论,但数学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数学的思维是严谨的、有深度的,我们更要 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了我们教师设定的思维活动中,有些知识是需要学 生静静地思考的,而不是表面上看起来所谓的“活泼、活跃”、“气氛好”,上课不 是玩游戏,我们的学生也不是小学生、初中生,而是高中生,所以一些“发奖品” 式的方式更是显得滑稽。 最后,数学的教学不是教解题,解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知识,发现本质,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高考数学的命题,遵循“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基本原则;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四基”:基础 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提出、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种核心素养。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大部 分学生都把主要精力花在了做题上面,而缺少及时的总结归纳和必要的反思,以 及对知识的进一步思考,不能做到真正地举一反三,实际效果就会很差。也就是 说大部分学生都在搞题海战术,而对于教材反而不够重视,甚至于在二轮复习的 时候多数同学就直接脱离了课本。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第16题是这样出的:求 函数f(x)=2sinx+sin2x的最小值。第16题是考题的前半部分公认的最难的题目,

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本真语文要求教学返璞归真,追求的是真实、朴实的语文。因此,教师要摒弃繁琐的形式、虚假的热闹和纷乱的状态等,明确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抓住“读和写”这条教学主线不放松,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本真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014-03 三年前,教育部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课题研究工作,随即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笔者依托“核心素养”研究这一东风,立足一线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何为本真语文?本真语文要求教与学返璞归真,追求的是真实的、朴实的语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来面目,离不开扎实高效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 一、明晰核心,摒弃虚浮之象 与语文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发展起来的教师,经受了一

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激发了课改热情。他们用生动的课例诠释了新课程理念,演绎了新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但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研究与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抓住“读与写”这条教学主线不放松。只要做到位了,相信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都会学好语文。本真语文要求明确教学核心,努力摒弃虚浮的东西,这样才能让语文真正扎下根来有效发展。 (一)摒弃繁琐形式 语言实践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课堂教学就会花里胡哨多,没有实际效果。内容多而杂,课件随意呈现是教学繁杂的体现。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海底世界》时,用了大量的词卡、图片、模型等教具,整节课形式多种多样,令人应接不暇,但收效甚微。在课堂上,这位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不抓词、不扣句,甚至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淡化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课堂上,学生该认的不认、该读的不读、该写的不写、该练的不练、该积累的不积累,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二)摒弃虚假热闹 有些课表面看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没有质疑的机会。还是《海底世界》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教师一会儿让学生学小狗、小猫、小猪等小动物叫,一会儿

回归语文本真,促进儿童发展

回归语文本真,促进儿童发展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课,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借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为例子,教会我们的孩子说话和写话。”斯霞语文教学的灵魂是“童心母爱”;于永正老师“蹲下来看孩子”,他们的立根之本都是对人的本性的关注和呵护,即自觉地对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负责任,很好地诠释了“教真正的语文”的真谛,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一致。基于“童真”语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儿童的“真思”为视角,解读教材文本 真实的课堂,以教材的准确解读为起点。教材解读,要坚持“从儿童出发”,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读深读透”,某些课堂上所表现出的对教材人文意义和科学价值无限度深入挖掘,已经远远超越了儿童的“已有”,只不过是执教者的一种标榜。教学前教师应以个人的学识能力首先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深刻领会其中内涵,然后蹲下身子从学生“真力”的角度反观教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说勤奋》时,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说理文,所以教学的目标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能獲得成功。”这一层面上,应该从说理文的特质入手,明白这种文体的特点。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教者单纯的讲解文体特点,内容就会艰涩难懂,学生会学得毫无兴趣,教学效果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基于这种思考,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学流程: 1、解析“说”字,明辨文体,明白说理文有道理,有事例。 2、梳理脉络,明白道理,知道作者在写道理时通常是放在不同的位置,首尾呼应,就是为了增加说服力,而这也是说明文常用的摆道理的方法。 3、领悟表达,学会说理:聚焦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两个事例,体会到“只有勤奋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这个道理。 4、明白所举事例的特点:有代表性、语言简洁。 5、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个事例。 这样的一种教学设计,既让学生清楚的明确了说理文这种文体的特点,教学难度的设计也在学生能理解范围之内,使得说道理有理有据,感受深刻。因此,我们在准确解读教材后所选出来的教学内容才能为儿童所理解接受,他们和教材的对话才能顺畅淋漓,他们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对接。课堂上,他们的思维和思想就不会游离,因为他们在文本中找到了和自己言语、思维、思想对话的知音、嬉乐的同伴。

关于高中语文写作主体性回归的思考-6页精选文档

关于高中语文写作主体性回归的思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中学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针对高中作文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研究高中生的写作心理,其次要保障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并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写作的兴趣等,进而实现写作主体性的回归,以期学生写作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一、研究高中生的写作心理 高中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研究高中生的写作心理,特别是不能忽视学生就是作文的创作主体。作为作文的主体,学生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无论是从审题立意还是到构思选材,他们的心理活动贯穿始终。 为了深入了解高中生的写作心理,笔者作了一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无论学生处于何种层次的班级,随着年级的提升他们对于作文课的兴趣就越淡,特别是高三学生,认为作文课就是为了高考,毫无兴趣可言。学生更愿意在平时的随笔或者周记中吐露心声,而不愿意在应试作文中这样做。部分学生表示,即使在作文中吐露了心声,也常常得不到教师的关注,长此以往学生即使有书写自己真情实感的冲动也不会在作文中轻易展现了。学生没有养成在写作结束后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他们认为这是教师的任务。 学生要端正写作态度,这并不是单单靠学生自身的强化就能做到的,还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养成。教师应鼓励学生,让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利用周记吐露心声、大胆表

现自我,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成为写作的主体。 二、由教师本位过渡到学生本位 绝大多数教师承认,作文的指导课往往是“一言堂”,教师只是将一些写作的技巧加以简单的阐释说明,缺少师生互动。 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1],这一论述体现了“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当代教育要以学生足够的发展为本”,这同样符合高中的作文教学理念,所以,教师要发挥学生写作的主体性,作文教学要由教师本位过渡到学生本位,把写作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从哲学上看学习者是内因,外界影响是外因,内因是使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高中作文教学体系重建策略要以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从内因入手,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亲力亲为、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受,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作文,学会写作。陶行知认为,学生是生活的主人,当然也是学习的主人。由此观之,注重主体性应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只有尊重主体,引导主体独特思考,才会有个性化的作文。教师要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能力与认知水平的问题,提供适当的指导,尤其注意兼顾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三、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写作的兴趣 学生普遍认为,作文只是教师布置的作业,作文课就是为了提高考试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发表时间:2010-10-27T16:27:34.543Z 来源:《学园》2010年9月上期供稿作者:倪逊[导读] 读一篇课文的目的就是要“识斯真”,看来语文教学不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是行不通的。倪逊江苏省兴化中学 【摘要】几十年来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和学以致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语文教师往往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却忽视了语文听说读写的内核,甚至不自觉地放弃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所以虽然语文教师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学生也做了很多努力,语文能力却总是达不到预期的要求。本文试图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论述回归语文教学本真的重要性。【关键词】教学效率听说读写语文教学本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9-0090-02 语文教育大师张志公先生曾尖锐地指出:“多年来,我们语文学科,自觉或不自觉的可以说变化不大,或者说没有实质性的变动……学生大学毕业了,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还是没有。需要写,写不好;说呢,结结巴巴,说不好。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要写写不来,要说说不来……今天的语文教学要考虑到七八年、十几年以后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现在社会发展很快……要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是一。第二,做到学用兼顾,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句自古名言,可是我们在语文课上没有做到。学语文,需要写,就能写;需要说,就能说。简而言之,我们要在这两个方面有突破性的办法,一是在效率上有所突破,二是在致用上有所突破。”张志公先生的一番话,可谓切中了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时弊,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不自觉的背离语文教学的本真,往往抓住了表象,却忽视了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内核。听读说写是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所要求的四个基本方面,也是当代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最易忽视的四个方面。就其作用和特点来说,四个方面既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互相替代,同时又有严密的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听读说写的关系,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十分必要。 在听读说写四个方面中,读是大前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读来传授知识,学生通过读来获得感悟,接受思想教育和感情熏陶。不同形式的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和创造能力。范围广泛、不拘一格的诵读可以给写提供丰富的素材,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对读这一环节应该是狠抓不放、持之以恒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裨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古人也曾留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等格言。从古至今,“读”一直就是用得最多而且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法。为什么被我们不屑一顾的旧式私塾教育,《四书》《五经》一气贯通的背诵,即死记硬背,反而培养出了许多学识扎实、才华横溢的人?而今我们却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几百篇课文,听了几千节语文课,仍然是胸无点墨,腹中空空。这其间可能有许多个人的特殊原因,然而关键点恐怕还是语文功底浅。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些,让学生多读多背,多体会多积累,胸中存下几百篇课文的底子,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从教师的角度讲,不读熟课文,就无法制订教学计划,也就无法上课;即使上课,也只能是无的放矢,乱说一通,学生会听得莫名其妙,教者应传授的知识传授不出来,学生应提高的能力无法提高,更谈不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无从谈起了。教育家段力佩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法中,主张“读读议议,讲讲练练”,首先提到的就是“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作者思有路,寻路识斯真。”就是说,作者写一篇文章,他都有一定的思路,读者只要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就能读懂文章的内容,明白文章的要旨。不读,怎么找到“路”?找不到“路”,怎么“识斯真?”读一篇课文的目的就是要“识斯真”,看来语文教学不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是行不通的。听,其实也是读,是读的另一种形式。读接触的是无声的语言,听接触的是有声的语言。读的对象是直观的书面语,听的对象是抽象的口头语。读是通过视觉接收文字符号,送入大脑储存;听是借助听觉接收声音,送入大脑储存。两者殊途同归,最后的目的是相同的。听和读结合得好,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而对中学生来说,在老师指导下的有意识的听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里的听、学校里的听、听报告、听老师讲课、听别人发言、听集体讨论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提升能力,可以减轻目读的负担,可以和目读互相调节、互相补充,有利于增加知识的广度,为写作实践提供更多的范例。读得多了,听得多了,知识的积累自然就多了,能力也就相应发展了,即所谓“见多识广”。 通过写作可以发展需要,使听读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从语文课的任务来说,小学注重的是读书识字。根据其特点,在三四年级才有简单的作文练习,到五六年级才有初步成篇的作文。到了初中一年级,已经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读的范围扩大了,对读物的内容的领会也比以前深刻了。从知识的积累和模仿、想象、表达能力的提高来看,是开始练习写比较复杂的作文的时候了。但是,依然需要认真的引导,使学生从以读为主逐步过渡到读写结合的方面来,逐步养成在老师指导下独立作文的能力。中学的写作训练主要以记叙、说明、议论为主;按其难度大小是先记叙文,再说明文,后议论文。中学的写作训练就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的,中学的语文教材读的内容也基本是按照这个顺序安排的。不难看出,读和写是相互结合、同步进行的。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掌握这些内容,学习其写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 写是书面形式,说是口头形式;写是无声的说,说是有声的写。要把获得的知识利用起来,把读获得的信息输送出去,只能通过说和写两种形式。运用哪种形式,可根据需要来选择。说和听结合,是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说和写结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听读说写是密切结合、相互并存的。听读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听读的再发展。就“双基”教学来看,听读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说写是基本技能的训练。两个方面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丰富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每个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将这四个方面合理安排,有机结合,既要把每个方面都抓好,又要使四个方面配合好,切不可轻视或偏废某一方面。只要把握好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环环紧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让学生学以致用,那么我们就可以期待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高的那一天。参考文献 [1]张志公.在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上的讲话,1991.7

如何回归课堂本真

如何回归课堂本真 “回归课堂本真,凸显教学本质”的课改理念,打破了以往过于注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没有实效的教学。教师们在课堂上尽量少用和高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听者感受到“洗尽铅华、彰显内涵”的常态课堂,回归“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教学本真,又诠释了新课标下的新课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向学生传授真知是每个教师的神圣使命。在一个真实的课堂里,学生才会永远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真实的课堂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那么“真”的数学课堂是怎样的? 一、回归本原——莫忘数学来时路 闻一多先生曾对诗歌的比喻:诗歌本来是自由美妙的内心流淌,可是因为有了诗体形式的限制,诗歌就成了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套用闻一多先生对诗歌的比喻,我们的数学课也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因为数学之所以是数学,在于它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我们在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时不能忘记数学的本原。忽视了数学的个性特征,戴着数学这副“镣铐”跳舞,数学课就不是数学课了。 我曾经听到两堂公开课都是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堂课老师在引导归纳百分数的意义上是让学生从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入手,给予一张表格 百分数的意义调查记录单 摘录: 这个百分数是()和()比较的结果。 这个百分数表示()是()的()%。 看到这个百分数你想到些什么? 糖水重量 第一杯 80 第二杯 75 第三杯 100 试图在学生先填写这张表格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结果学生虽从生活中摘录了很多百分数的例子但正因为不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而无从下手。课堂上既浪费了时间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位老师,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但同时,许多矫枉过正的东西也在迷惑着我们:过多过杂的教学内容、花里胡哨的教学形式、一味迁就的评价方式……笔者听过各级各类的研讨课、展示课以及竞赛课,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三多”。 一、课堂容量过多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讲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加课堂容量。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多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但有的教师为了掩盖自己对教材挖掘方面的不足,将几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压缩到一节课来上,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这种课不是我们所要提倡的课。 二、课前准备过多 上一堂公开课,一般课前都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师这一方面,从查阅大量的教学资料,精心地准备教案,到向优秀的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甚至借助其他班进行试讲,验证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及可操作性,就是要尽量使教学过程完美没有差错;一是学生这一方面,也得到特别重视,包括充分的课前预习,收集丰富的资料,准备精心制作的教具,就是准备好和老师的密切配合。所有这些,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积极的努力和尝试,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而一节精彩的展示课,也渗透了老师和学生的很多心血。然而,如果不是从教学实际出发,片面追求某种不切实际的课堂效果,甚至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就完全失去了教学实践的意义。 三、课上花架子过多 目前有一部分老师对素质教育理解不深,认为多玩几个花样儿,课堂气氛活跃,就是一堂好课,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不深,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而一味注重翻什么时髦的花样儿,怎样演好四十分钟的戏。结果,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少数几位“高材生”的发言听上去也很有水平,可是,多数学生并没有什么收获。这真让人遗憾:老师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想出的花样儿,精心设计、严密组织的课堂,竟这样没效果。细想一下,就不会有什么大惊小怪了——大多数学生只是老师的看客,少数“高材生”充当陪客,这样的教学,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自然也就收效甚微。 作为课程改革中的广大一线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就在课堂,工作的重点是实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工作的核心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当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应尽早

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朴实本真

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朴实本真

————————————————————————————————作者:————————————————————————————————日期:

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朴实本真-中学语文论文 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朴实本真 吴广乐 教师是一种需要“沉与静”的职业。当今世界,名利追求的浮躁、物欲横流的刺激、职业审美的疲劳致使许多老师的“心”无法“下沉”;名目繁多的检查、流于形式的活动、形象工程的作秀致使老师的“神”无法“凝聚”。 高中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师也深受到其侵蚀。在“新课改”的幌子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也出现了一股浮华浮躁的风气,不知不觉走入了一个误区:非学生质疑不是突出学生主体,非自读自悟不是阅读教学,非名师模式不是“优秀最佳”。无视语文教学内容的千姿百态,无视教学主体的千差万别,一味简单机械的套用,唯恐赶不上“时代的潮流”。 为了追求高分数高指标,一些教师放弃对学生的“双基”教学和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重结果而轻过程;重张扬个性而轻习惯培养、重探究创新而轻“双基”训练、重尝试而轻反思等。如此种种,皆因教师受社会浮躁风气的侵蚀以及并未真正领悟“新课程”的实质,未能切实从学校、学生及文本实际出发,还是滞留在“走近”新课程阶段,没有真正“走进”去。不少的学校在“新课改”大旗下,都搞起了“自主”“高效”课堂。不少语文老师谈“讲”色变,听课基本成了看课,看学生上课围坐一起,你说我说大家说。于是,语文课上大量声、图信息的多媒体课件多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少了;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多了,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少了;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的多了,学生思考、质疑的少了……

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

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 ——《百分数的认识》听课有感 本周五,实验学校两位骨干教师应邀来到我校授课,语数各一节。听说金娟老师来传经送宝,我心中大喜,欣然前往。能足不出户观摩名师课堂,感受名师的教学智慧,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开阔眼界,实为一大快事。 金娟老师带来的优质课是六年级的《百分数的认识》,该单元的第一课时。听金娟老师的课,每次都是收获满满。走出课堂,我不禁思潮起伏,心里跳出一句话:朴实而深刻,简约而灵动!下面主要从以下几点说说自己的体会: 一、现实生活中选材,凸显数学课堂之“本” 从课堂导入的“关注十九大”,到百分数意义的探究活动,及感受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等教学环节,金老师的选材紧贴生活实际。特别是百分数意义的探究环节,先让学生进行百分数的读写练习,然后说说练习活动中产生的百分数,如,完成个数占总个数的百分之几,正确个数占总个数的百分之几等,理解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这个教学环节,在去年赴南昌听课学习时,张齐华老师也是类似的处理,先让学生做一些口算题,再说说得到的百分数的意义。金老师的方法更胜一筹,在百分数的读写练习中产生百分数,让学生既进行了百分数的读写练习,巩固了新知,又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巧妙突破了百分数意义的认识的重点。另外,在感受百分数便于比较这一特点时,金老师列举了学校运动会学生参加各运动项目的信息,让学生有更直

观的认识,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便于比较。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的精心设计,凸显了金老师对教材的通透理解,抓住了数学课堂之本。 二、简约朴实,循序渐进,再现数学课堂的“真” 金老师的课堂,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朴实之风扑面而来。没有装饰华丽的课件,没有流于形式的合作,也没有夸张的表扬方式,觉得就是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没有一秒钟是浪费的。课堂练习设计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比如,“生活中的百分数”这一环节,搜集的百分数:50%的葡萄汁饮料,花生的出油率45%,货车超载300%等,涵盖了百分数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小于百分之百,等于百分之百,大于百分之百。看似不经意的列举,实则精心布置,不重复,不遗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金老师的课就是这样,简约而不简单,灵动而有数学味。 三、细节处,见教师扎实功底 金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对教材独到的分析,课堂上的一些细节等,无不是其功底扎实的再现。比如,在列举花生出油率时,金老师对花生榨油的常识进行了简单介绍,“榨油机器,一个进口,进花生,两个出口,一个出花生油,一个出花生渣”,这样一句简洁却概括性极强的话,既省去了语言描述过多花费时间,又为后面的提问“花生出油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吗”做铺垫,这句简介何其巧妙!细节,展现深厚功底。 金老师的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回望自己的教学,惭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