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南京文化

姓名:班级:

学号:

南京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曾在南京东郊的汤山,发现古人类遗址和猿人头骨,表示南京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之地。而根据史书记载,南京的建城始于春秋时代。而在二千多前的三国,孙权更是据此以建国立都,史称孙吴。自此之后,南京便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都城,更是一座拥有珍贵历史文化的名城。

在孙吴之后,陆续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隋、南唐、明朝前期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再加上后来的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于是又有「十朝都会」之称。因此今日虽然南京不再是政治重镇,却仍处处可见那尚未消褪的六朝繁华及王者风范。历史岁月并不曾带给南京沧桑的色彩,反而四处可见昔日繁华的余韵。

国父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来到南京,感受明朝文人的悠闲气氛,想象当年秦淮河畔的旖旎风情,欣赏婉约可人的南京佳丽,相信你应该能彻底地明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首先就是闻名天下的秦淮

河。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

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

人类活动。从东关至西水关的沿

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

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

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

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

逐渐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

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

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两代,尤其是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明末清初,秦淮八艳的事迹更是脍炙人口。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不仅如此,秦淮河因其得天独厚的地域人文优势,古往今来,星转斗移,在这“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美称“十里珠帘”的秦淮风光带上。点缀着不尽的名胜佳景。汇集着说不完的轶闻掌故;曾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又留下多少可纪可述的史迹!它既有历史上的繁华盛况,更有先到再创的灿烂美景,历史名人为它击节吟咏,当代志士为它慷慨放歌!

说到秦淮河,就不

得不提夫子庙。经过修

复的秦淮河风光就是以

夫子庙为中心的。夫子

庙是孔庙的俗称,原来

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

方,又称文宣王庙,后

来成为有名的商业聚集

地。它已作为古城金陵

的秦淮名胜而蜚声中

外,成为名闻遐迩的旅

游胜地。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八,这里举行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常。尤其夫子庙的小吃,雅称“秦淮八绝”。历史上的夫子庙曾经是一个畸形的繁华闹市,六朝时期,秦淮河和青溪一带,就设置了不少水榭酒楼。明清以降,每逢开科秋闱,考生云集,于是书肆、茶馆、客栈应运而生,当年秦淮河南岸的一些街巷成为富家子弟的“温柔乡”、“销金窟”。名噪天下的夫子庙小吃也在灯影桨声中日渐形成大量独特的风格和神韵,成为中国四大小吃群之一。其中,七家店铺制作的八套点心尤为好吃,便称为“秦淮八绝”。

此外,还有明孝陵,乃明代开国

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

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

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

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

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

“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

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

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背依钟山环境优美而著名于世。图为明孝陵中的神道中段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

12对石兽,分别是石兽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和象6 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

庄严肃穆,似是在守护着这个神圣之地。

明朝朱元璋除了留下他的

坟墓之外,还有现如今保存最

好的城墙——明城墙。南京明

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

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

唯一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

都城城墙。它始建于元末至正

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建成

于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6

年,历时21年之久。从内到外

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经过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郭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唯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所以,现在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

这些都是南京闻名中外、响赫古今的建筑,其他还有数不清的历史瑰宝就不在此一一例举。这些都是南京的历史文化,作为南京的过去与现在而言,又还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呢?

首先,其一,南京文化的过去时是“京都文化”。国时的吴国、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五代十国时的南唐、明王朝的朱元璋、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民国时的蒋介石,都曾以今南京为京都。长时期的京都文化,使南京文化的过去时具有如下特性:一是开发性。孙权定都建邺(今南京),“对东南地区的开发有显著的成就”。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进一步开发了我国的东南地区。南唐二李(李昇、李環),着重开发了今苏南地区,为今苏南的灌溉系统打下了基础。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对开发江南地区更不遗余力,可以这样说,南京文化的过去时,开发性是它的主要方面;二是导向性。当时北方地区、北朝在军事上、政治上处于强势地位,但在文化上却以南方地区文化、南朝文化“马首是瞻”。朱元璋以八股文取士,有很大的消极作用,但这种科举八股文,却在明清两代,对读书人也产生了导向作用。南京文化过去时的导向性,是不争的事实;三是浮糜性。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即大建宫室,生活糜烂,影响所及,浮糜文化泛滥吴国。东晋。南朝时期,浮糜文化更遍及江南。东晋、南朝、南唐是短命王朝,原因之一,即那时文化的浮糜性很严重。

其二,南京文化的现在时是“名城文化”。现时的南京首先是教育文化名城,高等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居全国第一;现时的南京又是戏剧、影视文化名城共十多家戏剧、影视文化单位;现时的南京还是旅游文化名城。乌衣巷、台城、胭脂井、秦淮河、清凉山、孙权墓、南唐二陵、玄武湖、莫愁湖、夫子庙等数十处景点。因此这是南京文化现在时的“名城文化”。它和南京文化的过去时有联系,但显然不是南京文化过去时的简单延伸,而是南京文化的过去时的继承、发展和改造。

南京文化的现在时也有三个特性,一是包容性,现在时的南京文化是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汇;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叉;江海文化与内地文化的结合。南京人没有排外性,因为南京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二是开放性,还在晚清时期,南京即是洋务运动策源地之一,进入民国以后,南京文化吸纳了西方的进步文化。新时期到来,南京对外开放,走在全国前列;三是传承性,南京文化现在时是南京文化过去时的传承和继续。南京文化过去时的开发性、导向性被继承下来了,并有所发展;而南京文化过去时的浮靡性,却被逐渐纠正和克服了。

作为一个南京人,出生于此,成长与此,生活于此,深爱南京这个城市。南京文化相信也早已渗透在每一个南京人心中,我们所说的南京话,所吃的南京小吃,所看的南京评话无一不透漏着南京这个历史名城的气息,相信南京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更加多彩!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