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实验法是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对某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第一章

2,心理测验法是指用经过标准化程序编制的心理两表测量某些心理品质的方法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心理活动的各种表现形式统称为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4,心理过程就是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它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5,反射就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规律性的应答。

6,反射弧师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从刺激到反应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7,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起神经联系是暂时的。

8,非条件反射也叫无条件反射,是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先天性的反射,其神经联系是固定的。9,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又具体刺激物(颜色,声音,气味,大小,形状等)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起来的的条件反射系统,这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条件反射系统。

10,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中的词汇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这是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11,认知过程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过程,这是一个多钟认识活动交互作用的系统过程。它包括感知,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12,情感过程指人对某物,某事,某人等进行主观体验的过程,它包括情绪和情感。

13,意志过程指人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第二章

2,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只有预定目的的,需要有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4,有意后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后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注意范围也叫注意广度它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6,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持久性,是指人们的注意在某一具体事务上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7,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多种活动时,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8,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即使地百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9,注意紧张性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高度集中程度。

10,指向是指一瞬间,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对象。

11,集中是指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性。

1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1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

14,观察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并且贯穿着积极思维的知觉。?

15,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能迅速地从知觉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16,知觉的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能用语言将它揭示出来的特征。17,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刺激不完备时,知觉者仍能保持完整的认识。

18,知觉的恒常性是当知觉条件在一不定期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映像仍然保持不变。

19,首因效应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识具有强烈的影响。

20,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月亮效应,烛光效应。是指对某一个人某些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一种品质影响所有品质。

21,刻板印象指对一类人的概括化推广到某一个人身上。

22,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3,记忆表象是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再现出来的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

点。

24,机械识记是对识记材料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主要靠机械重复而进行识记。25,意义识记又叫理解识记,是在对识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主要通过对材料意义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26,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和再现。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

27,保持是对识记过的材料进一步巩固的心理过程。

28,回忆又称再现,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但能把它从头脑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29,再认是对过去识记过的事物重现时感觉到熟悉,确认是以前识记过的心理过程。

30,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资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抑制作用,也叫前摄干扰。

31,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资料对先前学习的资料的抑制作用,也叫倒摄干扰,后摄干扰。

32,形象记忆是指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以事物的具体内容的记忆。

33,形象记忆是以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34,动作记忆也称运动记忆,它是已过去做过的动作或运动为内容记忆。

35,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36,语词逻辑记忆是以词语概念,判断,推理为内容的记忆。

37,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是指感觉刺激停止后头脑中仍能保持的瞬间映像的记忆。

38,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信息保存在一分钟之内的记忆。

39,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的储存超过一分钟,能在头脑中长久保留的记忆。

40,内隐记忆,是指未意识到其存在而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41,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没有经过意志努力的识记。

4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44,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时所产生的影响。45已删(定势)

46,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形象思维形式。

47,再造想象是指根据现有的描述或图样,在大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诗句形象就属于再造想象。48,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49,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的事物,创造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

50,辐合思维也称聚合思维,它是一种有方向,有条理,有确定范围的收敛性思维方式。

51,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功能在于求异,创新,朝各个方向想,无唯一正确答案。是指人们沿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眼前的信息和记忆信息中储存的信息,以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或者说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众多的信息。

52,直觉思维是一种不依靠明确的分析活动,不经过严密的推理和论证,而仅从感性材料中直接捕捉,。53,灵感是突然产生而有瞬间即逝的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和设想,是人们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

54,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事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55,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和任务,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

56,幻想是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与未来的联想。它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想象。但又与之不同。幻想有两个特点:一是幻想中的形象体现着个人的愿望;二是幻想不与目前的行动相联系。

57,空想凡是脱离现实,背离客观规律,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就是消极的幻想,又称空想。

59,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具体问题的思维活动。

60,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61,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活动。

62,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往往只有一种答案的思维。

63,经验思维就是人们凭借日常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64,理论思维是指根据科学的概念和推论,来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65,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它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伙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

66,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按照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67,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一个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68,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69,比较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

70,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点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71,日常概念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凭借经验将同类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概括而形成的概念。

72,科学概念是指在熟悉有关概念的内涵的条件下形成的概念。

73,酝酿效应当人们反复致力于某一问题的决绝而又不得其解时,如果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往往能很快找到解决的方法。

74,思维策略指的是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1,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第三章

2,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3,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4,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道德感是指人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6,理智感是指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7,美感是指人们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8,表情是指与人的内在情绪,情感有关联的外显行为特征。

9,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0,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对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有充分的,自觉的认识,并随时监控自己的行动,使之合乎与正确目的的心理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盲目性和独断性。

11,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地明辨是非,适时采取和执行决定的心理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

12,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能够长期地保持旺盛地精力,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品质。与坚持性相反的品质是动摇性和顽固性。

13,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有意识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和行动的心理品质。与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任性。

14,随意动作是由意识指导的,具有一定的目的,方向性的动作,是后天的习得的较熟练的的动作。15,意志努力是指人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定计划进行决策以及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内外部困难,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

1,需要是指机体内部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匮乏而产生的不平衡状态。第四章

2,心理冲突是指个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需要同时存在但又相互矛盾时的一种难以取舍的矛盾心理。3,动机是指一种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4,权力动机是人们具有的支配或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社会性动机。

5,生理性动机生理需要所驱动的动机。

6,社会性动机起源于社会需要的动机。

7,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其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结果和优异的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8,外部动机是指个体在外界的要去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

9,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部的需要引发的动机。原始动机为了维持生命的需要所必须满足的动机。第二性动机来自各种后天习得的需要,内驱力和目标

1,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五章

2,已有能力亦即现实能力是指已经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并可以通过活动得以表现出来的能力。

3,潜在能力是指个人能力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外部环境或教育条件允许时,可以通过一定的发展成为现实能力。

4,才能就是完成某一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独特的完备结合,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事件的过程中体现。

5,天才具有高速发展的才能的人的统称。

6,一般能力是指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7,特殊能力是指某项专业和特殊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8,模仿能力是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9,创造能力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产品和事物的能力。

10,液态能力是指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教育和知识经验影响较小的能力。

11,晶态能力是指受后天文化教育和知识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

12,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

13,元认知能力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认知和调控的能力。

14,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

15,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6,智力超常指智力发展显著地超过同年龄常态人的水平或智力高于140,或具有某方面突出发展的特征才能,能创造性地把完成活动。

17,智力低常指智力明显地落后于同年龄人的平均水平或智商低于70,。

18,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19,智力测验也称之为一般能力测验,它是通过测验的方式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20,智龄即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年龄。

21,智力商数简称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来的分数。

22,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23,流畅性即思路畅通的能力,指在一定时间内对问题所能给出的解决方案的多少。

24,变通性即触类旁通的能力,指思考能够随即应变,举一反三于功能变通,遇到问题能变更思考模式,从不同角度思索同一问题,且能突破常规束缚。

25,创造意识是对自己创造的意图,欲望,动机以及创造过程的自觉。

1,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该模式包括了个体独有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第六章

2,性格是指人对现实典型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3,性格的类型就是某一类人身上共同具有的或相似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4,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

5,气质类型是指人类共同具有的各种气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

6,自我或称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知,体验和愿望。

7,人格适应是指个体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关系,能根据环境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又能作用于环境

并改造环境。

8,人格适应不良亦称为人格障碍,是指不伴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

1,道德泛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第七章

2,品德是指个人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里特征和倾向。

3,道德认识简称为知,是个体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环节。

4,道德情感简称为情,是指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现实社会中他人和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5,道德意志简称为意,是指人们在道德活动中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6,道德行为简称为行,是指人在道德意志的支配下多进行的各种具体行为。

7,服从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8,认同指个体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相接近。

9,内化指个体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10,品德不良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的现象。

11,榜样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自己的行为的一种社会学习方式。

12,奖励是运用物质或精神的手段来激励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

13,角色扮演是在不同情景下使个体置于他人位置上,按他人的角色规范形式,使受训者养成某种角色行为习惯或会获得某种经验。

14,醒悟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在教育或良好的环境下,意识到继续坚持道德过错的危害性,开始产生改正过错的愿望或意向。

15,转变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在醒悟的前提下,行为上开始有改正的表现。

16,自新阶段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转变之后,不再出现反复,而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第八章

2,信号学习是指学习者对某种刺激或信号做出特定反应的学习。

3,刺激-反应学习是指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接,学会以某种反应获得某种结果。

4,连锁学习又称系列学习,是指一系列“刺激-反应”单元按照一定的序列联合起来的学习。

5,语言联想学习,学习者所获得的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接,但其刺激内容是语词。

6,辨别学习是指学会辨认多种刺激的异同之处,并对相同的刺激作出相同反应,对不同刺激作出不同反应。7,概念学习是指认识同类事物的共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8,规则学习也叫原理学习,是指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之间的连锁。

9,问题解决学习也叫高级规划学习,是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去解决问题。

10,语言信息学习就是获得陈述性知识学习。

11,智慧技能学习是指学习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是掌握概念,规则并将其应用于具体情境中的学习。

12,认知策略学习是指学习用以支配个人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能力。

13,动作技能学习是指学习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操作技能。

14,态度学习是指学习那种能够影响主题对事物,事件,行为或其他对象进行选择的倾向。

15,学习动机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是学生探求知识或试图取得好成绩的倾向,是一种社会性动机。

16,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要求凭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赢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

17,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赢得长辈的赞许或许可而表现出来的努力学习并渴望取得好的成绩的一种。

18,一般学习动机是指普通表现于学习活动中的较稳定,持久的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

19,具体学习动机是指在某些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

20,强化训练是一种行为矫正技术,是根据行为是否出现而给予奖励或惩罚,以加强或削弱某一行为动机的方法。

21,归因是指对事件或行为原因的判断或解释。

22,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进行某项活动并完成任务的主观判断,也就是对自我能力的评价和判断。

23,效能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顺利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断或判断。

24,复述策略是指通过反复读写使信息在记忆中得以保持的策略。

25,精细加工策略是指在所要学习的信息上附加某些内容使这些信息对学习者来说更有意义,以此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

26,组织策略是指通过发现学习材料蕴涵的结构,或为学习材料设计某种结构,以此确定一种帮助记忆和理解知识的辅助性框架的策略。

27,理解监控策略就是观察,判断和评价自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状况的策略。

28,情感了策略也称为情感技术,是指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以保持适应学习任务需要的心理环境的策略。29,定势是因先前的活动经验的概括化而产生的一种活动惯性,是对类似情境采取同一行动的心里准备状态。

30,学习迁移又称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31,正迁移是指一种情境下的学习对另一种情景下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32,负迁移是指一种情境下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下的学习产生干扰作用。

33,横向迁移是指在相同层次上发生的知识,技能之间的迁移。

34,纵向迁移是指在不同层次或不同概括程度的知识,技能之间发生的迁移。

35,顺向迁移是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37,普遍迁移是指在个体的一般概念,原理,方法或态度方面发生的迁移。

38,特殊迁移是指某一特殊领域内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的迁移。

1,敏化反应是指以前的害怕体验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的消极经历时变得更加脆弱。

2,钢化反应是指先前的害怕体验提高了个体面对今后不幸的耐受性。第九章

3,形式运算思维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求系统的解决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4,元理解能力是指个体对自己的阅读理解活动以及与其有关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认知,监控和调节。

5,假象听众是指个体努力获得他人的关注,找到自己“在舞台上”的感觉,希望自己周围的人都能够注意自己。

6,观点采择是指个体借助于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的认知技能。

7,同伴团体是指社会化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个体联合而成的团体,年龄没有绝对的界限。

1,心里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里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第十章

2,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即表现为心里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和谐统一之中,也变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行为的一致性。

3,反应适度即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该冷静时冷静,该激动时激动,能对强弱不同的刺激做出适度的反应。

4,心理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对受辅导者提供心理帮助使其正确认识,接纳自己,克服遇到的困惑,获得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的方法。

5,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指以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导在治疗者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基础上,对来访者进行帮助,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疾病及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

6,心理障碍是指个体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里。

7,焦虑是指个体因不能达到目标或对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一种兼有恐惧或担忧的紧张状态。8,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

9,挫折是指个体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难以克服的困哪或干扰时多产生的情绪状态。

10,文饰策略是指当自己没有达到目标或遇到挫折时,为避免或减低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或维护的自尊起见,而给自己的行为一种“合理化”的解释。

1,群体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心里的原因,以特定方式组成的,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人群集合体。第十一章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

2,合作是指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目标而同心协力,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的协作性行为。

3,竞争则是双方或多方为了自身利益争夺同一目标,力求超越或产生对方的对抗性行为。

4,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与喜欢,主要反应了人们在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上的联系。

5,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原有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念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6,从众是指个人的认知或行为在群体压力下倾向于与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7,权宜从众个体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观点的正确性,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才勉强在行为上变现的与其他成员一致。

8,社会促进群体活动中,由于他人在场或参与会提高个体活动的效率,不仅表现为活动质量提高也表现为活动数量增加。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 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的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知觉。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同时具有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生物节律: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 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 的临界值。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 的整体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 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 合和解释。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 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 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 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 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的现象。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 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学习:指通过主题客观的星湖作 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 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 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 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 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地反 映。 聚合思维:指根据已知的信息, 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 方式,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 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 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 信息,沿着不用的方向和角度思 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 一种思维活动。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 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 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 形式来表现。 推理:指从一组具体食物经过分析 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 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心理定势:指坚持使用原有的已证 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 向。 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 德纳提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 是多元的,它是由7种相对独立的 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 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 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智力结构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 福特提出。他认为,智力活动可以 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 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 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 动机:指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 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 力。 本能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 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 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 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匮乏动机: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 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 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 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 的情绪体验。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 产生的情绪体验。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普心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 律的科学。 2.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然后进行 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 3.反射: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4.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5.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活跃的 状态的过程。 6.抑制: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阻止皮层的兴奋和器官机能 的活动。 7.动型:即动力定型,是指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 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一次出现。 8.反映: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 的过程) 9.意识: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 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10.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感受性: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 14.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 阈限。 16.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 式的统一。 17.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18.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19.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20.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1.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22.错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 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23.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或再认)。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 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4.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与回忆,(用信息加工的 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 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 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 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 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 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 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 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 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 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 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 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 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 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 过去习以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 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 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 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 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 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 成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 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 人要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 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 的支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 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 为,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 所许可的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 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 而对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 精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 会有所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 察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 我情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 活动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 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心理学资料库]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是人格的现代特质理论。其主要观点有:三因素包括外倾性,表现为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质。四层次由下到上依次为“特殊反应水平”,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于误差因子;“习惯反

应水平”,是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的,属于特殊因子;“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于群因子;“类型层”,由特质构成,属于一般因子。各种人格特质可用一个人格维度图表示。 【场依存性】所谓场,就是环境,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简单说场依存性是指一个人独立性的程度。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部线索的影响。他把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爬梯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先天的成熟和后天的学习是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他更强调成熟的作用。他让双生子中的一个从生后48周起每天爬十分钟楼梯,连续6周;而让另一个从生后53周起作同样的爬梯训练。后者在两周

以后爬楼梯的水平就赶上前者。格塞尔认为,这一实验充分说明成熟有更重要的作用。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隐记忆]是不能进入心灵意识,但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记忆.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隐记忆是程序性记忆,也即"如何做"这一类程序或技能知识.另一种隐记忆出现与"启动效应"的研究之中,即:前面接触的相同或类似信息,促进某个具体信息的加工. 【表象】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的行为。 【图示】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语言表征】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在

……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设计: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时间或阶段内进行长期的反复观察测量的方法,故也叫追踪研究设计 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的年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观察这些研究对象 双生子设计:通过比较双生子在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对其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来研究先天和环境教育发生作用的阶段和影响因素 本我:基本机能,寻求机体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人格的执行者,遵循现实原则,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的需要 超我:人格的法官,人格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服从于道德原则 心理生物性紊乱:青春期心理生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于主体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及对某些正常疾患的过分夸大。在初中生中,常存在心理生物性紊乱的情况 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载体,其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能表现生理功能的序列,一个基因就代表一个遗传信息,它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格式: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格式日益复杂化,不同格式日渐融合的过程 同化:格式对外部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使其能够被纳入到现有格式中 顺应:为了更好的加工外在刺激,个体对格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 记忆:就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存储、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工作记忆: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自传式记忆: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记忆策略: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

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觉得与调整。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能够观察和测量。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 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技巧。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当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

心理学名词解释精选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关键期:有些研究者根据动物心理实验提出了“关键年龄”或“关键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3.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显示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 是稳定的共同的。 4.智商:是智力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比率智商和离差智 商。 5.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6.诱因: 指能够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和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7.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体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 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8.挫折: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时产生的不 良情绪反应。 9.构想: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成特质。 10.焦虑(障碍):指受不合平现实或不合平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11.服从: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 12.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境 下由催眠师生诱导形成的。 13.心向:也称“心理定势”,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14.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 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示。 15.内涵:概念所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外延:是概念的范围 16.推理: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17.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8.适应: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提高感受性也可以降低感受性。 19.手段(目的分析法):先有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手段来减少这个差异。 20.性格: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21.个性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它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种。 22.口语板告:也称“大声想”,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 内进行的活动,事后出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 23.心理健康:1.广义:指一种高效,满意而持续的心理状态2.狭义: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 整,协调一致。 24.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 的心理。 25.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整理

教师威信—— 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 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教育终生化:与人的生命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应。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传统教育,积极的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朝着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遗传素质:通过遗传获得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 教育目的: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人得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预期的特定要求或产生预期的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体育: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调节教师工作职权与职责关系的思想武器,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 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课程——广义: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学校开设科目的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现象:在周围社会环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受与变化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变量: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科学的研究就是要找到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3.调查法:询问法,社会心理学中经常使用的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档案研究法: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 4.物理痕迹研究法: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 5.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和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可以独立的参加社会活动。个体由自由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一个长期过程。 6.再社会化问题:个体从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适应的过程。 7.社会角色: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份,规定了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角色期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决定的,人们证实根据社会角色对个体抱有相应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望。 角色冲突:由于现实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容易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期望,由此产生的内心矛盾冲突,由角色引起的冲突叫做角色冲突。 角色网络:个体所担任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构成网络,构成角色网络 8.性别角色: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 9.自我: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觉察是一种主观心理经验和主观意识,也叫自我意识 10.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他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社会动机:也称精神性动机,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引起的,他是人类特有的,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12.需要和需求:个体在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大脑中的反应,缺少的东西是需求,有生理和社会方面,需求是客观的,需要是主观的,是需求的一种主观映像 13.内部动机: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由于活动本身能使人感到满足,活动本身就是自己的奖赏与报酬,无需外部奖赏 外部动机: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的,是由和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14.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个体的动机不能得到满足,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态度。 15.侵犯:侵犯行为,是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16.利他:利他行为,是为了使他人活动利益与方便,不求回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 17.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专指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是对外物现象的整体认识,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8.社会知觉:具有社会意义的知觉,社会意义离不开人,又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 社会认知:专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19.首因效应:当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对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在人们交往中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印象形成之后,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学前心理学考试名词解释集

《学前心理学》重要概念·术语解释 1、实验室实验法: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2、教育心理实验法:是把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它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 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5、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6、关键期:儿童成长过程中,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或发展某种能力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7、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9、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10、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1、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12、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13、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14、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 15、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使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 1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17、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 18、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岁以后有意注意开始萌芽,幼儿期开始发展。 19、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20、适应:是指感觉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 21、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 22、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23、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 24、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和红绿色弱4种。 25、感觉:心理学上的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动觉与平衡觉等。感觉属简单的心理现象。 2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27、时间知觉:是指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8、幼年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29、无意记忆:是指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30、有意记忆:是指有明确记忆目的和意图的记忆。 31、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32、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间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来联系起来的记忆。在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高。 33、机械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记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死记硬背”。 34、意义记忆:是指根据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因此也称为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 3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36、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再认和再现)的中间环节。 37、识记:是把感知或体验过的东西“记”下来的过程,也就是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38、恢复:是指把头脑里的知识经验重新呈现或提取出来的过程。记忆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和再现(回忆) 39、再认:是指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 40、回忆:是指识记过的事物并没有再次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使这些事物在头脑里呈现出来的过程。 41、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 42、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时发生错误。 43、生理成熟(又叫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结构和机能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 44、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相反,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就叫倒摄抑制。 45、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46、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词的形式来记忆材料。 47、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两大基本特点。 48、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4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50、再造想象:是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1、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52、直接判断:主要是感知形式的判断,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加工。

心理学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成语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觉感受性。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心境:是微弱而持久地情绪状态。 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的活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主要分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肤觉五类。 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的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内脏感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感觉阙值: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