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浅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浅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浅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浅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在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今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在感受着未来的冲击波;每一个国家也都在调整自己的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趋势。从80年代开始,中国教育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旗帜下,也试图不断地建构与调整,并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趋势。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教育的发展将会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第二,从产学研分离走向一体化。第三,从学历型教育走向学习化社会。第四,从教育国家化走向国际化。第五,从封闭式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第六,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第七,从办学体制单一化走向办学多元化。未来教育的新格局将是办学格局的多元化。第八,从集中统一模式走向非均衡发展模式。

当然,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仍需解决的一

些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有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认为只要考上好学校就行,分数越高素质就越高。有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辖区内学校的评价主要以高考中考成绩为依据;相应地,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都围绕考试成绩做文章,从而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一是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要树立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四是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

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核心是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简称,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建国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传统和勇于创新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才培养观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和成果。近年来,我国的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教育结构方面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相关教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正在探索和实验中,并取得积极成果。但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离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有待深化改革、不断完善。

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第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应试教育模式至今未能得到根本扭转;各级各类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第二,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和选择性,学业负担的安排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及学生个体的身心承受能力,做到因人而异。第三,教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缺乏灵活性,教育教学过程基本上还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当高、中并进,同时兼顾基础教育。要继续加大力气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保证大部分人能够享受得到国家的基础教育,并应大力发展中、高等教育,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素质教育”,严格取缔“应试教育”,引导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对高等教育

则在适当压缩或者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一方面重视人才的引进以提升高校的科研精度,另一方面加大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为社会所需的专业型、复合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