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世纪饮食文化

中世纪饮食文化

中世纪饮食文化
中世纪饮食文化

中世纪饮食文化

泛指欧洲中世纪(从5世纪到16世纪)的饮食习惯、烹调方法和餐桌礼仪,这套饮食

文化跨越近千年,涵盖严寒的北欧和酷热的地中海,屡经转变和更替,成为今日欧洲

菜系的基础。随着欧洲文明的扩张,其影响见诸世界各地。

从古时起,面包已是欧洲的主食,面条、麦片亦常见于民间;常用调味料有浓酸果汁、酒和醋,伴以白糖和蜜糖,令当时的菜式偏向酸甜。一如不少古文明,肉类同样是富

人之食,而以猪肉和鸡肉最常见,牛因为有农业价值而较少入馔。当时的欧洲人亦喜

好杏仁茶,在四旬节更会用来代替动物奶。

虽然外界往往视欧洲为一个文化单元,但它幅员广阔,而且古时交通不便和保鲜方法

不周,各地会因应不同就近的特产而发展出不同的饮品习惯。

当时虽然有“进口”食品,但价格高昂,只限于贵族享用。这种以食物区分贵贱的传统,在古欧洲十分常见。当时只有贵族有资格“浪费”食物,享用不同香料,而未进

身贵族的富商却要受制于禁奢令,不得滥用食物。社会上亦普遍认为食物质素与进食

者有一种神圣和自然的联系,下层人民应当吃粗糙、廉价食品,而富人要享用精致菜肴。以阶级决定进食食物的优劣,这方面与儒家的名教思想在中国封建时代的用餐(乃至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相同的影响。

中世纪时平民会在居室中央堆起柴火煮食,以求暖遍全屋;用炖炉烹调则为了省柴火,也减少肉汁流失

餐数

中世纪鼓吹一天吃两餐。第一餐的进食在拉丁文中称为disiunare,解作“打破斋戒”,一般在中午举行,是为一天的主餐。另一餐在晚上进食,餐量较少,在法文中叫作

souper,亦即英语supper的本字,汉语如今一般译成晚餐或夜宵,但当时主要是指晚餐。

当时欧洲教会主张深宵斋戒,认为起床后不应过早吃饭,以免过早打破深宵禁食的规定,不少神职人员和有教养的贵族都会遵从这规定,把起床后第一餐叫成ieiunium。后来古法语采用原拉丁语的动词形态dis-ieiunare来造语,转成了déjeuner,。

英语世界认为disiunare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因为由它衍生的dinner一字应解作晚餐;英国人再按照“打破斋戒”(to break fast)的意思,并凑出早餐breakfast一字,解作

早餐。

法语世界则认为disiunare是在中午进食,由它衍生的déjeuner一词自然解作“午餐”,而早餐就叫成petit déjeuner,直译是“打破斋戒前的小餐”。

不过,虽然中世纪教会传扬贪食的信息,认为吃得过多应感羞耻,但劳动阶层出于体

力需要,仍保持吃早餐的习惯,而妇孺、长者和病人亦可以吃早餐。当时也有夜宵,

称作reresopers(奥克语rèire-sopar),但若一边喝酒一边吃夜宵,同样是件可耻的事。纵然如此,当时劳动阶层会从雇主身上拿到零用钱,在休息时购买零食。人

礼仪

贵族饮食讲究排场,不但有专人传菜,还有人奏乐以增加气氛。

中世纪欧洲人认为独自用餐是有失礼仪、自我中心,并把吃饭看成一种群体活动。不

论是弟兄姊妹和工人,都应该一同进食。13世纪时,英国林肯郡主教罗伯特·格罗塞

特斯特就曾建议英王颁令,禁止人离开会堂进食、亦不得在私人房间中吃饭,否则是

对主人和女士不敬云云。

虽然中世纪时欧洲对某些节日要有一定餐桌礼仪,但在普罗大众的生活中,餐桌礼仪

的纪录仍乏善可陈,后人只估计没有前菜、主菜这类起菜规定,也不会用香味水洗手。

[1]

不过,富人用膳却严谨得多。吃每道菜前,他们会向客人递上浅水盘和毛巾,让人擦手。盛宴几乎是男士专享,只有最尊贵的宾客可以携眷出席,而主人家的太太为了保

持端庄、优雅,往往要躲在一旁与随从吃餐。

当时社会阶级分明、男权至上,也影响了餐桌礼仪。后辈应侍奉长辈、青年要服侍老人,男人也得照顾女人,以免菜肴弄污女士,男士进餐时更要避免女性化的举动。

餐具

中世纪的餐具仍相当简单,餐叉要到中世纪后期才开始普及。

当时欧洲人采用与中国人近似的分食习惯,菜肴先放在炖锅或盘子,置于台上,各人

再以勺子或徒手取出自己的份量,放在碟上进食,这些碟可以是发硬的面包、木头、

又或是白腊制造。

不过,低下阶层会摒弃餐碟,用刀割下食物后,直接放进口里。通常一张刀要数人共用。如果用膳者中有人地位较高、又或与主人家熟稔,才会独自用一张刀。

今天欧洲菜中常用的餐叉,约在中世纪末期至近代欧洲才开始流行。早年欧洲人对餐

叉显得颇为不安,这在11世纪的拜占庭公主狄奥多拉身上可见一斑。她下嫁给威尼斯

总督多梅尼科·塞尔沃后,吃饭时坚持由一位太监为自己切食物,然后以餐叉刺起食

物细嚼,令一众食客感到惊讶。奥斯提亚主教批评她过于骄矜和优雅,举止陈腐。[2]

意大利要到14世纪,各阶层才开始使用餐叉。

宗教

中世纪时约三分一时间都要斋戒,这幅1480年的画作反映当时一些人认为海狸尾是

“鱼类”,可以在斋戒日进食。

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历法对中世纪饮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颇长时间内,各

地一年中约三分一时间会实施斋戒,以求令抑制欲念、令灵魂升华、提醒众生感怀基

督钉十字架的苦难。斋戒时间一般是每逢周三、周五,一些重要日子如降临节、四旬

节和吃圣餐前亦会斋戒,期间不得进食肉类、牛奶、奶酪和蛋,只可以吃鱼和蔬菜。[来源请求]这并非说鱼类特别圣洁,只是想让人不吃酒肉而达到禁欲的效果,但儿童、老人、朝圣者、工人、无家可居的穷人和乞丐可以豁免规定。而一般人如果违反规定,就只好苦修赎罪了。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避免太多人违禁,有些地方如果鱼菜不足,教会会把

一些水禽及海洋哺乳类动物当成“鱼类”,容许当地人食用,例如挪威人就会在斋戒

时吃海雀,海狸、北极鹅、鲸。

这幅1341年的画作描述一群修女一面听圣经,一面悄悄饮食。

不过,即使宗教气氛浓厚的中世纪,对斋戒也流露相当不满。修道运动不少成员会借

助重新诠译圣经,避过禁食规定,他们指病人可以豁免斋戒,反映这种禁令只适用于

主要饭厅;从王室、贵族、学生到普罗大众,也抱怨教会利用赎罪刑罪,剥夺他们吃

肉的权利。在四旬节时,养家畜的人也会被训示小心犬只,皆因它们被四周的鱼骨弄

得发疯,可能会偷吃农民的牲畜。[3]不少人也看中分斋戒只是禁止吃肉,没有明文禁

止吃大餐,一大堆“假肉”也应运而生,例如把鱼煮得像鹿肉,也可以把鱼籽塞入鸡

蛋壳,当成假蛋,但拜占庭教会当时是不鼓励这种仿肉食物。[4]

医学

中世纪医学认为每种食物都有一定特性,并按照古希腊医学家盖伦的理论,把食物大

致分为热寒和湿干。这种学说从古代流行,直至17世纪才其他新理论所取代。

当时学者认为,消化是煮食过程的延续,为了把食物在胃里“煮好”,更有效吸收营养,进食如煮菜一样,有一定步骤,例如要先吃容易消化的食物,然后按食物难消化

的程度,顺次序食用。违反次序时,重质食物会沉入胃的底部,阻塞消化通道。进食

不同特性的食物时,也要配上不同食材,加以中和。[5]

进餐前,宜先用开胃酒把胃“打开”,在法文中开胃酒apéritif一词正是拉丁文“打开”之意,这些酒最好是带有乾和热的特性,而蜜饯、甜姜、苹果等也是开胃小吃。之后

会再吃生菜、卷心菜、鸡肉或肉汤这类较轻质的食品,然后才到猪肉、牛肉等肉重质

食物。

有“开胃”,自然也有“收胃”。他们饭后多数会吃一种叫dragée的餐后甜点,做法

大致是用糖衣包著一些果实,此外饭后也会吃陈年奶酪,认为有助消化。[6]

备菜

烹调

烤、炖、焗,是中世纪时最常见的煮食方法。当时炖锅相当流行,因为它既能省柴火,也可避免肉汁流失,所以不少中世纪菜式也是肉味浓汤和炖菜。[7]这些菜的脂肪远高

于今天的欧洲菜,但当时的人认为肥胖才是美,只有苦行僧、病人和穷人才会瘦,所

以肥胖并不是问题。[8]

烤炉的建造费庞大,除了大户人家有自己的烤炉外,不少中世纪公社都会有公共烤炉,以制造面包。当时也有一种轻便烤炉,只要放入食物,再用煤烧,就可以烤制食物,

这类工具也会用在小贩车上,用来制作烤馅饼出售。此外,不少肉食会直接用火烹调,一直至18世纪,欧洲才出现炉灶。

不过,食物并非可任意烹调,中世纪的人相信每种食物都有固定特质,需要特定煮法

配合,例如鱼肉又湿又冷,所以最好煮得又热又干,这解释了为何炸鱼和烤鱼在欧洲

如此盛行。而牛肉被认为是乾和热,所以最好用水煲熟;猪肉则热中带湿,宜用烤煎

方法处理[9]。他们亦相信菜式配料应该要近似主菜,例如带有苹果味的水果温桲(quince)会与卷心菜一同入馔,芜箐(turnip)与梨子则属同类。[10]

厨房

厨房在中世纪仍未普遍,画中人只在居室中起火烧家禽。

当时部分家庭主客厅的中心位置,置有一个开放式炉膛,这除了方便煮食外,也可以

令煮食的热力令居室暖和,即使大富之家也习惯把厨房放到饭厅内。直到中世纪后期,为了防止油烟、气味流入客厅、降低火灾风险,炉火开始移向大厅一旁,慢慢搬入独

立房间,形成独立厨房。

煮食工具有平底镬、汤煲、水煲、以至对开式铁心,但对贫苦大众来说这些工具相当

昂贵。当时也会用一些铁枝,叉起不同型状的食物,还有一些吊钩,方便把汤煲和大

锅炉提起。

厨师也会用调羹、各式切削刀具、汤勺和磨削,富裕家庭还会用上打磨工具,以调制

更为精致的菜肴。当时的医学认为,只要食物越精致,食物配合越好,会有助吸收。

其中一种富人食法是把动物起皮、磨肉、混以香料和食材,把碎肉放回原来的动物皮

内包好,又或制成形态完全不同的动物。[7]

皇室贵族的厨房的分工犹为仔细,厨房工人可以上百人,有司膳总管、面包师傅、圣

饼制作师、调味汁厨师、贮储食物师、屠夫、切肉员、榨奶工人、男管家和无数杂役。一些大型厨房每天更要为过百人提供每日两餐。15世纪时,萨伏依公爵一名总厨师曾

撰写Du fait de cuisine(法文:“有关做菜”)一书,介绍两日宴会中要最少处理一千

卡柴火和大煤炭,反映中世纪豪门夜宴的规模。[11]

保存

主妇正在示范如何保存葡萄酒,免遭腐坏。

在19世纪时发明罐头前,食物保存方法在千多年大致不变,最常见的方法是利用热和风,移走食物中的湿气,令微生物因缺水而不能滋生,可应用在谷类食物和肉类之上。在气候和暖的地区,食物会放在太阳下晒干,但北欧的人多会把肉类任由强风吹扫,

不少鱼干也是以此法制做。也有人会利用焗炉微温、酒窖、阁楼等地方把食物弄干。

烟醺、盐腌、盐水等方法亦非常普遍,盐可以脱水制造微生物不易滋长的环境,这除

了能快速保存食物,亦会为原来食物加入新味道。当时的欧洲人也会为了减少家畜耗

用太多粮食,在冬季时会把它们屠宰,才以烟醺和盐腌加以保存。而牛油亦会加入5

至10%的盐份,防止腐坏。蔬菜、蛋和鱼会放在密封瓶内,加入盐水和果汁、醋等酸

汁液体。他们有时也会把食物以糖、蜜糖和油脂煮和,令食物被重重包围,从现代角

度看,这方法可减少微生物入侵,避免食物腐坏。另一常见方法是改良细菌,以做成

发酵。例如谷物、葡萄可以酿酒,而奶品可以转化成乳类。[12]

食材

面包师傅若然缺斤短两,在中世纪是严重罪行,面包师宁愿向客人送上比实际购买量再多一点的面包,以求自保。

谷类

谷类是欧洲人最重要的主食,谷物多数会制成面包,一些估计指当时欧洲人一天会吃1至1.5公斤的面包,但谷类有时也会煮成稀粥、乳粥(西班牙文及英文:Frumenty)和面条,其中裸麦、大麦、荞麦、粟麦、燕麦最为盛行。当时意大利北部有种植大米,但中世纪时期大米价格仍偏高。闹饥荒时,他们会用栗子、干豆荚、橡树果和蕨类植物代替谷物。

在芸芸縠物中,中世纪人认为小麦是众麦之首,营养最高,售价亦最贵。贵族吃的面包是用精制面粉制作,而下等人只能吃一些粗糙、干黑和满布面糠的面包。不分贫贱和大小场合,他们经常会把面包放到酒、汤和酱汁之内,混和食用,这种湿吃面包在英文中称为Sop,而在西班牙文中称为Sopa。

当时面包已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食品,这幅日历也画上造面包的图案。

而乳粥的做法是把麦片压碎、煮滚,加入牛奶、蛋或肉汤烹调,亦可放入杏仁、葡萄干、糖、橙味水等调味,这做法在今天的欧洲仍颇为流行。[13]这类乳粥当时也会供给病人食用。

焗批是另一种广受欢迎的谷类产品,早期焗批的底皮是不会食用,直至14世纪才出现现代焗批的样式,常混以肉、蛋、菜、以至水果。而一些油炸面团如多拿滋(donut,甜甜圈,冬甩)、炸粉团(Fritter)亦相当普遍。中世纪后期,饼干亦开始出现。

面包在社会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连带周边行业出现附带规管。其中,中世纪的行会最初就是由面包师傅组成,而各地亦有连串法令,稳定面包价格。1266年,英国就曾订立《面包和麦酒法令》(Assize of Bread and Ale)指定每便士必须购得多少面包、其重量和小麦与面包的关系[14]。面包师傅的利润同样有保证,当时英国面包行会为了提高价值限制,于是展开游说,成功把灯油火蜡、妻子家用、住屋和家犬的开销,都列入面包的成本之内,直到19世纪这类法令才在伦敦废止。

若有人借面包行骗,在当时更属严重罪行。面包师傅要是缺斤短两,又或用次级材料制作上等面包,会被重重罚款。业者为求自保,每当有人买一打12个的面包,他们宁可给予一打13个,称之为“面包师傅的一打”(Baker's dozen)。[15]

面包的用途不止在食用,他们用餐时由于共用一张刀,当把刀具传给另一人使用前,往往会把面包当作抹布,把刀具清洁干净,有时更会把面包当成隔热布,而以旧面包当作餐碟的做法亦相当普遍。这些另类面包用途,今天仍见诸于欧洲餐桌上。[16]

海鲜

每逢斋戒,中世纪人都会以海鲜代替红肉。

中世纪的斋戒时,家家户户都不得吃红肉,海鲜由此成为最受常见的替代品,而在沿海地区,海鲜更是每日必备,但由于运费昂贵,鱼类在中欧等内陆地带亦相当昂贵。

鲱鱼和鳕鱼是最主要的鱼获,常见于大西洋和波罗的海,其中鲱鱼更曾对北欧经济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亦是德国北部行会汉萨同盟中极为重要的商品,一些腌鲱鱼更会由北海运到遥远的君士坦丁堡出售。这些鱼镬除了新鲜烹调外,也会被盐腌、风干,

有时也会烟醺。其他常见鱼类有梭子鱼、鲤鱼、鲈鱼、七鳃鳗和鲑鱼等。[17]而当时鱼类泛指所有海上生物,包括鲸鱼、海豚、海狸,有些地方还会把白额黑雁也包括进

来。

不少软体动物也颇为常见,其中生蚝、青口、带子是沿河或沿海居民经常的普遍食粮,小龙虾则是禁食节日中深受喜欢的食物。

肉类

猪容易饲养,是当时最常见的肉类,它的耳、舌、尾、嘴和子宫都会被吃掉。

今天欧洲人对动物内脏较为抗拒,但中世纪人几乎会吃尽动物每一部分。耳、舌、尾、嘴巴以至子宫,全部会入馔;而肠、膀胱、胃会用来做肠衣,又或复活节时的人造巨蛋。

芸芸肉类中,猪肉最为流行,因为饲料相宜,而且养猪毋须太多打理。当时家猪会放

到户外四处走动,即使城镇的道路上亦常有家猪的踪迹,它们吃的是饭菜渣,乳猪更

是非常受欢迎的美食。

羊肉是另一种常见肉类,在织毛业盛行的城镇,羊肉尤为普遍。但牛只能够提供牛乳、而且饲养牛只需要牧场和大量食物,当时只有一些年老或不事生产的牛才会被宰杀食用。除了这些现代人常见的肉类外,刺猬(Hedgehog)和箭猪(porcupine),在中世

纪末期的食谱中亦偶有提及。这两种动物的英文名字都带有“猪”的意思,反映当时

人对它们的看法。[18]

在禽鸟方面,中世纪人几乎会吃所有狩猎而得的雀鸟,当中有天鹅、孔雀、鹌鹑、山鶁、鹳鸟、丹顶鹤、百灵鸟。其中,天鹅和孔雀会被驯养,供上层社会所食,吃禽鸟

也不一定是为了肉质,有时只为了看它们漂亮的外貌,并用它们做成伴菜。鹅和鸭也被当时的人饲养,但鸡只才是所有家禽中最多人食用,其角色犹如家畜中的猪肉。

一如不少古代国家,肉类远远比植物昂贵,有些研究认为肉类大致较面包贵4倍,而鱼类更可以贵上16倍。直至14世纪欧洲爆发大规模的黑死病,估计约2500万欧洲人死亡,令大量农地荒废,可以种更多饲料供家畜食用,而薪金不断上扬,也推高了购买力,结果肉类、蛋和奶也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不论贫富都可以享用。[19]

蔬果

15世纪欧洲人种植卷心菜的情况。

中世纪视蔬菜为低下食材,虽然不少人以此为生,甚至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但食谱却很少记载纯蔬菜制作的菜式,多数只用来当作伴菜。较例外是法国北部兴起的菜肉浓汤(法文:Pottage),这种汤以蔬菜和肉类肴成,质感相当厚,但浓汤在当时也不能算作主菜。

常见蔬菜有卷心菜、甜菜、洋葱、蒜、胡萝卜。以胡萝卜为例,一种是红紫色、一种是较次等的黄绿色品种。至于今人常吃的橙色胡萝卜要到17世纪才出现。不少人亦会吃豆荚吸取蛋白质,德国酸菜也颇为流行,当时的农民一天可以吃上三至四次。[20]

水果是另一种广为采用的食材,中世纪人秉承古罗马和古希腊的体液学说,认为水果有湿气,不宜生吃,但生吃、风乾和腌制同样普遍。由于白糖和蜜糖售价不菲,生果也会用作调味,点缀肉类菜式,其中南欧较多用柠檬、柚子、苦枳(bitter Orange)、石榴、葡萄,北欧多会用苹果、梨子、洋梅和草莓。枣椰树果实和无花果在欧洲各地流行,但在北欧因运费缘故,售价会较高。

不过,不少现在欧洲菜常见的蔬菜,中世纪时并不存在。其中马铃薯、红豆、可可、香荚兰、番茄、辣椒、玉米都是在15世纪发现新大陆后,才开始从美洲引入欧洲,并且经历一段漫长时间和争议,才慢慢融入欧洲菜系中。[17]

香料

法文版马可波罗游记曾加入一幅插图,描述收割黑椒的情况。

欧洲原生的香料,包括鼠尾草、芥末、香芹、香菜、薄荷、莳萝和茴香。这些原生香料味道始终不够丰足,多数的效果较接近色素。

到了大航海时代,进口香料一直是奢昂的材料,比方黑椒、藏红花、肉桂、桂皮、孜然、肉豆蔻、姜和丁香都要从外地进口,令它们价格居高不下。有估计指出该时期,西欧每年进口多达1000吨黑椒和1000吨不同香料,其货值足以为150万人购买日常谷物,其中又以黑椒和藏红花最为矜贵。

当时也会用一种叫非洲豆蔻(aframomum melegueta)的香料代替黑椒,在法国北部尤其常见,此外,长椒(Piper longum)、肉豆蔻种子中的核仁、甘松香、高良姜、荜澄茄也常会入馔。当时因为白糖也被视为香料之一,而且售价高昂。[21]

饮料

葡萄酒的滋味,连修士也偷喝

中世纪人认为酒精比清水更有营养,亦有助消化,而且酒精较难腐坏,而洁净食水在

古欧洲亦非必然可得,这令酒精在当时大为流行,其中地中海北部和大部分法国等盛

产葡萄的地方,更视酒精为每日必备饮料。而在北欧以麦酒和啤酒较常见。

当时欧洲也有蜂蜜酒和用骆驼奶或马奶制成的酸奶(称为Kumis),但各地饮用习惯有所不同。有些地方视它们为药水,由古时医生处方[22]。但斯拉夫人却视蜂蜜酒为精品,在签定一些重要条约时,还会互赠蜜酒,以示友好。在波兰等地,蜜酒与外来进口的

香料和葡酒同样珍贵。[23]

葡萄酒

14世纪的酿酒方法与现代已非常近似。

葡萄酒在中世纪广为接纳,既是高级饮料,也被视为有营养价值。古希腊名医伽林认

为葡萄酒本性干、热,但酒被喝饮后,其性会转趋温和,并断定葡萄酒有别于湿寒的

啤酒和清水,对肠胃更为有益、可帮助制造良好血液、改善心情。

当时的人认为葡萄酒的品质除了因应葡萄品种和酿造年期外,更重要是葡萄被挤压的

次数。所谓挤压是指把果皮里的汁放在酿酒桶内,加上压力,令果皮和果汁都失去糖份,释放果中的丹宁酸。

头一次挤压出来的酒是为上品,专供上流社会享用;第二及第三次挤压的酒,质素已

大为下降,会留给农民和工人饮用。社会中最穷的人,又或最虔诚的神职人员,甚至

会用稀和了的黑醋代替酒类。

上等红酒还需要经年发酵,这又需要更多昂贵设备。不少中世纪文献中都广泛教人如

何避免酿酒时令酒质变坏,其中14世纪的食谱Le Viandier就教人酒桶要时刻向上放,

又或把干白葡萄种子混入酒糟灰,再倒入酒桶内,在现代医学中,这方法有如天然的

杀菌剂,减慢酒精发酵过程。

中世纪人也认为,温热的酒对身体最有益。这些热酒常会加入香料饮用,几乎欧洲各

地都有相关词汇形容此一酒类,其中英文会叫成Mulled Wine、德文叫Glühwein、法文

称为vin chaud、波兰语称为Grzane Wino,俄罗斯叫作глинтвейн(glintwein)、瑞典则称为Gl?gg,其制法大同小异,部分欧洲国家今天仍视为御寒饮品。

此外,葡萄酒中也可以加入姜、小豆蔻、丁香或糖等,变成香料酒。14世纪时,这些

调酒香料包已会在香料商店出售。[24]

啤酒

图中是16世纪啤酒厂的一隅,这种酒厂在中世纪时已相当普遍,酒中还会加入各式香

料甚至微毒植物,增加醉意。

虽然大部分欧洲地区都饮用葡萄酒,但欧洲北部没有葡萄出产,即使贵族也会饮用啤

酒和麦酒,这在今日英国、荷兰、德国、波兰和北欧一带最为常见。当地人不论阶层,几乎每天都会饮啤酒,但受到阿拉伯和地中海的医学影响,这种酒往往被视为有害身体。

相比南部出产的葡萄酒,啤酒是次级的酒类替代品,而且附带连串负面评价。1256年,意大利钖耶纳医生阿杜班罗甸奴这样形容啤酒:“不论是用燕麦、大麦或小麦酿制,

这些酒有损头脑和胃部,令人口臭、蛀牙、令胃部充斥臭味……”但他亦指啤酒有利

尿作用,而且会令人的皮肤看来更白更滑。当时的人亦相信,喝啤酒会宿醉得更长时间。

虽然啤酒的负面评价不少,但法国北部和意大利中部也有喝啤酒的习惯,估计是诺曼

人入侵英国后,把当地的啤酒带回欧洲,加上英法两地互相通婚,也令啤酒得以在法

国流行。14世纪法国食谱《Le Menagier de Paris》就曾指一种叫godale的酒,估计正是英语Good ale(好麦酒)一字。

中世纪初期,啤酒会在修道院和一些家庭中酿造,但到了中期,一些中世纪公社开始

取代发展出私人酿酒工业,每间商店往往聘请8至10人协助酿酒,而为了应付竞争,

他们会购入新式设备,发明不同秘方,加入特别调味,令酒味更为出众,并以自家品

牌出售啤酒。14世纪时,这些酿酒业传入荷兰、佛兰德和布拉班特,15世纪时辗转传

入英国。

在今日英国和荷兰等地,每人一年就可饮用275至300升的啤酒,几乎每餐都会饮用,其中早上会饮酒精较少的啤酒,晚上酒精浓度也相应提升。[25]

蒸馏

虽然古希腊和罗马也懂得这种方法,但直到12世纪,阿拉伯人发明琉璃水冷蒸馏器后,欧洲才开始大规模以此法制造饮料。中世纪的学者相信蒸馏法能把液体精华提炼出来,一律把蒸馏液体称为“aqua vitae”(生命之水)。

早期的蒸馏液体会当作药品或调味料。例如蒸馏而成的葡萄糖浆混合砂糖和香料后,

会拿来治疗不同疾病;玫瑰香味水可以当成香水、调味料又或典雅的洗手水。蒸馏酒

更是中世纪医学备受推崇的药品。1309年,西班牙炼金术师路化就指常饮可延年益寿、鼓舞人心、常保青春。

从13世纪起,一种叫Hausbrand(德文:家中烧制之意)的蒸馏酒开始流行,成为日后白兰地的雏型,但蒸馏酒的酒精浓度相当高,到了15世纪时,各地政府开始规管其销

售和生产。1496年德国纽伦堡就禁止在假日和周日出售烈性白兰地。[26]

在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有了大量的淀粉来源酿造更多的蒸馏酒,使得蒸馏酒变得更为

普遍。

乳类

中世纪未有消毒技术处理牛奶,一般人只能敬而远之。

19世纪前,鲜奶消毒技术仍未发明,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而在炎夏中,乳

类可能会在数小时内腐坏。受种种限制,中世纪虽然已知奶品的营养价值,但成年人

只会在生病或太贫穷时,才会饮用,这类饮料多留给小孩和老年人,当中又以奶酪或

乳清较为普遍。[27]

当时中国人认为食酪浆是蛮族的特征,而欧洲富人也对乳类敬而远之。欧洲一些地方

更闹过传说,认为牛奶与生蚝、菠菜、番茄或黄瓜混在一起,会使它带有剧毒。这可

能源于乳类变坏或乳蛋白过敏,但亦反映时人对乳类的态度。[28]

直到中世纪末期,西方航海家出海时,为了解决营养问题,开始把奶牛带上船。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探索美洲时,就开始带有奶牛。而新教徒大举移居美洲时,英国更

规定每5名乘客,必须备有一头奶牛。

各国饮食特色

虽然欧洲文化相近,但各地的气候、政治和宗教的差异,令地方菜系发展出不同特式,其中南方和暖,盛产葡萄和橄榄,但北方气候太冷,麦酒、无花果明显较多[29],这也令欧洲菜出现南北迥异的局面。以油来说,橄榄油是地中海广为采用的材料,但送到

北欧后,却变成贵价进口货,当地寻常百姓多会用榛子油、罂粟油烹食。

不过,欧洲民族的迁移活动、多民族杂居、彼此间的互相讨伐,令欧洲菜各类菜系也

互为影响。下文的分类是以现代或古国家作为分类总览,但即使在一国之内,南北东

西的人也可以存在不同饮食习惯,难以一概以论。

[编辑] 法国

这幅1410年作品描述法国的贝里公爵约翰举行的盛宴,他与枢机主教在同坐,场面金

碧辉煌。

虽然法国北部的菜系近似英伦的诺曼底王朝,但当地犹为喜欢肉汤,善于烹调各式肉类。当时欧洲有一种食物叫entremet,外型怪誔,色颜斑艳,食用价值一般不高,但

在喜庆场合却成为耍乐之物,法国北区煮这类菜尤其出色。他们会把食物染成两种颜色,1420年《Du fait de cuisine》一书就曾记载一个烤野猪头,一边染成绿色,另一边

染成金黄,以增加喜庆气氛。[30]

不过,一岸之隔的英国,虽然已开始流行以粉团制作食物,但法国北部只用粉团做些

馅饼。而当时中欧一带流行用以包馅或制成面条,在法国亦很少有记录。

南部菜式与意大利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一带则颇为相似,食物中加不少石榴、柠檬等

热带食材,在奥克语地区,石榴汁也会用来调味。对照德国地区,南部法国人不常用

牛油和猪油。

当地以干烤、炸和焗的烹调方法最常见,炸的菜式有咸肉,而焗菜时当地人备有一种

叫trapa的便携焗炉,只要塞入食物,将焗炉埋在热灰之内,就可使用。今日法国有一种醋味油炸鱼escabeche和蒜泥蛋黄酱aillade也都是中世纪流传下来的食品。一些西班牙穆斯林的菜式,也曾流入法国南部,但南部人会转用猪肉而非羊肉制作。而当时法

国南部大城市蒙彼利埃更以一种叫Hypocras的酒闻名,做法是用细火煮热红酒或白酒,加入黑糖、水果糖浆、肉桂、姜、肉豆蔻、黑椒等材料,之后置放一星期,经过滤后

装瓶,一个月后才可以饮用,这种需要大量香料的酒,在当时被视为上等精品。

[31][32]

不过,中世纪南部菜谱大多已散失,目前除了一本以拉丁语夹杂奥克语的小食谱流传下来外,大部分资料都是从梵蒂冈1305年至1378年的档案作推敲。当时教廷为了向穷人提供救济,会纪录一些地区穷人会吃什么,但接济品多数是低质素的面包、豆类、酒、奶酪、鱼、橄榄油和肉类,这并不能反映当时各阶层的人在吃些什么。

英国

11世纪英王威廉一世举行的宴会场面。

在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前,当时盎格鲁-撒克逊人吃些什么,纪录乏善足陈。当时英国的菜式相当粗糙,菜式有炖肉和简单的肉汤,平民和贵族都只喝麦酒,但诺曼底人的出现,改写了英国的食肴,对贵族影响犹为明显。

这些菜不止受法国人影响,也有着独特的英国特色,这除了是食材有别外,最重要是当时诺曼底人攻陷西西里,该处9世纪时曾受阿拉伯人入侵,食物充满不少阿拉伯风情,这些特式也从西西里传入英国。随着诺曼底人加入十字军之列,拜占庭和中东更多特式也流入英国。

今天英国菜常给人次人一等的感觉,但中世纪英国菜却精致得多。当地厨师会做一种叫惊喜食品,专门在各菜式传上之间呈上,其中一名叫“金肉球”(法文:pommes dorées)的菜式,以羊肉丸或鸡丸制作,混入藏红花色和涂一层蛋黄浆,做法后色彩斑丽,因此被叫作镀金的苹果。[33]

德国

在今日德国一带,菜系以油腻见称,当地人平日可采用大量的牛油和猪油煮食,但在斋戒时,食物问题却严重得多。当地气候严寒,没有橄榄油出产,平日可以用牛油和猪油,但斋戒只得采用各类坚果油;而斋戒时教徒会吃鱼类,偏偏鱼获在当地亦相当昂贵。

在调味上,当时德国人已酷爱芥末,而且用量亦比其他欧洲人多。14世纪法国诗人德尚就曾在游记中指德国几乎在每碟肉都放芥末,令人受不了。[34]

至于饥荒时的食谱,一向很少有纪录,但德国现存一份古代食谱,教人打仗时可以把所有绿色东西和蔬菜随便塞入动物的胃和肠衣内,这种近似香肠的食品在煮食工具匮乏时犹为方便。[35]

波兰

波兰虽然有出产大麦和燕麦,但多用作饲料和酿酒,最常见的谷物仍是粟和小麦,其中粟会用来做一种叫kasha的麦片粥。蔬菜则有卷心菜、豌豆、蚕豆、洋葱、莳萝、芥末、欧芹;其中欧芹还会用作食用染料,点缀上流社会的菜式。最常见的肉类有牛、猪、鸡,而间中亦会有羔羊和绵羊肉。鱼肉则主要是斋戒时才会食用。

当时波兰人不论阶层,已偏好喝由不同谷物酿制的啤酒,小麦酒犹为普遍,他们还会加入有轻微毒素的拉布拉多茶,混和蛇麻草,令人喝后更有醉意。虽然斯拉夫民族喜好蜂蜜酒,但它售价较贵,波兰人只会在洗礼、婚宴和重要场合上饮用。至于在西欧流行的葡萄酒,在当地多为进口货,售价高昂令平民百姓却步。

早在中世纪时,不少德国面包师傅已在当地谋生,也影响了当地面包的发展。当地有一种叫krepel的炸面圈,内里填满奶酪,炸好后以草莓伴吃,这正是由德国师傅所引进。他们还有一款叫placki的饼派类食物,是一款扁平的榚点,上面加入苹果等食材。

[36]

意大利

到了14世纪,面条已相当普遍。

中世纪时意大利是欧洲、亚洲和非洲的贸易枢杻,各种香料都会途经热那亚、威尼斯和佛罗伦斯这些重要城邦。经贸活动昌盛,令这一带地区的菜肴不断吸收外国文化,而中产阶层也对饮食有相当要求。

约13世纪,面条成为当地家家户户的主食,但当时的面多以大米而非小麦制造。当时还有一种意式千层蛋榚,表层加上奶油冻、杏仁蛋白软糖、鸡肉以至大麻。对意大利人来说,粥和饭同样普遍。他们会用法国扁豆或大麦做一种叫polenta的粥,也有一种叫risotto的浓汁饭。

奶酪和香肠也十分常见,当时奶酪的分类已相当仔细,托斯卡纳主要出产新鲜奶酪、米兰则出品陈年奶酪,奶酪户以树皮包好产品后,再运送到意大利各地方。他们也爱用鸡蛋下菜,常见菜式就有菜肉馅煎蛋饼和不同掩烈。地中海的气候也令当地出产不少橄榄和葡萄,寻常家庭也可以用来调味煮食,这些食材在欧洲北部连贵族也未必负担得起。[37]

不过,不少意大利菜都是在中世纪末才开始出现。正如今天不少人眼中,意大利菜会有香荚兰、粟米、腰豆、番茄,这些食材都是发现新世界后才得以引进。[38]

西班牙

今日西班牙身处的伊比利亚半岛,有一座比利牛斯山脉把它与欧洲其他地方分隔,而且半岛上地势差异广阔,造就当地多元文化的诞生。

在古时,地中海东岸古国腓尼基为当地引入橄榄;古希腊带来一种叫malvasia的白葡萄,为当地中世纪的酿酒业殿定基础。它亦曾是罗马帝国最西的领土,罗马遗风对当地饮食影响深远。当罗马人倒台后,4世纪时西哥特人在法国和西班牙建立条顿族王国后,虽然继承不少罗马风俗,但半岛随后又陷落在北非的穆斯林手中,把不少阿拉伯菜式引入当地。

这些阿拉伯统治者用玻璃制造圣杯;以肉桂、乳香、香菜(caraway)、芝麻、薄荷、生果煮肉;食肴偏好加入浓烈的浓酸汁和罗望子调味;还会用大米或杏仁,把菜式煮得浓稠。今次西班牙文食谱中仍有不少阿拉伯外来语的痕迹,还流入欧洲其他地区,例如糖是azúcar;朝鲜蓟是alcachofa;藏红花叫azafrán;菠菜叫espinaca。有些研究更认为今天欧洲习惯先喝汤、再吃肉、最后吃甜点,正是由阿拉伯人开始;而欧洲流行的油炸醋鱼(escabeche)也可能是阿拉伯和波斯的菜式。

在中世纪,当地有一本非拉丁文写成的食谱叫Libre de Sent Soví,以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语教人以苦枳、玫瑰水、苹果酒(cider),制作多款气味浓烈的菜式,还罗列不少煮鱼方法。这本书虽然在1520年出版,但估计早在1490年前已撰写。从食谱可见,当地人常吃面包、葡萄酒、大蒜、洋葱、橄榄油、鸡蛋、羔羊、山羊和烟肉。[39]

拜占庭

完整版欧洲文化入门参考资料

欧洲文化入门参考资料 这是一本中国大学生了解欧洲文化的英语教科书,为了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学习英语的中国大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的交往中,往往感到由于缺乏欧洲文化知识而增加了许多困难。英语中有数不清的典故、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等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希伯莱的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或者牵涉到各时期思想、科技、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果对这些所知无多,读书未必全懂,对谈也难顺利。而一旦对这些有了较多知识,则不仅了解程度会提高,而且由于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欧洲文化入门》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European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2、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程 3、课程学时:32学时 4、学分:2 5、先修课程:《高级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 6、适用专业:英语 7、大纲执笔:英语专业教研室 8、大纲审批:外语系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5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有关欧洲文化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并为以后开专业课提供大量重要的背景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英语,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教学大纲对象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全部用英语授课。 了解欧洲文化对英语发展的影响和欧洲文化发展的脉络; 了解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希伯莱的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的典故、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 了解欧洲各时期思想、科技、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将欧洲文化与同时期的中国文化进行比较; 学生应准备一些工具书、参考书、选本、译本。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希腊、罗马文化 基督教及其《圣经》 中世纪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十七世纪 启蒙运动 浪漫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学说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及其它 五、考试考核办法:笔试 六、教材及参考书:

西方艺术发展简述

西方艺术史简述 一、西方艺术史基本脉络 1、分期:埃及美术、希腊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 2、艺术中心随经济中心的演变而转移:希腊、亚平宁半岛、弗罗伦萨、罗马、威尼斯、 巴黎、纽约 埃及美术: 一般指公元前332年以前的埃及美术。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过了史前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埃及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墓葬习惯和王权思想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万物是永 恒的,死者是可复活的。相应地,陵墓作为人的永久住宅,它的修建和装饰,也受到重视。这些原因导致了金字塔、雕刻、墓室壁画等一系列艺术品的产生。埃及美术 的一般特点是:建筑宏伟壮观;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表现方法遵守正面律; 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人物表现采用正、侧面混合法。 希腊美术: 希腊美术发源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早期希腊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希腊文明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占领希腊各地,希腊艺术按照时间可以如下分期:1.爱琴文化时 期、2.荷马时期、3.古风时期、4.古典时期、5.希腊化时期。希腊人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神和人同形同性。希腊美术 最重要的方式是神殿等建筑、雕刻和少量壁画。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 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 罗马美术: 罗马美术吸收了希腊美术成就,继承了埃特鲁斯坎美术传统,而将美术更加推向实用主义,在内容上侧重描绘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在 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化。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肖像雕刻和壁画方面。 中世纪美术: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它包括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 术和哥特式美术等。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 会的合法地位。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艺术浓厚的宗教色彩。位 于东方的拜占庭美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古希腊美术的保存者与传播者,并与当地 民族美术相融和,而自成体系。西欧其他诸国基督教美术,也都带有本民族原始艺 术的明显烙印。中世纪美术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筑的发展。无论是拜占庭式教堂高大 的圆穹,还是哥特式教堂火焰般的尖券,既充分显示出封建宗教的权威,也体现出 当时工匠们的创造才能。同时与教堂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装饰性雕塑、镶嵌壁画与 彩色玻璃窗画,以及圣经、文学作品的插图画和各种小型艺术等,又赋予中世纪美 术以丰富多彩的面貌。 文艺复兴美术: 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 “文艺复兴”的原意就是指“在古典规范下,文学和艺术的复兴。”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千年统治之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 起人们的重视。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其变 化的基础就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

欧洲中世纪时期艺术的基本特征汇总

欧洲中世纪时期艺术的基本特征 并 对《弗拉基米尔圣母像》作详细的图解说明 一、早期基督教美术 公元一世纪中叶正值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在西亚巴勒斯坦一带诞生了一种新的宗教——基督教,它是从犹太教的一个教派演化出来的。 早期的基督教宣扬平等,道德完善,鄙夷富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博得了下层人民的拥护,传播十分迅速。基督教不崇拜罗马众神,也不敬仰罗马皇帝,因此基督教在最初的二、三百年间受到罗马统治者的的残酷压制,基督教徒不能公开建教堂,他们的宗教仪式也只能在私宅或埋葬基督教徒的地下墓室进行。在这些地下墓室的顶部和墙壁上他们画满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这些墓室成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窟,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堡大帝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后,教徒们才开始在地面上兴建基督教堂,早期基督教艺术主要包括墓室壁画和建筑。 地下室壁画的题材多取自圣经,采用隐喻性和象征性的手法,例如鱼和善良的牧羊人表示基督,鸽子表示圣灵,孔雀代表永恒,心象征博爱等等。这些墓室壁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试图用新的手法来表现抽象的灵魂和对宗教的虔诚,而不在乎所画的形象是否真实生动,故有的作品显得抽象怪异,不够自然和谐。看来他们还没有找到恰当的艺术形式,而且也未能完全摆脱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影响,所以往往作品中借用古典艺术的形象,甚至借用古代神话中的情节。 早期的基督教堂中都有壁画和镶嵌画作为装饰,5世纪后镶嵌画逐步成为教堂主要的装饰形式。圣康斯坦察教堂拱顶就采用了华丽的玻璃马赛克作装饰画,获得极佳的效果。圣马利亚教堂也有以圣经为题材的镶嵌画。 二、拜占庭美术 “拜占庭美术”不仅是对东罗马帝国美术的称谓,它同时亦指一种样式,即君士坦丁堡的宫廷美术样式。在美术史上,这一样式直到6世纪初的查士丁尼时代初现风采。而拜占庭美术与早期基督教美术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可明确标定的分水岭,强烈的传统感贯穿了拜占庭美术的发展史。 查士丁尼在为时期是拜占庭踢过的黄金时代,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化艺术上,都领到着整个基督教世界。在拉文纳的圣维塔里教堂保存着《皇帝查士丁尼与他的亭沉闷》和《皇后狄奥多拉与她的侍从们》。拜占庭美术的独特个性于此第一次得到充分的表达。高度提纯的色彩与明暗关系强调了人物作为物质的精神性存在其形式上的抽象性,程式化的人物造型则向我们展示了欧洲艺术中一种新的人向美的理想:瘦高的身材纤巧的双足,尤其是杏仁形的小脸和凝神谛视着的大眼睛,小嘴、弯眉以及窄长的鼻子——这种理想的相貌将在此后的拜占庭美术中反复出现。扁平的人像“悬浮”在金色的背景前,没有动作,没有表情,时间与深度空间的维度在这里都不存在了,于是尘世中流逝的现象(生命及权力)就被升华成了天国永恒的存在。

中国室内空气净化行业分析

中国室内空气净化行业SWOT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人居环境进一步恶化,各地相继出现扬沙、雾霾等恶劣天气,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空气净化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上了日程。 为了让有意进入该领域的有志之士对室内空气净化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我们特意做了一个简单的行业SWOT分析。 1.行业优势 在所有类型的室内污染中,甲醛污染最为严重,近些年来的劣质装修材料层出不穷,人们对室内空气净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难看出,该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理想。而在眼下阶段,该行业内各种产品良莠不齐,不少产品由于缺少真实有效的效果而被市场淘汰。这也意味着,一旦拥有品牌高端、效果强大的产品,商家便能立刻在市场上扎稳脚跟。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投入并不高,为了保证质量,一些企业会选择代理外国产品。以西安银光环境为例,该公司就选择代理日本GRAFTON株式会社的除醛产品,一来产品质量有保障,二来日本产品专业、有效、严谨的形象也为该公司带来了大量客户。 2.行业劣势 目前该领域鱼龙混杂,大量企业争相涌入,但不少企业没有行业背景,对室内空气净化行业没有了解,也没有像上文提到的银光环境那样拥有成熟的国内外产品渠道,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混乱。 3.机会 目前形势下,虽然该领域竞争者较多,但由于缺少真正有效的产品,市场没有领导品牌,行业的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非常混乱,跌宕快速。如果加盟商能够找到一家产品渠道强大,运营机制成熟的企业,那么加盟商将得到总部公司强有力的帮扶。以上文提到的西安银光环境为例,该公司的加盟商可以得到总部提供的品牌推广、线下运营帮扶支持、产品技术指导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加盟商可以放心加入。 4.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消费者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本行业的竞争会趋于激烈,相应而来的是营销成本的提高,部分商家没有成熟的运营模式,没有真正有效的产品,没有科学的帮扶机制,在竞争后期会引发不可知的问题,甚至会被迫退出市场。这就提醒有意加入该行业的商家,一定要选择类似银光环境那样成熟、专业的合作伙伴,才能最大可能的规避风险。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

摘要:中西两家因为深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从而导致两 种不同文化的产生,餐桌礼仪文化业因此应运而生,餐桌礼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每种民族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的透露着自己深刻的文化背景。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和渊源。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中西餐桌 摘要:中西两家因为深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从而导致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生,餐桌礼仪文化业因此应运而生,餐桌礼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每种民族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的透露着自己深刻的文化背景。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和渊源。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深受中西哲学思想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两种文化的距离相差甚远。在中国,任何一个宴会,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势。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再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而西方这个主要以面食为主的群体,餐桌礼仪的细节就显得更加繁琐而有条不紊。他们所用的餐则是分餐制,个人自扫盘中菜,不管他人碗里汤,互不相扰。西方人喝酒也听凭自愿,白兰地,威士忌,鸡尾酒,喜欢什么喝什么,想喝多少喝多少,所尊重的是个人意志,体现出的饮食思想观念要合理的多。 综上,中西礼仪千万种,以下是我对餐桌礼仪的一些浅析方法。 一.出席时间的差异,中国人是多样化时间观念的人,西方人是单一时间观念的人。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在参加宴请时,这一差异显得较为突出,一般说来,时间多样化模式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往往在规定的时间半小时之后到达,主人似乎也早有思想准备,通常会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安排些其他节目,如打牌,喝喝茶,聊聊天等,让一些…先到?的客人们消磨时间。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者不礼貌的行为。在西方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是很不礼貌的,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十分钟后不到者,将会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二.座次安排的差异。中国的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南?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至高无尚德象征,代表了权利,地位和身份。因此,常常见到一些食客在宴会上推推让让,面红耳赤,原来只是为了谦让座位次序的缘故,在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为高权重者或年长者首先入座并坐首席,这是因为中国人将长幼有

欧洲文化入门(中世纪)

作业 1.第1题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Great Famine is NOT true? A.It was the worst famine in European history. B.It lasted for seven hard years. C.In cities alone, there was shortage of food supplies. D.By the time it ended, the Great Famine had wiped out 10 percent to 15 percent of the entire European population.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Joan of Arc is NOT true? A.She was born in a well-to-do peasant family. B.She grew up with a strong religious belief. C.Charles refused her to accompany the army. D.She was burned at stake.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For some Muslims, Qur’an should not be translated because_____. A.it is impious to translate the very words of Allah. B.it is too difficult to translate the rhymed prose of Qur’an. C.the original meaning of Qur’an would be distorted. D.the beauty of Arabic language would be violated.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Which one is not the factor that led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Carolingian Empire after Charlemagne’s death? A.the regional and ethnic diversity B.the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successors to the throne

中国社会环境分析及室内设计前景分析

中国社会环境分析 一、知识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崛起,带来了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知识不但在这场革命中成为经济的直接驱动力,而且掀开了新时代的篇章。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点是:1、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2、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产业技术升级加快,国际经济结构加速变迁,科技经济日趋全球化;3、科技革命创造了新的技术经济体系,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4、各国更加重视知识人才及教育的基础作用,这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5、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迅速更新变化,知识的价值也越来越突出。 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必将引起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以至思想观念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为人类社会开辟了新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影响之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情极其复杂。就经济而言,地区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多级技术水平并存,企业制度处于调整变革之中,产业结构处于大的变动之中,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亟待提高。我国要赶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 二、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必然结果。知识经济对产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知识型经济在产业经济的增长中,主导作用日益明显;2、知识经济将引起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和产品构成的全方位变化;3、知识经济将促进企业重构; 4、知识经济的兴起必然引起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 我国的产业经济要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1、产业的生产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有一定差距,不太适应全球性知识经济来临造成的产品迅速更新和人们消费需要的变化,导致有效供给不足和部分生产过剩并存的局面;2、新兴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缓慢,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且处于无序竞争状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理想;3、产业素质和企业结构不太合理,不能较好地适应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多样化、精密化和高层次的要求;4、产业间关系不够协调,难以实现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发展。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按以下发展战略进行。(1)加快创建完全基于知识的产业———第四产业这里所指的第四产业指完全基于知识生产、传输和直接商品化的产业,不包括知识密集度很高的制造业,如信息设备制造等。在知识经济下,研究与开发(R&D)将成为全社会的系统产业。这在发达国家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除了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R&D活动以外,市场将出现以研究机构和中试基地为主要形式的产业R&D服务公司。教育成为具有经济活动性质的产业,将成为一种投资和消费活动,是知识的继承、传递、扩散及进化的主要途径。除义务教育外,相当部分的教育机构将逐步成为市场经济的独立法人,其行为受市场规律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双重引导;信息服务业,包括知识、信息的传输———通信,知识的社会分布调整———咨询,知识的载体优化调整———猎头(人力资源中介代理),是知识经济中最活跃、产出最丰富、改变社会最剧烈的因素。此外,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工具性产业,如计算机软件业、科学学或技术学、智能开发等,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指导性行业。目前,我国电信业、软件信息业、人才交流市场的快速发展印证了以上的观点。(2)在制造业中大力培植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传统第二产业中的一部分行业将会被淘汰,而知识密集度较高的那部分制造业将成为朝阳行业。随着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在第二产业或制造业中还将激发出许多新兴的产业,如微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智能机器人、芯片技术、基因工程、遗传改良、人脑开发等。这些新兴产业均是21世纪先导性的产业。目前,我国以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

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海外教育学院 121280028 郑徐娇 摘要:餐桌礼仪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方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迥然不同,在与西方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餐桌礼仪在交际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学习和分析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对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一、中国的餐桌礼仪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对此,《礼记礼运》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次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就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届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至今,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中西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餐桌礼仪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特殊的意义,在中国,餐桌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地,还是重要的社会交往乃至提示处事经验的场所,餐桌上的礼仪体现了一个人教养和素质。因此遵守好餐桌礼仪在中国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西方餐桌礼仪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甚至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

欧洲文化入门总复习题

欧洲文化入门复习题(2、3章) 一:选择(51’) 1:Hebrew---Israelite---Jew Jew---Jewish---Judaism Judaism---Christianity 2:Pentateuch(摩西五经):Genesis(创世纪)、Exodus(出埃及记)、Leviticus(利未记)、Numbers(民数计)、Deuteronomy(申命记) 3:The fall of man: Adam and Eve、the Garden of Eden 4: Noah’s Ark 5:Moses(a famous Hebrew leader) 、Exodus、40 years、the mountainous Sinai、Ten Commandments 6:While in Babylon in the 6th century B.C., the Hebrews, now known as Jews, formed synagogues(大会堂) to practise their religion. 7:如今有多少犹太人?15 million 8:Jesus 出生地:那瑟勒死亡地:耶路撒冷郊外髑髅地·各各地 Baptism: 30 years、John baptist 9:Diocletian destroyed、Constantine and the Edict of Milan in 133、Theodosius official 10: the new testament(新约):the birth、teaching、death(The Crucifixion耶稣被钉十字架)、resurrection of Jesus 11:现代英语两大宝库:the English Bible and Shakespeare 12:228 years 13:the Code of Chivalry:to protect the week, to fight for church, to be loyal to his lord, to respect women of noble birth. 14:half civilized Germanic tribes: Visigoths, the Franks, the Angle and Saxons, the Vandals 15:Feudalism(封建主义) the Manor(庄园) serfs(农奴) Charles Martel in 732. 16:After 1054,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and Eastern Orthodox church 17:three groups in feudalism: clergy(牧师最高) lords peasants(农民最低) 18:the crusades(十字军) 8 times 200 years By 1291, the moslems had taken over the last Christain stronghold. 19:Emperor of the Romans(神圣罗马皇帝): Charlemagne(查理曼大帝) 20:Alfred the Great(Anglo-Saxdon) contributed to medieval European culture 21:real scientific progress began in the 12th and 13th centuries. Roger bacon(a monk) is an advoca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Opus maius, and encyclopedia(自然哲学总则) 22:National Epics: Beowulf(Anglo-saxon/英国) Song of Roland(French/法国) 荷马史诗代表作Iliad(伊利亚特)和Odysse(奥德赛) Geoffrey Chaucer(杰弗里乔叟) and the Canterbury tales(坎特伯雷故事) 23:Romanesque(罗马建筑) Gothic(哥特式建筑):stained glass windows are the Holy Scriptures 24:哲学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顺序不能打乱 二:简答(6道) 1:Two Major Elements in European Culture

我国室内环境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室内环境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室内环境检测治理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比 较完整的新兴行业。这些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包括: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材料、空调净化和 清洗系统;具有净化功能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具有节能功能热交换系统;室内环境污染监 测、控制、评价系统的一个相对完整行业体系。其主要表现为: 1)全社会室内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迅速提高,而且形成一种全社会的共识。室内环境污染防治从家庭到学校、商场和各种公共场所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2)我国室内环境保护行业的相关标准已经初步形成。几年来,我国的室内环境相关标准不断发布实施,室内环境保护的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3)室内环境检测治理和净化产品已经形成规模,并且出现了多个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名牌企业。 4)室内环境检测治理人员的职业资格和培训已经形成体系。国内培训机构开展的室内环境检测治理师培训已经形成规模。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室内环境污染治理行业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许多净化技术、净化产品都是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转移而来。生产企业较少、投资规模小、技术密集程度较低、产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能力较差,针对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净化能力较低,主流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仍需全社会大力支持和推动。 自从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室内环境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的认知度得到极大提高。 与此同时,室内空气质量的管理机构也开始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如美国环保局于1988年在其空气与辐射司下设立室内空气质量(IAQ)程序办公室,1995年又与较早设立的氡分部合并成立了室内环境处,并附设了两个与室内环境相关的国家实验室,在相关部门设立了室内环境的监管、执法机构。北极光环保提醒如今,美国的学校里都设有室内环境协调员,管理和督导室内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控制。法国政府也于1999年底成立了国家室内空气监测站,并从2001年开始,每年在全国选择1000个监测点,对典型室内场所的氡、铅、霉菌、过敏源、TVOC、人造矿物纤维、杀虫剂及烟草烟雾等10多种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向公众通报检测结果。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也于1998年在其环境署内设立了室内环境主管部门,并于1999年公布了楼宇的IAQ指南。在室内环境管理机构的指导下,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有哪些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有哪些 中国餐桌礼仪 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 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 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 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 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 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 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 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 备好的纸上 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 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着.只需 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谢。 英国餐桌礼仪 恭维。不要夸赞食物(因为菜是厨子而不是女主人做的);也不要 夸赞女主人的穿着(因为一般默认女主人打扮得很得体)和家居摆设(如果您表现得似乎不适应良好的室内环境,那等于自降身段)。 轮换原则。为了不冷落任何一位客人,您应当和您身旁的男士交谈。之后,女主人会轻咳一声,这时您要转向身侧另一位男士。这 就是所谓的“轮换原则”(turningthetable)。 坐姿。背部永远不要接触椅背。身体应坐直并将食物送至嘴边。即便吃容易掉渣儿的点心,也不要俯身去够。喝汤是唯一的例外——您可以稍微颔首。 餐巾的尺寸。不同场合使用的餐巾尺寸有别。午餐用17-20英寸,下午茶12英寸,晚餐26英寸,鸡尾酒会6-9英寸。 用餐进度。很遗憾,一般不设卫生间的间歇哦。通常用餐会持续 2小时左右,因此,应注意适量饮用酒水,避免去卫生间。 厅时间。如果您是女主人,在用餐过后,您应当把女士们带到客厅里,享用咖啡或酒。这样,男士们便可以畅谈20分钟政治,他们 随后也会到客厅去。 此甜点非彼甜点。主菜后上的甜点称为pudding,而dessert只 是一道果盘,通常在pudding之后上,享用时仍使用刀叉。香蕉不 能举着吃,那样吃像猩猩噢。 早餐原则。依照规矩,如果您已婚,那么您应在床上用早餐,因为人们通常认为您已不必再为寻觅良偶而社交了。对于在餐桌用早

中西方之间的餐桌礼仪比较

中西方之间的餐桌礼仪比较 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例外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严重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了两者比较的例外防止失礼于人。 1.餐桌气氛上的比较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源差异。 2.餐桌举止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们在出席各种正式的会餐时也是比较讲究的,但是在现代风俗变迁和发展中,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落伍的一面,有对传统的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3.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而这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 ) )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确凿,调料的添加精准到克,烹调时间精准到秒。 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其毫无创造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准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含混的概念。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

欧洲文化入门

《欧洲文化概论》是由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英语专业教材。书中介绍了欧洲各个历史时期和人物的典故、语录、成语、人名、地名等,并按时间顺序具体简洁地描述了欧洲从古至今的历史。本书通过对欧洲不同时期的思想、科技、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时代和人物进行英语教学,使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欧洲历史文化,从而使英语学习更加顺利,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化。 1相关概要编辑 《欧洲文化入门》是一本中国大学英语系的教科书,为了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学习英语的中国大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的交往中,往往感到由于缺乏欧洲文化知识而增加了许多困难。英语中有数不清的典故、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等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希伯莱的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或者牵涉到各时期思想、科技、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果对这些所知无多,读书未必全懂,对谈也难顺利。而一旦对这些有了较多知识,则不仅了解程度会提高,而且由于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1] 2课程目的编辑 为学习英语的学生而设,因此用英语讲授,提到的地名,人名,书名,事件的名称等等也按英语惯例拼写,例如用Aristotle而不是Aristote (法)或Aristoteles(德)。 3课程内容编辑 欧洲文化的重要方面都讲到,但由于材料太多,又必须突出中心,为

此本书采用历史叙述法,将全部内容 分为10个大题按照时间顺序来讲,如下: 1 希腊,罗马文化; 2 基督教及其《圣经》; 3 中世纪; 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5 17世纪; 6 启蒙运动; 7 浪漫主义; 8 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学说; 9 现实主义; 10现代主义及其他。 在每题之内也已介绍最重要的基本事实为主,讲述力求具体扼要。以下是总目录(主干),其实每个目录下都包含还有很多内容(枝节),在本书中都有详细介绍Contents: Introduction https://www.docsj.com/doc/e014514989.html,es of the Subject 2.Two Major Elements in European Culture DIVISION ONE GREEK CULTURE AND ROMAN CULTURE I. Greek Culture Questions for Revision

《中西方艺术思潮》期末试卷(闭卷)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13学年下学期 《西方艺术思潮》期末考试试卷 闭 卷(共4页) 姓名: 学号: 系: 年级: 专业: 文化班: 班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改卷教师 得分 一、单选选择题(共30分,每题1分) 1、文艺复兴萌芽于意大利,欧洲各国随后相继响应,_C _ 世纪整个欧洲处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A 、16—18 B 、13—15 C 、14—16 D 、15—17 2、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宗教专制的文化革命,是封建文化向资产阶级文化过渡的转折期,其思想核心为_B _。 A 、 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理想; B 、人文主义; C 、反对禁欲主义; D 、反对神学 3、 因为早在12世纪初期就形成有利于文艺复兴的先决条件,_D _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 中心。 A 、 尼德兰;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4、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美术仍然处于繁盛时期,但由于佛罗伦萨的衰落,美术的中心移至__C 。 A 、 米兰; B 、锡耶纳; C 、威尼斯; D 、罗马 5、13、14世纪之间的画家_A _被称为“第一个奠定绘画传统的天才”。 A 、 乔托 B 、契马部埃 C 、杜乔吗 D 、马萨乔 6、13、14世纪之间的画家_D _是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为锡耶纳教堂绘制了祭坛画《荣耀的圣母》。 A 、 契马部埃; B 、乔托; C 、马尔提尼; D 、杜乔 7、1337年,画家罗伦采蒂接受锡耶纳市政厅的委托,绘制了壁画_A _。 A 、《好政府和坏政府》 B 、《圣母加冕》 C 、《进入耶路撒冷》 D 、《到卡伐里亚的路上》 8、继承发扬乔托传统,只活了27岁却对15世纪文艺复兴美术有着重大贡献的是画家_ B _。 A 、 安哲里科; B 、马萨乔; C 、曼坦那; D 、乌切罗 9、意大利中部安勃利亚画派的代表_D _,风格雄伟庄重、重视透视、设色明丽清雅, 在数学方面有极深造诣。 A 、曼坦那; B 、保罗·乌切罗; C 、韦罗琪俄; D 、弗兰西斯加 10、15世纪佛罗伦萨和欧洲最重要的雕塑家多纳太罗,其雕刻秉承古罗马写实风格,A __是其最成熟作品。 A 、《大卫》B 、《圣乔治》C 、《格太梅拉达骑马像》D 、《圣马可》 11、艺术家_D _是达·芬奇的老师,当他发现这个弟子的卓越天赋时,自己放弃绘画, 专门从事雕塑创作。 A 、 吉兰达约 B 、波提切利 C 、多纳太罗 D 、韦罗琪俄 12、15世纪佛罗伦萨画家波提切利画风独特富于幻想,其在美第奇宫中所画取材自波西 利安诗歌的作品的是_B _。 A 、《维纳斯的诞生》;B 、《春》;C 、《诽谤》;D 《圣母和幼儿》 13、波提切利晚年,根据希腊诗人对古希腊画家阿比利斯作品的描述而画成的、带有讽 刺和揭露性的作品是_C _。 A 、《春》;B 、《维纳斯的诞生》;C 、《诽谤》;D 《圣母和幼儿》 14、画家_A _是15世纪后期集大成者,画中人皆以真人为模特,如其代表作《老人和 孙子》就是一幅趣味诙谐的肖像画,很有家庭情趣。 A 、 吉兰达约; B 、菲利波·利比; C 、波提切利; D 、波拉约洛 15、进入16世纪,意大利的政治文化中心由佛罗伦萨移至其他城市,当时不属于这次转 移的中心地的城市是_D _。 A 、 罗马; B 、米兰; C 、威尼斯; D 、锡耶纳 16、达·芬奇1503年由米兰回到佛罗伦萨后,为佛罗伦萨旧宫所作的轰动一时的壁画名 为_C _。 A 、《最后的晚餐》;B 《卡西那之战》;C 、《安加利之战》;D 、《圣母与圣安娜》 17、威尼斯画派画家_A _的作品《田园合奏》有如一支优美动人的抒情曲,引起印象派 画家马奈的崇拜和模仿。 A 、 乔尔乔涅; B 、韦罗内赛; C 、提香; D 、贝利尼 18、_C _的出现,使威尼斯画派达到顶峰。 A 、 乔尔乔涅; B 、韦罗内赛; C 、提香; D 、丁托列托 19、提香的弟子_D _以“具有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形象”为目标,人物常处于运 动之中或带有幻想性。 A 、 乔尔乔涅; B 、韦罗内赛; C 、柯雷乔; D 、丁托列托 得分 装 订 线

欧洲文化入门读后感

《欧洲文化入门》读后感 国庆这段时间我阅读了王佐良先生的《欧洲文化入门》,这是一本文化类的好书,我读后自觉受益良多。 为什么选择读这本书呢?我觉得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在阅读不少英文杂志和小说甚至看英文电影都感觉有不少困难,究其原因除了词汇原因外还有很多原因是因为缺乏对欧洲文化知识的了解。英语中有数不清的典故,名人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等来自于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圣经,或者牵扯到各个时期的思想,科技,政治,社会等重要事件和人物。对这些知识的一知半解或者全然不知给英语学习带来来了不少困难。而如果我们对这些知识有一定了解,对于英语学习和研究无异于是很大的助力。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知道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中的传令官嗓门洪亮的Stentor,那么在背诵单词stentorian(声音洪亮的)时候,它的意思便不难记住了,在研究英语构词法时可以发现有不少出自典故的词汇。在翻译的时候,如果我们知道“white elephant”的典故,在英语中是指大而无用的东西,那么就不会把商标“白象”译为“white elephant”了。如果要研究文学,跨文化交际,那么文化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所以我把《欧洲文化入门》作为读的第一本书。 在阅读过后,我觉得这本书有若干优点:首先,该书较系统地介绍了欧洲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史,文笔流畅,文体清新、明快,很适合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再次,本书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欧洲文化的一切-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和历史到现代主义,可以说包罗万象、面面俱到。 整本书采用了历史叙述法,全部内容按时间顺序分为十章: 1.希腊,罗马文化

2.基督教及《圣经》 3.中世纪 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5.17世纪 6.启蒙运动 7.浪漫主义 8.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学说 9.现实主义 10.现代主义及其他 我在这段时间快速浏览了本书的框架,重点阅读了前四章。 读过希腊和罗马文化,可以说古希腊文明的发展是相当灿烂的,哲学思想方面,古希腊出现了多位非常出色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建筑上古希腊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建筑遗产如雅典卫城、太阳神殿至今仍然影响着西方的建筑风格。文学方面,古希腊的神话、荷马史诗还有伊索寓言等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奠定了整个西方文学的基础同时也为后世研究西方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可以说古希腊文学是整个西方文学的精神源泉。数学方面,古希腊出现了多位优秀的数学家,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 基督和圣经让我了解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基督教的教义核心,旧约的摩西五经,十诫,列王记,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基督教与罗马帝国政府的关系的发展,基督教教士对维系和发展西方文明的贡献,圣经对西方的影响或贡献。通过对这章的阅读大致了解了基督教发展的历史阶段,每一阶段的社会状况,它为什么会从被迫害变成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统治阶级又是如何一步步将它从摈弃,迫害变为合法,变为国教的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