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小学德育体系建设

小学德育体系建设

小学德育体系建设
小学德育体系建设

黑塔镇李庄小学德育体系建设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和意见要求,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和学生年龄特征,整体构建小学阶段德育体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合理设置德育目标内容,努力拓展德育渠道,科学实施德育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更具科学性,更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我校重点突出养成教育,学习和践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为重点的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展以中华传统美德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了解乡土文化,热爱祖国文化,逐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1、具体德育模式:

学校实施“一二一分步式”德育模式下的德育教学。即:一个中心--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两个方面:学校和家庭教育;一个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学校采用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个年级组制定自己授课计划和配档表,规定在一定时间段的完成目标,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台阶式提高。

我校德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教学、班队会活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等。

2、德育课程建设:

德育课程的开设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就学生成长而言,在德育方面需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以达到国家提出的德育工作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在目前国家开设的课程中,小学只有“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属德育课程,这两门课程在内容、途径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德育发展的需求。

我们坚持以德育创新发展为主线,在全面实施国家德育课程的同时,根据本校学生现状和学校教育的实际,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层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采取“一二一分步式”德育教育模式,开发并实施了每周一课时的德育校本课程,学校组建了由课程部牵头的德育校本课程研发小组,制定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各班主任教师根据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研发原则,针对学校、学生及教师自身实际,提交课程专题及研发设想,然后由政教处组织研发小组进行选题,细化了对德育活动的综合设计,力求做到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使每一节特色德育课都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富有弹性的教育空间,使学生的道德发展成为了一种自然、愉快的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在教师的关爱中健全人格,在课程化的德育课堂与系列化的德育活动中学会做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整体性和针对性,解决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随意性问题,构建了以拓展性实践活动为主,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系统而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学校以教学为主,因此通过德育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最经常的、最基本的途径。

语文课中,通过分析课文中事物和人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的感染和教育。音乐、美术课通过艺术形象使学生受到美好道德情操的熏陶。传统文化课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人民的好教材。数学、科学课可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教育。

4、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一是通过学生的德育课前置作业,需要家长的协助完成,不但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和亲近,而且让家长了解了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从而促进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二是为家长发放家庭教育的资料,或者对家长进行专题讲座。让家长知晓家庭教育的知识,加大对学生的家庭教育。以家长委员会为依托,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强化家庭的育人功能,纠正家庭教育的一些失误,为孩子的学习、成长及良好品德的养成营造最佳环境。

5、做好德育教育评价。我校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其结果以“综合性评语+等级”的方式呈现。

(1)评价个人。表彰类型有:礼仪之星、服务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互助之星、诚信之星、纪律之星、勤俭之星等。每班级每种奖项限1人,减少重复,扩大表彰面。受表彰同学的《个人成长档

案》中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在本班级本项目表现突出,得到大家的认可,推荐到级部,要接受考核,考核合格的方被表彰。

(2)评价集体。评选文明班级。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活动。每学期末,由学校政教处统一组织,依据少先队大中队委的执勤情况对各班德育量化累计结果,作为评选优秀班级的首要指标。

二、全面开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

1、“开学安全第一课”活动

在开学伊始,我校切实上好“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等渠道,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等教育。通过观看《小学生安全教育》视频,了解到上下楼梯等校园内安全、饮食卫生、如何和陌生人打交道、马路上的安全、遇到火灾怎么办,如何防洪水、防涝、防雷雨、防电等安全知识。安全第一课活动,确保了学校开学工作有序、顺利进行,使学生在开学第一天就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促进了新学期的校园安全、和谐。

2、重阳节孝老敬亲活动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行动,学会尊敬老人、孝敬双亲。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我校举行了“孝老敬亲”活动。

重阳节前后,我校举办了以“重阳节孝老敬亲”为主题的手抄报、班队会、为家中老人做一件事等系列活动。全校师生情绪高涨,积极响应,效果明显。手抄报上,学生们用精美的图画,优美的文字表达着对长辈的感恩之情;班队会中,师生用激昂的语言抒发着对老人的

爱;为家中老人做一件事的行动中,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老人为家里的人付出的艰辛劳动,并把这种感受记录到自己的成长日记中。

通过这次活动,全校师生的心灵从不同层次上都得到了提升,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传统美德教育。

3、少先队建队日活动

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开展好一年一度的建队日纪念活动,隆重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引导队员继承和弘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1)重温《少年先锋队队歌》,学唱《红领巾心向党》歌曲。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大队部利用学校广播站播放路队曲,重温《少年先锋队队歌》,学唱《红领巾心向党》,学生边排路队边唱着队歌,营造了庆祝建队节的气氛。

(2)“喜迎少先队员自已的节日”为题的国旗下讲话。

周一的的升旗仪式,四(3)班的国旗演讲人以介绍了建队节的来历,红领巾的由来,对学生进行爱少先队组织,爱红领巾的教育。

(3)各班召开“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中队会

少先队员们开展了重温入队誓词、讲红色故事、唱红色童谣、少先队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队员们既温习了队的知识,了解了红领巾的意义,又激发了队员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建队日庆祝活动的开展,激励教育了少先队员努力学习,培养创新能力,锻炼实践能力,立志终身学习的精神,明确了奋斗目标,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使自己成为新世纪祖国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勇敢地担负起新世纪的重托。

4、消防安全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维护学校消防安全环境,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依据,以坚决消除火灾隐患、预防群死群伤火灾、人人了解消防知识为目标,我校积极开展防火减灾主题活动,使全校师生成为消防宣传员,为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的环境,同时通过学生将消防意识辐射到各个家庭。

一是在“119”消防宣传活动期间,为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我校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对全体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校消防知识宣传教育氛围。

二是更新学校电子屏内容及布置宣传板报,把有关“消防”的宣传知识标识到宣传报上,及时让广大师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懂得怎样去预防。

三是开展一次全校性的消防安全大检查。学校深入细致地开展了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发现隐患,马上整改;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意识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消除学校内部各种设施的安全隐患,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四是向全校师生发放一份消防知识宣传材料。

四是观看一次消防逃生专题片,上一堂消防安全知识课。主要内容有: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初期火灾的扑救及消防器材的运用、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五是每班进行一次以消防为主题的班队会。

六是进行一次火灾疏散演习。

七是举行一次消防知识小报制作竞赛。

通过参加此项活动,让中小学生真正认识到了“走进消防,了解消防,人人参与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时刻牢记“消防安全、警钟常鸣”,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我校以“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为主题,围绕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1、突出主题,着力宣传。我校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基本内容,通过学校电子屏幕、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活动展板等形式,广泛传播和宣传,使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全校师生中形成浓厚的氛围。

2、整体推进,步步实践。发动全校师生以主题班队会、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参与活动,提倡每个人选择一项或几项核心价值观内容,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写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感悟。在我校校园网站平台上开设“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专栏,持续展播师生参与活动的内容,挖掘师生中能够代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要求的典型代表,通过典型事迹展播、分享宣讲等形式,更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

3、深入开展、扩大影响。我校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利用校门口电子屏幕,向社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运用各媒体渠道传播活动信息,扩大了本项活动的范围和成效。

四、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管理之中,对未成年人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前干预、教育与有效引导,有利于杜绝不良行为发生,净化学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根据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要求,以及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的实施途径要关键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增强班主任心理教育意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2、开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及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学、游戏、辅导、活动等途径,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开展小组与团体心理辅导;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入班集体,在班集体中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4、建立心理咨询室,做好个别心理咨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5、通过班风定期调查与比较分析,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文化,为学生营造一个精神家园,为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提高班级生活质量提供发展条件。

6、办好家长学校,做好家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配合。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团体培训,引导家长“要当好自己孩子的心理医生”。

此外,我们利用网络、、手机、xx等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网络的形式,传送心理辅导资料,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聆听亲子教育专家的教诲,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立、自理、自主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带着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五、认真做好“三爱”教育

“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是动员和鼓舞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一面旗帜,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途径。我校通过以下活动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

1、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的最好时机,高唱国歌,国旗下演讲,充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三爱”教育。

2、制作黑板报、手抄报各一期。

3、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向学生介绍伟人故事,讲述伟人事迹。

4、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教育,把“三爱”教育和小公民教育相结合,将“三爱”的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通过“三爱”的教育,多渠道引导全体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志向。

六、交通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

我校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安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把交通安全教育编入到校本教材之中,定期为学生讲授交通安全常识。并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悬挂标语、校园广播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文明交通行动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积极投入到文明交通行动中,成为文明出行的宣传者、示范者和实践者。

围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按照“以校园影响社会、以学校辐射家庭、以学生带动家长”的思路,着力开展各类活动,通过举办文明交通征文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组织开展“书写平安家书”、学生家长共答题、“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不断深化交通安全“小手拉大手”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趣味化、特色化,将文明交通宣传纳入“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

充分利用班队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校园网络等多种方式,利用“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周”、“学校安全月”、“交通安全月”等活动,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的主题教育。

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学校”创建活动。开展以学校为主体的交通安全创建活动,组织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文明交通知识教育培训,推进“交通安全学校”建设,开展争当“文明交通宣传员”活动。

强化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大力宣传学生出行安全常识和文明礼仪,努力为青少年儿童铺设一条安全保障线。在上学、放学期间,组织教职员工在门前路口开展文明劝导和学生上学、放学护送活动,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维护校园门前道路交通秩序。强化学校组织校外大型活动的交通安全防护工作,建立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共建共管的护学模式。

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学生、教师、家长开展交通法制安全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努力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了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法律意识。

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小陈小学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首先要抓好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开好每周的班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批评或表扬。 二、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励志教育。 1、利用午读对学生进行教育。每天下午上课之前每个班级进行10分钟的午读,各级午读的内容各不相同,通过短短的10分钟,渗透德育教育,潜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他们从小懂得该做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人,学会怎样做好事,做好人,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利用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对照进行教育训练,使其言行举止受到约束,逐步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3、利用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教育。每天早上上操之前和每天下午上课之前,学校广播室会播放一首感恩歌曲和一首励志歌曲,通过听这些歌曲,达到让学生学会感恩、有远大志向的目的。 三、加强班级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 1、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争创班级特色。 3、以活动为载体,在班级、年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在班级中开展做文明事、说文明话、争当文明小学生的活动。活动中要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创造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体系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即:学校——德育教育机构网络;家庭——学生家长和家长学校;社会——各级关工委组织和相关执法部门。 (二)开辟两块阵地,即:学校、家庭 1、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培养。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工作任务。根据省市区等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指导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符合我校教育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新机制;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完整的德育工作新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养,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任务 (一)着力构建德育工作新格局 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现“知识传授”和“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全面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机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围绕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制定管理办法,开展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构建全面系统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建设好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创新工作方法,拓展丰富教育内容,围绕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制定教师考核、学生评价的工作制度和评价体系,将德育工作覆盖到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 (二)积极打造“四位一体”德育课程体系

1.深化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统领作用,积极拓展德育课程内涵,因地制宜,整合德育课程资源,促进国家、地方和校本德育课程的有机统一。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建立学段衔接、内容丰富、系统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拓宽德育课程实施途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实效。制定德育课程具体贯彻落实意见。积极参加上级德育课程优秀案例和精品课例评选、展示、交流、研讨活动。 2.充分发掘学科课程德育价值。落实学科德育课程目标,丰富学科德育内容,积极挖掘学科德育内涵,真正实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制定学科德育参透计划。积极参加学科德育优秀案例和精品课例评选、展示、交流、研讨活动。 3.提高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水平。开齐开足开好传统文化课程。要在学科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本地资源,上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制定传统文化课程具体贯彻落实意见。积极组织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经典诵读、传统节日主题文化系列教育等活动。 4.突出实践活动德育功能。不断加强学校实践活动中的德育阵地建设,常态化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积极构建校内外结合、多学科整合、多领域融合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探索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互相融通、互相补充的有效教学方式,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一体的实践教育机制。研究和提升多彩实践教育与公民教育两大“立德树人”品牌的教学研究成果。探索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办法和实践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以生为本、体验核心、知行合一的实践德育新机制。 (三)全面提高教职工的育德能力和课程实施水平 注重培养教职工的师德素养和育德能力,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要引导教师认真研究和解读《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让教师切实把握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

杨寨中心小学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和意见要求,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和学生年龄特征,整体构建小学阶段德育体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合理设置德育目标内容,努力拓展德育渠道,科学实施德育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更具科学性,更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我校重点突出养成教育,学习和践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为重点的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展以中华传统美德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了解乡土文化,热爱祖国文化,逐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1、具体德育模式: 学校实施“一二一分步式”德育模式下的德育教学。即:一个中心--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两个方面:学校和家庭教育;一个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学校采用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个年级组制定自己授课计划和配档表,规定在一定时间段的完成目标,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台阶式提高。 我校德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教学、班队会活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等。 2、德育课程建设: 德育课程的开设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就学生成长而言,在德育方面需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以达到国家提出的德育工作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在目前国家开设的课程中,小学只有“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属德育课程,这两门课程在内容、途径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德育发展的需求。 我们坚持以德育创新发展为主线,在全面实施国家德育课程的同时,根据本校学生现状和学校教育的实际,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层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采取“一二一分步式”德育教育模式,开发并实施了每周一课时的德育校本课程,学校组建了由课程部牵头的德育校本课程研发小组,制定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各班主任教师根据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研发原则,针对学校、学生及教师自身实际,提交课程专题及研发设想,然后由政教处组织研发小组进行选题,细化了对德育活动的综合设计,力求做到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使每一节特色德育课都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富有弹性的教育空间,使学生的道德发展成为了一种自然、愉快的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在教师的关爱中健全人格,在课程化的德育课堂与系列化的德育活动中学会做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整体性和针对性,解决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随意性问题,构建了以拓展性实践活动为主,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系统而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学校以教学为主,因此通过德育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最经常的、最基本的途径。 语文课中,通过分析课文中事物和人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的感染和教育。音乐、美术课通过艺术形象使学生受到美好道德情操的熏陶。传统文化课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人民的好教材。数学、科学课可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教育。 4、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一是通过学生的德育课前置作业,需要家长的协助完成,不但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和亲近,而且让家长了解了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首先要抓好队伍建设。 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强值日值班领导和对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班主任、年级之间的联系。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开好每周的班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批评或表扬。本学期将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二、德育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开学第一个月,各班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以学校、班级管理为一体,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加强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常规检查反馈、督促作用,使常规管理达到精细化。 三、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励志教育。

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通过举行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手拉手、一帮一,大手牵小手”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和衣着打扮的良好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讲过头话,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的放矢抓好年级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实守信、自立自爱的意识。 五、加强班级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 1、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政教处要利用主题班会、推门班会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并把评比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评价中。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争创班级特色。 3、以活动为载体,在班级、年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在班级中开展做文明事、说文明话、争当文明中学生的活动。活动中要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创造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六、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功能。 继续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

德育课程体系

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小学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把认知性教育、体验性教育、隐性教育有机贯穿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去,构建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型德育课程体系,才能增强小学德育实效性。一、构建认知性德育课程体系——启德 在构建认知性德育课程中,我们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主题教育、心理辅导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来讲,就是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组织了骨干教师队伍认真编写了以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德育校本教材《成长的足迹》,每册安排18个德育实践活动;编制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段达标要求与序列训练方案》,对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养成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体验性德育课程体系——立德 体验教育是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设定的各种各样的场景当中,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形成正确的判断。体验性德育课程我们设置了学习形态、生活形态、实践形态、情境形态等四大板块13个小板块的体验性德育内容,每个板块都有具体规范要求。例如:学习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我们完成了语数学科德育渗透教育目标及实施建议的编制,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使用。体验性德育课程实施难度较大,能效相对较低,需要教师事先做许多准备工作;直接体验比间接体验更多情绪性,难于使学生作出理性的思

考和整体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加工。 三、构建隐性课程体系——冶德 隐性德育课程是广泛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中,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我们通过精心打造校园物质文化、发掘校园精神文化、崇尚社会进步文化,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完美人格 素养。隐性课程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在设计中要重视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向功能,抑制其负向功能,防止、克服其消极影响。 认知性德育课程、体验性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实践中是相互交叉的,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同时也是各有利弊的。只有合理重组认知性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和进程,灵活发挥发挥体验性德育课程特有的功能,有意识的构建隐性课程,才能使德育更具实效性。

德润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构建(瑾2012年12月31日)

德润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构建(瑾2012年12月31日)

系统思考整体构建追求实效 —-德润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德润园小学是一所新建的于2010年才投入使用的学校。“德润园”取自《大学》中的“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和《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重品行修养,人格完善的特点。由此,学校办学特色定位为:以德育人,德润童心;学校的校训是:做最好的自己;努力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的自信,培养健康、文明的社会人。 德润园小学学校德育体系整体构建就是根据这样的顶层设计,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等要素进行系统思考,纵横交错,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以保证整个德育过程的完整性、连续性、有效性,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 具体构思如下: 一、目标体系: 德润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具体构思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德润园小学校训是“做最好的自己”,学校的德育目标体系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来构建。 点面结合:围绕“做最好的自己”这条主线,我们的德育目标从“文明”“健康”“乐学”“感恩”“自信”“创新”这六个点切入,希望学生能“知回报,做懂感恩的自己”;“爱科学,做会创新的自己”;

“展特长,做有自信的自己”;“习礼仪做讲文明的自己”;“会读书,做最乐学的自己”;“常运动,做最健康的自己”。 螺旋上升:德育目标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的反复,即使是同一德育目标也应该在反复中递进。我们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对小学六个年级进行分阶段确定德育目标,每一个目标又从知行两方面进行具化。后一阶段的目标是前一阶段目标的巩固和提升。这样的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前后衔接,呈螺旋式上升形态,让学生的品德与生命实现和谐成长。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螺旋上升”的构建模式既关注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又让每个德育点有侧重和突破;既尊重每个年龄阶段学生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又引领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质。 附:目标体系表格:

(完整版)高阳小学构建德育体系实施方案(一年级)

高阳小学一年级德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德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落实临淄区德育体系构建,推行五四三德育行动计划(即五个主题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四项基础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制度建设、基地建设;三个优化:德育现代化、德育特色化、德育社区化),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坚持以人文本,遵循德育工作规律、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规范、科学的设计,力求达到“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构建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体系,增强德育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德育总体目标: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总体目标:初步培养起小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三、一年级主要德育目标: 培养小学生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他人、爱父母的情感;具有基本的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养成规范的读书写字、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养成洗脸、刷牙,注意饮食卫生等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积极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健体习惯。懂得升旗礼仪、餐桌礼仪,尊重家长、老师、同学,会使用你好、谢谢、再见等文明用语;形成能在家叠被、洗简单衣物的劳动观念。形成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努力培养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受人喜欢的小学生。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瑞山联办小学 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讨论稿)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多年来,我校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让学生实现心中的梦想?的办学理念,忠实践行学校?‘四自’教育助梦飞翔?的德育品牌理念,通过?自知、自信、自律、自主?德育管理模式,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达到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学校课程建设的逐年发展,德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已经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山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为我校开展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标准,现结合《指导纲要》和市教育局下发的《推进普通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在进一步丰富我校?‘四自’教育助梦飞翔?德育理念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品德发展实际的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一)形成各年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巩固各年段德育效果。 (二)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使德育与智育、体育、

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 (三)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德育体系。学校担负主体责任;同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和家长课堂,培育家庭树立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积极开拓社会资源,构建多样化的社会课堂,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自我创造条件。 二、实施范围 全校各年级、各班; 三、成立领导组和工作组 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董鹏程 组员:张继业 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小组 组长:刘彦浩 组员:全体教师家长委员会 四、实施内容 1.以《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新泰市推进普通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为纲领,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在落实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当前使用教材内容进行改编与整合,做好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衔接融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各学科任课教师参与?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建设和评选活动。到2020年,基本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德育一体化课程系

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德育课程化建设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但受传统教育发展方式的束缚,学校德育功利色彩浓厚,生硬的规范、空洞的说教使德育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投入多产出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隔靴挠痒,苍白无力,没有实效。刚刚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主题,并特别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九十四中学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改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在已经形成的德育经验和特色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寻求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为适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确立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构建一系列德育课程结构,探索知与行的统一,完善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思路,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进行了一次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全新尝试。一、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实现德育的教育目标学校在校长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德育目标,本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的原则,培养九十四中学全面发展,善于沟通,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做人品格的合格中学生。针对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开展形式灵活多样,且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实施力度也有所不同的实际,九十四中学首先对德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主要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来落实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把原有的德育活动方式、德育教育方式纳入广义的德育课程中来,形成课程体系,确**育工作在时间与空间上予以更大保证,能持久、有效地开展。二、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三方面探索学校在对德育工作课程化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层面,行为层面,结合渗透教育,活动课程,使学生上升到自觉地知行统一的层面。(一)滋养文化环境。创设学校有内涵的文化情境,它以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独特方式,成为内化学生思想品德的中介,强调更多的是实施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实际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是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体。1.校园文化孕育。多年来,九十四中系统梳理优化校园文化,着重构建二大文化特色:一是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文化、班训文化、学风文化等;二是环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楼道文化、餐厅文化、厕所文化等;这些是对学校办学积淀的深层次挖掘。学校通过教师、学生的交互作用,融合先进思想道德、优秀传统文化和校本教育资源,体现人文关怀,努力培育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自觉地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文化育人。2.文化建设课程。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课程,主要内容有:一是班级特色活动,包括值周班、班徽设计、班级博客等;二是学校节庆活动,包括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等;(二)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这类德育课程主要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包括两大类,一是国家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课,二是渗透性德育课程。1.思想政治课。在新课程背景下,九十四中的思想政治课注重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从高中生的思想困惑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入手,把抽象的宏观德育目标具体化,积极创设学生参与的教育教学情境,引入话题,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经过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一种内在品质,教师的适时点拨就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实效。2.渗透性德育课程。新课程每个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中除了要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这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学科的课程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同学科各有侧重,因此,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承担知识传承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德育任务,要深入挖掘学科内在的德育因素,每节课都要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并积极创

小学德育构建体系资料讲解

小学德育构建体系

小学德育构建体系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 (一)德育内容构建: 1、根据小学德育应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这一共识,我们提出了“五会”目标(会走、会坐、会扫地、会活动、会做操),并细化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小要求、小标准,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2、根据当前社会状况及独生子女的教育缺陷,我们把培养学生成为现代社会有人情味的人,作为我校各项德育活动目标之二。 (二)德育课程构建: 1、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基础课,主要有各门知识课程的学科育德、理想信念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主要通过班(队)会课、“两操”、心理健康教育课、法制课实施。 (1)班(队)会课。每周一节的班(队)会课由班主任(中队辅导员)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专题教育,同时针对性地指导由学生主持召开主题班(队)会。学校每学期进行班级主题班(团)会的观摩活动,使主题班(队)会真正成为塑造优良班、学风的有力载体。 (2)两操。即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制定标准,每天坚持,要求班主任、教师加强管理、指导,形成良好习惯。 (3)法纪法规教育课。每学期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宣讲法制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守法的自觉性。 2、活动课程 活动是生活体验呈现的主要形式之一,创新各类活动并以此为载体,目标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拓宽学校的德育视野。 (1) “感恩培情”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这是我校德育活动一大特色。内容包括: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体会亲情;感谢老师培育之恩,体验师生情;感受同学互相帮助之情,体验同学的友情。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做一个现代社会中有人情味儿的人。 (2)读书活动——包括各班有组织地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和学校每学年一次大型读书节活动。形式包括:主题班(队)会评比、校园好书推荐、“和好书交朋友”征文活动、辩论赛、演讲赛、课本剧比赛、英语展示表演等。 (3)传统节日庆祝、纪念活动——结合节假日,开展传统性教育活动,把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等情感落实在活动过程的体验中。 3、隐性课程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体现现代与传统结合。体现功能布局合理化,环境绿化美化,操场楼道净化。 师生精神文化建设:在教师间营造和谐、合作、竞争的工作氛围的基础上,倡导教师做到“敬业四育人”:榜样动人,态度暖人,智慧引人,共进育人。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明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多年来,我校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文修身,以诚待人”的办学理念,忠实践行学校“‘四自’教育助梦飞翔”的德育品牌理念,通过“自知、自信、自律、自主”德育管理模式,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达到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学校课程建设的逐年发展,德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已经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山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为高中学校开展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标准,现结合《指导纲要》,在进一步丰富我校“‘四自’教育助梦飞翔”德育理念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品德发展实际的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一)形成各年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巩固各年段德育效果。

(二)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 (三)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德育体系。学校担负主体责任;同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和家长课堂,培育家庭树立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积极开拓社会资源,构建多样化的社会课堂,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自我创造条件。 二、实施范围 全校各年级、各班; 三、成立领导组和工作组 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小组 组长:

德育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材料(小学版)

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 评价体系(试行) 根据《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现制定全市中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体系如下。 第一章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凸显德育生活化、体验化、地域化等特点,科学构建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体系,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基。 第二章德育目标体系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爱的情感、雅的言行、新的意识、善的品质、美的志趣的中小学生。 (二)学段目标 1.小学。培养具有团结友爱的情感、文明有礼的习惯、安全自护的意识、诚实守纪的品质、乐学向上的志趣的小学生。 第三章德育内容体系 (一)小学德育内容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为:爱的情感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学会感恩教育、激趣砺志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等八个系列。 1.爱的情感教育系列 (1)爱自己、爱亲人、悦纳他人的教育。 (2)爱家庭、爱班级、爱学校、爱社区的教育。 (3)知晓荆楚文化、了解城市历史、体验地域风情、感受武汉精神的教育。 (4)敬国旗、唱国歌、初步知晓祖国历史和基本国情的爱国主义教育。 (5)诵读经典、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 2.习惯养成教育系列 (6)学会自理、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1-

(7)遵章守纪、文明有礼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8)规范书写、专心倾听、积极思考、认真作业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诚实守信教育系列 (9)学习信义典范、树立诚信意识的教育。 (10)诚实自律、守时守约美德的教育。 (11)遵守基本规则、社会公德的教育。 4.责任担当教育系列 (12)了解责任、乐于为集体服务的教育。 (13)初步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5.学会感恩教育系列 (14)感恩父母的教育。 (15)感恩他人的教育 (16)感恩社会的教育。 6.激趣砺志教育系列 (17)激趣乐学、会学乐思的教育。 (18)勤奋向上、磨炼意志的教育。 (19)怀抱理想、立志成才的教育。 7.环境保护教育系列 (20)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21)不攀比消费、不浪费资源、勤俭节约品质的教育。 8.珍爱生命教育系列 (22)健康生活、科学运动的教育。 (23)安全自护自救的教育。 (24)心理疏导、学会适应的教育。 第四章德育路径体系 围绕有效德育目标、内容,按照“全员参与,便于操作”的工作思路架构,有针对性地选择七条路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 1.提升教师学科德育意识与能力。引导教师提高道德素养和育人水平, -2-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安驾庄镇洼里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实施方案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多年来,我校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让学生实现心中的梦想?的办学理念,忠实践行学校?‘四自’教育助梦飞翔?的德育品牌理念,通过?自知、自信、自律、自主?德育管理模式,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达到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学校课程建设的逐年发展,德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已经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山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为高中学校开展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标准,现结合《指导纲要》,在进一步丰富我校?‘四自’教育助梦飞翔?德育理念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品德发展实际的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一)形成各年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巩固各年段德育效果。 (二)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

(三)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德育体系。学校担负主体责任;同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和家长课堂,培育家庭树立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积极开拓社会资源,构建多样化的社会课堂,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自我创造条件。 二、实施范围 全校各年级、各班; 三、成立领导组和工作组 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张庆功 组员:高征、王清林、聂甲 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小组 组长:高征 组员:王清林、宗丽娟、聂甲、汪焕玲、翟端国、专家委员会、各教研组长、全体德育导师(含班主任)、各处室工作人员、家长委员会 四、实施内容 1.以《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泰安市推进普通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为纲领,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在落实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当前使用教材内容进行改编与整合,做好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衔接融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构建具有学校所在驻地特点和66中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各学科任课教师参与?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建设和评选活动。到2020年,基本形成较为科学合

【浅析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小学德育体系构建思路

【浅析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小学德育体系构建思路 [摘要] 如何构建与实施德育课程,是当前学校面临的紧迫而 重要的新课题。笔者立足小学德育课程的理论构架和教学实践,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经典教案为一体,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学校德育工作和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 指导意义。目的在于帮助广大读者进一步认识理解德育课程,深入研究开发和构建德育课程,了解掌握德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和动态,不断 提高德育的功能和实效。 [关键词] 德育课程构建实施 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充分发挥课程改革在学校德育工 作中的重要功能,我们借助学校改革的东风,结合自身的事迹和发展 需要,建立了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化的发展思路,全面拉开了整体构建 学校德育体系工作的帷幕。 一、学校德育课程的构建 学校德育课程的构建离不开相关的保障措施,我校从组织,制度,师资,社区课程资源等方面入手,逐渐建立德育课程的保障措施。

1.建立辐射学校全盘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以校级领导,科室负责人,及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学校德育课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 对学校德育课程做出正确决策与部署。 2.制定相关制度,我校非常重视德育课程体系的相关制度建设,通过建立了上至学校课程发展规划,下至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促进了学校德育课程健康有序发展。 3.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从教师个体需求着眼,满足教师专业化需求,提高教师个人素养是实施有效德育课程管理的基石。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德育课程教学管理面临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养。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德育课程的管理中意识到了要满足教师个体的学习需求、发展需求、专业化需求,提高教师个人素养,才能把德育课程的教学落到实处。那么,如何抓好抓实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呢?我区从人性化管理制度建设、学习性教研组建设、个性化德育课堂建设这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的尝试。 4.整合资源,多边合作,实施三级管理制度。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及制度与管理体系建设也进入全面探索阶段,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中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德育课程教学质量,一直是我区

建设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建设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有效、有序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建设科学的德育工作体系,使德育内容不随意、德育措施不盲从,德育方向不冲突。 一、学校德育体系化的目标 1.建设科学的德育目标内容体系; 2.建设序列化的德育措施方法; 3.建设德育实施主体能力提升工作体系。 二、德育目标内容体系化 (一)理想信念教育 1.低段(一二年级) (1)国家认同教育: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内容和意义;知晓党的名称、党的生日;建立对党、对国家和对人民军队的基本认知和亲近感。 (2)英雄模范教育: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了解爱国志士革命故事;了解人民军队的建国功勋;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3)中国梦教育:初步感知什么是中国梦;了解实现中国梦与自己的人生发展和家庭幸福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树立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中段(三四年级) (1)国家认同教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基

本性质和奋斗目标。 (2)英雄模范教育:知道一些战斗英雄的事迹;学习革命烈士身上的优秀品质,树立鲜明的学习榜样。 (3)中国梦教育:了解为什么提出中国梦;了解中国梦与自己努力学习知识和学会学习方法之间的密切关系。 3.高段(五六年级) (1)国家认同教育:了解我国自然地理情况、国家政权构成的基本情况及国家发展的基本目标;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国家机构,认知国家主权与领土,认识国防的意义。 (2)英雄模范教育: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富强、民族团结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学习革命烈士的集体意识、组织观念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3)中国梦教育:了解中国梦的具体内容;树立作为中国人的责任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低段(一二年级) (1)家国教育: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 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2)集体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建立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秘书职教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期末作业

建立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育教育通常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通过借助载体、建构氛围熏陶、引导教育对象,使之接受有关思想、观点、作风、行为,实现教育意图的教育形式。这是当前中职学校培养德技双馨的技术人才有效途径。在学校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直接的德育教学即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和德育理论;间接的德育教育即在专业课程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提出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学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组建一支专门的德育教育队伍,建立健全学校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职业指导、志愿服务等日常管理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相应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强化全员育人理念,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标准,力求人人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 一、中职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缺乏一贯性 目前,很多职业教育研宄者认为部分中学生的行为表现阻碍了中职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健康发展。当前中学重智育、轻德育偏向明显,德育工作滞后。从新生入学调查和与招生老师的访谈情况来看,

部分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不完整,侧重点不突出,各学校德育开展目标、投入、教育管理及评价标准等都不能统一协调和及时更新,德育工作开展随意性比较大。中学德育工作滞后,德育教育不完整成为中职德育教育工作难开展的重要原因。由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等缺乏一贯性使得德育工作停留在表面上,因此很容易滋生急功近利的作风和走过场、重形式的现象。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德育侧重正面启发教育和积极引导,学校和教师都努力加强在学校工作中进行德育教育,努力做到时时有德育,人人能德育,从而为全面提高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好理论基础,让全体教师参与到培养学生成人成材的队伍中来。针对目前中职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复杂性,学校单方实施德育教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学校、家长、企业作为中职学校德育实施主体,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因时间、空间和地域等因素影响,要达到三方齐动,步调一致难度很大,应该建立多层次多结构的德育体系,营造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德育教育氛围。 (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制度化、体系化 中职学校的德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对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践育人制度建设的认识不够。一方面,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制度只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实施一些近似的量化管理,而这些量化管理很多时候还不一定能引起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学校德育理念培养缺乏正确的指引,德育工作实践不能持续深入的开展,此外,学校德育还必须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和态度,除遵循学校教育的

德育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材料(小学版)汇编

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体 系(试行) 根据《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现制定全市中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体系如下。 第一章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凸显德育生活化、体验化、地域化等特点,科学构建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体系,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基。 第二章德育目标体系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爱的情感、雅的言行、新的意识、善的品质、美的志趣的中小学生。 (二)学段目标 1.小学。培养具有团结友爱的情感、文明有礼的习惯、安全自护的意识、诚实守纪的品质、乐学向上的志趣的小学生。 第三章德育内容体系 (一)小学德育内容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为:爱的情感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学会感恩教育、激趣砺志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等八个系列。 1.爱的情感教育系列 (1)爱自己、爱亲人、悦纳他人的教育。 (2)爱家庭、爱班级、爱学校、爱社区的教育。 (3)知晓荆楚文化、了解城市历史、体验地域风情、感受武汉精神的教育。 (4)敬国旗、唱国歌、初步知晓祖国历史和基本国情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精品文档

(5)诵读经典、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 2.习惯养成教育系列 (6)学会自理、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7)遵章守纪、文明有礼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8)规范书写、专心倾听、积极思考、认真作业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诚实守信教育系列 (9)学习信义典范、树立诚信意识的教育。 (10)诚实自律、守时守约美德的教育。 (11)遵守基本规则、社会公德的教育。 4.责任担当教育系列 (12)了解责任、乐于为集体服务的教育。 (13)初步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5.学会感恩教育系列 (14)感恩父母的教育。 (15)感恩他人的教育 (16)感恩社会的教育。 6.激趣砺志教育系列 (17)激趣乐学、会学乐思的教育。 (18)勤奋向上、磨炼意志的教育。 (19)怀抱理想、立志成才的教育。 7.环境保护教育系列 (20)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21)不攀比消费、不浪费资源、勤俭节约品质的教育。 8.珍爱生命教育系列 (22)健康生活、科学运动的教育。 (23)安全自护自救的教育。 (24)心理疏导、学会适应的教育。 第四章德育路径体系 围绕有效德育目标、内容,按照“全员参与,便于操作”的工作思路架构,有针对性地选择七条路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更多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