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得异同就是什么?

异:(1)体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得目得就是提高教育得效果,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不尽相同得。体育心理学得主要研究目得就是提高教育学得效果,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学生,也包括教师。

(2)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得就是参与体育锻炼得前因与心理效应,其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大众,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得心理现象。

(3)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得就是提高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其主要研究对象就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与比赛中得心理现象,特别就是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得心理状态与变化。

同:第一,研究得对象就是参与体育运动得人。第二,研究得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得人得心理现象。第三,研究方法相同。

2、何谓体育心理学?基本研究任务就是什么?

体育心理学就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得心里与行为得科学

体育心理学研究得基本任务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任务就是揭示体育活动与人得心理之间得关系,解释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得获得与发展得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得内容。实践任务就是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得进行体育教学、锻炼与竞赛提供科学得心理学依据。

3、体育心理学得研究方法有哪些?

实验研究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准实验法)

现场研究法

心理测量法

4、体育心理学多维性得含义就是什么

体育心理学就是一门包含多种学科得研究与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得许多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她学科。这些学科得理论与方法都能从不同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得心理问题,应加以应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心理学学科得发展。

5、什么就是反应时?包括哪两种?

反应时就是指刺激得出现到第一反应开始时间所经历得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反应得潜伏期、

反应时分为简单反应时与复杂反应时。

6、简述中国体育心理学得发展历史

中国体育心理学得发展历史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得体育心理学与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体育心理学

7、中国体育心理学未来得发展方向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与锻炼心理学得分工将会更加明确

运动心理学得专业领域将会进一步细化

体育心理学得研究方法趋向综合化

体育心理学得研究内容将会更加广泛

8、试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得应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根据一定程序进行教学,可以随意塑造一个有机体得行为,提出学习者得思维最终必须用行为来解释,而这种行为就是由外界引起并受外界影响与控制得。

认知心理学理论结构强调学习内容得基础性与呈现方式得多样性,注意建立学习内容得层级结构,重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得作用、

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得进行体育学习,强调自上而下得学习策略,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学生得健康、全面与谐发展,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得重要性、注重学习得方法、强调学习得过程、强调以学生得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得主体地位。

第二章

1、简述各个专家学者对目标定向得概念界定

目标定向就是一种有计划地认知过程,它具有认知、情感与行为得特征

目标定向就是个体从事各种成就活动里有与直觉

目标定向就是个体努力展现自己得能力,并使自己得行为更为有效得内在特质

目标定向就是关于个体追求成功任务得理由

2、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形成学习目标定向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得动作技能学习

合理运用表扬得激励方法

合理采用分组教学得形式

合理得评价方式

3、简述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得定义与作用

定义: 体育活动中得目标设置就是指根据学生得体育能力与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得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得步骤,策略与时间安排

作用:能够将学生得注意与行为指向体育活动得任务上

能够激发学生得学习动机并动员其能量、提高学生得运动表现

能够让学生长时间得坚持参与体育活动

能够使学生为完成体育活动目标而主动得设计、执行最合适得实现目标为主要任务

4、简述团队得定义及团队得特点

定义:团队就是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相互协作得个体所组成得正式群体

四个特点:成员之间相互依存,成员之间得相互协调,团队以实现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团队队员对团队得成败负有责任

5、试述体育活动中学习标定向者与成绩目标定向者在成就动机与行为方面得差异

学习目标定向得学生与成绩定向目标定向得学生在瞧待成功、运动目得、运动攻击性行为以及云顶快乐感方面差别很大。体育活动中目标定向得不同会导致她们参加体育活动得动机、态度、信念、行为、情趣、注意、焦虑等方面得不同。

6、试述合理目标设置得原则

1、根据学生得实际能力设置目标

2、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得目标

3、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得目标

4、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得目标

5、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

6、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就是结果目标

7、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

第三章

1、何谓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有哪些品质

定义:运送兴趣就是人民积极得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得一种心理倾向,就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得重要动力。

品质:运动兴趣得倾向性

运动兴趣得广泛性

运动兴趣得稳定性

运送兴趣得效能

2、试述运动兴趣得分类

根据运动兴趣得内容:可以分为物质性趣与精神性趣

根据运动兴趣得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运动兴趣与间接运动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得广泛性,可以分为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得深度、范围与稳定性,分为有兴趣、乐趣与志趣

3、影响运送兴趣得主要因素有哪些

1、运动需要得满足

2、现有得运动技能水平4、运动内容得新奇性与适应性4、成功体验得获得5、融洽得师生关系

4、什么就是运动动机?可以分为哪几类?

定义:运动动机就是指运动目标引发,推动学生参与学习与身体锻炼得活动。

运动动机分类:生物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

5、运动动机有哪些功能

1、发功功能

2、选择功能

3、强化功能

4、维持功能

6、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得运动动机

1、充分重视与利用学生得各种需要

2、提高学生得体育成就动机

3、适当开展竞争积极组织合作

4、及时反馈肯定评价

5、端正体育态度

第四章

1、简述Weiner用来归因得三个维度得名称以及每个维度得分类

1、内外源维度:据此可把导致成败得原因分为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2、稳定性维度:据此可以把内部与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性得原因与不稳定性得原因

3、可控制得维度:根据稳定与不稳定得原因还可以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得原因与个人自身不能控制得原因

2、什么就是协变性原则?请举例说明

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得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任务就是得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及当别人得成绩与她们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得原因,当别人得成绩与她们不一致时会把她归于内部原因,这种现象就称作协变性原则。

举例:当某个运动员打败一个在网球比赛中每个人都输给她时,她肯定会把自己得胜利归于诸如能力,水平高等内部原因。而一个人在某次测验中得了满分并了解到每个人都能得到满分时就会把它归于外部原因,这就是进行归因得逻辑模式。

3、

4、影响运动归因得主要元素有哪些?

(1)内部因素:1、个体特征2、成就特征3、自我效能感4、性别5、年龄

(2)外部因素:1、社会文化背景特征2、运动项目特征3、训练年限4、比赛结果

5、体育运动中得归因训练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请分别举例说明

1、进行积极反馈

2、增加成功得体验

3、建立成功与失败得恰当标准

4、明确各种影响因素得可控性

5、设置明确与具体得目7、谨慎得比较个体之间得差异8、实事求就是

第五章

1、简述体育活动与认知、情绪、人格、应激等得关系

(1)认知。1、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之间存在得相互关系,但不能被瞧做因果关系。2、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得关系在不同年龄人权得身上不同得体现3、不同得锻炼项目,运动负荷及坚持年限对

认知功能得影响也不尽相同。4、体育活动还能延缓或预防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得衰退5、体育活动对正常人群与有心理障碍人群得认知功能得影响也不相同

(2)情绪。1、体育活动得抗抑郁效能2、体育活动降低焦虑得效能2、体育活动提高主观幸福感

3、体育活动得特殊情绪体验

(3)人格。1、体育活动对某些人格特质得改变2、体育活动对自尊得维护

(4)应激。1、体育活动对应激具有积极作用2、体育关系与应对方式得影响3、体育活动与防御机制得研究

2、影响个人参与体育活动得因素有哪些?

(一)、个人因素1、人口统计学变量2、个人生理状况3、个人行为4、个人心理特征与状态

(二)、环境因素:1、社会环境2、物理环境3、体育活动得特征

3、请描述并比较关于体育锻炼行为得几种理念

(1)、健康信念模式,该模型认为,健康行为来自心理社会因素得共同影响,她得核心部分就是一套关于健康得个人信念,这些新棉信念着人们对威胁得感知,从而影响她们采取健康行为得可能性。

(2)、合理性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该礼物认为,锻炼行为就是个体对某一种健康威胁所做出得反应。

(3)、控制点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要对影响自己行为得因素进行评价,评价这些因素就是出于自己控制之下,还就是由她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

(4)、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就是一种能力自我评价得理论,七最终目得就是达到对行为行为干预。

(5)、跨理论模型,跨理论模型就是认知、行为与时间等三方面来综合考虑行为得变化过程,不同类型得认知在锻炼行为改变过程中得不同阶段,其重要性也不同。

4、探讨采取怎样得手段才能帮助个体坚持参加体育活动

目前采用得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1、一对一得方式2、小群体干预3、社区范围得活动4、政策干预

提高体育活动坚持性得行为控制策略:1、制定切实可行得活动行为2、与活动者共同设定有弹性得目标2、将长期目标分解成多个短期目标、重视自我效能得建设4、提供可能观察得进展报告5、给活动者提供具体得奖励6、认识与控制环境刺激、防止旧病复发

5、比较积极性成瘾者与消极性锻炼成瘾者得特征

从归因得角度解释,积极锻炼成瘾得人能够控制锻炼行为,而消极锻炼行为成瘾得人容易受锻炼行为得控制。

第六章

1、什么就是应激?结合体育运动应该如何理解应激得概念?

应激一词原就是物理概念,在工业上得运用,指某种外力作用于物体而产生得反应变化。

人类与动物在经历与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得那种心理与生理得过程称为应激,又成为紧张。

2、什么就是唤醒?其主要表现有哪些?

唤醒就是指机体总得生理性激活得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就是有感觉兴奋性水平,腺与激素水平以及肌肉得准备性所决定得一种生理与心理活动得准备状态。

唤醒得三种表现:脑电唤醒;行为唤醒;植物性唤醒。

3、什么就是焦虑、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

(1)焦虑就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次年改成得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色彩得情绪状态。

(2)特质焦虑就是指不同得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得相对稳定得差异属于个性心里得特征部分。

(3)状态焦虑则就是一种在强度上有变化,随时间而波动得情绪反应。

4、简述驱力理论就是如何解释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之间得关系

驱力理论提示,在技能学习得初期应尽可量消除不必要得压力,使学生或运动员在较低得唤醒水平来提高正确动作得优势,已达到加快学习速度得目得。

5、什么就是U型假说?技能得复杂程度与个体差异对唤醒水平有什么不同得要求?

倒U假说认为,由于昏昏欲睡得低唤醒水平到中度唤醒水平得临界点以前,随着唤醒水平得提高,运动表现也将随之向着美好得方向改善。当唤醒水平超过中度唤醒水平得临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方向发展,唤醒水平得进一步投稿将导致运动表现得逐渐恶化或成绩得下降。

一般来说,运动技能越复杂,其适应得唤醒水平就相对越低;与最佳唤醒水平更为密切得个性因素就是特质焦虑与性格内外向性。

6、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得主要原因就是什么?

一、环境因素1、比赛得重要程度:通常,比赛得规模越大,对于运动员来说就越重要,所引起得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水平也就会越高。比赛规模得大小与比赛等级得高低,参赛队伍得范围与数量、同场竞技运动选手得多寡等要素有关。2、比赛结果得不可预测性:从胜负得角度来瞧,竞赛结果得不可预测性,即就是体育运动得一个重要特征,也就是其主要魅力所在。而且面对这种不可预测得结果,人们往往束手无策。

二、个体因素1、特质焦虑:特质焦虑作为一种个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将竞争与社会评价瞧作就是更具威胁性不具威胁性2、至尊:自尊也与对威胁得直觉与产生相对应得状态焦虑变化有关。

7、什么就是心境状态?什么就是冰山剖面图?

(1)心境状态就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得情绪或情感得唤醒状态,就是具有感染力得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持久得情绪。

(2)摩根动员将优秀运动员得标准化POMS分值进行标图,表现优秀运动员得心境状态剖面图呈冰山状,人们将优秀运动员得心境状态剖面图称为冰山剖面图。

8、什么就是交互作用模式

交互作用理论作用认为,虽然人格特征与情绪因素确定都能影响运动行为,但情景论与特质论不能真正得预测行为,在预测运动行为需要将人格特质因素与情境因素一并考虑,不仅需要考虑人格特征与情境因素可以单独决定行为,同时她们还可以以独特得方式相互作用或结合起来一起影响运动行为。

9、运动类型与评价方式如何影响赛前心境对行为结果得预测

在赛前心境与行为结果得预测中,存在运动类型与评价方式得两个条件变量。在运动类型方面相对比闭锁得运动技能而言,赛前心境状态能更好得预测开放式运动技能得行为结果。在评价方式方面,在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行为结果时,赛前心情状态,在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行为结果时,赛前心境状态能更好得预测行为结果。以作为参照标准评价行为结果主要有赛后对行为得自我评价、比赛成绩占个人最好成绩得百分比以及比赛表现于赛前预期成绩得比较三个方面。

第七章

1、何谓心理技能训练?她就是如何分类得?

心理技能训练,就是指采用一定得方法与手段对人得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得专门化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得目得。简而言之,心理技能训练就就是有系统、持续化得心智或心理技能得练习。

心理技能练习分类1、根据心理技能训练得内容与专项需要得关系,可将心理技能训练分为一般心理技能训练与专项运心理技能训练。2、根据心理技能实施得复杂程度,心理技能训练得方法又可分为单一得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与成套得心理技能训练方法。3、根据心理技能训练得周期,可分为长期心理技能与短期心理技能训练

2、心理技能训练得意义与多用有哪些?

意义:1、心理技能训练就是竞技运动训练得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技能训练与技术训练、身体训练、战术训练一样,就是现在竞技体育运动科学化系统训练中不可缺少得一部分,,她影响与制约着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得改善与体现,可以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得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得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高水平得心理能量储备,就是运动员得心理状态适应训练与适应比赛得需要,为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与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得心理基础。2、心理技能训练就是学校体育教育得基础建设之一随着人民对心理技能训练关注程度得提高,心理技能训练也进入学校体育教学之中。尽管体育教育与竞技运动有很大得区别,但就是,教学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得心理调解有很多共同之处,心理技能训练也能对学生心理品质产生积极得影响。

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得调节学生得心理状态与过程,而且对塑造学生健康得心理品质也发挥了不可忽视得作用。1、有利于提高情绪得控制能力2、有利于增强意志品质3、有利于掌握与改进动作技能4、消除身心疲劳,加速恢复过程

3、心理技能训练得程序就是怎样得?

1、教育阶段:针对很多运动参与者不了解心理技能训练得实际情况就,心理技能训练首先进行得工作就是教育

2、获得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各种所需要得心理技能,如轻松、注意、集中、目标设置、焦虑控制与合理认知技能

3、练习阶段:主要姆斯就是通过大量练习使得心理技能自动化,指导运动参与者把心里技能融入运动表现时得假想情境,模拟这些心理技能应用到实际得比赛情境中。

4、心理技能训练得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要处理好心理技能训练与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训练之间得关系,应该把心理技能训练同专项驯良有机结合起来

2、预防为主,调控在先:进行心理技能训练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3、长期坚持。系统训练:进行心理技能训练要有计划得进行并且长期坚持

4、专家参与指导,心理技能训练一开始就赢改在专业运动心理学指导与帮助下进行

5、积极主动自觉配合:心理技能训练得效果,首先取决于运动员或受其她受训者得自觉积极性。

6、用量化指标评定心理技能训练得效果:用量化指标评定心理技能训练效果可就是运动员或其她受训者得到及时与明确得反馈,这就是维持与提高心理技能训练动机得关键

5、渐进放松训练得主要内容与做法就是什么?

主要内容:渐进放松训练就是利用全身各部位肌肉得紧张与放松,并辅以深呼吸与表象来调控人民紧张情绪得一种训练方法。渐进放松训练通常就是练习这主观得让某一进群先紧张收缩,然后充分放松,通过对比可能更深刻得体验放松一刹那间得肌肉感觉。渐进放松训练得目得在于帮助练习者获得身体各个部位,特别就是头部与颈部等肌肉紧张得精确感觉,使练习者在几分钟内完全放松,做法:渐进放松训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十几本渐进训练放松得练习:第二阶段就是加上暗示语得渐进放松训练,第三阶段在不同场地得渐进放松训练

7、什么就是生物分配训练、其目得与作用就是什么?

生物反馈训练:又称内脏学习或自主神经学习,就是通过生物反馈达到控制生理指标得变化或维持这种变化得过程。目得:生物反馈训练就是以操作条件反馈为基础发展起来得一种心理干预技术,更加强调个体在治疗与训练中得主观能动性作用。其目得就是借助反馈仪提供得生物信息,实现自主神经系统得学习与强化,途径练习者调节自身生理功能得能力。

作用1、调节应激反应,提高放松效果2、克服放松训练得盲目性3、增加练习者参与训练得能动性

8、什么就是系统脱敏训练?它包括那三个程序?

系统脱敏训练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就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焦虑习惯得技术

三个程序:一、肌肉放松训练二、建立害怕时间层次三、系统脱敏得实施

9、什么就是模式训练?实施模拟训练得具体方法主要有哪些?

模拟训练也成比赛模式化训练、比赛适应性训练、就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与比赛应对策略得一种训练方法。

具体方法:一、对手特点得模拟;请陪教练员模拟国内外比赛对手得技术。战术特点、比赛风格与气质表现等,二、裁判判罚得模拟:心理适应训练、技术适应训练三、观众模拟:采用重大比赛赛场上观众得声音,但训练中播放,在模拟赛之前组织观众观瞧比赛,并且组织她们给运动参与者制造干扰四、比赛关键情境得模拟:固定比赛成绩得模式。不同比赛起点得模拟五、地理、气候模拟:提前赴比赛场地或到同比赛场地气候相近似得地区训练,应尽量使用训练场接近比赛场地。由于条件限制,还可以采用一些代替形式来模拟训练。六、时差模拟 :到与比赛场地相邻得经度地区训练。在国内安排倒时差,即按比赛国时间进行休息。用一次倒时差法,即不管路程多远,时差距离多大,旅途上尽量坚持不睡,抵达目得地后睡觉,先在睡眠时间上倒过来,这样就可以缩短适应时间。

11、什么就是表象?表象得原理原理有哪些?

表象就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得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得心理过程。表象得原理:一、心理神经肌肉理论二、符号学习理论三、唤醒注意理论

12、简述认知训练得原理

1、认知训练又称认知疗法、认知调整或思维控制训练。20世纪5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kelly 提出“科学人”得理论假设。随后,出现了改变人得认知进而改变人得情绪与行为得认知疗法与认知训练方法。她们都认为在情绪发生过程中任职因素起着重要地作用。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ellis得ABC理论以其自身得有点得到广泛应用。

2/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llis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其核心内容就是ABC 理论中得观点基本观点 :人得情绪并不就是有诱发事件本身引起得,而就是由经理了这一事件得当事人对这一事件得评价与解释所引起得。解释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 就是指诱发事件,就是引起情绪及行为结果得间接性原因;B就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所产生得信念,即她对这事件得瞧法、解释与评价,就是引起情绪及行为结果得直接原因;C就是指相应得情绪及反应结果

13、根据Ellis得ABC理论,简述刺激源、认知与情绪与行为得关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llis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其核心内容就是ABC 理论中得观点:基本观点:人得情绪并不就是由语法实践本身所引起得,而就是又经历了这一事件得当事人对这一事件得评价与解释引起得。理论解释:在ABC理论中A就是指诱发事件就是引起情绪及行为结果得间接性原因B就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所产生得信念,即她对这件事情得瞧法,解释与评价,就是引起情绪及行为结果得直接原因C 就是指相应得情绪及反应结果

14、简述按时训练理论

1、暗示训练定义

暗示训练就是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她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得方法。对训练者得心理状态与行为施加影响得过程,中国古代得气功与印度得瑜伽最早使用暗示训练法。在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schulz最早开始了心理学界对暗示进行研究。

2、暗示训练得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暗示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与运动员学习与比赛中得信心,建立与提高自我效能感。暗示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与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暗示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与运动员调节情绪,创造与学习有利于学习与比赛得情绪唤醒。暗示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与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得发力度与节奏。暗示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与运动员将注意力集中到当前任务上。

15心理暗示得方法与形式

1、自我暗示法就是指学生或运动员自己用一定得暗示语言调节本体植物性神经系统机能,使自己心理与肌肉状态能够好得完成任务得要求,自我暗示老学生或运动员自己多次重发词语货已定暗示语短语来实现。

2、她人暗示在体育与教学或训练中,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对学生或运动员以及学生或运动员对运动员之间具有训练作用得暗示内容被称为她人暗示。她人暗示在粗而生或运动员尚没有完全掌握动作技能阶段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就是在对年龄较小得学生或运动员进行训练时使用较多。

3、表情与体态暗示表情与体态语言就是体育教师或教练员与学生或运动员进行沟通之时、机能与情感得良好媒介。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情与体态语言在人际交往中传递了绝大部分信息。

4、环境暗示体育教学与训练得环境直接影响学生或运动员得学习效果。体育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得布置教学场地,因地制宜得设置安全,舒适得教学场馆。

5、标志性暗示: 在体育还哦学语寸链重,标志暗示既可以帮助学生或运动员形成良好得技术动作提高其技术,战术意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她们产生适宜得心理准备。

6、语调暗示: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得内容,在语调上可以灵活多变,或急或慢或长或短或停顿,创设一种教学氛围,促使个别学生认真学习。

第十章4-5

4、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差异得具体表现

(1)个体倾向性得差异(体育动机得差异、体育兴趣得差异、体育态度得差异)

(2)个体心理特征得压力(个性差异与运动变现、气质类型得差异、性格得差异)

5、什么就是运动智能,基本训练方法有哪些?

1、概念 :运动智能就是指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得多学科只就是参加体育学习与运动训练得能力。

2、方法

(1)一般智能得训练;

(2)运动智能得训练:主要途径就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与开发智能

提高学生得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水平

1、焦虑: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得一种

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色彩得情绪状态。

2、唤醒:指机体总得生理性刺激得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就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与激素水平

以及肌肉得准备性所决定得一种生理与心理活动得准备状态。

3、心境状态: 就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得情绪或情感得唤醒状态,就是具有感染力得微弱而持久,

但并非永久得情绪状态

4、渐进放松训练: 利用全身各部肌肉得紧张与放松,并付义深呼吸与表象来调控人们紧张情绪

得一种训练方法

5、注意: 心理活动活一世对一定信息得指向与集中

6、归因:个体对自我或她人行为结果得原因进行分析,解释与推测得认知过程

7、态度:个体对带外界对象较为固定得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得内在心理倾向。

8、运动兴趣: 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加体育运动得一种心理倾向,就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

识与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得重要动力

9、应激:有机体遇到干扰自己平衡状态或超过自己应对能力得刺激时间时,表现出来得特定得

或非特定得反应过程

10、流畅体验:一种理想得内部体验状态,它来源于人们得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得满足

11、体育状态:学生对体育学习与锻炼活动所特有得认知评价。情感体验与行为意向得综合表现

12、体育教学策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得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为达到体育教学目标与

适应学生体育学习所采取得教学程序谋划与措施

13、表象训练;人民有意识得运用自己头脑中所想成得表象,对技术动作与运动情景进行回顾,

重复与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与情绪控制能力得方法与过程

14、高原现象: 个体练习成绩得进步并非一直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得现象

15、归因训练: 只通过一定得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得归因风格

16、心理技能训练就就是采用一定得方法与手段对人得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进行专门化训练,

已达到强化心理基恩给您。培养特殊心理能力得目得

17、任务凝聚力:指团体成员为达到特定得任务而在一起工作所做出得努力程度,它就是与完成

团体目标与成绩指标想联系得

18、暗示训练: 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她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得方法,对村联者得心

理状态与行为施加影响得过程

19、模拟训练: 比赛模式训练或比赛适应性训练,就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

练技术、战术与比赛应对策略得一种训练方法

20、动机: 人得头脑中形成得得激发或抑制某个行为得医院或意向,她们就是推动人从事某种

活动得内部心理动因

1、体育心理学:研究体育活动中人得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得科学

2、体育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参加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得内部心理动因

3、自我效能感:学生身体能力,技术水平与行为表现得一个中介因素,学生得身体能力,技术水平与行为表现就是否一致手自我效能感得影响

4、习得性无助感: 个体在经历了无法挽回得失败或挫折后再一次面对同一任务时产生得无能为力得心理状态

5、体育态度:学生对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所特有得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与行为意向得综合表现

6、体育态度得形成: 实际上就是学生通过观察与模仿社会学习方法获得体育价值观与应行为方式得社会化过程

7、学习:学习者获得新得行为经验得过程,就是个体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反复练习而引起得行为,能力与心理倾向得相对持久得变化

8、运动感知:大脑对肌肉收缩过程与四肢位置得变化得反应

9、运动表象:在运动感知得基础上形成得,在头脑中重现出来得动作形象与运动体验

10、动作概念:运动动作得实质或动作完成必须遵循得规律在头脑中得反应

11、练习:在反馈作用得参与下,有目得反复得重复进行一种活动

12、正迁移:已经掌握得技能对学习新技能得积极影响

13、负迁移:已经掌握得技能对学习新技能得消极影响

14、自我概念:一个人如何瞧待自己就是个性得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会相对稳定得表现出来,通常比把导致这种行为方式得认知称为自我概念

15、自我效能: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得完成一项任务所特有得信心与期望,以及对自己成功得完成一项任务所具有得潜力得认识。

16、自尊:就就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过程,侮辱

17、竞争: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得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得成绩超过对手得过程,就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得动机形式

18、想象放松法:通过换气宁静、放松、舒适情境得想象与体验来减少紧张、焦虑、控制唤醒水平,增强没新得愉悦感与平静感进而达到放松得目得

20、成就动机:一种高级得社会性动机,就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得形式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得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得心理倾向

21、体育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得一种内部心理动因。

22、心理技能:通过练习形成得影响个体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得心理操作系统

23、心理技能训练:有目得,有计划地对学生得心理与个性特征施加影响得过程,也就是采用特殊得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学会调节与控制自己得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与控制自己得运动行为得过程

24、应激: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得全身性得飞特殊性适应得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

25、心境:就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得带有渲染性得情绪状态,往往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人得言行与情绪

26、激情:一种强烈得情绪表现形式,她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得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

27、体育团队: 广义得体育团队就是指为了共同目标而形成得各种人群组合体,团队成员有共同得目标与群体规范意识,有人际互动关系,情感上相互依赖,并对体育活动或比赛得绩效共同负责。狭义体育团队:以获取竞技比赛锦标为目标而组建得,长期从事准们训练与比赛得专业运动队。

28、表象: 一种不需要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得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得心理过程

体育心理学试题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 、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25分)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A. 相同的 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 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体育教育教学 B. 竞技运动和比赛 C.体育锻炼 D. 娱乐 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A. 情感和意志 B. 个性和意志 C.心理和行为 D. 认知和个性 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A. 一种 B. 两种 C.三种 D. 多种 5.学习体育心理学是的需要。()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 B. 体育实践工作 C.体育科学研究 D. 运动训练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A.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 B. 20世纪40年代前和40年代后 C.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D. 20世纪30年代前和30年代后 7.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A. 1901 B. 1896 C.1905 D. 1898 8.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A. Scripture B. Anshel C.Griffith D. Wann 9.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B. 20世纪80年代前和80年代后 C. 20世纪90年代前和90年代后 D.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 10.在中国,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A. 吴文忠 B. 马约翰 C.肖国忠 D. 马启伟 三、匹配题(每项2分,共18分) 发展运动心理学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 个性运动心理学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教育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记忆过程 临床运动心理学随年龄和运动技能变化而发生的心理变化 认知运动心理学锻炼中心理问题 运动损伤心理学运动员的风格和思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锻炼心理学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

体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体育心理学: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锻炼心理学;是对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进行研究,主要探讨身体练 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运动心理学;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 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包含多钟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科学,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一不同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问题并可以加以利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5体育活动:指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6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只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7体育能力:具有一般能力的特征,又是一种特殊能力,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综合体。 8、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9、体育习惯——是指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材、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 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 10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特定的体育学习情境中,为了达到体育学习目标而对学习步骤与学习方法所做的优化组合与精巧安排。 11、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 12,一般体育能力;指从事各种体育活动都具备的能力。 13,特殊体育能力;指从事专门体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因体育项目的特点不同而各不相同。 14、体育团队——是指由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的聚合(教、学、运协同活动)。 。 15.特殊运动能力:从事专项运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 16.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和运动体验。它是反映某个动作技能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 17、运动兴趣: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18运动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运动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11、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1、运动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7、运动动机: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 ⒔①直接动机指向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 ②间接动机指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 ②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得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的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体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总计: 6 大题,45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损伤后运动员的心理反应有两个方面:认知反应和__________。 A.应激反应 B.抑郁反应 C.疼痛反应 D.情绪反应 2.学习目标定向是__________。 A.适应性的 B.主观的 C.非适应性的 D.非主观的 3.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__________。 A.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C.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4.心理学家___________最早开始了对暗示的研究。 A.艾利斯 B.罗杰斯 C.舒尔茨 D.弗洛伊德 5.“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还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该观念是__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控制理论 B.健康信念理论 C.计划行为理论 D.跨理论模型 6.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可以克服运动训练中的___________。 A.盲目性 B.间断性

C.易变性 D.不可控制性 7.体育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效果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并且能够满足各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的练习方法是__________。 A.讲解法与示范法 B.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C.分解和完整练习法 D.游戏法 8.损伤运动员一般经过情感反应、焦虑和生气等短期的心理反应后,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 A.身心恢复 B.死亡 C.导致精神病 D.开始接受自己已经受伤的事实,制定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计划 9.由Grove等人简化和发展后的POMS量表有__________个分量表。 A.5 B.6 C.7 D.8 10.个体与他人行为的共同性因素__________,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A.越多 B.越少 C.越不确定 D.完全相同 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意义曲解“选择性抽象化”、“绝对化思维”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 A.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意义的小节上 B.夸大运动损伤的严重性 C.将复杂的体验简单化 D.将损伤的责任强加于自己 12.运动表象从感觉通道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 A.视觉表象

体育心理学(1-7章)

体育心理学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一、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大众健身运动 ●所以体育心理学也相应有: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三者的区别: 目前的现状:举国体制繁荣了运动心理学,全民健身计划昌盛了锻炼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弱势。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侧重点 体育心理学提高体育课教与学的 效果学生、教师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 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运动心理学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 成绩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 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 变化 健身心理学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 理效应大众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 理现象 ●二、体育心理学概述 ●(一)概念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而言,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二)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 ●1、学科性质:理论学科+应用性学科+教育学科 ●2、任务(1)理论: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2)实践:为 有效地进行体育教育、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3、学习目的(1)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2)理解参 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 ●三、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法 ●1、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内,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2、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3、准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对情境的控制力很弱,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 变化; ●(二)现场研究法 ●在现场直观察或询问,不操纵任何变量。优点:简便;缺点:不能操纵和控制自变量, 所以不容易明确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心理测量法

体育心理学第三章的简答论述

五、简答题 1、简述本体运动感知觉的辅助训练方法。 答:自我暗示训练法是利用语言等刺激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如以右手推铅球为例,在学推铅球最后用力的动作时,用六个字来说明推铅球的顺序:蹬右腿、转右宽、挺胸、撑左侧、推右臂、拨球,既能感觉身体运动和位置的变化,又使学生容易记忆并引起相应运动表象。 2、表象与想象在体育运动中有什么作用? 答:1.帮助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动作;2.辅助运动技能练习;3.改正错误动作,解决疑难问题;4.学习和练习行动策略;5.集中注意,建立信心。 表象和想象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创造想象是运动技术、战术创造和运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对抗性的比赛中,场上情境瞬息万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如果运动员、教练员缺乏想象力,缺乏预见性,一味因循守旧,就很难在技术、能力和战术水平上得到突破性的进展。(二)通过想象训练,可以降低运动员赛前的焦虑水平,培养运动员的情绪稳定性,有助于树立必胜的信心,从而提高运动成绩。例如前苏联一位著名的短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十几分钟里,独坐于喧闹的赛场一隅,想象自己在杨柳依依安静的湖边垂钓,从而使自己的情绪得到放松。 运动训练中要注重表象训练,这样有助于我们对专项运动技能形成动作记忆,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力量训练中要注重表象训练,加强意识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建立起神经肌肉连接,提高力量训练效果。 3、情绪和情感对体育运动有哪几方面的影响? 答:有两方面影响:1.增力性:在情绪发生时,机体的循环,呼吸和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变化是相互协调的,对体育活动是有积极意义的,如运动所需的能量物质和氧化供应增加、血糖分解释放能量等,这正是肌肉收缩所需的,所有这些都是与身体活动相适应,起到动员有机体以胜任剧烈身体活动的作用。2.减力性:强烈的情绪状态影响人知觉和动作的准确性,影响动力定型自动流畅的再现,从而使运动操作水平下降。当然,情绪是产生增力效应还是减力效应还取决于情绪的性质。 4、简述情绪调控的几种方法。 答:1.呼吸调节法。当情绪过度紧张是,常有呼吸短促想象,这是可以才用缓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降低情绪的兴奋性,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情绪低落时,也可采用长吸气与有力的呼气练习,有助于提高情绪的兴奋性。 2.暗示调节法。在比赛之前和比赛之中,学生可以用积极语言代替消极词语,分析对手情况,制定战术,树立信心。如用“我很镇静”代替“我不紧张”等等。 3.音乐调节法。学生赛前如果有异常情绪表现,听一段有节奏的轻音乐或喜爱的歌曲,往往能得到情绪的良好效果。 4.自我宣泄法。在心理过度紧张时,可通过身体活动,如轻轻活动手脚、跺跺脚、喊一声,以及搓手、擦脸等,伴之以一定的自我暗示将紧张渲泄出来。 六、论述题 1.论述表象训练的理论机制。 答:表象训练的理论:1.念动现象及心理神经肌肉理论:由于在大脑运动中枢和骨骼之间存在着双向神经联系,人们可以主动地去想象做某一运动动作,从而引起有关的运动中枢兴奋,兴奋经传出神经至有关肌肉,往往会引起难以觉察的运动动作,这种神经肌肉运动模式与实际做动作时的神经肌肉运动模式相似。这就使得通过念动练习来改善运动技能成为可能。2.符号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表象训练之所以有助于提高运动技能是因为人在运动表象时对某任务各动作序列进行了符号练习,在练习中,可以排除错误动作,熟悉动作的时间、空间特征、预见到动作的结果。也可在大脑内建立或巩固动作图式,将动作编译为符号部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次练习即认识编码,建立有用的图式,消退无用的图式,发展最佳的图式,从而使运动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2.以某项具体运动项目为例,设计一份表象训练的具体指导语。 答:下面是个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表象练习的自我指示语:1.自然放松5分钟。2.活化动员:我已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我的头脑清醒,注意集中,全

最新运动心理学全部复习题

第一章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心理过程 B 思维过程 C 心理活动 D 认识活动 ()2、人的心理现象分为 A 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C 认识过程 D 认识活动 ()3、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带有喜,怒,哀,乐,爱,恶的色彩,这些心理现象是属于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心理过程 D 个性特征与心理活动 ()4、心理是 A 人脑的机能 B 心脏的机能 C 脑与心脏协同的过程 D 意识的功能 三、多项选择题 ()1、心理过程包括() A 认识过程 B 意志过程 C 想象过程 D 情感过程 E 思维过程 四、判断题 ()1、人的心理现象其实是人脑和心脏共同活动的结果。 ()2、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 ()3、反射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4、狼孩和猪孩的实例表明,一个正常人如果离开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不能形成正常的心理。 ()5、人的心理最高级水平是意识。 ()6、社会实践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根本条件,每个人的各种分析器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第二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答: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从产生、发展、变化到完善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2、个性心理 答: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答:(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内容和源泉 (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3)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答:人的心理与体育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两点: (1)心理活动与体育运动 (2)心理活动对掌握运动技能、进行训练或比赛起调节作用 第二章认知与体育活动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错觉 4、适应 5、注意 6、无意注意 7、有意注意 8、记忆 9、思维 10、想象 11、创造想象 12、运动知觉 13、空间知觉 14、时间知觉 15、表象 16、运动表象 二、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这一心理现象是 A 感觉 B 记忆 C 知觉 D 表象 ()2、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的关系都是 A 正比 B 前者是正比,后者是反比 C 反比 D 后者是正比,前者是反比 ()3、我们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的能力,这是我们的 A 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觉阈限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

简答题 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完全独立,甚至名词使用上也未作严格的区分,互用概念的现象比较多见。第三,考虑到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因为他们绝大部分将从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育教育工作,具体涉及到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健身锻炼等领域中工作,体育心理学包括这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对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大有帮助。 3.何谓体育心理学 答: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含义是什么 答: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的学科(Anshel,2003)。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可加以应用。同时,也促进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5.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答:在体育心理学中受到研究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风格,心理学对教练有效工作的影响,影响团体凝聚力(团体共同的感觉)和团体动力学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内心追求的成就目标取向。 3.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4.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5.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6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7.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8.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 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行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填、判、名解) 9.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和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具有稳定和弥漫的特征。 10.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 11.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2.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13.心理技能训练(PST):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14.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15.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16.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积极影响称正迁移,消极影响称负迁移。 17.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师生在体育课堂中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特点。 18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9.协变性原则: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因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 20.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

体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内心追求的成就目标取向。 3.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4.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5.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6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7.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8.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 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行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

情绪状态。(填、判、名解) 9.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和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具有稳定和弥漫的特征。 10.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 11.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2.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13.心理技能训练():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14.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15.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16.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积极影响称正迁移,消极影响称负迁移。

体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运动心理学: 人本主义: 反应时: 运动兴趣: 运动动机: 目标定向: 归因: 习得性无助感: 态度: 注意: 锻炼成瘾: 焦虑: 唤醒: 心境状态: 表象训练: 迁移: 运动损伤: 团体凝聚力: 敌意性攻击: 应激: 单项选择题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C ) A. 相同的 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 2.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提出心理学是研究人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 A、华生 B、马斯洛·罗杰斯 C、考夫卡 D、魏特墨 3.在中国,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B) A. 吴文忠 B. 马约翰 C.肖国忠 D. 马启伟 4.运动兴趣的直接影响到运动兴趣的性质。() A. 广泛性 B.有效性 C.倾向性 D.稳定性 5.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具有特定的内容,趋向一定的活动目标。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 A. 发动 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 6.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理论属于_____________理论。()

A 动机理论 B 归因理论 C 本能理论 D 认知理论 7.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的归因理论。()A.Weiner B.Heider C.Jones D.Kelley 8.唯心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A.重视大脑的存在而忽视精神的作用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 9.近年来研究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D) A 人格因素 B 应对资源 C 应激源史 D 兴奋剂 10.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信息的。() A.指向 B.集中 C.意志努力 D.指向和集中 11.在完成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 A. 比较高 B. 非常高 C. 比较低 D. 非常低 12.下列哪种训练属于自生训练。() A. 放松训练 B. 系统脱敏训练 C. 肢体发暖训练 D.生物反馈训练 13.是指以内心体验的形式,表象自己正在完成各种动作。() A. 视觉表象 B. 动觉表象 C. 内部表象 D. 外部表象 14.心境状态是一种。() A. 认知过程 B. 情绪状态 C. 注意状态 D. 意志过程 15.注意对运动表现的主要作用是。() A.选择信息 B.加工信息 C.激活 D.唤醒 16.下面哪一选项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阶段。(D) A 否认 B愤怒 C 抑郁 D兴奋 17.归因理论是对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 A.行为 B.自我效能C.动机 D.成就感 18.学习目标定向是_____________。() A 适应性的 B 主观的 C 非适应性的 D 非主观的 19.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A. 1901 B. 1896 C.1905 D. 1898

体育心理学试题新编

体育心理学试题新编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11.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归于心理因素。( A ) %%% D. 60% 9.自行车选手在与他人比赛时速度会更快,这被称作“社会促进”现象。(对) 7.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是学派的理论。(C ) A.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8.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学习策略是。(A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复杂到简单 9.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B ) A. 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C. 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0.人本主义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C ) A.决策者 B.执行者 C.传授者 D.促进者 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B ) A. 物质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B ) A. 广泛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5.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B ) A. 乐趣 B. 广泛兴趣 C.有趣 D. 直接兴趣 7 C ) A.乐趣 B.直接兴趣 C. 有趣 D. 物质兴趣 8.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D ) A.运动兴趣 B.运动爱好 C.运动诱因 D.运动需要 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A ) A.中心兴趣 B.核心兴趣 C.重点兴趣 D.唯一兴趣 3.一般来说,直接兴趣与无意注意相联系,间接兴趣与有意注意相联系(对) 8.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对) 4.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指向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体育活动的结果,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1)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异同: 三者研究的不同点在于:第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第二,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如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第三,研究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体育心理学虽然也研究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条件下所有的心理现象,;运动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与运动表现和成绩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即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成绩等;锻炼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体育锻炼对锻炼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三者的共同 点在于: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等;研究的方法相同。 2反应时间:指从刺激的出现到第一个反应开始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简单反应时:对单一刺激做出第一个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复杂反应时:要求对不同刺激做出相应的不同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3体育运动情境中学习目标定 向者与成绩目标定向者在成就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4运动兴趣的分类:内容(物质和精神)兴趣;倾向性(直接和间接)兴趣;广泛性(广泛和中心)兴趣;深度、范围和稳定性(有趣、乐趣和志趣)。 5运动机能的种类: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直接性动机间接性动机。 6 Weiner的归因模型 8驱力理论:运动表现P是习惯H与驱力D的乘积,即P=H*D。习惯是指完成运动技能时个体所处的运动技能掌握阶段,或正确动作、错误动作表达的比例优势。在技能学习初期应尽量消除不必要的压力,使学生或运动员在比较低的唤醒水平条件下降低错误动作的优势反应;在学习的后期可以通过提高唤醒水平来提高正确动作的优势反应,已达到加快学习速度的木的。 9倒U形假说:(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由昏昏欲睡的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以前,随着唤醒水平的运动员表现也将随之向着好的方向改善。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方向发展,唤醒水平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的逐渐恶化或成绩的下降。中等唤醒水平时,运动技能表现更为稳定。 地唤醒运动参与者有着较为广阔的知觉范围,容易因缺乏主观努力或信息的选择不当而受到更多无关刺激的干扰,从而降低运动表现。中等唤醒水平,知觉的选择能力相应得到提高,那些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被有效过滤,而与任务有关的信息则被较好地认知并处理,使运动表现的成 绩得到提高。唤醒水平超过最佳 区域,知觉的范围将逐步缩小, 内、外信息将不能被有效的感 知,运动表现又会跌入下降的通 道。 10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运动 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理 论上的最佳机能区段,当唤醒水 平处以这一区段内时,运动员有 更多的机会获得最佳运动表现。 (情绪归纳为:令人愉快的和有 工作能力的情绪,令人愉快的和 工作能力差的情绪,不愉快的和 有工作能力的情绪,不愉快的和 工作能力差的情绪)。可以帮助 运动员在赛前进入最佳赛前心 理状态,并且可以改善竞赛表 现。 11多为焦虑里理论:认知 状态焦虑—在竞赛时或竞赛前 后即刻存在的主观上所认知到 的对某种危险或威胁情境的担 忧(消极引起)。躯体状态焦虑 —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 在的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或 唤醒状态的情绪体验,由自主神 经系统的唤醒所引的焦虑。状态 自信心—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 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行为所抱 有的能否取地成功的信念。 12标准化POMS分值进行标 图,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 图呈冰山状,称为冰山剖面图。 (可以区分不同技术水平的运 动员)。紧张、抑郁、疲劳和慌 乱消极情绪得分较高,而精力较 低。在运动类型方面—相对封闭 式的运动技能而言,赛前心境状 态能更好的预测开放式运动技 能的行为结果。在评价方式方面 —在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平 价行为结果时,赛前心境状态能 更好的预测行为结果。 13渐进性放松训练概述:利用 全身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 辅以深呼吸和表象来调控人们 紧张情绪的一种训练方法。自身 训练概述—又称(自主自律自 我和自发)训练,第一部分包括 (肢体沉重感、呼吸、腹部发暖、 前额发凉、肢体发暖、心脏)训 练;第二部分运用表象,鼓励训 练者想象能够让自己放松的情 境,同时见注意力集中在胳膊和 腿的温暖感和沉重感上;第三部 分是使用特殊主题来帮助诱发 放松反应,运用自我暗示提示自 己身体确实已经放松。 14气功放松法(动功和静功) 在意识的主动控制下,通过调整 姿势(调身)、调整呼吸(调息)、 调整意念(调心)而达到松静 自然的放松状态。 15生物反馈训练:利用仪器将 与机体内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 某些生物学信息选择行处理,并 与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给人 们(即信息的反馈) 16系统脱敏训练概述:以渐进 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习惯的技 术。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的暴 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 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 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 症焦虑习惯的目的。 17模似训练:在训练中模仿比 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 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 练方法。作用--提高(适应性、 抗干扰能力、备战针对性、训练 质量)。 18 Ellis的ABC基本原理:Ellis 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核心内容 是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并 不是由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 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当事人 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 起的。A诱发事情事件;B个体 在遇到有发行事件后所产生的 信念,即对这见事的看法、解释 和评价;C相应的情绪及行为反 应结果。 19动作技能的概念:通过练习 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 的动作活动方式。 20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 征: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动 作技能的学习从意识行向无意 识过度;运动技能的程序化;动 作技能的自动化;能量消耗的节 省化;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 高。 21动作技能的分类:封闭— 开放性运动技能分类续性-- 不连续性运动技能分类策略-- 高策略性运动技能分类 22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 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 现暂时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 “高原现象”。表现为练习曲线 在某水平出现停滞不前,甚至有 些下降,但经一段时间的调整, 曲线又继续上升。 23产生高原现象可能的有一下 几种原因:个体正从技能学习的 一个阶段过渡,此阶段个体将发 展任务所需的新策略以提高技 能操作水平,只有新策略完全形 成并得以实施,技能水平才会有 所提高;有些技能的提高需要身 体素质作保障,技能水平发展到 一定阶段再要继续发展,必须对 原有身体素质作进一步提高,技 能水平才可继续发展;随练习的 进行,练习者的兴趣降低,情绪 厌倦,身体疲劳或疾病,也会影 响到动作技能的发展;复杂技能 可能比简单技能更易出现高原 现象。在复杂技能中,单个动作 的连接以及整体技能的程序都 较复杂,分解练习中的单个动作 的执行时机、力度再整技能中都 有不同的要求,整体练习中的策 略调整可能产生高原现象。 24反馈:自然反馈—动作完成 自然产生、不需要借用其他方式 而产生的信息,是动作的必然结 果,不需要他人告知自然可以获 得的。视觉、听觉、触觉、本体 觉,都属于自然反馈的信息源。 追加反馈—动作执行后所获得 的信息是凭借外力和外物对于 动作结果所外加的信息,如计时 和评价结果。不同类型的技能学 习有不同的反馈要求,即刻的结 果反馈有利于复杂任务、开放性 任务和不熟练任务的学习,而适 当地延迟结果反馈较利于简单 任务、封闭性任务和较熟练任务 的学习。 25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 技能对掌握另一种的影响。正迁 移--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 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负迁移--- 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 成产生消极影响(妨碍新技能的 获得)。 26体育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 础:确定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 学目标及其作用和明确化)。选 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和途径 (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 依据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依据 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依据学校 的具体条件)。分析教学对象(分 析学生的体育态度;分析学生的 认知—运动能力)。选择教学组 织形式与方法(体育教学组织常 见的心理学分组形式,能力、兴 趣、有伴分组;体育教学基本方 法的心理学分析包括讲解法与 示范法;分解和完整练习法;预 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启发思 维言语暗示刺激正误对比强 化单独与减速练习游戏法与 赛法;体育学习方法的指导—自 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 习法)。实施体育教学评价,据 体育教学目标和测量收集资料。 27体育优等生:进行指导,促 进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 好的发展,并形成自己的特长。 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并安排 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技能,激发 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 习兴趣,也可以安排一直几名基 础较差的学生有他们负责指导, 培养他们善于帮助他人、同情弱 者的意识和行为,有助于调动他 们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一般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 标,鼓励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力,争取更大进 步,要争对他们存在的主要问 题加强指导。 体育差生: 2)体育差生首先要提高他们的 自信心,对他们通过努力后所 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及 时的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 体育学习的成功感和乐趣,增 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 心;要教育他们认识到参加体 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性,通过 多种手段和方法,让他们从体 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体验到体 育活动的乐趣和益处,激发对 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体 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 时,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 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此外, 对于体育差生,除了由优等生 负责帮助外,教师要给予他们 特别的指导,并要在同学中消 除对他们轻蔑的思想,努力营 造民主、平等、友好的课堂教 学氛围。 28个性倾向性的差异:体育动 机的差异;体育兴趣的差异;体 育态度的差异。 29四种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 的典型表现及与高级神经活动 的对照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上篇试题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运动兴趣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 第六章运动归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 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 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 下篇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运动兴趣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 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 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体育心理学论述题

四、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30分。 37、以某一专项为例阐述培养学生学习目标定向的评价方式。 学习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平时多次考试(过程评价)和最终期末考试(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评。例如,一套16个动作的武术套路动作,教师安排6次课进行教授和考试。 第一次课:教授完前4个动作,当课堂可以留出5分钟的时间进行测试,可以不打分,但要对学生的基本完成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次课:教师教授完第5-8个动作后,可以对学生进行前8个动作的测验,并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以及相比第一次课完成结果的进步度综合进行打分。 第三次课:教师教授完第9-12个动作后,可以对学生进行前12个动作的测验,并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以及相比第二次课完成结果的进步度综合进行打分。 第四次课:教师教授完第12-16个动作后,可以对学生进行前16个动作的测验,并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以及相比第三次课完成结果的进步度综合进行打分。 第五次课:教师在安排了整套动作的复习后,留出大约2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整套动作的考试,并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以及相比第四次课完成结果的进步度综合进行打分。 第六次课:教师组织学生复习整套武术动作,之后对学生进行结果评价。 最后的成绩可以将第二次课到第六次课的成绩进行平均或按比例计算分数,最终得出的成绩即为该学生武术课的成绩。 教师在每次测试后或者每次学习完一项技术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如“我掌握了么?”“我和上节课比较提高了么?”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自我纵向比较,而不是和别人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学习目标定向的形成。139.151、试述教师在运动技能训练过程中进行心理训练的注意事项。 心理技能训练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化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机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注意事项:(1)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要处理好心理技能训练和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训练之间的关系,应该把心理技能训练同专项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 (2)预防为主,调控在先:进行心理技能训练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3)长期坚持,系统训练:进行心理技能训练要有计划的进行并且长期坚持。 (4)专家参与指导:心理技能训练一开始就应在专业运动心理学人员的指导帮助下进行。 (5)积极主动,自觉配合:心理技能训练的效果,首先取决于运动员或其他受训者的自觉积极性。 (6)用量化指标评定训练效果:用量化指标评定心理技能训练的效果可使运动员或其他受训者得到及时和明确的反馈,这是维持和提高心理技能训练动机的关键。 152、谈谈对运动中行为干预方法的认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