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_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_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_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_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_物理论文

论文导读::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物理论文。论文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好物理既要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同时更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固然有复杂性的一面,但是只要我们抓住物理学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门功课是完全可以学好的。在此,笔者就想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学好中学物理。

一、要善于观察, 于观察的过程中学习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科学。这些现象包括力现象,声音现象,热现象,电和磁现象,光现象,原子和原子核的运动变化等现象。学习物理的主要任务就要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其中的规律,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使同学们知道和掌握,以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由物质构成的,许多生产和生活现象都是物理现象,要学好物理,就要认真观察周围存在的各种物理现象。

观察首先要广泛,全面。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因而,这些同学往往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学习物理时,往往实物感较强,思路较宽,比较容易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例如,看到彩虹,不是单纯地好奇于她五彩斑斓的色彩,而应注意观察里面有几种颜色?为什么有这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是如何排列

的?为什么会是着这样排列的;打开收音机,不应只是单纯地听一听美妙的音乐,而是看一看里面有哪些元件?这些元件是怎样组和的?为什么通过这些元件可以听到电台广播?电台广播是如何发送的。勤于观察,善于提出问题必将使自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自己去看书,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有的放矢,必将打消畏惧物理的心理,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

观察要有针对性。同学们在广泛观察的基础上,应该重视观察与已学的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初中学习了'压强'这个物理概念,我们就要注意观察物体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压强与作用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象载重拖拉机的履带;载重汽车的后轮变成四个;刀磨快了才好切东西;以及钉图钉、缝衣服、在沙地上行走等等。都应该注意这些日常现象,并能将这些现象与'压强'这一概联系起来。久而久之,脑中必然积蓄了大量的物理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物理知识。

观察还必须目的明确。俗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看到的现象,不应专注它的好看与新奇物理论文,而是应当找出这些现象后所隐藏的物理原因、物理规律。例如:纺锤型的圆锥滚轮沿V形轨道向上滚。

我们不应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滚轮放在斜轨下端是不会自动向上滚的。我们只要知道滚轮向上滚时,重心是不断下降的,那么滚轮上坡的道理就会一下子明白了。另外,看到硬币浮在水面上,应该与液体的表面张力联系起来;看到肥皂泡上五颜六色的花纹,应该与广的干涉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观察的目的才算达到了。

我们千万要忌讳对周围的一些现象漠不关心,不观察,不思考,这对学习物理是不利的。其实,物理上许多定律的发现和重大的发明都是源于观察的基础上。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建立在仔细观察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的基础上的。瓦特在烧开水时,观察到水蒸气产生的力量推开了壶盖的基础上,发明了蒸汽机等。过去一些同学进入中学后往往觉得物理越学越难,这和他们长期困于书本之中,不注意观察周围的生活和现象,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恐怕不无关系。

二、要重视实验, 勤于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绝知此事要躬行。'他说,要获得知识,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不够的,还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把知与行、脑与手结合起来。

中学阶段,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上老师将演示很多的实验,学生也将做许多分组实验。对这些实验,对这些实验,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明确实验的步骤。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依据步骤,认真实验,仔细纪录,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另外,同学们自己也应尽量创造条件,多做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

学习了'重心'这课后,可用不规则的木板通过'悬挂法'找出其重心何在;学习了'摩擦力'这课后,可用向橡皮筋系在木块上,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物体的质量,看出水平面上摩擦力与重力间的定性关系……,这些实验对我们掌握物理规律是十分有益的cssci期刊目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可能都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十几年,我国中学生在国际上的一些著名的竞赛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一些重要的科技发明与发现却与我们无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还很不够,还远远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手操作潜能。

物理学习忌讳不重视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只凭主观臆断。这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大概'、'差不多'、'估计'等等这些词是不应出现在物理中的。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往往印象是比较深的。通常人们往往认为触电是与电势有关的。如果亲自做过人体带电的实验,发现人体带上几十万伏的电势也不会触电,从而知道触电是由于有电流通过人体而发生的。

不依据实验,只凭主观臆断去学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学们必然觉得这些物理概念与物理知识非常空洞与抽象,必然会觉得物理难学。

三、要勤于思考, 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它的规律性很强,单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物理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规律。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

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这句话正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勤于思考,首先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具体的

实际中加以培养和训练。每学过一个概念,要力图弄清:这个概念是怎么得来的?如何定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学过一个规律,要力图搞清:这个规律是如何得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和其他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做一道习题,要力图搞清:这题描述的是什么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如何?该用哪个规律去解题?……只要同学们能够改变'上课记笔记,复习背笔记,考试全忘记'的机械学习方法,摆脱'为交差而作业'的被动状态,克服做作业'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一定会由'勤思'而'善思',由'善思'而'善进',不断提高我们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

实际学习中,有的同学解题时从容不迫,灵活自如,单刀直入,十分简洁;有的同学则迷茫混沌,步履艰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出的答案却往往繁杂冗长。剔除学生天资的因素,主要还是'思'与'不思'、'勤思'与'惰思'的原因。俗话说'刀子越磨越锋利,脑子越用越灵活'。伟大的电学家福兰克林也曾经说:'用着的钥匙永远光亮',正是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相信同学们只要坚持独立思考,认真理解,物理会越学越轻松。

物理学习切忌张冠李戴。不注意规律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拿起题目就去'套公式、套类型'、'依葫芦画瓢',结果往往要出错。做物理题目要想到它的物理过程,不能把物理题简单当作数学题去解。

四、要善于总结, 把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理解清楚,切忌一知半解物理论文,模糊不清

各种物理规律总是寓于力学、运动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之中,它们联系密切又千变万化。因此,学习物理除了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外,也要学会总结,提纲挈领,把'厚书'变'薄',又要学会能举一反三,联系到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会将'薄书'变'厚'。这样,将知识系统化,纲领化,就如同鱼网一样,收的拢,撒得开,张网撒一片,收网几条线。物理知识必然既然有序,条理分明。对于每一章的复习,勤于总结,首先要学会写一个'知识结构小结',可以包括:全章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些什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哪些是重点?这章学了那些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公式?这些规律是如何得来的?各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与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知识小结应当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内容准确。小结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文字型、方框图、表格式、树型结构等等均是可以采用的。

其实,小结的过程,也是认识再提高的过程。每次认真做完一次知识小结,就如同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立足高处,俯揽全局,奇景异观,尽收眼底。经过总结的知识,既易融会贯通,又便于理解和记忆。

物理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对所学的知识一切都模糊不清,各知识点混淆在一起,变成了一锅粥糊。遇到题目,觉得是这个知识点的,又觉得是那个知识点的,分不清楚,左右为难。现在有些同学觉得拿起题目无从下手,我想大概就在于不善小结,各知识点模糊不清的缘故吧。

五、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学好物理。

很多物理知识都来于生产生活,反过来又指导我们改进生产生活。因此,我们不应把物理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这么说:作一门纯理论来学习与研究,那样自然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如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同学们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同学们经过几年的学习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如能再加上做到上述几点。我想,学好物理这门学科也将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十二种方法

中学物理实验常用方法 一、观察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观察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是科学归纳的必要条件,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 能够为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探究提供信息和依据。常用观察方法有: 1.观察重点,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如做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时,学生只听到“嘭”的一声, 看到瓶塞跳得很高, 对真正需要看的现象———塑料瓶口出现的酒精烟雾却视而不见,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交待, 提醒学生, 然后再进行 分析。 2.前后对比观察, 抓住因果关系。如学习密度一节时, 我首先让学生区分铜块、铁块、铝块、石块、酒精、水等物体, 通过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软硬来辨认。然后出示用纸包住的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 怎样区分它们?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 它们的质量不同, 因而得出相同体积的物体质量不同, 也是物 质的一种特性, 从而引入密度概念。 3.正、反对比观察, 深化认识。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多采用一些正反对比的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知识, 拓宽思路。如探究声音的产生, 即无声又有声;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 即增大气压, 沸点升高, 减小气压, 沸点降低。 二、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指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关,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 单因素的问题, 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使学生学会学习。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时, 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 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 通过学生实验, 得出欧姆定律I=U/R。另外,研究导体的 电阻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液体压强的大小、浮力大小、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电流的热量的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也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完整)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教师物理学习心得 今天,我到开平税东中学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举行的初中物理教师培训会,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活动安排是: 1、听税东中学李红梅老师主讲的《电功》; 2、听税东中学张国英老师对该课的点评; 3、由市教研员冯国武老师点评; 4、观看由丰南三中袁桂莲老师获得省一等奖课《杠杆》的录像课。 听、两节课,给我很大的震撼。看到物理教学发展之快,也看到教学观念的转变,还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是自己增强了紧迫感。 两节课共同的亮点是: 1、实验的创新。袁老师的杠杆突破传统教具的束缚,敢于逆向思维,大胆用不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进行实验探究。也巧妙的解决了力臂测量的难度。因而是袁老师的课插上了成功的翅膀。李红梅老师的实验也另辟蹊径,改进了原有实验,操作方便,且增强了趣味性、生活性、思考性。 2、让物理走进生活。两节课都从生活中的物理开始,进入物理的殿堂,最后又都回到生活。袁老师从让学生设计拔木板上的铁钉开始,到后来生活中的杠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认识,

更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李老师把身边的电热隐患和血淋淋的惨痛教训搬到课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用电的重要性。 3、教师的亲和力。教师就是学生的益友,因而课堂是民主的、平等的,也是开放的。 4、教师的语言魅力。听她们讲课是一种享受,语言言简意赅、音色优美、语速适中。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物理教师学习体会 通过十几天紧张的学习,我的物理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位专家、指导老师给予我具体高效的指导,视频课例、在线研讨、老师现身帮教,使我收益匪浅。对今后的教学我充满了信心和憧憬。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物理教学要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 1、关注学生必备的物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索质,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物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避免向学生传输说教式的、纯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的是对生活有用的物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物理,使学生的观念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去获取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信息,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分析、加工这些信息。 2、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物理需要 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要求的多元性。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掌握全体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动态,运用联系生活、启发兴趣、淳淳善诱的方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

物理教学类论文题目

附录:物理各类毕业论文题目 二、实验类 1、复摆实验仪的研究 2、杨摸量实验仪研究 3、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的改进 4、浅议氦氖激光器在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全息照相实验技巧探讨 6、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7、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讨论 8、钢丝的切变模量与扭转角度关系的研究 9、物理实验测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10、向心力实验装置研究11、重力加速度测量实验装置研究12、液体表面张力实验装置研究13、MATLAB在声学实验中的应用 10、镜像声波演示装置的设计与制作11、静电起电盘电荷收集装置的研制 12、非平衡电桥在非电量测量中的应用13、载流圆线圈平面内任意一点磁场的测试与理论分析14、非线性电阻特性的实验研究15、简易万用表的设计制作及校准 16、体效应管负阻特性的测量研究17、微波光学实验研究 18、组合测量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19、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微小形变实验方法的改进与研究20、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光致双折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1、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四波混频特性的实验研究22、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23、如何做好学生分组实验24、如何测定弹簧的有效质量25、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26、固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分析 27、光学谐振腔的优化设计28、对大学物理改革的思考:用电脑模拟实验过程29、理想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30、物理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31、光电效应伏安曲线研究32、物理实验对学生科学好奇心的培养33、大学物理实验专题课件研究34、激光全息实验分析 35、设计性实验研究 36、物理模型与中学物理教学37、CCD技术及其应用38、考研对我院物理本科教学的影响及对策39、塞曼效应实验研究40、H-D原子光谱实验的误差分析及其优化41、如何实现电机的变速42、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43、计算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法类 1、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2、谈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3、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老师 4、物理习题隐含条件的探讨 5、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讨 6、高中“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总结 7、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分析8、论物理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 9、新的中学物理课程目标分析(择其某一项)10、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素材研究 11、物理教学中的创造人格培养12、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13、试论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14、对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改革的思考 15、未来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结构之设想16、现行物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有关评价 17、对高中某一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教学研究(电磁学,光学方面)18、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 19、高一物理新教材的比较与评价20、论非智力品质在物理学习中的形成与作用 21、中学物理光电实验如何适应新课标的改革22、中学物理教学中互动作用的深入探讨23、用FLASH制作自由落体运动的课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24、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在物理教学中Powerpoint应用经验及技巧26、如何用Authware互动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7、中学物理兴趣培养初探28、在中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可行性初探 29、用Flash制作课件效果评析30、Powerpoint物理课件实用性与演示实验剖析 31、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结构分析32、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经验交流报告

初中物理教学经验交流报告 今天,我能够代表青云一中的物理老师和大家一起交流教学经验,感到非常高兴。下面就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分享,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赐教。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力搞好入门教育,多种方法共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在物理课堂中,有效的利用兴趣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新奇,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求知状态。对此我们采用的方法包括: 1.实验培养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课得天独厚的优势。物理课中的各种现象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让学生做好课本上的每一个学生实验。其次将书上的有些演

示实验如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改为学生实验。让他们更真切的看到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最后,除了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和小制作,还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组织学生参观。如当我们讲“平面镜成像”的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潜望镜,感受平面镜的作用。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故事培养兴趣 精美生动的故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直接的途径。物理学中,每一规律的发现都是科学的血汗和结晶,其中包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如在教学电流时,可插入安培专心致志学习的故事。这样对调节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心理,培养学好物理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学以致用培养兴趣 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时,他们总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所以我常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实际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物理非常有用,无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照相机为什么能成像?为什么冬天冷的时候窗玻璃上会有冰花?照明电路为什么有时会出现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物理,从而培养他们对物理的爱好。 4、成功巩固兴趣 当学生意识到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或已经成功,他们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强烈的兴趣投入到未来的学习中。在教学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引起兴趣:一是在讲课的过程中,适当的提问时,当学生有了圆满的回答后,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加以表扬,并婉转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使学生感到成功,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在考试中,特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从实际出发,点燃学习热情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爱动,而且有很高的求知欲望。物理教师要掌握这些特性,充分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身为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我们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设计适宜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论文,从实际出发,点燃,学习,热情,中 一、从实际出发,点燃学习热情 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爱动,而且有很高的求知欲望。物理教师要掌握这些特性,充分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身为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我们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要重视物理教学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另外要时刻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之上;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认知水平。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点燃学习的热情,才能促使学生对初中物理产生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传授学习方法、敢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得来的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符合素质教育的。 二、从实验出发,绽放学习魅力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实验需要实践,提倡手脑共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不断的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就能

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加深理解,提升综合素质,更会提高课堂时效性。因此,物理教师要重视课堂实验教学,要有充分的准备,将生活融入物理教学,经过观察、思索、操作、研究、分析等实验过程,使其学生领悟知识,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加强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1.传授实验方法 颠覆传统的教学手法,坚持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在教学时,要尝试将传授课转变为学生自行探究的课堂,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展现能力的平台。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通常会接受亚里士多德观点,并通过用力推箱子,箱子才会动,停止用力,箱子就静止的简单实验,误以为“物体运动的原因是靠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斜面、桌子、毛巾、玻璃、尺子等相关实验器材,然后分组进行实验:同样的斜度让同一个小球在上面自由滑行,然后分别从玻璃、木块、毛巾等三种物体表面上通过,对通过距离做好记录,让学生初步得出一个结论,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得到最终的结论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力,并提出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了知识。 2.突破实验局限 初中学生都是刚刚接触物理这门课程的,不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用简单实验诠释大道理,实现事半功倍的目的。例如:学习《物态变化》这一课时,以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去观察雪与霜,他们通常会认为雪与霜的形成是

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

初四物理复习学案实验方法和公式 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 1. 控制变量法 4. 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2. 等效替代法3. 转换法 5. 类比法 6. 物理模型法(理想模型法) 一、使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 1. 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 2.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 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5. 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6. 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7. 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8. 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关系; 9.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10. 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关系. 二、等效替代法: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的方法。 1、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时,用它排开水的体积等效固体的体积; 2、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得拉力,从而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3、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等效的方法测定大气压的数值;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5、求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三、转换法: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转换法的实验例子: 1、利用小球的振动来判断发声体在振动; 2、根据苹果落地的现象证明重力的存在; 3、利用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4、根据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远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5、利用纸片的飘动来判断气体压强的变化; 6、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现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7、通过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热运动; 8、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9、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可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判断; 10、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通过它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四、实验加推理法:有一些物理现象(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会怎样运动?),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可以永远运动下去、真空不能传声等结论,都是这样得到的。这些结论

初中物理教学经验总结材料分享

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可突然却发现头脑中并没有存下一条成文的“经验”,简直是一片空白。静心思考、认真回顾,才发现这么多年的教学,更多时候凭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经验,,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和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格,灵活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因为我一直信奉“教无定法”,教学的确要“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因知施教”,必要时“死教和活学结为一体”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当然无论是何种模式和方法,都少不了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用心去教”。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但称不上经验,与老师们交流和探讨一下。 一、给学生留好至关重要的“第一印象”。 我不知道在大家心目中什么是“好”的第一印象,我的观点是:几节课下来,你给学生要留下比较鲜明的初步感觉:这是一个治学严谨、知识渊博、严爱有加的老师,他不但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且对自己要求也严格,在今后相处的日子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抱着一种“说干就干,干就往好处干”的心态去工作、去学习,任何人、任何时候不能懈怠。另外,作为一名教师在衣着、言谈上应大方。如果你给了学生这样的印象,我想以前多么散漫的学生,也应该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就算没有改善和提高,心灵上也会形成一个“触动”。 二、严爱兼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我最深的感受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给他们知识,更要给他们细心的爱护和严格的管理,也就是严爱兼施。因为知识重要,但是懂得如何“学知识”和“学会做人”更重要,所以作为老师除了要有精湛的业务、全面的知识,而且要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做到既能严格要求,又能爱生如子。实践证明:有些事情需要用爱心来暖化,但是有些时候更需要用严格的要求和纪律来约束,离开了纪律和约束有很多事情会走形和打折扣。所以我的观点是:该爱则爱,该严格必须要严,而且一定也不能留情,即“爱而不溺,严而不疏”。这样一来,学生对你的感情是“敬”、“怕”、“爱”的交织,有话既想和你说,干任何事情时又不会肆无忌惮,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用生动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的活力。 按照新课标要求和我校的课改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实施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探索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更能适应课改的要求,在课堂上,我很少自己一言堂,只要课时内容允许、教学进度允许,我总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在学生的讨论、师生的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把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掌握的更牢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另外多让学生参与进来,也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初中物理小实验论文集锦

初中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初探 1. 初中物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和“小验”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其“小实验”指的是那些穿插在物理课文中或课后习题中一些内容简单、材料易得、操作容易的物理小实验。新课中的初中物理课本中增加了许多有趣的物理小实验。以教版教材课本为例课文中就出现了30多个物理小实验; 2. 初中物理小实验的特点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小实验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下而就对这些小实验的特点进行归纳。 1. 1内容紧密配合教材贴近学生生活 初中物理的小实验都是伴随着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在进行,穿插在物理课文中或课后习题中。其内容都紧密配合了新课标中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而且题材大都取自于日常生活。例如:九年级课本中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节中的硬币“跳高”比赛实验等。 1.2实验材料取自日常生活容易实现 这些物理小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非常容易得到。例如:硬币、筷子、尺子、鸡蛋、玻璃球、易拉罐和包装盒等。这就保证了学生在课后或回家 也有条件制作、设计和研究这些物理小实验。 1.3实验形式灵活多样便于操作 初中教材中的物理小实验主要有3种类型:制作型如: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等)、研究测量型(如:测量自己的步行速度、探讨真空不能传声等)、应用思考型(如:找重心、纸锅烧水、筷子提米等)。这些都是很容易操作、设训和完成的小实验内容。 2课程设计中安排好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意义 2.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实验大都是内容贴近生活的,用的材料是学生生活中能见到的东西,操作起来又简单,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学生做起来会具有亲切感。小实验的效果也都较显著的,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 2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初中生心理发展正处于过渡阶段,相对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占优势。学习的内容要通过形象的实验才能更好的理解。小实验都是紧密联系课程内容的,所谓“所闻不如所见”学生通过小实验能形象生动的将教材内容展现出来,亲自操作小实验能够更生动的理解所学的内容。另外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能够有更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物理知识的巩固。 2.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实验课本来就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初中课本中的物理小实验都是比较适合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的,这对调动学生的双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另外,鼓励学生多对课本上给出的小实验进行改进,在自己生活中发现替代物品或自己设训一实验,这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好机会。 2. 4有助于养成学生留心生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小实验的内容和所需要的器材都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学问。在进行小实验的教学时,鼓励学生从自己身边发现题材,寻找替代材料进行实验,这使学生养成留心生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一旦 1

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经验方法总结-

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经验方法总结 物理教学是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总结出基本物理规律,也通过实验对物理理论进行验证。通过物理实验,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增加对科学的兴趣。物理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实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一、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现状 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校的课时安排和考试形式,物理实验课的课时总是不能满足,物理实验室的配置虽然都已经基本完善,但是后面实验消耗的补充总是难以满足。就这些情况而言,就显得微课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尤为难得。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以教学视频为基础,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和展开教学。它和传统教学例外,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基础课堂的补充完善以及拓展。 二、把微课运用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方法论述 (一)微课的制作要“精”,选取要“简“ 在日常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收集和录制一些实验进行比较胜利的,实验结果比较明明的实验。而且视频时间不能过长,应该做到时间短、内容精。正常情况下,一个统统的实验大凡在几分钟左右。 例如,观察水加热至其沸腾这个实?,在课堂上完成就需要很长时间,有可能加热方法有问题,一节课时间也达不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前期水加热升温慢,后期升温又变快,要明确这一过程的话就必须要求实验用水的温度偏低。这个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危险。若学生利用微课学习这个实验,在课前,就对这个实验有一个基本认识。若是课后,学生也可以在家完成实验。这个实验当然时间合宜过长,否则学生简易注意力不集中。 (二)微课是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的补充完善 实验作为物理学学习的基石。我们可以用视频补充教学,但是不能用视频代替教学,微课只是一种教学补充手段。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要亲自动手,或者通过团队协作分工进行实验。这样才能对某个实验有真切感受。微课只是一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

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 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心。教师不仅仅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缺乏思考。叶圣陶先生早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论述,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使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既扎实又灵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几点学习物理的方法指导: 一、指导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实验的习惯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编教材中指出“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存在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见,重视物理实验,掌握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是实验教学成功所在。 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做好演示实验为前提,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做好实验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学习大气压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眼,这个小眼起什么作用,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多细心观察周围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并与课本知识联系。如学习压强、摩擦后,可以有意识地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用针在缝被子时,为什么手上套上顶针箍,并把针在头皮上摩擦,这目的又是什么,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材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依据,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物理课本文字精炼,语句准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与一体,完全适合与中学生阅读、理解、探索。 教师在开始上物理课时就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新教材编排体系,首先要阅读课前问号和课题,了解问题的提出,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阅读小标题、插图和正文,读小标题可以知晓知识框架,插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补足个别学生孤陋寡闻的现象。新编教材中的插图很多,且许多插图具有漫画特征,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重视对插图理解,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认真分析插图中的每一条线段,每一部分图示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示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学生会看插图,对掌握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是很有帮助的,能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通过对正文的阅读,抓住中心。认真揣摩每一个定义和规律的内容、物理意义,明确公式和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如公式P= gh适用于液体的内部压强,而计算大气的压强不可以。又如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要使学生掌握这一定律,需要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想象推理到位,同时应以文字上进行化解,知道物体在什么时候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什么情况下又保持静止状态。这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物体,适用条件又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从而真正理解掌握这一结论。同时指导学生提问对比联系,如在学习“比热”时,让学生回忆密度、燃烧值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它们在公式、单位等方面的共同特征,揭示它们都是“物质特征”这一本质,从而正确地形成概念。 三、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好学习指导书 编写《物理学习指导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为学生学习教材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资料,更好地学好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发展自己的爱好与个性。 《物理学习指导书》设立了“学习要求”、“怎样学习”、“阅读材料”等栏目。通过这

物理常用实验方法

初中常用物理实验方法 巴普洛夫认为:“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是思想的总结,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要大。”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提高素质,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探究物理实验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种, 常用的有观察法、比较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建立模型法、理想实验、图像法。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简单的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但它和一般的看不同,观察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感知活动。因此,亦称科学观察。 实例:水的沸腾: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刻度值。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让学生观察小纸片在扬声器中的运动状态,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观察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的运动情况,就会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除此之外还有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滑动摩察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通过比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利用比较又可以进行鉴别和测量。因此,比较法是物理现象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电动机和热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同学们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实例:象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它们的发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装置。而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都是内燃机但是从它们的构造、吸入的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再如蒸发与沸腾的比较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不同点从发生时液体的温度、发生所在的部位及现象都不同。还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压力;电功与电功率等。 三、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其几个物理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物理量影响某一个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之,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实例:在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时,为了研究方便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须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它们的电阻,然后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用材料横截面相同的导线,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相同的导线,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的关系,应选用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线。`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研究动能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质量温度的变化的关系;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因素采用此法。 四、等效替代法。所谓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的问题变换成熟悉简单的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思维方法,它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例:研究串联并联电路关系时引入总电阻(等效电阻)的概念,在串联电路中把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电阻都大,把总电阻称为串联电路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物理教学经验交流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丰富的各位同仁面前谈论教学经验,着实有些惭愧。所以,今天在这里我只想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全力搞好入门教育,多种方法共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是八年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色光”“纸盒烧开水”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验现象,如“出入水中的筷子会变弯”“同样通电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向课堂要质量。 八年级学生学业负担重、任务多、学习时间紧、思想压力大,加之中考物理只占70分,导致大部分学生不重视物理学科,更谈不上课前主动预习、课后主动复习。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向课堂要质量。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1.精心研究教材、努力吃透学生做好备课工作。在每节课开始前,都要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除了备写基础知识外,还引导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物理学知识,关注物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交流的能力。 2.采取形式多样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什么方法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有效、高效就是最好,适合学生就是最好,我想这也就是所谓的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吧!采用形式多样教学方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如:小组合作、动手探究、成果展示、我来当老师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但是无论方法多么新奇,课堂多么多彩,作为新手的我们,也一定不要脱离我校“三基三导五步教学法”的主流方向,在大方向的指引下,适当加入我们自己的创新。 3、重视课前预习和积分卡赏识语的有效使用。 其实对于这两点是学校要求我们必须做的,是我们新世纪学校独有的教学特色,以前我们也预习只不过是单纯的看看书,往学案上填一填,其实说实话,学生根本不用动脑就能完成学案,可是自从瑞风老师那次培训之后,我才知道预习也可以这么丰富,其实方法大家都知道,我想说的是一定从思想上重视,才能从行为上有所改变。对于赏识语与积分卡的使用,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拒绝的,因为对于一名男教师而言,我实在没有什么华丽的词汇去赏识他们,主要自己从心里也感觉说出来的话有些不自然,可是听了霍林河二中于主任的那节课之后,我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因为我被这节课深深地折服了,于老师那激情澎湃的劲头,学生那争先恐后的士气,上完课老师和学生还意犹未尽的感觉,至今都

初中物理实验题解题方法和思路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题解题方 法和思路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用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第一、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第二、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第三、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第四、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条理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第二、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量的等值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也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4)实验的设计性 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5)实验的开放性 这种方法是多向思维、全面考虑、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把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考虑到.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6)实验过程的评估性 科学探究题是近几年各地市中的宠儿,它们分别从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出发,考查某一个或某两个知识点,此题是考查交流与评估方面,看学生能否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充分体现了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改进实验进行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乐于探究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物体的颜色课外实验 【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仪器和器材】 三棱镜,白色光屏,平面镜,狭缝,红色玻璃和蓝色玻璃,红纸和蓝纸。【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学好物理,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但必须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实验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正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演示实验的改革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做法,与同行们研讨。 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作法,与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作法,与同行们研讨。 一、思想上增加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最重要的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学习的效果。优质的物理课堂无不时时处处闪烁着思维的火花,抓住了思维训练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若从学生身边的物理事实和现象创设情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物理的现象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知所要进行的学习是很有意义及有用的。 例如:在《气体的压强》一节教学开始时,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向易拉罐中倒入一些水,用酒精灯加热,在罐口出现“白雾”时,迅速用橡皮泥封住罐口,让易拉罐冷却,学生观察发现易拉罐变形且发出声音。实验有声有形,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期待,本节课要学什么自然也就明确了。这个实验的价值不仅在于很好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为什么在易拉罐罐口出现“白雾”时,迅速封住罐口”?“罐口出现“白雾”说明了什么”?“这种排除空气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还有哪些应用”?一系列的问题的设置教学过程中,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发展。 二、发挥好实验教学的作用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也必然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明晰概念和规律,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有意义。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的定义、定理、

初中物理教学经验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经验总结 呼兰区第八中学张鹏 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由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教”的教师。这个“促进者”的角色特别适用于新课程中的教师。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唯一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宰权,严格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太受教师的关注。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 1、做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潜能的“教练”。 2、做学生心理的支持者。 3、做课堂上的促进者。课堂上的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与鼓励。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由于这种和睦、温暖的关系,一种富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二、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1、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 (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 (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3)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