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漂母祠墓导游词

漂母祠墓导游词

漂母祠墓导游词
漂母祠墓导游词

漂母祠墓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漂母祠参观游览。我叫XXX,是……公司的导游。下面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愿这里的参观游览能够给您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漂母祠始建年代无从查考,历史上一直是淮阴著名的古迹,许多文人墨客曾经留下吟咏漂母祠的诗文。明清时期,码头古镇水患频仍,漂母祠废圮。现在我们见到的这组建筑是在原址上复建而成的。

漂母祠匾额是由书法家姜华先生书写的,前面的楹联:一饭助王孙,德寄春风荣故里;千秋瞻漂母,名随芳草到天涯。是由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辽宁建平杨晓雁所撰,书法家……所书。

漂母祠

门额:大爱无垠。

楹联:仁义何关贵贱,莫笑微身,纵使豪奢应愧色;情怀勿论古今,若能济爱,岂愁尘世不盈春?是四川成都何长庆先生所撰。

第一展位:前言

淮安古称淮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这片多情的土地养育了诸多精英豪杰,见于史书记载的历史文化名人迭出不穷,漂母、韩信、枚乘、步骘、张耒、龚开等历史文化巨人,就是杰出代表。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历史画廊增添了光彩,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展览通过漂母有关历史故事的展示,告诉观众漂母是我国古代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她用无私的母爱、善良的呵斥和纤弱的双手,将一位落魄的淮阴少年——韩信推上历史的峰巅,在她身上所显现的道德的标高和人性的光华,令后世的人们顶礼膜拜,俯身再三。

第二展位:淮水汤汤、源远流长

淮阴地处苏北腹地,长淮尾闾,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为古代先民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他们在这里勤奋稼穑,将这里开发成富庶的鱼米之乡,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安徽泗县一带),建徐国。夏、商、周三代,徐国是东方大国。徐君行仁义、重教化、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淮阴作为徐文化的中心区域,崇德、尚礼、仁爱思想也深深在此扎下根来。

春秋时期,这里人烟稠密,民生经济快速发展。淮水岸边诞生一座著名的城市,旧以山之北、水之南为阴,这座城市被称为淮阴。公元前512年吴王派孙武、伍子胥灭掉徐国,淮阴属吴国。春秋末期至战国,淮阴地处淮泗交汇,南北要冲,是淮河下游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为吴、越、楚争霸和会盟之地。

秦汉之际,历史的长河在这里翻卷出一朵绚丽的浪花,淮阴城下一位普通劳动妇女——漂母,与一个流浪少年——韩信在淮水岸边相识,演绎了“一饭千金”的千古佳话。漂母是我国古代成功的育人典范,是屹立于淮安大地上的一座不朽的文化丰碑,堪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性代表。

第三、四展位:大爱无涯、母仪天下

漂母,姓氏和生卒年不详,是秦汉之际淮阴城下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经常和一群妇女在淮阴城下淮水岸边浣洗丝絮。司马迁将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老妈妈称为漂母,还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了她施济韩信的故事。韩信少时家贫,母亲去世以后,韩信的生活便没有了着落,先是在南昌亭长家寄食但却遭遇“晨炊蓐食”,被南昌亭长的妻子赶了出去。韩信流落到淮水之滨临流垂钓,钓鱼也不能填饱肚皮,韩信便经常挨饿。漂母见韩信饿得可怜,便主动将自己带的食物分一部分给韩信。韩信天天来钓鱼,这位老妈妈也天天来漂洗绵絮,老妈妈每天都带些东西给韩信吃,一连几十天,天天都是如此。韩信失去父母的照顾,又饱尝别人的白眼,在饥饿绝望中能得到这位善良老妈妈的帮助真是感激涕零。韩信发誓说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她的恩情,漂母听了却不高兴地回答:“大丈夫当自食其力,我是同情你身为王孙却处境困难才给你饭吃。瞧你现在这个样子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你要认真想一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好好地去努力才对呀!我这样做哪里是指望你将来的报答?”漂母的话语短情真,不矫不饰,让一个民族冷汗涔涔地记忆了几千年。

俗话说: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即使一点点微小的帮助也是很可贵的,最难能可贵的是漂母在自己的生活也比较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同情、怜悯之心帮助韩信,而这种真心诚意的帮助又是永远不会想着要得到报答的。如果说此前韩信寄食南昌亭长处,亭长的妻子是用一种隐晦的方式教育了韩信,那么漂母给予韩信的则是醍醐灌顶般的荡涤。漂母将无私的母爱授予萍水相逢的韩信,而她激励韩信的话语更使韩信振作精神。当时的韩信确实很落魄,但他并没有沉沦,漂母在给予他物质帮助的同时,也用善意的斥责激励了韩信。韩信受到漂母的抢白,哑然无语,羞愧难当,他不得不认真考虑和规划自己的人生。韩信暗下决心,一定要奋发进取,不辜负这位洗衣老妈妈的希望。

第五、六展位:千金一饭、垂范来兹

漂泊寄食的生活经历对韩信的一生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韩信因贫穷而敏感于恩怨,因恩怨而寻求图报,因图报而更加追求功名。韩信对贫中恩怨的图报心升华为强烈的功名心,构成了韩信人生成长的基本思想轨迹。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反抗暴秦的序幕,韩信乘势而起,仗剑从军。在波澜壮阔的楚汉战争舞台上,韩信运筹帏幄,自由驰骋,一展帅才雄风。他几乎指挥了楚汉战争的所有重要战役,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定三秦。及汉王攻彭城受挫,他又收兵荥阳,击破楚军于京、索之间。他以木罂渡河,计擒魏豹从而灭魏,又北擒夏说收取代地,再东下井陉,以背水列阵,诱斩陈余,平定赵国,接着传檄而定燕地。然后又东击齐鲁取临淄,壅囊决潍河,击杀楚将龙且,大败二十万齐楚联军。最后会兵垓下,一战而逼得楚霸王乌江自刎。韩信以超凡的军事智慧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演绎了一部流光溢彩、惊天动地的辉煌历史篇章,其卓著战绩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

韩信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楚汉战争胜利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被封为楚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当年曾分饭给他吃的漂母,赐谢千金。韩信这样做已经不仅仅是感激漂母当年对他的无私帮助,而是对漂母的善良表示出由衷的敬意。清朝诗人包彬《淮阴侯庙》诗云:“鸟尽良弓势必藏,千秋青史费评章。区区一饭犹图报,争肯为臣负汉王?”是啊,一饭之恩尚且思报,何况刘邦的知遇大恩呢?刘邦礼贤下士,拜韩信为大将军,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韩信决心以一生的奉献来回报刘邦的知遇之恩。及至韩信为齐王时,楚汉双方军事对垒也到了严重关头,韩信成为可以左右天下局势的重要人物。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韩信不为势利所动,他在拒绝武涉时,就说出了肺腑之言:“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劝韩信“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并向他指出继续听命于刘邦的危险性,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分析利害关系,两次奉劝韩信反叛,然而韩信仍然选择忠心耿耿地为刘邦效力,最终帮助刘邦打下了江山,为开创两汉400多年基业建树了丰功伟绩。

第七、八展位:青史流芳、丰碑永存

漂母是中国古代劳动妇女仁慈善良的典范,是伟大母爱的象征。历史上有人将漂母与孟母、岳母并列,她们用母爱哺育了中国历史上三位杰出人物。其实,漂母较孟母、岳母更显伟大,因为教育自己的子女是每个母亲应尽的义务。孟母三迁,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学到知识;岳母刺字,是要求自己的儿子精忠报国;而漂母却是将伟大的母爱授与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年,特别是当韩信表示要报答她时,漂母还严辞予以拒

绝,并激励他上进,足见漂母心地是多么无私和博大。千百年来,漂母由其真心,真善,有始有终,不但得到千金回报,还流芳青史,在历史人物画卷中占有一席之地。漂母仁爱善良的形象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目之中,人们在漂母的身上倾注了无数瑰丽的传说、优美的故事,让她汲足了人间的至真、至善、至美。有许多与漂母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在群众中广为传诵,寄托了广大群众对这位伟大母亲的无限景仰和爱戴。在漂母的故乡淮安,人们世世代代精心保护与漂母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还为她建庙立祠,享祭不绝。

漂母祠后面的这座别致的碑亭是报恩亭,漂母无私而博大的母爱、韩信有恩必报的道德情怀被传为千古佳话,这也给中国历史和文化留下了“一饭千金”的成语典故。为弘扬漂母、韩信的美德,故乡的人们立报恩亭以记之。

我们见到的这座巨大的古墓就是漂母墓,相传漂母去世时,韩信万分悲痛。他命令十万大军每人兜一兜土,将漂母的坟堆成一座大墓。

漂母墓墓名远扬,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凭吊,唐代诗人刘长卿吟诗云:“昔贤怀一饭,兹了已千秋,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诸萍行客荐,山木杜鹃愁,春草年年绿,王孙此旧游。”

如今,漂母是一个不朽的文化符号,漂母墓是淮阴大地上不朽的文化丰碑。

东西厢房

东厢房:

楚河汉界,开万古精思,棋局由来同战局;

啸宇翔云,喻一时神制,风筝从此伴心筝。

象棋的祖师

话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委经国重任以萧何,并纳萧何力荐之言,拜韩信为上将军,统领百万雄兵歼灭西楚霸王项羽于乌江,一统天下。论功行赏封韩信为楚王,并赐予免死金牌。刘邦圣旨诏曰:“韩信上将军功在社稷,封为楚王,凡卿头顶天,脚立地,铁器不准加害其身……”。

然而,韩信功高震主,刘邦惟恐江山为其所夺,于是,他用陈平“伪游云梦”之计,以“谋反”之罪将韩信下狱。

在狱中,有个叫僖孔的狱吏十分敬重韩信。一天,僖孔对韩信说:“请将军授我兵法,以传后代,为将军扬名。”韩信开始不肯,在僖孔再三请求下,他经过仔细考虑,终于答应三天后再谈。

三天后,僖孔来见韩信,韩信与僖孔相对而坐。只见韩信在地上画了两个大方框,分敌我两阵,两个大方框中间是一条界河,内写“楚河、汉界”。每方有三十二个小方格,一边布着十六方小红纸片,分别写着帅、仕、相、车、马、炮、兵等字样,另一边布着十六方小蓝纸片,也分别写着将、士、象、车、马、炮、卒等字样。僖孔见后面露惊异之色:“这是兵法?”韩信说:“你莫小看这小小的七十二个方格,它可是个能容纳千军万马的大战场哩。这十六方小纸片,各代表一方,用兵时只要文武结合,上下一致,统盘筹划,配合有方,就会千变万化,百战百胜。你精通此法后,用于兵事,无不如是,为将就可无敌天下矣。”僖孔听后双膝跪地拜韩信为师,终日专心致志地研究。后来,为了方便,僖孔把棋格画在纸上,并削木为子代替小纸片。因为这东西为木头做成,又因为用棋子布阵,像打仗却又不是实战,所以就称它为“象棋”。经过僖孔的传播,很多人学会了象棋。

中国剩余定理——韩信点兵

相传韩信投奔刘邦以后,与萧何结识,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大将之才,就向刘邦鼎力推荐,刘邦不知韩信究竟有没有真本事,就想试一试他。

一天傍晚,刘邦带韩信去军营。二人坐在点将台上,只见台下兵丁不计其数,旗旗招展,士气高昂。刘邦调来一队将士,对韩信说:“请汝为吾清点一下!”

韩信答应,站起身来,对台下将士说道:“全队将士听真,每三人结成一组,请报告余数。”将士们遵令而行。韩信再次命令:“每五人结成一组,请报告余数。”将士们又遵令而行。韩信第三次命令:“每七人结成一组,请报告余数!”将士们结合完毕,又报告了余数。韩信立刻向刘邦报告:“这一队将士共有二百九十八人。”

刘邦一听,正好对数,心中纳闷儿,怪了,这是什么点兵法呢?便惊奇地问:“此是何法点兵?”

韩信答道:“此乃乱点兵。”

“有何妙诀?”刘邦问道。

韩信笑笑说:“要问妙诀吗?没啥妙诀,就是——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开一枝,七子团圆正月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刘邦不解其意。韩信解释说:“三人同行七十稀,就是三人结成一组,余一人就等于七十,余二人就等于一百四十, 如此类推;五树梅花开一枝,就是五人结成一组,

余一人就等于二十一,余二人就等于四十二,如此类推;七子团圆正月半,七子就是七的意思,月半就是十五,七人结成一组,余一人就等于十五,余二人就等于三十,如此类推。这三次的余数之和,再同概数比较,多减,少加一百零五,就是兵的实有数了。”

韩信站了起来,往点将台下一挥手,继续说:“就拿这队将士来说,首先打量好,估计概数为三百人上下。三人一组时余一,就等于七十,五人一组时余三,就等于六十三,七人一组时余四,就等于六十。把七十、六十三、六十加在一起,为一百九十三,不足概数三百人,就加上一百零五,便是这队将士实有数二百九十八人。”

刘邦听后,有些怀疑,又调出一小队,三人一组余一,五人一组余二,七人一组余五。韩信立刻报告:“该小队是一百八十七人!”转而又笑笑说:“这次因三个数的和与概数不差上下,就不用再加或减一百零五了”。

刘邦又问:“兵数如过千,怎样点法?”

“不用过千,三百以上就另有点法了。”

韩信的乱点兵法征服了刘邦,刘邦暗自佩服韩信才智过人,终于放心地拜韩信为大将。后来,韩信为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韩信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

韩信马上分油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帅,辅助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奠定了汉朝的基业。民间流传着一些以韩信为主角的有关聪明人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

传说有一天,韩信骑马观察地形,在回来的路上,看见两个人正在路边为分油发愁。这两个人有一只容量10斤的篓子,里面装满了油;还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芦,罐可装7斤油,葫芦可装3斤油。要把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谁也没有带秤,只能拿手头的三个容器倒来倒去。应该怎样分呢?两人把油折腾来折腾去,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分开,正在愁眉不展之时,韩信正好骑马路过这里。

韩信骑在马上,了解情况以后,说:“葫芦归罐罐归篓,二人分油回家走。”说完了,打马就走。两个人按照韩信的办法倒来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两半,每人5斤,高高兴兴,各自回家。

究竟是怎样倒来倒去的呢?三种容器各自装油斤数的变化过程,可从下面的表中看出。

韩信所说的“葫芦归罐”,是指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倒;“罐归篓”是指把罐里

的油往篓里倒。通常分油要把油从大容器往小容器里倒,现在却把小容器里的油往大容器里“归”。往油葫芦里倒油,只能得到3斤的油量;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归”,“归”到第三次,葫芦里就出现2斤的油量。再把满满一罐油“归”到篓里,腾出空来,把葫芦里的2斤油“归”到空罐里;最后再倒一葫芦3斤油,“归”到罐里,就完成分油任务了。

韩信马上分油,只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但这个历史故事里却隐含着深奥的数学问题。韩信是西汉王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他不但是位军事家,勇敢机智,而且还精通数学,关于他的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麻将的由来

麻将又叫“麻雀”或“雀牌”,不仅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相传麻将是由韩信发明的。韩信初投刘邦,被委以仓官之任。当时,刘邦整军备战,粮仓囤积了大量谷物,雀患严重,守仓士卒为捕雀大伤脑筋。为了调动士卒的积极性,韩信因势利导,变鼓励为奖励,发明了一种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游戏。韩信依据士卒捕雀数量发给相应的竹制筹牌作为奖励,这筹牌上刻有文字,既是赏钱,又可以用来作游戏工具,这种游戏便是麻雀牌。这种游戏受到士卒的喜爱,在韩信军中迅速流传开来。战争胜利后,士卒又把这种游戏带到民间。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麻雀牌逐渐定型,成为今天的麻将。

麻将的玩法、术语等都与捕捉麻雀有关。“筒”即是中间有洞的铜钱;“索”即束,是细束捆串起来的鸟雀,所以一索的图案是鸟、二索的图案像竹节,表示鸟雀的脚,官吏验收时以鸟足计数,兵丁将鸟雀集合成“束”;“万”即赏钱;“东、西、南、北”代表四个不同的方向;“发、白、中”取张弓打鸟百发百中之意;成牌之“胡”实为“鹘”,属鹰的一种,有高强的捕鸟本领,有了鹘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每局牌胜皆曰“鹘”;除此之外,麻将中的“吃”、“杠”、“碰”等术语几乎都要与捕捉麻雀联系起来。

麻将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麻将游戏还包涵我国古代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天文、历法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五行说为代表,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种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和方位相配分别为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已土,而古人认为世界是天圆地方,所以白皮代表地,发是在人的最顶部,所以用发代表天。由于麻将从刚发明开始就和赌有关,所以发也叫发财,可谓一语双关。麻将以108张为基数,加上各种花牌,整副牌共计144张。有一种民

间趣话,打麻将用四方桌既是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也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每人十三张牌,因为一季有十三个星期。四季合五十二周,共三百六十四天,加上赢牌时的那一张,代表一年最后一天,共三百六十五天,恰好一年。

麻将作为一种实战性很强的娱乐工具,麻将游戏中的博弈、推演、不同番种的组合都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处处体现了兵家的谋略思想。至于在游戏中有猜牌、估张、调张和疑牌不打等无不体现了游戏者的斗智斗勇,可以说兵法在麻将游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麻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内涵丰富、底蕴悠久的东方文化特征。麻将牌等相关文化产品的图案设计、工艺设计和技术、选材等也都融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价值。

麻将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娱乐游戏甚为流行,并于清朝末年流传到海外,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法国汉学家伊丽莎白?巴比诺在《中国透视》一书里写道:“麻将文化,它的一套隐语,它的平均主义的驱动力,它令人眩晕的声音和手势,打麻将时品茶、饮酒和吸烟的气氛,这一切破除了命定的东西及人与世俗权力的关系。”

麻将实在是一件令许多人乐此不疲且不能自己的博奕游艺,乃至于诞生了道“WMO”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国际组织——世界麻将组织,而一项真正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正规全球麻将大赛——“2007年澳门麻将世界杯”也横空出世,冠军奖金竟达100万元人民币!这恐怕是麻将的发明人韩信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事。

叶子戏与扑克牌

“扑克”一词是英文poker的音译,很多人认为它是从欧洲传过来的,其实不然,中国才是扑克的真正故乡,扑克牌来源于韩信军中的叶子戏,是由韩信发明的。

韩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治军能手,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韩信治军的传说。韩信特别注重政治训导、物质鼓励、精神奖掖来教育部队,有时还将游戏活动运用到军事训练当中。相传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发明了一种智力游戏——叶子戏,这种游戏不仅可以启发战士的智慧,士卒于训练之余以此为娱乐,也缓解了他们的思乡之愁。

叶子戏以树叶为戏,游戏时选取规格如两个手指大小,长约8厘米、阔约2.5厘米的树叶,再绘上不同的图案便成为战士们的游戏工具了。叶子戏以天文历法为基准,牌分“以、像、四、时”4类,扑克中的4种花色便由此而来。楚汉战争胜利后,叶子戏从韩信军中传播到民间,成为平民百姓喜欢的一项游戏活动。后来,人们用丝绸及纸裱成纸牌,称为“叶子牌”。

叶子戏就是最早的扑克游戏的雏形。十二世纪,马可·波罗把这种“叶子牌”带到了欧洲,立刻引起了西方人的极大兴趣。一开始,叶子戏还只是王公贵族们的茶余

饭后的游戏,但是因为它造价低廉,玩法多样,又简单易学,很快就在民间流行开来。又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揉合了世界各国的纸牌游戏,才逐渐形成了今天国际公认的纸牌模式——扑克。

扑克牌的54张模式解释起来也非常奇妙: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其余52张牌代表一年中的52个星期,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种花色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种花色有13张牌表示每个季节有13个星期。如果把J、Q、K当作11、12、13点,大王、小王为半点,一副扑克牌的总点数恰好是365点。而闰年把大、小王各算为1点,共366点。以上解释并非巧合,因为扑克牌的前身——叶子戏就是以天文历法知识为基础而设计和发明的,与星相、占卜以及天文、历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面楚歌”与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南方称“鹞”,北方称“鸢”。相传,风筝的发明人是大军事家韩信。垓下之战中,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的军队团团包围,为了瓦解楚军的军心,韩信派人用牛皮制成风筝,上敷竹笛,夜晚放到高空中,风吹着笛子发出凄凉的声音,汉军和着笛声唱起楚国的民歌来。楚军听到了乡音,都想念起故乡来,人心不稳,斗志涣散。结果,楚霸王一败涂地,在乌江边上自杀了,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唐朝赵昕也在《熄灯鹞文》中说:垓下之战时,韩信制成风筝,让张良坐风筝上天,高唱楚歌,楚歌传到楚营,动摇了项羽军心。宋朝的《事物纪原》中还记载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距离之事。

早期的风筝不是娱乐为主,而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隋唐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风筝才逐渐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唐代诗人元稹曾有诗云:“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生动地描写了儿童放风筝的情景。宋代人们把放风筝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形式,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风筝,植根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图案,如:“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等,这些寓意吉祥、

变化多姿的图案,无不给人以喜庆、吉祥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

大约在公元十世纪,风筝就已传到朝鲜,后又陆续传到日本、东南亚国家。十三世纪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自中国返欧后,风筝才开始在西方传播开来,后又传到世界各地。

风筝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借助于空气上升力飞行,许多科学家都把放风筝当作一项科学实验活动。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用风筝作吸引天电的实验,证明了雷电与闪光是空中放电的现象,而发明了避雷针。美国的莱特兄弟也是在研究了风筝飞行之后,才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所以说风筝还是现代飞机的鼻祖。

放风筝是一项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处的体育活动,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传统民俗活动。春回大地,草长莺飞,触目皆景,人们放飞风筝,也放飞梦想。如今,一些城市还通过举办“风筝节”活动进一步增进对外友好交往,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了促进开放、弘扬文化、发展经济的目的。

韩信与填仓节

我国北方民间,每年正月二十五日都要过填仓节。“填仓节”,也叫“天仓节”,是旧历正月最后的一个节日,也是民间象征来年五谷丰登的节日之一。如果说“腊八”是春节的序幕,那么“填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了。

相传,填仓节是为了纪念仓神韩信。清韶公《燕京旧俗志·岁时篇·添仓》云:“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王爷。……其神像系一青年英俊者,王盔龙袍,颇具一种雍荣华贵之象。”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之前,曾经做过粮仓官,后来便被奉为仓神,正月二十五是韩信的生日,后人为了纪念韩信,便将正月二十五日定为“填仓节”。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河北《固安县志》云:“正月二十五日,俗以为‘仓官诞辰’,用柴灰摊院落中为图形,或方或圆,中置暴竹以震之,谓之‘涨囤’,又谓之‘填仓’”。旧时北方民间人家,每当填仓节到来,这一天黎明,只听家家户户“嗒!嗒!”一片响声。但见上了年纪的人用簸箕或木锹铲上筛过的炭灰、柴草细灰,在门前用木棒均匀敲打,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囤形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以及上粮囤的梯子,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

我国古代,填仓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人们对这一节日十分重视。每当“填仓节”到来,亲朋往来,侍客至诚,佳菜盛餐,醉饱方归。宋代盂元老在他著的《东京梦华

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在我国北方民间,这种大吃大喝的现象已不多见了,但还有吃干饭、喝面汤的勤俭习俗。在华北农村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确实,香喷喷的小米饭和细丝滑韧的杂面汤一直是北方人家的美餐,胜过佳肴盛餐,而这样的习俗也反映了北方人家勤劳俭朴的良好风气。

填仓节这天,人们讲究喜进厌出。各家各户均不向别人家借东西,即使有人来家里借东西也必须拒绝,这在民间已成为古老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还要往囤里添粮,往缸里添水,门口要放些煤炭以镇宅。旧俗农民卖粮忌在此日,粮店收购粮食却喜欢在此日。是日,粮店要摆酒设宴对前来卖粮者热情款待。一些被生活所迫的农民也就只好在此日卖粮了,反正能赚顿好饭。至今,一些上年纪的城市居民,仍习惯在填仓日购米买面。

人们在填仓节晚间还要祭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燃灯设祭,祈求一个好年成。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这天,屋内、门外、槽头、鸡窝、石碓、水缸等处都要点灯,而新婚夫妇屋里的箱柜、几案、床上床下都要点上灯,祝愿他们能早早生育。山西吕梁地区的节俗最为典型,要按照家庭人口数,各人属相给家庭成员每个人用面捏一盏本命灯,然后再捏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以及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银钱、元宝、驮炭毛驴和酒盅、酒壶等,夜晚再将这些面灯注油点燃。本命灯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仓官老爷挂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置放面灯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韩王爷,填仓来,粮食元宝填到咱家来!”“黑小子,赶车来,元宝粮食赶到俺家来!”等等,充分体现出民间百姓祈盼过上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朴素情感。

韩韦氏族

韩信是我国古代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伟大军事家,他那震古烁今的历史功绩永载史册,他的忠义勇敢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目之中,永远受到人民群众的景仰和尊崇。韩信虽然以“谋反”之罪蒙冤被诛,但是天理昭彰,道义永在,千百年来人们始终对他同情如缕,咏叹不绝。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萧何托孤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韩信的深切同情,对刘邦、吕后斩杀功臣的愤恨,对忠臣没有绝后的欣慰之情。笔者最近几年与广西等地的一些文化学者进行交流,一批韦姓人士主动介绍了韦氏宗族的相关情况,由此得知现居广西、广东、贵州各地的(韩)韦姓氏就是源自韩信,他们是韩信的幼子韩潆(韦云际)的后代,这些地区韦氏宗祠内供奉的神主牌位背后皆书有“韩”字。

传说韩信被诛,萧何心里十分惭愧。他知道韩信不可能谋反,无奈何刘邦生性多疑,为了刘氏江山基业,刘邦早已下定决心要剪灭异姓王。而萧何为了自保,只能甘受驱使,否则自己的下场也是可以想见的。萧何满心自责之余,心中也不免自怨自艾,自己也有说不出来的苦衷。在别人看来,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不尽的权力尊荣。可实际情况怎么样呢,如今刘氏掌权,自己不过是被刘邦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一个木偶。刘邦要杀韩信,谁能阻挡得住?萧何原以为韩信一死,冤案可以就此了结。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汉家对韩信太过无情无义!吕后的心肠也实在太狠毒,一定要诛灭韩信三族。韩信已死,大错已经铸成,韩信一家又要被诛灭三族,这下如何是好!萧何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保住韩信幼子性命,为韩信留下一点血脉。怎么才能躲过吕后的耳目?萧何为此绞尽脑汁,他想到了南海尉赵陀。赵陀在岭南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南越国。秦朝末年,中原动乱,南海郡龙川县令赵陀乘中原农民起义之机据岭自守,兼并了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西汉王朝建立以后,赵陀接受汉王朝授予的“南越王”封号,与汉王朝修好。萧何心想,南海郡赵陀与自己交情不错,是一个可靠之人,韩信遭难必然得到赵陀的同情。南越国乃边远蛮荒之地,山高水远,信息不通,如果将韩信的幼子送交赵陀抚养,应当不会出什么问题。于是,萧何便托原韩信部下蒯彻将韩信的幼子送往南粤王赵佗处。赵陀果然不负萧何重托,他把韩公子收为养子,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要亲上几分。为了保守秘密,赵陀把韩字去掉半边,留下韦字做姓。其宗族后来被称为韩韦氏族,韩韦氏族在岭南世代繁衍,人丁兴旺。

韩韦氏族有许多人士对家族史有深入的研究和周详的考证,广西柳州韦振华先生以编修韩韦氏族谱为己任,长期致力于韩韦氏族祖谱和相关问题的研究。韦振华先生认为:韩韦氏族源自韩信。韩信是韩襄王仓之二公子韩虮虱之孙,韩襄王十二年(前300),太子韩婴死,当时韩虮虱在楚国质子,韩咎在国内用阴谋,使魏王、齐王领兵到韩国都城外,强迫襄王韩仓立韩咎为太子。当时楚国也已经派兵送韩虮虱回国准备接太子位,虮虱不愿国中动乱,返回楚国。韩咎立为太子,三年后即位为韩厘王。韩虮虱竟不得归国。韩虮虱之子韩信之父(失名)随父流落在楚,一直等待能回国恢复韩国贵族身份。他熟知兵法和击剑,在韩信很小的时候,他便将兵法和剑术教予韩信,还常常教诲韩信待机而起,恢复韩王侯身份。可是不久韩国就被秦军灭亡,这样的机会再也没有了。后来,韩信的父亲服秦劳役死于非命,不知所终!韩信天生聪明、智慧超人。他在父亲的指导下研习兵法,如醉如痴,还常用石子作棋子演练排兵布阵。父亲去世后,韩信与母亲相依为命。两年之后母亲也忧劳成疾,撒手而去。母亲去世后,韩信找了一块高敞之地,让其旁能安置一万户守冢,藉此昭示誓为王侯的远大理想。韩信草草安葬了母亲,发誓待自己晋封王侯以后一定以王侯之礼重新为母修坟。韩信孑然一身,流浪街头,为此还常常受人白眼和欺辱。项梁渡淮,韩信仗剑从军,

为楚军士卒。项梁兵败死于定陶,韩信又属项羽,为持戟郎中。韩信多次为项羽出谋划策以图升迁不遂。秦灭后,韩信逃离楚军,从陈仓小道投奔刘邦,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被拜为汉大将军。韩信初以“登坛对”(又名“汉中策”)分析天下局势,刘邦相识恨晚。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初露锋芒,水灌废丘灭章邯,陈兵荥阳阻楚军,声东击西败魏豹,再试牛刀斩夏说,背水列阵擒赵歇,奇袭历下占齐国,沙囊积水杀龙且,顺水推舟占楚地,十面埋伏斩霸王。终其一生,韩信用兵全无败绩,且多是以少胜多,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韩信战功卓著威名超过刘邦,为刘邦顾忌,因而和吕后阴谋,借吕后之手于公元前196年诬陷韩信谋反罪名,杀害于长乐宫钟室,并夷其三族。韩信之妻为齐女,生育三子。韩信幼子韩潆在韩信遇害时年仅三岁,因萧何藏匿得以保全。萧何委托原来韩信部下谋士蒯彻和当年让韩信蒙受胯下之辱的那位屠人之子一起将韩潆护送至南粤王赵佗处,赵佗不负萧何重托,同意保护韩信之子。他还誓言:刘邦要灭其族,我就让其族兴。赵佗将韩潆(后改名云际)收为养子,见其大难不死,呼之曰“天保”。赵佗于韦云际十九岁时封其为土夷长(土著首领),还给他娶了三个妻妾,使韩韦家族不仅没有绝祀,反而子孙繁茂,在广西、贵州、广东等地不断发展壮大,这实在是赵氏之功劳!四百年前,韩姓先祖韩厥救了赵武,并且使他恢复了赵氏田邑,延续了赵祀。四百年后,赵氏的后人赵佗使韩信的遗孤得到生存,家族发展很大,又延续了韩家血脉香火。这是人间真情的重复演绎,人世轮回,善恶到头终有报,从来是毫厘不爽!

相关文献也为韦振华先生的研究成果提供佐证,明人来元成《樵书》云:“广南有韦土官者,韩信之后也。当淮阴钟室难作之时,信有客匿其孤,求抚于萧相国。相国作书,致南粤尉(赵)佗。佗素重信,又怜其冤,慨然受抚,姓之以韦者,去其韩之半也。孤后有武功,世长满蠕,受铁券。至今,萧何与尉佗书,尚勒鼎彝,昭然可考。”民国《淮阴志征访稿》亦记载:大理寺司务,钱唐人赵时楫言其乡人吴恩穆于清顺治初为粤西县令,吴恩穆下乡观风问俗,巡行于山峡间,见一少年将军庙宇,虽然堂庑已经破旧,但庙内供奉的祠像器宇不凡。吴恩穆恭敬地拜谒了祠像,又专门拨款修缮损坏了的堂庑。吴县令的行动感动了当地土司和族中众人,土司向吴县令道出保守了千百年的秘密,土司和族人奉祠的就是汉代开国大将军韩信,他们都是韩信的嫡传子嗣。他们的祖先从汉代就为韩信建祠祭祀,世世代代从未间断。土司还把祖上密传下来的当年萧何给赵陀的书信物件,赵陀所赐敕谕等物拿出来,证明了他们确实就是韩信的嫡传后裔。清山阳(今淮安楚州)人潘叔明《韩侯有后》诗亦感慨曰:“韩侯有后妄耶非?海上今传韦姓人。万里托孤书有泪,千秋祚土鼎无尘。朱虚侯起先锄吕,安乐公降竟续秦。雄长一方仍世爵,须知天不绝忠臣。”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也记有:“萧何匿韩信子于南粤,取韩之半,改为姓韦”。

《史记·萧相国世家》对韩信被害后萧何的境遇有如下记载:“上已闻淮阴侯诛,

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召平谓相国: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封君置卫者,以今淮阴侯新反于关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有说相国: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上罢布军归。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后因王卫尉进言,乃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韦振华先生对此亦有如下高见:是萧何献计,韩信才被斩首未央宫钟室,萧何应该是有功之臣。刘邦得知韩信被杀后大喜,而当他知道找不到韩信的幼子时又大惊。当时韩潆只有三岁,是没有能力自己逃难和生存的,刘邦明白杀韩信的事只有萧何知道,韩潆的失踪必与萧何有关。于是刘邦假意给萧何加封五千户,还加派了五百名兵卒和一名都尉保卫相国府,实际上是为了搜查韩信之子韩潆。刘邦找不到韩潆,明知道是被萧何藏匿却又搜查不到,所以自从韩信被杀、韩信之子韩潆失踪,萧何就一直被刘邦监视和怀疑,刘邦、萧何亦彼此心照不宣。刘邦之所以把萧何投入监狱,无非还是为了让萧何不能安排别人将韩潆送走。后来,刘邦既找不到韩信之子,也找不到萧何违法的证据,才不得不放了萧何。

韩潆为了避仇改名韦云际,他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韦云际生九男:玉龙、玉凤、玉虎、玉逢、玉章、玉豹、玉耀、玉乾、玉坤;三女:美英、美雄、美汝。韩韦氏族不久便迅速衍为大族,到了唐朝,广西上林韦氏已经成为世袭岭南大首领家族,韦氏家族后来归附唐朝,改称为廖州大首领,为此还刻下《六合坚固大宅颂》、《智诚洞碑》两块石碑。今广西壮族、僮族多韦氏,其来历有两种:一是真正的韦姓,就是原本姓韦氏;另外一种就是韩信之子韩潆改韩姓为韦姓,即韩韦氏族。韩韦氏族的人数比“真韦”多得多,他们都是韩信的子孙。

也有人对韩韦氏族的来历大胆提出质疑,广西民族大学韦光汉、覃高积在《广西地方志》2007年第01期发表的《被愚弄的韩信后裔》一文就指出广西韦乃韩改韦是讹传。然而,该文一出便立即引起轩然大波,韩韦氏族的子孙愤起口诛笔伐,他们毫不客气地指出:“所证之肤浅,对历史研究之贫乏,实在是当代教授之败类。”两位作者还被斥为“叫兽”、“砖家”,韦光汉先生更被称为“白眼狼”。韩韦氏族的子孙严正要求两位作者“不要拿你的教授身份来误导子孙,这样只会让大家知道你的知识很贫乏。”而他们之所以言辞激烈就是为了“辱骂背亲忘祖而不自知的负义之徒!”

韦姓是勇敢尚武的代表姓氏之一,其独特的文化传承与性格特征塑造了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韦氏自古多英才,在韩韦氏族的发展史上,韦睿、韦孝宽、韦皋、韦放、韦虎臣、韦昌辉、韦俊、韦拔群、韦国清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相继而出,他们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不仅称道于当时,还光大了韩韦氏族的家声。今天,韩韦氏族依旧枝繁叶茂,雄势不减,他们不断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广西北部,特别在柳州、河池一

带,韦姓家族人才辈出,韦拔群、韦国清、韦杰等大人物都出自东兰县,前者是红七军的创始人之一,是百色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后两者则是共和国第一代将军,韦国清曾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韦杰曾为八大军区之一的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中顾委委员。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出生入死,功勋卓著,翻开中国的革命史都会找到他们的事迹。

韩韦氏族历经千般磨难,万般坎坷,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韩韦氏族的子孙用智慧和勇毅在前进道路上谱写了一曲史诗般的英雄篇章。两千多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韩)韦子孙渐次迁播,如今他们已经分布到全国各地。分布较多的省份除了广西、贵州、广东以外,还有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而海外也有许多韩韦氏族人分布,主要在东南亚诸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沙田区大围村、上径口村及田心村也有诸多韦姓村民,他们明清时期便迁居到这里。韦氏族人在村内设有祠堂,大围韦氏宗祠是一个典型的家庙式祠堂,是韦氏家族精神教化的圣殿。宗祠门额横匾题为“京兆堂”,两旁对联“淮阴世泽”和“京兆家声”,因韩信封侯以后立家于京兆郡,故韩韦氏族神台堂号称为京兆堂,其宗祠内供奉的神主牌位背后也书有“韩”字,以示饮水思源,不忘祖先之意。

其实,韩信作为一位集“将、相、王、侯”尊荣于一身的大军事家,其功成名就之时正当盛年,虽身在戎马,但位高权重,身边即使不是嫔妃如云,日日也当有心仪女子陪侍前后左右,其子嗣也多。所以韩信被杀后能够逃出来的子嗣肯定不止一人,因此又有卓、何、麦等姓氏亦源自韩信之说,这不仅流传于民间,还见诸相关姓氏宗谱。关于卓姓,传说韩信为吕后所斩,汉相萧何为保全当年患难之交的血脉,曾把韩信的两个儿子藏匿粤中。为了安全起见,让孩子改名换姓,将原来姓氏之“韩”字分拆为二,一为卓姓,一为韦姓。起源于韩姓的卓氏目前主要分支于广东、四川等地。关于何姓和麦姓,传说韩信遭吕后谋害累及九族,其子嗣、族人四散逃命。逃难途中,有的因渡河幸免于难者,遂以同音字“何”为姓,称为何氏。有的因躲入麦田幸免于难者而易韩为麦姓,称为麦氏。民间因此又有韩、何、麦三姓同宗之说。

西厢房:

力拔山,气盖世,因公束手;

歌大风,思猛士,为子伤神。

前言

韩信(前230—前196),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韩信娴习兵书,熟谙兵法,不仅继承了《孙子兵法》等前代诸家

兵法,还对这些兵法有所创新和发展。在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决战中,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汉军出陈仓、定三秦,继之破魏、下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韩信指挥的陈仓之战、安邑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和垓下之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其卓著战绩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其博大精深的军事谋略和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科学,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韩信不仅为开创两汉400多年基业建树了丰功伟绩,而且也为我国由秦末纷乱走向重新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明代学者茅坤对韩信的用兵艺术有如下精辟的论断:“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予故曰: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辞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两千多年来,韩信杰出的军事成就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他所创造的一系列经典战例受到后人的无限追忆。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研究韩信,从他的作战实践中学习他的军事艺术,探讨战争的指导规律,吸收有益的借鉴。《百战奇略》一书将韩信“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和“沉沙决水,半渡而击”等战法作为“远战”和“水战”的法则写入该书。大约在明末清初成书的《三十六计》则将“暗渡陈仓”作为经典战法列为“三十六计”之一,让人们学习、效仿。

陈仓之战

汉高帝元年(前206)六月,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以“汉中策”帮助刘邦确定“东向争权天下”的方略。八月,韩信乘项羽进攻齐地(今山东大部)田荣之机,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先派樊哙、周勃率兵一万多人佯修已被刘邦进汉中时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褒斜道出兵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韩信“明修栈道”之策吸引了敌军注意力,当敌军的主力被引诱到了栈道一线时,韩信却率大军西出勉县转折北上,顺陈仓小道入秦川,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倒攻大散关,对敌人发动突然袭击,轻而易举地拿下了陈仓城(项羽所封雍王章邯属地),打开了守卫关中平原的大门。章邯从废丘(雍都,今陕西兴平东南)仓促率军驰援陈仓,被汉军击败,逃至废丘、好峙(今陕西乾县东),汉军分路追击,在壤东(今陕西武功东南)、好峙两地再败雍军,进围章邯残部于废丘。紧接着汉军主力挥师东进,占领了三秦,奠定了与项羽争雄天下的基础。

这就是韩信生平所指挥的第一个战役,韩信初出茅庐,一鸣惊人,成功地创造了我国战争史上由汉中进夺关中的战例。韩信出其不意奇袭陈仓,尔后分兵略地,连续

作战,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地区。在这一过程中,韩信的指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京索之战

汉高帝二年(前205)四月,刘邦彭城溃败后,留守关中的韩信迅速赶到荥阳前线,利用荥阳有利地形,组织多层次的战略防御体系,多次击破楚军于京(今河南荥阳南)、索(今河南荥阳)之间,歼灭了不断西进的楚军前锋,止住了战略溃败的颓势。

韩信不仅阻止了楚军的追击和进攻,还不时抓住战机,组织起必要而适当的反攻。他派曹参、灌婴、靳歙等将领分别出击,先后夺回了雍丘(今河南杞县)、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燕县(今河南长垣西北)、衍氏(今河南郑州市北)、武强(今河南郑州市东北)、菑南(今河南民权东)、昆阳(今河南叶县)、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等地,消灭了这些地区的楚军以及叛汉投楚的势力。

韩信把战线由荥阳向东推进,协助刘邦,重点部署了由荥阳至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洛阳的纵深防御。依托这一带的有利地形,组织起多层次的坚固防御体系,准备抵抗项羽新的进攻,阻止其连续突破。这样,北起荥阳南至南阳,西起洛阳东至外黄,构成一个纵横各数百里的正面战场,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楚汉斗争形势由汉的极度劣势进入到了相对峙的状态。

韩信在刘邦彭城惨败之余,阻止了楚军乘胜入关,稳定了战局,经营一个强大的正面战场,使刘邦转危为安,为夺取下一阶段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都是在汉高帝二年(前205)五月至七月之间完成的,充分显示了韩信扭转乾坤的军事指挥才能。

安邑之战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击败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魏王豹于安邑的一次渡河进攻战。

汉高祖二年五月,楚汉两军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一线形成对峙后,魏王豹反汉。豹踞河东,南下可切断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与荥阳、成皋一线汉军的联络,与楚军形成对汉军的前后夹击之势;西向则可直取关中。为解除侧翼威胁,八月,刘邦先遣谋士郦食其游说魏王豹未成。即以韩信为左丞相,率骑将灌婴、步将曹参等攻魏。魏王豹陈兵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封锁黄河渡口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以阻止汉军渡河。韩信采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战

术,集结船只,佯作由临晋关渡河,主力却直奔临晋关上游百余里处的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乘魏军无备,用木柙缚罂缶(一种简易渡河器材)迅速渡过黄河,直捣魏军后方重镇安邑。魏王豹率军仓促迎战,并急调蒲坂之兵北上救援。九月,汉军在安邑西南击败救援的魏军,并俘获魏将王襄,袭占安邑。魏王豹率败军东奔曲阳(今河北曲阳西)。汉军乘胜追击,再破魏军,生擒魏王豹。

此战,韩信出其不意灭魏,使刘邦得魏降卒补充前线,加强了对楚正面防御,并为尔后韩信灭代、破赵、降燕、克齐,开辟北方战场创造了条件。

破代之战

安邑之战胜利后,鉴于黄河以北代、赵、燕三国和占有今山东大部的齐国的向背直接关系到楚汉战争全局,刘邦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信传》),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建议,在坚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给韩信增兵3万,命其率军东进,开辟北方战场。

汉高帝二年(前205)后九月(即闰九月),韩信率军开始进军攻代。他针对代、赵联军的部署,决心以突然袭击的手段,长驱直进,快速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代军,消除自己东下破赵时来自侧翼的威胁。

此战,韩信的作战目标是首先歼灭代军,然后夺取邬县。韩信率领汉军自平阳沿汾水河谷北上,秘密行进,直奔邬县之东,突然向夏说军发起攻击,当即将其击败。夏说率军东逃,企图越太行山向赵军靠拢。汉军置邬县城的代军于不顾,全力猛追,追至阏与(今山西和顺),终于全歼代军主力夏说部,擒斩夏说。接着,韩信、张耳麾军东进,去攻赵国;由曹参率兵回师,包围邬县。这时,由于夏说部被歼,邬县成为一座孤城,代将戚公不敢坚守,弃城而逃,被曹参迫斩。至此,代国的武装力量基本覆灭,代国灭亡。

这次作战的规模不大,代军的力量也比较弱小,但仍然体现了韩信用兵的一贯特点,即先消灭敌人的军队,而后再解决攻城问题,即使作战的对象兵力弱小,也要突然袭击,出奇制胜。因此,汉军进展十分顺利,既未顿兵于坚城,也未被阻于险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敌,致使代军既未能屏蔽赵军,也未能迟滞汉军,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井陉之战

韩信灭亡代国以后,由于西线正面战场受到楚军强大压力,刘邦收取韩信的精兵充实成、荥防线。韩信从长远打算考虑,坚持要开辟北面战场进取赵国(位于今河北南

部、河南北部)。

汉高祖三年(前204)十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韩信与张耳统兵数万越过太行山攻赵。当时,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20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省鹿泉市土门关),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赵国谋臣李左车建议陈余派精兵3万,绕路截断韩信军辎重粮草,正面赵军则高筑营垒,拒险坚守,使韩信进不能战,退不能还。陈余以“义兵不用诈谋奇计”(《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兵少而疲,避而不击会贻笑诸侯,拒不采纳李左车建议。韩信率军在距井陉口30里处扎营。夜半,令2000轻骑每人手持一面红旗,沿小路隐蔽前进至赵军大营附近设伏。随后,韩信又根据敌强我弱,士卒多数未经训练,运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战术,以万人在绵蔓水(今绵河)东岸列背水阵。翌日拂晓,韩信率军向井陉口进攻。经激战,韩信军丢旗弃鼓佯败至背水阵。陈余中计,误以为韩信不懂阵法,遂命壁垒内士卒倾全力追击。依山隐蔽的汉军轻骑,乘虚冲入赵军营垒,更旗易帜。赵军攻汉军背水阵不胜,突见壁垒上汉军旗帜摆动,顿时一片混乱,士卒争相逃命。汉军乘势两面夹击,大败赵军。赵王歇及陈余率残部向南逃抵邯郸(今属河北)。汉军转入追击,在郎北(今河北高邑东南)再败赵军,斩杀陈余,生俘赵王歇。

此战,韩信奇正并用,背水列阵,拔帜易帜,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最终以少胜多,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光辉的篇章,是我国古代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胁燕之战

平定赵国之后,北方诸国只剩下燕、齐两国。韩信下一步要须考虑继续东进的问题了,他的目的是要绕到项羽的彭城侧后去打项羽,而不是平定了赵国就算完事了。燕国虽然没有像太行山这样的险阻,但是它国大兵众,城池坚固,而这时的汉军由于远离后方,又连续征战,士卒疲惫。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战法去降服燕国,是韩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韩信采纳李左车“先声后实”的计谋,将军队屯住赵地休整,并摆出要大举攻燕的态势。与此同时,韩信遣使者入燕,致书燕王臧荼,说以利害,劝其归降。燕王臧荼见到韩信派来的汉使者,很是恭敬。臧荼闻知韩信取三秦、平魏、破代、灭赵,勇略过人,所向无敌,早已吓破了胆,不敢与韩信交锋。鉴于魏、代、赵等国败亡的教训,慑于汉军的强大和韩信的声威,燕王果然如李左车所言,韩信一纸书信,便纳款投降,背楚归汉。

韩信没有费一兵一卒,也没有动一枪一刀就迫降了燕国,这固然是李左车的计策

高明,但同时我们也看出韩信不愧为名将,有勇有谋,有胆有识,能慧眼识英雄,更能尊重贤能之士,辨别出计策的好坏,果决地采纳别人的良谋妙策。

破齐之战

汉高祖四年(前203)十月,率军北攻代、赵、燕、齐开辟汉军北方战场的大将韩信,已先后灭代、破赵、降燕,兵锋直指齐地(今山东)。齐王田广派部将华无伤、田解率重兵屯守厉下,以备韩信军。是时,刘邦恐韩信不能迅速克齐,遣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齐王同意与汉媾和,撤历下守备。韩信未接到刘邦停止攻齐之令,采纳谋士蒯彻建议,乘田横、田广正和郦食其纵酒作乐,疏于戒备,迅速率军从平源津(今山东德州南)渡过黄河,袭占历下,由于齐军主力在历下被歼,齐国已无力防守都城临淄,其领导集团遂仓惶出逃,齐王田广逃往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相国田横逃往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守相田光逃往城阳(今山东菏泽东北);将军田既逃往胶东;将军田吸逃往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整个齐国陷入崩溃和混乱之中。韩信乘势攻占齐都临淄,并分兵追击,灌婴追田横至博阳,大败田横所率的骑兵;又追至嬴县(今山东莱芜西北),再次击败田横,田横脱身而逃。接着灌婴挥军北上,击斩田吸于千乘。曹参进军济北,连克各城。韩信率军东下,直逼高密,去追击田广。各路齐军一败再败,整个齐国很快就掌握在了韩信的手中。

潍水之战

韩信袭破齐军,进占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田广败走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向楚求救。项羽为保侧后安全,急遣将军龙且救援。楚军号称20万,与田广会合于高密(今高密西南)。时有人向龙且献策:坚壁勿战,联络齐地诸城困扰汉军,使其无处得食,不战而溃。龙且以为韩信不足畏,急于一战成功。

汉高帝四年 (前 203年)十一月,楚齐联军20余万与汉军数万对峙于潍水两岸。韩信鉴于敌众己寡,遂令所部乘夜在潍水上游以沙袋垒坝塞流。拂晓,亲率一部兵力渡河进攻,随又佯败退回西岸。龙且以为汉军怯弱,率军渡河追击。汉军乘其半渡,决坝放水,将楚军分割在潍水两岸。汉军回击西岸楚军,杀龙且。韩信率汉军渡过潍河,分兵略地,追击至城阳(今山东鄄城北老城镇东南),俘齐王田广。灌婴俘获故齐王广之相田光,进至博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曹参率军追击至胶东,斩杀齐将田既。齐相国田横闻齐王田广被擒杀,自立为齐王,攻灌婴军,兵败。灌婴击杀齐将田吸于干乘(今山东高青东南高苑城北)。至此,汉军尽定齐地(今山东),直接威胁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完成了对楚军战略包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