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文房四宝之乡——宣城

文房四宝之乡——宣城

文房四宝之乡——宣城

文房四宝之乡—宣城

简介

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是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敬亭、柏枧、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

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山水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南翼城市。

宣城地处江南,楚头吴尾,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鱼米之乡。宣城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中国鳄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

地理位置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跨北纬29°57’~31°19’、东经117°58’~119°40’。东临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临安市,南倚黄山市,西和西北与池州市、芜湖市毗邻,北和东北与马鞍山市及江苏省高淳县、溧阳市、宜兴市接壤。最东端在广德县新杭镇桃园村与长兴县交界处,最西端在泾县桃花潭镇菥荻村与青阳县、黄山区交界处,最南端在绩溪县临溪镇莲金山与歙县交界处,最北端在宣州区水

阳镇李村与当涂、高淳交界处。行政区划

地形地貌

宣城市辖境在地质分区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地区。地层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各时代地层发育比较完整。受地质构造控制,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谷地、岗地、平原五大类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错,海拔高程一般200—1000米以上;中部丘陵、岗冲起伏,高程一般15~100米;北部除一部分破碎的丘陵外,绝大部分为广袤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汉,圩区一般高程为7—12米。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属天目山山脉,西南部山区属黄山山脉,西部山区属九华山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0多座,最高的清凉峰1787.4米,位于绩溪县与歙县及浙江临安县交界处。

气候条件

宣城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气候湿润,雨量充沛

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自然资源

概况

2009年11月,宣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宣城市森林覆盖率55%,林业总面积44万多公顷,蓄积量17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9.3

万多公顷,其中广德县4万公顷,毛竹蓄积量8000万株,居中国第七位、安徽省第一位,有“竹海”之誉;宁国市元竹、笋用竹面积和产量均居安徽省首位,被评为“中国元竹之乡”。林产品有板栗、蜜枣、山核桃等,产量在安徽省名列前茅。中药材种类繁多,宣木瓜、郎吴芋,吴茱英、宁前胡、宁贝母等。珍稀野生动物有3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扬子鳄、梅花鹿、金钱豹、云豹、黑麂、白鹳、丹顶鹤、白颈长尾雉等。境内的扬子鳄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绩溪清凉峰和宁国板桥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管理部门1988年普查资料,宣城7县市区土地总面积123.23万公顷。2000年底,全区总人口274.67万人,土地总面积折合1848.5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28.11万亩,人均占有土地6.73亩、耕地1.56亩。各县市区人均占有土地、耕地分别为:宣州区4.69亩和1.81亩,郎溪县4.8亩和1.96亩,广德县6.35亩和1.24亩,宁国市9.35亩和0.96亩,泾县8.16亩和1.46亩,绩溪县13.4

亩和1.87亩,旌德县8.75亩和2.02亩。,注:土地部门与农业部门对耕地的统计口径不同,土地部门为普查面积,农业部门为承包面积。境内河流主要有青弋江和水阳江两大水系,均属长江流域;绩溪县有36%的流域面积属长江流域,64%的流域面积属钱塘江流域。天然湖泊有南漪湖及固城湖的一部分,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

水资源

宣城雨量充沛,河溪纵横,河床比降大,水能资源丰富,宣城市水能蕴藏量53万千瓦以上。其中绩溪县蕴藏量7.5万千瓦,可开发量2.26万千瓦,主要在新安江水系;旌德县蕴藏量6.03万千瓦,可开发量1.05万千瓦,主要在青弋江水系。两县已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尚不及可开发量的20%。

生物资源

宣城植物资源以木竹、中药材为大宗。1987年,全区5县市活立木总蓄积773.2万立方米,毛竹立竹1.25亿根,元竹6000万根。至2000年,全区7县市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873.74万立方米,大径竹蓄积2.42亿根,小径竹1.38亿根。境内中药材资源量大,质优品佳,是省内重点药材产区之一。1986年普查,全区5县市境内共有植物类药材206科1165种,总储量16万余吨。

宣城地区在安徽省动物地理区划中属皖南山区和沿江平原结合部,区属成分为东洋界华中区,野生动物较多。1987年全区5县市境内已知陆栖脊椎动物有83科297种,其中兽类20科58种,鸟类48科175种,爬行类动物9科43种,两栖类动物6科21种。

矿产资源

宣城沿地质主导构造线北东向主干断裂带,有一系列的中基性——酸性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形成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等岩体及安山岩类的喷出岩,伴有铁、锰、铜、铅、锌、钼、钨、铋、铍、金、银等金属矿物及萤石、石棉、沸石、珍珠岩、硅灰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物。据1987年调查,全区5县市共有各种矿物72

种,分布于1018个矿点,尤以水泥用石灰岩最为丰富,地质总储量达160多亿吨。

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宣城经济发展较快。根据宣城市统计局的数据,宣城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8.5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8.2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9.0亿元,增长10.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1028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1:43.5:38.4变化为16.8:47.2:36.0,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上年的34.5%提高到38.4%。

科技

截至2012 年底,宣城市高新技术企业102 家,全省第五,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 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 家,省级创新试点企业11 家,全省第五,省“十百千”行动企业84 家,全省第五;建有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1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 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 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 个;有效发明专利201 件,全省第五;宣城市7 个县市区均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其中宣州、宁国和泾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宁国市被批准为全省首个省级自主创新试验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