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

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及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导言: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起止时间和基本内容。

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实行农民的。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简述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制度,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成为的主人。这使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合作探究:

1、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减少了改革的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巩固的作用。

3、你知道现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吗

土地改革完成后,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土地改革完成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质上是土地私有制。与现在的土地所有制有本质区别,现在实行土地国有制,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只有经济权,没有所有权。

(三)拓展延伸:

1、你知道我们现在农村施行的是什么政策吗他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能为党和政府为“三农”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吗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系统总结:

土地高度集中土地改革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颁布《土地改革法》

阻碍农村经济废除、巩固、解放、准备和社会发展

(五)随堂检测:

(六)教学反思:

固体物理第15次课

第15 次课 教学目的:掌握能带理论的思想;理解布洛赫定理; 教学内容:§4.1 布洛赫定理 重点难点:能带理论的思想;布洛赫定理及证明 第四章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主要理论基础。 1.特点 在二十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期,在量子力学运动规律确立以后,它是在用量子力学研究金属电导理论的过程中开始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成就在于定性地阐明了晶体中电子运动的普遍性的特点。 (1)说明了固体为什么会有导体、非导体的区别 (2)说明了晶体中电子的平均自由程为什么会远大于原子的间距 (3)能带论为分析半导体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4)大型高速计算机的发展,使能带理论的研究从定性的普遍性规律发展到对具体材料复杂能带结构的计算 (5)能带理论是一个近似的理论 2. 思想 在固体中存在大量的电子,它们的运动是相互关联着的,每个电子的运动都要受其它电子运动的牵连,显然多电子系统严格求解是不可能的。 (1)能带理论是单电子近似的理论,是将每个电子的运动看成是独立的在一个等效势场中的运动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最关心的是价电子,在原子结合成固体的过程中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内层电子的变化是比较小的,可以把原子核和内层电子近似看成是一个离子实: (2)价电子的等效势场——包括离子实的势场、其它价电子的平均势场以及考虑电子波函数反对称性而带来的交换作用 (3)单电子近似最早用于研究多电子原子——称为哈特里(Hartree)-福克(Fock)自洽场方法 3. 能带理论的出发点——固体中的电子不再束缚于个别的原子,而是在整个固体内运动,称为共有化电子。在讨论共有化电子的运动状态时假定原子实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优质教案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内容。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本课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原因、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完成。 2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六、教学方法

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白毛女——秋收》通过杨白劳的唱词中唱到:“高粱谷子望不到到边,黄家的土地数不完,东家住高楼,佃户们来收秋,流血流汗当马牛……”这种状况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农民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土地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3课土地改革。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农村筑起土地梦 改革掀起创新路 农业走向发展路 板块(一)农村筑起土地梦 课件展示中国农村解放前的具体情况。 师: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谁的手中? 生: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 2.3 金属性结合;§ 2.4 范德瓦耳斯结合; §2.5 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金属性结合和范德 瓦耳斯结合;理解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2.教学重点:金属性结合和范德瓦耳斯结合。 3.教学难点:范德瓦耳斯结合。 4.讲授时间:45分钟。 5.讲授方式:PPT文档。 6.作业:学生课后复习。 一.金属性结合 (1)金属性结合的概念 第I族、第II族元素及过渡 元素都是典型的金属晶体,它们 的最外层电子一般为1~2个。组 成晶体时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为所有原子所共有,因此在结 合成金属晶体时,失去了最外层 (价)电子的原子实“沉浸”在 由价电子组成的“电子云”中。 如图XCH002_004所示。 这种情况下,电子云和原子实之 间存在库仑作用,体积 越小电子云密度越高,库仑相互 作用的能愈低,表现为 原子聚合起来的作用。 (2)金属晶体结合力 金属晶体结合力:主要是原子实和电子云之间的静电库仑力,对晶体结构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求排列最紧密,这样势能最低,结合最稳定。因此大多数金属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即立方密积或六角密积,配位数均为12。 立方密积(Cu、Ag、Au、Al)(面心立方结构)(配位数12) 六角密积(Be、Mg、Zn、Cd)

体心立方结构(Li、Na、K、Rb、Cs、Mo、W)(配位数8) 良好的导电本领,结合能比前面两种晶体要低一些,过渡金属的结合能较大。 晶体的平衡是依靠库仑作用力和一定的排斥力而维持的。 排斥来自两个方面 (a) 但体积减小,电子云的密度增大,电子的动能将增加 (b) 当原子实相互接近到一定的距离时,它们的电子云发生显著的重叠,将产生强烈的排斥 作用。 金属性结合对原子的排列没有特殊的要求,这使得容易造成原子排列的不规范性,使其具有很大的范性。 二.范德瓦耳斯结合 (1)范德瓦耳斯结合的概念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惰性)元素在低温下所结合成的晶体,是典型的非极性分子晶体。为明确起见,我们只介绍这种分子晶体。 惰性元素最外层的电子为8个,具 有球对称的稳定封闭结构。但在某 一瞬时由于正、负电中心不重合 而使原子呈现出瞬时偶极矩,这就 会使其它原子产生感应极矩。非极 性分子晶体就是依靠这瞬时偶极 矩的互作用而结合的,这种结合力 是很微弱的。1873年范德瓦耳斯 (Van der Waals)提出在实际气体 分子中,两个中性分子间存在着 “分子力”。当时他并没有指出这 力的物理本质,现在知道瞬时偶极 矩引起的力是分子力的一种。如图 XCH002_005所示。 (2)范德瓦耳斯结合的特征 惰性元素因具有球对称,结合时排列最紧密以使势能最低,所以Ne、Ar、Kr、Xe的晶体都是面心立方结构。它们是透明的绝缘体,熔点特低,分别为24K、84K、117K和161K。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土地改革-教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三课土地改革教案 第三课土地改革 内蒙古通辽奈曼旗义隆永中学张艳春 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一、导入新课 1. 你看过电影《白毛女》吗?故事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格村。穷苦农民杨白劳 忠厚老实勤劳善良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只因租种恶霸地主黄世仁六亩田地,年年还不上东家的租子一到过年的时候不得不离家出去债。到除夕的深夜才 偷偷回家,为过年带回三样东西二斤白面,一根红头绳,两张门神。在除夕 之夜杨白劳刚到家地主的狗腿子就来借逼租要债,杨白劳无奈在女儿的卖身 契上按下手印,后来在万分悲愤中喝下卤水自尽了。喜儿被抢进黄家遭奸污。 后喜儿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头发全白。几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杨格村获得解放,喜儿也由过去的“鬼”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请讨论 一下:在旧中国的农村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土地改革为什 么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二、教学新课 2、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段后回答。[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 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 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 3、师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彻底推翻了这种封建土地制 度。 4、右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们是那么地高兴和激动?原来他们在焚烧 地契。你知道这一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吗?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占有的土地采取了什么政策? 5、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 6、然后探索、交流、讨论。 7、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⑴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 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⑵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 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教师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⑴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⑵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 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加深巩固 7、看谁说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背景时间内容结果 土地改革的意义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精品教学设计

第3课土地改革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背景、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毛女》的故事或看过相关的影片吗?(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对土地改革的感性认识) 生:(思考并讨论) 师:《白毛女》描写的是在封建土地制度下,恶霸地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及其女儿喜儿的肆意压榨,而杨白劳等穷苦农民却毫无办法,黄世仁甚至还逼杨白劳用女儿抵债,后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喜儿逃进深山老林,由于山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辛,她的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解放了她的家乡,喜儿才在深山中被找回。 (注:“白毛女”在现实中,是有此人存在的。罗昌秀——1923年出生在四川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罗锡联及其妻陶天珍等人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1939年,年仅16岁的她,被迫躲进深山老林,过了17年的野人生活,直到33岁时才重返“人间”,此时的她已是满头白发。) 师:同学们在听完白毛女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呢?在旧社会,地主是如何剥削广大农民的? 生(思考并回答):收取高额地租;强迫农民为他们干活…… 师: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占有大量土地,阡陌相连,他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着奢华的生活。最为典型的就是利用“大斗进、小斗出”的伎俩巧取豪夺,住的是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庄园,专门用水牢迫害穷苦百姓;当时在他家干活的雇农却难以住上完整的茅屋。 师:其实,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农民,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土地。 师:历朝历代,人们不堪忍受的时候,就起来造反,其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得到自己的土地。总之,农民从始至终都在为土地而奋斗。到了毛泽东这里,以他对历史的熟谙和研究,深知中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部分人——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去为农民

第3课土地改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 第3课土地改革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 1.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归() A.农民所有B.合作社所有C.集体所有D.国家所有 2.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 1948年83197116180272 1953年3743550407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耕者有其田”是中国世代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农民这一愿望的是()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从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的农民来说无疑都是重磅好消息,1950﹣1952年中国农民也收到一个重磅好消息,它是()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B.实行土地改革 C.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5.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解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问题的基本法律文件是() A.《农业合作化报告》 B.《朝鲜停战协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惩治反革命条例》 6.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下列农村改革方案中,哪一方案的实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土地革命路线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1949 年9 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下列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A.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B.采用公元纪年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 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9.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下列选项中,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如图是建国初期画家米谷的漫画“从泥土中站起来!”,它体现的主要内涵是()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2018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固体物理学融汇了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晶体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介绍固体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固体物理学各种专门问题及相关领域的内容建立初步的理论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 1.了解固体物理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固体物理对现代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2.了解固体物理学及凝聚态领域的当代前沿概况。 3.掌握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4.掌握固体物理学分析与处理问题的基本手段和思想方法。 5.掌握固体的结构及其组成粒子(原子、离子、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晶体结构与物质力学、热学、光学性质的之间的关系。重点是晶体结构、晶体结合、晶格振动、金属自由电子论、能带论等。 四、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一是晶格理论,二是固体电子理论。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结构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对称性质;确定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方法;晶体的结合类型与特点;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固体电子论包括: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金属自由电子理论和电子的输运性质。 课程难点:倒点阵的性质及其与正点阵的关系;晶体X射线衍射的分析;晶格振动的色散关系与模式密度;布洛赫定理及推论;晶体中电子的准经典运动与有效质量。 五、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基泰尔,《固体物理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6月第8版; 2.教学参考书目 (1)方俊鑫,陆栋,《固体物理学》(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2)阎守胜,《固体物理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 (3)陆栋,蒋平,徐至中,《固体物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4)胡安,章维益,《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5)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 六、课程内容: 基本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晶格理论,二是固体电子理论。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的基本结构;晶体中原子间的结合力和晶体的结合类型;晶格的热振动及热容理论;晶格的缺陷及其运动规律。固体电子论包括: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金属中自由电子理论。 教学时间分配表 第1章晶体结构 第一节原子的周期性阵列 第二节晶格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晶面指数系统 第四节简单晶体结构 第五节原子结构的直接成像 第六节非理想晶体结构 第七节晶格结构的有关数据

固体物理教案第3次课

第 3 次 课 教学目的:掌握原胞、基矢和布拉伐格子的基本概念;掌握简立方、面心立 方、体心立方晶格原胞特点以及基矢的表示; 理解复式晶格结构及其表示 教学内容:§1.2 晶格的周期性 重点难点:简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晶格原胞特点以及基矢的表示;复 式晶格结构及其表示 §1.2 晶格的周期性 1 晶格周期性的描述 — 原胞和基矢 —— 晶格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可以用原胞和基矢来描述 (1)原胞:一个晶格中最小重复单元(体积最小) 如图XCH001_011所示。 (2) 基矢:原胞的边矢量。 三维格子的重复单元是平行六面体,是重复单元的边长矢量 (3) 单胞(结晶学元胞):为了反映晶格的对称性,常取最小重复单元的几倍作 为重复单元。 特点:单胞的边在晶轴方向,边长等于该方向上的一个周期。代表单胞三个边的矢量称为单胞的基矢。 基矢: 表示单胞的基矢。 在一些情况下,单胞就是原胞,而在一些情况下,单胞不是原胞。 简单立方晶格 — 单胞是原胞 321,,a a a c b a ,,

面心立方晶格 — 单胞不是原胞 例如面心立方晶格,如图XCH001_013所示。 原胞基矢: ——原胞的体积: 单胞基矢: ——单胞的体积: 2 简单晶格 简单晶格中,某一个原胞只包含一个原子,所有的原子在几何位置和化学性质上是完全等价的。碱金属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Au 、Ag 和Cu 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它们均为简单晶格。 1)简单立方晶格(Simple Cube ) 原胞为简单立方晶格的立方单元。 基矢: 如图XCH001_012所示 原胞体积: —— 原胞中只包含一个原子 晶胞中,顶角的原子可视为8个立方单元所共有,故8×1/8=1。 2)面心立方晶格 (fcc ) 如图XCH001_013所示,八个顶角上各有一个原子,六个面的中心有6个原子故称面心 立方。 由立方体的顶点到三个近邻的面心引三个基矢 , ,,a ai b aj c ak == =123()2 () 2 ()2 a a j k a a k i a a i j = +=+=+33214 1)(a a a a V =??= 3)(a c b a V =??= k a a j a a i a a ===321,,3321)(a a a a V =??= 321,,a a a

固体物理第9次课

第 9 次课 教学目的:掌握一维单原子链运动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理解一维简单晶格振动的色散关系;了解格波的相速度,理解玻恩-卡曼周期性边界条件; 教学内容: §3.1 一维单原子链 重点难点:一维单原子链运动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晶格振动的色散关系; 第三章 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把组成晶体的原子看成固定在平衡位置上不动,实际晶体并非如此,而是会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 1. 晶格振动 晶体内原子相互作用——>原子振动不孤立——>以波的形式在晶体中传播 ——>格波 晶体——>互相耦合的振动系统 系统的振动——>即晶格振动 晶格振动是固体中原子的热运动,研究晶格振动——>可研究晶格的热学等性质 §3.1 一维单原子链 晶格振动是很复杂的,为了抓住其主要特点,在不影响物理本质的前提下,研究最简单的一维晶格,然后方法和结论可推广到二维和三维。 1. 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一维原子链,每个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质量m,平衡时原子间距 ——晶格常数a,如图XCH003_001_01所示

—— 由于热运动,各原子离开了它的平衡位置 —— 第n个原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 第n个原子和第n+1个原子间的相对位移 ——第n个原子和第n+1个原子间的距离 —— 平衡位置时,两个原子间的互作用势能 —— 原子发生相对位移后的相互作用势能 很小,将在平衡位置附近展开,得到: —— 常数,—— 平衡时势能取极小值 —— 因为很小,即振动很微弱,势能展开式中可只保留到二阶项 简谐近似 —— 振动很微弱,势能展式中只保留到二阶项 相邻原子间的作用力: —— 恢复力常数 2. 原子的运动方程 —— 如果只考虑相邻原子的相互作用,第n个原子受到的总作用力:—— 第n+1个原子对第n个原子的作用力: —— 第n-1个原子对第n个原子的作用力: 第n个原子的运动方程: ,(n=1,2,3…,N) 特点:(1)每一个原子都有一个类似上式的运动方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那么,农民最大的愿望应该是什么呢?对,获得土地。为了人民的愿望,也为了巩固政权,人民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那么土地改革是怎么回事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一)土改的背景 1.展示图表: 2.教师提问: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哪类人的手中? 提示: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 3.教师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却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4.史料展示: 材料一:《白毛女》描写的是在封建土地制度下,恶霸地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及其女儿喜儿肆意的压榨,而杨白劳等穷苦农民却毫无办法,黄世仁甚至还逼杨白劳用女儿抵债(杨白劳在除夕夜被逼无奈逃租),后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女儿喜儿逃进深山老林,由于在山里的生活非常艰辛、困难,在吃的方面营养跟不上,她的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解放了她的家乡,喜儿才在深山中被找回。 材料二: 5.教师归纳:结合材料和课本,介绍土地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生活困苦;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二)土改的进行和结果 1.图片展示: 斗地主游戏的界面历史上的斗地主 2.教师过渡:前图是大众比较熟悉的游戏,而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斗地主这一幕,如后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运动中,对一些恶霸地主展开了批斗。 3.提出问题: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4.教师讲述:土改的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目标导学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史料展示: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908 总学分:3学分 固体物理 (Solid-State Physics) 课程性质:学科大类基础课 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46学时(含演示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习题课学时:2学时。 先行、后续课程情况:先行课:高等数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后续课:量子力学,原子物理。 教材:《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固体物理学》,陆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固体物理基础》,阎守胜,北京大学出版社 《固体物理简明教程》,蒋平,徐至中,复旦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固体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和物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继四大力学之后的一门基础且关键的课程,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固体的结构及组成粒子(原子、离子、电子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阐明固体的性能和用途,尤其以固态电子论和固体的能带理论为主要内容。 通过固体物理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描述,固体电子论和能带理论,以及实际晶体中的缺陷、杂质、表面和界面对材料性质的影响等,掌握周期性结构的固体材料的常规性质和研究方法,了解固体物理领域的一些新进展,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分三级:掌握、理解、了解。 掌握:属于较高要求。对于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比较透彻明了,并能熟练地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对于能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要求会推导。 理解:属于一般要求。对于要求理解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明了,并能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对于能由

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第3课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2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 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师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 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练习巩固 1 完成课本13页“练一练”:应选C(那时农民对于分得的土地拥有支配权,土地归于农民私人所有,尚未“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2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4页“自由阅读卡”,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还包括开展反腐败斗争等。 3完成《历史填图册》第5页各题。 4 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题,展开“接龙”活动,加深理解记忆。 5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固体物理教案

固体物理典型教案 §6.7 纯金属电阻率的统计模型 一.电阻率的本质 比喻 1. 纯金属具有电阻率的本质:金属的电阻率ρ与外电场ε和电流密度j 的关系为j ρ=ε。外电场ε一定,电阻率ρ大的金属电流密度j 就小。而电流密度j 正比于电子在电场方向的飘逸速度。这就是说电阻率ρ大的金属,电子的飘逸速度就小。电子的飘逸速度小,表明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受到的阻力大。对于纯金属,这个阻力只能是来自晶格,是晶格的振动引起了电子的散射,使电子的运动方向随时发生变化,减缓了在外电场方向的飘逸速度。 2. 比喻:拿做广播体操作比喻。把穿越体操阵列者比喻成电子,做操者比喻成振动的原子。一旦做起操来,要想穿过这体操阵列,为了避开做操者,穿越者不得不东躲西闪。这样以来,穿过这体操阵列花费的时间就长了,穿越速度就降低了。 二.实验规律 高温:纯金属电阻率 T ∝ρ, 甚低温:5 T ∝ρ 问题:为什么纯金属电阻率与温度会有如此的奇异关系? 三. 前人的工作 包括J.Bardeen 在内的不少人对纯金属电阻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进行过研究,但“处理方法、 数学积分及至结果表达式都是相当令人生畏的。”[R.J.Elliot and A.F.Gibson, An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311(1976) ],这些研究难以以基础课的内容让学生们接受。 问题:能否用更简单明了的模型来揭示纯金属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四. 提出“纯金属电阻率的统计模型”的基础与思路 1. 基础一 纯金属具有电阻率,是晶格的振动引起了电子的散射,使电子的运动方向随时发生了变化。 电子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说明电子与晶格之间发生了能量和动量的交换。在第三章中把晶格振动谱测定中的光子与晶格的能量和动量的交换,看成是光子与声子的相互碰撞。同理,我们也可以把电子与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 看成是电子与声子之间的相互碰撞。 2.基础二 第三章中晶格热容是一个宏观物理量,是晶格振动的统计平均效应。爱因斯坦采取了一个平均频率的简单模型,取得了很成功的结果。电阻率也是一个宏观物理量,是电子与晶格作用的统计平均效应。是否可采取平均声子的模型来处理纯金属电阻率问题呢?所谓平均声子模型,是假定声子系统由平均声子来构成,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声子的动量等于原声子系统中声子的平均动量。 3. 基础三 由上一节(§6.6)已知,对电导有贡献的只是费密面上的电子,因此纯金属电阻率可看成是费密面上的电子与平均声子相互碰撞的结果。金属的电阻率 τ ρ2* ne m =, (1)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

第3课土地改革 课标要求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彻底推翻了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你知道这一过程是怎样的吗?由此导入新课。 推进新课 一、土地梦想——土地改革的背景 课件出示资料: 学生阅读材料及教材第一段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解放前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如何? (2)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3)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地主、富农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贫农、雇农和中农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旧中国的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认识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教师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二、暴风骤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固体物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固体物理学 所属专业:理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 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物质的物理性质、微观结构、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的运动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物理学中内容极丰富、应用极广泛的分支学科。本课程以点阵及晶体对称性为主线,以周期结构中的波动问题贯穿固体物理的整个教学内容。 基本目标与任务: 1.掌握包括对点阵及晶体对称性的定义、表征和检测,以及在晶体中物质的 运动规律; 2.在掌握知识架构的同时,对固体物理中处理多体问题的方法及其局限性有 所了解,并了解一些重要概念的实验探测; 3.获得在本门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 4.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独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以及《数学物理方法》 关系:《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以及《数学物理方法》是固体物理学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固体物理学在此先修课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固体物质的物理性质、微观结构、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的运动形态。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基泰尔,固体物理导论(第八版)。 主要参考书: 1.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Neil W. Ashcroft、N.David Mermin,Solid state Physics 3.刘友之、聂向富、蒋生蕊,固体物理学习题指导

固体物理第四章

Chapter 4 能带理论(energy band theory )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1、波矢空间与倒格子空间有何关系?为什么说波矢空间内的状态点是准连续的? [答]波矢空间与倒格子空间处于统一空间,倒格子空间的基矢分别为321,,b b b ,而波矢空间的基矢分别为321332211,,;/,/,/N N N N N N b b b 分别是沿正格子基矢321,,a a a 方向晶体的原胞数目。 倒格空间中一个倒格点对应的体积为 *)(321Ω=??b b b 波矢空间中一个波矢点对应的体积为 N N N N *)(3 32 21 1Ω= ??b b b 即波矢空间中一个波矢点对应的体积, 是倒格空间中一个倒格点对应的体积的1/N 。由于N 是晶体的原胞数目,数目巨大,所以一个波矢点对应的体积与一个倒格点对应的体积相比是极其微小的。也就是说,波矢点在倒格子空间是极其稠密的。因此,在波矢空间内作求和处理时,可以把波矢空间的状态点看成是准连续的。 2、在布里渊区边界上电子的能带有何特点? [答]电子的能带依赖波矢的方向,在任一方向上,在布里渊区的边界上,近自由电子的能带一般会出现禁带。若电子所处的边界与倒格矢G h 正交,边界是G h 的中垂面,则禁带的宽度Eg=2|Vn|,Vn 是周期势场的付里叶级数的系数。 不论何种电子,在布里渊区的边界上,其等能面在垂直于在布里渊区的边界上的斜率为零,即电子的等能面与布里渊区的边界正交。 3、带顶和带底的电子与晶格的作用各有什么特点? [答]能带顶部是能带的极大值的位置,所以 022 ??k E ,晶格对电子作正功,有效质量大于零。 4、单电子理论是怎样将多体问题简化为周期场中的单电子问题的? [答]单电子理论是在经过几步近似之后,将多体问题转化为单电子问题,以单电子在周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固体物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固体物理 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 (一)课程目标: 通过固体物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晶体内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运动的物理图像及其有关模型,掌握晶体内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及其与晶体宏观性能的物理联系,深刻理解晶体宏观性能的微观物理本质,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固体物理学各种专门问题及相关领域的内容建立初步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第一章晶体结构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晶格结构的实例、非晶态和准晶态的特征;理解和掌握晶体结构的周期性特征及其描述方法;理解和掌握晶体结构的对称性特征及其描述方法;理解和掌握倒格子的定义及其与正格子的关系;熟悉有关晶体结构的基本分析与计算。借助于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建立起晶体结构特征的直观图像。 第二章晶体的结合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晶体结合力的一般性质;掌握晶体的结合类型与特征;理解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掌握离子晶体的结合能、体积弹性模量的计算;掌握范德瓦耳斯晶体的结合能、体积弹性模量的计算。在教学中,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吸引与排斥的矛盾的差别和对立统一是认识与理解固体的结合规律与性质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第三章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理解简谐近似、格波概念、声子概念;理解玻恩-卡曼边界条件;了解三维格波的一般规律、晶格振动的非简谐效应;了解确定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方法;掌握一维单原子、双原子晶格振动的格波解与色散关系;掌握晶格振动模式密度的计算方法;理解晶格热容量的量子理论、掌握爱因斯坦模型与德拜模型;理解格林爱森近似、掌握晶格状态方程。结合例题分析和习题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土地改革》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理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理由:课本表述较为简单和理论化,需要结合材料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的巩固作用。 三、教学策略 经历过土地改革的还大有人在,可以提前布置学生作采访调查,先自行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本课教学大有辅弼。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进行本课教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五、教学过程 1.学生课前读书 2.导入新课 教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

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以获得土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3.教师播放视频《百年中国·土地改革》(约4分30秒),学生观看,初步了解土地改革历史。 4.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完成导学题。 土地改革: ①背景: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②原因: ③开始: ④法律依据: ⑤内容: ⑥实施: ⑦结果: ⑧历史意义: 5.教师使用课件,结合课本,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书上的插图、引文、书上的小字等,理解土地改革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简要说明西藏民主改革,补充比较1950年土地改革同1946年土地改革的不同点。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土地改革时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有哪些主要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农具等,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地让他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3)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不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第3课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有关建国前后和现在土地改革方面的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分组讨论“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中为什么保护富农经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培养合作意识,从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教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两千多年以来,广大农民都憧憬着“耕者有其田”这样一个梦想。 当年,李自成高举“均田免粮”的旗帜攻入北京,洪秀全高呼“有田同耕”的口号占据大清半壁江山,孙中山更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试图实现其共和理想。那么新中国

成立后,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把农民的千秋梦想变为现实呢?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第一篇章:土地梦想——土地改革的原因 教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建立起来了,长期被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也终于站 起来了,翻身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在鞭炮齐鸣、举国欢庆声中,党却清醒的认识到,这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大的任务还在后面。 展示: 材料一:建国初期,国际帝国主义势力在经济上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政治上进行 孤立,军事上进行威胁,企图把新兴的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国民党仍在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 材料二: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 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思考: 1、建国初,国家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新生政权的巩固) 2、面对着这种局面,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呢? 过渡:战争年代,我党就是依靠人民的力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如今要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我我们仍然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的支持,那么当时中国农村的形势如何呢?我们如何去争取农民的支持呢? 展示: 材料一: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约占 有农村70~80%的耕地,他们以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则只占有20~30%的耕地 。 20-30%90%人口比例 10% 70-80%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