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微生物的实验

微生物的实验

微生物的实验
微生物的实验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方法与革兰氏染色

实验目的: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与革兰氏染色的方法

实验原理: 革兰染色法

⑴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透入;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薄,脂质含量多,乙醇易透入。

⑵革兰阳性菌等电点(pI 2~3)比革兰阴性菌(pI 4~5)低,在相同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多,故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不易脱色。

⑶革兰阳性菌菌体含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被乙醇脱色;革兰阴性菌含核糖核酸镁盐很少,故易被脱色。

实验步骤: 1.涂片取洁净载玻片1张,用接种环取1~2环生理盐水放于载玻片上,用灭菌的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挑取少许细菌与盐水混合,涂布成直径1cm左右的菌膜(可视挑取菌落的多少涂片范围相应变化)。若采用液体培养物,可直接取1~2环菌液涂布。接种环须经火焰灭菌方可放回原处,以免造成污染。

2.干燥涂片最好在室温中自然干燥,或将标本接种面向上,置酒精灯火焰高处慢慢烘干,切勿在火焰上烤。

3.固定干燥后的标本面向上迅速通过火焰3次,这样既可杀菌,又能将细菌固定在玻片上,以免玻片上细菌在染色过程中被水冲洗掉。

2.染色

(1)初染:滴加结晶紫染液2~3滴于涂布细菌处,覆盖菌膜,1min后以细水漫过轻洗,将积水甩干。

(2)媒染:滴加卢戈碘液同上,1min后水洗,并将标本片上的积水甩净。

(3)脱色:加95%乙醇数滴于标本片上,轻轻摇晃数秒,斜持玻片使乙醇流掉,再滴加乙醇直至无紫色脱下为止(约30s,灵活掌握时间),细水冲洗,甩干。

(4)复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30s~1min后水洗,用吸水纸吸去积水。

3. 镜检

用油镜观察,并判断细菌的染色性。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后处理

擦干油镜镜头,整理、清洁显微镜,把显微镜放回原处,把标本片放入消毒缸中。

注意事项: 1.标本片涂的太薄或太厚,菌体分散布不均匀,都可影响染色结果。

2.染液因素,所有染液应防止水分蒸发而影响浓度,特别是卢戈碘液久存或受光作用后易失去媒染作用。脱色用的乙醇以95%浓度为宜,若染瓶密封不严或涂片积水过多,可使乙醇浓度降低而增强脱色能力。

3.选用培养12~18h菌龄的细菌为宜。若菌龄太老,由于菌体死亡常使革兰阳性菌呈阴性反应。

思考题: 革兰染色成败的关键在于什么?

实验二培养基的制备与细菌的生化反应

实验目的: 掌握培养基的制备与细菌生化反应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一)靛基质(吲哚Indole)试验

有些细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水中的色氨酸生成靛基质(吲哚)。吲哚本身无色,不易直接观察,此时加入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吲哚试剂),则可相互作用而生成红色的玫瑰吲哚,肉眼即可观察。

(二)甲基红(Methyl red,MR)试验

甲基红是一种指示剂(变色范围为pH4.4(红色)~6.2(黄色),可测定细菌分解葡萄糖后培养基中最终的酸碱度,用以鉴别肠道杆菌。细菌(如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被分解为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值降至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为阳性。若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的丙酮酸进一步转化为醇、酮、醛、水等,则培养基的pH值在6.2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黄色,为阴性反应,如产气杆菌。

(三)糖发酵试验

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类的酶,有些能分解糖(醇)产酸,使指示剂变色;有些能产酸又产气。糖发酵管是将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或蔗糖等加入蛋白胨水培养基内,使其最终浓度0.75%-1%,并加入一定量的溴甲酚紫指示剂,制成微量发酵管。接种细菌经37℃孵育后,产酸则使指示剂变为黄色、如有气体形成,在微量管内形成气柱。

实验步骤: 1.培养基制备的基本过程包括条调配成分、溶解、矫正pH、过滤澄清、分装、灭菌、质量检查和保存。

⑴调配成分:按培养基组成准确称取各成分用量,放入锥形瓶或大容量烧瓶中,加一定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混合。应注意染料、胆盐和指示剂等应在矫正pH后加入。

⑵溶解:将调配好的混合物在沸水浴或流动蒸汽灭菌器中,使其完全溶解。不可将培养基装在铜铁容器中加热,因培养基中铜含量超过0.3mg/L时,细菌不易生长;含铁量超过

0.14mg/L时可抑制细菌毒素的产生。

⑶矫正pH:一般将培养基的pH调至7.2~7.6左右。经高压灭菌后其pH可发生0.1~0.2变动。若用NaOH矫正,高压灭菌后pH下降0.1~0.2;若用NaCO3矫正,高压灭菌后pH 升高0.1~0.2。

⑷滤过澄清:自配的培养基通常有一些浑浊或沉淀,需滤过澄清后方可使用。液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常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在熔化后趁热以绒布或双层纱布加脱脂棉过滤。

⑸分装:①基础培养基:一般分装于锥形瓶灭菌后备用,以便随时分装倾注平板或配制营养培养基等;②琼脂斜面:通常在熔化后分装于试管,量约为试管高度的1/4~1/3,加热后灭菌,趁热摆成斜面,斜面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2/3,且保持试管下端有1cm柱高;③半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试管容量的1/4~1/3,加塞灭菌后趁热直立凝固;④琼脂高层培养基:分装量为试管长的2/3(接种厌氧菌用),灭菌后趁热直立凝固;⑤琼脂平板无菌分注:先将灭菌琼脂熔化后冷却至50°C左右,以无菌操作倾注于灭菌平皿内(内径90mm的平皿约13~

15 ml),水平旋转平皿,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4°C保存备用。

⑹灭菌:①由耐热物质配制成的培养基(如普通营养琼脂等)常用高压蒸气灭菌,条件为103.43kPa,15~20min;含糖培养基以68.95 kPa,10~15min为宜,以免破坏糖类物质。②不耐高热的物质配制成的培养基,如糖类、明胶和牛乳等常用流通蒸气灭菌,方法是加温80~100°C30 min,每天一次,连续3天。③富含蛋白质的培养基(如含血清)需将基础培养基先行灭菌,再将血清过滤除菌

后混装。

⑺质量检测:需做无菌试验和效果试验。①无菌试验:将灭菌后的培养基置35°C孵育24h,无任何细菌生长为合格;②效果试验:将已知的标准菌株接种于待检培养基中,检查细菌的生长繁殖状况和生化反应是否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合。

⑻保存:制备好的培养基应注明名称、制作日期,存放于4°C冰箱。

(一)靛基质(吲哚Indole)试验

分别接种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于2支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7℃孵育48h后取出,每管分别沿管壁缓缓加入吲哚试剂2~3滴于液面上,静置数分钟,在两液接触面呈玫瑰色(环状)者为阳性,以“+”表示。反之,则为阴性。

(二)甲基红(Methyl red,MR)试验

1. 分别接种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于2支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

2. 37℃培养2~3d后取出,分别滴加甲基红指示剂2~3滴,可立即观察。红色者为阳性,黄色者阴性。

(三)糖发酵试验

1.将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分别按液体培养基接种法接种于2支葡萄糖发酵管和2支乳糖发酵管,37℃孵育18-24h后取出观察。

2.观察结果时,若细菌分解糖类产酸,则使指示剂变色为黄色,可用符号“+”表示;若分解糖类产酸又产生气体,微量发酵管中集有气柱,用符号“⊕”表示;若不能分解糖类,指示剂不变色,可用符号“-”表示。

思考题:生化反应有何实际用途?

实验三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的消毒灭菌的方法

实验原理:高温使细菌蛋白质变性导致细菌死亡,紫外线可破坏细菌DNA

实验步骤:(一)高压灭菌法对细菌的影响

将大肠杆菌与枯草杆菌分别接种于肉汤培养基内,经高压灭菌后取出,37℃培养24小时,记录现象并分析原因。

(二)紫外线对细菌的影响

1.以接种环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在琼脂平板上作密集线接种,使细菌能均匀分布于平板表面。

2.除去平皿盖,代之以黑纸片,置于紫外线灯下(距离20-30cm)照射1小时。

3. 盖上皿盖,37℃培养24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三)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实验

各种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不一,而且杀灭细菌的效果也有差别,本实验主要证明不同消毒剂的不同浓度对不同的细菌的作用。

1分别用无菌棉签沾取葡萄球菌和大肠肝菌菌液,密涂于2个普通平板表面。

2 用镊子夹取无菌滤片各2张,分别浸于石炭酸、来苏儿、碘酒、龙胆紫及过氧乙消毒剂内。取出时,将纸片在试管壁上滑行,去除多余的药液,分别贴在已涂有细菌的平板表面,使纸片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并大致辞相等。

3 各平板和纸片在平皿上作好标记,放37℃卵育24h,观察纸片周围有无抑菌圈并比较其大小

(四)药敏实验

1.用无菌棉签分别沾取葡萄球菌、痢疾杆菌菌液涂布于2只MH琼脂平板。

2.分别用镊子夹取各种抗生素药物滤纸片,贴在每一只平板琼脂表面,每张纸片间距不少于24mm,纸片中心距平皿边缘不少于15mm,并作好标记。

3.37℃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有无抑菌环及其大小。抑菌环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分别测量各纸片抑菌环直径(mm),判定其敏感度。

思考题:药敏实验有何实际用途?

实验四细菌分布与抗生素的MIC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抗生素的MIC测定方法,了解细菌的分布情况

实验原理: 抗生素顺浓度梯度递减使细菌生长,观察最小抑菌浓度为该抗生素的MIC.

一、实验步骤:

细菌的分布

1. 口腔细菌检查取10%绵羊RBC琼脂平板深咳,置37℃孵育箱,24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计数。

2. 空气细菌检查取普通琼脂平板置打开盖,置桌面上,空气中细菌自然落入,30分钟后置37℃孵育箱,24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计数。

3. 手指细菌检查食指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置37℃孵育箱,24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计数。

MIC测定

1. 取小试管7支并编号

2. 用无菌吸管在每支试管中加培养基1ml

3. 另取1支无菌吸管吸取抗生素(庆大霉素5IU/ml)加入第一管中混匀,吸取1ml加入第二管中混匀,依次类推,第六管吸取1ml弃去,第七管不加作为阳性对照。

4. 每管加入菌液0.1ml

5. 置37℃孵育箱24h观察,生长管的前一管为该抗生素的MIC

思考题:MIC实验有何实际用途?

实验五口服药品的微生物检查和无菌针剂的无菌检查

实验目的: 掌握口服药品的微生物检查和无菌针剂的无菌检查方法

实验原理: 口服药品通过不同倍数的稀释,取样倾注培养基中,培养计数。

针剂药品中微生物各种培养基(需氧、厌氧、霉菌)的培养观察生长情况。

实验步骤:

一、口服药品的微生物检查

1. 取待检样品10g乳钵研碎,加无菌生理盐水10ml(1g/1ml),视样品污染程度稀释呈不同浓度,各取1ml加到无菌平板中,然后倾注15ml已溶化的营养琼脂混匀,冷却凝固后置37℃孵育箱

2. 24h培养进行菌落计数。

二、针剂的无菌检查

1. 取需氧培养基、厌氧培养基、霉菌培养基各一管,分别加入无菌针剂样品01ml,霉菌置25~28℃孵育箱,24h观察一次,连续观察一周看有无霉菌生长,一周后无菌生长,可报阴性(或未发现霉菌生长)其他细菌置37℃孵育箱培养24h后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思考题:口服药品和针剂样品的检查方法有什么不同

实验六抗生素的效价测定(二剂量法)

实验目的: 掌握抗生素的效价测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 将制备好的并混有细菌的高层琼脂并放置小钢管,分别把标准品的高浓度溶液、标准品的低浓度溶液、待检品高浓度溶液和待检品低浓度溶液加入小钢管中,置48℃18~24h,取出后量取抑菌环直径,求V、W值,以V值为横坐标,W值为竖坐标查放线图,

求取待检抗生素的效价值。

实验步骤:1. 制备琼脂底层。

2. 取短小芽胞杆菌菌液0.2ml加入溶化的琼脂内,并迅速倾入已制好的底层上面待凝固后放入四个小钢管。。

3. 分别再小钢管中加入标准品和待检品的抗生素,置37℃18~24h观察结果。

4. 取出量取抑菌环直径(mm)代入计算公式,求取V、W.值。

5. 查放线图得出抗生素的效价

思考题:抗生素效价的应用及意义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分布、灭菌消毒)

微生物实验 微生物实验 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分布 消毒灭菌

细菌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2.掌握细菌的三种形态 3.掌握临床常见细菌的形态及染色 4.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 5.了解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真菌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 1. 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1. 在标本欲检部位滴一滴香柏油,然后转换油镜头 2. 从侧面观察并慢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 停止转动,以免碰撞玻片,用双眼观察目镜,同时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细菌清晰 3. 根据需要调节显微镜亮度 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维护 1.移动显微镜时,用右手持镜壁,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 2.油镜用毕后,要立即用擦镜纸擦去香柏油;再用滴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油镜头;最 后,用干净擦镜纸将镜头上的二甲苯擦去,以免损伤油镜头 3.镜头擦净后,降低接物镜并将其转成八字形,罩好镜罩放入柜内 4.做好使用记录 3.微生物知识 1.细菌按形态分类: 球菌:球形(包括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杆菌:杆状(包括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等) 螺旋菌:螺旋状(包括螺旋菌、弧菌等) 2.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蛋白体 3.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如肺炎双球菌 鞭毛:又分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如:变形杆菌为周毛菌 菌毛 芽胞:如破伤风梭菌、炭疽芽胞杆菌、肉毒梭菌 4.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原核类、真核类和非细胞类。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藻、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 5.真菌 单细胞:圆形、芽生孢子。如:酵母菌

医疗器械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建设方案

随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对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的微生物实验室已做出相应要求,其中《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中第八章监视和测量规定: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要求并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无菌检验室。但实际还包括阳性对照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等,总体称之为微生物实验室更加符合实际。目前医疗器械微生物实验室法规要求起步晚,依据不够细化,加之产品的复杂性,因此微生物实验室的规范化设计并不成熟,SICOLAB对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和布局进行初步探讨。 1.微生物实验室功能医疗器械的检验通常分为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性能检验。理化检验需要设置理化检验室或在相应工位设检验装置;生物性能检验,对其中的生物学评价检验,企业一般不设检验室,而是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而微生物检测按法规要求需自行建立微生物检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应实现以下功能: (1)按照该产品的标准要求(引用GB/方法或药典方法),对产品进行无菌检验; (2)对洁净环境(空气、水、工艺用气、台面、手)进行微生物检验; (3)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初始污染菌检测; (4)部分含药的医疗器械还需满足药品检验需要(无菌、微生物限度、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检定),如含药敷料、含有庆大霉素的骨水泥、药物涂层产品等;此外,部分产品标准规定需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如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氧合器、血液透析器、冠脉支架系统等部分人工器官和植入物产品)该类检查虽不是微生物检查,但对检查环境有较高的要求的,操作间应设有紫外线灯,并有控制温度、湿度的设备。应有书面操作规程,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 2.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要求SICOLAB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培养基,菌种,设备,实验室的布局和运行,器具及工作服洗涤、存放要求,更衣流程。 人员从事微生物实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背景。检验人员数量和素质应能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检测方法、程序、检测目的和结果评价。保证人员在上岗前接受胜任工作所必须的设备操作、微生物检验技术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培养基培养基质量稳定可靠,有良好的促菌生长能力,具备适宜的灭菌方式,在规定的条件和环境下贮藏,通过不同菌种的接种试验并观察生长状态,进行灵敏度试验。

微生物试验

四、名词解释 1. 消毒(disinfection):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2.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3. 无菌(asepsis):指不存在活菌的意思。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4.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品在高浓度时为消毒剂,低浓度时常为防腐剂。 5.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可在体内抑制细菌的繁殖,或在体外用于抑菌试验以检测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8.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ntistreptolysin O test, ASO test):是用已知的链球菌“O”溶血毒素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有相应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的中和试验。它常用于辅助诊断急性风湿热的风湿活动期。其效价大于1:400以上有参考意义。 9. 肥达试验(Widal test):利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H)抗原分别与不同稀释度的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的动态变化,用于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10. 外斐试验(Weil-Felix test):是指某些普通变形杆菌X19、X2和Xk菌株含有的菌体(O)抗原,可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恙虫病立克次体的部分抗原发生交叉反应,故可用以代替立克次体作为抗原与患者的血清进行凝集反应,此称为外斐试验,用以辅助诊断有关的立克次体病。 11. 锡克试验(Schick test):用少量毒素测定机体内有无抗毒素免疫的一种方法。在一侧皮内注射白喉毒素0.1ml,若无任何反应,表示机体对白喉有免疫力;若24h-48h注射部位开始出现红肿,直径1cm-2cm,表示机体对白喉易感,无免疫力,血液中无抗毒素中和毒素。 12. 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test):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做皮肤试验测定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迟发型超敏反应性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13. 鲍-金培养基(B-G培养基):含甘油、马铃薯和血液的营养培养基,用百日咳杆菌分离培养。 14. 卫星现象: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时需V因子和X因子,将其流感杆菌分区划线在巧克力平板或血平板上,然后点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V因子,置于37℃,培养18h-24h后观察菌落特点,凡是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感杆菌生长得较好,形成菌落较大;而远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越远的流感杆菌菌落越小,此现象称为卫星现象。这有助于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15. 二相性真菌(dimorphic fungus):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使两种形态发生互变,称为二相性。如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在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培养时,呈酵母菌型;在普通培养基上25℃培养时,呈丝状菌 18. CPE(cytopathic effect,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的作用称其为杀细胞效应,这种效应在体外组织培养时可观察到细胞变园、聚集、脱落等,称为致细胞病变作用(CPE)。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等。 20. 血清学诊断:用已知抗原检测病人的血清中是否有相应抗体以及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血清学诊断可作为某些传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此试验一般取病人血清进行试验,故通常称之为血清学诊断。 五、问答题 1. 革兰氏染色法的方法、步骤、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2. 答:革兰染色法的操作与步骤如下: (1)标本片制作:取材涂片干燥固定 (2)染色步骤: 第一液碱性结晶紫,初染1min,水洗;

微生物实验专题

正面 侧面 计数室(2个) 每个小格的面积 盖玻片下液体高度 微生物实验专题 一、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 】 (一)、实验原理: 1.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无氧和有氧呼吸都产生CO 2,无氧呼吸还能产生酒精。 2. 检测产生CO 2:→可使用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现象:蓝→变绿→变黄)。 3.检测酒精产生:→用酸化的重铬酸钾。实验现象: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二)、实验设计(及方法步骤):→设计如下图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1. 设计成有氧条件(甲组)与无氧 条件(乙组)进行对照实验。 2.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CO 2,排除对实验干扰。 3. 培养液要进行灭菌,灭菌后的培养液 要冷却后才能接种酵母菌。 4. 进行乙组实验时,必须让B 瓶密封放置反应一段时间,才能将导管连通到澄清石灰水瓶中。 ★其目的是:→消耗掉瓶氧气,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5. 实验中要观察甲、乙组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并检测A 和B 瓶中有无酒精产生。 ★检测酒精时,要将重铬酸钾溶于浓硫酸溶液中进行酸化处理,再加入到被检测溶液中。 (三)、实验结果(现象)及其分析: 1. 甲、乙两组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甲组变浑浊快和程度大;说明酵母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 都产生CO 2,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 2多。注意:据该实验现象不能确定呼吸方式。 2. 检测酒精时,若A 瓶中无酒精产生(检测时不变灰绿),则说明A 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若B 瓶中有酒精产生(检测时变灰绿);则说明B 瓶中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C 】 (一)、实验原理: 1. 液体培养酵母菌时,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营养成分、空间(含氧量)、温度和pH 等因素的影响。 2. 在理想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 ”型曲线;在各种资源有限或者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 酵母菌种群增长呈“S ”型曲线。◆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表现为:增长→保持稳定→衰减。 3. 对酵母菌进行观察计数,需要用到血球计数板和显微镜。★血球计数板构造如下图: (二)、实验设计(方法和步骤): 1. 将10mL 无菌的5%的葡萄糖溶液加入试管。 2. 将酵母菌(干酵母)接种到试管培养液中, 将试管在 28℃条件下连续培养7天。 3. 采用抽样检测法,每天取样测定酵母菌数目, 每天抽测3次,取平均值。 【取样计数的操作方法】 (1)先将盖玻片盖在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特别提醒:→吸取培养液前,要振荡几下试管,摇匀培养液(否则数据会偏差较大)。

实验3-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三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2.懂得无菌操作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 3.了解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 二、实验原理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土壤、江河湖海、尘埃、空气、各种物体的表面以及人和动物体的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都存在着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体积微小,人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它们个体的存在。但是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可以在发霉的面包、朽木上看到某些微生物群体。这些现象表明,自然界只要有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物质和环境条件,微生物就可以在其上生长繁殖。据此,我们在实验室里就可以用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 培养基是用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其中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气体和水分。此外,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要求,在配制培养基时还需用酸液或碱液调节至适宜的pH。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所谓灭菌是指采用各类的物理或化学因素,使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经过灭菌后的物体是无菌的。消毒是与灭菌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指用较温和的物理因素杀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病原微生物的一种常用的卫生措施。 灭菌的方法较多,广泛使用的是高温灭菌,其中最常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此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可密闭的加压蒸汽灭菌锅中进行的。在1.05kg/cm2的蒸汽压力下,温度可达121℃。一般只要维持15~20min,就可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和它们的各种孢子。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操作技术。为了确保纯种不被杂菌污染,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无菌概念,经常保持实验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的污染,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一、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二、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 (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二)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三)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四)无菌室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1. 无菌室的设置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最小内间面积2×2.5=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外间的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 (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小窗宽60cm、高40cm、厚30cm,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 (4)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很高,故应设置通气窗。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百叶窗,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气窗可在内室使用后、灭菌前开启,以流通空气。有条件可安装恒温恒湿机。 2. 无菌室内设备和用具 (1)无菌室内的工作台,不论是什么材质、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台面水平。 (2)在内室和外室各安装一个紫外灯(多为30W)。内室的紫外线灯应安装在经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离地面2m,外室的紫外线灯可安装在外室中央。 (3)外室应有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盛有来苏儿水的瓷盆和毛巾、手持喷雾器和5%石炭酸溶液等。 (4)内室应有酒精灯、常用接种工具、不锈钢制的刀、剪、镊子、70%的酒精棉球、工业酒精、载玻璃片、特种蜡笔、记录本、铅笔、标签纸、胶水、废物筐等。

微生物实验室要求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 第一节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应严格执行《菌种保管制度》。 5.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暖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 1.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下列仪器:培养箱、高压锅、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厌氧培养设备、显微镜、离心机、超净台、振荡器、

普通天平、千分之一天平、烤箱、冷冻干燥设备、匀质器、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生化培养箱,电位pH计、高速离心机。 2.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3.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4.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去。 5.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内容进行登记。 6.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 7.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因管理不善致使仪器械损坏,要追究当事者责任。 三、药品管理、使用制度 1.依据本室检测任务,制定各种药品试剂采购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出厂日期等,领回后建立帐目,专人管理,每半年做出消耗表,并清点剩余药品。 2.药品试剂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瓶签完整,剧毒药品加锁存放、易燃、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

简单生物实验设计方案

简单生物实验设计方案 简单生物实验设计方案范文 1 土壤中分离产生-淀粉酶的菌种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二.实验原理 -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 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

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 增殖培养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便于我们从其中分离到这类微生物。因此,增殖培养事实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一种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三.实验材料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可省)、培养皿8个、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5支(每支4.5mL水)、烧杯3个、三角瓶5个、电炉、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10个)、天平、滤纸、pH试纸等。 2、试剂: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原料(牛肉膏0.9g、

微生物实验室的要求

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实验室总体面积应在70平米以上,要求水、电供应充足,畅通,排污设施与安全措施齐备。 一、选址: 1. 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 2. 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 3. 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取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 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 办公室 2. 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 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 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 3.细菌实验室: ①细菌检验操作室; ②无菌室; ③培养基制作室; ④洗涮消毒室; 一般布局要求如下: 1. 办公室: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 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 a.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4×1.3m; 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 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 e.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f. 实验室围护结构采用彩钢板材料,表面光滑、耐腐蚀、防水,所有缝隙可靠密封,便于清洁消毒,且防震、防火; g. 墙面、吊顶:彩钢板:钢板厚度0.426,15克覆膜。 3. 无菌室: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 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 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 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 d.无菌室内设有工作台(中心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工作台面要小于1.5m; e. 微生物室结构应坚固、严密、防尘、光线明亮,地面应光滑,并应有缓冲间,设双层传递窗传递物件; f.门窗应是不锈钢的; g.室内温度18~26℃,相对湿度为45~65%,室内必须保持整洁; h.墙面、吊顶:彩钢板:钢板厚度0.426,15克覆膜; i. 地面采用PVC材料,防渗漏、无接缝、光洁、防滑。 4. 培养基制作室: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橱。 a.边台上要放置电炉,以满足熔化煮沸培养基时用; b.边台材料要耐高热、耐酸碱; c.药橱分门别类存放一些一般药品及试剂; d.危险、易腐易燃有毒有害药品单独设保险柜存放; e.边台上要放天平,以称取药品用。 5. 洗涮消毒室:洗涮消毒室用以消毒洗涮待用与已用之玻璃器皿,培养基及污物,其面积应大于10平米。 为满足洗涮消毒的功能,洗涮消毒室应设有: a.1-2个洗涮池,洗涮池上下水网要畅通;

微生物实验3之革兰氏染色

华中科技大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班级:生物制药1101班日期:2013 年 3 月16 日指导教师:邬建国实验组别:启明七组 姓名:何明组员姓名:张玉涛、王远馨 实验名称: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的方法。 2.简单进行样品的革兰氏染色辨别样品中细菌类别 二、实验原理 1.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再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紫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 2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番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有芽孢的杆菌和绝大多数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成革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孢杆菌都成负反应。 3.革兰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化学组成和生理性质上有很多差别,染色反应不一样,染色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有关。 4.阳性菌菌体等电点较阴性菌低,在相同pH条件下染色,阳性菌吸附碱性染料较多,因此不易脱去,阴性菌则相反。 三、实验材料 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样品:含活菌酸奶 染料:草酸铵结晶紫液、路哥氏碘液、95%乙醇、番红液 其他: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无菌生理盐水、香柏油、二甲苯四、实验方法

(一)涂片→干燥→固定→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 )→水洗→路哥氏碘液媒染(1min )→水洗→95%乙醇脱色(30s )→水洗→番红复染(5min )→水洗→干燥→镜检。 关键点:1.严格掌握乙醇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被误染为阴性菌; 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被误染为阳性菌;2.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很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阴性反应。 (二)黑曲霉菌属于真菌,细胞较大,可用水片进行观察,,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接种,盖上载玻片,即可拿到显微镜下观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拍照,注明放大倍数) 大肠杆菌放大倍数40x 金黄色葡萄球菌,放大倍数100x ,油浴 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拍照, 注明放大倍数)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 合涂片,放大倍数100x,油浴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实验四

实验四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目测微尺和物测微尺的使用方法,掌握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技能。 3.巩固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 1.预习有关微生物大小测定等方面的知识; 2.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听从指导教师安排; 3.认真听讲,不懂就问; 4.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目测微尺、物测微尺、光学显微镜、微生物标本片 四、实验原理及方法 1. 目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 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 mm 长度刻成100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2. 物测微尺 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将1mm 等分成100格,每格长0.01mm (即10μm )。它并不直接测细胞的大小,而是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 五、实验步骤及内容 1.目测微尺的标定 两对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10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长度=两对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格数

把物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使刻度朝上。用低倍镜找到物测微尺的刻度,移动物测微尺和目测微尺使两者的第一条线重合,顺着刻度找出另一条重合线。再分别求出高倍镜和油镜下目测微尺每格的长度。 2.菌体大小的测量 将物测微尺取下,换上标本片,选择适当的物镜测量目的物的大小,分别找出菌体的长和宽占目测微尺的格数,再按目测微尺1格的长度算出菌体的长度和宽度。 六、实验结果 1.将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填入表1 表1 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 2. 在高倍镜下测量枯草芽孢杆菌大小,将结果填入表2

微生物实验报告

微生物实验报告 一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 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原理和方法 2 学习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微生物 3 认识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体会无菌操作的原理 实验材料: 1 土样溶液0.5ml,无菌生理盐水 2 取液器(1000μL一支,100μL一支),培养箱,培养皿(12个),无菌有帽试管,三角瓶,无菌涂棒,接种环,1000μL无菌吸头若干,记号笔,酒精灯,火柴,试管架 实验步骤: A培养基的制备(已提前制备好) B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作如下实验 1 取三个平板,用100μL的取液器分别吸取100μL的河水、豆浆、豆奶,均匀加在三个培养基上,并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布均匀(要多涂几次,时间约1-2分钟,使细菌均匀分布)。 2 再取三个平板,三个同学分别用手指(未洗过)在培养基上涂抹几秒钟,一个同学对应一个平板。 3 再取一个平板,其中一个同学将手用肥皂洗过后,再在培养基上涂抹。 4 再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一个同学对着培养基咳嗽,使口腔中的气流和飞沫落到培养基上。 5 再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在空气中放置10min左右,关上皿盖。 6 将上述9个平板放置在35℃的培养箱中培养24h。 C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1 采土样,制备土壤稀释液(已准备好) 2 取三个平板,每个培养基上用取液器添加100μL的土壤稀释液,并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布均匀(要多涂几次,时间约1-2分钟,使细菌均匀分布)。 3 将平板依旧放在35℃的培养箱中培养24h。 D菌落计数 培养24h后,取出培养平板,算出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量。其中,土样中的微生物含量可用以下式子计算 土壤中的细菌含量(个/g土壤)=菌落平均数×10×稀释倍数 实验结果及数据: 实验结果如附图。

实验3-微生物接种技术

实验三微生物接种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菌操作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的重要性。 2、掌握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 3、掌握微生物微生物扩大繁殖的基本方法。 4、认识微生物接种工具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接种技术是生物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由于实验目的、培养基种类及容器等不同,所用接种方法不同,如斜面接种、液体接种、固体接种和穿刺接种等,以获得生长良好的纯种微生物。为此,接种必须在一个无杂菌污染的环境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同时,因接种方法的不同,常采用不同的接种工具,如接种针、接种环、移液管和玻璃刮铲等。 三、实验器材 主要仪器及设备无菌室、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振荡器、接种针、接种环、接种钩、接种铲,试管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基平板、三角瓶液体培养基,PDA平板及斜面,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斜面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试管半固体培养基。 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青霉(Penicillium sp.)、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sen)、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放线菌等。 四、操作步骤 (一)斜面接种技术具体操作如下: 1、贴标签接种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注明菌名、接种日期、接种人姓名等。贴在距试管口径2-3厘米的位置。 2、点燃酒精灯。 3、接种用接种环将菌种移接到贴好标签的试管斜面上。无菌操作程序简述如下: ⑴手持试管将菌种和用于接种的斜面两支试管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握在左手中、使中指位于两试管之间。斜面向上,并使它们位于水平位置(图a)。 ⑵旋松棉塞先用右手将棉塞旋松,以便接种时易于拔出。 ⑶取接种环右手拿接种环在火焰将环端烧红灭菌,然后将有可能伸入试管的其余部分,均用火烧过灭菌。 ⑷拔棉塞用右手的无名指、小指和手掌边先后拔出试管的棉塞,然后让试管口缓缓过火灭菌(切勿烧得过烫),如图b、c所示。 ⑸环冷却将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先使环接触没有长菌的培养基部分,使其冷却。 ⑹取菌种待环冷却后轻轻沾取少量菌或孢子,然后将接种环移出接种管,如图d所示,注意不要使环的部分碰到管壁,取出后不可使环通过火焰。 ⑺接种在火焰旁迅速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伸入另一支待接斜面试管。从斜面培养基的

微生物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微生物实验注意事项 一、无菌操作要求 1.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3.接种食品样品时, 4.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 1.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 0.5- 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 3.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紫外灯,距离在 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5.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三、消毒灭菌要求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和接种的培养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 (一)干热和湿热高压蒸气锅灭菌方法 1.灭菌前准备(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2.装放(1)干热灭菌器: 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2)大型高压蒸气锅: 放置灭菌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消毒筒内,物品之间不能过挤。 3.设备检查(1)检查门的开关是否灵活,橡皮圈有无损坏,是否平整。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解决方案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主要负责各类微生物项目的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乳酸菌、双歧杆菌、罐头商业无菌、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微生物实验室选址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与其他用途房屋设在一栋建筑物中 但必须自成一区。该区通过隔离门与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微生物实验室功能分区 平面布局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核心区包括实验间及与之相连的缓 冲间;缓冲间形成进入实验间的通道。必须设两道连锁门,当其中一道门打开时,另一道门自动处于关闭状态。如使用电动连锁装置断电时两道门均必须处于可打开状态。在缓冲间可进行二次更衣;当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设自动控制装置时,缓冲间面积不宜过大,不宜超过实验间面积的八分之一;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实验间入口,避开工作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 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

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 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无菌室 无菌室一般为4-5平方米、高2.5米的独立小房间(与外间隔离),专辟于微生物实验室内。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无菌室的设置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种: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最小内间面积2×2.5=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染色与形态观察 第一部分:显微镜的使用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油镜的使用原理和显微镜的维护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构造。 3.了解各种显微镜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原理 (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微生物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它的构造可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的机械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目镜、镜筒、基座回转器、物镜、载物台、光圈、聚光器、光源、镜臂、细调节器、粗调节器等。 2、光学部分:目镜、物镜、聚光器、光圈、光源。 (二)放大倍数 标本首先经物镜放大,在目镜的焦距平面上形成一个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成最终的虚像。总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其工作距离(物镜镜头到标本片之间的距离)愈短,这时光圈就要打开得愈大。 显微镜的性能受物镜的分辨距离或分辨力所限制。分辨距离即透镜所能分辨的两个物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分辨距离愈小,透镜的分辨力愈高,物像也就愈清晰。因此常以分辨距离来衡量显微镜的分辨力。 R=0.61λ/N.A 式中:R-----分辨距离; λ------作用光的波长; N.A------数值口径。 一些介质的折射率

介质折射率 空气 水玻璃香柏油 1 13 55 1.56 三、实验内容 (一)材料: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 (二)方法: 细菌很小,须使用油镜方可观察到。油镜是显微镜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观察时与玻片非常接近,稍不小心即可压碎玻片,更严重的是损坏镜头,故必须极其仔细地学习油镜的使用方法: 1、为使低倍镜取得最适之光源,可将低倍镜头调节到离载物台约1cm的高度,将聚光器提高,光圈完全打开,然后调节电压旋钮至视野最合适。 2、滴一滴香柏油,固定于载物台上,用推动器调节到载物台正中。在双目侧视下,下旋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入油中几乎与标本片相接触。然后眼睛从目镜观察(如光线不足,可适当增大电源电压),徐徐上旋粗调节器至看到模糊物像之后,再用细调节器调节以使物像清晰。如镜头已离开油面还未看到物像,则再重新操作。 3、更换标本时应先提高油镜头,再更换玻片,切勿随意移动显微镜的位置。 4、油镜观察完毕后,按“显微镜保护”中(6)项处理。 5、最后将油镜各部分还原,聚光器下降,反光镜垂直于镜座,镜头转成八字形, 以免与聚光器发生碰撞。 四、思考题 1、使用显微镜时为何调节下列构造?反光镜,光圈,聚光器,粗调节器,细调节器,镜头回转器。 答:聚光器的位置之升降可影响视野的明亮度,上升则视野明亮,下降则光线减弱。光圈的放大或缩小也可控制视野明亮程度。粗调节器和细调节器均是调节焦距的装置。镜头回转器为装置物镜和转换物镜之用。 2、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时,工作距离与光圈的关系。如何利用这一原理用好显微镜? 答: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其工作距离(物镜镜头到标本片之间的距离)愈短。标本首先经物镜放大,在目镜的焦距平面上形成一个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成最终的虚像。总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为何要选用与玻璃折射率相似的香柏油作为油镜的介质?油镜的原理是什么? 答:香柏油只在使用油镜头时(100倍物镜)使用,因为当镜与装片之间的介质为空气时,由于空气(n= 1.52)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不仅使进入物镜的光线减少,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而且会减少镜口角。当以香柏油(n=1.515)为介质时,由于它的折射率与玻璃相近,光线经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不仅增加了视野的照明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加数值孔径达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可见光的波长平均为0.55μm。当使用数值孔径为0.65的高倍镜时,它能辨别两点之间的距离为0.42μm;而使用数值孔径为1.25的

微生物实验室布局

刚毕业的人,什么都不懂,前面叫我去去参加微生物培训,在他们那边要了两份新标准复印件,看着实验室空空的。就按照标准上面写的开始采购仪器设备试剂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 恒温培养箱:36 ℃±1 ℃,30 ℃±1 ℃。(一台) 2 冰箱:2 ℃~5 ℃。(一台) 3 恒温水浴箱:46 ℃±1 ℃。(一台) 4 天平:感量0.1g 。(一台还买了一台感量0.001g) 5 均质器。(一台) 6无菌吸管:1 mL (具0.01mL 刻度)、10mL (具o.l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3、4个) 7 无菌锥形瓶:容量250 mL 、500 mL 。(6个) 8 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20个) 9 pH 计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试纸。(一盒) 10 放大镜(一只) 11试管(大号的20支小号20支)、烧杯(大中小各三个)、试管架、小滴管 培养基和试剂 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2 磷酸盐缓冲液 3 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9 氯化钠溶于1 000 mL 蒸馏水中,121 ℃高压灭菌15 min 。 4 1 mol/L 氢氧化钠(NaOH ) :称取40g 氢氧化钠溶于1 000 mL 蒸馏水中。 5 1 mol/L 盐酸(HCl ) :移取浓盐酸90 mL ,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 。 总结仪器设备和试剂采购有时候总是以为什么都买回来了,但是一旦你开始做试验你就会发现缺这个少那个,这个那个的没买,导致实验没法开始做,我当当就这两个项目的东西买了四次才全都买回来,没办法在列清单的时候好像什么都列好了,但是但采购回来又发现这个少了。所以但要买东西的时候,你先一步一步的把试验操作模拟出来看到用什么马上写出来,然后在对着实验操作步骤对一遍过去看哪个环节没想到没做到,加深印象,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上面没写但是必备的小瓶瓶罐罐的。 一、仪器设备采购、仪器试剂和整体布局 前面那就是开始布局要从这间房间里再分割一间小的房间作为无菌实验室,我们这个实验室占地面积大概就是一个高中教室那么大吧,而我们拿四分之一用来做无菌实验室。第二个就是自来水和管道的安装。(大概图如我画的) 我查阅相关资料食品实验室设计要求达到以下:⑴食品行业化工实验室实验台高度要求根据人体工力学,坐式操作实验台高度为750~850;站式操作高度850~920。试剂架高度1200~1650。高柜1800~2200。 ⑵食品行业化工实验室安全通道:常用实验室门宽为900~1500mm,并设有一个安全门,内部操作流程要求顺畅,防止发生危急情况时,出现通道堵塞现象,设计时常用岛型、半岛型、L字型、U字型等实验室布局方案。主通道、两个中央台双面操作,间距大于1500mm,边台单向距离大于1200。排毒柜双面操作距离大于1500mm。 ⑶食品行业化工实验室通风系统 通风气体管道符合安全要求:工程必须达到化学类实验室安全要求,诸如防火,防爆,防腐,防泄漏,防雷击,保证通风排毒系统在安全状态下运行,安全要求是本工程第一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