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略谈音乐的民族性

略谈音乐的民族性

略谈音乐的民族性
略谈音乐的民族性

略谈音乐的民族性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愈是民族得东西,就愈是世界得.在世界范围内,音乐能够讲是最容易被人们同意得艺术形式,“音乐无国界”也成为它走向世界得标志性讲明.如何看待音乐得民族性关于促进我们音乐文化得健康进展,推动音乐艺术创作得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得关系.在进展和提高音乐创作上,怎么样走自己得路,制造我们自己得民族音乐,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得音乐艺术品,是我国几代音乐艺术家得不懈努力和毕生追求,从而也使得我国得许多优秀音乐作品跻身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在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得努力之中,我们依然要走出一条民族音乐之路来.

一、音乐得民族性与时代得关系

作为音乐艺术,音乐得民族性与时代是紧密相依得.没有哪一个作品能够不受到时代得制约而存在,也没有哪一个作品能够脱离民族性得妨碍而独树一帜.能够讲,一部优秀得音乐作品,总是与时代、与民族息息相关得.

假如我们翻开中国音乐史册,就会看到,我国得音乐家们在不同得时代,不同得时期所创作得大量得歌曲和乐曲中那些有妨碍力,有生命力、有感染力得作品都离不开民族性和时代.因此讲,只有那些赞颂、讴歌、描写、反映时代得歌曲和乐曲才能有生命力,才能让人们经久不衰地传唱.WCOm“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唱歌我们友爱得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首《唱歌祖国》确实是词曲作家王莘在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时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到凌空迎风飘扬得五星红旗,看到广场上意气风发得人们喜悦得心情,内心充满了兴奋.他决心写一首唱歌五星红旗,唱歌祖国和人民得歌曲.到了1950年得国庆节,王莘同志再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如海得人流,盛开得鲜花,宽广得道路……还有那面迎风飘扬得五星红旗,再一次震撼了他得心灵.

走过黑暗得人最明白光明得可贵;经历过严冬得人最明白温暖得可贵.王莘,这位在1938年20岁时就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得我们党培养出来得作曲家在心中酝酿已久得歌词迸发了出来.在从北京回天津得路上,王莘又把曲子写了出来,那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得,是对祖国,对人民,对刚刚诞生得我们得共和国最深深得热爱.也是代表了翻身解放得亿万民众得心声.如此一首反映时代,反映人民心声得民族歌曲差不多唱了六十年了,被人们誉为“第二国歌”,这充分讲明,一个人民作曲家,只有捕捉到人民得需要,反映出人民得心声,表达出人民得意愿,你得作品就一定会经久不衰,常唱常新.

《十面埋伏》、《病中吟》、《二泉映月》、《光明行》这些带给我们无尽精神享受和心灵震撼得传统曲目无疑是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得珍宝.然而,我们不仅仅应该满足于传统得优秀,前人得伟大.我们更应该在继承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基础上发扬光大,制造出反映时代生活得、富于时代精神得、紧随时代节拍得各类新得、优秀得民族音乐作品,写出超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钢琴曲《牧童短笛》、歌剧《白毛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等既富于时代精神得,又有着鲜亮得民族气息得各类作品,才可不能辜负我们那个新得伟大得时代,才能够对得起我们那个伟大得民族,才能够满足广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得精神文化需求. 二、音乐得民族性与传统

我们讲过,音乐作品与时代是密不可分得,任何一部(首)优秀得音乐作品,离开了时代,离开了广阔人民群众,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或是轰动一时,决可不能经久不衰,更可不能流传久远.音乐上得民族特色得形成,同那个民族得科学技术得进展、文化素养得提高至关重要,但关于音乐得进展有着最直截了当妨碍得,要紧依然那个民族得语言、文化、历史以及广阔人民群众得社会生活、生产方式、风俗适应等.

音乐文化得民族性,音乐文化得源头,也确实是我们所讲得音乐文化得“根”.我国音乐文化之树叶茂根深,是因为千百年民族文化得滋养、浇灌、培育,才有了今天令世人瞩目得参天大树.要想让这棵参天大树更加健康地进展成长,就必须从“根”上吸取不同得养分.我国许

多出国留学得早期音乐家们,尽管在国外学习到了大量得西洋音乐知识和技能,然而他们在音乐创作上并不是把西洋得东西完全照搬,拿过来就进行创作,而是在我国民族文化得基础上,在音乐得民族性上进行探究,创作出了深受广阔人民群众喜爱得、流传几十年都不衰得、民族性十分突出得精品之作.比如:沈心工得《黄河》,李叔同得《送不》、《春游》,赵元任得《教我如何不想她》,聂耳得《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任光得《渔光曲》,青主得《大江东流去》,张寒晖得《松花江上》,冼星海得《黄河大合唱》,丁善德得《长征交响曲》,马思聪得《内蒙组曲》,叶小钢得《地平线》,朱践耳得《唱支山歌给党听》,吴祖强得《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等.

这些优秀作品既能体现时代特色,又能体现我国民族风韵,既广泛汲取了西方20世纪得创作技法,又突出了音乐得民族精神以及每位作曲家对音乐创作得独到得理解.

总之,音乐得民族性不仅同音乐作品得思想情感、题材内容、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有直截了当得关连,它同音乐得时代性、传承性、群众性也是紧密相关得.举凡广阔人民群众欢迎得、能在社会上广泛传唱得优秀音乐作品,一定会是民族特色浓郁,时代特色鲜亮,传统特色绵长得作品.我们差不多进入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新得世纪,新得时代,新得使命,新得目标呼唤我们前行.让我们站在新世纪、新时代得前列,吸取民族得养料,传承历史得精髓,不辱使命,创作出音乐精品,来回报我们伟大得国家、伟大得人民.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音乐及风格特征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1、能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常识,能够在聆听体验少数民族音乐美的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2、能在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民歌的欣赏活动中,分辨出各民族的民歌的音乐特点。 3、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音乐作品的音乐特点是怎样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教学重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音乐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在聆听欣赏的同时归纳出蒙、藏、维吾尔族音乐 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不可分割的重要 组成部分,由于各个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 习惯上仍存在差异,因此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既丰富多彩又具 有多样性的特点。请同学们说说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生:蒙古族、藏族……..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但是我们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能一

一的给大家来介绍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但是老师选择了其中的三个少数民族,那是哪三个少数民族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舞蹈,答案自在其中。(蒙古族、藏族、维吾尔的舞蹈) 设计目的:以较新鲜的舞蹈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学生明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二、蒙古族 1、欣赏歌曲《辽阔的草原》并分析歌曲 2、长调与短调 师: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英勇善战,豪爽大气,那大家都知道哪些蒙古族的歌曲呢? 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 师:大家说了很多,可是你们知道吗?蒙古族的民歌还有长调和短调之分。(介绍“蒙古族长调”被确认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藏族 1、藏族酒歌 师:了解完了蒙古族的音乐,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另一个地方。 这里是崇山峻岭,这里是万山之巅,这里……..(老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介绍,最后停留在布达拉宫,走进西藏) 欣赏一首《宗巴朗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藏族的歌曲给你

中国电影音乐民族性的体现与分析

MOVIE LITERATURE 艺术学苑 2012年第13期/ 电影文学 中国电影音乐民族性的体现与分析■井艳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摘要]在文化发展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性的坚持和表达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水平的重要标注。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方式,电影音乐的民族性和电影的民族性是相辅相成的。民族音乐借助于电影而弘扬,电影因为有了民族性的音乐而添彩。本文从电影音乐民族性的概念和表现形式谈起,从民族精神、民族风情、地方音乐和戏曲音乐的运用等方面,就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旨在阐明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的体现和内涵。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音乐;民族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全球化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整个世界更像是一个大的整体。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人们反而追求一种个性,而民族性就是这种个性追求的一个重要体现。作为电影艺术来说,世界电影的发展历史表明,凡是成功的、获得观众认可度最高的电影,无不都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在世界各个电影节上频频获奖,为传播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与电影共生共存的电影音乐,随之也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电影音乐可谓是功不可没,很多电影插曲直到今天还在广为流传,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电影音乐发展也遇到了一个困扰,那就是民族性的东西越来越少,整体音乐风格被同类化,那么应当如何挖掘出电影音乐创作的民族性因素呢?本文从中国电影音乐历史中,将各种优秀的民族元素闪光点提炼出来,为如何思考和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方向和思路。 电影音乐民族性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民族形象的承载者和表达者,除了娱乐和休闲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再现这个时代、这个民族的生活处境和时代精神,传递出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有着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很多优秀的影片都是这种民族文化的表达者。中国第五代导演,这种表达民族文化的意识尤为强烈。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何平的《炮打双灯》等,尽管艺术水平上各有差异,但是都表现出了导演对于民族文化的审视和关注。电影音乐和电影一样,简单说来,就是如何通过电影这个载体,体现出一种民族因素。电影的民族性和电影音乐的民族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带有民族性因素的音乐或者歌曲,能够通过电影而流传;而电影本身也因为带有民族性的音乐而呈现出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从而获得世界的认可。目前,国外大片中各种大制作的电影原声一直在不断冲击着中国的电影音乐,很多影片不惜花费重金,请外国的音乐家为影片进行配乐。可能外国的音乐家在音乐水平上要高 于中国音乐家,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民 族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 丰厚的民族音乐积淀,在他们面前,是得不到合理的借鉴 和利用的,于是电影音乐的民族性表达也就无从谈起。而 且任何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进入这个国家之后,势必要 和这个国家民俗民情相融合,于是中国电影音乐就成为中 国电影发展的关键词。歌词文字的表达、民间音乐素材的 借鉴、民族乐器的使用,都会让电影音乐呈现出独特的民 族魅力,同时也带动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只有民族的,才 是世界的”。这是艺术创作的真理和定律,电影和电影音乐 也不例外。 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体现 (一)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精神 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时期,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难忘、 也是最屈辱的时期。19世纪初,中国遭到了外来的侵略, 整个国家和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电影成为抗日救亡的 一个重要武器,一大批唤起民众精神,号召投身革命的影 片应运而生。由于当时人民群众对于音乐文化的接受能力 有限,同时纯粹的器乐演奏,也难以完全表达出这种情感, 所以爱国的音乐家们将目光投向了电影,和电影导演一道, 为中国民族的救亡呐喊。我们熟知的,直到今天还在广为 传唱的《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渔光曲》等,都是在 这个时期专门为电影创作的。这些歌曲歌颂了抗日英雄们 的丰功伟绩,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也喊出了中华民族自 立自强。同时,这些歌曲之所以直到今天魅力依然,也正 是它们蕴含着浓郁的民族性因素。聂耳、任光、田汉等音 乐家,无论是在歌词还是旋律的创作中,都融入了大量的 民间音乐元素,使得普通民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歌曲予以 接受,并广泛传唱。影片《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还成为我们的国歌。这些歌曲不但本身就具有强 烈的民族色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歌曲唱出了一种民族精神,鼓舞着人们在生死存亡之际,担负起民族自救的重任。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创作,仍然有很多战 123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中文摘要: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差别在于:并非一切民族额都是世界的。新世纪里,面对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传统,我们要从根源、借鉴与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传统在艺术领域中的重要性并把它发扬光大。 关键词:民族艺术传统民族性世界性辩证关系艺术发展中国 引言: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我认为,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正文: 一、艺术的民族性 (一)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 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艺术的民族性来自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来自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①而民族精神的差异性就必然造就民族艺术的多元性。艺术的民族性,是艺术成熟的标志。 针对西方和东方这两个代表文化详细谈论,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 (二)首先,不能盲目的接受西方文化。主张“全盘西化”,对待艺术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和在西方现代文化冲击下不顾国情和自己的传统盲目照搬现代诸流派艺术,则是在落后状况下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现。这种态度除了反映出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无知,同时还包含着一个误解——即将经济和物质技术上的进步和艺术发展水平混同为一了。 其次,也不能盲目的排斥西方文化,夸耀本国文化。正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大言不惭地向人们诉说其祖其父曾经是如何如何的高官巨富时,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同情他,甚至有人会骂他是败家子。先贤

少数民族音乐欣赏

少数民族音乐欣赏 侗族大歌《高山井水》 侗族大歌是我国当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 侗族大歌《高山歌》 侗族大歌是我国当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 侗族大歌《撑船歌》 侗族大歌是我国当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

侗族大歌《榕江河水浪滔滔》 侗族大歌是我国当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 侗族大歌《正月立春歌》 侗族大歌是我国当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 侗族大歌《情人歌》 侗族大歌是我国当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 侗族大歌《如鱼得水》 侗族大歌是我国当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

蒙古族呼麦《四座山颂》 呼麦——亦称“浩林?潮尔”,曾流传于蒙古族高原全境,大凡蒙古人聚居的广大地区,均存在呼麦这一艺术形式。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所创造的独特嗓音艺术,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浅谈中国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浅谈中国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作者:贵州民族学院音乐系2000级:石宏 指导教师:李辉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音乐和其它世界各国音乐,在不同时期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及其产生的影响,辨证地论叙了音乐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中国音乐如何走向世界的几点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民族性、世界性、多元文化、中国音乐、 音乐世界语、文化艺术交流 何谓民族性和世界性?民族性是指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阶段性,同时又是一种局限性,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经济条件制约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和思想意识。民族音乐(指音乐风格) 是以民族性为主要特征的,它因其独特性而使别的国家和民族无法参与其中,至多对其只作一般观赏和了解而并不能真正去欣赏理解它们并与它们全面沟通和交流,它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所谓民族音乐,就是指那些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其情感生活的音乐。从具体形式上讲这个独特性包括乐器构成和曲调风格两个方面,后者更是主要方面。它指用民族乐器或者西洋管弦乐器演奏的民族民间曲调风格的音乐。民族音乐又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两部分。 一、战国音乐的民族性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国家民族仍未消亡的这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塬中的一元物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是中国人民自己所喜闻乐见的音乐种类,人民离不开它。民族音乐还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总之,它就象成千上万的物种使得世界多姿多彩一样。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资源,从而使得世界文化缤纷多姿、光辉灿烂。今天由于信息与交通快速发展,当世界朝着各民族趋同的方向愈来愈快速发展的时候,人类也确有责任为保留各民族自己的独特文化做出应有的努力,使其独特的价值免于消亡。从长远来看,它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多元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象征,美国向宇宙空间发射的太空船上载有一张措放给外星人听的金唱片,其中就有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名曲《流水》,这是我们的骄傲,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音乐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我国音乐的世界性 世界性就是开放性、互通性、融合性、持久发展性和世界各民族广泛的参与性这样几个方面,

论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244? 论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罗丽娜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进入这个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交通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各民族的物质生活日渐趋同,精神生活也就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成为了大家经常提到的主题,正确认识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处在世界各民族联系愈来愈紧密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艺术;民族性;世界性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一对矛盾命题随着社会情势的复杂变动此消彼长,折射出复杂的历史语境及其深层意义结构的曲折变化,意味深长,值得认真思考。因此我将在这里将它作为一个特殊的问题加以简单的讨论。 1.艺术的民族性 1.1 艺术的民族性的涵义 关于艺术的民族性的问题,毛泽东曾经在他的1956年的《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指出:“艺术的基本原理具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民族的风格。”那么什么是艺术的民族性呢?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1.2 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 由于不同民族有着其自身不同的风俗习惯,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处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包括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心里状态等),并且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了很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性形成了世界民族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局面。这种多元化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 其一是民族艺术种类的多样性。每一种艺术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须和多种艺术门类并存,并且相互交流,形成符合这个民族的习性。我们以能歌善舞的草原民族为例,他们的艺术除了舞蹈之外,还有与舞蹈相伴的音乐艺术,音乐内容的诗歌等文学艺术,留存舞蹈形象的绘画艺术等,另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艺术、服饰艺术,饮食艺术等。这些都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通过劳动,生活所自然产生的一个具有本民族风格的艺术。 其二是各类民族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艺术的风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民族、地域而异,民族风格之下,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地域风格、时代风格、个人风格等等这也是同类民族艺术交流的基本前提。 同是奴隶社会,在埃及有雄伟的金字塔和巨大的神庙,在罗马有图拉真纪念柱和凯旋门,在中国有象征权威的青铜礼器和朝廷宗庙的礼乐;同是封建社会,欧洲有轻盈俏丽的哥特式教堂,中国则有李杜的诗篇和明清小说;在近代,毕加索的立体绘画与张大千的山水人物画并肩齐放。从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民族艺术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如果没有这些差异,大家都变成一个面貌,形成一个模式,那我们的艺术世界就会是单调无味。 1.3 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就艺术的发展而言,它没有绝对的、纯客观的,而只有艺术的、弹性的、迂回曲折的。民族艺术更是如此,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不同的风格。对于不同的民族艺术来说,于你是新的,于我确是旧的,于你是古代的,于我却是现代的。各民族之间不是相互绝缘的,各民族的艺术或多或少地受到其他民族的艺术的影响.。一个民族的艺术要向前发展,还要借鉴其他民族艺术中好的东西。 各民族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结果就是现如今我们的世界存在的缤纷的艺术种类。现我们立足于东方看世界,艺术的交流过程主要体出了三种形式: 第一,东西方的艺术交流。如法国19世纪印象派的产生是取自日本浮世绘对线条、色彩的理解。 第二,中外民族间的艺术交流。如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敦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结合了中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民族的艺术。 第三,中华民族内部的艺术交流。古代的中华民族间的交流主要是农耕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艺术交流。如在西域民族学习汉族的书画艺术过程中就有一位元代的艺术大师——高克恭。他 是畏兀儿人(今维吾尔族),成为了元代米氏云山的代表画家,和他同属一个民族的边鲁,则在水墨细笔花鸟画中独占鳌头。 因此我们仅仅从古老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她的历史可以很肯定的得出民族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的,在交流中彼此融合,使艺术越加的丰富多彩。 2.艺术的世界性 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扩充。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黑格尔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正因为如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莫奈的《日出印象》和张大千的山水人物画,都是为世界人民所共赏的名作。 3.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当前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是这样呢?中国在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高明。中国文化应该发展。象西太后反对‘洋鬼子’是错误的。要向外国学习,学来创作中国的东西。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给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展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我们应当看到西方文化对经济落后的民族有着不可抵御的吸引力。所以正确认识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于世界各民族的联系愈来愈紧密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的两个方面。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因为民族艺术曾滋养过他民族文化而藐视他民族文化。正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大言不惭地向人们诉说其祖父曾经是如何如何的高官巨富时,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同情他。先贤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它应成为我们今天发奋图强的动力,而决不是我们招摇撞骗的旗帜或涂脂抹粉的面霜。又如孔雀开屏时固然美丽,但却难免会将它难看的部位亦展现无疑。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有明就有暗的对比。艺术应该保持本民族的独特个性。 4.结论 艺术是为了表达感情而产生的,也是为了交流而产生的。在艺术的世界里,每一个民族艺术都是竞技场上的运动员,各有各的优势。各民族艺术必须要立足于时代的现实生活,承担自己应有的社会功能,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使民族艺术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同时我们要面对整个世界的变化,研究外国一切有价值的文化艺术,并善于从中吸收一切有益于我们创造的因素。在当今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的交错矛盾中,我们既要以开放的、积极的态度处理问题,又要头脑冷静。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艺术,注意与世界,时代接轨才能走出一条具有本民族文化品质和自己独特语言的现代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4132. [2]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A].毛泽东文集(第六册)[M]. [3]吴迈.文化的民族性与文艺的世界性——关于民族的几个问题[M].1996(1):10.

中国流行音乐的民族性

中国流行音乐的民族化 (兰娅,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民族音乐是一种冲击又是一种启发。民族化就是具备异文化属性的非本民族文化。本文从探讨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历程和现状的角度,对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的文化内涵。并对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历程发展特点文化内涵反思 中国流行歌曲产于上世界的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等各大城市。在东方和西方音乐的交融影响下,我国流行音乐得到了快速发展。21世纪以来,我国流行音乐发展迅猛,在曲风、配乐、创作中不断推陈出新,具有了日新月异的歌曲形式和风格,有力推动了我国现今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任何艺术的灵魂和生命都是民族性,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艺术都是以民族性作为智力支撑和艺术亮点。中国当代的流行音乐必须具有民族性,否则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根之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流行音乐一定要植根在民族的土壤上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流行音乐民族化已经是无可阻挡地趋势,我们在流行音乐民族化的这一潮流下,通过回顾流行音乐民族化地历程和发展现状,掌握其发展特点,进而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流行音乐这一大趋势下,将中国的本土文化贯穿其中,将中国风的流行音乐推向世界。 一、有关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 (1)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 以爵士乐为代表的西方流行音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人了上海,随着西方流行音乐的到来,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渗透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的画卷也就此展开,形成了当时上海多元且包容的社会文化空间:流行音乐作为西方文化娱乐样式的重要组成元素,与西方殖民者带来的其它生活娱乐样式一起进人了上海市民的视野。爵士乐在当时上海的出现与影响的不断扩大,国内音乐人受爵士乐流行的影响,也开始组建乐队并进行具有爵士乐风格的演出。黎锦晖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创始人,他还对民俗传统音乐非常的迷恋"他创作出了中国第一批流行歌曲,为它今后的流行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国人不断学习西方理论与技术,用于提高国内军事,经济等领域发展的同时,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所作的贡献之一,把这些歌曲寄回上海的各大书局进行销售,用以筹措经费。除了出版歌集之外,黎氏流行音乐还以唱片的形式在当时传播。陈歌辛是继黎锦晖之后,于20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又一位,是继黎锦晖之后的,在老上海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流行音乐创作者是传播现代音乐技法和观念的音乐家,陈歌辛的流行音乐创作主要体现在歌曲与电影插曲,流行歌曲创作是最能充分展现陈歌辛音乐才能的领域,他的流行歌曲都是富有民族风格的五声性旋律,陈歌辛的贡献主要是它与当时其他音乐人合作,贯穿着西方流行音乐的节奏律动,谱写了一批极富韵味的流行音乐作品。陈歌辛从1931年开始涉足电影音乐领域,创作的流行歌曲,都具有较高的格调与艺术性,终于完成了他在中国社会的生存与初步发展。①(2)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西北风发展。 西北风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于西北风的理解,目前较为全面,指的是当时风行全国的北方民歌风的流行歌曲热。1986年,解承强创作出了歌曲信天游,各类媒体的宣传也为西北风的流行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伴随着西北风的衰落,是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流行元素相结合在流行音乐领域的一次积极尝试,整个中国大陆流行 ①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协!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第2版

艺术设计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艺术原理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系部:艺术学院 专业:视觉传达 姓名:李小梅 学号:1043111186 指导老师:唐济川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当然对于本国家或是本民族的艺术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在专业术语中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 艺术的民族性特点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当然不同的民族艺术有着不同的色彩和艺术芬芳,像是奴隶社会时期,在埃及有雄伟的金字塔和巨大的神庙;在希腊有维纳斯雕像和具有永恒魅力的神话;在罗马有图拉真纪念柱和众多的凯旋门。同样是在封建社会,欧洲有轻盈俏丽的哥特式教堂;中国则有李杜诗篇和明清小说。在近代毕加索的立体派绘画与齐白石的花鸟鱼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还有阿炳的《二泉映月》,埃菲尔铁塔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不同民族的艺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世界上有许多的民族,而不同民族艺术的多元性存在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律,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下面来谈一下中国艺术的民族性: 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当然每个民族都有其本民族不同个性的地点、风俗习性。在艺术上也同样表现出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如我国黄河以北诸多地区:天气寒冷,空气干燥,山重旷野,形象轮廓刚劲明显,色彩也单纯强烈。其与南方水木清秀,云烟速漫,色彩轻松流明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故而形成两个不同派系的山水画体貌:金碧辉煌与水墨苍劲的水系和水墨淡彩的南宗山水体系。这些具有特色的中华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从而影响到了诸多东南亚的国家文化艺术。但自清衰落,西洋绘画渗透到中国人的视线后,长期以来,对诸多的中国艺术家发生了较强烈的影响。、 好的地方是中西艺术的交流融合,让艺术的创新发展有更多的空间和表力。然而诸多的艺术者确因而产生了速感。就简单而言,20世纪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多次热烈的学术争论。例如有的同志一概地吸收西洋的所谓科学的表现手法,而对中国纯眼睛感官的观察表现方法不屑一顾,尚且这是对艺术褒读。假如科学的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

满族音乐文化鉴赏 摘要:满族,全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被称为满人、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满族也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满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传奇色彩的民族,更是一个偏爱音乐的民族。尤其是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后,随着满族文化的发展,民风民俗的繁衍变迁,满族音乐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本文将从满族音乐的历史、乐器、音乐特色以及其音乐种类等方面来鉴赏满族的音乐文化。 关键词:满族音乐文化萨满音乐 一、满族萨满音乐的起源及发展 满族萨满音乐是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从史料记载中观之,满族的先世——靺鞨、女真所创作的“渤海乐”、“女真乐”和清皇太极改称“满洲”后的满族音乐,已成为东北古代音乐的主体,在历史上曾对日本音乐和我国中原音乐有过较大影响。然而,由于社会发展、民族融合等文化背景的改变,使满族音乐的面貌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在清入关以前的满族及其先世,他们生活在天气寒冷、自然条件恶劣的东北地区北部,出于生存的基本需求,迫切需要改变生活环境,在其北部毫无出路之时,极盼南迁,为此长期处在民族迁徙、战争、分化、融合之中。这种仅能维持生存的生产劳动和动荡的生活环境,使民间音乐呈现以极贴近生活内容的自然音调形态,以此来解除劳动疲劳,达到自娱效果。在此期间,因为满族先世在东北地区没有形成长期相对独立的政权体系,没有坚持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且又长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吸收汉文化,所以影响满族民间音乐形态、风格的自成体系和发展,几乎长期停留在较简单的音乐形态上。然而对满族音乐的认识却不能如此简单,正因为满族及其先世的不断迁徙,使得满族民间音乐在不同文化领域中发生了不同变化。--摘自百度百科https://www.docsj.com/doc/d614801076.html,/view/2314.htm 二、满族音乐的分类及其特点 满族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歌舞音乐以及说唱音乐。 (1)民间歌曲:有山歌、劳动号子、小唱3种。满族民歌有摇篮曲、儿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山歌、小调、喜歌、战歌、叙事歌等等,形式多样,内容几乎包括其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音乐也各有特色。①摇篮曲,也称“悠悠调”。在满族中流传最广,几乎每个满族孩子都是在这种优扬、平稳的曲调中成长起来的。现在流传的《摇篮曲》有满语的,

音乐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音乐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音乐和其它世界各国音乐,在不同时期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及其产生的影响,辨证地论叙了音乐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中国音乐如何走向世界的几点观点和看法。 何谓民族性和世界性?民族性是指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阶段性,同时又是一种局限性,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经济条件制约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和思想意识。民族音乐(指音乐风格) 是以民族性为主要特征的,它因其独特性而使别的国家和民族无法参与其中,至多对其只作一般观赏和了解而并不能真正去欣赏理解它们并与它们全面沟通和交流,它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所谓民族音乐,就是指那些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其情感生活的音乐。从具体形式上讲这个独特性包括乐器构成和曲调风格两个方面,后者更是主要方面。它指用民族乐器或者西洋管弦乐器演奏的民族民间曲调风格的音乐。民族音乐又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两部分。 一、战国音乐的民族性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国家民族仍未消亡的这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塬中的一元物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是中国人民自己所喜闻乐见的音乐种类,人民离不开它。民族音乐还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总之,它就象成千上万的物种使得世界多姿多彩一样。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资源,从而使得世界文化缤纷多姿、光辉灿烂。今天由于信息与交通快速发展,当世界朝着各民族趋同的方向愈来愈快速发展的时候,人类也确有责任为保留各民族自己的独特文化做出应有的努力,使其独特的价值免于消亡。从长远来看,它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多元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象征,美国向宇宙空间发射的太空船上载有一张措放给外星人听的金唱片,其中就有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名曲《流水》,这是我们的骄傲,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音乐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我国音乐的世界性 世界性就是开放性、互通性、融合性、持久发展性和世界各民族广泛的参与性这样几个方面,它使各族人民真正站在同一个层面上平等对话。它是人类未来共同的发展方向,具有光明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任何势力都不可阻挡的一种历史潮流.正如人类愈来愈需要世界语(英语实际已成为一种世界语) 来相互沟通一样,在音乐上同样需要一种世界语做为相互沟通的桥梁。世界音乐的硬件是管弦乐队,软件就是世界各民族普遍能够欣赏和理解的音乐风格。它应该概括和升华各民族的音乐语言,并将之提升到一个不属于任何民族音乐语言的高度。它是作曲家的倾心创造,这种创造既包括技术上的也包含音乐风格方面的。世界音乐是相对于民族音乐而言的。它在音乐技法、音乐风格上应远离任何民族音乐的特征,或者源于某个民族,但经过作曲家的精心提炼和再创造从而使世界各民族普遍都能够欣赏它、接受它。前者如德彪西,勋伯格,后者如肖邦以及民族乐派等。它是音乐领域中的世界语。当然,并不就是说凡是全新的音乐就一定是世界的,它如果不能普遍的为大家理解和接受那就不是世界音乐,甚至连音乐恐怕也不能算。我们目前迫切的任务是必须寻找到一种能与世界相沟通的音乐语言,只有用这种世界语表达我们自己,才能够让世界真正了解我们。象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这些得到全球范围一致认同的音乐就属于世界音乐。它们首先是全世界令人类的,其次才是他们自己民族的。民族音乐因其民族性,也就是地域性、独特性而难以与世界相互沟通,客观上阻碍了别人对我们的了解。这种事与愿违造成我们目前事实上被动与尴尬的局面。只有明确意识到这些,方能真正找准音乐发展的方向。解放后,我

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 音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是把音乐当做商品,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音乐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它主要是指音像业、音乐商业演出等以音乐作品商品化作为核心的产业。其中,唱片公司是音乐产业链得以形成的核心环节,是传统音乐 产业的主宰者。但是,随着宽带技术、MP3技术、P2P技术、新型数字 音乐播放设备出现,改变了传统音乐产业中音乐产品的生产、分销流 通乃至消费形式,使得数字化、无形化的纯数字音乐通过互联网向消 费者传递。这种科学技术,必将给音乐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本文着重论述音乐产业各行业分析及促进民族音乐繁荣的可行性: 一、音像制品行业 1.行业描述与现状 音像制品行业是以磁带、唱片、CD、VCD\DVD等有形实体为载体制作 音乐产品,经过音乐创作、录音、加工、设计、包装、批发、运输, 以物流的方式到达连锁店、零售店等销售终端,最终销售给消费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音乐演出市场的日益红火、数字音乐狂潮的来势汹汹,使得传统唱片业受到了巨大冲击。据国际 唱片工业协会(IFPI)数据指出,网上传播盗版音像制品每年给音像 行业带来至少50亿美元的损失。尽管唱片业不断改进经营方式,力图 降低成本、缩短周期,但效果甚微。 2.行业特点 音乐产品分类全而细,能较大范围兼顾消费需求。如根据消费人群各 个欣赏喜好的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流行音乐、港台流行音乐、大陆流 行音乐、欧洲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古琴、二胡、古筝等);根 据生活需求(特定目的)的车载音乐、养生音乐、胎教音乐、幼儿教 育音乐;这些人群在购买音像制品时,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如作为 兴趣爱好收藏、或者特定需要。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对某音乐类型、音

(整理)艺术民族性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主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对矛盾命题随着社会情势的复杂变动此消彼长,折射出复杂的历史语境及其深层意义结构的曲折变化,意味深长,值得认真思考。因此我将在这里将它作为一个特殊的问题加以简单的讨论。 (一)艺术的民族性涵义关于艺术的民族性的问题,毛泽东曾在他的1956年的《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指出:?艺术的基本原理具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民族的风格。?那么什么是艺术的民族性呢?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艺术,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由于不同民族有着其自身不同的风俗习惯,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处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包括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心里状态等),并且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了很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性形成了世界民族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 局面。这种多元化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民族艺术种类的多样性。每一种艺术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须和多种艺术门类

并存,并且相互交流,形成符合这个民族的习性。我们以能歌善舞的草原民族为例,他们的艺术除了舞蹈之外,还有与舞蹈相伴的音乐艺术,音乐内容的诗歌等文学艺术,留存舞蹈形象的绘画艺术等,另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艺术、服饰艺术。饮食艺术等。这些都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通过劳动,生活所自然产生的一个具有本民族风格的艺术。 其二是各类民族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艺术的风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民族、地域而异,民族风格之下,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地域风格、时代风格、个人风格等等这也是同类民族艺术交流的基本前提。同是努力社会,在埃及有雄伟的金字塔和巨大的神庙, 在罗马有图拉真纪念柱和凯旋门,在中国有象征权威的青铜礼器和朝廷宗庙的礼乐;同是封建社会,欧洲有轻盈俏丽的哥特式教堂,中国则有李杜的诗篇和明清小说;在近代,毕加索的立体绘画与张大千的山水人物画并肩齐放。从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民族艺术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如果没有这些差异,大家都变成一个面貌,形成一个模式,那我们的艺术世界就会使单调无味。 就艺术的发展而言,它没有绝对的、纯客观的,而只有艺术的、弹性的、迂回曲折的。民族艺术更是如此,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不同的风格。对于不同的民族艺术来说,与你是新的,与我确是旧的,与你是古代的,与我却是现代的。各民族之间不是相互绝

艺术设计的民族性和世界性1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①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②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是这样呢?中国在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高明。……中国文化应该发展。……象西太后反对…洋鬼子?是错误的。要向外国学习,学来创作中国的东西。……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给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展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③ 应当看到西方文化对经济落后的民族有着不可抵御的吸引力。正确认识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处在世界各民族联系愈来愈紧密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以为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首先,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因为本民族艺术曾滋养过他民族文化而藐视他民族文化。 正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大言不惭地向人们诉说其祖其父曾经是如何如何的高官巨富时,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同情他,甚至有人会骂他是败家子。先贤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它应成为我们今天发奋图强的动力,而决不是我们招摇撞骗的旗帜或涂脂抹粉的面霜。当我们夸耀中国画的写意境界如何之高:气运生动、骨法用笔等等,而贬斥西画虽工亦匠,不入画品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在承认中国水墨画粗枝大叶,西画精雕细刻。二者相辅相成。有阳光照射就会有阴影存在,这是人们早已深悉的道理。中国水墨画追求无暗面的画面效果,实则是在表达一种理想的追求、美好的向往,向往着这个世界没有黑暗、没有阴影,希冀我们的主人前途明媚、无上荣光。世界上能找到没有明暗对比的事物吗?孔雀开屏时,难免会将它难看的屁股展现无疑。万事万物无不如此。艺术应该保持本民族的独特个性。艺术世界的缤纷多彩由无数不同民族、不同艺术个性的艺术家组成。很难想象有一天各民族艺术失去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全人类仅拥有一种艺术样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甚至表现内容时会怎样。这一天不仅难以想象而且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艺术的民族性也会象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千姿百媚一样,呈现出一派缤纷的景象。如果存在一种世界性的艺术样式、艺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对于“中西文化比较下,所谓的民族性就是世界性吗”这样一个提问,我们可以采取肯定式的回答,即“民族性也就是世界性”,因为任何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文化,都是从某一地方开始,为某一民族发明和创造,然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其他民族接受和享用的,比如油画就属于这种类型的文化,体育方面则有足球,当然还可以包括科学主义的世界观,从进化论看待人类及其社会和文化艺术的演变等。如果我们把世界理解为东南亚这样一个地理范围,那么中国传统的水墨艺术,包括儒家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从民族性向世界性转变的过程。很显然,在这里民族性在先,世界性在后,其先后关系是不可逆的,而从结果看,世界性肯定也是民族性的,至少在起源和开端上是如此。 对于同样的问题,我们也可用否定来回答:“民族性不一定是世界性的”。这是因为有些文化,由于种种原因,如机遇、创造力、适应度、价值观、权力等,在被某一民族发明之后,永远只为这一民族所使用,消亡之后也没有传播到世界各地而获得世界性,比如我们中国古代建立在虐待妇女的基础上产生的三寸金莲文化,也包括我们的国粹京剧,一直就没有成为世界性的。如果把西方也考虑在内,我们的传统水墨艺术,也还没有进入西方社会,成为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我认为我们之所以可以用肯定和否定来回答这同一个问题,是因为这个影响广泛的说法“越是民族的(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不是一个类似自然科学的命题,不能用是来回答。尽管如此,仍然不影响我们从文化,从艺术的角度讨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只是我们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只有一种答案,即或真或假,或错误或正确的命题。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回到提出这一问题的历史情境之中,去考察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提出这一问题的前提,以及背后的动机和意图。 马克思在 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就认为,资本主义的廉价商品开辟了一个世界市场,过去封闭的地方和民族也被卷入其中,结果是使“乡村从属都市,东方从属西方”。在1840年之后,马克思所说的问题在中国也成为了一种现实,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强烈的民族意识也因此产生。在此条件下,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也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并有了各种各样的立场所产生的表述方式,如“中体西用”就是其中之一。当中西比较从器物、制度进入到广泛的文化和艺术层面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就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经过多次的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民族之间的融合会把原来所在民族的精神文化带到融合后的民族中去。这种融合,也给民族之间的音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各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爱好。创作了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乐曲,借以抒发感情,寄托情思。许多少数民族有用山歌谈情说爱的习惯,好多山区的姑娘们经常用山歌唱出她们的心里话,而痴情的小伙子也能从温柔缠绵的音调中,判断出姑娘所说的是一句什么样的话。最终寻找到自己的爱情。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分类也有很多:如南方民歌《弥渡山歌》,它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如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宗巴郞松》。 其中宋祖英就是演唱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是东方艺术的明星。她出生于中国历史上被许多著名诗人传颂的最具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地方湖南湘西。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多出美女,是仙人栖居的地方,至今还孕育着众多自幼能歌善舞的中国少数民族同胞。宋祖英便是其中最有歌舞天赋的苗族后裔。宋祖英不断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从她演唱的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民族声乐传承、拓展和再创造的轨迹,她的演唱技巧注入了时代音乐艺术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标杆和绚丽景观。其歌曲代表作:《小背篓》、《辣妹子》、《兵哥哥》、《好日子》、《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都闻名于中内外。 民族音乐中的《孟姜女》,更是我喜欢的一首民歌。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孟姜女》这首歌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 同样《黄河大合唱》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民族音乐。它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混声合唱、女中音独唱)、《河边对口唱》(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海星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