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7 奇妙的克隆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的说明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本课的说明特点,适当介绍一些说明文的写作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难点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阅读、讨论、探究法

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

2课时

凡是看过《西游记》的同学一定知道,孙悟空有一种本领令人叫绝:他与妖魔们作战一旦处于下风,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一吹,猴毛立刻就变成一大群孙悟空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克隆”。克隆为什么会这样神通广大?还是让我们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

谈家桢,国际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浙江慈溪人。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公元前5000年·谷物选种

人类祖先发现最茁壮的植株的种子培植出的谷物也更优良。这是人类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控制生命的开端,这也是克隆技术最终目标的最初体现。

1952年·克隆蝌蚪

小小的蝌蚪改写了生物技术发展史,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被克隆的动物。美国科学家罗伯

特·布里格斯和托玛斯·金用一只蝌蚪的细胞创造了与原版完全一样的复制品。

1972年·基因复制

克隆技术精细到以单个基因复制为单位。科学家将某种特定基因单离出来,将它与某有机体(最初是一种酵母)结合,有机体将新基因融入自己的DNA结构后再繁殖,产生出理想基因的复制品。

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

整个世界吵嚷着想要目睹人类第一个体外受精婴儿路易斯的“庐山真面目”。英国医生用丈夫的精子在一个试管内使卵子受精,然后将胚胎植入健康母亲的子宫内,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由此诞生。

1997年2月·多利,你好

1996年,世界第一例从成年动物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这个秘密直到1997年2月才向世人公布。苏格兰胚胎学家伊恩·威尔姆特和同事用一只成年母羊乳房内取出的细胞克隆出多利。

1998年·克隆批量化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用成年细胞克隆出50多只老鼠,并接着培育出3代遗传特征完全一致的实验鼠。与此同时,其他几个私立研究机构也用不同的方法成功克隆出小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人用一个成年母牛的细胞培育出8只遗传特征完全一样的小牛,成功率高达80%。

2000年·人类近亲被克隆

美国俄勒冈的研究者用与克隆多利羊截然不同的方法克隆出猴子,科学家将一个仅包含8个细胞的早期胚胎分裂为4份,再将它们分别培育出新胚胎,唯一成活的只有Tetra。与多利不同的是,Tetra既有母亲也有父亲,但它只是人工4胞胎中的一个。此外,帮助培育出多利羊的生物技术公司宣布克隆出5只小猪仔。该公司宣称,克隆猪终将成为人类移植器官的“加工厂”。

2001年·克隆人

3月,美国生殖科学家帕纳伊奥提斯·扎沃斯和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数百对夫妇已自愿报名参加培育克隆婴孩的实验。该小组宣称最早至2003年便可帮助不孕夫妇培育克隆婴儿。1月,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有效地使克隆人类胚胎合法化的国家。议会通过一项富有争议性的法案,目的在于允许对人类胚胎内的干细胞进行科学实验。该法案要求克隆体必须在诞生后14日内被毁灭。

目前,培育和克隆婴儿仍属非法行为。

检查预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1.克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第二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3.“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4.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明确:

1.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克隆”的突出特点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2.作者没有按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3.“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4.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勾勒了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为我们介绍了中外科学家所进行的克隆实验及实验进展情况,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克隆绵羊‘多利’”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反响。

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这一突破意味着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危害于人类。

3.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同学们,克隆技术神奇吧?是啊,它确实非常神奇。它的发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它,进一步了解它的神奇吧。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科学性。

(1)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因此不能调换顺序。

(2)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和引用。

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高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作诠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撮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

趣味。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作者没有按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第一条线索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第二条线索体现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家们的追求精神,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4)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2.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请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仔细体会。

《奇妙的克隆》让我们既了解了克隆这一全新的科技成果,又激发我们进一步探索宇宙奥秘,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攀登,不断超越、造福人类的信心。

奇妙的克隆???????????????第一部分克隆的定义??????????动物——猴子植物——草莓来自一个祖先,经过

无性繁殖出的个体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现前??????????英国克隆爪蟾中国克隆黑斑蛙两栖动物克隆成功出现后?????中国克隆鲤鱼、鲫鱼美、瑞克隆小灰鼠哺乳动物克隆成为可能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克隆绵羊的实验次数克隆绵羊的具体过程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第四部分克隆造福??????????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生物保护濒临灭种的动物研究癌症和人的寿命克隆技术的重大意义

1.层次分明,由浅入深。

作者从人们熟悉的普通例子写起,让人觉得了解克隆的知识不难。随后由浅入深地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与重大突破,再顺理成章地说明克隆造福人类的巨大意义,最后又提出作者对“克隆”技术的负面影响的冷静思考,而读者自始至终地随着作者的笔触不断深入,逐步理会,逐层感知,收到了很好的说明效果。

2.生动、形象的举例。

文章在介绍克隆鲫鱼的实验过程时的数据和“只有”等限制性的词语,既突出了克隆鱼产生之难,又表现了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此外,为了说明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还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例如:“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这种生动、具体的语言运用使抽象的克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奇妙的克隆?????植物界的克隆

动物界的克隆?????鱼类两栖类哺乳类:“多利”的诞生利与弊

《奇妙的克隆》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学起来一般较枯燥,而且“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但本文所说明的对象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且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加以细致地解释,所以学起来也能做到生动有趣。

这堂课我先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举例导入,然后确定了“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跳读课文,掌握知识—精读课文,筛选信息—以意照言,体悟精神—自由想象,畅所欲言”的教学过程。课堂依照这五个教学板块进行,显得井然有序、条理清晰。我又实行通篇略读和快读,重点精读和研读,贯彻了“精读、略读、快读一条龙”的训练方略。正确的读法,把学生对科普文章渗透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体悟都落到了语言上,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