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高考满分必背术语

考点(000) [必背术语]

1.哲学的智触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关系哲学的智慧产生寸;人类的实践活动,并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①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

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

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的规律

和特征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

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6.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哲学是对

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

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此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3)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

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考点08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即物质的唯一特征是

客观实在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考点086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

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087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考点08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

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③既要尊重

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

度结合起来。

考点089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

质具有能动作用,人类既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反

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

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

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

想意识。

考点090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考点091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 [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

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

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人类是

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

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从实践到认

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

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考点9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任何事物都与

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

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93: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

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

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

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

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

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

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考点9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

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9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

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和保护新事物,促使其

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

受挫折和考验。

考点96: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

辅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

(2)方法论:要求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考点97: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既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又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

和属性,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

(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

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考点98:矛盾特殊性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

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矛

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点9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

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

事物也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方法论:①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②矛盾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

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依据。

考点10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

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

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主要矛盾,中心、关键),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

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考点10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

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

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

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

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考点10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

都是错误的。

(2)方法论: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

重点和主流,

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考点103:坚持矛盾分析法[必背术语]

坚持矛盾分析法:(1)坚持一分为二。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考点104: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

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就

是“扬弃”。

(2)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考点10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

由;任何事物对它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

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因此,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也是从现存

事物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

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考点106:创新的作用[必背术语]

(1)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考点10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必背术语]

(1)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否认

矛盾、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对立和分歧: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

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

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努力防止和克服

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考点10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

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又要认

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

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考点109: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必背术语]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

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

社会的普遍规律。

考点1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考点11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必背术语]

(1)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价值观指导。

考点11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背术语]

(1)原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

(2)方法论: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①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

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

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考点113:人生价值的实现[必背术语]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

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

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世界观、具体科学: (1)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 物质观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这要求我们要用物质的观点看问题。 3、运动 (1)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4、规律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_知识点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1 单 糖 C6H12O6 葡萄糖多羟基醛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红色Cu2O 果糖多羟基酮有多元醇和酮的性质 2 双 糖 C12H22O11 麦芽糖有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无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果糖 3 多 糖( C6H10O5)n 淀粉无醛基,属 高分子化合 物 遇碘变蓝(C6H10O5)n + n H2O→nC6H12O6纤维素(C6H10O5)n + n H2O→nC6H12O6 4 葡萄糖 光合作用6CO2(g)+6H2O(l)→C6H12O6(s)+6O2(g)呼 吸 作 用 有氧呼吸C6H12O6(s)+6O2(g)→6CO2(g)+6H2O(l) 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2CO2+2C2H5OH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油 脂 植物油液态含不饱和烃基多—C17H33 含双 键 能加成、水解动物脂肪固态含饱和烃基多—C17H35、—C15H31水解 水 解 油脂+ 3H2O→高级脂肪酸+丙三醇(甘油) 皂 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 3NaOH→高级脂肪酸钠(肥皂)+丙三醇(甘油)在人体内功能供热储存能量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合物脂肪酸有生理功能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必修4《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6、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8、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 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这些观点是一种可贵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 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气)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 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 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 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9、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我、吾、人、心、感觉、感知、知觉) 客观唯心(上帝、神、理、理性、绝对精神)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 2、NO2)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尾气净化装置2NO+2CO N2+2CO2 4、CO 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①破坏土壤结构②降低土壤肥效③污染地下水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存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天道酬勤系列之《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整理篇

天道酬勤政治宝典之哲学篇 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 第一至三课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6、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8、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9、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完整版)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考点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 )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水 (2)葡萄糖C 6H 12O 6 (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 第1-3课哲学基础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4)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 注意: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主要是研究的范围(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为什么?P10 6、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是什么?(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注意: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2)主要派别: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8、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注意:此处不能改成科学。只能是学问) 一.含义: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注意: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之间关系不能等同) 二.产生:(1)产生于人们实践活动中;(1)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对实践的反思 三.哲学的功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让人们正确的认识与改造世界) (1)哲学与世界观:①区别:a 、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及根本观点 b 、世界观人从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c 、世界观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四.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②:联系:哲学是对世界观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和哲学一样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注意:在解题时时要注意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应正确) 五.哲学同具体科学关系: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强调具体); 哲学则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强调抽象、一般)。 2.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六.哲学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具体包括:(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以此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以此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它贯彻哲学始终。 1.唯物主义:(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七.哲学两大派别:2.唯心主义:(1)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等夸大为万物的本原,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与本原,它决定着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哲 学

生活与哲学基本学习知识结构图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结构图】 汤阴一中周艳梅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与生活①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③哲学的功能(作用):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一般知识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 ①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 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 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小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 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活 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哲学的基本问 题和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可知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 是什么: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为什么: 为什么是 基本问题 ①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 题的回答。 哲学的基本派别 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 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为什么是 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物主 义的基 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 评价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局限性: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评价 进步性: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 ①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②机械性、形而上学性③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 义的基 本形态 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把人的意识当作世界的 本原,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 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 一定借鉴意义。 哲学和时代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同时又对时代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 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它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批判功能:批判旧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塑造功能 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产生 “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 “三大发现”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成为可能,从哲学上论证自然界唯物辩证 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马哲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 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条件

化学与生活知识总结

化学与生活知识总结 一、化学与环境 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代烷,二氧化碳不算大气污染物,只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2、汽车尾气的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氮的氧化物的形成不是因为燃烧不充分等原因,而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电火花作用下生成的。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防止铅有毒污染环境,不能降低氮的氧化物的生产量。 3、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 5、6,因为二氧化碳。酸雨指pH小于 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煤的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而引发酸雨。 4、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 5、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 6、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功能。福尔马林可用于制作生物标本,不可用于食材保鲜。 7、 CO,NO的中毒机理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8、水体污染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和堆埋。含N、P等物质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 9、饮用水可用液氯,二氧化氯,臭氧等来进行消毒,利用的是氧化性。 10、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可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11、PM 2、5是指粒径不大于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不是胶体,但具有吸附性。 12、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13、铜汞离子用硫离子除 14、 Na2FeO4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Fe(OH)3胶体和O2,可以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和净化剂 二、化学与能源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的资源。 2、沼气是可再生资源。 3、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中所含的硫、氮等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污染气体。燃料脱硫,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硫的量。煤的气化产物是水煤气或干馏煤气(主要成分H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注意: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注意: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注意: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注意: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 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 (注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注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注意: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注意: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也不是相互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注意: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注意: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学习哲学可以使人聪明,但使人聪明的学问除了哲学还有具体科学) 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注意: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错误的哲学) 1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注意:片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17、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注意: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 (注意: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9、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0、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七课 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2.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注意】 (1)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的联系;即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2)联系是不是单向的,而是诸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3)不能把哲学上的联系为生活中的“联系”,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具体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者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我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疑点】 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了解)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不能认为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是从联系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条件出发的,并不是主观的臆造一些联系;并且,新的联系一旦建立,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见,人们建立具体的联系,不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而是对它的利用。 ★(3)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 【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 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强调整体 【原理】: 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相互联系: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高三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整理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二、三课)1、什么是哲学? (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从与生活的关系看: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5?、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7、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三种形态?(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8、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两种形态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当成本原的东西。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9、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10、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意义。 11、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什么是真正的哲学? 1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体表现: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最新版)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总论:1、2、3课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课);认识论(6课);辩证法(7、8、9、10课) 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 第一部分:总论(1、2、3课) 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 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源于生活,又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其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 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的概念(世界观角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化、理论化。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7、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二元论属于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征:三个统一);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什么是哲学 (1)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 ①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方法论:是指在世界观的指导下,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②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在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上,必须反对两个错误倾向: A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B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④两者的联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它们从本质上看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 ①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联系: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注意: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我们应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A.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B.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提示:世界分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三大领域,人类的知识就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三大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

中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2019年中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一:六大基本营养素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多数维生素不能直接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用于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二:组成人体的元素 人体内主要元素氧、碳、氢、氮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他元素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 1、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 CaKNaMg 2、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Hg、Cr、Pb、Ag、Ba、Al、Cu等。 微量元素功能表 三:有机合成材料 1. 有机化合物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 和Na2 CO3 、CaCO3 等碳酸盐)。判断依据是否含有碳元素。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2)、乙醇,俗名:酒精; (3)、乙酸,俗名:醋酸;

(4)、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为: (1)、有机小分子:如:CH4 等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2. 有机高分子材料 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两种。 〖结构和性质〗 (1)、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2)、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 〖鉴别方法〗 (1)、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2)、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燃烧后的剩余物可以用手指挤压成粉末状的为羊毛线;无气味,且燃烧后的剩余物用手指挤压不成粉末状的为合成纤维线。 四:"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