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异域与传统:中国当代乡土油画的双重面向

异域与传统:中国当代乡土油画的双重面向

异域与传统:中国当代乡土油画的双重面向
异域与传统:中国当代乡土油画的双重面向

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农民图式

中国当代油画的农民图式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以农民为主题的当代油画创作,分析不同艺术家表现的农民形象,因其地域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农民形象因时代的变迁产生相应的变化,因而不同艺术家笔下的农民形象有所差异,但都饱含了中国传统农民的优良品质。 作者首先从当代艺术家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分析乡土艺术,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以及作品中的农民形象,乡土艺术表现的是在土地上劳动、生活的农民,表现了他们的纯净富足的精神世界;其次以忻东旺、徐唯辛画笔中农民工形象为代表,表现了离开了土地的农民工,原有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其精神状态发生了改变;再次分析艺术家从农民的某种特质中,将农民形象符号化,与现实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承载了更丰富的思想内函。 通过这些作品的分析,了解当下以农民为题材的油画创作状态,为油画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字:乡土、农民、农民工、符号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中国的油画艺术也在不断的演变,从原有的“苏派”模式,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艺术去政治化,更体现艺术的人文观注。其中一部分艺术家用画笔记录了当下普通百姓图式。 中国的农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民这一角色,因社会的变迁,其社会地位与精神面貌,也在发生变化。中国是一个有着超级人口的

大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大部分农民从原来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民工象潮水一样涌向城市,满足了外资、独资、私营等等企业急需的劳动力,也加速了城市的发展,但城乡的差距却越来越来大,贫富分化严重。人们的生存状态发生的改变,精神状态也同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画笔记录当下农民图式的艺术家有罗中立、王宏剑、忻东旺、徐唯辛、段建伟等等。 一、乡土农民 乡土油画的兴起,离不开艺术家罗中立,其油画作品《父亲》,是从伤痕艺术到乡土艺术转折标志。父亲这个图式也是代表着当时亲历文革,历经磨难的一位普通老百姓,同时具有明显时代的铬印。 罗中立留学回来后,其风格发生很大改变,原来作品中的超写实手法不见了,其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其表现当下的纯朴的巴蜀农民生活,但仔细分析,其内容与作品《父亲》有着必然联系,他由原来表现一个个体到表现一个群体,同样是巴蜀农民,其看似原生态的表现手法,但这种手法更有力的表现了大巴山的农民特点,尽管油画作品《灯光系列》、《农忙时节》等很多作品中,都有裸体形象,在作品《红五月》有性的成分,但表现得那么纯净,那么自然。其关注的是大巴山的农民生活,记录其生活的多个细节,表现了大巴山的农民丰富的田园生活,突显其富足富精神生活,大巴山是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少有的一片净土。 著名艺术家王宏剑,其众多的创作中,如《黄河花园》、《官庄塬》、《黄河古驿》等作品,题材来源于黄河流域的农民,其通过写实的表现手法,表现农民的劳动和生活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勤劳善良的本质。艺术家通过画笔生动的记录了当下历史进程中的农民的状态。 当代呈现乡土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很多,有美籍画家李自健的作品,其作品表现是儿时的农村,记录了那时的人与物,同时也充满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着不可抵挡的神奇魅力。 从定义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来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 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 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来解释着世间万物的变化。 这是最朴素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朴素的人生观。 中国人思想中最为讲究的就是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内及外的,包括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与身体的平衡乃至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平衡。 虽然阴阳五行并无科学依据,但是确实很有道理。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它们之间能够保持“和”也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时,世间万物也就能欣欣向荣,而当阴阳不和之时则万事不顺。 阴阳两个概念涉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医、武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透露出阴阳的思想,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中也同样如此。 阴阳调和则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同中国古代铜钱一般,外圆内方。 “中庸”最早见于《论语》。 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 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 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则是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挣扎亦不平庸,从容而淡定。 为人处世不偏激,同时有自己的原则、有所坚持。 这正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也就是内心与外界的“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体现出了“和”的思想,修身是自身内部的“和”,是一种对于“和”也就是内心平衡与个人能力平衡的不懈追求。

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 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和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期,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的边缘。知识分子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发生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则由抗拒、怀疑到学习,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撷取。在这种历史环境里,西方绘画也顺利地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的艺术。而20世纪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以油画艺术的灿烂多彩为特点的一个世纪。 一、中国画家的西画试验 清代晚期,一些中国官吏和文人到欧美各国的博物馆中,看到欧洲名画原作,为之折服。薛福成、康有为等人的欧游文札中,对这些名画新颖的诗意作了生动的描述。由于他们见到的是欧洲绘画的代表性作品,而不是他们的前辈文人见到的传教士笔下的圣像,因此清末文人心目中的油画作品不再是“虽工亦匠”、“不入画品”的奇技淫巧了。同时,海禁大开之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已经由轻蔑、贬抑一改而为尊重和仰慕。作为欧洲文化组成部分的油画,也成为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学习对象,当时的知识分子是为了复兴中国文化而学习欧洲绘画的。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画家来说,在20世纪之初并没有直接面对欧洲名画的机会。虽然在观念上变排斥为仰慕,但即使是有志于研习西画者,也只能面对西方绘画的印刷品摸索前进。清代后期,天主教会在上海土山湾孤儿院举办绘画工场,选拔有绘画天赋的儿童,由西洋传教士中擅长绘画者教授摹绘圣像。这成为中国境内最早出现的传授西画技艺的场所,在扩大西画影响方面的作用,土山湾孤儿院远远超过了清代前期宫廷里的传教士。 清末民初以“西洋画”擅名沪上的那些画家,如周湘、徐咏清、张聿光等人,都是这样通过间接渠道,点滴、片断地接受西画影响。由于他们在摸索学习西画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基础修养,所以他们所画的“西洋画”,在严格意义上都是“参用西法”的中国画;他们所作的油画,实际上都是中国画家的西画试验。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油画作品,当然不是由他们临摹的圣像,而是这些画家所画的风景和肖像。 当时的油画风景,多描绘中国南方的港口或乡村景色。停泊着渔船的海港,矗立着宝塔的村镇,在朝霞或夕阳的映衬下显得宁静而神秘。这正是外国旅游者心目中的“中国风景”。当时的油画肖像,取材最多的是盛装的仕女和正襟危坐的士绅官吏。这一类油画作品反映着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视觉印象,也十分完整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洋画家的艺术趣味。 辛亥革命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油画发生兴趣。他们“无师自通”地画起了油画。后来成为著名油画家的颜文梁,回忆他早年为学习西方绘画,临摹过外国商品广告画片,为取得油画表面的光亮效果,遍试桐油、蛋清、鱼油等材料。这些青年画家的油画尽管如此,这是当时求师无门的众多青年画家共有的经历。.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作品却比前面提到的那种仕女肖像和“中国风景”有较多个性风采,选材也较为宽广。 二、从个人意绪到家国兴亡—留学生的油画 真正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中国油画家,是那些去国外的留学生。广东的李铁夫(1869-1952)在20世纪初期曾在美国著名画家萨金特(Sargent,John Singer)

传统文化对当代油画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当代油画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明的沉淀,在当代社会仍然焕 发出无穷的魅力,在国际舞台上也大放异彩。当代油画有机地融合了 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情感表达方式之一,为当代油画创作增添 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油画中的表现 (一)以水墨的形式书写色彩现代绘画艺术家将自己的所感所想用笔 墨和油彩表现出来,其中水墨画蕴含了儒家和道家的精神,追求探寻 创作者个体的情感世界。中国当代油画中使用中国水墨画中所特有的 符号和元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油画的积极影响。即使中国画 有工笔部分,其手法和效果同油画也较为相似,但从综合空间感、透 视法则和阴影描写等方面来看,现代油画显得更为“科学”。能够说 中国画所探寻的是对意境的营造,而油画则更注重在二维层面上表现 出富于立体感的物体,其中解剖学和光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从传统的 角度出发,现代油画承继了埃及和希腊的圆雕式的美,而中国的水墨 画则是在笔墨交错之间承载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飘逸灵动、似真似幻的 音乐美。油画在中国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油画艺术同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一直在碰撞和交流着,以林风眠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将中西合璧 作为艺术实践的基本课题,吸收西方绘画的知识和经验,开创出中国 油画发展的新局面。无论是主题选择,还是油彩使用方式,他们所描 绘出的图画无不彰显着中国式的审美情趣。林风眠受印象主义影响较大,将中国传统的水墨元素融入油画之中,作品里看到东方元素的活跃,尤其是对“雾气”的描画,表现出传统山水画留白的趣味。在弱 化光影和体积等西画元素之后,油画超脱刻板的空间束缚,将水墨元 素移植到了他的油画作品中,达到了“笔笔灵虚、不滞于物,而又笔 笔写实、为物传神”的效果,表现出中国传统美术的意蕴。 当代油画大师吴冠中先生将中国书法中的水墨与油画中的色彩相结合,创作中追求轻快透明的色彩表现,将油画颜料稀释,以灵动而有韵律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如今有很多学校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并以儒家的典籍为主,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的热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些专家学者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深奥莫测的古代典籍的距离。虽说对于丹、易中天等人的论述众人褒贬不一,但我觉得其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学者毕竟唤起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

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句话同时也是清华、北大两座高校的校训。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存高远“志”是指某种坚定的信念,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同时也是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二、刻苦坚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刻苦并非心血来潮、一曝十寒,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古人特别注重“守志”,强调志向的一贯性、稳定性和坚定性。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说:“人之大患,莫甚无恒。”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弘毅坚忍的性格。 三、乐观进取《论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语,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上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战天斗地,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成就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爱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

中国油画当下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中国油画当下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中国当代油画因过多地借鉴西方油画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艺术手法,导致其中西方艺术痕迹明显。中国油画应当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构建有特色的中国油画艺术体系,重视提高油画艺术水平,使油画艺术经得起历史沉淀。 标签:中国油画;思考;艺术体系 一、前言 中国油画的发展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观念,在向国外学习的同时,也应融入中国文化艺术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使中西方文化融合。由于中国油画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影响,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油画应向现代主义绘画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使中国油画的发展逐步走向世界。 二、中国油画发展现状 纵观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借鉴西方油画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让中国油画具有西方油画的艺术特色。但中国油画仅仅只是模仿西方文化的外表,忽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思想和情感内涵,导致中国油画作品仅仅是表面技术手法的表现,没有精神文化底蕴。虽然在对中国油画艺术的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中国油画艺术家面临着艰难而漫长的挑战,但是我国优秀的中国油画艺术家还是应该继续探索,去构造一个有效且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艺术体系。[1] 三、对中国油画发展现状的思考 1.要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构建有特色的中国油画艺术体系 基于中国油画发展的现状,要推动中国油画进一步地发展,就必须把握艺术的基本特性,探索深层次的油画艺术,根据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情况,加强中国油画的艺术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探索;还要关注当代社会生活变化,寻求中国精神文化底蕴,同时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精神需求,也要合理适当地引用新的审美观念。 中国的油画艺术借鉴西方艺术的科学理性精神,是在真实基础上创造了特定的、具有美学特征的艺术文化形态。而从社会精神层面的角度上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环境不断改变,出现了城市建筑、高速公路、立交桥等地貌变化,展现了大量的平面和直线的空间构成。除此之外,人们的服装、居住环境等也在丰富人们的视觉,使人们的社会情绪发生改变,艺术认知不断深化,使相应的艺术创作的内容和表现跟着发生变化。而且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也不同,中国油画家要关注时代各阶层人们的心理变化和外在表征变化,不断掌握新的时代特征,寻找油画的当代感。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国油画发展的作用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国油画发展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油画艺术精神中国文化精神与形式 文化特征 论文摘要:自油画传入中国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在几代画家的努力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西方的油画在中国经历了从过去的学习模仿到今天的融合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引人关注的是有许多的画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力图将东方的精神操合进西方的表现形式,以期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油画语言。 从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上,我得到了这样一个印象,即尽管还不能与西方几百年前的写实作品相比,但我国油画家的写实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由此使人产生了一个焦虑,如果画得与照片一样,那么油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油画布上的彩色喷绘已经流行的情况下,一些油画形式(比如写实手法)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确实令人生疑。现在的全国油画展就如一个照片临摹展,艺术的学术价值荡然无存。上个世纪中叶,西方人就声称绘画(油画)死了,现在看来不无道理,因为西方社会先进于我们,现在同样的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当下图像获得的廉价性和快捷性,就绘画的写实功能来说其发展的空间确实越来越小,使得以写实为目的的油画必然淡出艺术圈,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油画作为一门有着多元化取向与选择

的艺术语言,在数码影像取代了它的写实功能以后,它能更积极地向另外的空间发展。如果说在过去的历史时期争论要画中国的油画还是要画地道的“油画”的话,现在似乎可以很明确地断言,所谓“地道的油画”,即西方写实性油画,在人类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已经毫无出路了。如果还要想把“油画”保留在艺术圈,油画家不想被定性为“手艺人”而是艺术家的话,那么改革不可避免。 其实,在西方油画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一直有大批艺术家想将它纳人中国文化的努力,减弱西方油画对现实的模仿功能来突出它的艺术性。一些独辟蹊径的中国艺术家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注人油画的尝试。 一、从油画传入中国的过程看国人改造油画的努力 西方油画是随传教士的文化传教活动传人中国的,油画传人中国的时期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1579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经澳门转人广东肇庆时,带来了一批圣像油画,这也是有史记载的西方油画首次进人中国。明末清初更多的有绘画才能的西方传教士陆续进人中国,如利玛窦、郎世宁、王致诚,蒋友仁、艾启蒙、潘廷璋等,将油画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明代油画的发展已出现中西绘画融合的倾向,一些用油画颜料绘制的肖像如在澳门发现的(明代武将像》,画家就以中国式的线条勾勒外形。现遗存的明末期间绘制的澳门圣母雪地殿小教堂天主教圣经故事壁画,也用中国画勾线技法

关于中国乡土题材油画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d315449494.html, 关于中国乡土题材油画的研究 作者:管熙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9期 摘要:乡土题材油画是我国美术创作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对我国油画艺术的创 新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合一些代表作品对中国乡土题材油画的主要风格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乡土题材油画;产生;风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027-01 乡土题材油画,即艺术家通过对乡村人物、农村景色的描绘,来体现其对某一地域、某一类人物的情感。乡土题材油画并不是简单的对油画创作题材进行拓展和创新,也是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寄托,该类油画的产生与发展,不但推动着我国油画领域的不断进步,也起到了一定的历史记载作用。 一、中国乡土题材油画的产生原因 乡土题材油画之所以能够在80年代成为我国画坛的主流,并至今在不断发展的中国画坛中保持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国家政策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美术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这为乡土题材油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解放了艺术家的思想;2)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无论是市民还农民均对“乡土”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而乡土题材油画以反应乡村生活为主,自然受到人们的关注;3)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发展节奏的逐渐加快,对艺术家的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作品贴近现实,反应人们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状态,成为艺术家创作中积极思考的问题,乡土题材油画应运而生,成为拉近艺术与现实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乡土题材油画的主要风格 (一)古典主义风格 西方古典主义绘画风格以造型真实、生动、准确见长。这一绘画风格在我国油画领域得到推崇和创新,在油画创作中应用普遍。将古典主义绘画风格应用于乡土题材油画,使得我国乡土题材油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在众多擅长乡土题材油画的画家中,王沂东的作品最具古典主义风格。王沂东出生于山水秀丽的沂蒙山区,其画作中传达着对家乡山、水、人的赞美之情。擅长以金、白、黑、红等色彩的对比与渗透,和精准生动的造型来含蓄地展现秀丽地风光和劳动人民的淳朴美。他的作品画面纯净而和谐,凝重而不死板,是古典主义风格创新应用的典范。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美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美术发展的影响》教案 木引小学罗彩秀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路: 1、本文从学生熟悉的现代历史知识入手,从文化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的碰撞及渗透的现实这个角度对中国现代美术产生的三种美术类型:传统、西化、融合进行阐述。 2、中国传统文化被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前提下,美术方面呈现出了三种类型(传统、西化、融合),在面对多元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继承发扬传统的同时应该尊重多元,走近多元发现多元的价值。 设计依据:高中课标中要求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情景中,不断突破个体的狭隘审美经验,形成开放和宽容的多元文化审美观念,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背景,把握中国美术的三个发展取向——传统、融合、西化,区别不同取向的特点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不同取向作品的鉴赏,学生学会辨别不同取向的作品,结合自己的体验用美术术语分析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 (1)、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学会在坚持自己的观点基础上尊重多元,感受多元。(2)、体验和感受不同取向的美术作品,发现不同取向美术作品的价值。 (3)、走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1、中国近代美术产生不同取向的背景、特点。 2、学会鉴赏不同取向的代表画家,学会鉴赏他们的作品了解其特点。 3、传统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4、西方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教学难点: 活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课堂辩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题情景]: 师: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我们同外部世界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据称,早在文明的初期,居住在当今中国的边疆居民,就同外来势力有了非常广泛的文化交流与接触。这些文化接触不仅来自大陆,也有来自海上。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在世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化传播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样式,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重要、最深层和最复杂的现象之一。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影响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这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

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6年5月30日

摘要:经过近段时间就青年(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关心,但认知的程度非常有限,接受态度不积极,很多的人连最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都不清楚。其主要原因有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社会价值出现差距、教育体制欠缺、青年学生缺乏有效的接受传统文化的途径等。这种情况警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时调整政策,创造氛围,引导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青年个人而言,他们追求新鲜感,追求新事物,喜欢过洋节日,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慢慢淡化,但是作为炎黄子,传承是他们的使命,我们需要重新唤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关键字:青年中华传统文化态度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可避免对当代青年也产生了影响,使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出现了很大变化,部分青年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的倾向。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体,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黄淮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思考其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并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唤醒广大青年,乃至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一)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产生、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

浅谈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

浅谈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5-05-08T10:37:28.7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5期供稿作者:贾春[导读] 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写实和表现类油画风格仍然是主流,抽象、观念等类型正在日益发展强大。贾春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731200 摘要:油画在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写实和表现类油画风格仍然是主流,抽象、观念等类型正在日益发展强大。 关键词:当代中国油画发展 一、研究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油画是一种舶来品,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油画以其绚烂的色彩、丰富的表现手法、逼真的写实效果、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等特点而颇受国人喜爱,并逐渐在中国扎下了根。虽然油画艺术传到中国的历史是从明代开始的,但它作为一种绘画形式真正得到比较系统健康的发展还是在新中国的事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审美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当代中国油画呈现出多姿多彩,风格形式各异的繁复局面,写实、表现、抽象、观念等多种类型的艺术并行不悖。油画在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写实和表现类油画风格仍然是主流,抽象、观念等类型正在日益发展强大。改革开放的深入为画家提供了学习世界艺术的机会,也为我们研究当代中国油画提供了参照。选取当代中国油画进行研究,分析和梳理当代中国油画的主要脉络,分析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油画艺术的影响,及其它表现出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当代中国油画的基本状况,从逻辑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油画的发展趋向,促进油画艺术的健康发展。同时,科学、理性地认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对于积极建设中国油画,推动其健康发展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及其特点 艺术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现象,一种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发展都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与其特定的时代、社会、民族、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素质修养等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绘画是现实生活在画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种反映不是被动的照搬生活,而是高于生活的创作,是对生活的本质认识,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与中国的历史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每个时期的油画都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社会烙印。各个阶段社会背景的不同,从而使中国油画的发展也各有特点,体现在作品中的是一种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1.面对逐步开放的社会发展,面对日益澎拜的西方现代艺术思潮,中国油画开始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油画作品带来了中国油画创作的新境界。画家们通过自己对当时那个时代的描绘和自己独特的创作思维和方法向社会奉献出他们最好的作品。其中以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和罗中立的《父亲》最为突出。这些新形式美术的出现为新时期的美术形式和语言研究确立了地位。在以为社会服务的主旋律中,一批反映时代、代表时代的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作品作为中国风格和民族性的见证,曾经是中国油画发展史的骄傲。他们有的吸收欧洲油画艺术的传统,有的接受苏联油画的潮流,还有的一直坚持延安革命艺术的立场,并以艺术的时代使命为己任。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精神、内容,虽然不免有时代的局限,但是,那种真诚执着的品格,使这一时期的油画呈现出一种群体化的倾向。其代表作品有董希文《开国大典》、罗工柳《地道战》等。此时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建国后由于特殊的社会与法治环境,中国油画进入了“全盘苏化”的局面。中国美术教育尤其是油画教育采用苏联教学模式并迅速发展为我国油画教学的单一教学体系,它偏重于现实主义,讲求艺术社会教化功能,批判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在当时写实主义油画盛行,尤其是表现刚刚结束的革命历史和与政治相关的主题成为写实油画的主要特征,而其它创作题材比如风景、静物等均被冷落。受当时的文艺方针的影响,这个时期中国油画家的创作基本上都是服务于政治的,所以一批反映革命历史的画也就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了。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就成为这一时期的典范,广为流传。 2.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油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画家们直接面对世界优秀的艺术作品的机会更多,并且从中获得了新的启发和认识。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中国当代油画步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3.在各种新的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迅速发展,在繁荣的美术创作背景下各种艺术流派异彩纷呈 中国油画的发展进入崭新的状态,中国油画家们在广泛吸收各种流派的精华的同时,探索出了具有个人风格特征的绘画作品。画家以个性化形式表现自己的某种感情经历,这种经历对别人也许是无足轻重的,但对于自己却是挥之不去的情感记忆。所以,这一时期中国油画的发展局势是开放性、多元性的,是一个丰富而无标准的时期,绘画风格的样式也由单一转向多样。油画家们提出以“真诚心态、关注现实、民族精神、多样探索”为中国油画努力方向。中国油画艺术的题材、形式、风格、手法、材质更加丰富多样。 三、中国油画的发展趋势 毕加索说过:“艺术本身不变,而是人的思想在变,因此,艺术之所以变,正表明思想在变。”这是艺术发展的基本原理。油画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民族土壤中吸收融汇,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已经在内容和形式上和西方油画有了很大的不同,和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人文理念、审美情趣水乳交融,其艺术水平在国际上已具有相当的声誉。它还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继续向前发展。当今世界的美术形势变化很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的普及,各种具有冲击力的视觉表现方式深入社会各个空间,影响着人们审美观念。绘画在社会生活中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是惟一的视觉图像形式。在这种状况下,油画艺术要取得发展的空间,必须要在融汇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同时,致力于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发挥人类自身的智慧、创造才能和创新精神,增强艺术表现力,增强人文内涵,以手、心、眼的有机结合,发挥丰富的书写性感情语言所形成的特殊审美价值,充分展现东方文化的神韵和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操和心灵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

【摘要】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命。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关键词】气韵生动思想内涵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一、“气韵生动”指的是内在的神气和韵味 南朝·齐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六法”,作为人物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可见其分量的重要。“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中国绘画讲究笔墨之“气韵”,并以其艺术思想来联通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的反映,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中国绘画以“养气”为根本,“养气”已成为中国传统美学及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基。倡导艺术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炼的水准,其中“气”是对艺术家整体生理、心理因素和创造能力的总要求与概括。所谓气者,即神气、意趣,也就是所绘物象的内在精神。中国绘画不追求单纯的自然表象的模仿,而讲究其精神内涵。 “人之生,气之聚也”,天下万物皆在于一“气”(《庄子》)。所以,中国画把“气”作为构成绘画艺术的根本要素,并认为无气则不生。就如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矣”,更加强调了“气韵”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二、“气韵”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在绘画上的“气韵”是一种自始至终的体现,它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又存在于完成的作品中。意在笔先,气脉相连,画家在动笔之前,因物立意,凝神静气,成竹在胸,乘兴挥毫,一气呵成。它包含着对物象的深思熟虑以及深刻的立意和激情。只有把丰富的感受同作者本人的情思、意境融合,并能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气韵生动。因此,气韵也是靠笔墨来表现的,六法论者,自称“气韵生动”,继则“骨法用笔”;前者为唯一的审美目的,后者则为成此目的的主要手段,二者为国画之首要。 在绘画创作中骨法用笔十分重要,用笔与书法用笔相同,都以线条为主要特征。国画的线条也讲究气韵,轻重缓急,刚柔肥瘦,虚实繁简,曲直偏正,由于个人的个性、气质、功夫、兴趣、情绪的不同,笔下就会产生不同风格的线。意到笔随,笔笔连贯,随心万变。落笔时,心静神怡,使气韵自晕于外,似生实熟,能圆转流畅,则笔笔见笔,笔笔无痕迹。用笔无痕,则画上的景物,似乎是自然本来生成的。笔与笔之间的连贯接气,也就是用笔的节奏。使笔自有韵,并不是依赖墨的浓淡才有韵。运笔的轻重疾徐,强弱虚实,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如同的旋律。因此,用笔高妙之处也就是气韵生动的体现。 “笔精墨妙”用笔精到,用墨则从浓到淡,从淡以浓,极尽变化之能事。所谓“妙”就

浅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和现代意义

浅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和现代意义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西风劲吹,大众文化愈来愈向自私化、娱乐化、庸俗化等方向发展,这时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因为文化传统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具有现实的精神生命和文化范式,富有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关键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收获现代意义 一、前言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易经》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刚健和自强的思想激励着中国人不畏强暴、壮怀激越、无畏进取、为光明而奋斗。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的今天,并行不悖的是文化寻根。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物质文化方面当被问及为中国的什么感到自豪是许多人的回答:长城、四大发明等。可是我们弘扬它们的目的不在于标榜中国在历史上多么强大与辉煌,因为这是一段逝去的荣耀。而在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创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础,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义:一切可以增进人类幸福的行为。 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创造的辉煌业绩 (一)文化体系 当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常常骄傲地论及这么一个现象,即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我们暂且不论形成这种“一枝独秀”的现象是由于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或是地理气候等因

中国当代都市题材油画的人性关注

中国当代都市题材油画的人性关注 何谦谢森 ( 1, 2.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 人性是绘画艺术的永恒课题, 不同时期绘画艺术会体现出不同特征的人性关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中国油画开始步入以都市题材为主的时代, 本文从关注自我和关注他人两种角度论述了人性关注在当代中国都市题材油画中的体现。 [关键词] 人性; 油画; 都市题材 人是一切文化艺术的终极关怀对象。关怀人便离不开关注、研究人性, 对人性的关注是绘画艺术永恒的课题。在西方绘画史上, 对人性的关注可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艺复兴高举以人性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旗帜, 以此来对抗统治整个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集权和宗教神权。“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世界之外, 由于它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1(] p302)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自然性, 与神学提倡的禁欲主义针锋相对, 在艺术作品中体现为人、景和物的世俗化, 减弱其神话色彩, 如达·芬奇便把圣母描绘成人世间的妇女形象。但是, 该时期的绘画题材主要还是来源于《圣经》, 画面上依旧是英雄、神等人物形象, 画家尚未把世俗生活直接引入画面。到了17 世纪, 人文主义日渐衰弱, 西方又流行起了风格豪华富丽, 具有享乐主义色彩, 旨在为宗教和新兴贵族服务的巴洛克艺术。而此时的荷兰, 刚从西班牙的君权体制下独立, 成为了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商业繁荣, 文化昌盛, 大量富裕起来的新兴资产阶级、市民阶层需要自己的文化艺术, 以宗教为题材的巴洛克艺术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美术从而挣脱出宗教的神话圈子, 视野指向广阔的现实生活, 关注现实中的人性。到了19 世纪下半叶, 法国出现了一批以库尔贝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画家, 他们厌恶古典主义的装腔作势、冷漠无情, 又鄙视浪漫主义的无中生有、无病呻吟, 力求平凡、朴素地表现事物, 反对虚构, 直逼生活的本质, 刻画现实中的人性。现实主义美术震撼了西方画坛, 自此以后, 关注现实, 描绘现实中的人性的艺术作品开始不断涌现。20 世纪以来, 西方绘画艺术开始大规模地被引进中国。出于各种原因, 中国油画艺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以集体话语为主流的时代。20 世纪前半段, 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年代, 内战、抗战接连而至, 这种现实必然要求文化艺术为国家为民族服务,从而也就压缩了画家展现个性的空间。新中国成立以后, 百废待兴, 一切精神文化都要服从于政治的需要, 人性只能被释读为阶级性, 否认一切超阶级人性的存在。到了“文革”时期, 这种现象发展到了极端, 绘画沦为了阶级斗争的工具, 画面统统是红、光、亮; 高、大、全, 而缺乏真实人性的人物 形象, 其实是“政治虚伪”在画布上的反映。 “文革”后先后出现了伤痕美术、乡土题材绘画。无论是程丛林的《1968 年×月×日雪》, 还是罗中立的《父亲》, 都强烈震撼了中国观众的心灵。艺术家在这个时代开始了对真实人性的追问, 这类作品正是依靠真实的人性描写引起观众的共鸣。但该时期的绘画作品大多都意图对“文革”进行拨乱反正, 多从自然性这一角度去刻画人性, 因而显得较单调, 在题材 和语言上, 仍难脱离集体话语的痕迹。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都市日益取代乡村而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中心。任何审美意识和艺术作品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中国目前迅猛的都市化进程给油画艺术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题材的转型: 都市题材兴起, 并已取代之前的乡土题材, 而成为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主流。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日益都市化的时代里,“人性”这一曾经令广大学者讳莫如深的课题得以被广泛地讨论和关注。在绘画上, 体现着人性的丰富内容的形式语言和精神指向获得了更充分的展示空间。画家在面对一个展示主体个性得到极大宽容、价值呈现多元化的都市社会现实时, 其对人性的关注有了更理想的用武之地。对于中国当代都市题材油画所体现出的人性关注, 本文试图从以下 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浅论中国油画的“消费”现状(一)

浅论中国油画的“消费”现状(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油画“消费”现状现状分析 论文摘要]:市场只是衡量一件作品是否入时或循规的消费性尺度,所谓的市场生效只是衡量一件作品能否投机生利的商业性尺度。一些发达城市进入了消费时代,这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更加刺激了消费者的需求欲望。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文化领域发生了大范围和深层次的变革。本文从“消费”的角度来关注中国油画的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城市进入了消费时代,这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更加刺激了消费者的需求欲望。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文化领域发生了大范围和深层次的变革。激荡的社会转型期的市场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左右一切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艺术创作也未能幸免,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它正沿着商业利益的轨迹前进。这个五光十色、充满诱惑的社会确实容易使人眼花缭乱以致迷失方向,身临其境的人们仿佛着了魔似的,不能自拔,就连最具战斗力和敏锐感的艺术家也被卷入其中。 2006年秋季拍卖会,虽然有的拍卖公司拍卖中国当代油画总的成交额有所突破,并出现了青年油画家刘小东创作的巨幅油画《三峡移民》以2200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创造了迄今为止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全球最高纪录的亮点,但是平均的成交率大部分在60%-70%,整体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据预测,2007年拍卖的中国当代油画部分将继续维持这种局面,从整体态势上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市场会比2006年更加成熟,局部也会有些调整。 活跃在当代油画界的老一辈画家作品的价格平稳。吴冠中、靳尚谊、詹建俊、赵无极、朱德群等老一辈画家,这些年一直是国内油画市场的中坚力量。由于年龄等原因,他们近年来创作的作品数量比较少,出手的不是很多。一旦他们的精品在市场上露面,即成为投资者追逐的对象,并以较高的价格成交。笔者认为,这些老油画家的艺术水平相对比较高,名气比较大,虽然他们的价格比较高,如吴冠中,靳尚谊精品的画价每平方尺都接近100万元人民币,但投资他们的作品的风险比较小,他们未来市场的价格会一直坚挺。作为中长期投资,会有很高的回报。另外,一些地方的知名老油画家的价格应该稳中有升。虽然他们的作品在拍卖市场的数量不大,但作为中小投资者,应该把眼光放在他们身上,因为他们本身有冲击市场高价位的实力,只是缺少市场运作。 “写实画派”停涨下跌,“当代新现实主义画派”上扬。近些年,中国当代油画家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油画家当中写实之风泛滥成灾,他们大多数的作品或是表现老少边穷地区风情的,或是美女模特加建筑和风景的,有的甚至一个模特画了很多年。其特点是画面漂亮,人物表面刻画的精细,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但多数作品在精神层面上对现实生活挖掘不深,媚俗的较多。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陈逸飞、艾轩、杨飞云、陈丹青、王沂东等。2004年10月,由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18人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写实画派”并组织了大型写实油画展,把写实油画推向了高潮。2006年秋季拍卖会,“写实画派”遭到了重创,写实油画出现了大量流拍的状况,其中的代表人物的作品成交也不理想。2007年“写实画派”将继续呈现下跌的态势,尤其是水平不太高,名气不大的画家的跌幅会更大。 与“写实画派”相比,“当代新现实主义画派”在2007年将有很好的市场表现。代表人物有徐唯新、沂东旺等,他们的作品关注民生,关注现实,内涵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进入拍卖市场的时间较短,没有市场炒作,加之目前的价格较低,徐唯新、沂东旺的画价平均为每平方尺为5-6万元人民币左右,未来的升值空间比较大,只要有精品入市,肯定会得到买家的追捧。 当代艺术成为国际炒作对象。国内艺术品市场上,当代艺术基本上是前卫艺术或那种多数人看不懂的怪艺术的代名词。近几年来,国外的很多拍卖行如英国的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