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一种基于椭圆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参考价值大)方法

一种基于椭圆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参考价值大)方法

一种基于椭圆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参考价值大)方法
一种基于椭圆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参考价值大)方法

 

 ?170?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14(2) Computer Measurement &Control

自动化测试

收稿日期:2005-07-08; 修回日期:2005-08-19。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十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2004SM006)。

作者简介:李杰(1979-),男,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DSP ,数字图像处理方向的研究。

文章编号:1671-4598(2006)02-0170-02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B

一种基于椭圆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方法

李 杰,郝晓莉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提出了一种利用肤色信息,建立YCbCr 肤色模型空间作为人脸检测的预处理手段,利用小波分解和BP 神经网络作为检测方法;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肤色模型空间对光线、遮挡以及姿态有很好的robust 特性;本检测方法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

关键词:小波分解;神经网络;亮度补偿

F ace Detection Using Ellipse Skin Model

Li Jie ,Hao Xiaoli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School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

Abstract :A new face detection met hod is presented by building up a skin model space of Y cbCr as a preprocessing way.The algorit hm is robust to different light s ,shelters and orientation.Experimental result s demonstrate t he efficiency of t his algorit hm.

K ey w ords :wavelet transform ;BP Network ;Lighting compensation

图2 肤色空间

0 引言

人脸检测(Face detection ),是指判断一个给定的场景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则对人脸进行定位和统计。人脸检测在身份识别、可视电话、人机接口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其技术难点在于场景中人脸模式的广泛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个体差异、光照条件、观察角度以及人脸表情等。人脸检测常用算法有:基于肤色的方法[1]、镶嵌图方法[2]、基于模板匹配方法[3]、人工神经网络方法[4]、支持向量机(SVM )方法[5]、小波变换(WT )方法、基于仿生模式识别[6]以及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等。2001

年Sheng -f un Lin [7]等提出了一种通过小波变换提取头部轮廓特征来定位人脸的方法。我们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椭圆肤色模型空间,然后采用Haar 小波分解和BP 神经网络进行人脸检测。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减小后期人脸定位的复杂度和提高图像的处理速度。图像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处理流程图

1 图像预处理

肤色是人类面部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目前我们

的研究是针对正面人头图像的,所以利用肤色检测人头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由于受个体差异、光源的颜色以及光照角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肤色的检测成为非常困难的问题。虽然颜色特征很早就被用来进行物

体的检测和识别,但直到最近几年,颜色在机器人脸认知中的应用才逐渐多了起来,并且以其简单快速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利用肤色检测人的头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合适的颜色模型。颜色模型是抽象表示和描述颜色的方法。发展至今,目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描述颜色的模型,在人脸检测中常用的颜色空间有:R G B 空间、归一化R G B 空间、HSV (HIS )空间、YCrCb 空间、YIQ 空间、YES 空间、CIE 颜色系统的XYZ 空间和L UV 空间等。这些空间可以相互转换。为了消除亮度Y 的影响,经过γ校正过的亮度,只取前5%的像素(从高到底排列)。如果这些像素的数目足够大,则将其亮度作为“参考白色”,即将其R 、G 、B 分量调整为255,从而将整个图像的其他像素点按这一尺度进行调整。

肤色模型可以划分为:(a )色彩空间中的聚类模型;(b )高斯模型和混合高斯模型。目前认为,高斯模型只在简单背景中有效,一般应采用混合高斯模型。

我们将肤色判断作为人脸检测的预处理。我们采用的是Rein -Lien Hsu [8]提出的基于YCbCr 空间的加入亮度补偿的肤色模型。Rein -Lien Hsu 通过研究发现肤色空间并不完全由C b 、C r 决定,Y 的取值同样也会影响肤色区域的形状。图2(1)是肤色在C b -C r 空间的投影模型,图2(2)是肤色在YC b C r 空间的模型,图3是加入亮度分量(Y )后,肤色在(C b /Y )-(C r /Y )空间的投影模型。

第2期李杰,等:一种基于椭圆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方法 ?171

?

图3 肤色在(C b /Y )-(C r /Y )子空间的二维投影

建立该肤色模型的具体算法如下:

C i (Y )=

(C i (Y )-C i (Y ))

W C i

W C i (Y )

+C i (K h )if Y

C i (Y )if Y ∈[K l ,K h ]

(1)

W C i (Y )=

W I C i +

(Y -Y min )?(W C i -WL C i )

K l -Y min if Y

W H C i +

(Y max -Y )?(W C i -W H C i )

Y max -K h

if K h

(2)

C b (Y )=

108+

(K l -Y )?(118-108)

K l -Y min

if Y

108+(Y -K h )?(118-108)Y max -K

h

if K h

(3)

C r (Y )=

154-(K l -Y )?(154-144)

K l -Y min

if Y

154+(Y -K h

)?(154-132)Y max -K h

if

K h

(4)

其中,式

(1)中的C i 是C b 或者C r 。我们对MIT 人脸库图像进行数据计算,得到各个参数取值如下:W c b =46.97,

WL c b =23,W H c b =14,W c r =38176,WL c r =20,W H c r =10,K l =

125,K h =188。在YCbCr 空间中,Y min =16,Y max =235。

图4是计算得到的肤色在Y -Cb 子空间和Y -Cr 子空间的投影,

拟合曲线的上下边界分别由C i (

Y )±W C i (Y )/2表示。

图4 三维肤色的二维投影

图5中肤色椭圆模型C b ′-C r ′由式(5)和式(6)给出:

(x -ecx )2a 2

+(y -ecy )2

b 2=1(5)x y

=

 cos

θ,sin θ-sin

θ,cos θC ′b -cx C ′r -cy

(6)

其中,cx =109138,cy =152102,θ=2153(rad ),ecx =1160,

ecy =2141,a =25139,b =14103,以上各值皆由C ′b -C ′r 空间的肤色聚集区域计算得到。

图5 变换后的YC ′b C ′r 肤色空间

经过试验,处理的效果如下例所示。

表1 测试结果

试验图像中的总人数检测正确的人数漏检的人数误检的人数

400

341

61

34

图6 试验图片

2 聚类判别

经过肤色模型处理过的图像,利用Haar 小波分解提取特

征,利用BP 神经网络进行目标聚类。

(下转第182页)

 ?182?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第2期

调用实测数据进行仿真时。在这里,DataSocket 的传输协议为dstp ,U RL 的表示为:dstp ://ip 地址/data 。当客户端A PI 接收到数据后,解包读取数据,完成测控和显示。412 用户端程序开发

用户端程序开发分为瘦客户端开发和基于DataSocket 服务的客户端A PI 开发。41211 瘦客户端程序开发

瘦客户端程序主要包括动态打开子VI 和调用LabVIEW 711的ActiveX Event Callback for IE 1vi 来实现。动态打开子VI 负责在打开Html 文件前动态打开相应VI ,ActiveX Event Callback for IE.vi 将IE 内嵌入LabVIEW 环境,使得整个工程在一个LabVIEW 应用程序中完成。其基本的程序如图7所示。41212 基于DataSocket 服务的客户端A PI 程序开发

基于DataSocket 服务的客户端A PI 程序由动态打开DataSocket Server 子VI 、动态打开调用子VI 及DataSocket 数据接收处理显示子V I 构成。其基本的程序框图如图8所示。

5 结束语

对于客户端而言,在执行上述软件时,必须装有Lab 2V IEW Run Time Engine ,利用瘦客户端方式访问时,也可直接在IE 等浏览器中输入IP 进行访问,此时不需要任何辅助软

件,但被访问Html 文件所对应V I 必须在IP 所确定的服务器中已经运行。在本系统应用中,仿真部分采用了Web Server 技术,实测部分应用了Data Scket 技术。对于上述网络,也可以作适当配置服务于Internet ,实现不同局域网共享。同时,像这种基于现有因特网的网络化测控系统还可推广到更多工业和应用领域。另外,LabV IEW 还提供了许多其它用于开发网络化测控系统的技术和方法以供实际需求来选择。

参考文献:

[1]雷振山.LabVIEW 7Express 实用技术教程[M ].北京:中国铁

道出版社,2004.

[2]李行善,左毅,孙杰.自动测试系统集成技术[M ].北京:电子

工业出版社,2004.

[3]刘君华,贾惠芹等.虚拟仪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 IEW 教程

[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蒋焕文.电子测量[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5]汪一鸣,朱艳琴.计算机通信网络教程[M ].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1.

[6]李旭.数据通信技术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7]李国洪,曹白杨,陈刚.电子CAD 实用教程———基于OrCAD912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上接第171页)

图7 试验结果依次为:3/3;5/5;12/10

3 实验结果

我们采用的图像库来源于MIT 的人脸库,原始图像大小为20320,利用Haar 分解后,取64个像素作为输入BP 网络的输入。采用1.2比例进行缩放,图像调整采用插值效果以及计算量都适中的双线性插值法。

经过训练验证,采用此种方法对光线、遮挡以及姿态有很好的robust 特性,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对训练样本的测试结果样本总数正确识别的总数正确识别率头部

2494249299.95%背景

5779

5777

99197%

部分实例图像如图7所示。

4 结论

本文利用建立的肤色模型空间,采用Haar 小波分解和BP 神经网络对人脸进行检测。由于采用了肤色模型,从而降低了

后续处理的复杂度并且提高了处理的速度。但是由于要对原始图像不断进行缩放,因此这种方法的实时性不是很高,另外如果图像中人脸过小,就会造成漏减。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利用一些先验知识。Integral image [9]的思路是目前所报道的快速检测的方法之一。目前笔者正采用将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人脸检测中的工作。

参考文献:

[1]Cai J ,G oshtasby A.Detecting human faces in color images [J ].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1999,18(1):63-75.

[2]Yang G Z ,Huang T S.Human face detection in a complex back 2

ground [J ].Pattern Recognition ,1994,27(1):53-63.[3]Brunelli R ,Poggio T.Face recognition :features versus templates

[J ].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1993,15(10):1042-1052.

[4]Rowley H A ,Baluja S ,Kanade T.Neutral network -based face

detection [J ].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 2gence ,1998,20(1):23-38.

[5]赵广社,张希仁.数据挖掘中的统计方法概述[J ].计算机测量与

控制,2003,11(12):914-917.

[6]王守觉,许健,王宪保,等.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多镜头人脸身

份识别系统研究[J ]电子学报2003, 1.

[7]Lin S F ,Chen J Y ,Chao H X.Estimation of number of people in

crowded scenes using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J ].IEEE Trans 2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A :Systems and Humans ,2001,31(6):645-653.

[8]Hsu R L ,et al.Face detection in color images [J ].IEEE T rans.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02,24(5):696-706.[9]Viola P ,Jones M.Rapid object detection using a boosted cascade of

simple features [A ].Proceedings of t he 2001IEEE Computer Soci 2et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01[C].2001,2001:511-518.

人脸识别中性别识别模型评价(项目实例)

人脸识别中性别识别模型评价(项目实例)以人脸识别中的性别识别测试为实例,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详细讲解。 举例有一个项目,要求是输入一张人脸照片,使用算法对照片中人物的性别进行预测男或女。 测试人员需要对算法模型的表现进行评价,输出客观的评价指标。 测试工作开展: 一、需求分析,查看需求文档,了解需求 算法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的内容,格式。 测试人员需要给出的评价指标。 训练数据中男性照片和女性照片数据分别有多少,比例。 照片数据是怎样的(是否有老人,小孩等)。 算法是如何实现的。(整个模型预测流程;数据是如何处理;用的是什么算法) 思考方向: 算法工程师使用男女训练数据比例是否合理? 照片数据中覆盖是否全面? 二、测试数据准备(相当于编写测试用例) 类比一个输入框的测试,需要测试汉字、字符、表情、数字、字母,组合等多种情况下的。这里也是类似。 主要考虑: 1,需要什么样的测试数据 2,测试数据要多少 思考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到算法识别性别,准备这样的测试数据。

这里给出一些建议: 男性照片和女性照片测试数据比例和训练数据中比例保持一致。 照片数据中包括不同年龄段男女 正常脸部拍摄的照片 包括不同光线照明场景,尤其是弱光,光线不足,暗场景下的照片。 包括不同姿势(偏头、仰头、侧面)场景照片。 被物体(如眼镜、面膜、口罩、手等)遮挡场景照片。 测试数据总数多少参考之前写的博客。 本次项目测试主要考虑用户群体,用户场景下拍摄的照片。不使用网络照片。不使用国外人脸数据集。不考虑国外人群,像黑种人性别识别。 进入性别识别前有人脸识别模型判断有没有人脸,多人脸判断等,所以不用考虑非人脸是否会识别出性别的问题。 场景下不会有脸部区域很小的照片。此不考虑。 笔者这里使用1100张女性照片,900张男性照片做为测试数据。 测试数据的标注: 如果是图片是本地.jpg格式的,在一个文件夹中新建2个子文件夹,一个命名man存放所有男性照片,一个命名为woman存在所有女性照片。 如果图片是url,所有url保存在一个txt文档中,分为两列,第一列为url,第二列为对应标注1,2 三、测试脚本

人脸检测原理

前言 关于opencv OpenCV 是 Intel 开源计算机视觉库(Computer Version) 。它由一系列 C 函数和少量 C++ 类构成,实现了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很多通用算法。 OpenCV 拥有包括 300 多个 C 函数的跨平台的中、高层 API 。它不依赖于其它的外部库——尽管也可以使用某些外部库。 OpenCV 对非商业应用和商业应用都是免费的。同时 OpenCV 提供了对硬件的访问,可以直接访问摄像头,并且 opencv 还提供了一个简单的 GUI(graphics user interface) 系 统 :highgui 。我们就通过 OpenCV 提供的一些方法来构造出这个人脸检 测(face detection )程序来。 opencv的python包装 OpenCV 本身是有 C/C++ 编写的,如果要在其他语言中使用,我们可以通过对其动态链接库文件进行包装即可,幸运的是, Python 下有很多个这样的包装,本文中使用的是 Cvtypes 。 事实上,在 Python 中很多的包都是来自第三方的,比如 PIL(Python Image Library) 即为 C 语言实现的一个图形处理包,被包装到了 Python 中,这些包装可以让你像使用 Python 的内建函数一样的使用这些 API 。 人脸检测原理 人脸检测属于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的一部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先对要检测的目标对象进行概率统计,从而知道待检测对象的一些特征,建立起目标检测模型。 2.用得到的模型来匹配输入的图像,如果有匹配则输出匹配的区域,否则什么也不做。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的视觉系统,跟人的眼睛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其中也有类似之处。人眼之能够看到物体,是通过物体上反射出来的光线刺激人眼的感光细胞,然后视觉神经在大脑中形成物体的像。计算机通过摄像头看到的东西要简单的多,简单来说,就是一堆由数字组成的矩阵。这些数字表明了物体发出的光的强弱,摄像头的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将其量化为矩阵。 如何从这些数字中得出:"这是一个人脸"的结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物理世界是彩色的,一般来说,计算机中的彩色图片都是由若干个色彩通道累积出来的,比如RGB模式的图片,有红色通道(Red),绿色通道(Green)和蓝色通道(Blue),这三个通道都是灰度图,比如一个点由8位来表示,则一个通道可以表示2^8=256个灰度。那样三个通道进行叠加以后可以表3*8=24位种色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4位真彩。 对这样的图片做处理,无疑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所以有必要先将彩色图转为灰度图,那样可以减少数据量(比如RGB模式,可以减少到原图片的1/3),同时可以去掉一些噪声信号。先将图片转化为灰度图,然后将这

基于肤色模型和特征定位的人脸检测算法

第27卷 第6期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7 No.6 2006年11月J ournal of J is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 ti on)Nov.2006 文章编号:1007-2985(2006)06-0069-04 基于肤色模型和特征定位的人脸检测算法 张书真1,2,宋海龙3,杨卫平1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73;2.吉首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系,湖南长沙 410073)摘 要:针对彩色图像提出一种基于肤色模型和特征定位的检测算法.首先建立一个新的肤色模型(H SI I模型),它对光照亮度具有强鲁棒性.在肤色分割的基础上,利用水平灰度投影估计人眼水平位置,然后结合候选脸区的边缘图像,给出人眼的确定位置,并输出人脸检测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简单、快速、鲁棒性强. 关键词:人脸检测;肤色模型;脸部特征定位;水平灰度投影;边缘检测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人脸检测是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热点课题,它广泛用于人脸识别、智能人机接口、视频会议等.目前,比较常用的人脸检测方法可以概括为基于知识、基于结构特征、基于模板匹配以及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1-2].在彩色图像中,肤色对于人脸检测是一项非常有用的信息,有效地利用肤色信息可以大大减小人脸区域的搜索范围.在肤色分割的基础上,再利用针对灰度图像的方法做进一步检测. 笔者提出一种基于肤色模型和特征定位的人脸检测方法.首先建立一种改进的H SI I颜色空间.实验证明,在该空间建立的肤色模型能够适用于光照亮度变化范围较大条件下的肤色检测.在肤色分割的基础上,对候选脸区进行水平灰度投影,估计出人眼水平位置,然后采用Canny算子提取候选脸区的边缘,再通过加窗方法定位人眼,并最终输出人脸检测结果. 1 肤色分割 1.1色彩空间分析 以色调、饱和度、亮度为三要素表示的HSI色彩,与人对色彩的感知相一致,是适合人类视觉特性的颜色空间[3],由RGB空间转换到HSI空间的变换公式如下: I=1 3 (R+G+B),(1) S=1- 3 R+G+B (RGB)min,(2) H= 若B G, 2 - 若B>G. (3) 其中: =arccos 1 2 [(R-G)+(R-B)] [(R-G)2+(R-B)(G-B)] 1 2 ;(RGB)min指R,G,B这3个分量中最小的分量值. 收稿日期:2006-09-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573028);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开放基金资助项目(A200503)作者简介:张书真(1977-),女,湖南桑植人,吉首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主要从事模式识别、数字图象处理研究.

人脸识别技术的弊端

三个方面的缺点: 1.识别精度低 2.自然性、不易察觉以及非接触性也致使人脸识别技术在一些特定领域面临环境复杂性。 便于收集的好处也带来了图像清晰度不高,角度不好等问题 3.人脸识别不只是隐私问题信息泄露面临更大安全隐患 人脸识别的一个缺点也在于信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较弱。 人脸所蕴含的信息量较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相比是比较少的,其变化的复杂性不够。例如,若要两个人的指纹或者虹膜基本相同,大概需要好几十乃至上百个比特(信息量的度量单位)达到完全重合才可以。但如果是人脸的话,十几个比特达到重合就可以了。在全世界,可以找到很多具有相似性的面孔。所以说,人脸的辨别性不是很高,它并没有那么独一无二。 另外,人自身内在的变化以及外在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采集时人脸的信息稳定度。相较于之前的人脸识别技术,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有所提高,但是具体应用时还是不能达到完美状态,如今,保守估计,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能达到99%,但没有达到100%。同时,对于双胞胎,由于相似特征太多,人脸识别基本不可能完成。比如在ATM机上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是在使用密码信息的基础上辅助的认证功能。如果脱离了密码输入,完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存取款操作,是不太可能的。 例如,2018年7月,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对美国国会议员的照片应用了亚马逊算法,该算法确定其中28人是因犯罪而被捕的人。 如果说双胞胎根本不应该用此技术来进行分辨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整容带来的无法辨别的问题?在如今整容手段如此先进的情况下? 其一,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视频采集机器设备愈来愈普及化,会否对大家的人身自由权与隐私权产生威协,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其二,人工智能的市场应用,会否产生新的岐视与不公平,并对人们具有的社会道德纪律产生挑战? 例如:一些商业算法在识别肤色较深的人员和女性方面不如识别肤色较浅的男人准确。

人脸识别技术综述解读

人脸识别研究 代上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摘要:现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而面对繁杂的社会安全问题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因通过面部特征信息识别身份而受到广泛关注。人脸识别通常使用采集含有人脸图像或视频流的设备,将收集到的人脸信息进行脸部检测,进而与数据库中已有信息进行对比确定被识别对象的身份,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公共安全、教育等多个方面,且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人脸识别的发展历程、主要识别方法予以总结概括,并对其应用范围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脸识别;方法;应用;发展 1引言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该项技术目前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个人家庭自动门的安全系统、犯罪人的身份识别系统、银行自动取款的服务系统等。 人脸识别系统给人带了很多方便,应用能力很强,但是人脸识别仍然有很多阻碍其发展的困难之处。主要表现在:在收集图像中目标自身的影响;在系统收集图像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以及系统收集图像之后由于其它因素造成的面部损伤所带来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变迁,人的面部逐步发生变化的影响。这些都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使得该项技术面临着多种挑战性。 2 人脸识别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2.1发展历史 很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有关于通过人脸对人类的身份进行辨别的论文发表,但是由于技术水平与设备的限制,人脸识别技术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Blcdsoc[1]提出了人脸识别研究的雏形,人脸识别技术才被人们接受。 在人脸识别研究的早期阶段,人们主要研究的是人脸识别的各种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方面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人脸识别技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各种新的人脸识别方法相继出现,并创建了人脸图像数据库,对人脸识别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运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产品逐渐进入了社会市场。 进入21世纪以后,人脸识别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熟,但是由于非理想条件如(光照、天气、姿态)的影响,对人脸识别技术的要求也更高。为了解决这些不利因素所造成的影响,研究者们一直努力寻找更加趋于完美的方法,从而减少这些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2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已经从以前的认知阶段发展到了实际应用阶段。但是由于每个人的面部都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发生改变,这给人脸识别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如光照不同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方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方法 摘要:自动人脸检测应用十分广泛,如安全访问控制,基于模型的视频编码或基于内容的视频索引,所以它正在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本文中,我们在假设不考虑内容,场景的照明条件,大小,方向和外观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检测复杂图像和精确本地半正面人脸的方法。这就是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这种方法不像其他系统,其他系统需要一个手工检测的阶段或特征分类阶段。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是从一个大的训练集中自动合成自己的一套特征提取方法,所以它可以直接从未预处理的照片中提取变化的人脸模型,而且可以在神经元模型中利用感受区域,共享权数和空间采样对人脸进行一定程度的旋转,缩放和变形。我们将会对我们的结构,研究策略和检测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最后我们将证明在环境和人脸变化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相当稳健,具有精确检测的能力。 1简介 因为其广泛的应用范围,人脸检测正在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的研究课题。比如在安全访问控制,基于模型的视频编码,基于内容的视频索引等方面。相对于人脸检测,脸部识别和表情分析算法已经得到学术方面的足够关注。近年来,在光线,面部表情和姿势微小变化的情况下,对人脸的识别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在[1]中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大多数的人脸识别和表情分析算法是在特定条件下得到的,要么是在同一背景下要么是出现过的图像要么直接是“人脸照片”,在这种情况下,人脸识别相对比较容易。然而,多数情况人脸检测是在复杂的场景下,这并不简单。由于面部表情,表现力和方位的改变面部模型也会呈现巨大的变化。 最近一些检测非人脸照片的技术已经得到了提高。这些方法可大致分为三大类:本地的面部特征检测,模板匹配和图像不变性。第一种方法,低层次的计算机视觉算法[3,7,13]用于检测的面部特征,如眼睛,嘴巴,鼻子,下巴和其他特征部位。第二种方法,几个相关模板用来进一步检测本地特征。这些人脸特征将被作为硬性模板(基于eigenspaces [8])或(模板 [12, 5])。这些方法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即使是很小的约束全局条件被改变也会对人脸模型和提取特征造成强烈的影响,比如噪声,表情的变化和焦点的改变等。最后一种方法,即使在不同的成像条件下图像不变方案也假定图像存在一定空间关系,比如亮度分布,相似点,人脸模型[10]的唯一性。在场景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这些算法都不是很健壮。 肤色信息的使用是制约搜索空间的一个重要线索。在[4]中,Garcia and Tziritas提出一个快速检测到人脸的方法,即皮肤颜色过滤和概率分布方法,而所用到的统计数据是从小波包中分解提取得到的。在[5]中,Garcia 将可变的脸部模板进行扩展,从而使这种方法可以精确的定位面部特征。 对于一般灰度图像,不需要遵守人为设定的规则,事实证明,类似于[11,9]中提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效果最好。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对复杂的照片即使是半正面的人脸进行准确的检测。不需要考虑场景的照明条件,人脸大小,方向和人的外貌特征等因素。

人脸检测系统课程设计

人脸检测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数字图像处理 班级:110404 学生姓名:胡溥宇 学号: 20111612

人脸检测系统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建立人的肤色模型; (2)标定人脸区域; 二.课程设计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如身份证和信用卡,开始让人们感到不便。其携带不便,易丢失,甚至有时可能会忘记了必须的密码,以及密码被识破等等,这些问题到会给人带来困扰和麻烦。人们需要一种新的可靠的身份鉴别,一种不可能遗失而且具有其特性的身份证明。这就是人脸、指纹、虹膜、声音等等的生物特征。由于人脸特征是一种更直接、更方便的识别方式,近年来以人脸为特征的识别技术迅速地发展起来。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人脸识别这一课题,人脸检测技术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人脸识别是一种特定内容的模式识别问题。从广义上来说,人脸识别有两个主要的过程:人脸检测和人脸分类。 人脸检测主要研究的是:在一幅图像上,检测出有无人脸存在。如果存在人脸,则判断出人类的位置和大小。简单地说,就是对一幅图像进行检测,并将其划分为存在人脸的区域和不存在人脸的区域。人脸分类是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获得的人脸区域,对其进行识别分类。因此,人脸分类主要研究的是:对获得的人脸区域进行比较判别,区分它们脸型、表情、性别、种族和身份等等。 因此,在整个人脸自动识别系统中,人脸检测是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人脸检测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后续步骤——人脸分类提供了识别人脸的具体详细的有用信息。人脸自动识别系统不仅能够作为人们身份鉴证,而且它能运用在学多不同的地方,如用于视频电话、监视与监控等场合的人脸实时检测跟踪。 在国内,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人脸检测问题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又越来越多感兴趣的研究人员进行探索,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早期的人脸检测集中对空间域上静止图像的人脸检测为研究。中期开始采用模板的方法,通过建立人脸模型,可以实现在视频图像序列中进行人脸检测。而近期,许多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方法各自不同,有采用建立复杂模型的,有从空间域上进行研究的,有在频域上进行研究的,有将一些技术结合在一起研究的,有应用最新的分类决策进行研究的。不论采用和种研究方法,将多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多种信息可以提高人脸检测方法的效率。 国内的研究单位主要是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计算机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旦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等,获得了一定的成果。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彩色和特征的自适应人脸检测的方法,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板匹配的单人脸检测的方案。哈尔滨工

matlab编程--基于肤色分割和匹配的人脸识别介绍

基于肤色分割和匹配的人脸识别 1.将RGB空间转换为YCbCr空间: 为了把人脸区域从非人脸区域分割出来,需要使用适合不同肤色和不同光照条件的可 靠的肤色模型。 常用的RGB 表示方法不适合于皮肤模型,在RGB 空间,三基色(r、g、b)不仅代表颜色,还表示了亮度。由于周围环境光照的改变,亮度可能使人脸的检测变得更加复杂, 在皮肤的分割过程中是不可靠的。为利用肤色在色度空间的聚类性,需要把颜色表达式中 的色度信息与亮度信息分开,将R、G、B 转换为色度与亮度分开的色彩表达空间可以达 到这个目的。颜色空间的转换常用的颜色模型主要有:YCrCb、HSV、YIQ等。在本文的实验中选用YCrCb 空间作为肤色分布统计的映射空间,该空间的优点是受亮度变化的影 响较小,而且是两维独立分布,能较好地限制肤色分布区域。 使用函数为:YCBCR = rgb2ycbcr(RGB); 2.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实验证明,不同的肤色具有相同的2D模型 G(m,V^2)。灰度值对应属于皮肤区域的可能性,同过设定门限,就可以转换为二值图 像,1,0分别表示皮肤和非皮肤区域。 皮肤颜色在ycbcr色度空间的分布范围为:100<=cb<=127,138<=cr<=170,可以将彩色图像转换为二值图像: f_cb=f(:,:,2); f_cr=f(:,:,3); f = (f_cb>=100) & (f_cb<=127) & (f_cr>=138) &(f_cr<=170) ; figure; imshow(f);

3.转换后不可避免出现了噪声,有背景的噪声影响,以及人的衣服和裤子引起的噪声点,使用开闭运算的方法消除噪声: se=strel('square',3); f=imopen(f,se); f=imclose(f,se); figure(2),imshow(f);

【CN109961021A】一种深度图像中人脸检测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4890.2 (22)申请日 2019.03.05 (71)申请人 北京超维度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142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60 号9层一区907 (72)发明人 马宁 徐杰 张颢 向志宏  杨延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09 代理人 陈霁 (51)Int.Cl. G06K 9/00(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深度图像中人脸检测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度图像中人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找出深度图像中所有有效深度值的局部最小值点;计算局部最小值点的曲率,去除曲率超出范围的点;如果此时还有剩余的局部最小值点,则在纵向剖线上用深度阈值切割出人脸廓线,去除纵向人脸廓线长度不符合真实人脸尺寸的局部极小值点;如果还有剩余的局部最小值点,则计算鼻子的深度值和纵向剖线上鼻子廓线占人脸廓线长度的比值,排除鼻子的深度值或比值超出一定范围的局部最小值点;如果还有剩余的局部最小值点,则通过深度阈值切割出可能存在的人脸,并排除切割区域尺寸小于实际人脸尺寸的局部最小值点;如果此时还有剩余的局部最小值点,则认为图像中有人脸,否则认为图像 中没有人脸。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09961021 A 2019.07.02 C N 109961021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961021 A 1.一种深度图像中人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找出深度图像中所有有效深度值的局部最小值点; 计算局部最小值点的曲率,去除曲率超出范围的点; 如果此时没有剩余的局部最小值点,则可以判断这一张深度图像中没有人脸;如果还有剩余的局部最小值点,则在纵向剖线上用深度阈值切割出可能的人脸廓线,去除纵向人脸廓线长度不符合真实人脸尺寸的局部极小值点; 如果此时没有剩余的局部最小值点,则可以判断这一张深度图像中没有人脸;如果还有剩余的局部最小值点,则计算鼻子的深度值和纵向剖线上鼻子廓线占人脸廓线长度的比值,排除鼻子的深度值或比值超出一定范围的局部最小值点; 如果此时没有剩余的局部最小值点,则可以判断这一张深度图像中没有人脸;如果还有剩余的局部最小值点,则通过深度阈值切割出可能存在的人脸区域,并排除切割区域尺寸小于实际人脸尺寸的局部最小值点; 如果此时还有剩余的局部最小值点,则认为图像中有人脸,输出图像中所有的人脸区域位置,否则认为图像中没有人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出深度图像中所有有效深度值的局部最小值点步骤,包括: 对深度相机输出的深度图像,找出深度图像中所有在局部窗口中有效深度值最小的像素点的位置,如果邻接的多个像素都为局部最小值点,则只取这几个邻接像素的中心位置为局部最小值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局部最小值点的曲率,去除曲率超出范围的点步骤,包括: 对得到的每个局部极小值点,在一定邻域范围内计算有效深度值梯度幅度的平均值,此梯度幅度平均值反映了物体表面的曲率,通过人鼻尖表面曲率的范围,可以排除一些不是鼻尖的局部最小值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纵向剖线上用深度阈值切割出可能的人脸廓线,去除纵向人脸廓线长度不符合真实人脸尺寸的局部极小值点步骤,包括:对于剩余的每个局部最小值点,找出深度图像中该位置的纵向廓线,由局部最小值点的深度和位置信息可以估计出该距离下真实人脸在纵向廓线上的最大范围,该范围作为人脸可能存在的范围,在该范围内,用该局部最小值点的深度值加上一个深度差值,作为深度切割的阈值,用该阈值切割出可能存在的人脸纵向廓线,并计算可能的人脸廓线的长度,由局部最小值点的深度可以估计出该距离下真实人脸廓线的长度,通过对比可以去除一些纵向剖线不符合真实人脸尺寸的局部最小值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纵向剖线上鼻子廓线占人脸廓线长度的比值,排除比值超出一定范围的局部最小值点步骤,包括: 根据符合真实人脸尺寸的每个局部极小值点,计算其在人脸廓线上的梯度,如果梯度值不大于0,则继续计算其在人脸廓线上的上一个像素点的梯度;当梯度值大于0时,此时的像素点位置即为鼻子廓线的上边缘位置; 所述像素点位置的深度值与对应的局部最小值点位置的深度差值即为鼻子的高度;所述像素点位置与对应的局部最小值点位置的差值即为鼻子廓线的长度; 2

人脸肤色检测技术word版本

术技测检色肤脸人精品文档 一种基于肤色的复杂背景人脸检测方法 1>.人脸肤色模板提取 复杂背景的彩色图像中,总存在类肤色区域,裸露的非人脸肤色区域以及类肤色区域和肤色区域或者多个肤色区域紧密连接在一起. 单纯使用肤色分割定位,人脸不能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肤色分割通常只是对人脸图像进行粗定位。要确定肤色区域是否为人脸,则需对区域上的其他特征进行验证。在人脸肤色分割图中,眼睛、嘴等特征因其为非肤色区域而被漏掉,而在肤色范围内的其他区域可能与人脸区域相连,这不利于人脸特征验证。特征验证需要一个准确的人脸区域(只包括必要的人脸特征而没有背景等其他干扰)。 2>.肤色块分类 肤色分割可能在人脸区域形成独立块,区域边缘分割也可能将完整面部分割诚若干个小块,因此需要进行肤色块的合并,重新组合属于同一人脸的独立块。同一人连区域中像素点古色在变换Ycbcr空间中对应的矢量值相近,在空间位置上应小于一定距离。根据以上原理提出如下算法:(1)按照块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各块(忽略面积小于一定阈值的小块)。 (2)寻找每个块的重心(X,Y);

(3)计算各块间距离的(重心连线减去在各块内部部分的长度)。 (4)从大块开始,将距离小于一定阈值的归位一类。 (5)在没一类中,计算各块重心连线在各块边缘附近的Ycbcr值。 (6)去除面积小于一定阈值的类。 对所有块分类完成后,按各类中肤色块所占区域的大小,建立包含类中所有块的最小矩形,将类中所有块复制到矩形内,后续操作则在该矩形内进行。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基于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研究 2.1>建立肤色样本 建立肤色模型需要大量包含不同肤色、不同大小人脸的RGB图像。本文从互联网、人脸库和日常的生活照中选用了100副肤色不相同的人脸图像,然后从中裁剪出人脸皮肤区域的一小部分作为肤色的样本。接着将其从RGB色彩空间转换为Ycrcb色彩空间。 经过色彩空间转换之后,人脸图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噪声。本文采用滑动窗口为3X3的二维中值滤波来去除噪声,并在速度和效果上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2.2>建立肤色模型 消除噪声后,先用二维高斯分布来描述这种cbcr的色度分布,然后对肤色样本进行训练,以此得到一个分布中心,再根据所观察的香色离该中心的远近来得到一个肤色的相似度。最后利用均值和方差的计算得到高斯分布模型,这就是实验中的肤色模型。 2.3>光照预处理 由于受外界光照坏境的影响,尤其是光源颜色,采集来的彩色图像经常会发生彩色偏移。本文使用彩色均衡方法来消除这种彩色偏移。该方法首先通过图像的R G B三个分量中各自的平均值确定出图像的平均灰度值,然后调整每个像素的R G B值,使得调整后图像的R G B三个分量中各自的平均值都趋于平均灰度值。实验结果表明,消除彩色偏移能有效提高算法的检测率和准确率。 2.4>类肤色检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本文算法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人体皮肤区域的检测。检测方法是计算图像像素与肤色模型的相似度,这个值描述了像素与肤色的相似程度。通过计算图像中每个像素与肤色模型的相似度,生成一副类肤色灰度图像。 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与识别方法的研究 肤色检测技术

人脸识别的主要方法

1.1 人脸识别的主要方法 目前,国内外人脸识别的方法很多,并且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人脸识别的方法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输入图像中人脸的角度不同,可以分为正面,侧面,倾斜的人脸图像的识别;根据图像来源的不同,可分为静态和动态的人脸识别;根据输入图像的特点,又可分为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的人脸识别等等。本文重点研究基于正面的、静态的灰度图像的识别方法。 对于静态的人脸识别方法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基于统计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特征脸(Eigenface)方法和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简称HMM)方法等;二是基于连接机制的识别方法,包括人工神经网路(Artifical Neural Network 简称ANN)方法和弹性图匹配(Elastic Bunch Graph Matching 简称EBGM)方法等;三是一些其他的综合方法及处理非二维灰度图像的方法。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1 基于特征脸的方法 特征脸方法[5],又称为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简称PCA),它是20 世纪90 年代初期由Turk 和Pentland 提出的,是一种经典的算法。它根据图像的统计特征进行正交变换(即K-L 变换),以消除原有向量各个分量之间的相关性。变换得到对应特征值依次递减的特征向量,即特征脸。 特征脸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图像经过K-L 变换后由高维向量转换为低维向量,并形成低维线性向量空间,利用人脸投影到这个低维空间所得到的投影系数作为识别的特征矢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由“特征脸”矢量张成的子空间,称为“人脸子空间”或“特征子空间”,每一幅人脸图像向其投影都可以获得一组坐标系数,这组坐标系数表明了人脸在子空间中的位置,因此利用特征脸方法可以重建和识别人脸。 通过人脸向量向特征子空间作投影得到的向量称之为主分量或特征主分量。主分量特征

基于matlab人脸识别技术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基于matlab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现 文献综述 一、MATLAB概述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MATLAB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而在本文中主要用到的功能是图像处理功能。 二、BP神经网络概述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 works,简写为ANNs)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Connectionist Model),它是一种模范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人工神经网络发展的主要历程有:20世纪50年代末,Rosenblatt提出的感知器模型和Widrow提出的自适应线性元件,出现了简单的线性分类器;1986年,Rumelhart和Mcllelland 提出了层网络“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使有导师学习多层感知器网络(ML PN)模式分类器走向实用化,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若干前向网络,如径向基函数网络( RBFN)和函数链网络等;1982年,美国加州工学院的物理学家Hopfield提出的一种用于联想记忆和优化计算的反馈网络模型,由于引进了“能量函数” 的概念,使网络走向具体电路有了保证;20世纪70年代,Watanabe 提出了使用模式子空间的概念来设计不同类别对应的子空间,由不同类别聚类的子空间实现模式识别; Kohonen提出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等都为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根据。 构成人工神经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神经元、络拓扑结构和网络的训练(学习)方法。神经元(节点)的作用是把若干输入加权求和,并对这种加权和进行非线性处理后输出。神经元的选择一般有以下特点:每个神经元都具有多个输入、个输出,具有闭值,采用非线性函数。 1、神经元

基于肤色特征的人脸检测技术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1122.2012.07.018 基于肤色特征的人脸检测技术研究 商喜喜1,2,修春波1,2 (1. 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天津 300387; 2. 天津工业大学电工电能新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 摘 要:文章提出一种多人脸图像中人脸检测与定位方法,将图像从RGB色彩空间转换到YCrCb 色彩空间中,根据肤色点在CrCb空间中的分布情况进行肤色点检测,并滤除肤色检测后的孤立噪声, 利用势函数方法获得人脸候选区域。然后,根据人脸的结构特征对候选区域进行人脸区域的判别和定位, 最终实现图像中多人脸的检测功能,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人脸检测;肤色;势函数;色彩空间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22(2012)07-0064-02 Face Detection based on Skin Color SHANG Xi-xi1,2, XIU Chun-bo1,2 ( 1.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Technology,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 Abstract: A face detection and loc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 nd multiple faces in a image. The image is change from RGB color space to YCrCb color space. The skin pixels can be detected according to their distribution in YCrCb color space. And isolated noise point can be ? ltered. The possible face areas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potential function method. The face areas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fac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from the possible face areas. Thus, multiple faces detection can be realized.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it’s valid. Key words: face detection; skin color; potential function; color space 0 引言 人脸检测是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3],是实现人脸自动识别的第一步,在人脸识别、视频会议、智能监控系统以及人机交互和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7]。目前,人脸检测的常用方法有基于特征的方法、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知识的方法以及基于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方法等[8-11]。基于知识的检测方法通常具有较快的检测速度,但不适用于多姿态的人脸检测。基于模板的人脸检测方法稳定性较高,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但计算量较大,检测速度不高。基于特征的方法是在检测区中需找人脸特征,以此来确定人脸的位置,这种方法可处理较大尺度和视角变化的人脸检测问题。但由于光照和噪声的影响,很难存在相对稳定的特征,从而影响了该类方法的应用效果。基于统计的方法通常具有较大的计算量,而且在样本采集以及训练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限制了这类方法的使用范围。 本文结合势函数模式识别方法以及肤色检测方法,提出一种新的人脸检测方法,能够较快、较准确地完成多图像的人脸检测功能。 1 肤色检测 首先在给定图像中进行肤色检测。RGB色彩空间是最常见的颜色空间。在RGB空间中,色度信息和亮度信息是混合在一起的,不适合于肤色模型。为了增强肤色分割对光照条件变化的鲁棒性,采用亮度信息和色彩信息相分离的YCrCb色彩空间,利用色度和饱和度信息进行判别。RGB空间到YCrCb色彩空间的转换矩阵为: (1) 收稿时间:2012-05-13 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JCYBJC07500] 作者简介:商喜喜(1978-),男,河北,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人脸识别;修春波(1978-),男,黑龙江,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目标识别与跟踪设计。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背景及研究现状 1.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各方面对于快速有效的自动身份验证的迫切要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人的一种内在属性,并且具有很强的自身稳定性及个体差异性,生物特征成为了自动身份验证的最理想依据。当前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有: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步态识别,静脉识别,人脸识别等。与其他识别方法相比,人脸识别由于具有直接,友好,方便的特点,使用者无任何心理障碍,易于为用户所接受,从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够对人脸识别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得到有关人的性别,表情,年龄等诸多额外的丰富信息,扩展了人脸识别的应用前景。当前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被应用到了以下几个方面:(1)刑侦破案公安部门在档案系统里存储有嫌疑犯的照片,当作案现场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某一嫌疑犯的照片或其面部特征的描述之后,可以从数据库中迅速查找确认,大大提高了刑侦破案的准确性和效率。 (2)证件验证在许多场合(如海口,机场,机密部门等)证件验证是检验某人身份的一种常用手段,而身份证,驾驶证等很多其他证件上都有照片,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就可以由机器完成验证识别工作,从而实现自动化智能管理。 (3)视频监控在许多银行,公司,公共场所等处都设有24小时的视频监控。当有异常情况或有陌生人闯入时,需要实时跟踪,监控,识别和报警等。这需要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具体分析,且要用到人脸的检测,跟踪和识别技术。 (4)入口控制入口控制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了在楼宇,住宅等入口处的安全检查,也包括了在进入计算机系统或情报系统前的身份验证。 (5)表情分析根据人脸图像中的面部变化特征,识别和分析人的情感状态,如高兴,生气等。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在医学,档案管理,人脸动画,人脸建模,视频会议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2.人脸识别技术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当前很多国家展开了有关人脸识别的研究,主要有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等,著名的研究机构有美国MIT的Media lab,AI lab,CMU的Human-Computer Interface Institute,Microsoft Research,英国的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i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等。 (1)模板匹配 主要有两种方法,固定模板和变形模板。固定模板的方法是首先设计一个或几个参考模板,然后计算测试样本与参考模板之间的某种度量,以是否大于阈值来判断测试样本是否人脸。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在早期的系统中采用得比较多。但是由于人脸特征的变化很大,很难得到有效的模板来表示人脸的共性。变形模板在原理上与固定模板相同,但其中包含一些非固定的元素,一种方法是手工构造参数化的曲线和曲面以表征人脸中的某些非固定特征,如眼睛,鼻子和嘴唇等。另一种方法是系统自动生成自适应的曲线或曲面,以构成变形人脸模板。检测方

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研究方法

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研 究方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1、绪论 人脸识别是通过分析脸部器官的唯一形状和位置来进行身份鉴别。人脸识别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与其它身份识别方法相比,人脸识别具有直接、友好和方便等特点,因而,人脸识别问题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在模式识别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人脸识别已成为当前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章将简单介绍几种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人脸识别 2、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研究方法 目前在国内和国外研究人脸识别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代数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连接机制的人脸识别方法以及基于三维数据的人脸识别方法。人脸识别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人脸识别流程图 3、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 基于特征的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人脸检测方法,由于人眼可以将人脸在不此研究人员认为有一个潜在的假设:人脸或人脸的部件可能具有在各种条件下都不会改变的特征或属性,如形状、肤色、纹理、边缘信息等。基于特征的方法的目标就是寻找上述这些不变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来定位入脸。这类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下非常有效且检测速度较高,对人脸姿态、表情、旋转都不敏感。但是由于人脸部件的提取通常都借助于边缘算子,因此,这类方法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对光照和背景等有较高的要求,因为光照、噪音、阴影都极有可能破坏人脸部件的边缘,从而影响算法的有效性。 模板匹配算法首先需要人TN作标准模板(固定模板)或将模板先行参数化(可变模板),然后在检测人脸时,计算输入图像与模板之间的相关值,这个相关值通常都是独立计算脸部轮廓、眼睛、鼻子和嘴各自的匹配程度后得出的综合描述,最后再根据相关值和预先设定的阈值来确定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基于可变模板的人脸检测算法比固定模板算法检测效果要好很多,但是它仍不能有效地处理人脸尺度、姿态和形状等方面的变化。 基于外观形状的方法并不对输入图像进行复杂的预处理,也不需要人工的对人脸特征进行分析或是抽取模板,而是通过使用特定的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方法(ANN)等)对大量的人脸和非人脸样本组成的训练集(一般为了保证训练得到的检测器精度,非人脸样本集的容量要为人脸样本集的两倍以上)进行学习,再将学习而成的模板或者说分类器用于人脸检测。因此,这也是j种自下而上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利用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快速稳定地实现了很好的检测结果,并且该方法在复杂背景下,多姿态的人脸图像中也能得到有效的检测结果。但是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遍历整个图片才能得到检测结果,并且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脸与非人脸样本,以及较长的训练时间。近几年来,针对该方法的人脸检测研究相对比较活跃。 4、基于代数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