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9年整理】脑出血的护理论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2019年整理】脑出血的护理论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2019年整理】脑出血的护理论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2019年整理】脑出血的护理论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脑出血的护理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护理

临床资料

2007~2009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47~88岁,平均年龄67.5岁。均经CT检查,出血量20~60ml,入院时嗜睡4例、浅昏迷20例,中度昏迷12例,深昏迷6例;其中脑疝22例。血压均在180/100mmHg以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37例,脑室穿刺外引流术5例。35例均好转出院,7例死亡。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术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是术后最早最多反映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GCS评分可以观察意识有无障碍和意识障碍的程度。观察瞳孔对判断术后颅内再出血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控制血压:术后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之一。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术后要保持血压的稳定。有效控制脑水肿,防止再出血。除用好脱水剂外,根据血压的监测数据,可采用静滴微泵推注硝普钠口服降压药,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mmHg,不宜过度降压,否则不利于脑功能恢复。

加强基础护理:①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每日口腔护理4次,预防口腔炎。②褥疮护理: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③鼻饲的护理:每日行鼻饲后应用温开水50ml冲洗鼻饲管,保持其通畅;④高热的护理:对高热患者除了用解热药物外,还可用氯丙嗪加物理降温(如冰袋、温水擦浴等),疗效较好。

密切注意呼吸变化: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由于脑组织缺氧、脑水肿使可呼吸发生改变,部分患者可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须密切观察,尤其应注意脑干继发出血压迫延髓导致呼吸骤停。

引流管的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头部引流管一般放置2~3天,拔管,脑室外引流管最长者可达16天。因此对引流管的护理特别重要。要防止引流管打结,扭转,拔脱,检查是否通畅。注意每日引流量、颜色,并作好记录。

消化道的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清醒者,术后3小时可给予少量温开水喝,无呕吐可少量多餐进食。术后3天未清醒可行插胃管饲流质饮食。通过进食可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消化道出血。同时通过对胃液的观察了解消化道是否出血及出血量。护理上需注意保证制酸、护胃药物及时、足量的应用,密切观察鼻胃管、呕吐物和大便情况,监测血压和脉搏,同时做好胃管的护理,每次注药或进食前应回抽胃液观察,必要时行潜血检查。

心理护理:给予鼓励,调动患者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做充分及时的肯定。针对不同心理状态、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做相应心理护理。

康复指导:患者术后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做好生活护理,指导患者避免一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排便用力、喷嚏、情绪激动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用力过猛而致血压突然上升引起再出血。便秘者多饮水,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也可应用开塞露、液状石蜡等小剂量灌肠。给予足够的水分和富于营养的高蛋白,低热量的流质饮食。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康复原理,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协助患者循序渐进的锻炼,使其树立康复信心。

出院指导:出院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其出院后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不良刺激。对有烟酒嗜好者,应忌烟酒。科学的搭配饮食,坚持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讨论

高血压脑如果大量出血,采用手术方法才能改善预后[1]。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术后护理工作是极其艰巨复杂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很强,及时准确的观察和护理,对于控制病情,降低颅内压,以减少脑出血的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既有助于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又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Peter Duus.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402-403.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健康教育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总伴随着患者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或吞咽等多种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存欲望。为减轻和消除术后的不良后果,提出了从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语言功能训练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等五个方面加强术后恢复性治疗,对提高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术后;康复教育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多发病急、来势凶猛,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常见疾病,而手术是抢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后病程长,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或吞咽等多种功能障碍,恢复较慢,常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不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更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我们在其住院期间特别是术后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住院时间,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1 心理护理 首先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探视,帮助其正确面对现实,解除悲观情绪,消除顾虑,鼓励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尽可能地让患者接受自己喜欢依赖的治疗方案,给患者营造一个关心、体贴、和睦的家庭护理氛围,家庭的稳定是患者心理健康首要条件,引导其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这样会使患者培养和树立治疗信心,并且能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的康复。 2 饮食指导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处于高代谢和负氮平衡状态, 除静脉给予营养支持外,康复期的胃肠道营养支持更重要。因此,尽早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的供给,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暂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给予留置胃管,每天注入足够的水分和流质饮食,合理搭配膳食,防止便秘。 3 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 高血压脑出血后的半身不遂等后遗症,要通过功能锻炼及适当的运动,改善机体的循环和代谢,以促进病体的康复。要做到有计划、定时、定量加强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与主动锻炼,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肢体肌力0~1级,早期应采用有效的按摩和被动运动,由健侧至患侧,大关节至小关节3~5次/d,10~20min/次左右,以增强患者肢体的力量,同时拍打、按摩肌肉,促进肌力的恢复。患者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协助患者被动运动,肌力开始恢复时,帮助鼓励患者自主运动。功能锻炼按卧位-坐位-站位-步行,循序渐进,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等。并指导家属帮助按摩,坚持锻炼,瘫痪肢体的功能都可以有所恢复。 4 语言功能的训练 患者清醒后的早期应以口腔训练为主,练习发声和咽腭闭合训练。待患者适应后,以咽部训练为主,进行咽部冷刺激,吸吮与喉上抬训练,闭锁声门练习和声门上吞咽。对失语或语言不利的患者,每天上、下午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语言训练,逐步恢复语言功能。运动性失语:字-词-短句;感觉性失语:用手势、表情来表达用意;命名性失语:用物品反复教患者说出其名称。另外,可让患者跟着预先录制好的标准语进行逐字逐句的语言再训练,但要注意防止患者过度疲劳。 5 预防各种并发症 5.1 积极有效的排痰,保持呼吸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首先,对意识不清,病情较重的患者,应采取每1~2h翻身1次,防止痰液坠积,同时配合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其次,要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三餐后漱口,口腔护理2次/d,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异常,合理选择漱口水及控制口腔感染的药物。 5.2 保持患者皮肤完整,防止褥疮发生 首先,给患者及家属讲解定时翻身的重要性,并给予示范,检查及督促,每2~3h翻身1次,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其次,是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干燥。定时温水擦澡按摩,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5.3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 并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如发现尿液混浊、发热,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应及早治疗。

高血压护理论文高血压论文有关高血压的论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高血压护理论文高血压论文有关高血压的论文:高血压脑出 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生理及功能恢复训练,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和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治愈者达到80例(66.6%),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治及细致科学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减低致残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1 临床资料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45~76岁,平均56.2岁,经头颅CT确诊,均有高血压病史,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治疗结果:120例中,基本痊愈80例,部分恢复34例,死亡6例。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患者均为中老年患者,由于起病后丧失自理能力,病程长,患者多有焦虑、恐惧,抑郁或烦躁情绪,这些因素妨碍病情的康复,治疗中应语言和蔼、动作轻柔,紧凑而不慌乱,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除恐慌、悲观情绪。及时告知病情及转归,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合作。 2.2 饮食护理患者多吞咽或咀嚼困难,进食进水应缓慢,防止呛咳。经治疗3 d后仍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食物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汁饮食,少量多餐,注入速度勿快,保持温度适宜,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主。 2.3 专科护理 2.3.1 病情观察应用脱水剂时应保持快速静脉滴注或推注,以保证体内高渗脱水作用,随时观察血压和尿量记录24 h出入液体量,定时测T、P、R、BP,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如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 2.3.2 肢体和皮肤的护理患者手腕和足踝应置于关节功能位置,定时变换体位和皮肤按摩,尤其帮助受压部位定期翻身、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但发病24 h内只能小范围动肩、臀部,以免因翻身而牵动头部。 2.3.3 保持大小便通畅患者常有便秘、尿潴留或尿失禁现象。尤其是在应用脱水剂及未置导尿管的情况下,更易引起患者烦躁不安,甚至诱发再度出血,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大便不畅时,可给予开塞露塞肛,必要时行清洁灌肠。尿失禁时,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留置导尿,同时观察尿液色、量,防止导尿管脱落以免反复插管致尿路感染,并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16万u进行膀胱冲洗。 2.3.4 口腔与呼吸道护理昏迷患者按常规进行口腔护理,2~3次/d,清醒患者可用吸管吸生理盐水漱口3次/d,防止呛咳。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吸氧,翻身拍背,2~3 h/次,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4 用药的护理监测血压1次/h,不宜将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以防供血不足。行静脉降压尤其是高血压危象合并脑出血患者使用硝普钠等药物降压时,可监测血压1次/min,并及时通知值班医生,以避免降压速度过快影响头部血供,加重脑组织缺氧、损伤[1]。保证脱水剂快速输入,并注意各种脱水剂交替运用及时间间隔,以达到持续、平稳降颅压的效果。加强巡视,特别是用药的前十几分钟内,观察有无药物过敏、输液反应等。 2.5 康复指导脑出血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主要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2]。按摩痉挛性肢体手法要轻,以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使痉挛的肌肉放松。迟缓性瘫痪按摩手法应适当加重,以刺激神经活动兴奋性。瘫痪肢体功能训练时[3],指导患者用意念对患肢发出冲动,使瘫痪肢体

浅谈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术后护理

浅谈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脑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63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术后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3例中抢救成功57例,成功率达90.5%。结论:及时救治和积极的术后护理,脑出血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能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而高血压脑出血则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它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近年来我院神经外科开展了脑出血的微创手术,并加强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现将我科自2009年7月~2010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63例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我院神经外科从2009年7月一2010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3例,其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39~81岁,平均60岁。活动中发病的病例39例,安静状态下发病11例,睡眠中发病有8例,情绪激动下发病有5例,所有病人均有高血压病病史,且均经CT证实为脑出血,出血量约20~60 ml,出血部位分别在基底节区22例,其中14例血肿破入脑室。脑室6例,脑干2例,小脑10例,额叶6例,其他部位3例。其中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9例,穿刺吸除血肿术1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例。

2 护理措施 2.1常规护理:术后收住ICU治疗,取头健侧卧位或者侧俯卧位,呼吸平稳者,常规给氧,准备好吸引器,有呕吐者将头偏向一侧,瘫痪侧在上方,随时吸出口腔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术后患者卧床体位呈被动状态,体位护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系列并发症,如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脑出血,心脏、呼吸骤停[1],血压平稳的患者应采用头高脚低位,抬高床头15~3O°,保持头部中立位,利于静脉回流,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各种颅内压升高的因素。做好口腔、皮肤护理。按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留置导尿者应保持其通畅,按时进行膀胱冲洗和尿道口消毒,防止并发症发生。 2.2病情观察及护理 2.2.1意识的监测:术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是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脑出血后的意识状况分级评估可以观察判定意识障碍的程度。瞳孔的观察对判断术后颅内再出血的发生和发展及定位有着重要意义。如术前散大的瞳孔术后缩小后又散大,说明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多为再次出血的可能。若能及时观察并做好记录.将为准确诊断,再次手术赢得时间,其疗效将显著提高。 2.2.2 生命体征的的监测:术后应每15-3Omin测量1次血压、脉搏、呼吸.待其平稳控制目标血压6h后,改为每1h测量1次。在观察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血压的变化.术后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之一。术后血压维持在150/85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一、病因 有些诱因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如: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咳嗽排便等,也可无明显诱因而在休息、睡眠等安静状态下发病。部分病人可有一定的先兆。起病突然,进展迅速,多数是剧烈头痛、呕吐,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缺失。出血量少者病人可清醒,但多数有意识障碍,轻者嗜睡,重者迅速昏迷。部分已癫痫发病或大小便失禁为首发症状。常有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出血可有失语。如病程进展快,发生脑疝,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病理征阳性等相应表现。眼底可有视网膜出血或视盘水肿,瞳孔可不等大,双侧缩小或散大,呼吸深大,节律不规则,脉搏徐缓有力,血压升高,体温升高,部分病人可有急性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按出血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二、临床表现 1、基底节出血是脑出血最常见部位,主要临床表现除了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一般障碍外,因内囊受压或破坏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即所谓的“三偏”征象。优势半球出血可有失语表现。 2、丘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15%。丘脑出血的源动脉为供应丘脑的穿动脉。当血肿较小且局限在丘脑本身时,可出现嗜睡及表情淡漠,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如病变累及脑干背

侧,可出现双眼向上凝视、瞳孔大小不等。累及内囊可有不同程度“三偏”,下丘脑出血可出现高热、昏迷、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级内环境紊乱等。 3、脑干出血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脑桥是较为重要的生命中枢,这种类型的出血病情相当危重,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可立即出现意识障碍,迅速深昏迷状态,针尖样瞳孔是桥脑出血的特征性改变。可出现四肢瘫痪,还可出现急性应激性溃疡,出现中枢性顽固高热和呼吸节律紊乱等,预后极差。 4、小脑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呕吐、枕部疼痛,眩晕及因共济失调而摔倒,查体可有颈项强直,眼球震颤及构音不清。出血量大,可致四脑室受压或出血破入四脑室导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可使颅内压迅速增高,导致枕骨大孔疝,严重者迅速死亡。 5、脑室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刺激症状和脑脊液循环受阻引发的颅内高压症状,以及出血部位脑组织损伤或受压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轻重与出血量关系密切。轻者可只有头痛呕吐,重者除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外,还有昏迷、抽搐、高热、瞳孔变化等表现。 三、护理评估 1.询问病人起病的情况。 2.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情况。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对比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19-02-22T16:22:19.40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2期作者:魏秀玉[导读] 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患选护”护理模式,效果确切。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92 【摘要】目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对比效果。方法随机自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均实施1周传统护理模式,26例观察组患者行“患选护”护理模式,2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护理模式。结果术后随访时间是6个月,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更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患选护”护理模式,效果确切。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不同护理模式;效果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Fifty-two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patient database of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digital table.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one-week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26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atient-selected nursing" nursing mode, and 26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Results The follow-up time was 6 months. The mortality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ir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after the operation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t is effective to implement the "selective nursing" nursing mode. [Key words]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operation; different nursing mode; effect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常见,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可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欲望起到抑制作用,降低患者训练积极性,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本组选取了52例患者且对比分析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自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入组,均知情同意,观察组26例,年龄52至79岁,年龄中位数60.3岁,男女比例16:10;对照组26例,年龄51至78岁,年龄中位数60.5岁,男女比例15:11。入组时,对比2组患者临床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在术后第1周均实施传统护理模式,随机选取护士构建小组,人数固定,人员固定。术后第2周至第4周,分组进行护理,如下叙述。 2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护理模式:继续随机分派护士进行护理干预,出院后,每周给予患者实施电话随访或者门诊复查,给予患者实施院外康复相关性指导,监督患者认真执行。 观察组患者行“患选护”护理模式,由患者指定护士进行住院期间护理,出院后,指定护士每周给予患者实施电话随访或者门诊复查,给予患者实施院外康复相关性指导,监督患者认真执行。具体操作方法是:术后第2周小组成员在患者床旁待选,患者可综合评价每个护士,内容涉及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及责任心等,选择自己认可的护士进行护理服务,人数为2人,指定护士后,责任护士需要对患者实施全程住院康复护理干预,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出院康复指导及随访处理。 1.3 效果评估[1] 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生存情况并判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则判定Ⅰ级;部分恢复日常生活、可独立进行家庭生活则判定Ⅱ级;需要他人帮助进行家庭生活且行走时需要扶拐则判定Ⅲ级;卧床不起但是存在清醒意识则判定Ⅳ级;植物人判定Ⅴ级。 1.4 统计学分析 对比分析数据时使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得出,术后随访时间是6个月,观察组患者死亡率3.84%(1/26)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患者死亡率23.07%(6/26),差异明显,x2=4.1270,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更优,分别是: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3例、Ⅳ级及Ⅴ级2例,对照组患者Ⅰ级1例、Ⅱ级7例、Ⅲ级10例、Ⅳ级及Ⅴ级8例,x2=4.1270,5.0424,5.0256,4.4571,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病情复杂,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研讨发现,和谐护患关系可促进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可获得理想护理效果。 相关性文献报道,护理工作对象是人,不仅需要关注患者身体状态,还需要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通过开展整体护理来促使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升[2]。 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需要突出患者的社会人理念,尽力满足患者作为社会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采取患者选择护士的模式,促使患者满足治疗需求及心理需求。 临床分析发现,开展整体健康护理模式可促使护患关系和谐,护理过程中,强调护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患选护”护理模式可促使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可明显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明显改善患者预后[3]。对于“患选护”护理模式来说,基础是患者给予护士护理水平及护士个人魅力肯定,信任护士,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在语言和思想上,护患均可以顺畅交流并可以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促使患者正视疾病并积极主动的坚持康复训练,進而明显增强患者康复效果。另外,利用“患选护”护理模式干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促使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升,可促进患者最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临床认可度较高。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 关于脑出血急救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关于脑出血急救论文 院前急救对急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像。方法对比分析75例接受院前急救和52例未行院前急救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死亡率、后遗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该组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出血;院前急救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而急性脑出血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进展快、致残率高、预后差,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迅速危及患者的生命。据报道,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病死率达15%~40%[1]。本研究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12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比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7例脑出血患者,均于发病后24 h内就诊,平均就诊时间(152±35)min,且均未在外院就诊治疗,入院后均行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出血;其中男69例,女58例,年龄35~82岁,平均63.2岁;75例经院前急救来院就诊(救治组),余52例发病后

由家属送至我院急诊科(对照组)。救治组中有高血压病史者45例,发病后出现昏迷34例,嗜睡19例,烦躁抽搐7例,失语15例,平均出血量(36.21±8.92)ml;对照组中有高血压病史者31例,发病后出现昏迷24例,嗜睡13例,烦躁抽搐5例,失语10例,平均出血量(36.91±9.07)ml;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后均进行电话回访。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患者多于疲劳、情绪激动等状态下发病,可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偏瘫、昏迷和大小便失禁等。现场由于情况紧急,一般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起病情况、临床表现及体检多可以做出诊断。但同时需与中毒、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心脏病、醉酒、颅脑外伤等加以鉴别。 1.3 主要院前急救措施 (1)准确及时的电话指导:接到求诊电话后向家属简单了解病情后,如初步判断为脑出血,指导家属采取一些必要的处理措施:如保持患者平卧,避免过度搬到等。(2)派遣有经验的救护人员在3 min 内出车(急救箱内背冰块),尽快赶赴现场实施急救,到达现场时间(26±6)min。(3)采取的急救措施为:急救人员快速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作出初步诊断,立即进行急救。①保存呼吸道通畅,吸氧2~4 L/min;②有时现场难以与脑梗死鉴别,可采用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速尿20~40 mg,并用冰块行头部局部降温;③呕吐或昏迷者给予头偏向一侧、清理呕吐物、吸痰、放置

高血压性脑出血 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肿造成周围脑组织受压、缺血、坏死,同时伴以严重脑水肿,易由此发生急剧的颅内压增高与脑疝。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大多数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时手术是挽救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关键。现将我院2005年6月~2007年9月收治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死率较高,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术后并发症。该类患者为中老年人,术后由于生理及病理的特殊性,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①肺部感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最为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点是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且多有反复感染难以控制。 ②脑出血患者早期因血性脑脊液刺激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产生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也易引起发热,高热可使脑代谢增高,增加脑血流,脑缺氧加重,提高颅内压,导致脑疝发生。 ③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合并胃出血的发生率极高,常缺乏消化道前驱症状,易延误治疗而致死亡。 ④中老年人组织细胞功能下降导致老年人对水和电解质的调节机能减退,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常导致肾前性的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⑤中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加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术中止血困难,易出现术后血肿,而且术后血肿往往较大,预后极差,是术后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⑥血糖增高和营养不良也必须加以重视。 三、护理体会 1.肺部感染 是术后最为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多昏迷,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液粘稠积聚在气管内不易咳出,易引起肺内感染和窒息。肺部感染是术后最为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并保持通畅在整个病程中极为重要,鼓励清醒患者咳嗽咳痰,定时翻身叩背,痰液粘稠者可用生理盐水20ml+糜蛋白酶4000U+氟美松5mg雾化吸入,1次/4~6h;或加用生理盐水20ml+沐舒坦30mg,静注,2次/d,使痰液稀释利于咳出。对长期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定时吸痰并注意无菌操作,做痰培养选敏感的抗生素以达到防止肺部感染的目的。 2.发热 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热的主要原因多为血性脑脊液刺激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产生的中枢热,应予以物理降温,在大血管位置放置冰袋,头戴冰帽,温水擦浴,铺置电冰毯,必要时可用冬眠疗法。 早期开始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形态等方面的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脑血管痉挛和脑水肿都有好的疗效,且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一般使肛门温度保持在33~35℃为宜,持续5~10d。在降温过程中要警惕体温骤降、寒战反应、冻伤。老年、幼儿、血压下降者不宜用冬眠药物。 3.上消化道出血 应激性作用使胃肠道功能明显减退,导致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多发生于术后3~14d,常缺乏消化道前驱症状,故术后治疗应从静脉给药。如出现持续性呃逆、腹胀、血压突然下降、呕吐或胃内抽出咖啡色液体,并有柏油样便,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在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估计出血量的多少及是否为活动性出血并行胃肠减压,禁饮食。可遵医嘱用冰生理盐水200 ml+去甲肾上腺素8mg或云南白药0.5g、凝血酶1000U从胃管内注入,夹管2h后开放引流。此方法可较好地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大时,应积极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确保输液通畅,保证患者24h入量,记录24h出入量,连续测定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是一个监测和指导补充血容量的极好指标。 4.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脑出血试卷精选.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 (1)脑出血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性微动脉瘤或动脉粥样化,因此在血压突然 A 的情况下,可导致血管破裂,造成脑实质内出血。 A、升高 B、降低 C、消失 D、不变 (2)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 D 以上对高血压控制不甚满意的病人,根据其特征性,既往史和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可作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和加以辅助检查。 A、幼年 B、青年 C、中年 D、老年 (3)脑出血急性性期临床症状在数分钟到数小时达到高峰,病情变化较大,尤其是发病最初 C 天(为水肿高峰期),必须认真观察,为医生制定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4)血压过高者可能会引起再出血,应给予降压处理;血压过低会引起 A 。 A、脑供血不足 B、贫血 C、低血糖 D、败血症 (5)脑出血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刺激部分 D 产生

代偿功能,使神经系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使机体功能早日康复。 A、大脑皮层 B、表皮细胞 C、神经 D、脑细胞 二、填空题 (1)高血压脑出血常发生在50-70岁,男性略多见,冬春急季发病较多,多有高血压病史,通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大多数并前无预兆,少数可有头疼、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2)基底节出血约占脑出血的70%,壳核出血多见,由于出血累及内囊,并以内囊损害体征为突出表现,故又称内囊区出血。 (3)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中年以上对高血压控制不甚满意的病人,根据其特征性,既往史和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可作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和加以辅助检查。 (4)特别注意血压情况,血压超过160/100 mmHg应及时通知医师,并询问是否给予降压处理,血压下降应注意补充液体入量,注意有无心脏合并症及消化道出血等。 三、简答题 简述以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如何观察病人的病情。答:①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注意意识的好转或加重情况,昏迷病人应观察深浅程度。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6-09-21T10:47:53.457Z 来源:《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作者:李艳 [导读]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科51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例患者临床治愈47例,病情恶化2例,死亡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人自发出现的脑实质内出血[1]。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它起病急、致残率、死亡率极高。其中一部分需行外科手术治疗,而规范化的术后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起到重要作用。 1.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51例,男38例,女13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60.5岁。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38例,去骨瓣减压并血肿清除术9例,脑内血肿立体定向引流术4例。 2.护理方法 ⑴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肌力及GCS评分变化。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护理、记录出入量。 ⑶加强环境管理,每日保证病房开窗通风1h,紫外线照射1h,减少探视,病房禁止鲜花入内。 ⑷体位:抬高床头15°-30°,以促进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2],同时有利于痰液的引流。⑸每2h给患者翻身、拍背1次,对清醒患者指导并鼓励其咳痰,对咳痰无力及昏迷患者要及时吸痰。 ⑹加强口腔护理:0.01 ml口咽分泌物中有1×106~1×108个细菌,保持口腔的清洁,防止口腔内细菌下移到呼吸道,是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制订严密的护理计划,按操作程序做好口腔护理[3]。每日予以口腔护理2次,并选用适宜涑口液。 ⑺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泵入生理盐水,泵入速度5~7ml/h;未行气管切开患者则选用氧气雾化吸入每日2次。雾化药物为:15ml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8万u,a-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 ⑻对安置引流管患者,要保证引流管固定良好,引流通畅,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反复宣教,避免引流管意外拔出。 ⑼床头配备免洗消毒液,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加强无菌技术操作。 ⑽留置尿管患者每日用碘伏常规行尿道口护理两次,预防尿路感染。 ⑾严密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遵医嘱进行预防性用药。 ⑿每日行踝泵运动多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⒀偏瘫肢体活动障碍者,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瘫痪肢体应保持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按摩、理疗患肢,针灸疗法,2次/天;瘫痪肢体各关节被动屈伸运动,每日3—4次,每次半小时,以患者不劳累为宜。 ⒁保持大小便通畅。不用力大小便;习惯性便秘病人,用轻泻剂或低压灌肠。 ⒂在治疗中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要鼓励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 ⒃失语者进行发音指导:从发单音开始逐渐过度到教病人说日常用语,以训练运动语言功能;用听收音机、广播的形式,让病人听过去熟悉的歌曲、喜爱的节目,以训练病人的听觉语言功能;从教病人认读自己的姓名、简单的文字符号开始,训练病人的视觉语言功能。 3..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患者,术后常常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组资料显示,进行规范化术后护理后,对降低术后并发症,从而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起到极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2004,687-689. [2]刘艳.赵海艳.2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死亡原因与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 2006, 3 (35) : 115 - 116. [3]张莉红.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效果比较[J].临床护理,2010,48(29):69-70.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穿刺术;护理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1]。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2~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4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0a,平均55a;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50~280/90~140mmHg;CT检查:额叶出血10例,颞叶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20例;出血量30~110ml;发病时间6h~7d。1.2治疗方法为患者剃头,根据CT片测量好合适的穿刺部位,在无菌操作下配合医生在定位处经头颅钻孔,然后将直径0.3cm、长35cm的硅胶管经钻孔置于血肿腔内进行冲洗引流,末端与无菌引流瓶连接。2护理2.1做好术前准备,向家属交代病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优点,消除家属的心里负担,取得配合,认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记录。2.2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置于穿刺部位以下10~15cm处,将其固定于床头,患者枕于钻孔对侧,使穿刺部位悬空,头部作适当的限制,活动不可过频,幅度不可过大,在翻身治疗等操作中,动作应轻柔缓慢,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发现问 1 / 3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7-28T14:38:36.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刘琳[导读] 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往往同时存在相互促进,是构成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 刘琳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610031)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心血管疾病肢体瘫痪【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231-02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往往同时存在相互促进,是构成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岁~70岁的老年人,但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是我国人口中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因此做好脑出血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对提高病人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 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32例,女8例,其中藏族28例,平均年龄58.5岁,自动出院2例,死亡12例,存活26例,并对存活的26例患者进行随访,20%恢复自理能力,40%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30%需要别人的帮助。 2 病情观察 2.1 意识状态及瞳孔的观察意识反映大脑皮层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状态,是判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1]。意识状态可按清醒、嗜睡、昏睡、昏迷的传统方法判断,如病人昏迷程度逐渐加深,或转清过程中意识障碍突然加重,需警惕再出血的可能。观察瞳孔变化是脑出血病人病情观察的又一重要手段。通过观察瞳孔大小、形状是否对称、对光反射情况来判定脑损伤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一般1h~2h观察1次,危重者15min~30min观察1次,并做好记录。如瞳孔进行性散大、呼吸不规则、脉搏微弱、血压不稳定时,均提示预后不良。如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眼球位置异常,说明血肿使该侧动眼神经受压迫,引起脑疝侧瞳孔散大,这也提示病人病情危重,出血量较大,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给予相应处理。 2.2 生命体征观察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记录。脑出血病人的高热为中枢热,这是由于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所致。体温高达39℃以上,甚至达40℃~41℃。躯干体温高,四肢体温低,汗腺分泌减少或无汗,药物降温效果差,主要靠物理降温,采用头部冰枕、乙醇擦浴、冰帽、冰毯等,必要时采用亚冬眠或冬眠疗法,其目的在于阻止高热对脑细胞及机体其他脏器的进一步损伤。密切观察脉搏变化,如脉搏缓慢或突然增快,有再出血的可能,要立即向医生报告,及时进行处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血氧饱和度。脑出血病人的血压一般比平时高,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时为了保障脑组织供血的代偿反应,当颅内压下降时血压也下降,因此一般不使用降压药物。但持续的高血压可使脑水肿恶化,收缩压超过200mmHg(1 mmHg=0.133kPa)时,可适当给予作用温和的降压药物。维持血压在一定稳定水平,过高可能引起再出血,过低则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导致脑水肿。因此病人出现血压骤升或骤降、心率过快或过低、呼吸频率、节律异常等脑疝先兆,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2,3]。 2.3 脑疝的观察脑出血后,由于脑实质内突然出现了血肿的占位效应,可使脑室受压,结构移位,颅内压增高,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不规则、瞳孔改变、意识障碍加重,这是脑疝的前驱症状,护士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使用脱水药物20%甘露醇200mL静脉输注,30 min内滴完。输入后观察病人尿量,如4h内尿量少于200mL 要慎用或停用。可将甘露醇减量与呋塞米或甘油果糖交替使用。为防止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头应偏向一侧。3影响因素及护理 3.1 休息 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劳逸适度,保证睡眠,保持心情愉快,禁激动。 3.2 饮食 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控制总热量及钠盐的摄入量。少饮酒、少食辛辣性食物。 3.3 积极控制血压血压过高要警惕,及时按医嘱给予降压药物以及脱水剂和氧气吸入,降压时应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速度,血压不可降的过快,以免引起心脏供血不足。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血压一般控制在22/12.5 kPa左右,防止血压突然升高。通常采用作用温和的降压药物,20%硫酸镁20~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20~40滴/min),或以异舒吉20 mg加入生理盐水40ml中微泵维持,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3.4 及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但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血压平稳者可将床头抬高30 °,有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3.5 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排便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再出血。有便秘者可采取低位灌肠及开塞露塞肛。 3.6 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吸痰,对昏迷较深者,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应及早气管切开,但吸痰时间不可过长且动作要轻柔,或每日用生理盐水10ml加入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进行雾化吸入,每日2~3次。便于痰液吸出或咳出。 3.7 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其主要的死因之一。严密观察患者呕吐物,大便颜色及全身情况,一般术后在第1天应用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或洛赛克预防,忌用激素。患者术后第2天如肠鸣音正常,应及时插胃管,并定时喂能全素或流质,防止消化道粘膜的自身损伤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对已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则应停止鼻饲,以冰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灌胃以止血,适量输血防止失血性休克4 恢复期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颅内压增高 2.肢体瘫痪 3.语言障碍 4.脑神经损伤5.再出血6.呼吸道管理 7.气管切开护理 8.康复 9.其它并发症护理 10.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 基础的生命体征、疼痛 2. 基础的神经系统体征: 意识(GCS)、瞳孔、运动、语言、脑 神经、感觉、反射 3. CT或MRI的结果,CBC、出凝血功能检验报告。 4. 过去史: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糖尿病、血液病等 5. 服药情况:有无服用降压药、抗凝药,所用药物的种类、用 法、时间等 6. 病程及此次发病的诱因:有无精神紧张、劳累、睡眠不足、情 绪激动、用力排便等 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意识、瞳孔、肌力、肌张力、言语、感觉等 3.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4.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5.家庭支持情况 6.病情及主要症状:主要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 6.1 壳核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壳核出血可出现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偏盲,病灶在主侧半球时有失语、偏侧忽视。大量出血可有意识改变、脑疝等表现。

6.2 丘脑出血时对侧轻偏瘫,深浅感觉同时障碍。可出现精神障碍,表 现为情感淡漠、视幻觉及情绪低落,还会有言语、智能方面的改 变。 6.3 脑桥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吞咽障碍、 一侧面部发麻、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等症状。出血量大时,患者很快进入昏迷,出现双侧瞳孔呈针尖样、侧视麻痹、呼吸困 难、有去大脑强直发作、中枢性高热、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等临床表现,提示病情危急。 6.4 小脑出血:发病突然,眩晕和共济失调明显,可伴有频繁呕吐及枕 部疼痛。出血量不大时出现小脑症状,如病变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和吟诗样语言,无偏瘫。出血量增加时意识逐渐模糊或昏迷,呼吸不规则,最后枕骨大孔疝死亡。 6.5 脑叶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癫痫发作较其它部位出血常见, 而昏迷较少见;根据累及的脑叶不同,出现局灶性定位症状。如额叶出血可有偏瘫、Broca失语(能理解、发音,但言语产生困难或不能)等;颞叶出血可有Wernicke失语(听力正常,但不能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言语)、精神症状;枕叶出血则有视野缺损等。 6.6 脑室出血:出血量少时,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一 般无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血性CSF。出血量大者,很快进入昏迷或昏迷逐渐加深,病理反射阳性,常出现下丘脑受损症状及体征,如上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大汗、呼吸不规则等,预后差,大多迅速死亡。 7.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PT、APTT、CSF 等。 8.特殊检查结果:头颅CT或CTA、MRI、MRA、DSA等。 9.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10.康复的介入及效果。 干预措施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 1. 体位与活动 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09-07-31T10:07:23.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9期供稿作者:陈玉梅(宁安市中医院黑龙江宁安 157400)[导读] 高血压脑出血太后并发症较多,它是影响该类病人生命的重要因素,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控制与护理工作有直接的关系。 高血压脑出血太后并发症较多,它是影响该类病人生命的重要因素,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控制与护理工作有直接的关系。为此,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护理水平,将有助于改善高压脑出血病人的预后。 1 临床资料 1.1本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12例,均施行手术治疗,男性69例,女性43例,年龄34岁~81岁,平均年龄6 2.5岁,术前GCS3~10分,术后出现肺感染67例,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53例,肾功能不全48例,本组病人死亡28例,占25%,其中8例死于肺功能衰竭,5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其余13例死于颅内压高脑疝。 1.2根据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病情发展的规律,我们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的治疗过程分为3期。I期,颅内压增高期,术后1周内包括再出血和脑水肿的治疗。II期并发症期,术后1周至3周,术后各种并发症多集中在这一时期。III期功能恢复期,病情趋于稳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变换功能的恢复。因前三期病人住院治疗,所以我们在此仅阐棕这二期病人的护理。 2 护理 2.1 I期的护理 2.1.1血压的监测将病人置于ICU病房中,血压增高是引起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要随时注意血压的变化。一旦血压增高及时向主管医生反应,采取措施控制血压。理想的情况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如果基础血压较高,可将血压在原有基础上降低30mmHg这样相对较安全。 2.1.2脉搏的测量脉搏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有特殊意义,尤其是对未去骨瓣,未施行颅内压监测的病人的Cushing提出颅内压增高时脉搏将变慢.高血压出血病人术后脉搏变慢,可能是颅内压未能控制的一种征兆,这是判断颅内压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间接的可以结合临床其它指标,对颅内压作出估计并指导治疗. 2.1.3瞳孔的变化是该期最重要的体征,脑疝病人临床可出现意识改变,一侧瞳孔变化及一侧椎体束征。高血压脑出血人多有意识障碍和一侧肢体偏瘫,瞳孔的变化显得更加重要,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至少每2小时观察1次瞳孔并记录瞳孔的大小,以便比较瞳孔变化的趋势。脑疝只有早发现,早处理,才能等到较好的效果。 2.1.4脑水肿的控制,将床头抬高20度,在使用脱水药的同时限制每日输液量在正常生理需要的1/2~3/2即每日1500~2000ml要注意补点胶体.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常早期置胃管通过胃管给一些药物,还可以给液体和食物,为减轻脑水肿胃管内注入的液体量也应加以限制,一般每日控制在2000ml以内. 2.2 II期的护理这个阶段颅内压的高峰已经过去,各种并发症逐步显现。 2.2.1坠积性肺炎,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病倒的67%行气管切开,这对于神志不清的危重病人将有利于排痰和改善通气,在气管切开后,除了给相应的气管切开护理外,应注意排痰的性状及时做痰培养,给予雾化吸入并调整抗菌素的种类.发生坠性肺炎时,会产生呼吸间的变化,每间隔2小时翻身拍背1次,对病变侧要有所侧重,促进瘀排出.这个阶段要注意监测血氧状态.低血氧会加重脑水肿,对于出现呼吸窘迫的病人,行人工呼吸,呼吸未正压给氧,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病人也应该适当用呼吸机以利于提高血氧. 2.2.2应激性溃疡可在脑出血后即刻出现,但大部分病倒发生在7天后,在应激状态下血浆中的NE类血管活动物质增高,使胃黏膜广泛缺血,粘膜的防御功能降低产生溃疡,所以通过胃镜观察,应激性溃疡的范围较广泛,这期间有胃管的病人要注意胃液颜色的变。如引流胃液呈咖啡样则说明有消化道出血,对于未置胃管的病人要注意血压及血色素的变化。这些病人在出现消化道出血后可产生柏油样便,但柏油样便的排除常滞后出血1天或更长时间,所以单纯依靠便颜色的变化,可能会延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ml可以潜血试验阳性,50ml可出现柏油样便,100ml可出现血便,200ml以上的急性出将出现呕血,应激性溃疡的治疗首先是抑酸。防止溃疡发生时常用H2受体阻滞药,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要改用更强的抑酸药。如H-KAP酸抑制剂,这种药物抑酸率可达95%以上,高于H2受体阻滞剂的60%在肾内造成低酸环境有利于止血,防止血凝块的酸解。在出现血压下降时不应一时给血浆代制品,应当根据出血量适当补充新鲜血,通过胃管可以局部给药,如氢氧化铝,既保护胃黏膜又中和胃酸,避免使用冰盐水,冰盐水会造成反跳或加重。 2.2.3胃功能不全分为三种肾前性,肾性,肾后性。本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43%,这个比率较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肾功能的变化,可预防性给予利尿合剂包括咖啡因,氨茶硷。和普鲁瞳因。避免使用增加肾负荷和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以免出现肾性肾功能不全,临床上最常见,所以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颅压的变化及时停减甘露醇,并结合BuN的结果及时调整输液量,增加液体的输入防止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 3 讨论 3.1我们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过程分为3期,主要是更好的把握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恢复的规律。明确各阶段的中心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抓重点以点带面,而不至于在多种临床问题可存在的情况下分不清主次,弃本求末。当然我们可以认识到各分期不能绝对化,要知道各个期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既要抓住最要矛盾,又不放弃次要矛盾,并准确把握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相互影响,更要注意矛盾有可能相互转化,以便防患未然。 3.2贯穿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治疗的中心环节是热量的供给和氮平衡,在治疗脑水肿及各种并发症的同时,常容易忽略一个重要环节,在工作中,我们深切的体会热量供给和氮平衡的重要性。充足的热量供给和氮平衡会增加病人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这是为重病人的治疗基础,是抵御气态病的一个平台,一旦这个平台垮塌,其它治疗则无立足之地。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病程较长,我们提倡早置胃管(3天内)前2~3天米汤加蛋黄这种成分,对胃刺激较轻。如病人无不良反应2~3天后可增加蛋白和热量,1周后将热量增加到每日200卡,同时给予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