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PiCCO2 临床操作手册V.1

PiCCO2 临床操作手册V.1

PiCCO2 临床操作手册V.1
PiCCO2 临床操作手册V.1

PiCCO2

临床操作手册

生命信息与支持事业部

国内产品市场部

2012-09-26

目录

第一章PiCCO2 监测技术 3 一.经肺热稀释法 3 二.动脉脉波轮廓分析法 3

第二章PiCCO2 的临床操作 4 一.测量前的准备 4 二.操作步骤 4 三.参数显示 6 四.注意事项9

第三章PiCCO2 的临床应用9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9 二.PiCCO2 治疗决策树10

第四章ScvO2监测10 一.技术原理10 二.操作步骤11 三.参数显示11 四.注意事项11

第五章参考文献11

第一章PiCCO2监测技术

PiCCO,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或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的缩写,即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是结合经肺热稀释法和动脉脉波轮廓分析法,对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监测的一种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经肺热稀释法

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入低温液体(与体液温差>10°C),指示剂从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通过肺,回到左心房,然后从左心室到达大动脉,动脉导管尖端的热敏电阻探测到盐水温度,在监护仪屏幕上将显示温度的变化曲线以及热稀释测量的结果。

二.动脉脉波轮廓分析法

主动脉血流与主动脉压力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其顺应性,顺应性可以通过同时监测血压和血流(心输出量)来反映。同时进行经肺热稀释法心输出量监测及持续动脉压力监测,用于校正对不同患者的主动脉顺应性的脉波轮廓分析。每搏量SV通过每次心搏的压力曲线的收缩部分反映(下图中,红色阴影区域)。PiCCO2采用经肺热稀释法对连续心输出量进行校正,

第二章PiCCO2 的临床操作

一.测量前的准备

1.物品准备:压力传感器,注射温度三通套装,中心静脉导管(双腔或三腔),

专用的动脉导管,穿刺包,注射器,盐水,消毒液,输液加压袋,纱布,贴膜,

无菌手套。

2.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位置可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导管选择:如需进行ScvO2 监测,请选择双腔或三腔中心静脉导管。

3.动脉热稀释导管置管

置管位置可选: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

导管选择:

股动脉:16cm, 20cm, 22cm

腋动脉:4F7cm, 8cm

肱动脉:16cm, 22cm

桡动脉:特殊的动脉导管

儿童,只能选择股动脉插管:3F7cm, 8cm

注意:不要让导管尖端进入主动脉内。

二.操作步骤

1.PiCCO2 测量准备

参照下图及以下步骤进行电缆和导管的连接及相关功能的设定:

1.光学模块

2.CeVOX光纤探头

3.中心静脉导管

4.温度接口电缆

5.注射液温探头电缆

6.注射液温度传感器

7.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接口电缆

8.动脉压力传感器

9.中心静脉传感器

10.动脉热稀释插管

测量步骤

①安放动脉热稀释插管;

②安放中心静脉插管;

③将注射液温度传感器与中心静脉导管相连;

④将CCO/C.O.接口电缆插入PiCCO模块,并将注射液温度传感器探头及动脉热

稀释插管的血温传感器接头与温度接口电缆相连接;

⑤连接好动脉热稀释插管和温度接口电缆到CCO/C.O.接口后,监护仪将自动识

别导管类型,并显示在【CCO设置】→【导管类型】处;

⑥分别将中心静脉压力传感器和动脉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到中心静脉导管和

动脉热稀释插管,并将压力传感器电缆的另一端分别插入标有pCVP和pArt

的IBP电缆,然后将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接口电缆插入PiCCO模块的

pArt/pCVP接口;

⑦输入病人信息:通过【CO测量界面】→【设置】→【CCO设置>>】或【主

菜单】→【测量设置】→【CCO设置>>】进入【CCO设置】菜单进行病人

信息的设定;

⑧设置注射液体积:进入【CCO设置】菜单,在【CCO设置】菜单中【注射液

体积】处选择注射液体积。若不设置此处,则系统取默认值:成人注射液体积

默认值为15ml,小儿默认为10ml;

⑨设置测量模式:在【CCO设置】菜单中将【C.O.测量】设置为【自动】或【手

动】。

2.PiCCO/C.O. 测量及C.C.O. 校准

测量准备就绪后,参照以下步骤进行C.O.测量:

①打开【PICCO测量】菜单;

②选择【开始】按钮,当出现【注射xx ml !】的提示信息以及提示音时,立刻

对病人进行快速液体注射,C.O.测量窗口中将实时显示热稀释曲线。每次测量

结束后,其测量结果将显示在历史测量窗口中。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才能重复

本步骤,开始下一次测量;

③完成多次测量后,在历史测量窗口中根据需要选择多个测量曲线,系统将根据

在历史测量显示区勾选的测量结果自动计算和显示C.O.和C.I.的平均值,并进

行自动校准。

三.参数显示

CCO 参数显示:

动脉压力显示:

中心静脉压力显示:

进入【CCO设置】菜单,选择【所有参数>>】

1.血流动力学参数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指心脏舒张末期总的容量,包括4个腔室的血液量。

胸腔内血液量ITBV:包括全心舒张末期容量和肺血容量,相当于胸腔内所有血液容量,他们作为前负荷的参数,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证明优于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锲压。

血管外肺水EVLW:指肺间质液,细胞内液和肺泡内液,它可以在床边量化肺水肿。通过血管外肺水监测,可以阻止肺水肿的发展,或减少已经发生的水肿。

心功率指数CPI:CPI=MAP x CI, CPI用于评估整个心脏的机能,是预测心源性休克病人死亡率的最佳指数。

容量反应值:可以用来预测液体管理(例如:增加前负荷)是否能够促进CO 提升。容量反应性指标有PPV和SVV,均用% 表示。该参数仅适用于机械通气且窦性心律患者。

2.蛛网图

蛛网图以动态连线的图形化方式来显示所有连续测量参数,根据设置,蛛网图可以

显示3-7个参数。蛛网臂的中间段表示参数的正常取值范围,如果 所有的参数值在正常的范围内,蛛网图的连线为绿色。

有一个参数值超出正常范围,蛛网图的连线为黄色。

有一个以上的参数超出正常范围,蛛网图的连线为红色。

四.注意事项

1.PiCCO2 动脉导管可放置5-10天

2.抗凝:股动脉血流速度快,不易形成血栓,凝血功能正常者可将3000U 肝

素加入500ml生理盐水,加压袋300mmHg 的压力;凝血功能差,则无需肝

素抗凝;

3.注意观察肢体的血运状态,定期测量下肢的周径;

4.预防穿刺部位感染,定期更换敷料。

第三章PiCCO2 的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1. PiCCO2 监测适用于以下情况:

①各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监测心功能和循环容量的病人

②各种原因休克的鉴别和管理

③高风险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监护

2. PiCCO2监测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①对于动脉插管和中心静脉插管有禁忌症的患者(如穿刺部位感染、严重全身出

血性疾病)

②对于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IABP)的病人,脉搏轮廓分析法监测的参数

不能使用,但是经肺热稀释技术监测参数仍然适用。

3. 以下情况影响PiCCO参数准确性:

①心脏内左向右反流、严重瓣膜反流

②主动脉瘤、主动脉狭窄

③肺叶切除术后

④巨大肺栓塞

二.PiCCO2治疗决策树

用户可以参考以下决策树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快速的判断及鉴别诊断,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决策树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生对不同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

V+=Volumn loading (!=cautiously) V-= Volumn contraction Cat=Catecholamine/Cadiovascular agents

第四章ScvO2的监测

一.ScvO2技术原理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监测采用分光光度测定法。利用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红光和红外光,通过光导纤维传输到人体中心静脉,血液中的血红细胞反射该光线,反射光线通过另外一条光导纤维传回到光学模块中。通过分析反射光谱从而获得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监护仪光学模块光导纤维

二.操作步骤

1.将光纤探头端经中心静脉导管远端腔置入人体,另外一端插入CeVOX 光

学模块,然后将CeVOX电缆插入ScvO2 模块;

2.在ScvO2参数区监测信号质量SQI;

3.若ScvO2参数区提示“需要校准”,则在测量前先按以下步骤对ScvO2进

行校准;

4.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取足够的血液去掉远端管腔的积血;

5.用新的注射器从这里缓慢抽取2ml 血液;

6.在“ScvO2校准”菜单中点击“已采集血样”按钮;

7.将采集到的血样进行血气分析;

8.在“ScvO2校准”菜单中输入血气分析数据—血红蛋白Hb 和血氧饱和度

ScvO2,并点击“校准”按钮;为了显示氧输送DO2和氧消耗VO2参数,

需要输入动脉氧饱和度SaO2;

9.在ScvO2参数区查看测量结果。

三.监测参数

四.注意事项

1.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光纤探头长度要与中心静脉导管匹配,确保探头超过导管尖端

2.5厘米;

2.当远端腔室接入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探头时,不推荐通过此端进行热稀释注射、输液

和中心静脉压的测量;

3.中心静脉导管的第二大腔室可以用来注射热稀释指示剂与中心静脉压的测量;

4.为了确保ScvO测量的准确性,至少每24小时做血气分析进行一次真实校准。

第五章参考文献

1. Salukhe TV, Wyncoll DL.

Volumetric haemodynamic monitoring and continuous pulse contour analysis – an untapped resource for coronary and high dependency care units

Br J Cardiol 2002; 9(1): AIC 20 – 25

2. King D & Price AM

Measuring cardiac output using the PiCCO system

British Journal of Cardiac Nursing 2008; 3 (11): 512-519

3. Malbrain M, De Potter P, Deeren D.

Cost Effectiveness of minimally 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In: Vincent JL (Ed.), Yearbook of Intensive Care and Emergency Medicine 2005: 603-18

4. Della Rocca G, Costa MG.

Volumetric monitoring: principles of application

Minerva Anestesiol 2005; 71:303-6

5. Genahr A, McLuckie A.

Transpulmonary thermodilution in the critically ill

Brit J Int Care 2004: 6-10

6. Michard F, Perel A.

Management of circulatory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using less 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In: Vincent JL (Ed.), Yearbook of Intensive Care and Emergency Medicine 2003: 508-20

7. Cottis R, Magee N, Higgins DJ.

Haemodynamic monitoring with pulse-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 (PiCCO) in critical care Intensive Crit Care Nurs 2003; 19: 301-7

8. Stubbe H, Schmidt C, Hinder F.

[Invasives Kreislaufmonitoring: Vier Methoden im Vergleich] (Article in German)

An?sthesiol Intensivmed Notfallmed Schmerzther 2006; 41(9):550-4

9. Bellomo R, Uchino S.

Cardiovascular monitoring tools: use and misuse

Curr Opin Crit Care 2003; 9(3): 225-9

10. Della Rocca G, Costa MG.

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Vincent JL (Ed.), Yearbook of Intensive Care and Emergency Medicine 2006: 143-52

11. Khan S, Trof RJ, Groeneveld ABJ.

Transpulmonary dilution-derived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as a measure of lung edema

Curr Opin Crit Care 2007; 13 (3):303-7

12. Fernandez-Mondejar E, Guerrero-López F, Colmenero M.

How important is the measurement of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Curr Opin Crit Care 2007; 13: 79-83

13. Michard F.

Bedside assessment of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by dilution methods: temptations and pitfalls

Crit Care Med 2007; 35(4):1186-92

14. Isakow W, Schuster DP.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measurements and hemodynamic monitoring in the critically ill: bedside

alternatives to the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 2006; 291: 1118-33

15. Kirov MY, Kuzkov VV, Bjertnaes LJ.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 sepsis

In: Vincent JL (Ed.), Yearbook of Intensive Care and Emergency Medicine 2005: 449-60

16. Groeneveld ABJ.

Value and limitations of measuring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t J Intensive Care 2007; Autumn: 84-6

心静脉穿刺置管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心静脉穿刺置管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一、目的 监测心脏填充之压力及输液。 二、适应证 1.外周静脉通路不易建立或不能满足需要。 2.长期性给药(营养治疗、化学治疗),长期给予抗生素。 3.需大量或快速输液。 4.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5.心功能良好的患者在进行重大手术,估计可发生大量液体丧失或失血时。 6.空气栓塞风险较大的外科手术,如坐位下实施颅脑手术的患者,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可用于吸出心腔内的气体。 7.严重创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 8.经中心静脉导管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患者。 9.需注射较刺激或具腐蚀性之药物或高张溶液时。 三、禁忌证 1.上腔静脉综合征,不能通过上肢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压力测定。 2.凝血功能障碍是相对禁忌证。 3.近期安装过起搏器的患者最好在4~6周后再进行中心静脉置管。 4.穿刺部位感染。 四、中心静脉置管前的准备 1.器械准备: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内有:注射器、穿刺针、J型导引钢丝、深静脉导管、皮肤扩张器、平头压力探针);孔巾,纱球,1%碘酒,75%酒精,消毒钳,皮针、丝线、输液套装(输液管、250ml生理盐水),无菌手套。 2.患者准备:穿刺部位局部备皮,应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 3.压力监测装置的准备:包括压力袋、肝素盐水、压力管道和管道冲洗装置,换能器和监测仪,检查管道连接旋钮和开关的位置,管道充液并需排空气泡,连接监测仪、使用前应调节零点。调节零点时,打开测压口通向大气,在监测仪上选择压力调零按钮。调节零点后,测压口通向患者端,做好测压准备。 五、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方法 (一)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采用前路、中路和后路。虽然进路各有不同,但操作技术基本上是一致的。现以采用的右颈内静脉中路插管技术为例加以说明。 1.患者的体位:平卧、头低150-200,屈氏位,右肩背部略垫高,头略转向对侧,使颈部伸展(图36-1)。

数据处理操作

网上直报系统使用手册 (村级) 北京恒诺思诚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用户登陆系统 (3) 二、数据处理操作 (5) 三、常见问题 (5) 四、注意事项 (6)

一、用户登陆系统 1.登陆操作 下载网上直报专用浏览器,或使用IE浏览器,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 https://www.docsj.com/doc/cd8865037.html,按Enter键,进入的网上直系统登陆页面(图2.1.1)。 点击此处登陆系统 图1.1.1 用户登陆窗口 用户在(图2.1.1)登陆帐号输入框中输入帐号,在密码输入框中输入密码,点击“登陆”按钮。如果帐号和密码某一项有误,系统将提示您错误信息;如果帐号和密码均正确,系统将进入直报系统主界面(图2.1.2)。 系统选项快捷报表通道 系 统 菜 单 图1.1.2 直报系统主界面

2.使用前准备 为了使用户操作方便,本系统采用Excel 表格式操作风格,在第一次登陆网站填报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您安装报表插件(图2.2.1),如果自动安装不成功,则关闭当前页面,打开“软件下载”页面,下载并安装“网上直报系统插件安装程序”。 图1.2.1 自动安装报表插件 3.数据处理 用鼠标左键点击“系统菜单-前台操作-数据处理”或“系统选项-前台操作-数据处理” 打开“数据处理”操作页面(图3.2.1)。 系统菜单 点击 类型及性质

图1.2.1 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里需要用选择您的所要填报的日期,以报表的类型及性质;当鼠标移动到“报表列表”处,当前报表会高亮显示,然后在当前高亮区域单击鼠标左键操作报表。打开报表即可进行数据录入、计算、审核及上报工作。(图4.1.1)为报表插件安装成功之后显示的页面。 二、数据处理操作 1.录入数据 选择报表之后及可进行数据录入操作(图4.1.1);默认数字蓝色显示,文本黑色显示,公式区绿色显示;数据手动通过键盘输入,录入数据→数据暂存→表内计算→表内审核→表间审核→上报数据→提示“上报成功”则填报工作就完成了;。 图 2.1.1 报表处理窗口 三、常见问题 1.如何解决在WINDOWSXP+sp2下无法下载报表插件包 答:在Internet 选项/安全/自定义级别,选择允许下载有数字签名的插件; 2.完成统计工作的大致流程是什么? 点击打开报表 年份

静脉穿刺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静脉穿刺临床技能操作Venous Puncture 一、目的 1.通过外周静脉穿刺获取静脉血标本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血培养等各项血液化验检查。 建立外周静脉输液通道也需要进行外周静脉穿刺。2.深静脉穿刺(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或股静脉)目的是在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 情况下获取静脉血标本;也可通过留置导管建立深静脉通道,用于胃肠外营养或快速补液治 疗、经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如Swan-Ganz导管、中心静脉压、电生理)等检查、介入治 疗(如射频消融、深静脉滤网)等。 本章主要介绍经时静脉穿刺和股静脉穿刺留取静脉血标本的方法。 二、适应证 1.需要留取静脉血标本的各种血液化验检查。 2.需要开放静脉通道输液、或进行相关检查的各种情况。 三、禁忌证 穿刺部位有感染为绝对禁忌证。有明显出血倾向者为相对禁忌证。 四、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1)向患者解释静脉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风险; 2)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主要是在穿刺过程中保持穿刺肢体不动。 2.材料准备 1)弯盘、无菌注射器(或无菌静脉穿刺针);止血带、试管或真空采血管;消毒棉签; 2)消毒用品:0.5%碘伏(或2010碘酊,75%乙醇); 3)锐器盒和污物桶。 3.操作者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帽子、口罩; 2)了解静脉穿刺的并发症(出血),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五、操作步骤(一)肘静脉穿刺 1.确定穿刺部位: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暴露前臂和上臂,上臂稍外展,于肘横纹上 方约5cm处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此时,肘前静脉充盈后即明显显现。若患者皮下脂肪较 厚,可通过触摸寻找有明显弹性和张力的部位即为充盈的静脉。 2.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3.穿刺:左手拇指于静脉穿刺部位下端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和中指持针筒,食指固定

临床技能考试历年基本操作考官手册汇总评分标准

临床技能考试基本操作考官手册评分标准 基本操作 考纲要求:一、手术区消毒、铺巾 1号题:患者男性25岁,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请你作手术区消毒(手术区消毒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 (1)消毒区域(范围)正确(4分)上至下颌、下口唇线(2分),两侧至颈、颈项交界及锁骨上窝(1分),下至两乳头连线(1分)。 (2)持消毒器械方法正确(2分)手持消毒钳夹住消毒纱块,浸蘸适量消毒(3)消毒方法正确(4分)自手术区切口线两侧依次向周围消毒至整个手术区,先用2.5%-3%的碘酊涂擦,待碘酊干后用70%酒精涂擦2遍,将碘酊擦净(3)消毒毕,再用消毒液擦手1次(1分)。 2号题:患者女性,45岁,胃癌。拟经上腹正中切口行手术治疗。假设你已完成术前刷手,现由你进行手术区消毒、铺无菌手术中(手术区消毒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20分) 1)消毒区域(范围)正确(4分) 上至胸乳头连线(1分),下至大腿中上三分之一处(1分),两侧至腋前线之间范围(2分)。 2)持消毒器械方法正确(2分)手持消毒钳夹住消毒纱球(1分),浸蘸适 量消毒液(1分)。 3)消毒方法正确(4分)自手术切口线两侧依次向周 围消毒至整个手术区(3分)。(先用2.5%-3%的碘酊涂擦,待碘酊干后用70%酒精涂擦2遍,将碘酊擦净)。消毒毕,再用消毒液擦手1次(1分)。 4)铺无菌巾(6分)。用4块无菌巾,每块的一边对折少许(2分)。以顺序(对侧、下侧、头侧、手术者)在切口每侧铺盖一块无菌手术巾(3分),盖住手术切口周围,然后用布中钳将交角夹住(1分)。 5)提问(4分):A、手术切口铺无菌巾单的原则是什么?(2分)答:原则是:除手术野外,至少要有2层无菌布单遮盖。B、简述大单中的覆盖范围。(2分)答:大单巾头端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端都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30cm。注意:铺巾顺序:已穿手术衣:先铺自己再相对不洁区,再最后两侧。未穿手术衣:对侧、下侧、头侧、你这侧。 考纲要求二、手术刷手法(较少考,口述为主,考场没水) 肥皂水刷手: (1)准备:检查刷手衣、换鞋、修剪指甲、衣袖挽至肘上10OT1: (2)用肥皂擦洗,两上肢交替进行刷洗;共刷洗三次,刷完一次用肥皂水冲去泡沫。第一遍,肘上10cm,第二遍8cm,第三遍6cm。时间共十分钟。

回弹仪数据处理软件用户手册V10

回弹仪数据处理软件
(V1.0)
用户操作手册
中测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docsj.com/doc/cd8865037.html,/

回弹仪数据处理软件用户手册 1. 关于本手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本手册的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本手册的声明和条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免责声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警告及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软件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升级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客户技术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安装与卸载 .............................................. 1
3.1. 系统安装要求 ........................................ 1 3.1.1. 硬件环境要求 ................................... 1 3.1.2. 操作系统要求 ................................... 1 3.2. 软件安装步骤 ........................................ 1 3.2.1. 安装向导 ....................................... 1 3.2.2. 欢迎界面 ....................................... 1 3.2.3. 许可证协议 ..................................... 2 3.2.4. 安装路径 ....................................... 2 3.2.5. 安装进度 ....................................... 2 3.2.6. 完成安装 ....................................... 2 3.2.7. 软件升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8. 软件卸载 ....................................... 3 4. 软件登录与主要功能介绍 .................................. 4
4.1. 软件特点 ............................................ 4 4.1.1. 使用方便 ....................................... 4 4.1.2. 功能齐全 ....................................... 4 4.1.3. 数据安全可靠 ................................... 4 4.1.4. 数据存储 ....................................... 4 4.1.5. 服务相应及时 ................................... 4 4.2. 软件登录及界面介绍 .................................. 4 4.2.1. 开启画面 ....................................... 5 4.2.2. 系统登录 ....................................... 5

环甲膜切开术-急救技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当上气道阻塞不能清除时,可行环甲膜切开术紧急开放气道.一根大口径(12~14 号)针或套管针通过环甲膜进入气管.这种方法无论在院内或院外皆是救命之举,可为更确切的气道控制措施赢得时间。 【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呼吸困难伴不稳定颈椎骨折或脱位的病人,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可能加重病情者。 (2)突发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无气管切开器械或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气管切开。 (3)上呼吸道完全梗阻,无法施行气管内插管的成年病人。 2.禁忌证: (1)10 岁以下儿童应慎行。 (2)喉部急性疾病,如喉部损伤或感染。 (3)声门下有炎症或新生物。 (4)气管内插管时间过长者。 【操作准备】 1.紧急切开下无需特殊设备。 2.选用合适的银合金、钛合金、氧化乙烯气管套管或其他代用品。 【麻醉与体位】 局部浸润麻醉或无麻醉,病人情况允许时宜取仰卧位,垫肩,头后仰由助手固定,保持气管位于颈前正中线上。 【操作方法】 1.左手食指摸清位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上缘的环甲间隙。中指和拇指固定甲状软骨翼板。 2.左手食指引导下于环甲间隙中间作3~4 ㎝长的横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3.左手中指和拇指向上下分压切口,食指摸清环甲间隙,引导右手将环甲膜横行切开至喉腔,切口长度1~1.5 ㎝。 4.用刀柄或止血钳或剪刀插入环甲膜切口内横行撑开,顺势将气管导管或其他代用品插入气管。 5.止血,固定气管导管。 【临床经验教训】 1.切口过宽可损伤两侧环甲动脉,有时需扩大切口方能结扎止血。 2.切开环甲膜进入声门下腔即可,不可刺入过深,以免损伤环甲关节后方的喉反神经及血管。

3.术后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道及切口的情况。 4.保持套内通畅,一般每隔4~6 小时清洗内套管1 次。 5.维持下呼吸道通畅。 6.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 7.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8.切开时间不宜长于48 小时,若病人脱离危险,即行正规气管切开术,以防喉狭窄。

临床技能操作指南-内科学技能部分(考官版)

内科学技能部分 (考官版) (一)心电图描记评分标准 (二)胸腔穿刺评分标准 (三)腹腔穿刺术评分标准 (四)腰椎穿刺评分标准 (五)骨髓穿刺评分标准 (六)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学号:得分: 请描记一张12导联心电图 考官签名:年月日

问题1:与十二导联相比,十八导联心电图需要多描记哪些导联?如何放置? 答案: 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处; V8左肩胛线与V4同一水平处; V9:左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处; V3R:右胸与V3相对应处; V4R:右胸与V4相对应处; V5R:右胸与V5相对应处; 问题2:Ⅲ°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 ①P波与QRS波无固定时间关系(P-R间期不等),且P-P间期相等,R-R间期相等; ②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问题3:房性早搏的心电图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 ①P波提前出现,且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②QRS波一般不变形; ③P-R间期≥0.12s; ④代偿间歇不完全。 问题4:室性早搏心电图有哪些特点? 答案: ①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P波。 ②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通常超过0.12秒。 ③代偿间期完全。

(二)胸腔穿刺评分标准 姓名:学号:得分: 男性,23岁,反复咳嗽3个月,查体右肺呼吸音低,叩诊浊音,B超示右侧胸腔中到大量积液。现需作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检查。请在12分钟内在医学模拟人上完成操作全过程。

考官签名:年月日

(二)胸腔穿刺提问及答案 1. 胸腔穿刺目的: (1)诊断性作用:抽取少量胸腔内液体标本检测,以明确病因。 (2)治疗性作用:抽出胸腔内液体,促进肺复张;局部胸膜腔内给药,达到治疗作用。2.胸腔穿刺的适应症: (1)胸腔积液需要明确诊断。 (2)大量胸腔积液产生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抽出液体促进肺复张,缓解症状。 (3)胸膜腔内给药。 3.胸腔穿刺的禁忌症? (1)出血性疾病:对有凝血功能障碍或重症血小板减少者应慎用,必要时可补充一定量的凝血因子或血小板,使血液的出凝血功能得到部分纠正后,再行胸腔穿刺。 (2)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操作。 (3)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 4.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时给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嘱病人卧床休息,监测生命征,适当进食或热饮,若血压下降可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它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九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6)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 5、胸腔穿刺有哪些并发症,应如何处理? (1)血胸:多由刺破肋间动静脉所致,发现抽出血液应立即停止抽液,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用止血剂。若出现低血压、失血性休克,需要输血、输液、闭式引流,甚至开胸探查止血。 (2)气胸:因穿刺针刺破脏层胸膜或因胶管未夹紧漏气所致。少量气胸可以自行吸收,观察即可,不必处理。大量气胸导致呼吸困难者,需放置闭式引流管。 (3)胸膜反应:操作中患者出现头晕、气促、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血压下降或剧痛、昏厥等,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嘱病人卧床休息,监测生命征。必要时可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 (4)复张性肺水肿: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如果引流量太大,导致受压肺泡快速复张,引起复张性肺水肿,表现为气促、咳泡沫样痰。治疗以限制入量、利尿为主。 (5)腹腔脏器损伤:穿刺部位过低,有损伤腹腔脏器的危险。应避免在肩胛下角线第九肋间和腋后线第8肋间以下穿刺。 (6)空气栓塞较少见,多见于人工气胸治疗,应密切观察。 (7)其他并发症:包括咳嗽、疼痛、局部皮肤红肿感染、穿刺点出血等:对症处理。

体格检查临床技能操作标准手册

内科部分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 男性患者,65岁,平常血压升高,近期头晕明显,请完成体格检查(一般 1.如果听诊血压时声音减弱与消失的数字较大,该如何记录(报告)?答:应记录为140-150/80-90mmHg。 2.肱动脉(测量血压时)的正确位置是什么?(坐、卧位)答:坐位时平第4肋软骨,卧位时平腋中线。 3.为什么听诊器头不能塞入袖下?答:听诊器塞在袖带里,使袖带更紧迫,压力加大导致误差,会真正给予肱动脉的压力减小导致测得血压较真实的更高。 体格检查(头部检查) 男性患者,23岁,发现头部包块3天,伴头痛、嗜睡,现需作头部检查。

1.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缩小)有什么临床意义?答:中枢神经和虹膜的神经支配障碍。 2.两侧瞳孔(针尖瞳)说明什么问题?答:见于虹膜炎、有机磷中毒、毛果芸香碱药物反应。 3.两眼辐辏功能不良(不能聚合)考虑什么?答:动眼神经损害。 体格检查(颈部检查) 女性患者,36岁,发现颈部包块1周,现需作颈部检查。请在医学模拟人

1.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描述?答: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 2.肺癌、乳癌各易转移至何处浅表淋巴结?答:肺癌:右侧锁骨上窝或腋窝淋巴结群;乳癌:腋窝、锁骨下,胸骨旁淋巴结。 3.颈下部淋巴结肿大破溃常见于什么疾病?答:淋巴结核、肿瘤转移、淋巴瘤。 4.甲状腺两侧对称性肿大。考虑什么问题?如果一侧肿大有结节,又考虑什么问题?答:双侧肿大考虑单存性甲状腺肿,如有结节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 5.甲状腺肿大时,如何从体征上区别甲亢与单纯性甲状腺肿?答:因单纯性甲状腺肿多不伴甲亢体征,所以可从有无眼突、手颤相鉴别。 6.气管向右偏移,可能是胸部有了什么病变?答:左侧甲状腺肿大、左侧胸腔积液、气胸。 体格检查(前、侧胸肺部检查) 男性患者,55岁,咳嗽、咳痰3天,现需作前、侧胸肺部检查。请在医学

地震数据处理vista软件使用手册

Vista 5.5的基本使用方法 数据输入 地震分析窗口 一维频谱 二维频波谱 观测系统 工作流 一、数据输入 1.1 把数据文件加入Project 首先选择File/New Project,新建一个Project,按住不放,出现按钮组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 的数据集,选择,向Project中增加一个新的2-D数据集,按住不放,出现按钮组合, 可以选择加入不同类型的地震数据,选择,选择一个SEG-Y数据,即可将该数据文件加入新建的数据集。 1.2 命令流中数据的输入 双击进入如下界面 1.2.1 Input Data List 数据输入列表,选择已加入到Project的数据集,下面的文本框中会显示选择的数据的基本信息。 1.2.2 Data Order 选择输入数据的排列方式,对不同的处理步骤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排列方式 Sort Order a. NO SORT ORDER 输入数据原始排列方式 b. SHOT_POINT_NO 输入数据按炮点排列方式 c. FIELD_STATION_NUMBER d. CMP_NO 输入数据按共中心点排列方式 e. FIELD_STATION_NUMBER 1.2.3 Data Input Control 数据输入控制 右键-->Data Input Control a. Data Input 进入Flow Input Command(见上) b. Data Sort List 查看数据排列方式的种类 c. Data/header Selection 输入数据的选择,可以控制输入数据的道数和CMP道集 查看所有已经选择的数据 如果没有定义任何可选的数据信息,则如下图所示: 可以选择一种选择方式,单击并设置选择信息。定义有可选的数据信息后,在查看,则如下图所示,会显示选择的信息。 选择共炮点集 单击后,会弹出如下界面:

浅静脉穿刺术-血管穿刺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浅静脉穿刺术-血管穿刺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相关基础医学知识】 静脉穿刺的目的是:采血,用于献血、血液检查、输血、补液、注射药物,适用于不宜口服和肌肉注射的药物或要求迅速产生药效的药物。 1 浅静脉解剖学特点: 浅静脉位于皮下组织内,又叫皮下静脉,位置表浅,透过皮肤在体表易于看见。浅静脉数目较多,多吻合成静脉网,无动脉伴行。浅静脉有静脉瓣,其数目以四肢较多,下肢多于上肢。静脉管壁薄,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较少,收缩性和弹性差,故当血容量明显减少时,静脉管壁发生塌陷。静脉血流缓慢,尤以近心端受到压迫或压力增高时血流更为缓慢,且常出现静脉充盈。 (1)头皮静脉 头皮静脉分布于颅外软组织内,数目多,在额部及颓区相互交通呈网状分布,表浅易见。静脉管壁被头皮内纤维隔固定,故示易滑动,而且头皮静脉没有瓣膜,正逆方向都能穿刺, 只要操作方便即可,故特别适用于小儿静脉穿刺,也可用于成人。头皮静脉中的主要静脉有, ①滑车上静脉,为起自冠状缝处的小静脉,沿额部浅层下行,与眶上静脉末端汇合,构成内 毗静脉。②眶上静脉,自额结节处起始斜向内下走行,在内毗处构成内毗静脉。③颞浅静脉, 起始于颅顶及颞区软组织,在颞筋膜的浅面,颧弓根稍上方汇合成前后两支。前支与眶上静 脉相交通,后支与枕静脉、耳后静脉吻合,而且有交通支与颅顶导静脉相连。前后支在颧弓 根处汇合成颞浅静脉,下行至腮腺内注入面后静脉。 (2)颈外静脉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收集颅外大部分静脉血和部分面部深层的静脉血。颈外静脉由前后两根组成,前根为面后静脉的后支,后根由枕静脉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两根在平下颌角处汇合,沿胸锁乳突肌表面斜向后下,至该肌后缘、锁骨中点上方2.5cm 处穿颈 部固有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此静脉在锁骨中点上方2.5~5.Ocm 处内有二对瓣膜, 瓣膜下片扩大成囊。颈外静脉的体表投影相当于同侧下颌角与锁骨中点的连线。由于颈静脉仅被皮肤、浅筋膜及颈阔肌覆盖,位置表浅,管径较大,在小儿病人常被选作穿刺抽血的静脉,尤其在小儿病人啼哭时或压迫该静脉近心端时,静脉怒张明显,更易穿刺。颈部皮肤移动性大,不易固定,通常颈外静脉不作为穿刺输液的血管,但用硅胶管在此插管输液者日渐多见,使其应用范围扩大。 (3)上肢浅静脉 上肢常用作穿刺的浅静脉主要有手背浅静脉和前臂浅静脉。手背浅静脉较为发达,数目多,相互吻合成静脉网,网的桡侧汇集向上延续为头静脉,网的尺侧汇集成贵要静脉。头静脉起始后向上绕过前臂桡侧缘至前臂掌侧面,在肘窝稍下方发出肘正中静脉后,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升,于三角胸大肌间沟穿入深部,汇入锁骨下静脉或奇静脉。贵要静脉沿前臂尺侧上升,在肘窝下方转向前面,接收肘正中静脉后,经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至臂中部,穿深筋膜汇入肱静脉。肘正中静脉在肘部连接头静脉与贵要静脉之间,其连接形式变异甚多。前臂正中静脉起自手掌静脉丛,沿前臂前面上升,沿途接受一些属支,并通过交通支与头静脉及贵要静脉相连。前臂正中静脉末端注入肘正中静脉,有的末端分为二支,分别注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这种类型通常无肘正中静脉。 (4)下肢浅静脉 下肢常用做穿刺的浅静脉主要有足背静脉和大隐静脉起始段。足背浅静脉多构成静脉弓或网。弓的外侧端延续为小隐静脉,经外踝后方转至跟键的后面上行。弓的内侧端延续为大隐静脉,该静脉经内踝前方约lcm 处沿小腿内侧上升,约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3~4cm 处穿卵圆窝注入股静脉。 【操作方法】 1.部位选择:根据年龄及病情可选择不同部位的静脉。婴幼儿多选用头皮静脉和颈外静脉,其次选用手背静脉和足背静脉。成人常选用手背静脉和足背静脉。 2.穿经层次:虽选用的静脉部位不同,但穿经的层次基本相同,即皮肤、皮下组织和静脉壁。因年龄不同,

胸腔闭式引流管拔出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胸腔闭式引流管拔出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Chest Tube Removal 一、目的 胸腔积液、积气引流干净后,拔除引流管,恢复胸膜腔负压环境。 二、适应证 胸腔闭式引流管针对不同的情况置人,主要是引流气体与液体,当其观察、治疗目的达到后,即可拔除。一般需要满足以下1—3条: 1.气体引流:引流管通畅,无活动性漏气(嘱患者咳嗽,有液面波动,但元气体溢出)。 2.液体引流:每日液体引流量在<200ml,颜色清亮。 3.胸片显示:胸腔积气或积液已完全排出,肺膨胀良好,无明显积气与积液。 4.特殊情况的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脓胸,胸腔内感染已控制。 2)食管胸膜瘘、支气管胸膜瘘引起脓胸,须经造影检查证实瘘口已闭合,且症状体征消失。 3)机械通气患者气胸,已停机械通气,且气胸完全吸收。 三、禁忌证 1.引流不完全:胸腔积气或积液未完全排出,肺复张不全。 2.每日因流量较大,或颜色较深(乳糜、浓血色、感染等)。 3.漏气:咳嗽时仍有大量气泡溢出。 4.胸腔内感染未控制。 5.造影检查支气管胸膜瘘未愈合,或症状体征未消失。 6.造影检查食管胸膜瘘未愈合,或检查已愈合但尚未恢复进食。 7.胸腔闭式引流的机械通气患者。 四、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1)测量生命体征(心率、m压、呼吸、体温)。 2)向患者解释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操作过程,拔管后气胸、胸腔积液复发等风险。 3)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需保持体位,如有胸闷、气促等及时报告)。 2.材料准备 1)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 a)拆线包:内含:弯盘2个,中弯血管钳1把,镊子1把,剪刀l把,棉球10个,纱布2块,无菌油纱1块,小消毒杯2个。 b)消毒用品:l%碘酒,75%乙醇。 2)其他:治疗床1张,抢救车1个,无菌手套2副,胶布1卷,无菌贴膜。

数据分析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数据分析系统 操作手册 目录 一、前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读者对象 (2) 二、系统综述 (3) 2.1、系统架构 (3) 2.1.1系统浏览器兼容 (3) 三、功能说明 (4) 3.1、登录退出 (4) 3.1.1、登录 (4) 3.1.2、退出 (4) 3.1.3、用户信息 (5) 3.2、仪表盘 (5) 3.2.1、报表选择 (6) 3.2.2、布局方式 (7) 3.2.3、仪表盘管理 (8) 3.2.4、单个报表 (10) 3.3、应用中心 (13) 3.3.1、数据搜索 (13) 3.4、策略配置 (39)

3.4.1、数据采集 (39) 3.4.2、报表 (46) 3.4.3、数据类型 (53) 3.4.4、预设搜索 (58) 3.5、系统管理 (61) 3.5.1、代理注册设置 (61) 3.5.2、用户角色 (62) 3.5.3、系统用户 (65) 四、附件 (67) 一、前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主要介绍日志分析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阅读本文档,用户可以熟练的操作本系统,包括对服务器的监控、系统的设置、各类设备日志源的配置及采集,熟练使用日志查询、日志搜索功能,并掌握告警功能并能通过告警功能对及日志进行定位及分析。 1.2、读者对象 系统管理员:最终用户

项目负责人:即所有负责项目的管理人员 测试人员:测试相关人员 二、系统综述 2.1、系统架构 系统主界面为所有功能点的入口点,通过主菜单可快速定位操作项。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分别为 1):仪表盘 2):应用中心 3):策略配置 4):系统管理 2.1.1系统浏览器兼容 支持的浏览器 IE版本IE8至IE11等版本 Chrome 36及以上版本 Google chrome(谷歌 浏览器) Firefox 30及以以上版本 Mozilla Firefox (火 狐浏览器)

气管切开术-急救技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气管切开术-急救技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气管切开术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插入一种特制的套管,从而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相关基础医学知识】 1 气管的解剖特点: 气管由14~17 个半环状的气管软骨环及其间的环状韧带组成。上端于第6 颈椎下缘水平接环状软骨,下端在胸骨角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气管全程以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分为颈、胸两段。气管颈段较短,长约6.5cm,横径为1.5~2.5cm,有5~6 个气管软骨环。该段位置较浅,当头后仰时,则更加突向皮肤表面。当仰头、低头时,该段可向上、下移动1.5cm。当头转向一侧时,该段也随之转向同侧。 气管颈段的前面,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此间隙内有 横行的颈静脉弓)、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颈前部的皮肤较薄,移动度大;皮纹呈横向,手术时,常做横切口,以利愈合,又可使疤痕不显。浅筋膜内含有脂肪,在颈前外侧部脂肪深面有一层菲薄的肌肉称颈阔肌,前正中线上无此肌覆盖。沿前正中线两侧下行有颈前静脉,该静脉行至胸锁乳突肌下份前缘,穿入胸骨上间隙,转向外侧汇入颈外静脉。左、右颈前静脉间有吻合支称颈静脉弓,该弓在胸骨上间隙内横行于颈静脉切迹上方。 颈筋胰(深筋膜)位于浅筋膜和颈阔朋的深面,包绕诸肌和器官、结构。颈筋膜浅层也称封套筋膜,此层筋膜在颈前部左、右汇合参与颈白线的构成。该筋膜在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3~5cm 处分为两层,分别附着于其前、后缘,其间的间隙为胸骨上间隙。 舌骨下肌群位于颈前正中线两侧,分浅、深两层,浅层为胸骨舌骨肌和肩脾舌骨肌,深层为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颈筋膜中层又称气管前筋膜,紧贴舌骨下肌群后方的筋膜,分前、后两层包绕甲状腺,形成完整的甲状腺筋膜鞘。在第2~4 气管软骨环的前方为甲状腺峡部,峡部下方有由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吻合成的网状静脉丛。有时也可存在甲状腺最下动脉,该动脉出现率约为10%。甲状腺峡部有时缺如。气管的两侧为甲状腺侧叶,后方为食管,两者之间侧沟内有喉返神经,后外侧为颈动脉鞘。 【适应症】 紧急气管切开术多用于喉梗阻、昏迷、脑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而导致窒息,或经气管内插管无效的病人。 【操作方法及解剖学要点】 1.部位选择 施行横切口时,在环状软骨下方2~3cm 处,作一长约2~3cm 切口。施行直切口时,自甲状软骨下缘沿颈正中线至胸骨颈静脉切迹。 2.体位:取仰卧头正中位。肩后垫枕,使头尽量后仰。 3.切口的解剖层次结构: 切开皮肤、浅筋膜后,将颈前静脉牵开或切断结扎。可见颈白线,切开并分离两侧的舌骨下肌群,显露甲状腺峡部,向上钩拉,暴露气管。沿正中线切开第3~5 气管软骨环。插入套管并固定。 【临床经验教训】 1.找不到气管:术前将垫枕妥善地放置在肩背部而不是在项部,注意不要使垫枕位置移动,头应后仰并始终保持不偏不斜的正中位置。术中拉钩向两侧拉开时,力量要均匀对称,操作尽量不要离开颈前正中线。2.切口周围皮下气肿:避免在浅筋膜层作过多地分离;切口不宜缝合过紧。 3.纵隔气肿:术中对气管旁组织避免不必要的分离,气管前筋膜与气管最好同时切开,不要分离。 4.气胸:切口不宜过低,在胸骨颈静脉切迹附近撰作时应小心,避免损伤胸膜顶。 5.出血:术中仔细寻我出血点,认真止血。甲状腺峡部切断后应缝扎。在胸骨颈静脉切迹附近操作时应小心,特别在儿童,左头臂静脉可位于该切迹之上方。在胸骨颈静脉切迹处,颈总动脉虽位于气管两树但距气管很近,若病人头部扭转,位置不五,术者粗心大意,则有可能将颈总动脉误认为气管而切开,引起大出血。因此切开前必须仔细辨别,颈总动脉有搏动,而气管则可见气管软骨环。 6.喉狭窄:手术切口不宜过高,应在第2 气笛软骨环以下,绝不能切断环状软骨和第1气管软骨环。

静脉穿刺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静脉穿刺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Venous Puncture 一、目的 1.通过外周静脉穿刺获取静脉血标本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血培养等各项血液化验检查。 建立外周静脉输液通道也需要进行外周静脉穿刺。 2.深静脉穿刺(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或股静脉)目的是在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 情况下获取静脉血标本;也可通过留置导管建立深静脉通道,用于胃肠外营养或快速补液治 疗、经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如Swan-Ganz导管、中心静脉压、电生理)等检查、介入治 疗(如射频消融、深静脉滤网)等。 本章主要介绍经时静脉穿刺和股静脉穿刺留取静脉血标本的方法。 二、适应证 1.需要留取静脉血标本的各种血液化验检查。 2.需要开放静脉通道输液、或进行相关检查的各种情况。 三、禁忌证 穿刺部位有感染为绝对禁忌证。有明显出血倾向者为相对禁忌证。 四、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1)向患者解释静脉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风险; 2)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主要是在穿刺过程中保持穿刺肢体不动。2.材料准备 1)弯盘、无菌注射器(或无菌静脉穿刺针);止血带、试管或真空采 血管;消毒棉签;

2)消毒用品:0.5%碘伏(或2010碘酊,75%乙醇); 3)锐器盒和污物桶。 3.操作者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帽子、口罩; 2)了 解静脉穿刺的并发症(出血),以及预 防和处理措施。 五、操作步骤(一)肘静脉穿刺 1.确定穿刺部位: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暴露前臂和上臂,上臂稍外展,于肘横纹上 方约5cm处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此时,肘前静脉充盈后即明显显现。若患者皮下脂肪较 厚,可通过触摸寻找有明显弹性和张力的部位即为充盈的静脉。 2.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3.穿刺:左手拇指于静脉穿刺部位下端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和中指持针筒,食指固定 针头下座,针头斜面和刻度向上。沿静脉走行,与皮肤成150—300快速刺入皮肤,见到回 血后,将针头再向前送人少许,抽取所需的血样品量。采血完毕后,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拔针并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3—5分钟。4.采血完毕,冲洗掉血渍,将注射器和针头浸泡于消毒液中。 (二)股静脉穿刺 1.确定穿刺部位:患者取平卧位,下肢稍外展,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下方1.5-3.Ocm 处触摸股动脉搏动,其内侧即为股静脉穿刺部位。 2.消毒:术者在患者右侧。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术者左手拇指、食指和食指皮肤。 3.穿刺:左手食指和食指轻轻按压于穿刺点上方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缓慢刺 入,边进针边抽吸。见有静脉血液回流到注射器内,再稍进针、固定,然后抽取所需要的静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电除颤

电除颤 一、除颤的分类 1、同步除颤适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 2、非同步除颤适用于心室颤动、扑动的患者。 二、方法 1、将所有用物携至床旁,查对患者。向神志清的患者、家属说明目的、意义。 2、协助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高流量吸氧。 3、接地线、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并即将选择开关旋至“on”处。 4、解开上衣衣扣,检查并除去金属及导电物质,暴露胸部。导联线连接患者胸前电极,电极应避开除颤部位,做心电监护(心电图)。 5、患者需开放两条静脉通路,以备抢救之用。必要时用安定10-50mg静脉推入。 6、在2个电极板均匀涂上导电糊(也可用盐水垫)。 7、按同步或非同步键,选择电功率。同步一般选择100-200J;非同步选择200J,失败后可重复电击,并可提高电击能量,但最大不超过360J。 8、按下充电开关,注视电功率的增加值,当增加至所需值时,即松开开关,停止充电。 9、任何人、金属等其他导电物质切不可接触患者及床沿。 10、将一电极板纵向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心底部),另一电极板纵向置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心尖部)。 11、操作者双臂伸直,双手用力固定电极板紧贴皮肤,使自已的身体离开

床缘,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放电。 12、放电后立即移去电极,听诊心脏,观察示波屏的心电活动,判断心律是否转为窦性心律。复律失败可加大功率再次除颤,可与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 13、除颤完毕,整理用物,擦净患者皮肤,穿衣盖被,安慰患者,并观察有无合并症发生。 三、注意事项 1、除颤时患者最好放于设备齐全的抢救室或监护室。 2、除颤前应详细检查器械和设备,做好一切准备。 3、电极板放的位置要准确,并应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避免电阻过大灼伤皮肤。 4、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患者及病床,以免触电。 5、对于细颤型心室颤动者,应先进行心脏按压及药物处理后,使之变为粗颤,再进行电击,以提高成功率。 6、电击部位可出现轻度红斑、疼痛,也可出现肌肉痛,约3-5天可自行缓解。若灼伤时,按烧伤护理常规处理。 7、开胸除颤时,电极直接放在心脏前后壁,除颤能量一般为5-10J。 8、观察有无低血压、休克、肺水肿等合并症发生。

产程图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产程图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Partogram 一、目的 1.监护产程:在一张图表上连续记录宫口扩张、胎先露位置、胎心率、宫缩间隔及持续时间等,根据宫颈扩张、先露下降曲线形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形象直观地反映产程进展。 2.界定头位分娩时正常产与难产的界限,及时发现难产倾向,进行适时处理。 3.提高产程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病率及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 二、适应证 产妇临产后即开始产程图的记录。 三、禁忌证 无。 四、操作前准备红蓝笔、直尺、橡皮。 五、操作步骤 注意:操作前再次核对患者。 1.产妇正式进入产程后即开始绘制产程图(图48-1),产程图上的“O”点,为规律宫缩产程开始的时间,并将临产后收集的各项资料详细记录在产程图上。 2.产程图中应用规定的符号显示信息,并连接成线。 要点:由于产程中官口扩张速度在各阶段存在差异,所描绘曲线具有阶段性倾斜上升,呈“S”形。 1)宫口扩张曲线:标记为红色“X”。 2)胎头下降曲线:标记为蓝色“O”。 3.当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大3cm为潜伏期,按官缩强弱每2-4h检查一次,当宫口开大3cm以上为活跃期每1—2h肛,阴查一次直至分娩。 4.附属表格记载检查日期、检查时间、血压、胎心、宫缩等以及其他特殊发现及重要处理。

5.产程曲线的画法有两种 1)交叉型:宫颈扩张曲线自左向右、从下向上;先露下降曲线自左向右,但由上向下 , 两条曲线呈交叉发展(多在第一产程后期交叉,然后又相互分离,直至胎儿娩出)。 2)伴行型:两条曲线走向一致,均自左向右、从下向上。 6.警戒线与处理线:在产程图上官颈扩张3cm处(进入活跃期),与相距4h的宫颈扩张lOcm的标志处画一连接斜线作为警戒线,距警戒线4h处再画一条与之平行的斜线作为处理线,两线之间为警戒区。如产程曲线超过警戒线则有难产可能,曲线进入警戒区应提高 警惕,积极检查可能导致难产的原因并进行处理,经处理后产程曲线仍越过处理线则提示存 在较严重的异常,只可短期观察,若无进展提示难产因素难以克服,应及时结束分娩,不宜久等。 注意:产程图异常可出现在产程的各个阶段,发现产程异常后如何处理对分娩的预后关 系重大。 六、相关知识 1.宫口扩张曲线:潜伏期2—3小时开大lcm,需8小时,最大平均时限16小时;活跃期平均4—8小时,活跃期又分为:加速期需约l小时30分钟,最大加速期需约2小时,减速期需约30分钟。 2.胎头下降曲线:潜伏期胎头下降不明显,活跃期下降加快,平均每小时下降 0.86cm。 要点:产程异常应积极寻找原因,给予纠正治疗;经处理,观察 l-2h.产程仍无进展应 立即决定分娩方式。 3.异常产程曲线 1)潜伏期延长:潜伏期超过16h。 2)活跃期延长:活跃期超过 8h.初产妇活跃期宫口扩张<1.2cm/h,经产妇<1.5cm/h。 3)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2小时官颈扩张不见进展。 4)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初产妇

2018年临床医务人员技能提升培训计划

2018年临床医务人员技能提升培训计划 为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在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治疗为主题的思想领导下,不断提高我院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由医务科具体计划及督查,组织相关培训与考核。特制订为期2个月的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 全院临床医务人员。 二、培训目的: 提高各级临床医务人员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规范临床基本操作流程,强化基本操作技能为目的。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专科理论知识、急救知识技能等。 三、培训内容: (一)基本知识:各专业的临床诊疗常规、抗生素及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合理用血指征等。 (二)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 和急救技术。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简易呼吸机的使用及维护技术,外科洗手及穿脱手术衣。体格检查能力等。 (三)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 核心制度:《合理用血》、《医疗事 故 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使用原则》等医疗文件书写的有关管理规定等。以上内容均为考试和考核内容。 (四)临床医患沟通技巧与人文关怀 四、实施细则: 结合本院医生基础薄弱,专科医院的特点,采用医务人员自学与科室讲座、医院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基础医学理论、专业和急救知识及技术。医务科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及考核,并做好记录。 (一)幵展自学自练:医务人员按照共同科目和专业科目要求进行自 主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二)全院业务学习平均每周一次,结合法律法规以及医疗核心制度,通过培训,进一步拓宽医务人员的视野,医务科通过组织考试、考核来保证培训效果。要求培训参加率为100%,培训后考试合格率100% o (三)培训后各科室根据本科室、本专业特点要求制定训练计划、内 容和考核目标;特别是针对本专业的薄弱环节和人员构成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内容、考核方法等。科内至少每月讲座一次,每月考核一次,培训内容要扎实、深入、夯实效果;医务科根据各科室计划不定期抽查,并在季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