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1(精)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1(精)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1(精)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1(精)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该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刀具、量具的正确使用。其目的如下:

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基本理论,实践知识及有关课程知识,结合生产实习中遇到的具体加工问题,初步掌握设计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机床夹具设计与选型,刀具、量具的正确运用方法。

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机械设计手册,规范及图表资料等技术文件的编写技能;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意识;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这一环节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的,其目的是使同学们进一步掌握该课程。提高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2.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进度表如下:

序号内容时间

(天)

1 明确任务,分析零件图0.5

2 零件的工艺分析,制订工艺路线,编制工艺过程

1 卡片

3 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计算和查表等、0.5

4 拟定夹具方案,绘制夹具草图 1

5 绘制夹具总图及零件图 2

6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

3.设计过程应完成内容:

生产类型:中、小批生产;

设计内容: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工序专用夹具

具体组成:

1 零件图 1张

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张

3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若干

4 机床夹具装配总图 1张

5 夹具主要零件图若干

6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二、具体安排及考核标准

具体要求:

1. 进行课程设计的班级为数控专业(2-12班);

2. 每两人为一组,各班自行分组,抽签选择课题,任课老师备案;

3. 设计过程分阶段进行,任课老师分阶段检查、指导、更正;

4. 设计过程、说明书、图形一律用word存档;

5. 根据模板要求,每一步必须认真完成;

6. 相关资料到图书馆借阅或查阅,所有参数符合标准要求;

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课题后,自行准备所需资料;

第二阶段:按设计步骤要求对各自课题相关内容的编写与计算;

第三阶段:集中编制工艺文件或画夹具零件图和装配图;

具体考核:

课程设计考核分五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课程设计成绩为本门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不再进行期末考试。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考核和成绩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

优秀⑴全面完成设计任务,设计内容正确,设计图纸质量高;

⑵设计说明书内容正确,文字精练、流畅、工整;

⑶设计过程或答辩过程中,能准确回答与设计内容有关的问题;

⑷工作态度认真、严谨、独立工作能力强,模范遵守纪律;

良好⑴全面完成设计任务,设计内容正确;

⑵设计说明书内容正确,表达清楚,书写认真;

⑶设计过程或答辩过程中,能较好的回答与设计内容有关的问

题;

⑷工作态度认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遵守纪律;

中等⑴全面完成设计任务,设计内容正确,设计图纸基本正确;

⑵设计说明书内容正确,表达清楚,书写认真;

⑶设计过程或答辩过程中,经提示基本回答相关的问题;

⑷工作态度认真,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遵守纪律;

及格⑴能完成主要设计任务,质量较差或有较大错误,经启发能予以

纠正;

⑵设计说明书内容有个别错误,书写较草;

⑶设计过程或答辩时,对有些问题的回答出现概念性的错误;

⑷工作态度一般或独立工作能力较差,基本能遵守纪律;

⑴未完成设计任务,或设计质量差并不加以改正;

⑵设计说明书内容有较大错误,或书写非常不认真;

⑶设计过程或答辩时,回答问题出现严重的概念错误,或答不出

来;

⑷工作态度不认真,或独立工作能力差,或不遵守纪律;

3、设计课题:

见附表

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有计划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学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技术决定以及所得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做到使整个设计在技术上是先进的,经济合理,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四、设计内容及设计的一般程序

1.课程设计步骤

⑴确定生产纲领,明确设计任务;⑵零件图的审查及总装图的

分析;

⑶毛坯类型的确定;⑷初拟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⑸确定加工表面总加工余量;⑹确定各主要工序的工序余量;

⑺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⑻确定各工序设备及工艺装备;

⑼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片;

⑽撰写设计说明书;

2.基准定位符号

夹具设计基本步骤

设计内容及设计的一般程序:

1、设计准备:

⑴研究被加工零件,明确夹具设计任务;

⑵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⑶了解所使用的机床的性能、规格和运动情况;

⑷了解零件的投产批量和生产纲领情况收集有关设计资料:

2、总体设计:

⑴选择定位方案,设计定位装置;⑵选择夹紧方案,设计夹紧装置;

⑶其它装置及元件的选择;⑷设计夹具体的结构形式;

⑸绘制夹具草图;⑹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

⑺方案审查与改进设计;⑻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①用双点划线将工件的外形轮廓、夹紧表面、定位表面及加

工表面绘制在各个视图的合适位置上;

②绘出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夹具体和其它装置;

③标注必要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④绘制夹具明细表及标题栏;

3、零件设计:

夹具中的非标准零件要分别绘制零件图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示例(轴类零件)

一、设计任务:

如图所示的某挖掘机减速器中间轴简图。该轴材料为

20CrMnTi,进行渗碳淬火处理,渗碳层深度为0.8~1.2㎜,淬火硬度为HRC58~62。在中批生产条件下制订该轴加工工艺过程。

图5-1 中间轴

二、零件工艺过程分析与计算

(一)、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1、审查图纸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

(1)尺寸精度的分析:

轴类零件的支承轴颈一般与轴承配合,是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为IT5~IT7。如挖掘机减速器中间轴的Φ40k5、Φ50h5、

Φ25h6等;其它尺寸相对而言精度要求低些。

(2)形状精度的分析:

轴类零件的形状精度主要是指支承轴颈的圆度、圆柱度,一般应将其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本例即如此),对形状精度要求高的轴,应在图样

上标注其形状公差。

(3)位置精度的分析:

轴的位置精度主要有轴颈之间的同轴度或跳动度(本例两处对基准A-B 的跳动度0.016),定位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本例Φ25h6轴颈左端面对基准A-B的垂直度0.03),键槽对轴线的对称度等。

(4)表面粗糙度的分析:

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颈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为2.5~0.63,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颈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为0.63~0.16。

3、审查零件材料是否恰当

本例挖掘机减速器中间轴是在高转速、重载荷的条件下工作,选用20CrMnTi 并进行渗碳淬火处理是恰当的,这样做可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

4、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本例挖掘机减速器中间轴的结构工艺性符合要求。

二、毛坯的选择

本例挖掘机减速器中间轴的材料为低合金钢,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零件尺寸相差不大。因此选用Φ55×200圆钢作为毛坯。

三、选择定位基准

选择了定位基准就确定了工件的安装方法。轴类零件的安装应能保证加工后各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较多的表面,以便安装方便、迅速,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一般都选择两顶尖孔作为定位基准。这不仅因各主要表面的设计基准(或工序基准)都是轴的轴线而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也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其次,当不能用顶尖孔定位时(如加工轴的最初工序、加工轴的内表面等),或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时,也可以选择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另外,当加工孔不大的空心轴时,为了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全部外圆表面,还可以选择内孔作为定位基准。选择的定位基准不同,相应的安装方法也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安装方法;

1、用两顶尖安装(图3-2a);

2、用三爪卡盘安装(图3-2b);

3、用三爪卡盘和尾顶尖安装(图3-2c);

4、用带齿顶尖和光滑顶尖安装(图3-2d);

5、用V型块安装(图3-3)。

在采用顶尖孔定位时,为了定位准确,减少定位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顶尖孔应加工精确。由于顶尖孔在许多工序中都要使用,它会磨损、拉毛,以及热处理后的氧化、变形,因此在粗加工、热处理后,或精加工前要修整顶尖孔。(研磨中心孔)

图3.2 轴的几种安装方法

图3.3 V型块装夹铣工件两端

本例挖掘机减速器中间轴的定位基准选择如下:粗加工(加工两端面、打顶尖孔)采用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面(用V型块安装);精加工采用外圆表面和一个顶尖孔作为定位基准面(用三爪卡盘和尾顶尖安装);花键槽的加工和磨削采用两顶尖孔作为定位基准(用两顶尖安装)。

四、拟订工艺路线

根据轴的结构特点,轴的加工主要是用车削和磨削,个别质量要求较高的表面还需要进行光整加工。一般轴类零件加工的典型工艺路线如下:

1、预备加工

轴的毛坯经过热处理和对安装方法进行分析后,就应对轴进行预备加工。预备加工包括校直:对于细长的轴,如果弯曲变形会造成加工余量不足,应进行校直;切断:对于直接用圆钢作毛坯的轴,应切断,对于批量较小的锻件毛坯,因两端有较大的加工余量也必须切断;切端面和打中心孔:对于单件小批生产的轴,可以经

过划线后再切端面和打中心孔,对于成批大量生产的轴,可以采用铣端面打顶尖孔的专用机床进行铣两端面、打两顶尖孔(见图3-2)。

2、粗车外圆、粗加工空心轴的内孔

为了保证轴在车削过程中的刚度,应先车大直径外圆,然后再车小直径外圆。对于空心轴还要粗加工(如钻、镗)内孔。

3、热处理

对质量要求较高的轴,在粗车后应进行正火、调质等热处理,以便消除工件的内应力和提高机械性能。

4、半精车外圆

对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主要表面,需要安排半精车来为精车作好准备,如精车前必要的精度和加工余量等。

5、精车外圆

为了保证定位精度,精车前要修整顶尖孔或改打带保护锥的B型顶尖孔。对一些精度要求更高的主要表面,还必须留有足够的磨削或光整加工余量。

6、粗磨两端轴颈或中间轴颈

当需要更换精基准或提高工件的刚度时,应先把精基准(两端轴颈)和中心架支承表面(中间轴颈)加工出来。

7、粗加工成形表面或非同轴线的表面

轴上的成形表面、非同轴线的表面是指轮齿、花键、螺纹、锥孔和偏心轴颈等表面。

8、加工次要表面轴上的次要表面是指键槽、小孔等表面。

9、热处理对轴上一些要求耐磨的表面进行淬火或渗碳淬火处理。

10、磨削和光整加工

对一些质量要求高的表面(如轴颈、轮齿、花键、螺纹等)还应进行磨削和光整加工。但是磨削前必须进行对淬过火的顶尖孔进行研磨,以消除氧化皮和提高顶尖孔的质量。

11、清洗、检验

轴加工完成后应进行清洗,然后检验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对一些重要的轴必要时还应进行超声波、放射线、磁粉等无损探伤。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零件的技术要求和机械加工经济精度、经济表面粗糙度要求,考虑是中批生产,本例挖掘机减速器中间轴的工艺路线拟订为:下料→热处理→铣两端面打顶尖孔→粗车外圆→精车外圆→铣花键槽→热处理→磨各轴颈外圆→清洗、检验。

五、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刀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1、设备的选择

考虑到本例挖掘机减速器中间轴的外形尺寸(中等轴类零件)、加工精度(最高IT5)、生产类型(中批生产),机床设备选用普通车床、普通磨床、铣端面打顶尖孔的专用机床、花键铣床;工艺装备主要是夹具,本例尽量选用通用夹具如三爪卡盘、顶尖、V型块等。

2、刀具的选择

综合考虑挖掘机减速器中间轴的加工工序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加工表面尺寸、工件材料、加工精度、生产率和经济性,应尽量选用标准刀具。如YT类硬质合金焊接车刀、花键滚刀等。

3、量具的选择

量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生产类型和所要检验的精度。尽量选用通用量具。

六、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1、加工余量的确定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经验估计法、查表法和分析计算法,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查表法。

挖掘机减速器中间轴的加工主要是车削和磨削,根据查表可知:粗车外圆(长度≤200)的加工余量一般为1.5~3㎜;精车外圆(长度≤200)的加工余量一般为0.8~2㎜;磨削外圆的加工余量一般为0.1~0.5㎜。

2、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挖掘机减速器中间轴的外圆加工其设计基准为轴线,定位基准也是轴线,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因此采用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方法。下面以

Φ50h5的加工为例说明。

Φ50h5外圆的加工工艺路线为:粗车→精车→热处理→磨削,毛坯是圆钢,具体确定过程如下(各过程结果见表):

(1)确定各工序余量

根据查表并结合实际加工情况进行修改得各工序余量(公称余量)

(2)计算各工序尺寸(基本尺寸)

(3)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公差

(4)确定各工序的表面粗糙度

工序名称工

序余量

工序

的经

济精

工序尺

工序

尺寸

及公

表面

粗糙度

削.2

h5(0 -

0.011)

50 Φ500

-0.011

Ra=0.4

车.8

h8(0 -

0.046)

50+0.2=5

0.2

Φ50.2

0 -0.046

Ra=3.2

h10(0

-0.12)

50.2+1.8=

52

Φ520

-0.12

Ra=12.5

坯 (+0.2 -0.9) 50+5=55

Φ55+0

.2 -0.9

七、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

1、切削用量的选择

下面仍然以Φ50h5外圆的车削为例说明切削用量的选择。 机床:CA6140

刀具:焊接式硬质合金外圆车刀,刀片材料为YT14,刀杆截面尺寸为16㎜×25㎜,刀具几何参数:

(1)粗车时的切削用量

背吃刀量:取背吃刀量等于加工余量1.5㎜。

进给量:根据工件材料,刀杆截面尺寸,工件直径及背吃刀量,查表得

,按机床说明书选取实际进给量

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可用公式计算得到,也可通过查表得到。现根据已知条件查表得。

根据

和已知条件,计算工件转速

按机床说明书选取实际主轴转速n=560r/min ,为此,实际切削速度为

机床功率校验:切削力

切削功率

从机床说明书可知,车床电动机功率

取机床传动效率,则机床有效功率为

因为,所以机床功率足够。

粗车时的切削用量为:

(2)粗车时的切削用量

背吃刀量:取背吃刀量等于加工余量0.9㎜。

进给量:根据工件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0.4微米,,工件材料为20CrMnTi。查表(预估)得:。按机床说明书选取实际进给量。

切削速度:根据已知条件查表得,再根据和已知条件,计算工件转速

按机床说明书选取实际主轴转速n=900r/min,为此,实际切削速度为

精车时的切削用量为:

2、时间定额的计算

以Φ50h5外圆的粗车为例说明时间定额的计算。

(1)基本时间的计算

(2)辅助时间的计算

辅助时间一般是基本时间的(0.15~0.2),则粗车Φ50h5外圆的基本时间为

作业时间 a

(3)其他时间的计算

布置工作地时间一般按作业时间的2%~7%计算(取4%计算),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一般按作业时间的2%~4%计算(取3%计算),忽略准备终结时间,则其他时间为

12×(4%+3%)=0.84s

粗车Φ50h5外圆的时间定额即单件时间

八、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九、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最佳方案

十、填写工艺文件根据零件的分析结果,编制的工艺过程卡片如下:

夹具设计实例

一、设计任务

如图所示为一连杆的铣槽工序简图。本工序要求铣工件大孔两端面处的八个槽,槽宽10+0.2 0mm,深3.2+0.4 0mm,表面粗糙度Ra3.2um。加工的工艺要求为槽的中心线与两连线成45°±30。上道工序已加工的表面作为本工序的定位基准,即厚度为14.30 -0.1mm,生产纲领为中批生产。

图6-1 连杆

二、设计方案分析过程

1.设计准备:

根据工序图的加工要求,选择卧式铣床,采用三面刃盘形铣刀完成加工,槽宽由

铣刀保证,槽深及角度由夹具来保证。

2.工件的定位方案:

根据连杆槽的工序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工件需完全定位。工件在槽深方向的

工序基准是和槽相连的端面,若以此端面为主要定位基准,可以做到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但这时夹具的定位势必要设计朝下,这会给工件定位、夹紧及装卸带来不便,夹具结构较复杂。如果选择与所加工槽相对的另一端面为定位基准,则引起基准不重合误差,其大小等于工件两端面的尺寸公差0.1mm。由于槽深的公差为0.4mm,估计可以保证精度要求。这样,可用两孔一面定位,操作方便。

槽的角度位置尺寸是45°±30′,工序基准是两孔的连心线,以两孔为定位基准,可以做到基准重合,而且操作方便。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过定位现象,采用一个圆柱销和一个菱形销作定位

元件。由于被加工槽的角度位置以大孔为基准的,槽的中心应通过大孔的中心,并与两孔连线成45°角,因此将圆柱销放在大孔,菱形销放在小孔,如图

图6-2 定位方案图

3.工件的夹紧方案:

根据工件的定位方案,采用大孔端面为夹紧力的作用点,方向朝定位面。

这样的夹紧点选择,接近被加工面,切削过程中不易产生振动,工件变形小。

但对夹紧机构的高度要加以限制,以防止和铣刀刀杆相碰。

该工件较小,为使结构简单,采用手动螺旋压板夹紧。

4.变换工位方案:

考虑到该工件等分数较少,产品批量较小,且角度公差较大,采用在夹具体上装两个相差90°的菱形销,加工完一对槽后,卸下工件,将工件转过90°后套在另一个菱形销上,重新夹紧后加工另一个对槽。

5.刀具的对刀或引刀方案:

用对刀块调整刀具与夹具的相对位置,适用于加工精度不超过IT8级。而该工件的槽深的公关较大,故采用直角对刀块,用螺钉、销钉固定在夹具上,用塞尺调刀。

6.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方式以及夹具的结构:

本夹具通过定向键与铣床工作台的T形槽配合,夹具体上的耳座用螺栓与机床工作台坚固,保证夹具上的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对工作台的进给方向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

7.夹具的精度分析:

本夹具采用一面两销定位方式,定位元件的选择及定位误差分析如下:

⑴两销中心距的尺寸及偏差。已知工件上两孔中心距尺寸为57mm±0.06mm (δLD=0.12),取δLD=δLd/3=0.04,则销距尺寸及偏差为

57mm±0.02mm.

⑵确定圆柱销的直径及偏差。为了减少基准位移误差,考虑到定位销制造时的经济性,可取销径和偏差为

d1=42.6g6=42.6mm-0.009 -0.025

即连杆大孔与圆柱销间的最小配合间隙X1min=0.009mm

⑶确定菱形销的结构尺寸和偏差

菱形销必须满足中心距的补偿量,

补偿量a=

根据JB/8014.1-1995,查得直径为Φ15.3菱形销宽度b=3mm

菱形销定位的最小间隙

菱形销的直径

取公差带为h6d2=15.2690 -0.011=15.3mm-0.031 -0.042

⑷计算定位误差。槽深误差由基准不重合引起,由于槽深公差0.4mm,工件两定位面公差为0.1mm,所以用对刀块及塞尺调整刀具与工件的加工位置,保证槽深。

转角定位误差

结论:采用这种定位方式,可保证此工件加工满足要求8.绘制夹具总图及技术要求如下图

9.绘制零件图,从略。

附表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汇本例题

1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1.1设计资料 1.1.1地形 拟建建筑地形平整 1.1.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①号土层:杂填土,层厚0.5m 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1.2m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ak f 130KPa =。 ③号土层:黏土,层厚1.5m ,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180ak f KPa =。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m ,中密,承载力特征值k 240Kpa a f =。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300ak f KPa =。 1.1.3岩土设计参数 表1.1 地基岩土物理学参数

④细砂21 0.62 -- -- 30 11.6 16 240 ⑤强风化砂 22 -- -- -- -- 18 22 300 质泥岩 1.1.4水文地质条件 1)拟建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 1.1.5上部结构材料 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图如图1.1所示:Array 1.1.6材料 HPB、HPB335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2530 -,钢筋采用235 C C 1.1.7本人设计资料 本人分组情况为第二组第七个,根据分组要求及参考书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及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选用⑦题号B 轴柱底荷载. ①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k K K F 1970KN M 242KN.m,V 95KN ===, 。 ②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k K K F 2562KN M 315KN.m,V 124KN ===,. 持力层选用④号土层,承载力特征值k F 240KPa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 ?500m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外高差450mm 。 1.2独立基础设计 1.2.1选择基础材料 基础采用C25混凝土,HPB235级钢筋,预估基础高度0.8m 。 1.2.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根据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选取。你、 拟建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m 。 取基础底面高时最好取至持力层下0.5m ,本设计取④号土层为持力层,所以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为0.5+1.2+1.5+0.5=3.7m 。由此得基础剖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基础剖面示意图

基础工程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就是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就是全面检验与巩固基础工程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基础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一般形式的基础的设计,进一步理解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设置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对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尽早进入“工程角色”。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反映了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设计资料 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号土层:杂填土,层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kPa。 ●号土层:黏土,层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kPa。 ?号土层:细砂,层厚2、7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 ?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土层 编号土的名称 重度 (kN/m3) 孔隙 比 e 液性 指数 I L 黏聚力 c(kPa) 内摩擦 角 (°) 压缩模 量Es (MPa) 标准 贯入 锤击 数N 承载力 特征值 f ak(kPa) 杂填土18 粉质黏土20 0、65 0、84 34 13 7、5 6 130 ●黏土19、4 0、58 0、78 25 23 8、2 11 180 ?细砂21 0、62 30 11、6 16 240 ? 强风化砂 质泥岩 22 18 22 300 (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 5、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室外 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如图1、1所示。 图1、1 柱网平面图 6、上部结构作用

课程设计范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题 目:姓 名: 网上选课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专 业: XXX 、XXX 、XXX 班 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0905091 周 蓓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

1 系统简介 1.1 系统基本功能描述 网上选课系统是依据大学的选修课的网上申请和管理需求而进行设计的,目的是实现选修课的网上设置、申请功能。 ……[对系统功能进行简要的叙述] 1.2 系统需求分析 通过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系统中有三类用户: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各类用户的具体描述如下: (1)管理员 描述:管理员维护整个系统,包括设置选课时段,选课前学生不可登录;选课结束,学生只可查询,管理员对选课结果进行统计;查询选课情况,对学生的选课申请进行处理,进行用户管理;限制最大选课人数;排课、发布选课信息;数据备份和恢复等。 (2)教师 …… (3) 学生 …… 1.2.1 业务流程分析 (1) 网上选课系统总体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

系统管理员 排课 选课 登录 登录 登录 学生 教师 学生选课信 息 排课信息 教师反馈 选课公告 与排课相关的信息 图1-1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图 (2) 登录子系统主要验证不同的用户身份并取得不同的用户权限,进行不同的系统操作。其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

图1-2 登录子系统业务流程图 (3) 排课子系统主要完成设置选课时段、限制最大选课人数、排课并检测排课冲突、发布选课信息等功能。其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

图1-3 排课子系统业务流程图 (4)选课子系统主要完成面向学生的选课功能,包括查询课程信息、提交选课申请、撤销申请、查询选课情况等。其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例题范本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 设计例题

1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1.1设计资料 1.1.1地形 拟建建筑地形平整 1.1.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①号土层:杂填土,层厚0.5m 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 1.2m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 ak f 130KPa =。 ③号土层:黏土,层厚 1.5m ,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 180ak f KPa =。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m ,中密,承载力特征值k 240Kpa a f =。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 300ak f KPa =。 1.1.3岩土设计参数 表1.1 地基岩土物理学参数

② 粉质粘土 20 0.65 0.84 34 13 7.5 6 130 ③ 黏土 19.4 0.58 0.78 25 23 8.2 11 180 ④ 细砂 21 0.62 -- -- 30 11.6 16 240 ⑤ 强风化砂质泥岩 22 -- -- -- -- 18 22 300 1.1.4水文地质条件 1) 拟建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 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 。 1.1.5上部结构材料 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 ?500m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网布置图如图1.1所示: 1.1.6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2530C C -,钢筋采用235HPB 、HPB335级。

1.1.7本人设计资料 本人分组情况为第二组第七个,根据分组要求及参考书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及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选用⑦题号B 轴柱底荷载. ①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k K K F 1970KN M 242KN.m,V 95KN ===, 。 ②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k K K F 2562KN M 315KN.m,V 124KN ===,. 持力层选用④号土层,承载力特征值k F 240KPa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 ?500m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 1.2独立基础设计 1. 2.1选择基础材料 基础采用C25混凝土,HPB235级钢筋,预估基础高度0.8m 。 1.2.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根据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选取。你、 拟建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m 。 取基础底面高时最好取至持力层下0.5m ,本设计取④号土层为持力层,因此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为0.5+1.2+1.5+0.5=3.7m 。由此得基础剖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资料 二、独立基础设计 1、选择基础材料 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3、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5、验算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 6、计算基底净反力 7、验算基础高度 8、基础高度(采用阶梯形基础) 9、变阶处抗冲切验算 10、配筋计算 11、基础配筋大详图 12、确定A、B两轴柱子基础底面尺寸 13、设计图纸(附图纸) 三、设计技术说明及主要参考文献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3号题○B轴柱底荷载: ○1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F K=1720(1677)KN,M K=150(402)KN·m,V K=66(106)KN。 ○2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F=2250KN,M=195KN·m,V=86KN。 持力层选用○4号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二、独立基础设计 1.选择基础材料 基础采用C25混凝土,HPB235级钢筋,预估基础高度0.8m。 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根据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选取。 ①号土层:杂填土,层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kPa。 ③号土层:粘土,层厚1.5m,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kPa。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3.0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很厚,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 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取基础地面高时最好至持力层下0.5m,本设计取○4号土层为持力层,所以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地面为0.5+1.2+1.5+0.5=3.7m。由此得到基础剖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建筑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实例

目录 一、编制说明 (2) 二、单项工程预算汇总表 (3) 三、单位工程预算汇总表 (3) 四、分部分项工程量计价 (4) 1、工程量计价的含义 (4) 2、分部分项工程量计价表 (4) 五、综合单价分析 (13) 1、综合单价分析的含义 (13) 2、综合单价分析的计算公式 (13) 3.综合单价分析表(举例) (13) 4.综合单价分析表 (18) 六、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25) 1、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一) (25) 2、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二) (25)

七、规费及税金计价表 (26) 八、工料分析 (28) 1.工料分析的含义 (27) 2、工料分析表 (27) 3.工料分析汇总表 (33) 九、工程量计算书 (34) 一、编制说明 1、工程概况: (1)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本工程为公共建筑,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 (3)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地上两层。该工程为三级抗震。总建筑面积为758m2。 (4)本工程施工地形平坦,土质较好。常年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施工时可考虑为二类干土。 (5)重要性类别:丙类,地基基础等级:丙级 (6)本工程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2、设计说明:

(1)基础为550mm高C30柱下独立基础,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M10水泥砂浆砌基础墙,60厚水泥砂浆墙基防潮层。 (2)墙身:外墙墙体材料采用MU10级非承重页岩模数转,内墙采用A5级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厚外墙是240mm,内墙是 以下墙体均采用MU15级混凝土普通砖,M10级水泥砂浆砌筑。 (3)楼地面及屋面做法、屋顶抹灰、踢脚线、外墙装饰、内墙抹灰做法见施工图纸。 3、环境保护要求:必须符合当地环保部门对噪音、粉尘、污水、垃圾的限制或处理的要求。 4、本工程预算按包工包料承包方式。 5、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2)《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表》(上、下) (3)《江苏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项目指引》 (4)《南京市建筑材料价格信息》(2011年11月) 二、单项工程预算汇总表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制药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 3.6万吨/年氯苯车间分离工段工艺设计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 专业班级:制药071班 学号: 5 8 0 1 3 0 7 0 3 0 学生姓名:晏金华 起讫日期:2010-10-25—2010-12-20 指导教师:杜军职称:副教授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说明 1.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 2.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3.本任务书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课程 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 风;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查阅资料、运算和绘图等)的能力及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得到工艺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 2.在课程设计期间,要求学生遵守设计纪律和考勤制度。 3.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严格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 态度,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设计任务书,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学生所完成的设计,应体现设计方案正确、工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并参考文献资料,结合生产实际,尽可能吸收最新科技成果,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争取使设计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二)课程设计内容—1万吨/年氯苯车间反应工段工艺设计 1.设计说明书内容 (1)总论 ①设计依据;南昌市东北郊xx厂,厂内现有氯碱车间,可提供Cl ;且具备 2完善的公用工程系统。即可供最低-15℃冷冻盐水,20℃(平均)工业上水及 0.6MPa的蒸汽。 ②氯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用途),国内外氯苯生产发展概况; ③氯苯生产方法简述及论证; ④生产流程的选择及论证: (2)产品规格,主、辅原料规格及来源情况 (3)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按生产工艺流程说明物料经过工艺设备的顺序及生成物的去向,物料输送及贮备方式,同时说明主要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配料比等。 (4)物料衡算 ①根据生产规模及其特点确定年生产时间(h)、单位时间产量及计算基准; ②物料衡算:选定计算方法,对车间所有有变化的过程及设备(或系统),按一定顺序和计算步骤,逐个进行物料衡算,确定每股进、出料的组分、流量及百分比含量。要求及时整理计算结果,对每个过程设备列物料平衡表。 (5)列表: ①工艺条件一览表; ②生产控制一览表; 2. 图纸内容及张数:反应工段工艺流程图,1张

基础工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设计题目: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年级:2009级 姓名:李涛 学号:20090710149 指导教师:李文广 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011 年12 月15 日 目录 1、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资料 2、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2.1 基础设计材料 2.2 基础埋置深度选择 2.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4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5 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2.6 基底净反力的计算 2.7 基础高度的确定 2.7.1 抗剪验算 2.7.2 抗冲切验算 2.8 地基沉降计算 2.9 配筋计算 3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4《规范》法计算沉降量 5地基稳定性验算

5 参考文献 6设计说明 附录 基础施工图 一、基础设计资料 2号题 B 轴柱底荷载: ①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KN F k 1615=,m KN M k ?=125,KN V k 60=; ② 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KN F 2099.5=,m KN M ?=162.5,KN V 78=。 持力层选用4号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240=ak f kPa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500 m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 二、独立基础设计 1.选择基础材料:C25混凝土,HPB235钢筋,预估基础高度0.8m 。 2.基础埋深选择:根据任务书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 第一层土:杂填土,厚0.5m ,含部分建筑垃圾; 第二层土:粉质粘土,厚1.2m ,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 ak f = 130kPa 第三层土:粘土,厚1.5m , 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 ak f = 180kPa 第四层土:全风化砂质泥岩,厚2.7m ,承载力特征值ak f = 240kPa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m 。 取基础底面高时最好取至持力层下0.5m ,本设计取第三层土为持力层,所以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为m 3.75.15.02.15.0=+++。由此得基础剖面示意图如下: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柱下 独立基础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罗晓辉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方案。 材料采用C25,基底设置C15、厚度100mm 的混凝土垫层;配筋采用Ⅱ级普通圆钢筋。承受轴心荷载的基础底板一般采用正方形,若偏心荷载则采用矩形底板,其长宽比采用。设计计算内容: (1)在不考虑地基处理和角、边柱的影响时,中柱按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基础底面积是否满足沉降要求 (2)若通过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深度从基础底面以下内),使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达到160kPa ,进行如下设计计算: 1)根据地基强度确定中柱、角与边柱的(角与边柱需考虑100kN·m 的力矩荷载。力矩作用方向根据右手螺旋法则确定,且指向柱网平面惯性轴)柱下基础底面尺寸; 2)基础配筋、冲切验算; 3)完成有关计算部分的计算简图、基础配筋图等。 二、不考虑地基处理和角边柱影响中柱的沉降验算 不考虑地基处理和角、边柱的影响时,中柱按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基底面积是否满足沉降要求 (1)按承载力确定基础尺寸 由勘察报告可知,基础的埋深为,持力层为粘土层。地基承载力kPa f k 100 。 对埋深进行修正:

设杂填土的重度为3/18m kN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3/194.2)4.024218(m kN m =?+?=γ 中柱承受轴心荷载,基础底板采用正方形。 m b d f F b A G a k 198.4,4 .22054.1501807 2≥?-=-≥ =γ,取b=, (2)基底压力的计算 基底压力:kPa A G F p 64.1452 .42.44 .22.42.4181807=????+=+= 基础以上土的平均重度:3/194 .224 4.0182m kN m =?+?=γ 基底平均附加应力:kPa p p ch 04.1004.21964.1450=?-=-=σ m b b z n 89.9)2.4ln 4.05.2(2.4)ln 4.05.2(=?-?=-=,取10m 。 表1 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量 (3)基础的最终沉降量: 由《规范》,体型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量为200mm, 不满足要求。

课程设计案例(供参考)

课程设计案例 一.推荐理由 本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建立在《机械原理》、《过程原理及设备》和《机械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涉及面广。在强调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 这是本专业学生第一次尝试独立设计,是第一次将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设备设计工作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今后专业有较深的影响。 二.案例详细说明 1.概述 本案例,要求学生进行一台换热器的设计和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应用《过程原理及设备》中知识,对换热器的热工进行计算,确定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了,应用《机械设计》等相关知识,对换热器的结构和强度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采用CAD制图,进行全面掌握材料、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2.教学的目标和能力要求 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过程装备的设计有一完整、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计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得到系统的训练,培养综合设计的能力。 能力要求:要求学生从某一功能与原理出发,拟定所要设计的设备方案,能进行相关的设计计算,绘设备总图及部分零件图,编写相关计算说明书。能应用CAD进行机械制图。 3.设计任务 (1)设计题目: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四) (2)设计任务及条件 ?使煤油从150℃冷却到40℃,压力0.1MPa; ?冷却剂为水,水压力为0.3MPa。 ?处理量为24t/h。 (3)设计内容 ?合理的参数选择和结构设计: ?传热面积;管程设计包括:总管数、程数、管程总体阻力校核;壳体直径; 结构设计包括流体壁厚;主要进出口管径的确定包括:冷热流体的进出口 管传热计算和压降计算,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目录 1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地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岩土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水文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上部结构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7本人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独立基础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选择基础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层编号土的 名称 重度γ 3 m KN 孔隙 比e 液性 指数 I l 粘聚 力c KPa 内摩 擦角 ? () 压缩模量 (pa) s E M 标准 贯入 锤击 数N 承载力 特征值 () ak f kPa ①杂填 土 18 -- -- -- -- -- -- -- ②粉质 粘土 20 0.65 0.84 34 13 7.5 6 130 ③黏土19.4 0.58 0.78 25 23 8.2 11 180 ④细砂21 0.62 -- -- 30 11.6 16 240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号土层:杂填土,层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kPa。 ●号土层:黏土,层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kPa。 ?号土层:细砂,层厚2.7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 ?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重度 4、水文地质条件 (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 5、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如图1.1所示。 图1.1 柱网平面图 6、上部结构作用 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1.2所示,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1.3所示。 表1.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7、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钢筋采用HPB300、HRB335级。 二、设计分组 根据以上所给设计资料及学生人数,将学生划分为2组。分组示意如下: 第1组,共10人,基础持力层选用●号土层,设计A轴柱下独立基础。 第2组,共10人,基础持力层选用?号土层,设计A轴柱下独立基础。 第3组,共10人,基础持力层选用●号土层,设计B轴柱下独立基础。 第4组,共10人,基础持力层选用?号土层,设计B轴柱下独立基础。 第5组,共10人,基础持力层选用●号土层,设计C轴柱下独立基础。 第6组,共10人,基础持力层选用?号土层,设计C轴柱下独立基础。 三、设计要求 每人根据所在组号和题号,完成指定轴线的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对于另外两根轴线的基础,只要求根据所给荷载确定基础底面尺寸,以便画出基础平面图。要求分析过程详细,计算步骤完整,设计说明书面报告的编写应具有条理性,图纸整洁清晰。 四、设计内容 (1)设计柱下独立基础,包括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底面尺寸,对基础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确定基础高度,进行配筋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地基沉降计算,编写设计计算书。 (2)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独立基础大样图,并提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五、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深度。 (2)确定基础底面尺寸,验算地基承载力 (3)对基础进行抗冲承载力验算,确定基础高度。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范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报告 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班级:信息1101 :刚 学号:1125486514 成绩:优 评语:该课程设计详述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结构清楚,格式能够按照要求完成;重点容叙述较好,容较全面;整体设计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但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年月日

一、课程学习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学习容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和设计主要是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规划 第二阶段:系统分析 第三阶段:系统设计 第四阶段:系统实施 第五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 1、系统规划阶段 该阶段是将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信息、提供这些必须信息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等诸要素集成的信息系统方案,是面向组织息系统发展远景的系统开发计划。鉴于在实践中选题“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其系统规划阶段是针对酒店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为提高酒店信息管理水平,制定一个较为科学的信息系统开发规划。 其主要任务是在开发环境的调研基础之上,确定酒店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向、系统需要达到的目的,制定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政策和策略,做出人力、财力和物资的总体安排,制定来发活动的进度安排,制定MIS系统的总体结构,以确保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下调行,避免开发的孤立性和重复性,同时预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明确系统今后的发展、研究方向和准则。从战略角度为系统开发

河北科技大学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剖析复习过程

化工工艺与化工设计概论 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四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初步设计系别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名曹泽众 学号100101401 指导教师刘洪杰孙立明赵瑞红

目录 1.前言 (2) 2.工艺原理 (2) 3.工艺条件 (2) 4.设计规模及设计方案的确定 (3) 5.工艺流程简述 (4) 6.主要设备的选择说明 (4) 7.对本设计的综述 (4) 第一章变换工段物料及热量衡算 (6) 第一节变换炉物料及热量衡算 (6) 第二节主要设备的物料与热量衡算 (15) 第二章设备的计算 (17) 主要设备一览表................................................‥ (25)

前 言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化学肥料的生产。合成氨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化工生产工艺。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分为:原料气的制取;原料气的净化与合成。粗原料气中常含有大量的C ,由于CO 可使氨合成触媒中毒,必须进行净化处理,所以,变换工段的任务就是,使co 转化为易于清除的CO 2和氨合成所需要的H 2。因此,CO 变换既是原料气的净化过程,又是原料气造气的继续。最后,少量的CO 用液氨洗涤法,或是低温变换串联甲烷化法加以脱除。 变换工段是指CO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在合成氨工艺流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艺原理: 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式为: CO+H 2O=CO 2+H 2+Q (1-1) CO+H 2 = C+H 2O (1-2) 其中反应(1)是主反应,反应(2)是副反应,为了控制反应向生成目的产物的方向进行,工业上采用对式反应(1—1)具有良好选择性催化剂,进而抑制其它副反应的发生。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是一个可逆的放热反应,反应热是温度的函数。变换过程中还包括下列反应式: H 2+O 2=H 2O+Q 工艺流程的选择 合成氨变换工艺发展至今,工艺主要有4种:全中变、中串低、全低变和中低低。对于每一种变换工艺,由于采用不同的热回收方式而使变换工艺的流程及设备结构有所不同。 合理选择变换工艺应考虑一下因素:半水煤气、水和蒸汽的质量,半水煤气中硫化氢的质量;变换气中CO 含量要求;对变换后续工段的影响;企业现有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 本设计采用全低变流程。 变换炉的段间降温方式有:半水煤气冷机降温、水冷激降温和蒸汽冷激降温。由于水的蒸发潜热大,少量的水就能达到降温的目的,用它降温既方便又灵敏,另外,由于水冷激降温是将气体的显热转变为蒸汽的潜热,降温后系统内总的热负荷并没有增加多少,相应的系统阻力也变化较小。所以,本次设计变换炉段间降温方式采用水冷激降温。 工艺流程简述 下边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实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赫夫曼编码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学号:051007222 学生姓名:牛志远 指导教师:王亚楠 完成日期:2007年2月1日

一.需要分析 赫夫曼编码 自己找一篇不少于100个单词的英文文章,分析该文章中每一个字符的出现概率(包括标点符号,区分大小写),根据分析结果对文章中每一个字符进行赫夫曼编码,并将编码原则存储于一个独立的文本文件中。最后,根据这个编码原则,将英文文章转换为01串存储于一个文本文件中。 如:英文文章为aaabbc 则编码规则为a-----0 b-----10 c-----11 英文文章将被转化为000101011 有能力的同学应该再编写一个解码程序,这个就不统一要求。 二.概要设计 1.系统运行时,将有ifstream fs("n.txt")句生成一文本文件,用于存放要编码的英文文章。 2.然后,将有fs.get(c)语句从文章中逐个读入字符,其字符的ASCII码值将存入int w2[128]的对应下标中,且对应w2[i]的值加1。之后,将ASCII 码值及对应字符出现次数记录于一动态分配的机构体tongji数组*w中。 3.然后,将调用赫夫曼编码函数HuffmanCoding(HT,HC,w,n)对文章中出现的字符进行编码,并将结果存于数组HC[]中。 4.有ofstream fp("code.txt")打开勇于存储编码后的文章。 5.对01码的解码程序将有函数Decoding()执行。 三.详细设计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_NUM 100000 #include typedef struct{ int index;//用于记录字符的ASCII码 int frequent;//用于记录字符出现的次数 }tongji;//该结构体用于对统计文章中字符出现的次数,及该字符对应的整数值(用于字符与编码的转换) typedef struct{ unsigned int weight; unsigned int parent,lchild,rchild; }HTNode,*HuffmanTree;//动态分配数组存储赫夫曼树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范例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黔化升061 姓名:唐尚奎 指导教师:王瑾老师 设计时间: 2007年1月 前言 在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诸如吸收、解吸、精馏、萃取等单元操作中,气液传质设备必不可少。塔设备就是使气液成两相通过精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和传热目的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 塔设备一般分为级间接触式和连续接触式两大类。前者的代表是板式塔,后者的代表则为填料塔,在各种塔型中,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筛板塔与浮阀塔。 筛板塔在十九世纪初已应用与工业装置上,但由于对筛板的流体力学研究很少,被认为操作不易掌握,没有被广泛采用。五十年代来,由于工业生产实践,对筛板塔作了较充分的研究并且经过了大量的工业生产实践,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筛板塔和泡罩塔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生产能力大于10.5%,板效率提高产量15%左右;而压降可降低30%左右;另外筛板塔结构简单,消耗金属少,塔板的造价可减少40%左右;安装容易,也便于清理检修。本次设计就是针对水乙醇体系,而进行的常压二元筛板精馏塔的设计及其辅助设备的选型。由于此次设计时间紧张,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遗漏谬误之处,恳切希望各位老师指出,以便订正。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二、方案选定 三、总体设计计算-------------------------------05 3.1气液平衡数据------------------------------ 05 3.2物料衡算------------------------------------- 05 3.3操作线及塔板计算------------------------- 06 3.4全塔Et%和Np的计算----------------------06 四、混合参数计算--------------------------------07 4.1混合参数计算--------------------------------07 4.2塔径计算--------------------------------------08 4.3塔板详细计算-------------------------------10 4.4校核-------------------------------------------12 4.5负荷性能图----------------------------------14 五、筛板塔数据汇总-----------------------------16 5.1全塔数据-------------------------------------16 5.2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数据-------------------17 六、讨论与优化-----------------------------------18 6.1讨论-------------------------------------------18 6.2优化--------------------------------------------18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模板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参考例题题目: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XXXXXXXXXXXXXXXX学院 2018年10月23日

独立基础课程设计实例 取任务书中题号9 A 轴荷载作为实例,说明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 一、设计资料 9号题 A 轴柱底荷载: ①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KN F k 1534=, m KN M k ?=335, KN V k 109=;· ② 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KN F 1995=,m KN M ?=425,KN V 142=。 持力层选用③号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 180 =ak f kPa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500 mm ,室外地坪 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 二、独立基础设计 1.选择基础材料:C25混凝土,HPB235钢筋,预估基础高度0.8m 。 2.基础埋深选择:根据任务书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 第一层土:杂填土,厚0.5m ,含部分建筑垃圾; 第二层土:粉质粘土,厚1.2m ,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ak f = 130kPa 第三层土:粘土,厚1.5m , 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ak f = 180kPa 第四层土:全风化砂质泥岩,厚2.7m ,承载力特征值 ak f = 240kPa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m 。 取基础底面高时最好取至持力层下0.5m ,本设计取第三层土为持力层,所以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为m 2.25.02.15.0=++。由此得基础剖面示意图如下: 图1基础剖面示意图 3.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 f 根据粘土58.0=e , 78.0=L I ,查表2.6得 3.0=b η,6.1=d η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3 /23.162.25 .04.92.0)1020(1205.018m KN r m =?+?-+?+?=

VF6.0课程设计实例

VF6.0课程设计实例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庄元裕 [摘要]学习VF6.0的最终目的是开发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本课程主要以VF6.0表单设计开发一个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简单介绍如何设计数据库、表单、报表等,最后连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 [关键词]VF6.0,应用程序,开发。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实用的系统,它是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好帮手。本课程设计的作用不 仅是在制作一个学生管理系统,其根本的作用是利用它作为学习Visual Foxpro6.0课程设计的基础。本 课程设计主要以VF6.0表单设计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不但通过表单向导进行开发,而且结合 自己引入数据编辑控件进行数据表单窗体的设计和数据录入。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以更进一步清楚数据库表 单设计是如何实现的,掌握它可以设计出自己满意的应用程序。 二、系统功能设计 在本系统的表单设计制作中,我们将利用数据表单向导及数据操作组合控件实现其对数据表中记录 的录入、编辑、查询、删除和表单浏览、报表打印等功能。系统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三、创建项目管理文件 无论创建项目、程序、数据库或数据表,都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就是对自己的项目应该 有所归纳,需要用一个完整的文件夹保存该项目的各种类型的文件。第一步:在硬盘上建一个目录,如d:\xsgl。第二步:启动foxpro系统,建一个项目管理器,存在上面的目录里,管理器的名称叫“学生管理”,如图1.1所示。

四、数据库及数据表的设计 与任何应用系统一样,我们首先要设计数据表的结构,并将其结构通过创建数据表加以实现。数据表的结构如下: 建立数据库及表的操作如下: 1.选择项目管理器中的“数据”。 2.选择数据中的“数据库”。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题名称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教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概述 (6) 2.1乙醇的性质及质量标准 (6) 2.1.1物理性质 (6) 2.1.2化学性质 (6) 2.1.3生化性 (6) 2.1.4质量标准 (6) 2.2乙醇生产的意义及发展史 (7) 2.2.1乙醇生产的意义 (7) 2.2.2乙醇生产的发展 (7) 2.3乙醇的应用领域 (8) 2.4主要生产工艺 (8) 2.5 乙醇发酵常用的微生物 (10) 3 乙醇发酵工艺 3.1 乙醇发酵分类 (10) 3.2 操作要点 (12) 3.3 结果 (12) 4 参考文献 5 感谢

1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精细化工是化学或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之后,把基础知识用于具体化工生产的一个专业体现。而精细化工课程设计是继前面专业课之后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化工类人才培养中进行的一次实践,它犹如学生搞毕业设计那样的一次“预演习”,无疑对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设计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一些毕业前只搞毕业论文不搞毕业设计的学生,是使他们得到工程师训练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以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化妆品、抗静电剂、热稳定剂、纳米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等精细化工研究领域为基本方向,相应的组别选择相应的方向中具体的精细化学品作为设计目标,进行合成设计。 设计题目举例:

1.3 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对所选择的设计目标做出文献综述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要求为: 1、查阅至少四篇相关文献,写出文献综述,并设计相应的设计方案; 2、设计方案要求画出具体的设计工艺及参数,要求工艺及方案合理可行; 3、课程设计期间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1.4 设计数据基础 可查相关教材或工具手册 1.5 工作计划 1、领取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3天); 2、确定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工艺设计(5天); 3、校核验算,获取最终的设计结果(2天);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绘制工艺流程图(3天)。 1.6设计成果要求 1、通过查阅资料、设计计算等最终提供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电子稿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