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

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

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三、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答案:3 2 5 1 4

②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

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

(1)Aa ______ (2)AaBb _______

(3)AAa _______ (4)AaaBbb _______

(5)AAAaBBbb _______ (6)ABCD ______

答案:2 2 3 3 4 1

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四、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多倍体育种:

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2、单倍体育种:

方法:花粉(药)离体培养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

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ddrr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DRR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dRR ,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缺点: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

附:育种方法小结

第三节人类遗传病

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

●遗传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

●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二、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三、人类遗传病类型

(一)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3、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

4、类型: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伴X隐:色盲、血友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酮尿症(二)多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常见类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2、类型:

常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

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

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

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

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五、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注意事项:

1、调查遗传方式——在家系中进行

2、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在广大人群随机抽样

注:调查群体越大,数据越准确

六、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需要测定22+XY共24条染色体

打印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1)内因:DNA自我复制过程中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 (2)外因 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r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细菌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没有以上因素的影响,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发生频率比较低,这些因素只是提高了突变频率而已。 3、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1.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2.类型: 缺失:染色体某一片断缺失 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断 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断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断位置颠倒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二章专项练习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二章专项练习-------二 一、选择题 1、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促进马铃薯发芽 B.果实发育过程只受生长素和乙烯调节 C.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D.根具有向地性是由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长得快 3、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能直接参与代谢B.产生激素的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 C.有的激素是蛋白质或RNA D.激素对生物的作用都表现两重性 4、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收块放在下端;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收块甲和接收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5、下图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示意图。对这一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肝细胞中胆固醇水平很高 B.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有缺失 C.该病可能会引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D.该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6、下列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 B.通过注射青霉素来抑菌属于被动免疫 C.胰岛素能促进有关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D.肌细胞膜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也是一种通道蛋白 7、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五章测试题

高二生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一条多肽链中有10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多肽链的信使RNA分子和用来转录该信使RNA分子的基因中,分别至少要有碱基多少个( ) A.1000和2000 B.2000和4000 C.3000和3000 D.3000和6000 2.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 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3.下列哪一组物质是RNA的组成成分() 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C.核糖、碱基和磷酸 D.核糖、嘧啶和核酸 4.DNA转录形成的mRNA从细胞核中出来进入细胞质中,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 A.6层 B.4层 C.2层 D.0层 5.某基因中含有1200个碱基对,则由它控制合成的含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最多含有肽键的个数是() A.198个 B.398个 C.400个 D.798个 6.在下列细胞结构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 C.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高尔基体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7.有丝分裂间期由于某种原因DNA复制中途停止,使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少若干基因,这属于 (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D.基因的自由组合 8.若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甚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9.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则 A.赖氨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10、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①染色体②中心体③纺锤体④核糖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如图所示,给以适宜的条件各试管均有产物生成,则能生成DNA的试管是()

高中 生物 必修二 第五章练习题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等位基因的产生,发生在() A、基因重组过程中 B、基因突变过程中 C、染色体变异过程中 D、可遗传变异过程中 2.基因突变导致的变化是() A、遗传信息的改变 B、中心法则的改变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改变 D、DNA空间结构的改变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根本原因是() A、红细胞形状异常 B、食物中缺少铁与蛋白质 C、血红蛋白分子多肽链上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 D、控制合成血红蛋白分子的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4.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基因分离 D、染色体变异 5.同一品种的水稻,有部分植株仅仅由于肥料充足而出现穗大粒多的性状,引 起这种性状变异的原() A、基因突变 B、环境条件的改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6.下列不能传递到后代的变异是() A、安康羊的短腿性状 B、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C、通过杂交重组在一起的优良性状的组合 D、由于水肥充足而造成的小麦粒大粒多的性状 7.一对父本和母本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个体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分离 D、染色体变异 8.若生物体的DNA分子增加了一个碱基对,这种变化属于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自由组合 9.在有性生殖中可能出现,在无性生殖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 D、染色体变异 10.辐射污染往往导致许多人患上癌症,其主要的病理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测试题(精选)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测试题(精选)

————————————————————————————————作者:————————————————————————————————日期:

第5章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原创题)2011年8月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点燃圣火,年轻的体育健儿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对运动员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发展力量,但是并不能传递给下一代,原因是( ) A.肌细胞不能携带遗传信息 B.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遗传 C.生殖细胞没有携带全套遗传信息 D.DNA碱基序列不因锻炼而改变 2.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D.基因结构中某一碱基对的替换必然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表现型 C.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 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4.在自然界中,生物变异处处发生,下面是几个变异的例子:①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具有不死性的癌细胞;②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活细菌;③某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上述四种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改变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环境改变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环境改变 5.图1显示出某物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图中字母所示)。试判断图2列出的(1)、(2)、(3)、(4)四种变化依次属于下列变异中的( )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试题及详细答案解释及答题卡

第二章综合检测题 姓名:座位号: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 B.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 C.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能写字能看书看报,其受损部位是语言中枢的S 区 2.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 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 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 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 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 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 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 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3.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 4.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 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 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 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 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

逐渐恢复 5.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 件反射 6.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 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了(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的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7.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 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8.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 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1=b1,a2=b2 B.a2b1,a2>b2 D.A、B两项均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67分)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易发生在() 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 B.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 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2.将普通小麦的子房壁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 A.单倍体B.二倍体 C.三倍体D.六倍体 3.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③常染色体病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B.④①② C.③①②D.③②① 4.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淀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5.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识的是() A.调查的人群要随机抽取 B.调查的人群基数要大,基数不能太小 C.要调查群体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 D.要调查患者至少三代之内的所有家庭成员 6.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A.N/4 B.N/8 C.N/6 D.0 7.当牛的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A.DNA的解旋B.蛋白质的合成 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 8.将一粒花药培育成幼苗,对它的茎尖用秋水仙素处理,长大后该植株能正常开花结果。该植株下列细胞中哪一细胞与其他三种细胞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A.根细胞B.种皮细胞 C.子房壁细胞D.果实细胞 9.基因型为AaBbC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小麦,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用秋仙素处理后的成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A.1种,全部B.2种,3∶1 C.4种,1∶1∶1∶1 D.4种,9∶3∶3∶1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4、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静息电位):外正负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动作电位):外负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性 4、传导特征 ①完整性: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下发生功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②双向性: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双向传导) 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绝缘性。传导的绝缘性能使神经调节更为专一而精确。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曾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9~12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着传导兴奋的能力。因此与突触的兴奋传递相比,神经纤维是不容易疲劳的。 5、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 (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习题)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⑴症状 ⑵病因基因中的碱基替换 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 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 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1、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 ⑴诱发突变(外因)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 ⑵自然突变(内因) 2、基因突变的特点 ⑴普遍性 ⑵随机性 ⑶不定向性 ⑷低频性 ⑸多害少利性 3、基因突变的时间 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进化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的概念 随机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基因重组的类型 交换重组(四分体时期) 3.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 4.基因重组的意义 四、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猫叫综合征) 1、概念 缺失 2、变异类型重复 倒位 易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组的概念及特点 2.常见的一些关于单倍体与多倍体的问题 ⑴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是一倍体吗? (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是一倍体。) ⑵二倍体物种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 色体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对,因为在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⑶如果是四倍体、六倍体物种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

【范文】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4、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性 4、传导特征 ①完整性: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

下发生功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②双向性: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双向传导) 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绝缘性。传导的绝缘性能使神经调节更为专一而精确。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曾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9~12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着传导兴奋的能力。因此与突触的兴奋传递相比,神经纤维是不容易疲劳的。 5、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 (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练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练习题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等位基因产生,发生在() A,b在基因重组期间,c在基因突变期间,d在染色体突变期间,和2。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化有() A,b在遗传信息变化期间,中心规则 C的变化,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的变化,DNA空间结构3的变化。镰状细胞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a,异常的红细胞形态b,食物中缺乏铁和蛋白质 C,用缬氨酸代替d,血红蛋白分子多肽链中的谷氨酸,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DNA碱基序列改变4。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基因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基因分离D,染色体变异5。同一品种水稻的一些植株有大的圆锥花序和许多谷粒仅仅是因为有足够的肥料。介绍了 的原始( a)、基因突变(b)、环境条件变化(c)、基因重组(d)和染色体变异(6)等性状变异。以下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有:(a)安康羊的短腿性状(b),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变异( ℃),通过杂交重组的优良性状组合(d),大粒小麦和多粒小麦因水肥充足而产生的性状(7)。一对男女父母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在个体之间总是有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染色体变异

8。如果一个生物体的DNA分子增加了一个碱基对,这种变化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无基因组合 9。它可能发生在有性生殖中。无性繁殖中不可能的现象有()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d,染色体突变10。辐射污染经常导致许多人患癌症。主要病理原因是()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 1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改变 D、染色体结构改变11。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是(a)基因突变(b)基因分离(c)基因游离组合(d)染色体变异(12)。基因突变发生在() A。转录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乙。复制的脱氧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丙。翻译的核糖核酸和蛋白质丁。逆转录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13。植物通常只开红色的花,但偶尔也会开白色的花。如果种植白花种子,它的所有后代都会开白花。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的特征是() A。肉眼或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分子结构的变化。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本身是不利的。 C。突变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人为发生。自然突变率通常很低。 D. 15。青霉菌多次受到x光和紫外线的照射。青霉菌高产菌株的培养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测试(含答案)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2.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人体内,此时()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都增多B.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都减少D.胰岛素分泌增多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3.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4.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 B.图中④表示负反馈调节 C.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D.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 5.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6.下列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B.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 C.人体的体温是一个恒定值 D.人体热量来源以骨髓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8.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B.皮肤血管收缩,降低体内热运转 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D.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无关 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1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B.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 C.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 11.水盐平衡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渗透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中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第 5 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 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 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 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 细胞内的不同的 DNA分子上或同一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 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实例: 21 三体综合征(多 1 条 21 号染色体)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三、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染色体组数 =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例 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完整word)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生物必修二第五、六、七章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1)诱发因素可分为: ◆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没有以上因素的影响,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发生频率比较低,这些因素只是提高了突变频率而已。 (2)基因突变的特点: a、普遍性 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c、低频性 d、多数有害 性e、不定向性 (3)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1、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3)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练习题作业含详细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作业练习题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选择题(4分/空,共60分) 1.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增加?() ①剧烈运动时②天气转冷时③患糖尿病时 ④注射一定量20%甘露醇利尿剂溶液⑤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时 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激素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D.化学物质调节 3.人体受到某种抗原的刺激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时()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4.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 5.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 A.过敏反应增强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 C.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6.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①→④B.②→③ C.③→②D.④→① 7.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8.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D.图2中C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9.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淋巴因子 10.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A.过敏性鼻炎B.血友病C.艾滋病D.系统性红班狼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

高二生物辅导(二) 第二章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4、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性 4、传导特征 ①完整性: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下发生功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②双向性: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双向传导) 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绝缘性。传导的绝缘性能使神经调节更为专一而精确。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曾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9~12 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着传导兴奋的能力。因此与突触的兴奋传递相比,神经纤维是不容易疲劳的。 5、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

(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3)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 ①合成:在细胞质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 ②释放: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 ③结合: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④失活: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递质。一个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神经调节能保持有序性是因为:递质发生效应后, 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⑤递质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递质受体: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 ⑥递质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4)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导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中的传导要慢。 (5)信号变化:①突触间: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突触前膜:电信号→化学信号; ③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 (5)传递特征:单向传导。 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式实质上是感受器把接受的刺激转变成电信号(局部电流)在传入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时电信号又转变为化学信号(化学递质)在突触中单向传递。化学信号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又转变为电信号在传出神经纤维上传导,所以效应器接受的神经冲动是电信号。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间脑(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构成)、中脑、脑桥、延髓。 2、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最高级的调节中枢;(2)小脑:维持身体平衡中枢(3)下丘脑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的中枢:(4)脑干:呼吸、循环等活动中枢(5)脊髓: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人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关:①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伤,患运动性失语症;②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受损伤,患听觉性失语症;③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阅读文字;④书写性语言中枢:W区。书写文字 五、激素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测试题资料

) 1.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易发生在() 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 B.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 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2.将普通小麦的子房壁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 A.单倍体B.二倍体 C.三倍体D.六倍体 3.达尔文观点,生物的生存斗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过度繁殖 B.生活空间有限 C.食物短缺 D.遗传变异 4.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环境改变是物种起源的根本原因 B.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C.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5.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仍认为它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这主要是因为 A.基因突变的发生具有物种的普遍性 B.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基因突变在无性与有性生殖中都能发生 D.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类型 6.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 7.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③常染色体病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B.④①② C.③①②D.③②① 8.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淀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9.当牛的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A.DNA的解旋B.蛋白质的合成 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 10.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类型的细菌 ( ) 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位于()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

高二生物辅导(二) 第二章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 神经细胞 ) 4、神经元包括 细胞体 和 突起 两部分,突起包括 树突 和 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 奋、传导兴奋。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 导的,这种 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 双向性 4、传导特征 ① 完整性: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 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 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 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下发生功 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② 双向性: 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 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 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 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 (双向传导) ③绝缘性: 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 各条神经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 互不干扰,这称为绝缘性。传导的绝缘性能使神经调节更为专一而精确。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曾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 50~100 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 9~12 小时, 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着传导兴奋的能力。 因此与突触的兴奋传递相比, 神经纤维 是不容易疲劳的。 5、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 (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 一个神经元 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③突触间隙:突触 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 ;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 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3)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 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 ①合成:在细胞质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 ②释放: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 . 突触 结构完成。)

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答案)

必修二基因突变以及其他变异 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2. 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是 A.DNA复制时 B.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B和C项都是 3.导致人类发生廉刀型贫血症的最根本原因是() A.缺氧时,红细胞呈镰刀型 B.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 C.合成血红蛋白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D.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4. 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5.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同点是 A.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B、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害 C、用光学显微镜都无法看到 D、都能产生新基因 6. 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图示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 C.如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乏,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7.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可产生能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加倍 D.染色体结构改变 8.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其随机性表现在( ) ①生物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②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③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④DNA复制、转录、翻译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9. (双选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 10.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惟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1.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A.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B.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D.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 12. 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得染色体数目是 A.7条 B.14条 C.28条D.56条 13.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 14. 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 ①23A+X ②22A+X ③21A+Y ④22A+Y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15. 下图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以及a基因与B基因的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共2页第2页共2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