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的制作技术

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的制作技术

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的制作技术
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提供的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线,一方面,伺服控制系统中的PLC控制模块通过采集工艺速度以及辊涂机组中各辊子的转速,计算出滚涂机组中各辊子的理论辊面线速度,并使得理论辊面线速度与工艺转速一致;另一方面,通过具有编码器的伺服控制模块采集辊涂机组中各辊子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将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输入到PLC控制系统,从而使得PLC控制系统能够与实际辊面线速度和理论辊面线速度进行比较,并调整电流频率,直至实际辊面线速度与理论辊面线速度相一致。上述控制方法确保了实际辊面线速度与工艺转速一致,进而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停线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本技术提供的生产方法,为了提高涂料与钢带表面的附着力以及印刷后钢带的成型性,对钢带进行转印前处理。

技术要求

1. 一种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依次包括以下设备:

开卷机(1),用于将卷曲的钢带开卷,并对钢带进行修剪;

缝合机(2),用于将被所述开卷机(1)开卷后的前后钢带连接在一起;

第一张力辊(3),用于使经过所述缝合机(2)缝合的钢带平稳运行;

入口活套(4),用于保证所述开卷机(1)开卷时和所述缝合机(2)缝合时工艺段不停机;

第二张力辊(5),用于使从所述入口活套(4)缠绕出的钢带平稳运行;

前处理设备组件(17),用于对钢带进行辊涂前处理;

第三张力辊(7),用于使经过电晕处理的钢带平稳运行;

辊涂设备组件(8),用于对钢带进行辊涂;

后处理设备组件(18),用于对辊涂后钢带进行后处理;

第四张力辊(9),用于使经过所述辊涂设备组件(8)辊涂的钢带平稳运行;

出口活套(10),用于保证工艺段在下料时不停机;

第五张力辊(11),用于使从所述出口活套(10)缠绕出的钢带平稳运行;以及

剪切机(12),用于将钢带按照特定规格剪切形成彩钢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涂设备组件(8)中包括伺服控制系统,所述伺服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模块,具有采集器,用于采集第一辊涂机组各辊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数据,还具有计算器,用于根据工艺速度以及各辊的辊径计算出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使得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并将计算出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输出,还具有比较器;

伺服控制模块,具有编码器,所述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PLC控制模块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各辊,所述编码器用于采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向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以使得所述PLC控制模块的所述比较器根据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和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驱动各辊的电机的电流频率,进而将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一致,完成一次辊涂转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模块的所述采集器还能够采集第一辊涂机组和第二辊涂机组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述计算器还能够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二辊涂机组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暗码识别模块,所述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从而对对应辊涂机组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LC 控制模块为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设备组件(17)包括用于对钢带进行钝化处理的钝化处理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设备(18)包括用于喷涂光亮漆的喷涂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涂设备组件(8)包括

供料设备(81),用于提供涂料;

吸料辊(82),其圆周面与所述供料设备(81)连接,所述圆周面上具有在用所述涂料填充时形成图像区域的多个凹陷;

橡胶涂覆辊(83),其圆周面与所述吸料辊(82)连接,用于承接所述涂料在所述涂覆辊(83)上形成的图像区域,并将所述图像区域转印到钢板上;

第一刮刀(84),安装在第一刮刀支架上,以特定角度与所述吸料辊(82)接触,用于刮除所述吸料辊(82)的所述图像区域之外的涂料;以及

第二刮刀(85),安装在第二刮刀支架上,以特定角度与所述涂覆辊(82)接触,用于刮除所述橡胶涂覆辊(83)上转印后残余的涂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84)以小于30度的角度与所述吸料辊(82)接触;所述第二刮刀(85)以大于30度的角度与所述涂覆辊(83)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涂设备组件(8)还包括清洗装置(86),所述清洗装置(86)包括供液箱(861)、用于泵送所述供液箱(861)内的清洗液传送泵(862)、与所述清洗液传送泵(862)连通的清洗液传送管道(863)以及与所述清洗液传送管道连通的喷淋管(864),所述喷淋管(864)设置在所述橡胶涂覆辊(83)的轴向上方,所述喷淋管(864)上具有若干个喷淋孔(86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8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涂覆辊(83)下方的清洗液回收槽(866),所述清洗液回收槽(866)连接一个回收管道(867),所述回收管道(867)通向所述供液箱(861);所述回收管道(867)和所述供液箱(861)之间设置一个过滤器(868)。

说明书

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生产线,属于彩钢板生产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彩色涂层钢板(俗称彩钢板)是指金属基材经连续机组先脱去表面油脂、经表面钝化等表面涂装前处理后,再经过彩色涂层印花机,在表面上涂敷上一层或多层有机涂料后形成的复合材料。

现有国内彩钢板生产中主要选用冷轧板和热轧板作为原料。传统的彩钢板生产分为三条生产线进行:首先用一条横剪线开卷矫平、定尺横剪,把钢板剪成所需长度的钢板;接着把钢板码垛成所需要的高度;然后再用一条辊涂线,通过输送把钢板送到喷砂除锈机,对每张钢板进行喷砂除锈,然后再送到辊涂线进行辊涂;辊涂后通过输送带把干燥后的钢板送到罗拉机进行罗拉成型,成型后,定尺四边裁剪、码垛堆放。上述彩钢板生产线存在的问题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不能连续作业,中间输送环节复杂,从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中国专利文献CN10249606A公开了一种热轧板彩涂成型连续生产的方法及设备,如图1所示的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将热轧钢带的带头和带尾部焊接在一起;钢带进入酸洗槽,去除钢带表面的氧化铁皮,钢带进入热风烘干段,去除钢带表面的水分;钢带进入辊涂机,在钢带表面涂漆,然后送入油漆固化炉,对涂漆后的钢带进行固化烘干,将具有一定温度的钢带进行冷风吹扫,降低钢带的温度;将钢带送入罗拉成型机进行罗拉成型;将罗拉成型后的钢带送入定尺飞箭,将钢带按照要求的长度剪短;把钢带送入双堆垛按照要求的高度进行堆垛,该种方法和设备保证了整个彩涂生产线全部过程均在线连续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该文献公开的生产方法及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缺陷:

该生产线中将涂漆后的钢带直接进行固化烘干处理以及降温处理并用于进行罗拉成型,简单的固化烘干虽然相对于自然干燥来说提高了烘干速度,但是,涂漆后(尤其是形成彩色图层)的彩钢板其油漆(或彩色图层)与钢带表面的附着力较低,这导致了彩钢板的后期的成型性较差,尤其在弯曲成型过程中,彩色图层往往容易与钢板分离,形成“掉漆”现象,特别在成型具有花纹的钢板中,该种“掉漆”现象会导致花纹的不完整性。

另外,为了涂覆多色花纹,大多数涂层生产线每天需要更换多次涂料的颜色,为了实现不停车、不降低产量以及快速更换颜色的目的,一般在所述生产线的精涂辊涂机涂层头位置安装两个精涂机,其中一号为上面单头涂层机,二号为双面涂层机,一上一下,当一台涂层机涂覆带钢时,另一台准备下一个颜色,然而该种形成的彩钢板生产线中,缺少对不同颜色相对位置的定位系统,因此,只能涂覆规则形状的花纹,而无法生产不规则形状的花纹。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用辊涂方式生产多色彩钢板的凹版印刷机,包括供料设备,用于提供涂料;吸料辊,其圆周面与所述供料设备连接,所述圆周面上具有在用所述涂料填充时形成图像区域的多个凹陷;涂覆辊,其圆周面与所述吸料辊连接,用于承接所述涂料在所述涂覆辊上形成的图像区域,并将所述图像区域转印到钢板上以形成所需要的彩色花纹。

然而,申请人在使用上述凹版印刷机过程中发现,所述涂覆辊、吸料辊的辊面线速度经常与整个生产线的工艺速度不一致,而整个生产线缺少对所述吸料辊和涂覆辊的转速进行线上调整的控制系统,从而导致在整个生产线运行一段时间后经常需要停线调整,从而影响了整个生产线的效率;而若不停线调整就会导致运送钢带的速度与各辊的辊面线速度不一致,进而经常导致不能按照预定的位置对钢带进行辊涂转印;另外,为了印刷多色花纹,往往需要几组辊涂机组协同运作,而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凹版印刷机缺少一种使得相邻辊涂机组连续生产的控制系统,即,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眼观察第一个辊涂机组是否已经将一种颜色涂覆完成,确定涂覆完成之后,再通过人工启动相邻辊涂机组,从而使得相邻辊涂机组之间无法实现连续生产;同时,由于缺少对吸料辊和涂覆辊的转速进行调整的控制系统,从而无法在相邻辊涂机组印制的花纹错位时进行纠错。

技术内容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辊涂后彩钢板的成型性且能够对辊涂机组的各辊的转速进行调整并使其与工艺转速一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

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相邻辊涂机组在线上连续生产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

本技术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花纹错位进行纠错从而生产出完整的、逼真的花纹的改进的多色花纹彩辊涂钢板的生产线。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依次包括以下设备:开卷机,用于将卷曲的钢带开卷,并对钢带进行修剪;缝合机,用于将被所述开卷机开卷后的前后钢带连接在一起;第一张力辊,用于使经过所述缝合机缝合的钢带平稳运行;入口活套,用于保证所述开卷机开卷时和所述缝合机缝合时工艺段不停机;第二张力辊,用于使从所述入口活套缠绕出的钢带平稳运行;前处理设备组件,用于对钢带进行辊涂前处理;第三张力辊,用于使经过电晕处理的钢带平稳运行;辊涂设备组件,用于对钢带进行辊涂;后处理设备组件,用于对辊涂后钢带进行后处理;第四张力辊,用于使经过所述辊涂设备组件辊涂的钢带平稳运行;出口活套,用于保证工艺段在下料时不停机;第五张力辊,用于使从所述出口活套缠绕出的钢带平稳运行;以及剪切机,用于将钢带按照特定规格剪切形成彩钢板;其中,所述辊涂设备组件中包括伺服控制系统,所述伺服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模块,具有采集器,用于采集第一辊涂机组各辊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数据,还具有计算器,用于根据工艺速度以及各辊的辊径计算出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使得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并将计算出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输出,还具有比较器;伺服控制模块,具有编码器,所述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PLC控制模块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各辊,所述编码器用于采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向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以使得所述PLC控制模块的所述比较器根据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和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驱动各辊的电机的电流频率,进而将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一致,完成一次辊涂转印。

所述PLC控制模快的所述采集器还能够采集第一辊涂机组和第二辊涂机组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述计算器还能够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二辊涂机组的时间。

还包括暗码识别模块,所述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从而对对应辊涂机组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

所述PLC控制模块为伺服电机。

所述前处理设备组件包括用于对钢带进行钝化处理的钝化处理设备。

所述后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喷涂光亮漆的喷涂机。

所述辊涂设备组件包括供料设备,用于提供涂料;吸料辊,其圆周面与所述供料设备连接,所述圆周面上具有在用所述涂料填充时形成图像区域的多个凹陷;橡胶涂覆辊,其圆周面与所述吸料辊连接,用于承接所述涂料在所述涂覆辊上形成的图像区域,并将所述图像区域转印到钢板上;第一刮刀,安装在第一刮刀支架上,以特定角度与所述吸料辊接触,用于刮除所述吸料辊的所述图像区域之外的涂料;以及第二刮刀,安装在第二刮刀支架上,以特定角度与所述涂覆辊接触,用于刮除所述橡胶涂覆辊上转印后残余的涂料。

所述第一刮刀以小于30度的角度与所述吸料辊接触;所述第二刮刀以大于30度的角度与所述涂覆辊接触。

所述辊涂设备组件还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供液箱、用于泵送所述供液箱内的清洗液传送泵、与所述清洗液传送泵连通的清洗液传送管道以及与所述清洗液传送管道连通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设置在所述橡胶涂覆辊的轴向上方,所述喷淋管上具有若干个喷淋孔。

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涂覆辊下方的清洗液回收槽,所述清洗液回收槽连接一个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通向所述供液箱;所述回收管道和所述供液箱之间设置一个过滤器。

本技术提供的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对于一次转印来说,一方面,伺服控制系统中的PLC控制模块通过采集工艺速度以及辊涂机组中各辊子的转速,计算出辊涂机组中各辊子的理论辊面线速度,并使得理论辊面线速度与工艺转速一致;另一方面,通过具有编码器的伺服控制模块采集辊涂机组中各辊子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将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输入到PLC控制系统,从而使得PLC控制模块能够与实际辊面线速度和理论辊面线速度进行比较,并调整电流频率,直至实际辊面线速度与理论辊面线速度相一致。上述控制方法将实际辊面线速度调整为与理论辊面线速度相一致,而理论辊面线速度与工艺速度一致,从而确保了实际辊面线速度与工艺转速一致,进而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停线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

2. 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所述PLC控制模块的所述采集器还能够采集第一辊涂转印机组和第二辊涂转印机组之间的距离数据,并能够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二辊涂机组的时间。由于生产线一旦确定,相邻机组之间的距离就确定,事先将所述数据数据输入到PLC控制模块中,所述PLC控制模块根据工艺速度以及距离数据计算出下一辊涂转印机组启动的时间,从而将时间进行事先设定,从而使得下一辊涂生产线在特定时间内启动,进而实现了相邻辊涂机组的连续作业,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3. 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还包括暗码识别模块,所述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从而对对应辊涂机组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在下一辊涂生产线启动并完成二次转印后,通过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从而根据花色错位距离对各辊的转速进行修正,使得花色错位情况得到修正,上述过程可以循环进行,从而保证了印制出的花纹完整而逼真,另外,暗码识别模块的加入使得印刷出的花纹的长度大大增大。

4.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多色花纹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在一次辊涂转印之前采用前处理设备组件进行一系列的前处理,例如,脱脂处理、清洗处理、前烘干处理、钝化处理以及后烘干处理,并在所述后烘干处理后,对所述待印钢带进行初涂底漆处理,在初涂底漆后进行烘烤固化处理,在烘烤固化处理后进行冷却处理。上述前处理步骤有效的增加了辊涂过程中涂料与待印钢带之间的附着力,并提高了彩钢板的后期的成型性能;而又通过后处理设备组件进行后处理,增加了彩钢板的光亮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技术的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技术辊涂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技术提供的伺服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开卷机;2-缝合机;3-第一张力辊;4-入口活套;5-第二张力辊;6-电晕机;7-第三张力辊;8-辊涂设备组件;9-第四张力辊;10-出口活套;11-第五张力辊;12-剪切机;13-静电除尘机; 14-卷取机;15-附件张力辊;16-覆膜装置; 17-前处理设备;18-后处理设

备; 81-供料设备;82-吸料辊;83-涂覆辊;84-第一刮刀;85-第二刮刀;86-清洗装置;861-供液箱;862-转送泵;863-传送管道;864-喷淋管;865-喷淋孔;866-回收槽;867-回收管道;868-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辊涂彩钢板的生产线(图1是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线进行彩钢板生产的流程图),包括以下设备:开卷机1,用于将卷曲的钢带开卷,并对钢带进行修剪;缝合机2,用于将被所述开卷机1开卷后的前后钢带连接在一起,保证了更换钢卷后工艺的连续性;第一张力辊3,用于使经过所述缝合机2缝合的钢带平稳运行;入口活套4,用于保证所述开卷机1开卷时和所述缝合机2缝合时工艺段不停机;第二张力辊5,用于使从所述入口活套4缠绕出的钢带平稳运行;电晕机6,用于对钢带进行电晕处理;第三张力辊7,用于使经过电晕处理的钢带平稳运行;辊涂设备组件8,用于对经过电晕处理的钢带进行辊涂;第四张力辊9,用于使经过所述辊涂设备组件8辊涂的钢带平稳运行;出口活套10,用于保证工艺段在下料时不停机;第五张力辊11,用于使从所述出口活套10缠绕出的钢带平稳运行;以及剪切机12,用于将钢带按照特定规格剪切形成彩钢板。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印刷后钢带的成型性,在采用辊涂设备组件8进行转印之前采用前处理设备组件17对钢带进行转印前处理,所述转印前处理的步骤依次包括:脱脂处理,采用浓度为1%,温度50-65度的碱液进行脱脂,以去除带钢表面的油污及粉尘,碱液总碱与游离碱的比例小于2.5;清洗处理,采用50-65度的脱盐水对脱脂后的带钢表面进行冲洗,以去除带钢表面的残余碱液,冲洗水的PH值小于7.8;烘干处理,采用75-85度的热风对清洗后的带钢表面残余的水分进行干燥,热风通过蒸汽换热器进行加热;钝化处理,采用铬点为22-32之间的处理液对清洁后的带钢表面进行钝化处理,以增加带钢与底漆的附着力及防腐性能;烘干处理,采用电加热烘箱对钝化处理后的表面进行干燥处理,以强化钝化效果,板面烘烤温度72-85度、初涂底漆处理采用第一辊涂机组对带钢表面涂覆背漆及底漆,底漆的颜色及性能根据所印花色来确定;烘烤固化处理以及冷却处理,对涂覆底漆和背漆的带钢进行烘烤,使底漆及背漆充分固化,固化温度214-232度,然后通过水雾及水流对烘烤固化后的带钢进行冷却,进一步稳定所涂覆底漆及面漆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彩钢板的彩色花纹的光亮性,在辊涂之后采后处理设备组件18对钢带进行喷涂光亮漆的后处理,在此,所述后处理设备组件18为喷涂机。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生产出的彩钢板卷取成卷,所述生产线还包括卷取机14以及剪切机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剪切机12为液压剪。。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钢带表面进行覆膜处理,在所述第五张力辊11和所述剪切机12之间设置覆膜装置16,用于对钢带表面进行覆膜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三张力辊7提供恒张力的能力,在所述第三张力辊7和所述辊涂设备组件8之间设置附加张力辊15,用于与所述第三张力辊7共同保证经过电晕处理的钢带运行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行多色花样的涂覆,并保证多色图样能够良好对接,从而形成完整、清晰且逼真的花纹,所述辊涂设备组件8上还包括对所述辊涂设备组件8的吸料辊82、涂覆辊83的转速以及启动时间进行控制的伺服控制系统。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实施例1中的辊涂设备组件8,包括供料设备81,用于提供涂料;吸料辊82,其圆周面与所述供料设备81连接,所述圆周面上具有在用所述涂料填充时形成图像区域的多个凹陷;橡胶涂覆辊83,其圆周面与所述吸料辊82连接,用于承接所述涂料在所述涂覆辊83上形成的图像区域,并将所述图像区域转印到钢板上;第一刮刀84,安装在第一刮刀支架上,以特定角度与所述吸料辊82接触,用于刮除所述吸料辊82的所述图像区域之外的涂料;以及第二刮刀85,安装在第二刮刀支架上,以特定角度与所述涂覆辊82接触,用于刮除所述橡胶涂覆辊83上的所述图像区域之外的涂料。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刮刀84以小于30度的角度与所述吸料辊82接触;所述第二刮刀85以大于30度的角度与所述涂覆辊83接触。由于同一时刻吸料辊82和涂覆辊83对于涂料的刮除位置不同,所述第一刮刀84和所述第二刮刀85设置为不同的角度,可以同时保证对吸料辊82和涂覆辊83的刮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辊涂设备组件8还包括清洗装置86,所述清洗装置86包括供液箱861、用于泵送所述供液箱861内的清洗液传送泵862、与所述清洗液传送泵862连通的清洗液传送管道863以及与所述清洗液传送管道连通的喷淋管864,所述喷淋管864设置在所述橡胶涂覆辊83的轴向上方,所述喷淋管864上具有若干个喷淋孔86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装置8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涂覆辊83下方的清洗液回收槽866,所述清洗液回收槽866连接一个回收管道867,所述回收管道867通向所述供液箱861;所述回收管道867和所述供液箱861之间设置一个过滤器86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实施例1中的辊涂彩钢板生产线的伺服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具有采集器,用于采集第一辊涂机组各辊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数据,PLC控制模块还具有计算器,所述计算器用于根据工艺速度以及各辊的辊径计算出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具体的计算方法为:理论转速=工艺速度/兀*辊直径),理论辊面线速度=理论转速*辊直径*兀),使得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并将计算出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输出,所述PLC控制模块还包括比较器;伺服控制模块,具有编码器,所述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PLC控制模块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各辊,所述编码器用于采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向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以使得所述PLC控制模块根据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和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电流频率,进而将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一致,完成一次辊涂转印。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相邻辊涂机组的线上连续作业,所述PLC控制模块中的所述采集器还用于采集第一辊涂机组和第二辊涂机组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述计算器还能够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二辊涂机组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LC控制模块为伺服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印制不规则的长幅花纹的需要,还包括暗码识别模块,所述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从而对对应辊涂机组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系统可以用于各色辊涂转印机组中,而对于辊涂转印机组的结构不做限制。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控制系统中,采用了前后两个辊涂机组,可以印制双色花纹的彩钢板,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在本实施例基础上进行改造,进行三色、四色、五色或者更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

本实施例提供的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辊涂设备组件8的吸料辊82、涂覆辊83的转速以及启动时间进行控制,控制过程见图3,为:

S1.将第一辊涂机组中的吸料辊82、涂覆辊83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输入到PLC控制模块中,所述PLC控制模块根据工艺速度以及所述吸料辊82和所述涂覆辊83的辊径计算出所述吸料辊82和所述涂覆辊83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使得所述吸料辊82和所述涂覆辊83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并将计算出的所述吸料辊82和所述涂覆辊83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输出到具有第一编码器的第一伺服控制模块,和具有第二编码器的第二伺服控制模块;

S2.所述第一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PLC控制模块的所述吸料辊82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所述吸料辊82,所述第二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PLC控制模块的所述涂覆辊83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所述涂覆辊83;

S3.所述第一编码器采集所述吸料辊82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向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吸料辊82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所述第二编码器采集所述涂覆辊83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向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涂覆辊83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

S4.所述PLC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吸料辊82和所述涂覆辊83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和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电流频率,进而将所述吸料辊82和所述涂覆辊83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一致时,完成第一辊涂机组的印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相邻辊涂机组的线上连续作业,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PLC控制模块中还输入有第一辊涂机组和第二辊涂机组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述PLC控制系统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二辊涂机组的时间,并按照启动时间启动第二辊涂机组,完成第二辊涂机组的印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印制不规则的长幅花纹的需要,在完成第二辊涂机组的印刷后,通过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从而对对应辊涂机组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具体的修正过程为:如果通过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到的花纹中后辊涂的颜色相对于先辊涂上的颜色与预定辊涂位置产生一个错位距离,例如,相对于预定辊涂位置靠前了10mm,这说明运送钢带的辊子的实际工艺速度(用V1表示)相对于应该运行的工艺速度(用V2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快了10mm,此时,V2=V1-10,计算出V2之后,将V2转化为应该运行的辊子的转速(用N表示),N= V2/兀*辊直径,从而根据转速N 调整对应电机的电流频率,从而对对应辊子的转速进行调整,进而调整工艺速度,最终将花色的错位精度控制在±0.6毫米以内,这是一个动态反复的调节过程。在此,通过暗码识别模块中的数码摄像机采集印刷后的花纹。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涂料与钢带表面的附着力以及印刷后钢带的成型性,对钢带进行转印前处理,所述前处理的步骤依次包括:脱脂处理,采用浓度为1%,温度50-65度的碱液进行脱脂,以去除带钢表面的油污及粉尘,碱液总碱与游离碱的比例小于2.5;清洗处理,采用50-65度的脱盐水对脱脂后的带钢表面进行冲洗,以去除带钢表面的残余碱液,冲洗水的PH值小于7.8;前烘干处理,采用75-85度的热风对清洗后的带钢表面残余的水分进行干燥,热风通过蒸汽换热器进行加热;钝化处理,采用铬点为22-32之间的处理液对清洁后的带钢表面进行钝化处理,以增加带钢与底漆的附着力及防腐性能;后烘干处理,采用电加热烘箱对钝化处理后的表面进行干燥处理,以强化钝化效果,板面烘烤温度72-85度;初涂底漆处理,采用第一辊涂机组对带钢表面涂覆背漆及底漆,底漆的颜色及性能根据所印花色来确定;烘烤固化处理以及冷却处理,对涂覆底漆和背漆的带钢进行烘烤,使底漆及背漆充分固化,固化温度214-232度,然后通过水雾及水流对烘烤固化后的带钢进行冷却,进一步稳定所涂覆底漆及面漆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多色花纹的亮度及保护,对钢带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在钢带表面精涂光亮漆,在精涂光亮漆之后进行再次烘干处理,在再次烘干处理之后进行再次冷却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生产出的钢带便于运输和储藏,在完成所有辊涂转印后,采用卷取机对钢带进行卷取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次辊涂转印之后二次辊涂转印之后还包括中间处理的步骤,所述中间处理步骤为烘干冷却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增加中间处理步骤之后,需要保证中间处理步骤在第二辊涂机组启动时间之前完成,或者,在计算第二辊涂机组的启动时间时,考虑中间处理步骤的时间,从而对第二辊涂机组的启动时间进行修正。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技术的上述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线来说,所述步骤B和所述步骤C需要采用辊涂机组来实现,但是对于具体的辊涂机组的结构不做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两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线,所需要的辊涂转印机组为两组,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实施例公开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伺服控制系统中的调整转速、第二辊涂机组启动时间以及暗码识别技术在本实施例基础上进行改造,进行三色、四色、五色或者更多色花纹彩钢板的生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