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化工行业形势分析及预测

化工行业形势分析及预测

化工行业形势分析及预测
化工行业形势分析及预测

化工行业形势分析及2013年预测

内容摘要:上半年,我国化工行业增长总体趋缓,随着下半年我国各项稳增长政策的显效,三季度化工行业的景

气状况有所改善,但存在的结构性、长期性问题仍有待解

决。展望2013年,国内经济可望稳步回升,而行业成本压

力加大及房地产投资等下游需求回升幅度有限,综合各种

因素后预测,2013年化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

比2012年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10%,扭转

2012年的负增长局面。

一、2012年化工行业运行情况

2012年,在国内外经济增长放慢的大环境下,化工行业总体运行呈回落态势,主要指标低于年初预期。

1、基本运行趋势

(1)增速逐月回落

延续2011年的下行趋势,1-9月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增加值累计增长11.4%,分别比2011年和2010年同期放缓3.6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

2010年以来化工行业规模以上增加值累计增速(%)

(2)主要产品生产放缓

主要产品中,有机化工原料和无机化工原料受影响较为严重,产量增速下滑最为明显,农用化工产品和日用化工产品与消费关联度大,表现相对较好,其中,1-8月份化肥产量同比增长13.8%,比2011年同期和2010年同期分别加快3.04和9.4个百分点。

2012年1-8月主要化工产品产量累计同比增速

(3)行业效益大幅回落

2012年,受需求回落和价格回调的影响,化工行业利润水平及利润率相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1-8月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1976.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80亿元,降幅为20.2%。行业成本压力加大,1-8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营

业务成本同比增加12.3%,超过主营业务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1-7月份销售利润率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8个百分点,降幅达30%。1-8月份产品毛利率一直运行于14%以下,低于2010、2011年16%和15%的水平。

(4)出口加速下滑

受世界经济低迷和上年同期出口基数较高的影响,化工产品出口一路下滑,1-8月份,SITC分类产品中,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出口金额738亿美元,同比下降2.9%,增速较一季度放缓5.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放缓40.3个百分点。

2、对化工行业当前运行态势的总体判断

(1)化工行业目前正处于景气回升的转折期

四季度,化工行业有望结束下行趋势,增速将有所加快。一是行业增速缓中趋稳,6-9月份,化工行业规模以上增加值累计增速在11.5%左右趋稳;二是库存压力有所缓解,9月份在新订单指数大幅回升、下游需求转暖的市场环境下,产成品库存指数由降转升,表明库存压力消化一段时间后,企业对短期市场前景重新看好,增库存意愿有所增强;三是产品价格出现回升势头,9月份,在国海证券跟踪的166种化工产品中,95种产品均价环比上涨,18种产品均价环比持平,53种产品均价环比下跌。

2011年以来化工产品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化工产品价格指数:累计同比

(2)化工行业正处于“规模化发展向精细化发展”的过渡期

2012年化工行业增速的放缓有深层次的原因,从发展阶段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化工行业正在由“规模化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过渡,增长放缓不可避免。概括来说,我国化工行业有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0-2010年),在投资和保障民生的政策拉动下,大宗化工品产能迅速发展,如化肥、纯碱、氯碱、石化等子行业大型产能不断投放,产品供需逐渐趋于平衡,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第二阶段(2011年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领域的化工品需求不断增加,与日化、食品、服装、医药、电子、包装等领域相关的精细化工品(包括特种化学品、新材料等)开始起步。在第二阶段,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技术和市场,技术领先、经营灵活的优势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发展过渡的阶段,除精细化工产品外,与消费领域相关度较大的化纤、染料、助剂等产品及乙烯、丙烯、芳烃等大宗化工品产能尚不足,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大宗化工产品产能过剩

近年来,随着大宗化工产品产能的急剧扩张,化工市场已经不再是供不应求,产能过剩成为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与挑战,如:PVC、尿素、甲醇、纯碱等产品产能过剩均超过30%,部分产品甚至超过50%。产能过剩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一是过度压低产品市场价格,加剧同质化竞争;二是大量消耗资源能源,造成严重浪费;三是加剧行业波动,造成全行业经营困难;四是造成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易受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

(2)精细化工产品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

一是产品结构的差距。目前,精细化工产品产值大约占我国化工产品总产值的45%左右,与上世纪末占比已达70%的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差距巨大。据中国化工协会有关专家估计,我国精细化工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上仍落后10年以上。二是关键技术装备的差距。目前,化工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仅占1/3,催化技术、过程强化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生物化工技术等仍然是制约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共性瓶颈。三是生产规模的差距。2011年,世界化工前20强企业均来自美国、日本、欧盟和沙特,这些企业多数以生产精细化工产品为主,而我国精细化工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薄弱,产品更新换代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尚需时日。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偏快

1-9月份,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318亿元,同比增长33.6%,比去年同期加快10.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7.2个百分点,超过制造业10.1个百分点。化工行业投资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国企扩张、区域战略”两个方面:一是2009年以来,信贷成本较低,大型石化企业现金充裕,在乙烯、丙烯、丁二烯等国内短缺产品领域的投资规模扩张较快;二是中西部

发展煤化工产业的热情较高,投资增速较快。这种投资虽然符合“十二五”规划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大型企业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升级示范工程建设的战略,但投资增长过快容易造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4)“资源环境压力”和“市场需求潜力”使行业发展面临两难选择

化学工业是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数据,目前,化工行业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数量分别占全国工业“三废”排放总量的16%、7%和5%,位居第1、4、5位,和国外比,我国化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明显偏高,而排放物处理率明显偏低,行业快速发展势必会带来资源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市场需求潜力要求行业加快发展。近年来,发达国家大规模向外转移重化工业,造成相关产品的供求出现局部紧张,为我国发展化工行业带来机遇,日益增长的内需也为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如何使资源环境和行业发展相协调是化工行业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

二、2013年化工行业预测

1、有利因素

(1)国内经济稳步回升

2013年,我国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将进一步显效,“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有助于经济增长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比2012年有所加快。化工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宏观经济的稳步向好有助于提振国内需求,酸、碱、烯烃、芳烃等大宗化工原料的市场有望继续改善,库存偏高、开工率不足的现象有望好转。

(2)世界经济温和复苏

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可望增多。一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有望向好,“再工业化”战略对制造业的提振效果继续显现,美国经济回升势头有望加强;二是在欧盟、G20的努力下,欧元区解体风险降低,欧债危机对欧洲和世界经济的冲击有所缓解,欧洲经济表现有望好于2012年;三是新兴经济体总体仍有望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世界经济向好有助于化工行业出口的恢复。

(3)中西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12年1-9月,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高出7.4和5.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3和4.2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全国大型化工项目的70%以上投资于中西部地区。2013年,中西部地区投资规划将加快落实,为化工行业调整升级、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创造了良好条件。

(4)居民消费平稳增长

2013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将逐步实施,我国居民收入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为拉动消费,新一轮的家电补贴、汽车下乡等政策有望陆续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农村市场和中小城市市场的增长潜力。化工行业与居民消费关联紧密,食品、服装、家电、汽车、医药等日用消费品行业都对化工行业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2、不利因素

(1)原油价格上涨风险加大

为应对经济下滑,美国、日本、欧盟在2012年再次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大了新一轮流动性泛滥的风险。从历史经验来看,充裕的货币流动性是推升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从

目前的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看,总体上仍处于长期高点,2013年如果全球经济基本面转好,不排除油价继续攀升的可能,而原油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油价上涨无疑会加大化工行业成本压力。

(2)国内资源品价格上涨

2013年,我国将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目前,我国资源品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价格改革的实施将提高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要素价格,进一步挤压化工行业的利润空间。

(3)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近年来,尽管世界经济不景气,但美国、德国、法国等主要竞争对手的化工行业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对我国化工行业形成强劲挑战。以美国为例,美国化学品出口受到海外市场需求增长、美元弱势以及有利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比的刺激,预计2012年美国化学品进出口贸易盈余将增长8.8%,到2016年,美国基础化学品进出口贸易盈余将达到540亿美元,比2009年大幅增长50%。

(4)房地产投资回升有限

房地产投资与化工行业相关性强,直接拉动纯碱、PVC等大宗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同时通过对家电行业的影响,间接拉动聚乙烯、聚丙烯、ABS等产品的需求。2012年4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出现回暖态势,开发商投资意愿有所增强,但1-8月累计,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尚未恢复正增长,9月份房地产开发多项指标又出现反复。2013年,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明显松动,加上保障房建设资金压力较大,预计房地产投资回升幅度有限,难以对化工行业产生明显拉动作用。

3、主要指标预测

综合考虑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预测2013年化工行业增速将小幅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比2012年提高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左右,比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10%左右,扭转2012年的负增长局面。

三、政策建议

1、优化区域布局,推进行业向中西部转移

积极采取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基础化工等行业向中西部转移。一是加快落实化工行业“十二五”规划,大力支持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与后续投资;二是加强中央规划与各省规划的对接工作,促进项目落地;三是支持中西部地区制度创新,支持各地培育符合自身生产力布局优势的化工产业;四是积极为民营企业投资化工行业创造条件,取消针对民营化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规定。

2、合理控制投资规模,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一是加强各地规划的协调工作,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总体思路,避免一哄而上;二是严格项目核准程序,对于违规开工项目坚决叫停,追究相关人员与机构的责任;三是适当调整信贷政策,重点支持行业前景好、市场需求潜力大的建设项目,提高产能过剩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贷款审批条件。

3、鼓励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一是加快化工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二是加大重要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在经费、人员上给予支持;三是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完善科技成果奖励机制;四是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大对中小化工企业的技术服务力度;五是鼓励技术引进,简化相关审批手续。

4、扶持新兴化工业态,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

一是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二是跟踪美国、日本等大型石化企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培育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新兴化工业态;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解读社会蓝皮书: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解读社会蓝皮书: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我们演播室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作客我们的演播厅。[15:43] 嘉宾张翼 各位网友好。我很高兴今天能够和主持人一起完成这次访谈的任务。[15:43] 主持人 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是来解读社会蓝皮书,社会蓝皮书是去年年底12月22号发布的,一经发布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首先,我们有请张院长和我们来聊一聊或者总结、评价2017年中国社会的特点是什么?发展的总体状况是什么?[15:46] 嘉宾张翼

主要有这么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扭转了经济一直向下的态势。虽然这个态势还不是很强劲,但是与2016年6.7%增长率相比,今年前三季度是6.9%的增长率,既是考虑到第四季度出现的蓝天保卫战的决心和调控房价的决心的展示,考虑到这个可能会影响到第四季度的国民经济增长的幅度。但是,全年的增长率,根据各方的预测,基本能够达到6.8%的增长状况。6.8%的增长状况与原来6.7%的增长状况的不同,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能出现了大的发力。这个动能里面有两个方面需要关注到,一个是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当中比较强劲,第二个是在消费当中,旅游、体育、保健服务业方面的扩张为新的动能,以高技术的投入为新的动能,以高技术当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里面的高端技术方面的拉动为新的增长点。这个方面的表现比较强劲。我们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初步显现。这是第一个亮点。[15:46] 嘉宾张翼 第二个亮点,尽管中国经济增长不如十八大之前能达到8%、9%、百分之十几的增长,但是我们国家解决就业这个方面的力度加大,也就是说,在十八大之前的五年,我们可以看到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城市新增的就业岗位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化工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专题 1.风险识别 1.1 物质风险识别 主要物料危险性和毒性见表1。 表1 物料的危险性和毒性 由上表可见,苯闪点<21℃,属高度易燃物,易燃性为2级,苯危险分类为甲类,毒性分级为3级。风险类型为泄漏。苯为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因子。 1.2 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本项目工艺系统进行分解,其主要单元和设备及其有关参数见表2。 表2 系统及主要参数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中的分馏塔、苯储罐为关键单元,属风险重点分析对象。对关键单元的重点部位及其薄弱环节分析,见表3。 表3 重点部位及薄弱环节 由以上分析,本项目工艺系统属火灾危险性甲类装置。分馏塔和苯储罐为重大危险源。 1.3风险类型 苯分馏塔及苯储罐裂口泄漏苯。 2、评价级别及评价范围 2.1评价级别 本项目生产所使用的主要原料粗苯和最终产品苯、甲苯为易燃、有毒物质,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如管理操作不当或发生意外事故,造成毒物外泄,存在着燃烧、中毒等事故风险,一旦发生这类事故,将对周围人群及环境产生较大的危害及污染影响。 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有毒物质临界量见表4。 表4 有毒物质临界量 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本项目甲苯生产量和贮存量均未超过临界量,苯生产量和贮存量均超过了临界量,苯生产装置和储罐均构成重大危险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项

目环境风险评价定为一级。 2.2评价内容 以苯泄漏后,苯蒸汽对大气环境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对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空气质量及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2.3评价因子及评价范围 评价因子为苯。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厂界为中心,周边5000m 范围。 3.源项分析 3.1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概率 经类比分析,根据国内外同行业统计,事故发生概率为1×10-5。 3.2泄漏苯蒸发量的确定 (1)苯液泄漏量计算 () gh P P A C Q d L 220+-=ρ ρ 式中: Q L —液体泄露速度,kg/s ; C d —液体泄露系数,此值常用0.6-0.64; A —裂口面积,m 2; P —容器内介质压力,Pa ; P 0—环境压力,Pa ; g —中立加速度; h —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 式中A 取0.01 m 2,P 取2×106 Pa ,P 0取0.2×106 Pa ,h 取1m 。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不仅需要运用科学性、技术性高的方法,还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既要重视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又要考虑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对国内外因素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科学性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判断的准确性,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稳的发展。 标签: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1 概述 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及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影响着政府、企业或个人对市场的决策和调控的决策。在实际分析和判断中,如果忽视了正确的原则可能造成宏观经济判断上的分歧,使得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准确的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从而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政府部门经济调控的有效性。 2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情况 2.1 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一是我国经济顺利驶入了稳定发展的正常航道;二是内生性增长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中国出口呈现出了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另外,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向逐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内需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或者调控时,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国民储蓄率较高,对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空间较大等。 2.2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首先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国通胀压力有增强的趋势不利于市场调控,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房价、物价持续上涨。另外地方债务风险、局部金融风险仍然存在并在积累,诸多中小型企业发展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一方面贷款宽松,一方面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存在,给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3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未来趋势判断需要把握的问题 3.1 确定经济变量合理的参照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涉及到的宏观经济变量范围较广,往往需要正确的确定相关参照值,参照值可以是正常值、过去值或者目标值,往往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变量,以确定不同意义的参照值。就GDP增长率来讲,其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一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做出判断 在多重因素叠加的作用下,2012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呈现出加速性和逐步内生性等特点,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各类刺激政策开始重返。在现有政策框架和利益激励格局中,“稳增长”将演化为“扩投资”,“微调性”的政策调整将演化为“扩张性”的放松,地方政府将大幅度放大“扩投资”的刺激效应,从而带动投资和消费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中国宏观经济将快速扭转2012 年1 —2 季度加速下滑的态势,并于 2 季度末出现触底反弹。但由于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深层次结构问题更为严峻等原因,这种反弹不会十分强劲并面临严重的不确定。2012年GDP 增速将呈现“前低后扬”运行态势。 2012年,政府主动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的GDP增速为8.1%,创3年来新低。可以看出,中国将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产业结构,未来5—10年发展新兴能源产业,这与“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及的“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谋而合。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对于过去高耗能上市公司存在不好预期,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其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拉开序幕,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开始陷入了一种四面楚歌的困境,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为此,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而这一切逐渐拉开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序幕。虽然4万亿元的计划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影响,但造成的通货膨胀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滞涨,不利于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自2011年末开始至今,央行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央行仍会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刺激流动性,不过下调幅度有限。就货币供应量而言,2008年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已然导致市场货币供应过剩,并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可推断近期不会再度出台类似政策。因此,对于近期货币政策,投资者不宜过分乐观。 美国经济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并未全面开放,但我国的经济目前对外依存度百分比高达一半以上,而国内出口最大的地区就是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对外出口国家的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其需求也会大幅下降,因而势必影响到我国出口,而国内月度出口数据正说明了这一点。外国经济不景气,尤其影响了我国出口企业。由此,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价格的整体上扬 综上,未来几年,我们国家股市不具备整体上扬的条件。然而,我们应注意到,国家为了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及证券市场的稳定,是不会让证券价格进行大幅度的涨跌。同时,随着“十八大”这一里程碑的日益临近,最终将导致我国证券价格涨不了又不能跌,即在狭小空间振荡(2200点—2400点)。 意见建议:由于以上的若干陈述分析,笔者建议股市“中长线投资者”应该稍作休息,而“短线投资者”要活跃起来,因为未来几年很有可能会是“短线投资者”的“黄金时间”

精细化工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摘要 一、在国民经济地位逐渐增强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的生活标准越来越高,对各种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旺盛,带动整个行业迅猛的发展。2003-2007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 的比重都在5%以上,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2005、2006接连迈上6%、7%两个台阶,而且2007年呈加速增长态势。从未来来看,由于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的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使得精细化工行业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加强,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精细化工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变化 二、精细化工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 (一)行业供给高速增长化肥及合成材料增速较快 从下图可以清楚的看出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是非常的快,最近五年都保持高速的增长,最低增长率接近17%,而04、05年更是保持了30%以上的高增长率。2007年前11个月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达到了17586亿元,预计2007年底精细化工行业的总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占GDP比例在8%左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3年-2007年11月精细化工行业工业总产值变化 从精细化工子行业产量及同比增长

产品产量来看,与工业和农业紧密相关的两个子行业的产量很大,都是千万吨级。2007年肥料制造产量9687万吨,接近一亿吨;合成材料制造产量为8837万吨。这么大的产量与对其有着巨大需求是分不开。2004年至2007年连续发出4个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支农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生产。财政支农力度从2004年的262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397亿。并全面取消“农业三税”、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农业现代化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对肥料的巨大需求会保持下去。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深入、城市化的的加速,对合成材料的需求也非常大。从增长速度来看,个子行业整体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另外随着任命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清洁用品、美容保健品的使用更加普遍,日用化学产品产量突破1000万吨,近五年保持着稳定的高速增长。 (二)行业需求旺盛专用化学品大幅上涨 近五年来,对精细化工产品的消费旺盛,需求量很大。销售收入逐年攀升,2007年的销售收入18775亿元比2003年的6766亿元增长了2.5倍多。从增速来看,五年的平均增速为2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3年-2007年11月精细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 从子行业销售收入占行业的比重的比例来看,肥料、农药制造基本保持不变;涂料等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稍微下降;专用化学制造大幅上涨;日用化学品制造下降幅度较大。基本上和供给情况类似。说明供给和消费还是处于比较合意的区间。供给和需求都出现这种“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是有内在的原因的。农业连续四年都取得了丰收,但增幅都不是很大,因此肥料、农药的生产和销售也比较平稳。而日用化学品由于技术和规模效应,生产成本得到控制,因而价格水平也相对增加较慢,这就出现产值和收入的下降。精细化工分为传统和新领域两部分。传统精细化工主要包含:医药、染料、涂料和农药;新领域精细化工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水处理剂、塑料助剂、皮革化学品等,国外将新领域精细化工称为专用化学品。通过这个区分就很容易理解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为什么增长这么快了。以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为例,2007年中国生产了世界50.7%的手机、70%的数码相机、和绝大部分的笔记本电脑,对存储材料、感光材料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AQT3046—2013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 (修复的)

AQ AQ ICS 13.200 C 67 备案号:xxxxx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 Guidelines for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chemical enterprises (报批稿) 2013-06-08发布 2013-10-01实施 发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目次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基本程序 (6) 5 定量风险评价项目管理 (6) 6 资料数据收集 (7) 7 危险辨识和评价单元选择 (7) 8 泄漏场景及频率 (8) 9 源项和气云扩散 (11) 10 暴露影响 (14) 11 风险计算 (14) 12 风险标准 (19) 13 风险评价 (20)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定量风险评价基本程序 (2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定量风险评价项目管理 (22) 附录C(规范性附录)评价单元选择方法—危险度评价法 (24) 附录D(规范性附录)评价单元选择方法—设备选择数法 (26) 附录E(资料性附录)源项及气云扩散计算 (32) 附录F(资料性附录)探测和隔离系统的判定及相应的泄漏时间 (48) 附录G(资料性附录)可燃物质释放事件树及点火概率 (49) 附录H(资料性附录)影响阈值 (54) 附录I(规范性附录)死亡概率与概率值对应关系及物质毒性常数 (5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峰、牟善军、白永忠、党文义、武志峰、于安峰、沈郁、韩中枢、赵文芳。

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今年市场形势不好,化工行业包装膜、塑料膜等需求明显低于往年数量。 信心不足,企业回笼资金忙在行业整体疲软、购销不旺的市场形势下,行业人士对未来明显缺乏信心。上游工厂库存压力一直较大,市场销售价格不断调低,贸易商方面也是尽量维持基本的销售库存,明显对后市价格不看好。卓创资讯化工品分析师齐俊杰告诉。齐俊杰表示,每年年底,企业都是以销售库存、回笼资金为主,但没有今年表现得那么急切。很多企业年底面临归还贷款、发放工资等财务问题,当前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只能抓紧时间回收资金。一方面是大量中小型企业资金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国内持续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行业发展不断降温,市场资金面紧张情况一直持续。信心不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化工企业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悲观心理。胡伟说,化工企业对经济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对贸易商来说,化工产品价格一天一变,如果库存一天不销售,第二天可能就面临损失。很多下游工厂原料采购也仅仅以维持当前产能为限,新建工厂和增加产能都极少,这也是下游需求疲软的一个原因。受访的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明年一季度,国内化工行业仍将面对需求不足的难题,化工品价格会继续下行,销售缓慢的情况也将会延续一段时间。不过,近期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出现微幅调整,这对于行业发展可能带些许利好,但对价格支撑力度有限。尽管已经临近年底,但当前国内化工行业下游企业需求仍然萎靡不振。部分市场人士向表示,年初以来,国内化工行业一直面临下游需求疲软、市场信心不足的困境。目前,市场有效需求仍在萎缩,化工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大部分行业企业以销售库存,回笼资金为主。需求低迷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下游工厂采购积极性不高。浙江明日控股化工事业部工作人员胡伟告诉,四季度以来,华东地区化工产品下游厂家需求一直疲软,部分工厂面临着利润薄,半成品销售不畅等难题。同时,中上游企业供给仍旧较充足,市场库存量相对较高,这是导致四季度国内化工品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宏观经济对化工行业影响大宏观经济形势对国内化工行业影响最大,尤其国内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降低了很多下游工厂的开工率。胡伟说。当前,政府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选择浙江省自主发行地方债券,但对于大量中小型企业来说,资金紧张仍是主要的难题。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拖累了对国内化工企业的产品销售。胡伟说,临近年底,下游企业需求萎缩严重,而往年这个时候却是另一番景象。现在很多工厂普遍提前一个月停工,

2010-2011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1.标题:2010-2011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时间:2011-4-11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3期 正文: 一、2010年社会建设总体形势 2010年中国带领亚洲新兴经济体率先迈出低谷走向复苏,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经济回暖的带动下,城镇化进程加快,民生问题得到改善,居民消费快速增长。 (一)经济增长稳步回升,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力度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10%左右的高位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总额将突破37万亿元,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左右。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减少,最终消费需求基本保持稳定,外贸出口基本恢复,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趋于合理。2010年粮食再获丰收,总产10800亿斤左右,实现连续第7年增产。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439万吨,同比增长2.6%。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这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扩张和货币宽松政策的逐步淡出;另一方面是因为2010年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房地产市场泡沫形成的调控措施,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实现“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既定目标。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政府主动加强经济运行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的结果。 总的来说,2010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资产泡沫与通胀预期管理都顺利实现。但是,扩大内需、增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升,物价上涨趋势需要警惕 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快于城镇居民。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34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869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年增长预期超过8%,有望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速度。 居民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1029亿元,同比增长18.3%。汽车、家具、家电等热点消费品增长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在国家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住房、建材等2009年热点消费品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发改委等六部委已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期望像汽车下乡、家电下乡一样,进一步拉动农村消费市场。 居民消费价格进入上行轨道,物价涨幅过大。受极端天气、重大灾害引发的未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预期影响,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突破3%;7、8、9、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分别同比上涨3.3%、3.5%、3.6%和4.4%.逐月攀升。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涨幅为2.9%,但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1%,对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计会超过3%的调控目标,物价上涨趋势应引起高度警惕。 (三)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 中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增长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2005年42.99%提高到2009年的46.59%,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近48%,并将在“十二五”期间突破50%的临界点。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城乡社会管理体制的统一,开始成为新的发展主题。 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土地增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二难选择”。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 GDP 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 2010 年正好相反,增长 9.5%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CPI 增长在 4%左右,高于 2010年 0.7个百分点。 ●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 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明显增强。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 年世界经济形势谨慎乐观。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 2011 年我国 GDP 增长9.5%左右,比 2010年回落约 0.5个百分点;CPI 上涨 4%左右,高于2010 年 0.7个

百分点左右。在经济减速、通胀增压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强调审慎灵活,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利率和汇率调节。 一、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前高后低”,协调性显著增强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1.受政策效应衰减和基数两大因素的影响,GDP增长“前高后低”在外部环境改善、政策刺激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2010 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GDP 增长 10.6%,比上年同期加快了 2.5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 4.0%,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增长 12.6%,比上年同期加快 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 9.5%,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但分季度看,经济增长则呈逐季放缓态势。第一、二、三季度 GDP 分别增长 11.9%、10.3%和 9.6%,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还将有所放缓。今年季度之间经济增长逐季放缓,前高后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数不断抬高。去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影响明显。二是政策主动调控。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两次房地产“新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和加大节能减排等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尽管 2010 年前 11个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定稿版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事故 风险评估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编制(签字): 审核(签字): ********************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11日

目录 评估报告编制说明............................................................... 1评估目的...................................................................... 2评估原则...................................................................... 3评估组织...................................................................... 4评估过程 (3) 5风险评估范围.................................................................. 6危险源辨识.................................................................... 6.1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6.2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6.3生产工艺过程危险因素辨识................................................ 6.4设备、装置危险因素辨识.................................................. 6.5储运过程危险因素辨识.................................................... 6.6 定量风险计算........................................................... 6.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7评估结果......................................................................

形势与政策(国内外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 对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随着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我国周边国家谋求稳定,增加合作,促进发展.我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我们的邻国比较多,历史遗留问题也比较多这使得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发展更加复杂。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 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条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 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 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 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 视以久的土地。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 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至今 余波未过。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世界上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 国家的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降,进口需求滑落,这必然会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美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阻挡之势,世界各类经济组织、经济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统一市场 正在迅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家间的经济依存性不断增强; 由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一些传统产业正在向其他国家转移。这就为包括 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分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并获取比较利益,提供了 一定的机遇。 说起日们中国人都很气愤.日本对华关系一直都在跟着美国跑.他对我们潜在威 胁正在不断上升. 今年3月,日本地整合核泄露使得原本步履维艰的日本经济雪上加 霜,面对日本经济的衰落,现在非常需要一个地区性经济大国出来取代日本填补亚 洲龙头地位的空缺,带领亚洲经济走出危机。我国恰恰可以担当起这一角色。实际上,随着我国和日本在经济地位上转换,中国已经在朝着成为亚洲经济主导力量的方向发展。美和欧盟都需要并支持中国经济保持增长,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提供动力。中国 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曾一度使西方国家感到实实在在的威胁,西方政界和学术界也多 次评价过从技术转移以及贸易机会上来限制这种增长的可行性。现在,况已经起了变化。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国家,都从盼望转为担心中国经济出现偏差。因此,我国今 后经济发展在与外部发生的种种关系上,来自欧美国家的支持将多于阻挠,积极因素 将大于消极因素。 俄罗斯是一个大国,但是它目前的国土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是从我们的国土中 分割出去的.因此,俄罗斯对我国的侵害是仅次于日本的.尽管现在中俄关系有了很大 改善,但我们还是不能放松对俄罗斯的警惕 ,因为俄罗斯的民族扩张主义根深蒂固,它

(能源化工行业)我国能源战略形势机遇分析

(能源化工行业)我国能源战略形势机遇分析

我国能源战略形势机遇分析 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石油消费量和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我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能源安全是直接影响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在能源技术利用水平、能源发展规模、能源工业的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待重视,应该在对能源和能源经济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加快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增强能源装备制造业的资源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且利用当前有利的市场环境,形成有利于能源装备产业持续发展的机制培育和提高区域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确保我国能源的自给和安全。 当前世界能源系统能源资源结构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齐中英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经过对国际能源数据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跟踪调研认为,当前世界能源系统能源资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对称现象。石油和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比其在能源资源结构中所占比例高出壹倍之上。世界能源消费和能源资源储量在空间上也存在不均衡问题。当前世界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前10个国家化石能源消费量占世界的60%,所拥有的资源储量为50%。这壹问题在石油资源方面表现更为严重。从全世界范围见,石油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多数是石油资源较少或石油资源极为贫乏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前10个国家2002年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60%,但占有的石油资源量仅为11%。 从国家能源战略研究的高度考虑能源资源储量的国际分布问题,可将世界各国按不同情况划分为以下五类: 壹是具有充足国内能源资源的发达国家或经济大国,如俄罗斯、加拿大等。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或社会发展水平处在世界前列,且且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在保证本国发展的能源需求的同时,尚有相当能源资源出口。 二是拥有丰富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的较发达国家,如OPEC国家等。这些国家的能源或石油资源的拥有量远远超出国内需求量,能够将大量的能源出口。这些国家由于大量的石油出口收入,按人均收入计算的社会发展水平往往处于世界的较发达水平。 三是具有壹定国内能源资源的发达国家或经济大国,如美国、中国等。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或经济规模处在世界前列,拥有壹定的能源资源,本国能源资源包括石油资源能够在壹定程度上支持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较高,具备进口石油解决国内需求的经济承受能力。 四是缺乏能源资源的发达国家或经济大国,如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韩国等。其特点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于国际前列,本国能源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不足,石油供给基本或完全依赖进口。但这些国家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能够承受进口能源的经济压力。 五是缺少足够石油资源的不发达国家,如大部分的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发达国家行列,同时国内能源资源贫乏。这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当前的现实能源需求不高,对世界能源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小。在缺少国内能源资源的情况下,由于经济不发达而导致的能源进口的国际支付压力,将成为这些国家发展的严重障碍。 基于对上述情况的综合分析,我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在世界上处在中间位置。尽管资源的自然禀赋在壹定程度上给我国未来的能源供给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可是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着国内能源资源贫乏的现实。从我国资源条件及能源特别是石油供求关系的矛盾运动见,我国在世界能源系统中拥有较大的回旋空间,且未处在风险影响的焦点上。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分析 对未来我国能源消费需求的认识,是制定能源发展战略特别是能源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基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 现在,我把眼光回到今天,看一看今年中国经济的一些主要方面的变化。 增长的问题 中国经济从增长的角度,从今年看未来,一个基本的结论是:有底,但是没有高度。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很可能就像人们说的,是一个“L”形的发展态势,不会是一个“V”形的发展态势,也不会是一个“U”形的发展态势,也不会是“W”形的发展态势,它就是一个“L”形的发展态势。它是一个有底部的增长态势,由底要往上走,在未来若干年都不是那么容易。 这个“底”在哪里?就是“十三五”提出来的“6.5%”左右,这是我们党提出来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的最基本的速度,也就是说今年也好、明后年也好,中国经济都将在 6.5%这个底线上面来增长。不会明显跌破6.5%,也不会明显高于6.5%,从趋势上看,从时点上看,会围绕着6.5%小幅度地波动。6.5%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最基本的目标,换句话说,是我们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的一种庄严的承诺,因此,政府网想方设法都要让这个“底”守住。 而中国又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国家,它的独特性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它有一个很健全的行政组织体系,从中央到村一级,有一个很健全的行政组织体系,这在世界范围之内除了朝鲜都是少有的。因此,一声令下,能够快速地在全国形成一个巨大的行政推力,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如果只有这样一个组织体系可能还不行。 第二,中国是一个政府还掌握着相当要素资源的国家,从土地、银行到矿产,甚至到人——比如说我们中国所有的聪明人、能人,大多数掌握在政府的手上,哪怕是民营企业家都挂上了各种的社会职务,他也纳入到政府的体系里面。所以,它能够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运用自身所掌握的要素资源,来实现短期的发展。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所以它不会轻易地让GDP增速跌破6.5%这个底部。 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一些政策面上来看,我们同样能够看到中国经济在政策面上还是有一定的控制力。货币政策方面,虽然利率杠杆的使用是越来越接近天花板,但是在其他货币工具方面的使用还是有很大的空间,降准这是一个还有很大空间的工具,现在18%左右,你降到10%左右的正常水平还有8%,降到15%的安全线,稍微这里要宽松一点,也还有3%,每降1%就可以增加超过1万亿的商业银行的高能货币,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有货币政策灵活运用的一定的空间。 财政政策方面,尽管前面讲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但从整个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目前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