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下) 试卷

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下) 试卷

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下) 试卷
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下) 试卷

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下)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考试说明]: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正确

错误

2、坚持对外开放就要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东西来发展社会主义。

正确

错误

3、如果欠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地区不能够克服资本和外汇的短缺,就会长期地贫困化和被边缘化。

正确

错误

4、美国是TPP的创始国之一。

正确

错误

5、在中韩贸易中,我国一直保持对韩国的贸易顺差。

正确

错误

6、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是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的竞争。

正确

错误

7、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是配置既有资源的效率的竞争。

正确

错误

8、中国在生产全球化产业链中处于上游。

正确

错误

9、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

正确

错误

10、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正确

错误

11、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对外部依赖比较突出。

正确

错误

12、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在企业设立、取得、扩大等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

正确

错误

13、负面清单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

正确

错误

14、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正确

错误

15、我国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正确

错误

16、国际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主要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正确

错误

17、扩大进口从战略高度来看能增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

正确

错误

18、中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积极引进外资。

正确

错误

19、扩大海外投资有利于加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正确

错误

20、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影响包括消除了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合理现象。

正确

错误

21、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正确

错误

2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宗旨是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正确

错误

23、当今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已经联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各国都在一条船上”。这种现象告诉我们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解决。

正确

错误

24、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提出,铲平世界的第一辆推土机是柏林围墙的倒塌和Windows3.0版的开启。这种观点表明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正确

错误

25、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至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致的是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正确

错误

26、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正确

错误

27、有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20世纪40、50年代。

正确

错误

28、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正确

错误

29、自由贸易协定是独立关税主体之间以自愿结合方式,就贸易自由化及其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

正确

错误

30、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资源配置特别是在海外的资源配置,基本上都采取总部经济模式,以实现其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其根本目的是()。

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

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加强国际间的生产协作

促进资金、技术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31、有经济学家指出,现在流行的全球化概念,对中国来说有一个极不公平又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在全球化要求的经济要素流动中,有一个要素是不能任意流动的,那就是人口。西方国家拥有选择权,把签证发给其需要的人,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教育资源与财富积累的跨国转移。这说明()。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32、现在国际上有一种说法,“美国的消费,中国的投资”。中国的投资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万一中国投资减缓,世界经济很可能就要出问题。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生产的全球化

资本的全球化

贸易的全球化

技术的全球化

33、下列哪个组织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联合国

欧盟

世界贸易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关于这一问题的表述,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利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5、我们要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维护国际的经济安全,首先要()。

加强对国有经济的宏观控制

尽量减少对外贸易

要提高抗击国际经济冲击的免疫力

要坚持发展经济,努力增强国际的经济实力

36、我们要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所突破。在“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要()。

给外资企业以国民待遇

借鉴外国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经验

努力提高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水平

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

37、“Made in China”即“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大多以低成本为核心竞争手段,削弱了中国品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

坚持低成本制造,拓展国际市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自主创新之路

提高商品价格,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加强国际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

38、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只有坚定不移谋发展,国家才能强盛、人民才能幸福。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应当()。

更多依靠物质投入和外延扩张

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

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主要依靠扩大投资和出口

39、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是加速本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下列属于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的是()。

国内企业在美国证券市场发行股票

发展国际旅游业获取外汇收入

外国企业在中国兴办独资企业

中国政府获得世界银行一笔长期贷款

40、我国高铁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范例,我们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掌握了不受制于人的核心技术,5年走过国际上40年的道路、从追赶者变为全球领跑者。这启示我们,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

国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企业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交通业

41、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是()。

发展我国的经济

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

与世界各国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

42、比较鉴别下列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正确的是()。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实现了经济融合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控制世界经济的行为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不受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趋势

43、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世界出口大国排名重新洗牌,中国出口值从1999年的第9位跃升至2011年的第1位。这表明()。

我国已经跨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

对外开放促使我国确立了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已经名列世界第一

4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在()。

增加了进口技术设备的成本

有利于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增加出口创汇

可以减少居民赴美留学、旅游的费用

45、我国政府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我国银行业将从地域、业务种类、客户对象等方面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这项举措体现了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实行()。

最惠国待遇原则

透明度原则

公平竞争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

4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最惠国待遇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地区)间实行的原则之一,它的基本内容是()。

缔约的双方互相给予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待遇

给予本国境内的外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其本国国民享受的待遇

反对企业以低于国内市场或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国外出口产

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份额

47、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其主要作用是()。

取消成品国进口关税

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平衡成员间国际贸易逆差

48、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力图发挥后发优势,追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说明()。

经济全球化体现了“平等、公平、双赢”的宗旨

发展中国家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有效地发展本国经济

发达国家在科技上占优势,使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必将使发展中国家超越发达国家

49、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已经走进我们生活,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在我们经济生活中的反映。经济全球化的标志是()。

跨国公司出现

全球化市场形成

资源全球流动

发展中国家崛起

50、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的结果。

现代高科技发展

国际分工深入发展

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

生产力迅速发展

51、经济特区的“特”指()。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实行特殊的经济制度

特殊的地理位置

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

5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由原来的9.8%下降到0.1%,逐步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促进了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局面

导致了区域内各个国家税收的减少

53、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近480家在华投资,比例高达96%。这主要说明了()。

劳务的全球化

贸易的全球化

资本的全球化

技术的全球化

54、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只有“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中国经济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走出去”的是()。

中国海尔集团在海外建立分公司

中国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

中国三家建筑公司承建约旦王宫工程

中国银行向美国花旗银行转让部分股权

55、在加拿大将枫叶旗定为国旗的决议通过的第三天,日本厂商赶制的枫叶小国旗及带有枫叶标志的玩具就出现在加拿大市场上,销售火爆。作为“近水楼台”的加拿大厂商在家门口坐失良机,而日本厂商远隔大洋却抢得了市场先机。这给我国企业应对日趋开放的国内外市场的启示是()。

要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水平

企业首先要占领国内市场,才能占领国际市场

企业发展不能只靠国家政策保护,更要靠自身竞争实力的提高

我国企业要团结起来,共同迎接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

56、“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的形势下,低成本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即将结束,中国在研发领域不断加大投入。”这段话反映了()。

我国正努力提高制造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

我国已不再发展低成本的制造业

我国已成为贸易强国

57、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形势下,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减少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往来

抓住机遇,回避风险

不与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往来

58、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中,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下面各项正确的理解是()。

世界上各国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非歧视原则强调各成员国实行无条件的多边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非歧视原则已在实际中得到了很好的实施

非歧视原则适用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

59、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其根本目的是()。

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促进我国经济较快发展

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60、经过同美国、欧盟等近15年的艰苦谈判,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终于一致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200l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要以“入世”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说明对外开放是()。

我国的立国之本

中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改革和建设最主要的条件

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61、当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构成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是()。

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

市场规则的全球化

金融运作的全球化

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

62、1980年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包括()。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63、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世界货物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已从1989年的22.3%提高到1999年的27.4%。有人预测,到2050年,世界贸易将占全球GDP的50%,世界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这表明()。

世界分工越来越细

各国都立足于外向型经济

各国的经济结构趋同

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64、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模式,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是生产全球化不断演进和深化的结果,它的形成与发展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世界经济的运行和未来走向。这种经济联系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65、目前,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由此可见,跨国公司()。

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最好形式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支配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66、下面做法不符合“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一要求的是()。

“引进来”让位于“走出去”

开放一切领域,优化开放结构

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67、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68、下列选项中对跨国公司理解正确的是()。

它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跨国公司的最大利益是实现经济全球化

69、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这主要表现在()。

对所有国家开放,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

是国家主权和领土主权的全面开放

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开放

是所有领域的对外开放

7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是因为()。

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总结历史的经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停滞和落后

我们应当吸收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71、我们需要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

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

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

72、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是()。

全球化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

全球化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全球化是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全球化对外经济交流的联合方式是全方位的

73、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74、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

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世界经济的市场化

世界经济的自由化

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

75、海外投资的战略意义包括()。

改善海外资源供应态势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拓展市场空间

平抑经贸争端

76、十八大指出,要形成以()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

技术

品牌

质量

服务

77、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

知识产权

政府采购

环境标准

劳工标准

78、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搞“绿色壁垒”“反倾销”等,又使我们前进道路上不得不应对挑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要提高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

要强化防范意识,维护国家利益

要充分研究和运用反倾销的策略

要加大“引进来”,减少“走出去”

79、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不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

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80、“彭蒂亚克——莱曼”汽车是在德国设计的,车身薄板是日本提供的,变速器是加拿大和美国生产的,无线电设备的发动机是由新加坡、澳大利亚制造的,轮胎、电器设备和组装是由韩国提供和完成的。这表明()。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现

只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才能实现生产的国际化

发达国家的矛盾日趋消失

各国都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

季节中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命运与节奏,岁月如歌的谱曲与纳词,一定是你。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些东西,你越是在意,越会失去。一个人的生活,快乐与否,不是地位,不是财富,不是美貌,不是名气,而是心境。

有时候极度的委屈,想脆弱一下,想找个踏实的肩膀依靠,可是,人生沧海,那个踏实肩膀的人,也要食人间烟火,也要面对自己的不堪与无奈。岁月告诉我:当生活刁难,命运困苦,你的内心必需单枪匹马,沉着应战。

有时候真想躲起来,把手机关闭,断了所有的联系,可是,那又怎样,该面对的问题,依旧要面对。与其逃避,不如接纳;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积极主动去解决。岁月告诉我:美好的人生,一半要争,一半要随。

有时候想拼命的攀登,但总是力不从心。可是,每个人境况是不同的,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生。太多的失望,太多的落空,纯属生活的常态。岁月告诉我:挫败,总会袭人,并且,让你承受,但也,负责让你成长。

人生漫长,却又苦短,幽长的路途充满险阻,谁不曾迷失,谁不曾茫然,谁不曾煎熬?

多少美好,毁在了一意孤行的偏执。好也罢,坏也罢,人生的路,必须自己走过,才能感觉脚上的泡和踏过的坑。因为懂得,知分寸;因为珍惜,懂进退。最重要的是,与世界言和,不再为难自己和别人。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就是说,做事不必完美,享乐不可享尽,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状态。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否则便是过犹不及,弄巧成拙。心灵松绑了,活着才自由。

半生已过,走走停停,看透了生活,选择了顺流的方式,行走。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感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每一个阳光的日子,于时光的碎屑中,静品一盏流年的香茗。

撕开浮云的遮掩,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山水,都有一段难捱的时光,好在,总有一天,你的淡然低调,你的暗自努力,你的理性豁达,终将点燃你的整个世界,让故事的结局,美好而温柔。

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的,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人生本就不是尽善尽美,也正因为有了缺憾,才显得是那么的多姿多彩。

心情平和,与是非渐行渐远,再多的兵荒马乱,也抵不过时光的洪流,唯有日常才惊天动地。夫切菜,妻拌菜,菜菜交缠,洒在热腾腾的面条上,剥头蒜就着,哧啦哧啦的,心里爽透了。这世间最美的,不就是这样的烟火么。

人生,是一个苏醒的过程。一首经典,低徊吟唱,年少不知歌者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

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 在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仍是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新形势下,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同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增进友好往来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始终坚定不移的推进睦邻友好政策,与周边国家一同促进地区和平和稳定。我们主张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不分大小,不论强弱,不分种族,平等的参与国际事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全球多极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对于中国本身的发展,在03年中国高层提出了“和平崛起”发展思想: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

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和平崛起的发展的思想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称霸的中国。 在继“和平崛起”后,05年中国高层又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对“和谐世界”理念的实践中,中国积极构建和谐周边关系,全方位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坚持和平谈判、和平磋商解决地区冲突,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可以发现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谐化的重要因素,而“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将更积极地协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的外交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形势与政策(论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一个十分微妙的时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攀升,面对中国的日益强大,各国观点不一,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支持中国不断发展的国家,也有畏惧中国发展的国家。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出于不断变动之中的。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当时国际形势大有美国一级化趋势,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这种美国一级化得国际格局逐渐出现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而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多级化趋势更加明朗。大国互动频繁,相互依赖性凸显,合作面总体上升。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起伏跌宕,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一步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安全、传染性疾病等全球问题更加突出,对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增大。中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剧变。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延续着先较量,后合作的传统,但奥巴马却改变了这一惯例,自上台之后就不断向北京释出善意,强调中美合作的必要,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时代出现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 从上海到北京,不论是与青年学生互动,还是和中国领导人会晤,奥巴马的首次中国之旅尽显和平与谨慎。除了在经贸和人权等问题上不愿多做让步之外,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展现出别样柔情,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更为密切的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中国的发展经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国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各方面对我国借重与合作的一面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国际上过高估计中国的发展水平,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责任的声音也在升高,有的还有意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 新形势下,我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同各大国的关系总体稳定。一批发展中国家加快崛起,推动世界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我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我国在当前的国际体系改革过程中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建设性作用。在准确把握机遇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挑战。既要正视我国全球性影响日益增大的事实,同时又要坚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基本定位,要坚持承担与我国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当前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解析当前国际形势,把握国家对外政策关键 网络工程0912班 2009811057 摘要:以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趋势以及特点的分析为切入点,体会当前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主要从世界经济复苏与风险、世界局部性战争、美霸权主义以及防恐新形势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时代的脉搏,看清国际形势。当面对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时候,我国将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主要从开展峰会外交、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的关系、深化同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以及积极参与解决热点和全球性问题展开外交。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复苏防恐新形势外交政策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和趋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 (一)、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 首先,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越发突出,全球复苏进程相对缓慢。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国家复苏乏力,亚洲、拉美和非洲经济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发挥着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发达国家大规模刺激计划效用衰减,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受自身发展水平制约,不同程度地面临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填补全球需求缺口。 各主要经济体加紧反思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模式,围绕新的发展制高点的竞争不断加剧。美国政府将经济繁荣列为国家力量源泉,继推出“出口翻番”、“再工业化”和新能源发展战略后,又宣布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力图通过强化实体经济和出口能力重塑美全球竞争优势。欧盟提出转向知识创新经济,实现经济健康和绿色发展,增强欧盟经济包容性和社会向心力。日本公布“新增长战略”,将转向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并举的需求引导型增长。同时,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自然灾害、流行疾病、能源资源、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等发展瓶颈,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世界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突尼斯总统本?阿里14日晚突然离境,携家人于15日飞抵沙特阿拉伯。首都突尼斯市14日晚至15日晨发生暴力事件,军队进入市区,维持秩序。本?阿里1987年接任突尼斯总统,于1989年4月正式当选。此后,他四次连选连任突尼斯总统,执政至今。这起戏剧性事件的导火索,是突尼斯城管“粗暴执法”,逼一名小贩自焚身亡,引发全国骚乱。,其多米诺骨牌效应更是波及到了北非、中东地区的多个国家,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从本次风波事件来看,北非、中东国家将进入内部纷争加剧的多事之秋,目前整个动荡局势还在延续,尤其是利比亚还在采取武力镇压,从而爆发了内战,国际

中国数码印刷新形势

一、中国数码印刷市场概况 国外市场的发展状况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印刷工业受到严重冲击。据美国印刷市场与信息研究机构PRIMIR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4年,全球印刷业总产值将达7250亿美元,比之前预期的2011年突破7200亿美元大关延后整整3年。十几年来,数码印刷技术及其相关产业,裹挟着科技创新之风,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以惊人的速度渗入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满足着人们对印刷品个性化、多样性、灵活性的需求。到2014年,全球数码印刷方式的市场份额将提高一倍,占总市场份额的27.4%。2008年全球喷墨印刷机市场总额仅为19亿美元,2014年预计将跃升至近48亿美元,以160%的速度快速增长,上升到几乎与单张纸印刷机市场平齐。 2008年全球静电照相市场总额约为14亿美元,2014年预计将达到20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40%。全球数码印刷业正在蓬勃发展,并被寄予厚望。在中国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被公认为是可以带动印刷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和《数码印刷》杂志联合开展的”数码印刷在中国“装机量及应用调查显示,国内数码印刷设备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09年7月,国内生产型数码印刷机装机量达到1431台,比上年增长84台,增长率高达46%。其中,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装机量达到354台,在上年度的基础上增长84台,增长率达31%;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装机量达到990台,比上年增长346台,增长率达54%;连续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装机量达21台,比上年增长11台。 在国内数码印刷印刷机装机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的数码印刷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数码印刷发展区域差异明显 目前国内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主要集中于华南、华东、华北等发达地区,占比分别达到35%、33%、21%。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在华北、华东、华南占比分别为24%、20%、19%。 (2)商务文件等商业活件仍是主流业务 “数码印刷在中国”针对企业主要业务范围的调查中,有81%的企业选择了商务文件,72%的企业选择了招投标书,72%的企业选择了样书,可见,商务文件、招投标书、样书仍是数码印刷企业主要的经营业务。 (3)快印连锁化是主要商业模式 “数码印刷在中国”针对企业开设分店情况的调查显示,采用集中式经营而没有开设分店的企业占34%,拥有1~2家分店的企业占37%,拥有3~5家分店的企业占18%,拥有6家(含6家)以上分店的企业占11%。虽然与上年度相比,样本企业中无分店的样本企业的占比有所提高,达到34%,但无论如何,连锁经营依然是业内选择最广的一种经营方式。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数码印刷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小企业居多,缺乏行业标

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外交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腾飞的事实检验了这一次时代观革新的正确性。如今中共中央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两个大局出发,在“和平与发展”的表述中加上了“合作”二字,在丰富了时代观内容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中国外交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其次,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战略。新的外交战略紧扣时代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真诚地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指明了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再次,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又一创新。中国既要通过维持和平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以谋求更大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最后,构建了“和谐世界”理论。这是中国外交最新的理论创新。它的提出为中国外交特别是多边外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它也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球治理模式。 一个全新的世界级大国的形象开始出现,中国为人类、为这个星球作出更大贡献的梦想开始初现端倪了。不过,在那众多令人鼓舞的现象背后,我们还要有更多的忧患意识,因为山爬得越高,一旦摔倒,

可能摔得更重,爬得越高风景越美,也可能更加孤寂、寒冷。现在中国就恰巧处在高山,风景更加壮美,同时又是高处不胜寒的双重境地。而我认为,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经济领域中的发展的危机。 发展的危机是指过去曾经让中国富强和发展起来的要素正在变得枯竭,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正在成为中国新时期前进道路上的麻烦和障碍。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中国的发展就会走向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所以,危机也可以说是一个十字路口,要么开辟新路,要么走进死胡同。我国原有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在逐渐丧失,就是这一表现。第二,在安全领域中的安全难题。传统安全威胁就是中国是全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在新时期新的画面中,我们的海外安全问题在日益凸现,包括海上通道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在日益加剧。据悉,现在有关部门一天所接到的海外遇险事件比过去一年都多,而且多数是没法处理的,还有我们的海洋通道安全问题,我们很多能源、物资都需要通过海洋从海外运输回来,而一旦海洋通道被切断,就势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打击。就是说,对外经济依赖越高,经济的脆弱性就越大。第三,国际领域中的国际压力我国虽然在外交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大国的地位,但是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完全的消失。南北发展不平衡,某些国际的武断专横。还有各极势力的划分与制衡。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暗波涌动。还有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冲突。这些都给中国外交造成很大的压力。

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论文

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论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下,国际局势变化微妙,当下的国际是以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为主轴的,各国都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着竞争与合作。在利益之间的竞争中,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在利益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攻势地位,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守势地位。在当下的国际局势下要想在国际潮流中站稳脚就必须发展强大的经济实体,采取正确的外交策略,才能使自立于强国之林。 关键词:国际局势;中国外交;和平发展 一、当前国际形势 世界政治对多极化 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格局将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的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旧秩序的运行机制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美国想构建单级世界,谋取世界霸权,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全球化条件下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利益呈分化态势,在国际舞台上合力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还将有一个长期的过程。[1] 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动荡 当前国际形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

大主题,国际形势在总体上是和平的,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本国经济作为第一要务。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还很多,世界仍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对世界和平存在一定威胁,地区之间特别是中东地区局部动乱频繁爆发,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核危机的存在这一切都造成世界格局的不稳定。 同时,国际多边军控谈判停滞不前,军备竞争有增无减,主要大国启动核武库更新换代,太空争夺已现端倪。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核裁军、防扩散问题依然困难重重。另外,频繁发生的海盗活动、国际贩毒等事件也严重国际社会的安全。目前的国际热点不少,而且有增多之势,如非洲之角形势、伊朗—美国关系、俄罗斯—格鲁吉亚关系、乌克兰危机、美国在东欧几个国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等。 大国关系的调整 近年来,大国之间的磋商与合作大大加强了,共识和利益汇合点增多了,共同利益也相应拓宽了。各大国通过一系列的高层互访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推动了大国关系的发展,建立了各种不同内涵的“战略关系”、“伙伴关系”。大国之间关系的调整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表现,同时还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 大国关系的调整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使经济外交越来越多地成为大国外交的首要内容。因此,大国关系的调整的主

从中国崛起的新形势下谈国人怎样对待中美关系

从中国崛起的新形势下谈国人怎样对待中美关系 ——兔子和白头鹰之间的那些事儿 摘要 本文将细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与中国的外交斗争过程,从被美国孤立,到中美建交,从建交初期的短暂同盟,到后期美国的一系列打击中国的事件,中国在面对美国问题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采取了不同的外交战略。分析在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强大的过程中,中美关系的变化过程。文章将根据中美之间的历史关系提出中美关系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0. 历史中的中美关系 应该说,中美关系是中国面对世界问题中最棘手和重要的一环,中国和美国,由于其历史背景,政治背景和地理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问题非常的复杂和多变,我们和美国,一直处于政治立场上的对立面,可以说,是永远不可能交叉的两条平行线,而这,也使得中美之间冲突,摩擦不断,成为中美之间利益纠葛关系复杂多变的首要原因。 这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以利益作为第一要义的。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1972年,新中国在新的形势下选择了接过美国递来的橄榄枝,应该说,与美国人的合作正好适应了双方的需要,中美在苏联这一超级大国的威胁下终于跨越了政治立场,国家制度的鸿沟,开始了外交关系。然而,两国的国家关系的缓和并不代表着中美之间矛盾消失,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始终是美国人心中的一块暗痕。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开始了他在全球霸权主义计划,更是对中国的发展格外的“关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始终是处于一个打压,孤立和骚扰的态度。科索沃战争中,美国蓄意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这是美国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向新中国示威。随后,在美国的干扰下,台海危机,大陆失去了夺回台湾半岛的先机,致使时至今日台湾问题依然是我国政府和爱国人士的一个心病。又有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美国战斗机公然在我领空侦查,示威,在遭遇中国空军的驱赶后利用其装备的优势挑衅,致使81192号战机和王伟烈士永远葬身南海。有人说,美国人比我们的国人更加了解我国的军事防御系统,长期以来,美国利用其先进的侦查技术,严密的监视中国的国防建设,利用卫星技术定位我们的军事基地和核武系统,利用隐形战机,无人机骚扰我国领空,肆无忌惮的窥探中国的国防秘密。可以说,美国人一直没有放松对中国的警惕,一直制造着各种麻烦干扰中国的建设。那时的中国,年轻而又体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难以承受与美国抗衡的压力。于是,我国政府一直采取韬光养晦的政策,先隐忍强大自己,再一举消灭敌人。与美国搁置仇恨和争端,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政府懦弱的体现,而我恰恰认为这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中国有句古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唯有抓住时机先强大自己,才有底气反击美国人的挑衅。直至现在,即使我国政府的外交语言已经相对强硬很多,讽刺我国外交软弱的言论依然经久不息。我认为,这是对我国外交政策的一个误解。要知道,弱国无外交。勾践尚卧薪尝胆,而事实证明,中国在忍辱负重的那几年,经济不断发展,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随之不断提升,最终抓住了强大自身的宝贵机会。 2.0新形势下国际斗争中的中美关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再不是那个对美国隐忍妥协的病夫,而美国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缺点的暴露,正面临着经济危机的冲击,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受到新兴国家的冲击。新时代的中美之间,关系更加的微妙。表面上相安无事,和平万岁,内里确是箭弩拔户,你死我活。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形势难掩尴尬的局面,为了缓解经济压力,纾解国内矛盾,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 摘要:目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局部动荡态势,大国围绕国际秩序和地区热点加强博弈,世界格局变化更加复杂。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内经济迈向新常态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大力开拓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新形势下,中国该如何发展?发展空间有多大?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全面的角度,不仅要看到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看到国际发展形势以及我们的外交地位。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依法治国,大力发展民生。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结构调整、生态治理、能源安全和劳动力配置等都是摆在眼前的紧迫问题。从国外形势来看,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上升。纵观全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总体来看,世界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为主导,从自身合法利益以及各国共同发展出发,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角逐,谋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国际形势千变万化,国际局势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各国想要在这种局势中谋求发展,就需要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谋求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勇于面对竞争。中国又有怎样的外交战略呢? 一、国际格局与外交关系 世界格局是指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相对稳定的一种关系。21世纪以来,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地方冲突与民族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的信息革命阶段,一切都要在信息革命的天秤上重新定位、衡量,外交工作也不例外。在信息每时每刻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中华民族万变不离其宗,坚持以和为贵,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私利。中国主张国与国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应通过对话、谈判、交流、互动来化解冲突和矛盾。这是中国人民的心声,也是世界人民的意愿。中国和合外交的理念,渊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和睿智的生命智慧。尽管中国外交面临冲突和矛盾多发期,但只要能“处变不惊,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就能开出新局面。 二、国际安全与地区热点 2015年,全球地区热点仍然集中于中东、东欧和东亚三个地区,但形势出现新变化,而且特点各不相同。对中东地区来说,美伊关系对中东形势有决定性影响,美伊对抗结束是历史性事件。在后伊核时期,美伊关系将由对抗状态转化为非敌非友状态,伊朗承认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而美国则承认伊朗的地区大国地位,承诺不损害伊朗政权的安全。双方都将从这一妥协中受益。虽然由于美国国内多数人反对伊核协议,两年后新当选的美国总统是否继承奥巴马政府的这份外交遗产尚有不确定因素,但从大势看,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伊核问题是大势所趋。后伊核时期给中东地缘政治带来的新格局,将为其他国际力量如欧盟、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东施展影响提供更大空间。亚太是地区热点问题集中的第三个地区,2015年有关形势也出现一些新变化。与中东热点不同,围绕亚太地区热点,有关当事方之间实际发生冲突的风险并非在升高,而是趋于降低。无论是在有关领土及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上,还是在冷战遗留问题如朝鲜半岛上的对立,可控性总体都有所加强。亚太地区的紧张气氛主要来自大国在地缘政治上展开的战略博弈。美、日为在对话战略博弈中争取有利态势,常常利用地区领土争议问题做文章,而个别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试图利用大国矛盾,坐收渔利。因此,管控这一地区的热点问题,关键在于大国关系,尤其取决于大国之间能否增强战略互信。2015年,由于中美、中日等大国关系总体朝积极方向发展,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摩擦和争议并未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摘要: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 各种矛盾交错发展, 挑战纷呈, 世界局势错综复杂, 变化剧烈。这种状况将继续延续并影响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的背景下,我国外交战略也发展了变化。谈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过去三十年外交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不同身份间保持了平衡。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多边国际对话机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把这多种关系细腻地缝合在一起。中国外交从经济角度追求双赢,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维护稳定,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机遇蕴含在挑战中,只有成功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科技、中国外交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国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相应的外交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形势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层面,正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不过,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

当前的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

当前的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1、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发展问题进一步突出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球失业和贫困人口数量上升。由于全球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初见成效,各国经济普遍出现向好迹象。尽管如此,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引发危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现全面复苏将是缓慢曲折的进程。这场危机不但是经济危机,也是思想危机、体制危机,其影响已远远超出经济金融领域,正在对国际力量对比、国际体系改革和大国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2、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 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崛起势头,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新兴大国联合自强的意识增强,中俄印三国、中俄印巴“金砖四国”、中印巴墨南五国对话等合作机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增强了新兴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有利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也要看到,西方国家的总体实力仍然占先,在国际体系中仍居主导地位,北强南弱的格局在相当长时期内还难以改变。 3、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国际经济体系进入转型和构建的重要时期 国际金融危机使现行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弊端暴露无遗,改革成为

普遍共识,对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进行改革已提上日程。二十国集团(G20)金融峰会在危机中异军突起,已经走上机制化道路,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G20要成为真正权威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的看,国际经济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但变革的进程将是长期和复杂的。 4、各大国加紧调整内外政策,牵动大国关系发展演变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各大国深刻反思,各方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只有同舟共济,加强合作,才能共渡难关。与此同时,各方围绕后危机时代的竞争也在加剧。各主要力量都怀有强烈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紧迫感,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竞相加快和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对外战略,围绕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大国关系新一轮调整互动的主线是既竞争又合作,大国之间的协调合作明显增多,相互关系的务实性和稳定性有所上升,但利益分歧和矛盾摩擦不会消失。 5、亚洲总体保持崛起势头,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地区政治、安全形势进入矛盾多发期 亚洲地区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表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和潜力,各方普遍加大对本地区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亚洲地区格局加速演变,在国际战略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各种地区合作倡议层出不穷,东盟、10+1、10+3、中日韩、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进展活跃。同时,朝核、南亚等地区热点问题时起时伏,金融危机增加了域内一些国家维护国内稳定发展的难度,地区形势存在一些变数。 6、中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上升,成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和国际体系变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中国的发展经验。国际社

新形势下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新形势下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论文摘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这是我们党和政府长期治国理念的重大突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作了更加深入具体的分析。习近平同志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他同时指出,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 他更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他的这些论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统一起来,高度概括了我国当前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为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在当前条件下,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坚持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相统一的 方针,适时、适当增强有所作为的力度 韬光养晦反映了中国面对世界的一种基本态度,是中国谋求国家和平发展、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策略权谋。坚持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统一,是由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古今中外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中国现实的国际处境和未来发展目标共同决定的,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通过和平发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坚持维护周边环境稳定与维护国家 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两手抓,两手相协调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周边国家对华的焦虑和不适应感有所增强,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开始凸显。如何处理好维护周边稳定与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的关系,成为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的问题上,我们要树立长期斗争的观点,既不自缚手脚,也不急于求成,设定阶段性目标,逐步寻求解决。同时要落实底线思维,做到有备无患。对于与邻国的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要实行以我为主的方针,更多注重于采取实际有效的行动,言论避免过激,行动扎实有力,分别不同情况,采取确保前沿存在、力争实际控制、保持适当热度、欢迎共同开发等不同方式,力争对方与我谈判解决问题。 经济利益与战略利益并重, 更加注重战略利益的经营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一方面,作为快速增长的经济体,需要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在国家安全、国际地位和国家长远发展等方面,也有着自身广泛的战略利益。

新时期中国外交

新时期中国外交 新时期中国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最大的特点 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争取与它们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政府在建立多极世界、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世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开创出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点的战略道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新道路。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

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中国选择这条道路,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就是要超越传统模式,坚持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是中国既往外交思想的深化。“建设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共处”。“和谐共处”相对于“和平共处”,是“更上一层楼”了。它不仅要求维护和平,实现“和平共处”,而且要超越和平,促进和睦、合作和共同繁荣,实现“和谐共处”。中国是一个致力于国际和平事业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并且必将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是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演进的重要因素。 二、“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外交工作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外交

新形势下的新需求

新形势下的新需求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素质概说 张和生 一、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1.50年代,汉语预备教育的兴起 东汉末年,“胡僧”汉语和佛经翻译 “胡”从西域来的,胡琴、胡椒、(胡说) 隋唐遣唐使 宋元明清 董明——汉语传播史 2.60年代,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3.8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形成 吕必松:“对外汉语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4.新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的空前繁荣与“汉语国际推广”概念的提出几组数字 1950~1960,来华留学生2844人; 1961~1965,来华留学生4415人; 1973~1987,来华留学生13000人; 2010,来华留学生260000人,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2万。 几个重要人物 清华留学生班主任周培源; 清华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吕叔湘。 50年代,中国第一次向国外派遣汉语教师: 朱德熙(保加利亚) 邢公畹(苏联) 郭预衡(匈牙利) 几个重要时间与重大事件 1978,吕必松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1983,成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 1987,成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三届会长(朱德熙、陆俭明、许嘉路) 1987.7国家成立“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二、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形势

1.全球汉语学习需求的快速增长 2.2005年7月世界汉语大会,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重点转为汉语国际推广 3.全球孔子学院/课堂的建设 4.AP中文课程的开发 5.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与海外汉语教学志愿者的派遣 6.各类汉语教材的开发 7.汉语国际推广基地的建设 搜索“汉语教育六个转变” 汉语国际推广19个基地 中山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教材开发基地 北京大学国学基地 几个相关数据(1) 3000万/4000万人学习汉语。汉办工作目标:2015年达到8000万,2020年达到1.6亿。 目前在101个国家、地区建立了384所孔子学院,390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专职教师2000人。(2010.10, 322所, 9个月增62所。 4.5/所) 2009年来华留学生23万人,2010年26万,2020年计划达到50万人。04年公派出国汉语教师69人。近三年共派出教师、志愿者近8000人。当前仍在海外的达6000多人,2011年6月,1000多人参加公派教师选拔。 几个相关数据(2) 2010年上半年,全国培训志愿者1300多人。2011年,北师大面向海外教师的来华教材培训600人;培训志愿者/本土教师近500人。 孔子学院总部计划向每个孔子学院公派5人。 出版45个语种360套教材,送出1200万册,500多万人使用。 几个相关数据(3) 不容乐观的数据: 2011年,孔子学院岗位需求600余人,报名500余人,面试后录取300余人。 面试成绩:优秀48人,较好211人,一般138人。 结论:优秀人才匮乏,无法满足需求。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中药学11(2)班吴龙子11065012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核心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第一,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改变了原来一直强调战争危险的观点,强调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第二,在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中国之所以不结盟,一方面是总结经验,感到结盟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也因为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如果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就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第三,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第四,积极发展睦邻关系。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对中国的国内建设、对亚太地区以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起了积极作用。第五,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新中国初期外交特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反霸和不称霸、属于第三世界、全方位开放以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中国外交政策更加完善,全方位的外交、机制性的外交、多边外交等等,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全方位、多边的外交政策 全方位的外交,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既包括了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这种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这种多边外交的好处在于,可以与多个国家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取得共识,可以稳定与改善与整个地区的关系。多边外交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与东盟、非洲这样的多边外交,即多个国家代表聚集在一起的外交活动;另一种是多个国家为了解决同一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讨论活动,如关于朝核问题的外交活动。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达到共同发展经济共同进步的目的。中国政府在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为国家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三结交更多的同盟国 中国从建国之初就奉行不结盟的政策,但中国虽说不结盟,但我们还是有那么多的兄弟之国,他们在支持着中国前进,我们需要这些兄弟,这些兄弟也需要中国。长久以来,中国的兄弟之国中最数朝鲜了。朝鲜是个小国,而且在上个世纪它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抗美援朝让中朝结下了生死之交,但就在1994年

中国外交形势

中国外交形势 物电10(3)班10223207 孙钰琳 现在中国的外交环境是处于一个相对主动的环境里面,相对于十年前, 现如今中国的外交态势虽然依然是以部分忍让作为外交的基本准则,为的就 是给国内经济发展一个良好、稳定的增长环境。(1)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2)中国对外政策 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不结盟。(不同大国结盟是独立自主的核心内容)(3)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中国对外政策的基 本立足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而且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而且是其忠诚的奉行者。在这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同外国建交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天,即1949年10月1日,中国政府就庄严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凡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要表明与台湾当局断绝一切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按照江泽民主席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解决台湾问题,坚决反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图谋和言行,也决不容忍同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再同台湾当局建立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 中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1957年,毛泽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