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域的建构策略

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域的建构策略

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域的建构策略
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域的建构策略

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域的建构策略

摘要:班级科学活动区域是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彰显幼儿自主探究、自由发展和个性化学习的教育方式,建构良好的班级科学活动区域对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促进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科学领域

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域是幼儿园活动室中创设的用于幼儿科学探究的场所,也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和形式。建构良好的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区域是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的要求以及促进幼儿自主探索、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创设形态丰富的班级科学区域,营造温馨自主的活动氛围

(一)构建班级科学发现区

科学发现区是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发现与探索,获得科学经验和科学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班级科学发现区的构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为科学发现区提供丰富的材料:包括一般设

备,如放大器械,包括三脚架、放大镜、显微镜等;用于实验的基本设备,如勺子、滴管、镊子等;用来分类或储存的容器,如分类盒或玻璃瓶子;用来测量长度与质量的器械,如天平、砝码、直尺等;用来记录观察过程与结果的卡片、纸笔等;用于清洁的器械,如抹布、水桶、簸箕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它特殊领域的器械,如光电学领域的器材:电池、灯泡、电线等;教师应根据孩子兴趣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提供多种领域的器材。[1]

2.不同班级的科学发现区应体现差异,各有所侧重,并努力实现不同班级科学发现区的开发与共享。如有些班级科学发现区以光与影为主题,为幼儿提供三棱镜、放大镜、手电筒、图画纸等材料,有些班级则以磁力为主题,提供各类磁铁、磁粉、指南针、铁制品等材料。

(二)设置班级植物角

《指南》在科学领域表述到“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由于种植是长期的、持续的活动,幼儿可以通过多次、反复的观察、交流、探索,在与它们频繁接触中,逐渐明白生命的奥秘,这对于他们获得有关大自然丰富的经验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设置植物角可以美化班级环境,同时,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参与种植与管理植物,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结果,并对不同类型植物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可以使幼儿获得关于种植方面以及有关植物的经验。同时,可以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的求知欲,幼儿的数量概念、责任意识、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计划能力等也能够得到发展。[2]

为此,首先要做好空间和时节安排。班级植物角应利用班级室内外一切可利用空间,如在教室阴暗的角落放置喜阴性盆栽,在阳光充足的阳台放置喜阳植物。除此之外,种植时节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不同的时节种植不同的植物;其次,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种植材料,包括不同的植物种子、花盆以及土铲、浇水器等种植器材;再次,要制定种植计划,引导幼儿对植物进行观察与管理。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直接参与植物的种植,并和幼儿一起讨论植物角的管理,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发现变化细节,并做好记录。

(三)创设班级饲养角

幼儿园饲养活动是幼儿园科学领域的一项实践活动,对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提升其科学素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参与饲养活动,既可以帮助幼儿增进对动物的了解,

丰富相关动物的名称、类型、生活习性等生活经验,还能让幼儿更真切地感受动物的发展变化,感受生命的存在,持久地观察并探索生命的奥秘,从而真正地去感受、了解、珍惜生命。[3]

为此,首先要合理规划班级饲养空间。班级饲养动物一般较小,如乌龟、金鱼、昆虫等,既可在教室内部,也可放置在室外的走廊、窗台等处;其次,丰富班级饲养动物的品种。一方面可以在饲养角投放当地常见的小动物。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时节,有目的的选择和补充,使班级饲养的动物品种不断变化与丰富,既可以拓展幼儿对不同动物品种的认知,也可以增加幼儿参与饲养活动的兴趣;再次,将饲养活动纳入班级课程之中,优化对饲养活动的指导。饲养活动作为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班级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将饲养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机整合,既可以将幼儿在饲养活动中生成的兴趣点作为主题的来源,也可以将饲养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延伸、拓展与深化;最后,要注意班级之间饲养活动的联动,班级之间饲养角应有所差异。

二、投放适宜的科学活动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材料是幼儿区域活动操作的对象,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媒介,也是教师教育意图的载体。因此,在班级科学活

动区域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对科学区活动开展至关重要。

(一)材料的目的性

班级科学活动区是班级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科学区活动与其它区域活动乃至生活活动、教学活动等都紧密相关。因此,班级科学区活动材料不是随意的、零散的、盲目的投放,而是有目的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投放。教师正是通过对材料有目的的选择与投放,将教育目标“隐性”在材料之中,从而实现对幼儿引导。因此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如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不善于从整体出发或多角度去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难以长时间关注同一个物体,因而投放的材料应突出简单、直观、有趣、生活化、可操作性,能引发、促进幼儿与材料的充分互动,探索事物间的简单关系;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心理活动的目的性、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他们不再满足与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知,对自己喜欢的问题追根问底,因此,教师要多给幼儿提供多变化、多功能的活动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观察和发展提出继续探究的问题,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答案并设法验证,并引导幼儿制作观察计划和记录。(二)材料的层次性班级科学区材料的投入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进行。如果把大量材料不分层次、不分类别直接投入

班级区域,反而会干扰科学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在材料投放前应注意材料的整齐、有序,突出层次,既能体现明确的目标指向,又能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如,当老师把干电池、电线、小灯泡等放在一个盒子里,不再掺杂其他的物品,幼儿不需要老师要求就知道探索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投放的材料要注意结合当时的主题教学活动,按年龄段发展目标层次递进。另外,材料与材料会构成一定的关系,引发不同方向,甚至不同性质的活动。比如,把不同薄厚、不同质地的纸张放在一起,引发的可能是观察比较的活动;把纸和画笔放在一起,引发的可能是绘画活动;把纸和剪刀放在一起,引发的可能是剪纸活动……所以,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预设幼儿可能进行的探索活动,排除不必要的和有干扰因素的一些点缀,直接引导幼儿指向有意义的探索活动,并在活动后调整增添材料。

(三)材料的系统性

为了使班级科学活动区探究活动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激发幼儿持续探索的兴趣,科学区域材料的投放还应有利于幼儿形成连续性的探究活动。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在直接参与、频繁操作中对某个科学现象做持续、深入的探究,以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科学现象的兴趣,并有助于拓展幼儿探究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学习“神秘

的磁铁”主题时,教师在班级科学区投放磁铁、图钉、回形针、泡沫、废旧报纸、木块等各种材料,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思考磁铁与不同物品之间的关系,幼儿通过直接操作与具体感知,初步了解到磁铁可以吸附金属制品的基本特征;第二次投放材料时,又增添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磁铁,鼓励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幼儿在自由摆弄两块磁铁时会发现:两块磁铁有时能相互吸附,有时吸不住,但手一放,一块磁铁会翻身吸住旁边的磁铁;两块磁铁隔着玻璃板也能相互吸附,这时教师可引入“磁极”的概念,让幼儿理解磁铁有两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三、实施开放式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一)营造安全、愉悦、支持性的心理氛围,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活动、主动发展的重要场域,要激发和保持幼儿对科学活动浓厚的兴趣,营造安全、愉悦、支持性的班级心理氛围必不可少。

首先,教师要积极参与、做好榜样示范。教师积极参与科学区活动本身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一方面,教师自己要主动参与到幼儿的科学区域活动中,与幼儿积极互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做好榜样示范,以自身对科学活动区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吸引幼儿参与。

其次,教师要积极回应,合理引导。要尊重幼儿的观点与想法,接纳幼儿各种探究行为,对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错误持宽容态度。不急于否定幼儿,更不能批评指责幼儿,要让每个幼儿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要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可以对同伴和教师提出质疑。

(二)幼儿自主活动与教师适宜引导相结合

区域活动虽然是以幼儿自由学习、自主活动为主的场所,应突出幼儿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能对幼儿进行任何指导。区域活动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且对教师的指导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首先,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不再直接参与幼儿的活动,而是幼儿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向幼儿介绍科学活动区内容,提出规则,在幼儿活动进行中仔细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状况,并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确立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其次,师幼共同创设班级科学区域。在科学活动区创设之前,教师应组织全班幼儿讨论科学区设置的位置、投放的材料、活动的规则等,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三)将班级科学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融合

活动区与主题课程相结合,能够为幼儿提供综合学习机会,增加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辅相成,两者连接的关键是

主题[5]。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科学活动区的活动生成集体教学的主题。在活动区活动过程中,幼儿会对不同材料的操作产生新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有价值的,作为主题活动新的主题。其次,可以创设与主题相适宜的活动区。教师可以围绕班级科学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出相互联系的班级科学区域,投放相关材料。如班级开展了“种子变变变”主题教学活动,为保持幼儿探究的兴趣,拓展幼儿相关经验,教师可在班级科学区域中投放植物种子,如黄豆、绿豆等,以及放大镜、刀片、镊子、玻璃器皿等工具,引导幼儿将种子放置在盛水的器皿中,观察种子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参考文献:

[1]殷顺梅.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区的环境创设[J]教师,2011(18):115.

[2]虞永平.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10(5):6-7.

[3]虞永平.饲养区(角)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10(7-8):6-7.

[4]周红梅.优化幼儿饲养活动的若干意见[J]教育导刊,2011(12):40-43.

[5]吴放.如何处理活动区教学与主题教学的关系[J].山东

教育,2006(7-8):21-22.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红星幼儿园)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 摘要:《纲要》指出,幼儿园应该给幼儿们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给每位幼儿提供参与尝试的机会,并鼓励、支持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和经验。区域活动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及幼儿发展水平,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环境,投放材料,让幼儿依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以摆弄、操作为主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行为活动。作者根据自己在幼儿园的工作实践进行分析,并探讨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现状,同时总结具体对策。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材料投放 幼儿园区域活动重在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选择有趣的内容,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想做的事情,因此,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都非常重要,它并不意味着投放的材料越多越好,更应该注重合理性和安全性原则、启发性和趣味性原则、互动性和实操性原则、计划性和针对性原则,确保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操作、获得知识,促进他们观察、记忆、思维等各方面能力开发。 一、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现状

1.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现状。“环境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创设与利用环境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常规要求和空间设施等都应该有利于引导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部分地方因为经济欠发达,幼儿园数量少造成生源较多,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活动空间更无法满足幼儿们的需求。幼儿园的活动室大部分是密闭空间,活动室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这种封闭的环境将师生的活动局限在教师讲、幼儿听的层面,没有重视材料、环境与幼儿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区域环境的操作空间较为单一,基本以桌面为主,在如此单一又局限的环境中,幼儿只能重复和被动地进行教师预设的活动游戏,忽视创造性与主动性,阻碍幼儿的创造与思维,打击幼儿的操作激情。 2.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现状。幼儿对新事物的兴趣持续时间较短,合理使用和投放幼儿园材料要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做好材料选择工作,及时、科学地更换,多层次、递进性展现材料的层次性,因此材料的选择并不是越丰富越好,也不是越精美越好,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投放合适的材料。目前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主要存在以下方面:(1)材料使用人数较多,幼儿间的纠纷不断增加,这类投放量小的材料很难实现活动目标;(2)材料在活动过程中反复使用,慢慢出现破损,材料的完整性影响幼儿们使用材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和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摘要:《纲要》指出,幼儿园应该给幼儿们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给每位幼儿提供参与尝试的机会,并鼓励、支持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和经验。区域活动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及幼儿发展水平,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环境,投放材料,让幼儿依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以摆弄、操作为主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行为活动。作者根据自己在幼儿园的工作实践进行分析,并探讨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现状,同时总结具体对策。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材料投放 幼儿园区域活动重在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选择有趣的内容,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想做的事情,因此,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都非常重要,它并不意味着投放的材料越多越好,更应该注重合理性和安全性原则、启发性和趣味性原则、互动性和实操性原则、计划性和针对性原则,确保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操作、获得知识,促进他们观察、记忆、思维等各方面能力开发。 一、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现状 1.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现状。“环境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创设与利用环境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常规要求和空间设施等都应该有利于引导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部分地方因为经济欠发达,幼儿园数量少造成生源较多,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活动空间更无法满足幼儿们的需求。幼儿园的活动室大部分是密闭空间,活动室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这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

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 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是幼 儿个别化、自主化的活动方式。小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从情感上讲也十分需要老师的一对一教育。因此,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这种以个别教育为主的区角活动正适应了这种需要。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的活动应该以生活为轴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因而,我们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符 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体验的主题活动内容。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区角活动,努力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自主活动,在比较宽松、随意的氛围中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探索环境 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 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区角活动要能够达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要为其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孩子们可以充分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方式、游戏时间,教 师以表扬、鼓励和帮助为主,以商量的口吻提出想法和建议。同时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应避免活动材料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为孩子提供的材料份量轻、体积小、颜色鲜艳、形状奇异、种类多、数量多、材料的放置高度按照孩子们的视线为标 准,墙面上贴一些孩子与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创设一个温馨的氛围,使教室拥有家的气息,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在这个“小天地”里,教师按照各个区域活动的特点,将娃娃角(娃娃家、扣钮扣、挂衣服、晾袜子等)、动脑筋(套盒、拼图、手套、鞋子等)、小巧手(剥桔子、切水果、切黄瓜、喂食、穿珠、夹夹子等)、搭建(大插片、垒高)等操作性游戏活动安 排在一边,而将易产生干扰的区域活动,如做做玩玩讲讲(撕纸、粘贴、图书等)、听听看看讲讲(听录音或看图书等)安排在教室的另一边,减少不同活动对幼儿之间的影响,使他们尽可能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 二、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区角活动常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人生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孩子六岁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要继续增高,培养上去,自然 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是在有条不紊的生活活动中受熏

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安排

班级活动区安排 小一班 阅读区: 1、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和使用图书,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独立性。 2、通过图书区阅读间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幼儿的早期阅读技能和语言发展的能力。 3、通过图书角的创设与利用,拓展幼儿的早期知识,形成读书爱书护书的良好习惯。 4、通过提供多种图书材料,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建构区 1、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分工合作意识。 2、通过投放各种色彩鲜明、富于变化的材料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对建构的兴趣。 3、凭借幼儿的想像力,拼出不同造型的图案, 发展儿童的眼力,脑力和手力等。 4、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增加想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搭建技能,促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益智 1、能利用多种玩具材料来感知探索、形成知识、发展思维和智力。 2、通过幼儿积极地思维活动调动起幼儿战胜困难,向自我挑战的勇气,促进思维和认知水平的发展。 3、满足幼儿好动手的需求,促进他们感官的灵敏和手指的灵活性,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将来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4、通过游戏规则的约束,帮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美工(轻粘土) 1、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3、认识工具并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想、画、捏、拼、压等 手法,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兴趣,积累知识, 发展能力,从而陶冶幼儿的情操、创造个性。 4、在活动中锻炼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及观察、分析、对比、 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让幼儿形成做事细致耐心、认 真有条理、爱惜物品等良好的品质与行为习惯。 小二班 《生活训练营》 1. 培养幼儿系扣子、系带、按口子等技能和能力 2. 通过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的协调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以及合作意识 《巧手区》 1.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初步的团结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图书区》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计划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现象,发展观察力。学习照料小动物,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渗透人与自然界那种息息相关、互生共存的关系。 二、活动内容 1、玩线区(粘一粘) 目标:学习用毛线粘贴成各种美丽的画,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制作兴趣。 材料:各色毛线、白纸、胶水或糨糊、剪刀 玩法:幼儿在白纸上画好花、动物等图案,运用剪刀将毛线剪成线段或线绒进行粘贴。 2、手工角 目的:通过动手,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材料:火柴盒、彩纸。 玩法:用火柴盒拼、插、粘制作多种物品,幼儿用彩纸折叠小动物。 3、动手角 目的: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识,数的形成,锻炼手的灵活性。 材料:毛线、塑料绳、皱纹纸 玩法:把材料分成相同的三份,教幼儿编小辫,颜色多种多样。 4、图书角 目的:培养幼儿阅读图画书的兴趣,组织幼儿安静的读书。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材料:各种图书 玩法:向幼儿介绍图书的名称,引起幼儿对图书的兴趣,指导幼儿进行安静的阅读图书,并让幼儿互相讲述图书的内容。 三、区角活动的措施 1、制定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活动,把区角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于教育一日活动中 2、我园从领导到教师明确开展区角活动对开发幼儿智能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的设计区角活动,满腔热情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从小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制作粘贴一些漂亮的礼物,赠给每个幼儿,告诉他们是废旧物品制成的,激发起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制作兴趣。耐心细致的教给幼儿剪贴,拼的技能。让幼儿用废旧火柴盒组合各种家具,用蛋壳制作不倒翁娃娃,教幼儿熟练剪贴技能对幼儿自己创作作品要予表扬和鼓励。 四、活动效果 1、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玩具,便宜,卫生绝不比高档玩具差,而那一双双灵巧的小手活动与锻炼,又是任何电动玩具不能比的,凡参加活动的幼儿,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在知识行为能力方面都超过其他未参加活动的幼儿。 2、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变重课堂教育以游戏为主,变重知识灌输为重能力培养,变重独力教学为综合主题教育活动。

浅谈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ca5090497.html, 浅谈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策略 作者:梁溪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年第09期 【摘要】:幼儿园活动区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场所,其创设非常关键,既要与幼儿的年龄特征相符,又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幼儿活动区的作用,促进幼儿活动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幼儿活动区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创设的实施策略,以促进幼儿教育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策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活动区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既可使幼儿巩固原有的知识,又可使幼儿获取到新知识。通过活动区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幼儿获取到很多经验,让幼儿对新事物进行不断深入和了解,经过从陌生到熟悉、从易到难的实际操作过程,能够激发活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活动区创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认识程度不够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幼儿园活动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在进行活动区创设时,随意性较强,使活动区并未发挥真正作用。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不只是要达到美观、装饰环境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幼儿创造积极主动学习、探索实践的空间。幼儿在活动区要能与环境互动,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获取新的经验,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明确活动区的这一重要性,把实现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作为创设活动区的最终目的,采取较为合适的活动形式,扮演好自己既是组织者,又是创设者的角色,以充分发挥活动区的教育价值。 2.实践中缺乏教育价值 某些活动区由于过度追求外观的装饰,而使其缺乏教育价值,成为幼儿园的摆设。有些活动区在创设时,未能与本园实际情况相结合,而是照搬其他幼儿园的设计,加之活动区设置不合理,区角之间相互干扰,不能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活动区投放材料过多,且品种单一、随意投放,缺少变化,最终导致幼儿对活动区失去兴趣。 二、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意义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活动区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所以创设活动区要符合幼儿的特点,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生理、认知程度、个性发展需要等存在的各种差异,所创设的活动区环境要能够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创造个性化的活动与材料,提供给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和时间。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区、材料、操作次数与时间。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开展

同龄跨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开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教育要自然地融入幼儿的生活,强调让幼儿自由、自主、快乐地参与活动。随着《指南》的颁布,幼儿教育进入了课程改革的新时代。结合林子盟教授思想精髓和深圳的跟岗学习,这学期我们幼儿园在贯彻《指南》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园本实际,实行了课程改革,由原来的“1+1+1”课程,到现在的区域、户外和游戏。由此可见,幼儿园的课程变革正朝着更符合幼儿特点,更人性化,人文化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改革也给我们,尤其是一线老师带来了困惑,到底该如何抓住根本,遵循《指南》开展活动,满足幼儿自由发展的需要呢?下面就班里的区域活动,来说说我们是怎么创设和开展的。 一、打破班界,构建同龄跨班式区域活动 我园共有23个教学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满足每个孩子的自主游戏呢?经过多次讨论与研究之后,我们改变以班为单位的开展方式,尝试打破班界,做互补式区域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充分游戏的空间。 (一)场地互补 除了本班活动室,我们利用了同龄对子班的活动空间各划分成4个活动区角,分时段开展区域活动,让所有空间和材料为全体幼儿所共享,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以中一班和中二班为例,9:00-10:00中一班开展区域活动时,中二班则进行户外活动;10:00-11:00中二班区域活动,中一班户外活动。 (二)区角互补 考虑到动态区域与静态区域的相容性、干湿区域布局的合理性,及各活动区域创设的互动性等问题,我们把八大区域巧妙地安置到了两个班中。如在对子班中,有一个班创设了相对开放的音乐区、生活区、美术区、建构区/木工区;另一个班则创设较为安静的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和学习小组。这种设置避免了区域间的相互干扰,增加了幼儿与周围环境充分互动的机会。 (三)材料互补 班级与班级相互之间可以根据区角创设的需要进行材料的交换与补给。这样,幼儿的活动材料变丰富了,材料的使用频率提高了,同时减少了每个班级的教师在设计、收集、制作、安排材料上的重复劳动。材料收集的范围也从以前的一个班扩展到了两个班,对于孩子来说,一个人可以玩两个班的区域。 (四)师资互补

幼儿园大班区角环境创设——益智棋系列

幼儿园大班区角环境创设——益智棋系列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就成了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区角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我们选用各类废旧瓶盖创设了“益智棋类系列”,本系列由七个完全独立的棋类游戏组成,其内容涵盖了幼儿数学、语言、常识等各知识领域。在教学中,既可以作为区角环境布置的一部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又可以配合幼儿园教学大纲,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在指导思想上以孩子为出发点,迎合孩子兴趣,适合孩子特点,渗透环保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区角活动的特色。该棋类系列自投放区角活动以来,深受孩子喜爱. 制作方法 1、在有色卡纸上打格或划线,做成棋盘。 2、选同类废旧瓶盖做棋子。 3、根据各种棋的内容要求,在废旧图书上选取画面剪下来,贴在瓶盖或棋盘上。 具体玩法 一、计算棋 制作目的:复习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作品玩法:每人四道没有答案的加减法运算题目,掷骰子决定谁 先摸棋,摸到棋后不准被别人看到,数出棋内图形的数目,看该数目 是否是自己题目中的答案,是则放在对应的题后,不是则放回原处, 记住下次不能再摸该棋子。按顺序轮流进行,先找完正确答案者为赢。 层次变化:幼儿先玩10以内数的加减,熟练后再增加至20以内 数的加减;为充分照顾幼儿之间的差异,可先玩小棍表示数量的题, 后玩数字题。 二、五子棋 制作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作品玩法:二人各执一色棋子,每人都要尽快把自己的棋子摆成 五子相连的一排(横、竖、斜排均可),同时阻断对方的五子连接, 最后五子相连排数多者为赢。 层次变化:能力差的幼儿可与同伴协商自行制定玩法及规则,玩 排序接龙、摆图形等游戏。能力强的幼儿可玩五子棋。 三、识字棋 制作目的:复习识字,培养幼儿组词造句能力。 作品玩法:字朝下摆放,猜拳决定谁先翻棋。由一名识字能力强 的幼儿做裁判。翻棋者随意翻一棋子并大声读出字的读音。读音正确,该棋子拿出,小标志移动一个数;错误,该棋子放回原处,小标志不动。小标志先到终点者为赢。 层次变化:先玩识字游戏,再玩选字组词、造句游戏。 四、故事棋 制作目的: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数学区 造房子 学习10以内的组成,积累几种10以内的组成经验。 印有1—9数字及相互配对的卡片若干、房子底版若干。 水果火车 通过操作活动,学习间接的模式的排序。 火车底版若干、水果卡片若干、数字标记卡多张、代号图片若干。连连看通过操作活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写有10以内的算术题及相应的答案的卡片若干。(塑封)、水彩笔若干。 圈圈写写 学习1—10数字的正确书写。 写有1—10数字卡片若干。(塑封)、水彩笔若干。美丽的房子 通过涂色活动,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画有房子的卡片一幅(上有10以内加减法题目)、水彩笔若干。

2、活动名称:摇摇乐 要求:在摇摇、看看、记记的基础上,学习10以内的组成,激发幼儿参与数活动的兴趣。材料:用豆腐盒分割两半,内放各种物品(珠珠、弹珠、花片等)并包装,记录纸若干 玩法:幼儿摇动摇摇乐,看一看两边各有多少,然后记录下来。如果分法一样只能记录一次。幼儿熟悉玩法后,可让幼儿两人以猜拳的方式进行,比比谁的分法多。 活动目标 1、能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遇到问题能进行协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2、活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游戏。 3、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评价自己地游戏过程。 活动准备: 各区游戏材料。美工区增添装饰拖鞋地各类材料,如包装带、邹纹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活动区域及内容。 1、请幼儿自由观察各区游戏内容。 益智区:打牌、下棋。 数学区:完成作业、自编题目。 语言区:拼诗歌、复习汉字 美工区:设计拖鞋。 生活区:穿鞋带。 建构区:建造游乐场。 钓鱼:看谁钓得多。 2、请幼儿提出不清楚地地方,和不会玩的地方,教师正对幼儿提问介绍玩法。 二、提出游戏注意点。 1、安静游戏,小声商量。 2、不争抢玩具,相互谦让。 3、遵守各区游戏规则。 三、幼儿自选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帮助引导幼儿合理选择区域。 2、鼓励幼儿有始有终地完成游戏。 四、结束活动。 1、在音乐声中集中幼儿,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游戏情况。 2、教师小结游戏。

幼儿园活动区创设

幼儿园活动区创设 ——玩出大智慧 一、开场语: 各位园长老师们,大家辛苦了,今天非常荣幸能和各位园长、老师们一起探讨关于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由于中间有一些小插曲,所以准备的有些匆忙,讲的不全面的地方,希望园长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二、简述活动区创设的意义 活动区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在活动中,满足了幼儿好奇心,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良好的教育手段,更是孩子们快乐的小天地。创设活动区,我们时刻紧记以幼儿发展为基础,幼儿的一日生活即教育。我们也努力做到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 那如何让活动区发挥最大的作用呢?首先,你的区域设计一定是幼儿感兴趣的,在这个空间,孩子的心理需求可以得到满足的,并且可以自主选择,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操作。很多孩子都喜欢看图书,可是,现在幼儿园图书角却是一个区域死角,孩子更多的愿意去动手操作区,因为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可以在动中得到满足,我们怎样即能满足孩子的天性,又能满足孩子的兴趣,我们应该把区域活动当做一种教育活动,就像我们上一节活动课,如何设计才能吸引幼儿,这样去思考,那么任何区域都会发挥它的教育功能,满足和吸引不同的孩子。 小班的幼儿多以娱乐的、娃娃家、具体形象、颜色鲜艳的大物件为主,到了中大班,基本能以操作、探索、知识活动为主。如语言角,小班可从单幅图片的短句讲述到拼图造句;中班可从看图讲述到排图讲述;大班则可续编故事到按自己的意愿组画讲述。这一活动融语言学习、绘画、手工操作集于一体,幼儿在认认、玩玩、剪剪、拼拼、讲讲中发展了思维、想象、语言和绘画能力。 根据幼儿园五大领域划分,幼儿园活动区大致有社会体验区、分享阅读区、科学发现区、美术创意区、益智操作区、建构区、表演区。 三、各区域创设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体育区角活动的创设与组织

幼儿园体育区角活动的创设与组织 —一次体育活动的组织而延伸的 摘要:幼儿体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体育活动的教育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从而增强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身体健康计划目的特色原则 正文: 幼儿体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体育活动的教育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从而增强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上次幼儿园健康活动评选中,我组织的体育活动《神奇的沙发垫》,在反复的实践与修改中,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幼儿体育的重要性,也让我从课堂中,观察到了小朋友在体育活动中渴望探索与参与的兴趣。 一般来说体育活动的表现形式是以体育课、轻器械操、体育游戏、幼儿运动会等为主导,这些活动形式在容以及教师的指导

方法上,的确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幼儿主体性的培养方面也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其主要表现是:活动形式上集体活动多,个体、小组活动少;活动容上强调了动作的学习、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幼儿玩的天性和兴趣的激发;指导方法上教师规定多,幼儿模仿性学习行为多,自主性学习行为少。那么,通过什么活动形式,哪些活动容,教师又如何指导才能使幼儿体育活动既能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又能激发、鼓励幼儿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创造性,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呢?通过我班实践我发现区域体育活动可以弥补现有体育活动的不足,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同时它又有着其他体育活动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我们班在组织区域体育活动有以下几点特色: 1.提供开放性的环境 相比其他体育活动,区域体育活动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幼儿园的环境资源,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域,各区域之间自然隔离,使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器械、玩伴和游戏方式,分享不同运动环境的资源,为创造性活动和合作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2.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区域体育活动最大的特色就是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择同伴,自主表达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环 境创设 幼儿园里,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区域也是幼儿自由展示自己的空间。幼儿园良好的区域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但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些幼儿园的区角一度成为教师技能、手工制作的展示,教师动手动脑的多,幼儿动手动脑的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根本谈不上幼儿的参与,因此导致失去或影响区角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真正教育价值。为此,我园在如何针对实际,师幼互动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进行区角设置,将空间作为一个可以支持幼儿交往、探索的环境,让环境协助幼儿之间的交流、谈话和互助,促进

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的区角活动环境 活动区域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果,我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设置区域时能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区域的数量。数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活动空间和幼儿人数而定。我园的区角主要设置在幼儿午睡楼下的空间,如果区域数量过多则会造成幼儿活动拥挤的现象,因此,一般设5-8个区。 (2)区域的分隔。区域分隔科学、合理,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而且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很容易分散,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如果区隔物过高,则不仅会影响幼儿的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

3)区域的内容。多区单一内容或是多区多种内容。多区单一内容,即围绕一种内容设置多个区域,如围绕科学常识内容,设置小实验、沙盘、调色等,围绕科学数学活动内容,设置数数、匹配、排序等。多区多种内容,则是按照不同的内容设置不同的区,如:建筑、插花、阅读、表演、编织等等。 二、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过去,大多数幼儿参与环境设计创设的形式单一,参与程度表浅,往往仅限于美工方面的绘画、剪帖,有的甚至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即使参与活动变成了一种简单、呆板的"手工劳动",对主题区设计、资料收集、材料准备等方面的参与甚少,"我想布置什么"、"怎么布置"、"需要哪些材料"等问题无法主动思考。现在,教师重视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远比教师独立完成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活动区设什么标志"、"里面摆放什么材料、怎么摆"等问题,都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

幼儿园区角设计方案

幼儿园区角设计方案(一) 活动目标 1、能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遇到问题能进行协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2、活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游戏。 3、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评价自己地游戏过程。 活动准备: 各区游戏材料。美工区增添装饰拖鞋地各类材料,如包装带、邹纹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活动区域及内容。 1、请幼儿自由观察各区游戏内容。 益智区:打牌、下棋。 数学区:完成作业、自编题目。 语言区:拼诗歌、复习汉字 美工区:设计拖鞋。 生活区:穿鞋带。 建构区:建造游乐场。 钓鱼:看谁钓得多。 2、请幼儿提出不清楚地地方,和不会玩的地方,教师正对幼儿提问介绍玩法。 二、提出游戏注意点。 1、安静游戏,小声商量。 2、不争抢玩具,相互谦让。 3、遵守各区游戏规则。

三、幼儿自选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帮助引导幼儿合理选择区域。 2、鼓励幼儿有始有终地完成游戏。 四、结束活动。 1、在音乐声中集中幼儿,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游戏情况。 2、教师小结游戏。 幼儿园区角设计方案(二) 一、娃娃家 家,通常让人感到温馨、亲切、有安全感。因此,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喜欢在这安全的港湾中,放松自己,体验亲情,扮演角色,得到满足。幼儿只需用几块积木围合起来,放进“小床”、“小锅”、“小灶”等玩具,就可以再现家庭成员的言行与关系。为了让幼儿玩得更投入、更开心,教师可以从环境布置、材料投放以及知道等发面动一番脑筋。 首先,“娃娃家”的布置应贴近家庭并充满童趣。在场地布局上,最好用小屏风或积木将“娃娃家”分隔成“厨房”和“卧室”,以便活动的开展。“厨房”摆放“饮具”,“卧室”里放置“家具”,再挂上一张反映家庭生活或合家欢的图片,有条件的话,铺上一快地毯,使“娃娃家”变得更加舒适温馨。 幼儿园装饰中“娃娃家”所投放的玩具与道具,应是幼儿在家常见的东西。如摇篮、布娃娃及日用品(奶瓶、菜篮、小桶、扫把、簸箕、围裙、抹布)等。此外还需准备一些反映角色特征的服饰、道具或小标志,使角色更加形象逼真,也使扮演者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促使他们有始有终地扮演。 “娃娃家”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重要的是观察幼儿的活动,

浅谈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

浅谈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 皮亚杰说:“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环境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不可低估。区域活动是在开放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产生的,最能体现幼儿的本体性价值,在幼儿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能面向全体幼儿,孩子们在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里,区域活动深受幼儿的青睐,这是区域活动自由、宽松的氛围和丰富多彩的环境给幼儿带来的特殊体验,幼儿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真切地体验着各个角色的情感和态度,表现出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幼儿是否有兴趣自愿参与区域活动,也直接影响着幼儿在区域里是否能够获得个体的自主的发展等等。如何创设一个美观有序、尊重幼儿发展差异的、支持幼儿持续发展的属于幼儿自己的区域活动环境?如何使班级里的区域成为幼儿乐意参加的个性化学习的快乐天地?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一、区域环境创设中的空间规划 区域活动把活动室的空间划分成几个活动区角,各种空间是促进幼儿交往、促进探索型主题开展的催化剂,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设置科学、合理的区域分隔,建构丰富的区域布局,是区域设置中一定要考虑的。 (一)区域的数量 区域数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活动空间和幼儿人数而定。如果区域数量过少则会造成活动拥挤的现象,如:娃娃家人数过多则容易引起角色的分配不均而争吵;区域数量过多则会出现区域的人数太少,幼儿之间缺乏交往合作,或造成区域活动空间太小,使得各区域间易互相干扰。因此,一般设置5~7个区域为宜。 (二)区域的划分 结合区角活动,首先,我们把教室设计、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其次,充分利用材料,使各个区域活动相对独立而又开放。如:利用一些矮柜,图书架等作为区域之间的隔墙,使每个区域有家的感觉,各区域既保持通畅又互不干扰。再次,设置多区单一内容或是多区多种内容。多区单一内容,即围绕一种主题内容设置多个活动区域,如:在大班的“春夏秋冬”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在秋天的季节背景下,设置了“有趣的虫子”“秋天的树林”“秋天的果园”“水果店”等活动区域。多区多种内容,是按照多个活动内容设置不同的区域活动,如:垒高属于建构区,阅读、讲故事属于语言区,时装表演属于表演区,绘画剪纸属于美工区。 (三)区域活动格局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室、橱柜、桌面等室内空间和走廊等室外空间,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区域活动格局。如:用橱柜、矮柜分隔出大小不同的区域,提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和叶子让幼

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区有哪些

幼儿园英语活动区角设计 幼儿园环境活动创设有哪些区域 幼儿园里,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区域也是幼儿自由展示自己的空间。幼儿园良好的区域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但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些幼儿园的区角一度成为教师技能、手工制作的展示,教师动手动脑的多,幼儿动手动脑的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根本谈不上幼儿的参与,因此导致失去或影响区角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真正教育价值。为此,我园在如何针对实际,师幼互动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进行区角设置,将空间作为一个可以支持幼儿交往、探索的环境,让环境协助幼儿之间的交流、谈话和互助,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一、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的区角活动环境活动区域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果,我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设置区域时能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区域的数量。数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活动空间和幼儿人数而定。我园的区角主要设置在幼儿午睡楼下的空间,如果区域数量过多则会造成幼儿活动拥挤的现象,因此,一般设 5-8个区。(2)区域的分隔。区域分隔科学、合理,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而且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很容易分散,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如果区隔物过高,则不仅会影响幼儿的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3)区域的内容。多区单一内容或是多区多种内容。多区单一内容,即围绕一种内容设置多个区域,如围绕科学常识内容,设置小实验、沙盘、调色等,围绕科学数学活动内容,设置数数、匹配、排序等。多区多种内容,则是按照不同的内容设置不同的区,如:建筑、插花、阅读、表演、编织等等。二、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过去,大多数幼儿参与环境设计创设的形式单一,参与程度表浅,往往仅限于美工方面的绘画、剪帖,有的甚至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即使参与活动变成了一种简单、呆板的"手工劳动",对主题区设计、资料收集、材料准备等方面的参与甚少,"我想布置什么"、"怎么布置"、"需要哪些材料"等问题无法主动思考。现在,教师重视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远比教师独立完成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活动区设什么标志"、"里面摆放什么材料、怎么摆"等问题,都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有时甚至要反复进行多次调整,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1、引导幼儿自选自制活动材料。在环境创设中,自制活动材料是儿童参与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参与空间和和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创设环境的负担,这样不仅能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引导幼儿参与上,更能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增添情感交流的机会。2、恰当的支持和必要的帮助。环境创设的选题设计、资料收集、材料准备等环节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契机,这正是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价值所在。幼儿园的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区角环境创设,就必须贯彻《纲要》精神,更新教师的观念,既充分考虑幼儿园自身条件,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的的良好环境,又要积极引

怎样创设活动区要点

幼儿园的活动区创设 活动区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教育载体,它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通过开展活动区教育活动,向幼儿展现一个丰富多样的、多功能的、多层次的自由选择活动环境,通过游戏满足幼儿交往的需要,丰富生活经验,让幼儿勇于尝试和探索,培养幼儿的积极态度,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 一、活动区教育的内涵 幼儿园活动区教育,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内在发展的需要,为幼儿创设活动与表现的良好环境,有目的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首先,区域设计一定是幼儿感兴趣的,在这个空间,孩子的心理需求可以得到满足的,并且可以自主选择,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操作。 其次,区域的设计要能发展和调动幼儿内部驱动力的,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然是个体,他的个性品质就会各不相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接受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孩子的求满足心理是相同的,区域活动恰恰可以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他们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发展。 活动区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活动区的活动多为幼儿的自选活动,这样就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的个别化的需要。 2、活动区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玩玩做做,生动、活泼、主动、愉快地学习。 3、活动区活动多为小组教育活动,这就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由交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增进同伴之间的相互理解,尤其是对同伴在集体活动中所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才能和优点的了解。

4、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着在区内的操作材料、情境及相应的活动中的。幼儿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而获得多种直接、自然的经验。 二、活动区教育的功能 1、为幼儿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 幼儿的学习是一种互动的、以某种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在孩子的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伙伴、教师和家长。幼儿可以从与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获得认同和归属感。活动区课程恰恰为幼儿创设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开放的空间,提供了有利于游戏和社交的场所。同伴之间相互观摩、学习、启发和及另是经常性的,也是活动取教育模式的一种必然。活动区教育中,教师将教育目标融入其中,老师的指导与幼儿的主动学、与同伴的交往一气呵成,幼儿在多方的互动中,调动其学习内驱力。 2、为幼儿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 由于遗传、环境、生活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幼儿的气质、性格、体能、智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个别差异。活动区教育基于他的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在区域设置和材料投放上不仅需要考虑幼儿的群体共性,更在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上有它的优势。在活动区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自我能力、自我情感也能真实的流露出来,这是集中教育活动所不能承重的。活动区的活动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循序渐进的“最近发展区”。活动区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能够引发孩子对事物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促进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3、为幼儿提供静态和动态相平衡的课程 活动区活动与幼儿园的集体体教育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中各自具有不同的、不可替代的优势。集体教育活动具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较大范围的信息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方案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 设方案

区域活动的创设 幼儿园活动区教育,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内在发展的需要,为幼儿创设活动与表现的良好环境,有目的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根据我们幼儿园五大领域划分,幼儿园活动区大致有社会体验区、分享阅读区、科学发现区、美术创意区、益智操作区、建构区、表演区 ★存在的问题: ①忽视幼儿活动区的创设,幼儿缺乏自由活动的区域,也缺乏有效的指导 ②区角位置、摆设以及投放材料数量、种类变化不多,显得贫乏和单调,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从而导致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受到了抑制 ★方案: ①根据幼儿发展情况的不同,创设适宜的发展空间,让孩子各取所需 ②教师适当地提问与指导,让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以提高,享受成功的喜悦 ③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实际情况逐步更换,丰富材料,操作应具有层次性,激发幼儿的兴趣 ★活动区基本要求: ①数量:每班设4—5个,这些区要能同时容纳下所有幼儿游戏活动。 ②分割:活动区界限明确,能够利用桌子、玩具架或积木、纸箱作为分隔物。其高度要低于儿童的身高,以便于儿童观察全局和教师观察儿童。 ③开放:活动区的开放,有利于儿童了解都有哪些活动可供选择。一个主题游戏能够混合在几个活动区域进行。儿童能够随意选择或变换各种内容的活

动,也能够在一个游戏中玩出多种花样。如儿童离开娃娃家去搭积木,或从娃娃家出来“买菜”, “带孩子”看病,去“加工厂”上班等。开放的活动是为了便于儿童从一个活动区转移到另一个活动区,如果有的活动区设置在活动室外,要让儿童了解这一情况,并允许她们往来于这些地方。 ④合理:根据每一区的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来具体安排。分享阅读区和美术创意区的活动较安静,能够考虑安置在相近的地方,其中分享阅读区要在光线比较好的地方,美术创意区能够靠近水源。建构区、益智操作区和科学发现区都要来回摆弄物体,能够相邻。表演区应设置在远离安静活动的地方,以免干扰这些区域的活动。社会体验区能够安置在活动室内的任何地方。但各个区之间来往应该是方便的。 ⑤标志明显:使每位幼儿清楚活动区所在的位置。活动区的标志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设计,大班可采用汉字写出活动区的名称或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绘制标记。小班可采用生动形象的图画表示活动区名称。中班第一学期能够利用图画,第二学期能够采用汉字。 ⑥人数限制:使幼儿知道当某个区人数够了,其它的幼儿就不能再进去,应去别的区活动。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小班幼儿能够用脚印、靠垫、头饰作标志,中班第一学期采用小班的方法,第二学期能够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个区域的人数。 ⑦玩具材料应该合理组织:严格分类、摆放,所有摆放玩具及游戏材料的橱子上的每个格子都有相应的标记,如娃娃家的柜子上,根据品种贴上有碗、勺子等的标记,小班、中班上学期可用图、中班下学期和大班可用文字。用完后各归其位,便于下次使用。新出的物质材料应放在显眼的地方,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设计注意事项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设计注意事项 一、角色游戏区 (一)角色游戏区的教育作用。 1.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通过不同角色身份学习扮演适当的行为方式,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2.帮助幼儿学习友好交往的技能。如轮流、分享、协商、互助、合作等。 3.培养幼儿大胆表达个人意愿、情感、见解,能相互沟通,发展语言交流能力,实践和尝试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4.发展表征能力。如能以物代物,激发想像力及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 5.学习适度表达个人情绪,了解他人情感。能自我控制,调整与伙伴间的相互行为关系。 (二)角色游戏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活。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龄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展出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馆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了中班,角色游戏区就出现了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大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则更加的丰富多样。 角色游戏主题应从幼儿的生活中来,要求是幼儿熟悉、了解和接触过的或是感兴趣的。也可以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参观、游览,从中产生新的主题。例如,"和书交朋友"的主题。参观了图书馆,在角色游戏区内就可以产生"图书馆"这个游戏活动。 在产生一个新的角色游戏以前,不妨与幼儿共同讨论,听听他们的想法。也许一位幼儿刚刚去吃过自助餐,就会提出开一家自助餐厅;也许一位幼儿在街上看见过礼品店,就会提出开一家礼品店……这样,角色游戏区的活动将越来越丰富有趣,幼儿在玩的时候也会很投入。 2.材料的提供 (1)娃娃家。家具,如床、小型桌椅等;娃娃、娃娃用品,如各式服装、奶瓶、各种饰物、梳子、毛巾等;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钟表、电话等;厨房用具,如炉灶、锅、碗、铲、勺、碟、壶、杯子、筷子;各种食物,如蔬菜、食品、水果等。 (2)医院。主要材料有白大褂、医生帽、护士帽、处方单、病历本、听诊器、体温表、药品、注射器等。 (3)超市。主要材料有各种食品、用品的包装盒,收银机,钱币等。 (4)银行。各种面值的钱币(卡片)、取款单、存折等。 3.场地的设置 "娃娃家"是一个长设的区角,因此它的位置应相对固定。其他的角色游戏区角则应设在与之相邻或相近的地方。 角色游戏适宜与积木区相邻。 二、积木区 (一)积木区的教育作用 1发展幼儿的建构能力,学习建构技法。 2.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认识基本形状、数量关系。 3.学习尝试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方法、设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 4.幼儿之间能分工合作,共同设计、建构,共同游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