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精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精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精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精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导入新课

龙门石窟开凿于公L 元493年,北魏

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M唐、北宋诸朝,开凿时m间长达四百多年。据统 :撕计,现存窟龛2300多个, 造像+万余尊,碑刻题懼冒2800多块,佛塔70余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主要洞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 是一

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 实行汉化,

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

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

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

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

起了重

要的作用。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基本框架 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基本特点中世纪时期,专制主义是维护罗马教廷和西欧 各国封建主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和理论依据。阿奎 那的“君权神圣”是中世纪专制主义理论的典型表 现,他通过宣扬“君权神圣”的主张,借以宣扬宗教 权力高于世俗权力、教权至上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承 袭了基督教神学家的衣钵,竭力鼓吹“君权神授”的 专制主义,为其暴政寻找理论依据, 斯宾诺莎通过批判基督教神学经典来伸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力,洛克试图通过议会集体意志 来限制王权和实现国家权力分立,卢梭借助于“社会 契约论”思想来反对封建暴政, 史实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创立了“宇宙秩序论”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的专制 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斯宾诺 莎的民主思想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洛克 对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作的辩 护,《政府论》中体现出来的权力分立主张。洛克 不仅是“光荣革命”的产儿,而且是资产阶级分权和 制衡学说的创始人,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资产阶级思 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分析了卢梭的批判精

神和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作用。 素材图表:教堂;教皇;佛罗伦萨;阿奎那;英国议 会;“‘海上马车夫’的船队”、“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 易场所”、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社会契约论》 封面书影” 文字:《英国和法律与惯例》;斯宾诺莎《神学 政治论》;洛克《政府论》;卢梭简历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基本框架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向君主呈递《权力请愿书》 提交《大抗议书》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斯图亚特王朝倒行逆施 基本特点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英国。新航路开辟以后到17世纪初,英国由于位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加 之都铎王朝的大力推动,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 展,支撑着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但是,斯图亚特 王朝的专制统治却极大地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的利益,结果王权与议会矛盾的激化将英国引 向了内战或革命。 在这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双方进行了反复较量,从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到克伦威尔获得“护国公”地位,再到斯图亚特王朝 倒行逆施,这一切无不表明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 统治和建立民主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史实英国是一个历史传统深厚的西方国家,17世纪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课标要求】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1.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2.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3. 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 2)工商业的发展:1.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3.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 3)首席执政官梭伦:1.萨拉米斯岛问题2.BC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工商业的发展)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运用:(工商业的发展、首席执政官梭伦)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过程与方法:(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阅读摘要、(工商业的发展)纲要图示、情景再现、辩论比较(首席执政官梭伦)史论结合、自主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 (1)环境优越:位于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 (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等;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港。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 1、城邦国家的雏形 (1)背景: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 (2)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3)特点:小国寡民 (4)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5)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1)原因: ①政治上,贵族掌权(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2)结果:雅典平民武装暴动(前632年),政局动荡 (3)影响:敲响警钟、局部调整、真正改革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训练(附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训练 注:答卷卷面要求 (1)格式规范: 首先,写明关键词; 其次,根据要求(答案来源、语言要求、要点分值)组织答案; 第三,按照设问要求,一一对答;段落化(一问一段)、序号化(要体现要点层次)。 (2)书写规范: 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标点规范;历史术语;要点化、简洁化。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曹魏时期所定新律缩小了缘坐的范围,并开缘坐不及出嫁女的先例。南朝《梁律》进一步缩小缘坐的范围,创缘坐妇女免处死刑的先例。……曹魏《新律》将法定刑确定为死、髡、完、做、赎、罚金、杂抵罪七种。《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从北魏、北齐开始,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 ——摘编自李超《中国法制史习题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影响。(9分) 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末书院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整顿、改良旧书院:主张裁减旧的诗文词章之学,在保证传统的经史之学的基础上,“兼习算学,凡天文、地舆、农务、兵事,与夫一切有用之学,统归格致之中,分门探索,务臻其奥”。(二)另建新型书院:如上海格致书院,聘请西方学者教授格致之学(即自然科学技术),后分为矿务、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学,学生可任取某学,逐次讲习。(三)将旧书院改造为新式学堂:始于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菜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令每省每县各改其一院,推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然后再逐渐推广。于1901年8月下令将各地所有书院一律改为学堂。至此,延续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书院即告结束,以后虽仍有以书院命名的,但已是属于新教育范畴了。 ——摘编自《中国教育史》网络课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书院教育的新变化。(9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二、工商业发展 三、首席执政官梭伦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一、颁布“解负令” 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三、建立“四百人会议” 四、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确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第一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一、商鞅之死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第二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三、移风易俗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起用王安石 二、富国之法 三、强兵之法 四、取士之法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第四单元资料与注释 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二、宗教“异端”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一、“九十五条论纲”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第五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三、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土地制度 二、促进经济发展 三、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第3课改革的后果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孔子 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2.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主要内容:——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 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 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 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 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 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材。 地位和影响:——对:(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 推广创造 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3) “六 经”是留给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 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人民版 高中历史 选修一 练习题

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顾 复习专题一梭伦改革 【课前诊断】 1、梭伦改革后,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 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 B、从各等级民众抽签产生 C、由各等级国民轮流担任 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 2、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陪审法庭 D、建立四百人会议 3、梭伦颁布“解负令”的目的在于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促进雅典城邦发展 C、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D、实现公民真正平等 4、雅典贵族制政治时代最重要的决策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四百人议事会 C.战神山议事会 D.公民法庭 5、梭伦改革后雅典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 A.四百人议事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公民大会 D.公民法庭 6、他说:“轻罪理当处死,至于更大的罪还找不到比死刑更重的刑罚。”他是指 A、古希腊政治家德拉古 B、埃及统治者阿里 C、中国古代改革家卫鞅 D、北魏皇帝孝文帝 7、梭伦改革发生在 A、公元前6世纪晚期 B、公元前6世纪初期 C、公元前5世纪晚期 D、公元前5世纪初期 8、公元7世纪左右雅典社会更为尖锐的矛盾是 A、平民与贵族 B、农民与地主 C、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 D、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 9、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10、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 ①公民大会②“四百人会议”③陪审员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高中历史选修1到4课件全集最全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 ⑵工商业的发展: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 ⑶首席执政官梭伦:萨拉米斯岛问题;BC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2、过程与方法 纲要图示;情景再现;辩论比较史论结合;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⑵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三、课前知识准备 ★综述第一单元三课之间关系: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改革的背景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改革的影响 ★回顾必修一内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权力——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了解荷马时代 爱琴文明:(大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中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青铜器向铁器过渡的时代。反映这一时期希腊社会情况的是著名的《荷马史诗》,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之为“荷马时代”。 古代希腊发展简史: (1)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20——前12世纪):主要是“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 (2)荷马时代(前12——前9世纪):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 (3)早期希腊时代(BC.8—BC.6世纪):梭伦改革(BC594年)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约BC508年) 形成城邦国家,雅典( Athens )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度等。 (4)希腊古典时代(BC.5—BC.4世纪):伯里克利执政时期(BC443—429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基本框架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基本特点中世纪时期,专制主义是维护罗马教廷和西欧各国封建主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和理论依据。阿奎那的“君权神圣”是中世纪专制主义理论的典型 表现,他通过宣扬“君权神圣”的主张,借以宣扬宗教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教权至上的基督教神学思想。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 位,承袭了基督教神学家的衣钵,竭力鼓吹“君权神授”的专制主义,为其 暴政寻找理论依据, 斯宾诺莎通过批判基督教神学经典来伸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力,洛克试图通过议会集体意志来限制王权和实现国家权力分立,卢梭借 助于“社会契约论”思想来反对封建暴政, 史实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创立了“宇宙秩序论”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的专制 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斯宾诺莎的民主思想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洛克对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所作的辩护,《政府论》中体现出来的权力分立主张。洛克不仅是“光荣 革命”的产儿,而且是资产阶级分权和制衡学说的创始人,启蒙运动时期 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分析了卢梭的批判精神和主 权在民的政治理想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作用。 素材图表:教堂;教皇;佛罗伦萨;阿奎那;英国议会;“‘海上马车夫’的船队”、“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场所”、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社会契 约论》封面书影” 文字:《英国和法律与惯例》;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洛克《政府论》; 卢梭简历 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基本框架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高中历史 专题整合6 人民版选修1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整合6 人民版选修1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个背景:工业革命 一个重点:发展军事工业,以实现富国强兵 一个性质:最高统治者推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一个认识:改革虽然最终失败,但它有利于埃及近代化 二、重大历史线索 1.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马木鲁克封建统治下的埃及,处于四分五裂、经济凋敝、人民困苦的状态。 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而靠武力建立起来的奥斯曼帝国渐渐失去了控制殖民地的能力。 3.埃及人民在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斗争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意识。 4.阿里改革是一场由最高统治者推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主张向西方学习,重点发展军事工业,以实现富国强兵。 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 三、题型应用体验 历史比较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解读】 在历史学科的“历史阐释能力”中,比较能力占有重要地位。比较能力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现象进行比较,进而加深认识。 【典型例题】 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 比较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国洋务运动 相同点(1)背景:都面临内忧外患,形势严峻 (2)目的:都试图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的封建

1.审题,以明确比较的目的。包括指出相同点、不同点或异同点。 2.确定比较项。有题定比较项和自定比较项两种。自定比较项的解题思路是先根据比较事物的知识结构列出比较项,再根据比较的目的、题目的限定确定比较项。 3.根据已确定的比较项进行阐释。 【针对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洋务派先后创办了30多所洋务学堂。这些学堂大致上可以分为方言学堂、武备学堂、技术实业学堂三类。方言(外国语)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创办的上海广方言馆等;武备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技术实业学堂如天津电报学堂、南京铁路学堂等。所有这些学堂虽门类各异,但均为迅速培养洋务人才而设立,且以适应当时的外交和军事需要为己任。此外,为适应洋务需要,中国政府从1872年开始多次派遣留学生去外国学习军事、航海等知识。 材料二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学院和农学院等,用来培养专门人才。这些学校属陆军部管辖,实行免费教育,学生食宿在校,还能领取少量津贴和衣服。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同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图书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1)据材料概括两国教育改革的相同之处。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相同状况的原因。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要注意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和提取。第(2)问,要注意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以军事目的为主导(为军事服务);派遣留学生出国;开展外国语言教育(培养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全册练习

专题一梭伦改革 一雅典往何处去 1.关于雅典早期贵族政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最高行政长官——执政官从所有公民中选举产生 B.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C.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制等 D.与君主制相比是一种进步 解析:解题应注意贵族制的特征。B、C、D符合史实。A中执政官是从贵族中选出的。 答案:A 2.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 )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 解析:公元前7世纪雅典的主要矛盾是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他们都是拥有公民权的公民。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都对贵族专权不满,雅典社会动荡不安。因此,D 符合题意。 答案:D 3.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而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 A.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C.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斗不休 D.自然灾害的威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梭伦改革之前,雅典处于贵族政治统治之下,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内战一触即发,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B 4.梭伦改革前,为克服日益严重的危机,雅典社会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包括( ) ①以贵族专政代替王政②建立僭主政治③实行法制改革④发动对外战争,夺取外邦领土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面对社会危机而进行的尝试只有②③,①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B 5.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 ) A.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 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权利的要求 解析:贵族政治上的专权和经济上的豪夺,使其成为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共同反对的目标,双方矛盾激化,雅典的贵族政治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这就是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D项是A项的具体体现。 答案:A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六一汉”。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材料一中的画面内容反映了雅典社会的哪些特征?你对这时的雅典社会做出怎样的历史评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解析:第(1)问结合课本知识认真观察图片,从中获取解题的历史信息。第一问要抓住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系列1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系列1 学业分层测评(一) (建议用时:25分钟) [学业达标] 1.在城邦国家形成的早期,雅典有许多社会阶层。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贵族把持着国家大权 B.从事农业的广大平民生活富裕但无政治权利 C.氏族贵族的地位优越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经济力量在不断地增强 【解析】在雅典城邦国家形成的早期,贵族对广大平民进行经济上的盘剥,许多农民沦为“六一汉”,还面临着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因此,B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 B 2.公元前8世纪以来,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这种现象是() A.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 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C.城邦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雅典奴隶制经济发展的结果 【解析】“六一汉”是指无力还债的平民,他们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是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答案】 B 3.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的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雅典人主要在地中海、大西洋沿岸经商②有些贵族也加入了经营工商业的行列③雅典人从商业贸易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④雅典的工商业者在经营活动中为求吉利绝不使用奴隶劳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雅典人的经商活动主要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当时是奴隶制盛行的时代,雅典工商业者的经营活动绝不可能离开奴隶的劳动。

【答案】 B 4.梭伦改革前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展开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其中“海岸派”的主张是() A.实行僭主政治 B.实行寡头政治 C.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 D.实行温和的改革 【解析】当时雅典各阶层均不主张实行僭主政治,A项首先排除,B、C两项分别是“平原派”和“山地派”的主张,而D项则属于“海岸派”的主张。 【答案】 D 5.下列对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公民内部阶级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平原派”②“海岸派”③“山地派” 【解析】本题通过图示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公元前8世纪雅典公民的分化及三者之间的政治关系。“平原派”代表氏族贵族利益,主张维持现状,以巩固自身的既得利益,而由工商业奴隶主组成的“海岸派”和由下层平民组成的“山地派”,尽管内部阶级利益不同,政治主张相异,但二者都反对现有的社会秩序,反对贵族特权,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建立民主政治。 【答案】 B 6.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的主要原因是() A.他同情下层平民 B.他顺应了雅典社会发展的潮流 C.他个人的主观努力与雄才大略 D.他率军夺回了萨拉米斯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梭伦在当时雅典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树立起振兴城邦的理想,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A、C、D三项都是片面原因,主要原因是B项。 【答案】 B

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课件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⒋时间:1914年——1918年⒌主战场:欧洲⒍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南线: ⒎经过: 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⒏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 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 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 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 ⒐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 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⒑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⒒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 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 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①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响欧美工人运动②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是失败的伟大尝试;③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 选修2 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一、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二、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 三、提交《大抗议书》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二、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三、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 一、《独立宣言》的发表 二、《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 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 二、《人权宣言》的发布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地位 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 二、美国的政治体制 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 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 一、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二、波旁王朝的复辟 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三、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一、“中体西用” 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一、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一、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 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三、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三、张勋复辟与护法运动 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 一、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 二、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 第2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 二、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 三、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 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二、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 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一、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二、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三、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四、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归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 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 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 XwK8TvBqZQ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2.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主要内容:——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 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 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 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 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2)核心: 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 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 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 义。<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 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 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 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材。XwK8TvBqZQ 地位和影响:——对中国:<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 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 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 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3)“六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归纳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二、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归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 —4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 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 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岀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1课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