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的护理

常见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引流及引流管种类

2、如何正确评估管道

3、临床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1.1 常见管道分类

1 、输入性管道,如: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

2 、排出性管道,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3 、监测性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

4、综合性管道,如:胃管。

1.2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

1、低危导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导尿管。

2、中危导管:腹腔引流管、各类造瘘管、普通创口引流管、镇痛泵、三腔二囊管。

3、高危导管:T字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动脉置管、气管插管、脑室外引流管、胰腺引流管、透析管、鼻肠管漂浮导管。

2.1 正确评估管道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

2、安全护理:看部位、看深度、看置管时间、看是否通畅。

2.2.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1、胃肠减压管

2、胸腔闭式引流管

3、胆道T 管

4、腹腔引流管

5、留置导尿管

6、头部引流管

3.1引流管的共同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固定好引流管,明确标示,留足长度防止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

2、引流通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反折、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液逆行感染,操作过程应加强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3.2胃肠减压管

1、妥善固定: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定期冲洗胃管,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5、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

危重病人插胃管时易误入气管内,应特别慎重应常规证实胃管不在气道在胃内

3.3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气胸——排气减压

血胸——引流淤血、渗出液

有利于肺扩张,减轻呼吸困难

3.4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位置

1、气胸: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管端伸向胸腔顶部

2、血胸: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或第8肋间,管端在肋膈角处

3、脓胸:脓液积聚最低位

3.5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管道堵塞、反折、受压。

3、防止感染:引流瓶应低于引流口60-100cm,防止逆流感染;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引流口敷料清洁。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注意胸瓶中水柱的波动情况,正常波动范围4-6cm,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5、保持管道的密闭性。

6、取半卧位,鼓励咳嗽和深呼吸。

7、拔管指征:

置管引流48-72h后,引流瓶中的气体无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h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胸部X线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即可考虑拔管。

拔管后24h内应密切观察是否存在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出血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8、胸腔闭式引流管水柱波动的观察:

A水柱波动大,提示肺不张或胸腔残腔大;

B水柱平液面,提示引流有漏气处;

C水柱在液面以上无波动,提示肺膨胀良好。

D若无波动, 表示引流管不通(若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可设法捏挤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的短玻璃管,使其畅通,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6胆道T管

T管引流的目的:

引流胆汁

引流残余结石

支撑胆道

进行T管胆道造影

进行二次取石术

胆道T管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外露部分做好标记,引流早期不慎滑出,会到致胆汁型腹膜炎,后果严重。

2、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若引流不畅会导致胆道压力增高,胆汁溢出,流入腹腔引起感染,半卧位、平卧时引流管远端不高于腋中线;站、坐位时不高于腹部切口。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口,防止逆行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正常胆汁:800-1200ml,黄色或黄绿色,无杂质。胆汁混有红色时,提示胆道内有出血;胆汁混有脓性或泥沙样时,提示胆道感染。

5、注意保护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局部涂氧化锌软膏。

6、T管的拔管:

T管一般放置2周左右,但由于胆道术后胆道窦道的形成需要一个月,因此临床T管置管30-40d。

当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引流量逐渐减少,可试行夹管1-2日。若无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可进行T管造影。T管造影证实胆道通畅后,持续引流出造影剂,再次夹管2-3日。体温正常、食欲增加、大便颜色正常、黄疸消失、无腹痛症状、T管造影证实胆道通畅,即可拔管。

拔管后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窦道可自行闭合。

3.7腹腔引流管

腹腔引流的目的:

引流出腹腔内积血、积液、渗出物,防止继发感染。

腹腔引流管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管道堵塞、反折、受压。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口,每日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如引流液为鲜红色且流速快时,提示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处理。

5、拔管:引流液较少或无引流液时,病人无其他不适时,可考虑拔管。

3.8留置尿管护理要点

1、留置尿管后要加强保护以预防滑动和牵引尿道。

2、置导尿病人如何训练膀胱功能?按需要开放,病情好转或稳定后可每1~2小时开放1次。

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插管技术要轻柔。

尿量突然减少应首先检查尿管是否通畅尿量低于0.5ml/kg.h连续2小时应及时处理

4.采用闭式引流袋,引流袋要低于膀胱水平下,以避免尿液返流进入膀胱

5.更换导尿管时间每周一次

一次放尿为何不能大于1000ml? 膀胱高度膨胀,病人又极度衰弱时,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l000ml。因为大量放尿,可导致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引起血压突然下降而虚脱,另外膀胱突然减压,可引起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3.9脑室引流管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有血凝块,注射器小负压抽取,不可冲洗!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口,每日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如引流液为鲜红色且流速快时,提示活动性出血,正常脑积液为无色清亮液体,是否可见波动,划线观察。

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

5.悬挂高度:脑室额角以上10-15cm,不与脑室相通的瘤腔或血肿腔,硬膜外引流可略低,搬动病人或外出检查时,须夹闭引流管,管内注药后注意夹闭时间,

6.体位:头高30°,引流袋随头部位置等比例抬高。

7.拔管:一般不超过3-4天,拔管前1天可试行抬高或夹闭引流管,夹管后密切观察颅内压增高表现,引流液较少或无引流液时,病人无其他不适时,可考虑拔管。

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北京协和医院李艳梅 一、外科引流管的定义 外科引流是将存于体腔、关节腔、器官或组织内的积血、积液、肺液、胆汁和胰液等引出体外的方法。 二、外科引流的目的 外科引流可以排出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预防血液、渗出液、消化液在体腔的聚积而导致的继发感染以及组织损害,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预防吻合口瘘。 三、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 保持引流的通畅,促进引流彻底引流,使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顺应解剖和生理的要求,确定病原菌。 四、普通外科常见引流管 外科常见的引流管包括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 T 型引流管、伤口引流管和尿管等。 五、常见引流管的类型 (一)引流袋 这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引流装置,在导尿管和腹腔引流管接袋引流时常常使用引流袋。 (二)负压盘 主要用于颈部手术和胃肠减压。 (三)负压持续引流 一般用于乳腺癌术后和胃肠减压。 六、引流管护理要点 引流管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记录,严格无菌管理和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妥善固定引流导管 1. 引流管固定位置应低于引流管放置点。 2. 患者处于卧位时,要考虑到患者翻身和起坐时的需要。 3.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时应先将引流管放置妥当,避免抻拉过度导致引流管脱出。 4. 注意管道密封情况,接头处要衔接牢固。 (二)保持引流的通畅 保持引流的通畅是引流管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护理时应注意: 1. 引流管应持续保持勿打折、扭曲、受压的状态。 2. 定时挤压引流管使其保持通畅。 3. 根据病情和引流管放置位置,酌情改换体位便于彻底引流。 4. 引流袋位置放置应低于置管处。 5. 保持负压装置的有效性。 引流管是否通畅的判断标准如下:首先应有持续的液体或气体引出,这是证明引流管通畅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引流量突然减少,患者伴有不适如腹胀、憋尿、呼吸困难等时应考虑管路是否堵塞与脱出;定期挤压引流管,如果有阻力时应考虑管路阻塞。 (三)注意观察记录 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引流的颜色和性质,要注意观察引流管的位置,注意有无脱出,如果有异常时要及时报告医生,正确的、及时的、客观的记录引流观察的所有内容。 (四)严格无菌管理 应保持引流管敷料处的清洁和干燥;如果有污染或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敷料,以防止引流管插管出口处的感染;更换敷料和引流袋时应按无菌操作的方法进行,引流袋的位置不能过高以防止逆流导致感染。 (五)心理护理 应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了解病人心理压力的来源,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 护理安全 病人管路安全 睁眼反应记分言语反应记分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呼唤睁眼刺痛睁眼不睁眼4 3 2 1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语无伦次 只能发声 不能发声 5 4 3 2 1 遵嘱运动 刺痛定位 躲避刺痛 刺痛肢曲 刺痛肢神 不能活动 表2-2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 分值描述定义 7 危险躁动拉拽气管内插管,试图拨除各种导管,翻越床栏,攻击医护

6 非常躁动需要保护性束缚并反复语言提示劝阻,咬气管插管 5 躁动焦虑或身体躁动,经言语提示劝阻可安静 4 安静合作安静,容易唤醒,服从指令 3 镇静嗜睡,语言刺激或轻轻摇动可唤醒并能服从简单指令,但又 2 非常镇静对躯体刺激有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有自主运动 1 不能唤醒对恶性刺激无或仅有轻微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 (三)安全指引 1、针对病人的措施 2、针对医护方面的措施 各种引流管冲洗管: 标明管道的名称、深度等。 (四)健康教育 (五)记录 发生管路异常滑脱的处理措施 外科常用引流管 o一、 o二、

o三、 o四、 o五、 o六、 o七、 一、导尿管 二、胃肠减压管 胃肠减压管的管理 o①保持胃管通畅,若有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 o②胃管可给病人带来严重不适,应向病人解释,争取配合。 o③每日清洗插胃管之鼻孔处分泌物,并妥善固定胃管。 o④注意胃管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胃肠减压管的管理 o⑤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注入,夹管半小时。 o⑥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o⑦根据病情适时拨管,一般腹部手术,术后2~3天可拨管。 o⑧雾化吸入。 三、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管理 ①病人取半坐卧位,水封瓶一般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以下60~100cm处即在床旁地面使导 管保持低位引流。 ②连接胸腔至水封瓶的管道必须保持密闭状态(液面下3-4cm),并牢固固定,防滑脱。 ③更换水封瓶时需将近侧管

引流管的护理分类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在病人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护理。 ⑴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 ⑵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这高所致的逆流污染。 ⑶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⑷做好引流颜色、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一.胃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 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 [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λ ;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λ ;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λ 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 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B. 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4.插有鼻饲管、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5.鼻饲的护理: A. 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行鼻饲。 B. 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把管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广泛, 常用于各种泌尿外科手术后的患者, 它可影响患者手术成败和术后康复, 而护理是其重要方面。因此护士应熟悉泌尿外科患者不同引流管的特征, 掌握引流管的一般护理和某些引流管的特殊护理, 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泌尿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报告如下: 一、泌 尿外科常见引流管 1. 留置导尿管: 是指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尿管。主要用于各种手术后留置导尿、尿潴留时引流尿液、测膀胱残余尿及膀胱尿道造影等。常用的留置导尿管有以下三种:①带气囊的二腔导尿管, 标准结构包括排液腔对开排液孔(一对、排液漏斗、注水腔、注水孔(一个、注水漏斗、单向阀、气囊。②三腔导尿管:常用于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 其标准结构包括注水腔、注药腔、排液腔、注水漏斗、单向阀、注药漏斗、排液漏斗、侧错开排液孔、侧开注药孔、气囊、注水孔、止流卡片, 主要增加了侧开注药孔或称冲水孔, 以便于持续膀胱冲洗, 防止血凝块堵塞管道。③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前列腺导尿管:常用于前列腺增生并发尿潴留且不宜手术、需终身带管以解除尿潴留者, 其末端弯而细尖, 且较硬挺, 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 给予留置导尿。 2. 膀胱造瘘管: 留置位置一般在耻骨上, 常用蕈状导尿管以充分引流尿液, 适用于有尿潴留但尿管不能从尿道口插入者或是经膀胱手术后暂时性或永久性留置管道者, 如尿道断裂的患者等。 3 . 肾造瘘管: 根据B 超检查提示的肾脏大小, 肾积水程度来确定穿刺点的位置, 一般在腋后线与第12肋交叉点以下2 cm 或稍偏内。行肾盂成型手术时需留置肾造瘘管, 也适用于某些疾病需终身带肾造瘘管者, 如无法纠正的泌尿系梗阻。 4. 肾周引流管: 为肾盂手术时放置在肾周围的引流管, 引流术中残留在肾周围 的积血积液, 一般在术后5-7 d 拔除。

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 外三科季晓燕 2014.05.16 一、外科引流技术 1.概念: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排出体外或引离原处的方法 2.引流的目的: (1)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 (2)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蓄积,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 (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 (4)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 3.外科引流的作用原理:吸附作用;导流作用;虹吸作用;消化道的蠕动作用 4.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通畅;彻底;低组织损伤;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确定病原菌 5.外科常见引流管 胃肠减压管、导尿管、T型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 6.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1)作好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病人,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根据病人情况给予相应指导 (2)妥善固定导管 指导病人在翻身及下床活动时,勿使其脱出;注意管道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3)保持引流通畅 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避免阻塞;酌情给予半卧位,可维持良好引流功能。 (4)加强无菌管理

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敷料;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防止破溃;定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5)注意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准确记录于体温单上。 二、胃肠减压管 1.概念:腹部手术或胃肠道手术前放臵胃管,术中持续负压吸引,保证胃肠道空虚,防止误吸,使胃肠吻合口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 2.护理要点 (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臵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 (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 (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停止胃肠减压,并通知医生。引流装臵每日应更换一次。 (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12小时即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7)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臵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臵。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一、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一)胃管的护理 臵管操作 动作要轻柔,操作前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并要交待患者在操作的过程中怎样配合,石蜡油可多涂一些,必要时可让患者口服10ml 石蜡油,以润滑食道,便于操作。 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1、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 2、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3、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留臵固定: 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对于胃肠手术,胃管接臵在吻合口以下的患者,不可随意上下调节胃管;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观察操作: 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情况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一般为墨绿色,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量

(若胃液量过多有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的可能),并做好记录及时向医生汇报。 (二)鼻饲管护理 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对于鼻饲的患者要记录按臵日期,标记在胃管上,每7天更换一次,于当日晚最后一次鼻饲后拔出,第二日再由另一鼻孔按臵,并再次做好日期标记. 鼻饲操作: 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潴留之症状后,再行鼻饲;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每次鼻饲前需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患者的消化情况,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10-20ml冲净鼻饲管,防止食物残渣留于胃管中,并把管安臵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二、神经外科多种引流管的护理 神经外科引流管主要包括脑室引流管、蛛网膜下隙持续引流管、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等等。要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护理人员必须要严密观察病情,善于将引流情况与患者整体病情联系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做到引流管护理安全而有效。首先我们护理人员应做到: 1护理人员应熟悉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隙的解剖结构,各腔隙引流液性质和各引流管放臵的位臵。 2引流液性质和引流量的正确判断。护士应学会整体护理引流管,懂得结合引流液性质、引流量来判断病情变化。 3留臵引流管原则为保持正常颅内压。根据此原则来选择引流装臵如负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__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PVP碘液,棉签。 三、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

3.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松开别针,注意保暖。 4.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过期。打开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管挂于床沿,再将引流袋外包装垫在引流管接口下面。 5.挤压引流管,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尾端上3厘米处。 6.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形消毒2.5厘米。 7.用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 8.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9.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10.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 11.严格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的需每日更换)。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 胸腔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颗,纱布一块),血管钳2

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一、概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二、管道的分类 1、供给性管道: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 2、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3、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4、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等。 1、选择导管不适合病人(1)管径过细或过粗过细造成引流不畅通,过粗在插管过程给病人带来痛苦。(2)引流管太长或太短选择的引流管太长不易通畅,太短易脱出。(3)引流管软硬度不适过硬操作不便,过软易扭曲引流不畅。 2、各种管道固定不够牢固,接头处衔接不牢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导管脱出,因衔接不牢引流物污染衣物、床单元等现象。 3、对管道周围皮肤的护理不重视留置引流管期间应该注意周围皮肤的护理,保持周围皮肢清洁、干燥,减低感染的机会。 4、不能保持体外管道的清洁体外管道是否干净清洁不太重视,所以出现体外管壁上积滞有附着物。 5、对引流物的量和性质估算不准对引流液的性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给医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6、对拔管后的观察不够仔细有时发生拔除后引流口有大量液体流出,往往在工作中,病人拔管后护士不注意对伤口的观察。 四、引流管的护理原则 1、妥善固定选择管径大小合适、软硬适度的导管,导管顶端应是圆滑无刺激、不易刺伤周围组织。留置好引流管后,注明引流管的名称及安置时间。引流管的固定应低于引流部位20-30cm,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当,要留出余地以便翻身或在床上活动时调节。安置好引流管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安置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病人在搬移、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及污染,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2、保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可定时挤压引流管。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快速挤压引流管或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冲洗管道时,注意压力不应过大。 3、定时观察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准确记录做好交班。创腔引流管在术后24小时内一般引流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ml以下,引流液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引流液太少应注意是否位置不当、弯曲、折叠、或被填塞,可以改变位置或冲洗引流管以解除阻塞;引流液量过多,且呈鲜红色血性则应考虑是否有内出血倾向,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必要时进行再次手术、输血、输液或应用止血药物。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如血性液、脓性液、乳白色蛋白液,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做出判断,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留取标本化验,以协助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如出现暗红色的液体,为术后的陈旧性出血。随时检查各引流管的衔接处是否有漏液,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有无液体外溢。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和操作标准。

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及操作標準。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三,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 3.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松开别针,注意保暖。 4.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过期。打开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管挂于床沿,再将引流袋 5.挤压引流管,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尾端上3厘米处。 6.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形消毒2.5厘米。 7.用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 8.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9.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10.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 11.严格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的需每日更换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 胸腔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三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在治疗室内检查消毒日期,打开消毒水封瓶包,检查水封瓶有无破损,连接是否准确。 3.向瓶内倒入外用生理盐水,盖紧瓶塞,长玻璃管置在液面下,保持直立位,并用胶布在瓶外做好水平面标记。 4.将所备用物放置在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5.正确放置引流瓶,瓶的位置与胸腔间距60-100厘米。 6.检查伤口,松开别针,注意保暖,挤压引流管,暴露胸腔引流管接口处,并接弯盘用2把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近 7.消毒接口处,并正确连接引流管。 8.检查引流装置是否正确,放开血管钳,再次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 9.妥善固定,安置病人,整理用物,记录引流液量,色,性状.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问答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问答 ? 如何保持引流管通畅,进行有效引流 1 保持引流管通畅,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维持有效的引流。(墙壁负压在0.02-0.04kpa) 2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动态观察。挤捏法:站在于患者引流侧,双手握住距留置管路端口处10-15cm 的引流管,挤压时由上至下,两手交替,一只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暂时处于闭塞状态,另一只手匀速快速挤压引流管。 3 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挤压胶管或用注射器冲洗,若引流管漏气,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因积液较稠或坏死,组织、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时,可用注射器抽适量生理盐水,必要时可用肝素液冲吸,或改用负压引流袋胃肠造瘘管,导管适当冲洗,保持通畅。 ?如何有效固定引流管,如何进行宣教 1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固定方法:用高举平台法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上。为防止皮肤破损,或对各类胶布过敏者,可在固定处,外敷透明皮肤膜,保护皮肤,再将引流管固定于透明膜上,更有利于管路的稳固。 2、将接于引流管上的各种引流装置挂于易看见、不影响病人翻身的位置,一般腹部引流装置挂在床旁中央床栏处,若胃管接入的可移动的负压引流装置则放于离床头侧约10cm-20cm 处。 3 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并交待患者注意事项翻身或活动时一定要先保持引流管的有效活动距离再进行翻身和其他活动。 ?如何观察引流液,观察的内容都有什么 1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接班。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是管道堵塞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处理。 2 各班观察后及时记录,大夜班早7AM 统计24 小时引流量,用注射器精确测量,以及水平观察容器刻度,病房进行统一容器测量,以免出现误差。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为什么引流管要有明确的标识:制定标识的方法是什么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应了解有无导管,是什么管路,如有数根,与医生进行确认,根据作用和名称做上相应的标记,置管日期,以免出差错,并接上合适的引流装置,如引流袋、负压吸引器等标记方法:在管路尾端黏贴白色胶布,注明置管日期、管路名称、置管深度。如果管路没有刻度,可在距离引流口10CM 处,黏贴白色胶布,以胶布上缘表示置管深度。(病房进行统一即可) ? 胃肠减压的目的是什么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负压引流管是骨科手术患者常用的引流方法之一,如胸椎、腰椎、全膝、全髋关节置换等大手术,创面大、切口较深,剥离面广,术后可能出血多。负压引流管,可使渗出液及积血排出体外,减少死腔形成,减轻感染机率,加速切口愈合,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 1.保持引流管通畅 患者回病房后先检查引流管的数量及位置,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的引流,负压太大易引起引流管吸附于组织上,造成软组织损伤、引流不畅而引起切口内积血,增加感染发生率。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一般术后1小时挤捏一次引流管,挤压方法:护士站在患者术侧,双手握住距插管处10-15 cm的排液管,挤压时两手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管,使挤压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挤压胶管或用注射器冲洗,若引流管漏气,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2.做好引流管的固定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在搬运和翻身过程中,不应予别针固定,可在床边两侧固定一段绷带再将引流管固定在绷带上,这可增加患者的活动度,固定的高度均要低于引流口20-30 cm,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3.观察引流液及性质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班。(在临床中负压引流袋的刻度有误,记录时要将引流液置入量杯中测量再记录,以保证出入量的准确性),引流物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 ml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问答大全

一、如何保持引流管通畅,进行有效引流 1、保持引流管通畅,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维持有效的引流。(墙壁负压在0.02-0.04kpa) 2、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动态观察。挤捏法:护士站在于患者引流侧,双手握住距留置管路端口处10-15cm的引流管,挤压时由上至下,两手交替,一只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暂时处于闭塞状态,另一只手匀速快速挤压引流管。 3、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挤压胶管或用注射器冲洗,若引流管漏气,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因积液较稠或坏死,组织、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时,可用注射器抽适量生理盐水,必要时可用肝素液冲吸,或改用负压引流袋胃肠造瘘管,导管适当冲洗,保持通畅。 二、如何有效固定引流管,如何进行宣教 1、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固定方法:用高举平台法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上。为防止皮肤破损,或对各类胶布过敏者,可在固定处,外敷透明皮肤膜,保护皮肤,再将引流管固定于透明膜上,更有利于管路的稳固。

2、将接于引流管上的各种引流装置挂于易看见、不影响病人翻身的位置,一般腹部引流装置挂在床旁中央床栏处,若胃管接入的可移动的负压引流装置则放于离床头侧约10cm-20cm 处。 3、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并交待患者注意事项翻身或活动时一定要先保持引流管的有效活动距离再进行翻 身和其他活动。 三、如何观察引流液,观察的内容都有什么 1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接班。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是管道堵塞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处理。 2 各班观察后及时记录,大夜班早7AM统计24小时引流量,用注射器精确测量,以及水平观察容器刻度,病房进行统一容器测量,以免出现误差。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四、为什么引流管要有明确的标识:制定标识的方法是什么 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应了解有无导管,是什么管路,如有数根,与医生进行确认,根据作用和名称做上相应的标记,置管日期,以免出差错,并接上合适的引流装置,如引流袋、负压吸引器等

引流管护理常规

引流管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 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应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 (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3、位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曲折、阻塞。 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避免接触不良心理。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补充内容: 1、术区引流管: A、引流袋低于伤口处妥善固定,有标识;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需每隔30分钟-1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B、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做好床头交接班。 C、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注意无菌操作。 2.胸腔闭式引流: A、妥善固定,有标识。 B、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ml,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C、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D. 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教导病人吹气球练习肺功能。 E、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返折近端胸引管。 F、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导尿管: A、妥善固定,有标识,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一般以悬挂床沿即可,尿袋子不可拖地。

引流管的护理

常见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引流及引流管种类 2、如何正确评估管道 3、临床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1.1 常见管道分类 1 、输入性管道,如: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 2 、排出性管道,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3 、监测性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 4、综合性管道,如:胃管。 1.2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 1、低危导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导尿管。 2、中危导管:腹腔引流管、各类造瘘管、普通创口引流管、镇痛泵、三腔二囊管。 3、高危导管:T字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动脉置管、气管插管、脑室外引流管、胰腺引流管、透析管、鼻肠管漂浮导管。 2.1 正确评估管道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 2、安全护理:看部位、看深度、看置管时间、看是否通畅。 2.2.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1、胃肠减压管 2、胸腔闭式引流管 3、胆道T 管 4、腹腔引流管 5、留置导尿管 6、头部引流管 3.1引流管的共同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固定好引流管,明确标示,留足长度防止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 2、引流通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反折、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 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液逆行感染,操作过程应加强无菌操作。 4、观察引流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3.2胃肠减压管 1、妥善固定: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定期冲洗胃管,防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5、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 危重病人插胃管时易误入气管内,应特别慎重应常规证实胃管不在气道在胃内 3.3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气胸——排气减压 血胸——引流淤血、渗出液 有利于肺扩张,减轻呼吸困难 3.4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位置 1、气胸: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管端伸向胸腔顶部 2、血胸: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或第8肋间,管端在肋膈角处 3、脓胸:脓液积聚最低位

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

引流管的护理流程 评估:病情、生命体征、伤口情况、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色、性质和量、合作程度等 ↓ 个人、环境、用物准备 ↓ 推车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 取舒适卧位,暴露引流管,确认深度 ↓ 铺治疗巾于引流管连接处,床边固定好备用无菌引流袋。 ↓ 松开别针,挤捏引流管,血管钳夹住引流管尾端上5cm处,检查引流袋有效期、有无破损及漏气 ↓ 戴手套,分离引流管与引流袋的连接,将引流袋连接处竖直提高,使引流液全部流入袋内,用纱布包住接头塞于床垫下 ↓ 按无菌原则,以引流管接口为中心环形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行消毒2.5cm ↓ 打开无菌引流袋外包装,拧紧引流袋底部的盖帽,取下护帽,插入引流管内 ↓ 松开血管钳,从内向外挤捏引流管,检查引流是否通畅,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 取下更换的引流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形状及量,置于治疗车下层盛污物的容器内,脱手套、撤治疗巾 ↓ 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洗手、记录 相关知识 目的:1、引流气体、液体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愈合。 2、作监测,治疗途径。 3、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注意事项:1、熟悉引流管名称、放置位置、作用及目的。

2、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 3、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捏,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4、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5、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6、负压引流球更换方法相同,负压适当。 7、保护患者引流口周围皮肤,必要时局部涂氧化锌软膏,防止皮肤破溃及感染。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PVP碘液,棉签。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 8.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颗,纱布一块),血管钳2把,外用生理盐水,开瓶器,胶布,别针,污物桶。

C.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粘膜,

过凉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2.预防引流感染由于腰穿持续外引流在一定程度上使颅腔与外界相通,增加了颅内感染的机会,因此护理上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1)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2)置管部位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是否有发红肿胀等异常现象。(3)对暴露在皮肤外端的引流装置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3次。(4)搬动病人时,先夹闭开关再搬动,防止引流液逆流。(5)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在更换引流瓶、测颅内压、椎管内注射药物等,按照无菌原则进行。(6)每日更换引流瓶时,留取少量引流液标本做脑脊液检查,查

引流管护理_常规[1]

导管一般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 (1)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引流管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 (3)注意管道的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2、保持引流通畅: (1)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 (2)定时挤捏引流管,避免堵塞。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如有阻力感,应考虑堵塞。 (3)酌情给予半卧位,以维持良好的引流功能。 (4)保持负压装置的有效性。 3、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1、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护士应第一时间了解有无导管(何种导管,有几根)及导管的位置。 2、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引流。 3、负压器位置要低于创面,以利于引流。 4、引流管需每隔30分钟-1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5、标识导管(导管种类及置管日期),妥善固定,预防搬运或翻身时脱落。 6、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瓶体一半即应倾倒),做好床头交接班。 7、24小时引流液一般在50 ml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脊柱手术引流液若呈淡黄色清亮,且病人出现头痛、恶心时提示有脑脊液漏,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8、经常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确定其连接紧密,要防止漏气或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常用引流管 一、胃肠减压管 二、腹腔引流 三、T管 四、导尿管 一、胃肠减压管 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 效果; 2、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3、留置胃管期间应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5、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注入,夹管半小时。 6、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 7、根据病情适时拨管,一般腹部手术,术后2~3天可拨管。 二、腹腔引流 1、膈下引流管 用于胃肠穿孔修补术后、肝右叶切除术后、肝破裂修补术后,膈下脓肿清除术后,引流管多放于膈下; 2、胆囊窝引流管 常见于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后; 3、肝下引流管 肝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放置在肝下引流; 4、胰腺炎引流管 肠道手术、弥漫性腹膜炎置于结肠旁沟;坏死性胰腺炎引流管放置胰周。 1)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质、量、味,准确记录24 h引流量,在术后早期

(6 h),重点观察引流液色和量,便于及早发现术后腹腔内出血,术后第1天若出 现引流液为大量胆汁,同时伴有黄疸,提示肝外主胆管损伤;若引流液过多,同时含有大量食物残渣,提示腹腔内脏损伤,伴有化脓性感染征兆。 2)管道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 2、外接无菌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盒 3、注意每小时引流液量及性质 4、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滑脱。 5、拨管时间根据病情决定,短者2~3天,长者可达数月。 三、T管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每日更换。 2、若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敷料,局部 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减少胆盐对皮肤 的刺激。 3、正常胆汁每日量约800-1200ml,色泽为黄绿色,稠厚、色清、无渣。 术后24h内引流量为300-500ml。 恢复进食后每日引流量为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术后1~2天胆汁颜色可呈黄色浑浊状,以后逐渐加深、清亮。 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流,提示引流管阻塞或脱出。 若引出胆汁过多,常提示胆管下端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导尿管 1、尿管的男病人,每日应用0、2%的碘伏溶液擦洗尿导口分泌物。女病人进 行会阴冲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