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析湖南常德历史文化

浅析湖南常德历史文化

浅析湖南常德历史文化
浅析湖南常德历史文化

浅析湖南常德历史文化

沅水之畔,德山脚下,湖南常德古城已屹立数千年。与之相伴流传至今的,是“常德德山山德”的古老民谚。今天,常德已在历史演进中悄然变身, 昔日稻米飘香的洞庭明珠,多了现代文明的璀璨气象。然而,我们惊喜地发现,常德之“德”仍然主宰着这座城市的命运,并历久弥新,发散出别样光芒。立足历史,挖掘德之魂城市没有自己的品质,发展就没有方向。常德人对城市品质的追寻由来已久。现在,请允许我带领大家走进常德!

千年古城——文明的呼唤

常德的历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根据考古发现,目前已知最早的古城是河南郑州仰韶文化遗址,距今5500多年。而常德澧县城头山却为6500年前的古城址。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标志着古老的氏族社会的结束,新的文明时代的来临。城市的功能,就是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和抵御外侵,但在6500年前的中国还处于远古洪荒时代。。。没有阶级,没有财产,没有私有制,为什么会有如此规模的城垣?它把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建城的历史一推就是1000多年,且规模之大,城垣之高,护城河之宽,城内街道之规范,街道之宽阔,亘古未有,不能不说是“中国第一城”。

城头山是一个近乎圆形的古城址,东西宽308米,南北长310米,有东西南北四门,街道5米多宽,城墙高达6-8米,外有10多米宽,30米深的护城河,并与北面水门相通,使城内外能水陆相通。护城河有护栏,以保护河堤。不论其功能其工程,完全具备现代城市的观念,作为中国第一城当之无愧。

实在难以想象在6000多年前,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多少劳动力,花了多少工日!古城坐落在广袤的澧阳平原上,它和其他地方没有太多区别,在平原上只是一条微微隆起的环形土岗,四周有一个连一个的堰塘将这条环形土岗环绕。的确,城头山的发掘给我们留下一个谜:为什么在中心区两米多深的耕作层下,就有保存完好的几千年前的屋基以及四个连体大灶?为什么连灶上的陶釜都还在,地上摆有陶碗,陶钵?为什么几千年前一处工序非常齐全,而又非常集中的制陶作坊区至今任清晰可见,两米多深的拌坑里还剩有一堆泥料?一条斜道,直通制抷场地,直达七座古窑。。。如果那段历史

之后,人类生产活动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人们是不会像今天那样,人为地保留某个名人故居,以资纪念的;是不会放弃本已习惯的生产之地而另找栖居之所得。

这一切表明: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肯定因某种突变因素而突然终止。否则,不会这样。那么,是什么突变因素呢?有关专家解释:这是历史记载的大洪水泛滥,造成长江流域文明的中断。

事实是否真如以上推断,尚待进一步探究。根据城址内村落的情况,再次证明长江中游地区已具有高度发达的原始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从澧阳平原的发现来看,从长江三峡的大溪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来看,我国在5000年前,文明的中心很可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后来才移到黄河流域。同时,对于私有制,等级的产生,氏族公社的解体,国家的起源,社会的政治,经济等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城头山的发现,不仅仅是考古史上的新发现,而是改写了中华文明史,把中华文明是提前了1500年。从悠久深厚的古遗址中,我们不难想象,常德是怎样一方沃土!

当然,先进的文明养育的子民也是优秀的。从历史深处走来, 常德迤逦的身影拖出一地诗情。

从德山到诗墙

一个德字, 唤醒了这个城市的久远记忆。它与历史有关,与市名由来有关, 与常德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有关。“德”自何来? 每个常德人都会自豪地讲起贤人善卷的故事。“常德德山山有德”这则民谣流传已久,已故伟人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诗中又重提过。“德山有德”源于人有德。据传上古时代与尧,舜,禹同时代同样有名的常德人——善卷先生,他用善德施教化,开民智,使之崇尚道德和礼教,德山因其贤德而驰名,“常德德山山有德”而名扬天下。《吕氏春秋.下贤》载:尧不以帝王身份去见善卷,而面朝北恭恭敬敬的向他请教。尧请卷入都,以便早晚请教,卷却认为自己适合开启民智而谢绝。

舜帝时,舜要将天下禅让善卷,他却说“我立身宇宙之中,冬有皮衣御寒,夏有葛布防暑;春天耕耘播种,身体立行,秋天收割,粮足富用。日出而作,日

落而息,优哉游哉,怡然自得,我哪天会想治理天下大任。”卷辞后便躲进深山,不知去处。

大禹受命治水,发现三苗为患,在宜兴岛偶遇善卷先生,深为其人品学识感动,即向其讨教治水之策和伐兵之道,并诚恳邀善辅他治水,讨伐。善卷道“山野之性,无志功名久矣,况百岁衰龄,行将就木,哪里还能出而驰驱?但愿三苗早日授首,荆州早日治平。某得归还故乡,死正首丘”。“自古正义之师无往不胜,但师出要有名,你可以治水为名,在途中见机破苗。”

大禹纳善之计,在治水途中,破灭三苗。

后人为纪念他,将他所居之枉山改为德山,是故“常德德山山有德”流传至今。

其后数千年, 常德孕育出秋瑾、林伯渠、翦伯赞、帅孟奇等道德楷模, 也留下了无数仁人贤哲思古寻幽、访善问德的足迹。德魂永存!从“山水城市”到“新常德”再到“德行天下”,常德人终于找到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源头。于是,千古善德与和谐追求统合在一起,镌刻在了常德城市发展的里程碑上。

常德建城已两千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区新建的沅江防洪大堤临江面建起了纵横10华里的常德诗墙,这个诗墙已经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百代沧桑》、《名贤咏》,《武陵佳致》等八大篇章、1500 余首中外名诗驻足诗墙,供后人品赏。诗墙全长3公里,临江而立,楼台点缀,气势恢弘,有“三绝诗书画,一墙天地人”的赞誉。

诗墙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精美得艺术形式吸引着无数游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赞赏。“诗墙”自1996年8月31日隆重揭幕以来,游人如织,已接待了游客数以万计。海峡两岸交流协会汪道涵会长曾美誉,“诗墙”不仅是常德一大景观,更是全国一绝。它是已其恢宏气势,如此之多的诗篇而入选为世界吉尼斯纪录的。

《桃花源记》之桃花源

桃花源位于常德境内,南倚巍峨武陵,北临滔滔沅水,要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张家界风景名胜中枢。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人间仙境,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罕见。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之湖色,纳潇湘之灵秀,沐五溪之奇照,览武陵之风光。集古老,神奇,幽雅,秀美,壮阔,清丽于一体,融诗情画意,历史典故与一炉,成为经久不衰的风景名胜。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世以来,桃花源便盛名洋溢,一千六百多年来,它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子魂牵梦萦,寻求杳杳奇踪,悠悠乐土。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历代名贤在这里吟歌名篇,留下墨宝。桃花源始建于晋,盛于宋,毁于元,时兴时衰于明清,是与南岳,武当,峨眉齐名的我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其“白光滔滔”,“绿萝晴画”,被誉为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它以其山水洞谷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书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誉满潇湘,流传海外。

桃仙岭扼桃花源之大门,古朴典雅,清幽淡薄。这里有堪称中华一坊的桃花源牌坊,有淡薄的陶渊明塑像,幽静的刘禹锡草堂,古朴的双星亭,高雅的永归亭,神妙的花影亭,牛郎织女幽会,桃花仙子梳妆。。。这里一片田园,万树桃花,一片追思,万篇遐想。。。

桃花源是道教圣地,自西晋建桃花观至北宋而称极盛。这里有潇湘一阁的水府阁,江南一宫的桃川宫,华夏一院的天宁碑院。。。其中桃川宫是桃花源的主要景点之一。

桃花山和秦人村也是桃花源很有名的景点。

三千里沅江自西向东注入八百里洞庭,它集三峡险,漓江秀,流经桃源九十里,是“武陵人捕鱼为业”的鱼川。这条三湘四水中最长最清的河流,永远闪耀着历史和文化的光芒。奇踪千载无人识,洞天一瞥千人惊。桃花源饮誉海内外,悠悠的历史,丰富的人文观,优美的田园风光,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更为迷人的魅力,成为人们一种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

澧阳之光

澧水尽管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但它却处处闪耀着历史的光芒。我有幸生活在澧水之畔,从小被澧水养育长大。现在让我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深处,循着熠熠生辉的人文之光,去发现它的灿烂。

余家牌坊:

余家牌坊是我国现存最为精美的石雕牌坊。位于澧县车溪乡,距县城有10公里,建于清道光十三年,历时22年方才建成。

牌坊通体由汉白玉建成,高12.7米,宽8米,共三层,为三门六柱四面九楼式,通体采用高浮,镂雕,圆雕,人物,故事惟妙惟肖,龙凤花鸟等栩栩如生,每层角均有龙腾凤翔之属。最上有道光圣旨,恩准余氏修建牌坊,以表彰其母忠烈守节,含辛茹苦,教子孝廉,忠君爱民,实为楷模,以教化乡里。下有镂刻孟母教子等故事,以及忠烈人物故事大小排列,虽历进200年风雨,仞精致无比,清晰如新。柱上有龙凤呈祥图案,看龙腾风起云涌,凤翔而百鸟和鸣,一派祥和。牌坊下游形态各异的石狮四对,构成四面,呈四象八面,整个牌坊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是目前我国石雕艺术中难得的珍品。险毁于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幸得乡人及文物部门的保护,方躲过一劫,成为我国现存最为精美的石雕牌坊。

李群玉故里:

李群玉,字文山,晚唐享有盛名的大诗人,澧县车溪人。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但流传至今的作品仅200多首。时至晚唐,湖南的奇山妙水曾哺育过屈原,宋玉,杜甫,刘禹锡等文学巨星,但没有一个湖南人进入诗坛,而李群玉是第一个登上中国诗坛的湖南人。他既给沅澧文化增添了光彩,也是湖湘文化的第一抹朝阳。

孟姜故宅:

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长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但那凄美的传说,是那样古老,遥远。那美丽,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澧水河畔那美丽的土地上。。。

相传,秦时澧州孟百万,半百无子,乃修观音庙求嗣,果生女孟姜。时有华州范杞良,被征修长城。但不堪苦役,寅夜逃至澧州,藏身孟家后园树上,适逢孟姜女下池洗浴,被范窥见。孟姜女乃向范自荐终身,二人结为夫妻。差官闻讯,将范拘捕丛役。

孟姜女望夫三载不归,遂用裙落兜土,筑台望夫,并坚决北上赴长城送衣寻夫,历尽艰难,方到长城。得知范郎已被累死。尸体垫为城墙,孟姜女大方悲声,竟将长城哭崩。姜女咬破手指,滴血认清,辩出范郎尸骨。。。“伏范郎骨骸,负之归里,至延安,抵同官而卒。”

嘉山原为翠绿山,孟姜山,位于津市新洲镇,是孟姜女的故里。西汉初刘邦为弘扬孟姜女精神,将其更名为孟姜山。明朝两部尚书李如圭(临澧人,曾先后任工部和户部尚书),在延安赈灾后回澧州,途径西安府同官(潼关)县,知道孟姜女果然到了长城,并找到了范郎的骸骨,在此负骸骨往回走,至同官,劳累而亡。同官人念其贞烈,凿石为祠,将其夫塑为像,供人祭祀。但同官人不知道孟姜女为何处人士。李如圭实地考察孟姜女寻夫的事迹后,确证当地传说,撰有《贞节祠记》,并表彰嘉奖孟姜女,改孟姜山为嘉山。至今嘉山还有孟姜故宅,孟姜祠,望夫台等古迹。

澧县一中:

湖南常德澧县一中是常德重点高中,前后有一百多年历史。校园里学术氛围浓厚,师资力量强大。每年都向各大高校送去许多德才兼备的学子,深得当地人们的好评。当然,这些都是与整个学校文化以及领导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学校在08年修建了孔子庙,供学生老师敬仰。在回廊里有清楚解析当年范仲淹断戟划粥,囊萤夜读等先辈们在此勤奋好学的真实事例。校内有范仲淹洗墨池,为纪念范仲淹,也为时刻警醒学子们认真学习。除此还有履丰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教室公寓等。校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实,只要我们读懂了这个校训,就能体会得到这其中的文化底蕴。

停弦渡:

别看这停弦渡只是澧水河畔的一个小小的集镇,但它却大有来头。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曾到过此弹琴过渡。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善著辞赋,又弹得一手好琴。一旦他奉旨出事夜郎,有斜谷栈道,出剑阁,经长江三峡,沿江而下,由洞庭湖入澧水中游,来到一个古老的渡口。

相如见渡船还在河对岸载人,一时不能摆渡,便从包中取出他心爱的宝琴,跳着娴熟的手指,拨动琴弦,弹奏出优美动听的曲调。古渡旁是一个居住有20多户人家的小集镇,过往行人很多,十分热闹,人们听到动听的琴声,都赶来观看。

人群中有一个曾去过京城的秀才见过相如,不禁脱口而出:“这不是司马相如先生吗?怎么到这卖唱了?”相如听罢,笑了起来,围观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寒暄几句后,大家硬是邀请相如到集市上的酒店做客,再弹几曲,相如高兴地答

应了大家的请求,与众同乐,直到太阳西斜,相如才收了琴,同大家道别。

相如登上木船,向岸上深深鞠了一躬。船夫将竹篙一点,小船便离岸驶去。相如久立船头,怀抱宝琴,如痴如醉地望着入练的澧水弹唱。这时,一个浪头打来,木船稍稍倾斜了一下,相如不觉身子一歪,“砰”的一声将一根琴弦压断了,琴声突然中止。这时,船夫感到十分惋惜,连赔不是,相如却悠然自得的指着澧水对船夫说:“这里有这么大一根琴弦,你不也是天天在弹吗?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从此,人们便给这个古老的渡口取名“停弦渡”。

丁玲故里:

在临澧城关镇县文联院内,矗立着一尊丁玲花岗岩石雕像。它是由我国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指导,雕像家涨的蒂创作,王德云,郭德静,周世杰雕刻的,于1989年落成,雕像后就是丁玲纪念馆。丁玲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原名蒋冰之,出生于临澧余氏的蒋家大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她开始拿起笔来战斗,写出《梦珂》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又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赴陕北,担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人民文学》主编等职。1986年3月逝世,终年82岁。在她将近60年的文艺征途中,留下了近300万字著作。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其成名作,这是一部以晋察冀边区伟大土地改革运动为背景,深刻而生动反映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巨大变化的长篇小说,曾被翻译成近20种外文。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艺奖。

丁玲青年时代从临澧走出来,走上革命道路,投身于背叛自己阶级,家庭的斗争中去,成为“革命军中一小丫”。试想,这需要多么大的智慧和勇气!

......

常德历史文化远不止这些,这其中蕴藏的文明还有待大家亲身去体验。常德历史文化渊远深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湘北人民。吮吸着这悠久的文化,我们茁壮成长。祝愿家乡的文化,经济,政治各个方面,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下依旧能大踏步朝前快速发展!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单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3、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 4、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 5、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 7、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 8、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9、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 1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 1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 12、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16、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17、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 18、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 19、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 2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21、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 22、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23、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 24、重庆市江津市中山镇 25、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6、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 27、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28、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 29、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 30、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 31、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 32、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 33、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长沙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 ------长沙市长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贤辈出,革命历史丰富,城市风貌独特。1982年2月,国务院正式公布长沙市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在改革开放和建设区域性商贸、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的进程中,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和开发改造速度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的长沙人民继续继承长沙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张扬城市特色,处理好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关系,使长沙市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得以延续与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现代化都市。 一、长沙古城历史发展 长沙,夏代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代,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又叫“荆蛮”),史称“扬越之地”。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 秦国灭掉楚国,在原楚江南之地设立“长沙郡”,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代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 之后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刘邦称帝之后,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29年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长沙在37年,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第六章成果要求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用本要求。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时编制。 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考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同时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第五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

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遵守本要求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九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十条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确定保护重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一般包括:(一)保护和延续古城、镇、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 (三)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四)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 (五)传统风貌建筑; (六)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七)保护特色鲜明与空间相互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十二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对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价值、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基础数据表》填表说明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由2大类、13中类、24小类指标组成,是对历史文化村镇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的综合评价,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基础数据表》,其填报的资料、数据、图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每项指标评定分值的必要依据。为做好《评价指标体系》和《基础数据表》的填报工作,现将有关指标释义说明如下: 《指标体系》包括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2大类指标。 一、价值特色方面 价值特色是名镇(村)评价的基础和核心,由10个中类、17个小类指标组成,分别涉及名镇(村)的历史影响、古迹建筑、街巷景观、空间格局、文化民俗以及生活延续等方面。 (一)历史久远度 历史久远度反映名镇(村)历史形成发展的久远程度,具体评价由现存传统建筑、文物古迹最早修建年代来确定。 1、现存传统建筑、文物古迹最早修建年代 (1)是指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1,且当前尚1评价范围: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的历史传统建筑、文物古迹均应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以下

存历史传统建筑、文物古迹遗址的最早修建年代(历史上经过部分或完全修复的,以尚能观察到和鉴别的建筑遗迹最早年代为准)。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的历史久远度。 (2)资料填报:注明古迹建筑具体名称、最早修建年代(附有效证明文件,包括县级以上史志资料或文物行政部门的鉴定意见)。提供该古迹建筑的文字简介2、现状照片3。 (二)文物价值(稀缺性) 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拥有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以及稀缺程度,具体评价由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来确定。 2、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 (1)是指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 同。 2文字简介:包括古迹建筑的地理位置、历史形成、价值特色、修复保存等情况,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word格式编 辑,300字左右。以下同。 3现状照片:能反映古迹建筑价值特色、现存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彩色照片2-3张,JPG格式,每张照片大小在500kb左 右。以下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10.07 【实施日期】2017.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至2014)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2003)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2005)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16、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17、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 18、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 19、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 2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21、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 22、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23、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 24、重庆市江津市中山镇 25、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6、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 27、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28、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 29、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30、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 31、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 32、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 33、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34、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三批2007)名单 1、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 2、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3、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4、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 5、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 6、江苏省高淳县淳溪镇 7、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8、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 9、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浦镇 10、浙江省宁海县前童镇 11、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 12、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 13、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 14、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 15、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上清镇 16、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 17、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 18、湖北省监利县程集镇 19、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 20、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 21、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 22、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 23、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 24、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兴坪镇 25、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 26、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 27、重庆市江津市塘河镇 28、重庆市綦江县东溪镇 29、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镇 30、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 31、四川省合江县尧坝镇 32、四川省古蔺县太平镇 33、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 34、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 35、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八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了解湖南公路运输建设的成就,及主要是公路分布格局 2、了解公路运输与经济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记住主要的公路运输干线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请问同学们是如何到达县城的? 2、父母是如何到达单位上班的? 3、家里购买大件商品是用什么运回来的? 4、你出旅游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教材归纳)公路运输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湖南快速延伸的公路。

二、讲授新课 (一)公路运输 1、(问)什么是公路运输?它有什么特点? (讲)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速度较快、“门对门” 2、在什么情况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板)(二)湖南运输业的发展 (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到2007年底,湖南省公路总里程已居全 国前列,已基本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络。 (读图)3页,图1—3完成书本第2面活动题,了解我省的哪些公路干线。(三)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1、(读图)5页的图1-7,分析我省的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2、(讲解)湖南省的调整公路按照“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全部建成后,将 形成以长沙为中心,连接全省重要城市,辐射全省广大城乡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 (四)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 1、完成本书第6页活动题1-2 2、小组讨论并归纳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了解了湖南公路运输干线和其“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公路运输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六)课后活动 你的家乡的公路是水泥路吗?是什么时候修建的?说一说修建水泥路前后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七)板书 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 一、湖南运输业的发展 二、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三、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由 区大社镇 (4) ;井陉县天长镇 (4) ;涉县固新镇 (5) ;武安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 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 年 3月 10 日,共公布 6批 252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按地区分布,名单如下(括号内数字为对应的公布 批次) 北京市( 1 处) 密云县古北口镇 (4) 天津市( 1 处) 西青区杨柳青镇 (4) 。 河北省( 8 处) 蔚县暖泉镇 (2) ;永年县广府镇 (3) ; 邯郸市峰峰矿 反映 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 截止 2014 第一批, 2003 年 10 月 8 日公布,共 10 处 第二批, 2005 年 9 月 16 日公布,共 34 个 第三批, 2007 年 5 月 31 日公布,共 41 个 第四批, 2008 年 10 月 14 日公布,共 58 个 第五批, 2010 年 12 月 13 日公布,共 38 个 第六批: 2014 年 3 月 10 日公布,共 71 处

冶陶镇(5) ;武安市伯延镇(6) ;蔚县代王城镇(6) 。 山西省( 8 处) 灵石县静升镇(1) ;临县碛口镇(2) ;襄汾县汾城镇(3) ;平定县娘子关镇(3) ;泽州县大阳镇(4) ;天镇县新平 堡镇(5) ;阳城县润城镇(5);泽州县周村镇(6)。 内蒙古自治区( 4 处) 喀喇沁旗王爷府镇(4) ;多伦县多伦淖尔 镇(4);丰镇 市隆盛庄镇(6) ;库伦旗库伦镇(6) 。 辽宁省( 4 处)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2) ;海城市牛庄镇 (4);东港 市孤山镇(6) ;绥中县前所镇(6)。 吉林省( 2 处) 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4) ;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 镇(4) 。 黑龙江省( 2 处) 海林市横道河子镇(3) ;黑河市爱辉镇(4) 。 海市( 10 处) 金山区枫泾镇(2) ;青浦区朱家角镇(3) ;南汇区新 场镇(4) ;嘉定区嘉定镇(4) ;嘉定区南翔镇(5) ;浦东新区 高桥镇(5) ;青浦区练塘镇(5) ;金山区张堰镇(5) ;青浦区 金泽镇(6)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6)。 江苏省( 27 处) 昆山市周庄镇(1) ;吴江市同里镇(1) ;苏州市吴中

历史文化常识介绍

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1、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2、诗歌总集 第一部《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第二部《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3、屈原与贾谊 (1)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著名文章:《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 (2)贾谊: 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鹏鸟赋》。 4、先秦散文 历史:(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商周。作者不详。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为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为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湖南常德的历史文化与地理介绍

湖南常德的历史文化与地理介绍 湖南省常德市是湖南省省辖市,湘西北交通、能源、流通、文化中心,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交通管理优秀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现正在深入开展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奖、国际花园城市等项创建活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常德市2001年至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常德市将建成人口80万至100万、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市。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东滨洞庭,南通长沙,西连川黔,北邻鄂西,距省会长沙150公里,距世界闻名的风景区张家界195公里。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公顷。 常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远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就已筑城设郡,是湘楚文化的摇篮之一。屈原、宋玉、陶渊明、刘禹锡等先贤曾留下许多名篇佳作;林修梅、蒋翊武、宋教仁、刘复基等近现代仁人志士在这里孕育成长,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林伯渠、文学家丁玲、史学家翦伯赞也诞生在这块热土上。 史书称常德为“风景之国,文物之邦”。境内湖光山色秀丽,名胜古迹繁多。人间仙境桃花源林壑幽静,人文荟萃,为古今游览胜地。壶瓶山原始次森林惊现华南虎踪迹,峡谷漂流有惊无险。花岩溪山水秀丽,风光迷人,数万只白鹭栖息其间。石门前唐古刹夹山寺为千年佛教圣地和日本茶道源头,寺旁奉天玉和尚墓被明史专家认定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禅隐之终迹。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是7000年前远古人类的生活缩影。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和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彭头山、八十垱、铁经幢等均闻名遐迩。 常德地貌多样、气候宜人。境内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2703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珙桐、银杏、杜仲、独兰花、黄杉等39种。有各类野生动物410种,列入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华南虎、云豹、金钱豹、金猫、白鹤、中华鲟等60种。主要矿藏有雄磺、黄金、金刚石、岩盐、磷、石膏、石灰岩、海泡石、重晶石、大理石、煤、矽砂等50余种,其中雄磺矿居亚洲第一,金刚石砂矿、石煤矿蕴藏量居全国第一,磷矿、石膏矿、矽砂矿、膨润土矿蕴藏量居全省第一,被誉为“非金属矿产之乡”。 常德古称武陵,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历来被称为“洞庭明珠”和“湘西门户”。常德名胜古迹遍布,最有名的当属晋代诗人陶渊明曾描绘过的桃花源。此外,位于常德市区的铁经幢、德山宝塔、笔架城是省级重点文物,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生长着1000余种珍稀动植物,龙王洞是一个可与武陵源黄龙洞相媲美的奇特群洞,石门古刹夹山寺建于唐代,历来为佛教圣地;澧县的文庙是全省最大的文庙。 常德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屈原、陶渊明、李白、刘禹锡等都曾在此寓居或游历,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老一辈革命家林伯渠、著名文学家丁玲、史学家翦伯赞等名人都诞生在常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24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2016年高考备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最全最实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我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十大名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汉江、湘江、鸭绿江、嘉 陵江 【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 【十大火炉】吐鲁番、重庆、长沙、武汉、南京、福州、成都、合肥、广州、南昌 【五大瑞兽】龙、凤凰、龟、貔貅、麒麟 【十大避暑胜地】贵阳、昆明、承德、哈尔滨、长春、伊春、丽江、吉林、呼伦贝尔、大连 【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WORD格式整理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四礼】冠、婚、丧、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十大宗教名山】 1、湖北武当山 2、四川峨眉山 3、山西五台山 4、浙江普陀山 5、浙江天台山 6、江西龙虎山 7、安微九华山 8、甘肃崆峒山 WORD格式整理

9、江西三清山 10、山西绵山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诗歌】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WORD格式整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边城历史文化名镇

xx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边城历史文化名镇 保护条例 (xx年8月27日xx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xx年9月30日xx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边城(即茶峒)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边城历史文化名镇实行分区保护。保护范围根据《花垣县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由花垣县人民政府设立标识、标志。 第三条在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内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边城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 第五条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花垣县人民政府负责边城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管理工作,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工作。 花垣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文物、文化、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工作。 边城镇人民政府在职责范围内做好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所在的社区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引导村(居)民按照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要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第七条花垣县人民政府及其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的需要,可以与行政区域以外的相邻地区同级人民政府及其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建立跨行政区域联动协调保护机制,协调处理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州人民政府、花垣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鈞。 第九条花垣县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本条例的实施情况。 第十条花垣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保护规划,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后公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变更或者拒不执行已经批准的保护规划。确需调整或者变更的,按照原批准程序报批。 第十一条保护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应当符合边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闲置的国有土地,由花垣县人民政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置。 第十二条边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对象包括保护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边城历史文化名镇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水系等。 第十三条核心保护区是指从拉拉渡口南部沿从文路经板栗溪至花垣县第三中学东南角,往北从民师懂山脚到马鞍碉山脚边缘。包括桥脚街、河街的全部以及沿清水江河岸、城内街的部分区域,面积为5.6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 (一)药王洞、古码头、国立茶师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民居、老商铺等特色民居; - 1 - / 3

【中国城市文化】湖南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城市文化】湖南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湖南的历史沿革: 湖南在原始社会时为三苗、百濮与扬越(百越一支)之地,据宁乡县、安乡县、津市、澧县、道县和平江县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 证明,湖南境内在40万年前有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早在一万多 年前就有种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湖南的先民就开 始过定居生活。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洞庭二郡。秦始皇设黔中、长沙两郡;西汉初期属于长沙国,汉 武帝之后属荆州刺史辖区,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郡;三 国时属吴国荆州,置昭陵郡,为荆南五郡;岳阳楼(始建220年前后,重建1879年)岳阳楼(始建220年前后,重建1879年)西晋时分属荆 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湘州、江州;南朝宋、齐、梁时分属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荆州,南朝陈时分属荆州、沅州;隋高祖开皇九年(589年)平南陈,而统一中国后,在湖南设长沙、武陵、沅陵、澧阳、巴陵、衡山、桂阳、零陵等八郡;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时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 广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观察使,从此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 开始“湖南”之名;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为 长沙。宋朝分全国为路,路下设州、府、军、监,各辖若干县。湖 南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 岳麓书院(始建公元976年)岳麓书院(始建公元976年)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湖南属湖广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临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宝庆路、武冈路、桂阳路、茶陵州、耒阳州、常宁州。元 朝政府还在今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个长官 司或蛮夷长官司,分别隶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 川行省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管辖。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理论与研究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赵勇1 唐渭荣2 龙丽民3 王兆芳3 作者单位: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100835) 2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21) 3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24)收稿日期:2012-05-03 摘要/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体系 保护规划ABSTRACT/ The domestic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town and village has got fruitful achievements under the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since 1982.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aspects of improving conservation system, ascertaining resources, launching salvage conservation, reinforcing management, multidisciplinary participation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etc.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about the conservation and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town and village, conservation system, conservation planning 从1982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2003年建设部(2008年更名为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陆续公布了5批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纵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目前仍然存在不少实践问题和认识误区,一些保护概念和保护方法还需要梳理和辨析。1 保护工作回顾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研究和实践的30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 1982~1994年左右。1982年是重要的一年,国家颁布第一部《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公布了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在文革以后迎来崭新的开始。之后,国务院先后于1986、1994年公布了第二、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又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法》,强调城市规划应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改造大规模展开,一批学者针对当时保护与发展出现的矛盾问题,分别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规划结构与旧城更新、传统特点和风貌保护、特色要素和保护范围、保护概念和保护对策[1-4]等问题展开探讨,奠定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基础。1.2 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 1995~2002年左右。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1996年在黄山召开的历史街区保护研讨会和1997年建设部转发的《黄山市屯溪老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地位和保护原则方法;1997年国家又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基金,对16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资助。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制度,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江苏、浙江、广州、昆明等地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法规也相继出台。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增至101座,平遥、丽江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于1997年、皖南古村落(宏村、西递)于2000年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6~2001年,国务院公布第四、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1276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在地方政府率先展开,周庄、同里、乌镇等一批古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时期,不少学者开展了对历史文化街区概念方法、保护规划、建筑保护更新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类型特点和保护实践[5-8]的研究,有关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研究则集中在聚落景观、价值特色以及保护规划[9-11]等方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