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谈《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大学论文

浅谈《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大学论文

浅谈《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大学论文
浅谈《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大学论文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戏剧线索的多重性 (6)

二、全知叙事代言人老赞礼 (7)

三、角色用墨的处理 (11)

总结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2)

浅谈《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摘要】:正《桃花扇》是一部长达四十余出的优秀历史剧。它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几乎概括了崇祯灭亡前夕的1643年至弘光覆亡的1645年期间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刻地反映了明末清初那个动荡的社会风貌,揭示了南明王朝覆亡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使它在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成为有着强烈战斗性的现实主义作品。最近几年,《桃花扇》相关的研究论文及专著,主要从思想内容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较少专门谈到艺术特色。本文选取戏剧线索的多重性、全知叙事代言人的安排、角色用墨的分配处理三个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批评性鉴赏。

【关键词】:李香君侯方域桃花扇艺术成就孔尚任杨龙友历史剧史可法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思想性

《桃花扇》采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达到高度统一。作者《桃花扇小引》云:“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然亦非乌有子虚之比。”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成就具体表现为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真实感人。如李香君爱憎分明,忠贞坚强,头脑清醒,敢于斗争,成为我国戏曲舞台上最光辉的女性形象。剧作描写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这是现实主义的重要特征。在《桃花扇》中,侯朝宗政治上进步,有爱国热情,又有沉迷声色,儿女情长,软弱动摇的一面,显得血肉丰满。柳敬亭豪爽侠义、机智果敢、幽默诙谐,表现了民间艺人的本色。杨龙友正义善良,委曲求

全只重友谊才情,政治上比较糊涂。这些人物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概括了改朝换代的动乱时期现实社会的各种角色。

《桃花扇》具有卓绝精巧的艺术构思,“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媚座》总批),以桃花扇这一特定道具贯穿始终,以男女主角爱情的悲欢离合来反映一代兴亡的历史事件,把爱情与历史形势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主题。以歌女与文人来串联一代兴亡的历史,不太容易,不像《长生殿》写皇帝与美人的爱情那么方便。《桃花扇》作者惨淡经营,匠心独造,在构思上下了大功夫,采取巧妙的方法,取得了成功。这是因为侯朝宗是复社领袖人物,曾反对阉党,与权奸阮大铖进行斗争,又参加过史可法的幕府,不仅耳闻目睹,而且亲身经历了南明王朝的各种矛盾斗争。李香君是秦淮名妓,多交接复社文人,了解复社文人的进步思想和爱国热情。“复社诸人大都放情诗酒,交接名妓,象冒辟疆与董小宛、陈贞慧与李贞丽、杜浚之与郑妥娘、侯方域与李香君、钱谦益与柳如是、吴伟业与卞玉京、龚鼎孳与顾横波,等等,所谓名士风流,俨然成了社会风气。”(黄天骥《孔尚任与桃花扇》,《文学评论》1980年1期)李香君既了解复社文人的爱国热情,又以歌妓身分牵连进南明朝廷的歌舞声色,这样就可以串联起一代兴亡的历史。

《桃花扇》发挥以信物为线索的传统叙事方式,以桃花扇作为串联故事的线索。桃花扇在剧中多次出现,定情、拒嫁、寻人、合聚、归隐等场面均有桃花扇的见证。桃花扇的道具包涵了深厚的意蕴:首先,象征侯李爱情。桃花扇本是侯方域与李香君用作定情信物的一柄白纱宫扇,后来经李香君鲜血点染才成为桃花扇,其基本意义就是象征两人生死不渝的爱情。最终这对情侣历尽艰辛,在栖霞山相遇,本想重温旧梦,被道士张瑶星当头棒喝,两人猛然醒悟,双双归隐。桃

花扇完成了使命,被撕得粉碎,不复存在。作家的苦心孤诣,一目了然。其次,桃花扇表达对妇女命运的同情。“桃花薄命,扇底飘零”,桃花比喻女性的薄命、不幸,这也是剧作的基本主题之一。再次,象征主要人物李香君的性格。李香君身材姣小可爱,绰号香扇坠。为拒嫁田仰,她毅然以死明志,以头撞墙,血溅扇面,被在场的画家杨龙友描为艳丽的桃花,且添枝加叶,遂将一把单纯的定情诗扇加工成一把内涵丰富的桃花扇。桃花扇象征其刚烈的性格、坚贞的爱情与反抗斗争精神。最后,抒发家国兴亡之感。孔尚任《桃花扇小识》云:“人面耶?桃花耶?”唐诗人崔护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此诗流露出强烈的物是人非之感。作者借以抒发黍离之悲。此外,桃花、桃树还用来影射批判权奸。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种桃道士,原指排挤打击诗人的得势小人。孔尚任《桃花扇小识》云:“问种桃道士,且不知归何处矣。”可见,《桃花扇》又用桃树、桃花巧妙地影射剧作中的权奸马阮之流。

在语言上,《桃花扇》在运用了精致清丽的戏曲语言的同时,又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层面上达到相当的高度。

最近几年,《桃花扇》相关的研究论文及专著,主要从思想内容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较少专门谈到艺术特色,如专著《桃花扇底看南朝》和论文《一代红妆照汗青》等。作为一部流芳百世的传奇,《桃花扇》在艺术处理方面有许多特色,有处理得巧妙也有处理得欠佳的。本文选取戏剧线索的多重性、全知叙事代言人的安排、角色用墨的分配处理三个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批评性鉴赏。

一、戏剧线索的多重性

笔者认为《桃花扇》的线索有三条。三条线索或交错,或平行进行,共同推动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如线串珠,自然地展开戏剧冲突。

孔尚任在《桃花扇小识》中说:“《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桃花扇很特殊,在剧中充当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把扇子,还在它上面没有桃花时、没有血迹之时,就在剧中起到了串联剧情的作用”[1],当它染上血迹绘成桃花扇后,更是串联剧情的线索。桃花扇的遭遇与侯李爱情的悲欢离合成对应关系:送扇成亲——逼婚血染扇——寄扇寻侯——重逢赏扇——裂扇入道。因此,桃花扇在文中作为一条显线的线索,同时它牵着另一条隐性的线索,即侯李爱情的悲欢离合,孔尚任还“巧妙地把侯李爱情政治化,融进南明的兴亡斗争”[2]。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相互辉映,共同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但是还有一条线索更加明显,即叙事时间先后顺序。孔尚书(即云亭山人)在《桃花扇凡例》中指出“全本四十出,其上本首试一出,末闰一出,下本首加一出,末续一出,又全体四十出之始终条理也。”由此可知,“试一出”“闰二十出”“加二十一出”“续四十出”这四出作者有意安排进去,用作解说与总结的。除去这四出,我们从“全体四十出之始终”来看戏剧讲述了崇祯癸未二月到康熙乙酉七月两年半中发生的故事。此外,除了崇祯癸未六、十一、十二月和康熙正二、八、九、

十二月,其余月份都有一至六出不等来描写该月份发生的事情,并且在每一出的前面均有标注故事时间,以增强作品的历史性和可靠性。所以,《桃花扇》以桃花扇的遭遇为线索以彰显标题,以叙事时间顺序为线索可增强其历史剧色彩,以侯李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以增加爱情剧成分,增强作品的娱乐性和可读性,歌颂“一代红妆”,这三条线索交错进行,增强戏剧的内在联系性,共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线串珠,展现戏剧的冲突。

二、全知叙事代言人老赞礼

在文中,老赞礼是一个很特殊的角色,在《桃花扇纲领》中属经部纬星。他没有姓名,是太常寺中掌管宗庙祭祀司仪的老赞礼,“活了九十七岁,阅历多少兴亡”。他的身份很特别,既是戏外人又是戏中人,“细参离合之场”。他生活在明清交替阶段,跨越两朝,身份低微但心中有正义与气节,爱憎分明。孔尚任有意安排一位有个性的明朝遗民来点评和参与崇祯癸未二月到康熙戊子九月的事情。戏中穿插老赞礼介绍或点评故事的舞台场景,这种写法类似于古希腊的戏剧演出,开头就有人上场向观众讲述故事的梗概,但孔尚任所安排的代言更胜一筹。他还是戏中的人物,生活在《桃花扇》主要故事发生的时期,听闻或看见过故事主要人物,参与或了解故事的发生与经过,了解人物命运的最终结局。因为老赞礼的身份低微,学识浅薄,让他来总结兴亡有失得体,就又安排了明末担任过锦衣卫千户官的张道士来总结兴亡,但他未能像老赞礼一样全知故事且能与观众近时空接触。张道士总结兴亡的词《满庭芳》也

是由老赞礼来唱出的,他还用四句诗来总括《满庭芳》:“奸马阮中外伏长剑,巧柳苏往来牵密线,侯公子断除花月缘,张道士归结兴亡案”。从其中我们便可看出老赞礼才是“全体四十出之始终”惟一的全知叙事代言人。下面将从文本出发,分析老赞礼作为全知叙事代言人的合理性。

在试一出中,老赞礼登场的时间已是距离主要故事发生时间,即明清朝代交替时期(康熙丁酉年(一六四五年)三十九年之久的康熙甲子八月)。副末老赞礼身着道袍,白须苍苍上场,与“内”(后台不出场的人物)一问一答。其实,“内”所问的问题就是台下观众所好奇的,演出时,老赞礼也是面向观众来叙述的,仿佛就是与观众零距离交流,还有意告知他“昨在太平园中,看一本新出传奇,名为《桃花扇》,就是明朝末年南京近事”。这种在戏中对点评戏的方式很特点,与文艺复兴时期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样,在小说中提及出版后的《堂吉诃德》并对其进行评价。《堂吉诃德》的这种写法得到高度的评价,并被很多作家借鉴,那么比其早两百年左右的《桃花扇》的这种写法岂不更应称赞?其次,老赞礼有意暴露他的身份,“做了一个副末脚色;惹的俺哭一回,笑一回,怒一回,骂一回”,还感叹“那满座宾客怎晓得我老夫就是戏中人”。然后他又用张道士的《满庭芳》词来铺叙传奇的始末。最后,他“道犹未了,那公子早已登场,列位请看”一句开始进入正戏,叙事时间转入故事时间。

全本分为四十出,共四卷,在戏中间,即“加二十一出”中,老赞礼又在讲述边关情况的《移防》和交代明朝皇室败逃的《闲话》

后适到好处地出现。“老赞礼出场标志着《桃花扇》一剧上本的结束,下本的开始”[3],孔尚任很注重上下本戏的连接,在上下本中,插入老赞礼对上本戏的评价:“演得快意,演得伤心,无端笑哈哈,不觉泪纷纷”。最后有诗云:“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两度旁观者,天留冷眼人”,这说明老赞礼曾亲自经历明朝的灭亡,此刻又见《桃花扇》里重演出南明亡国的故事。他现在成了“两度旁观者”,合情合理地充当起孔尚任在戏中的全知叙事代言人,对戏中故事及人物有着强烈的情感。这戏接着又怎么演,作为“人”的老赞礼将继续铺叙。末了,又以“那马士英又早登场,列位请看”将叙事时间康熙甲子八月巧妙地转入故事时间康熙甲申十月,于是故事继续进行。

续四十出,《余韵》发生的故事时间又刚好是老赞礼的生日,戊子年九月十七日,也是福德星君降生之辰。他的出现有力地交代了苏昆生、柳敬亭等明末隐士始终忠心明朝,不愿做清朝的官,守节坦荡。最后,老赞礼口吟“避祸今何晚,入山昔未深”,然后就不见了,以“桃花源”笔法结局。

在戏中老赞礼也是重要事件的目击者。他在第三出《哄丁》(癸未三月)、第三十二出《拜坛》(乙酉五月)、第三十八出《沉江》(乙酉五月)和续四十出《余韵》(戊子九月)四出中都参与重要事件,碰到的剧中主要人物有侯方域、柳敬亭、苏昆生、马士英、史可法、阮大铖、吴应箕、陈定生、杨文骢等,除了身处烟花地的李香君和李丽娘,其他的主要人物都与他同时出现在戏中,而苏昆

生又与李香君和李丽娘有交情,李香君最终也是随苏昆生入道,由此我们可知老赞礼几乎认识剧中所有的主要人物。所以老赞礼就像全知的创作者一样详细地了解剧中人物,并以戏的方式对人物遭遇娓娓道来。他对剧中人物及事件饱含爱憎之情,如《哄丁》中出手打阮;《沉江》中亲眼看到史可法投江,对其忠心很钦佩,但对其自尽很惋惜,并感叹“好一个尽节忠臣,若不遇着小人,谁知你投江而死呀”;《余韵》中他与柳敬亭、苏昆生一同隐居。因此,老赞礼作为作者在戏中的全知叙事代言人,直接抒发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作者借老赞礼之口讲述《桃花扇》中的故事,并对其他人物、事件加以评价,类似司马迁写《史记》,所以《孤吟》中老赞礼对上本《桃花扇》的评价“司马迁作史笔,东方朔上场人”。作者试图以史笔写《桃花扇》,将《桃花扇》写成历史剧,但“艺术作品表现生活、反映生活,体现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评价和愿望,同时也按照作者的美学理想和创作意图重新进行安排。”[4]同时,“孔尚任仅仅忠于客观历史事实,而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没强烈的爱憎,鲜明的立场,那是不可能这样成功地塑造一连串舞台艺术形象的。”[5]所以,作者有抒发个人情感的需要,但太直接表达则缺乏可信度,反而引起反感,也不适合戏剧演出。于是作者找到了老赞礼这个合适的全知叙事代言人,借他之口抒发作者的爱憎情感与对明朝衰亡的评价。这种处理很高超,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拜伦的《唐璜》的叙事方式有些类似,不过它们是直接借用第一人

称的全知叙事者“我”来介绍剧中人物与抒发对他们的看法,但孔尚任的这种处理则是为戏剧演出专门打造的。

三、角色用墨的处理

《桃花扇》虽是以李侯的悲欢离合为主要故事情节,但是对侯方域的个性闪光点的描写使用较少笔墨,其形象的独特性与可感性也都较差。首先,在《却奁》中,阮大铖为他办婚宴,他就说“俺看圆海情辞通切,亦觉可怜”,还答应“定生次尾,皆我至交,明日相见,即为分解”,而不晓得分析其中的厉害,倒要李香君来替他分析“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从中我们也可看出侯方域是一个政治立场不够分明的人,却奁并非出自他本心,而是“恐为女子所笑”。所以“天大祸事来寻”,他还一头雾水,问道“我与阮圆海素无深仇,为何下这毒手”。其次,当高杰不听他的劝告,执意要去扑许定国为他设下的“鸿门宴”时,他只是冷笑拂袖而下,而不是耐心分析厉害,避免党争越演越激烈,劝阻未遂后他也未能像张良一样巧妙地安排樊哙保护沛公,灵活派助手去保护高杰,以避免大将相互斗争,损兵折将。再次,久别李香君二年,他也没有主动设法去探望她,要等到苏昆生寄扇到才生回去探望之意,仿佛不是他对香君一往情深,而是香君的守节感动了他,让他生怜爱之情。久别重逢,李香君为他“铁鞋踏破三千界”,多么渴望能“莲花并蒂开”,只愿为他下翠楼,但侯方域却听了张道士的一句“两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时,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

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就匆匆入了道。本来为国守节与爱情并无冲突,即使有“如梦忽醒”也不必立即答应“弟子晓得”就入道,让等他盼他的李香君孤独一人,只能也答“弟子也晓得”。从这些,我们便可看出侯方域的立场很不坚定,没有大智大勇,他的这种性格发展取向与他最终愿为明朝守节而入道自相矛盾。所以,笔者认为侯李入道的安排很突兀,不符合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与导向结局的规律,“虽然《桃花扇》的主旨是用世的,但在《桃花扇》的结局处,作者‘舍之则藏’的出世倾向无疑发生了影响。”

[6]侯李入道的结局只是在满足孔尚任的归隐之心,而并非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翁敏华还猜测道:“孔尚任来自‘山林隐逸’,归于‘山林隐逸’。借助剧中人所说的‘避祸今何晚,入山昔未深’的话,或许正传达了他后悔当初出山的心曲”[7] 。这是让戏剧的结局符合作者的个人情感取向,而不是戏剧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动故事的结局,这种处理方式欠佳。

侯方域的个性闪光点很不明显,但文中对普通市民李贞娘、柳敬亭、苏昆生、杨文骢的刻画花了不少笔墨,原评有言:“写昆生突如而,写敬亭倏然而去,俱如战国先秦时人,须眉精神,忽忽惊人,奇笔也。”柳敬亭虽是一个普通的说书人,但他爱憎分明,立场坚定,“爱国热忱,侠义肝胆,讨贼利口,处处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8]。他不怕艰险,孤身一人,带着书信给素不相识的史可法,并以摔茶钟于地和往内里吃饭作喻,向史可法进谏,说得史可法赞叹“句句讥诮俺的错处,好个舌辩之士。俺这帐下倒不得你这个人

哩”。后来,侯方域被逮入狱,“苏昆生远赴宁南,恳求解救。那左帅果然大怒,连夜修本参着马、阮,又发檄文一道”,传信的工作又落到柳敬亭身上,他也因此入狱。出狱后,他与苏昆生等人一起隐居,为明朝守节。从中我们便可看出孔尚任在柳敬亭这个人物中倾注了深情厚意,施以浓墨重彩,正如翁敏华评说的:“其淋漓酣畅、其立体凸现的程度,其艺术的感染力,远在正生侯方域之上。”

文中还有一位与柳敬亭一样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相连的民间艺人苏昆生,孔尚任有意正面描写民间艺人,“让他们在社会的斗争中崭露锋芒,成为正义、智慧、勇气的化身,这在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是第一次”[9]。而对杨文骢的描写更是不惜笔墨,他在文人、青楼、奸臣三股势力中运筹帷幄,起到连接这三种人物的桥梁作用,但他处处是好好先生,到处帮忙,但常常帮倒忙,这也是朝代没落时期一类人的典型代表。由此可见,孔尚任在处理人物描写的笔墨上有所偏重,根据个人的情感取向和故事需要描写人物,并没有浓妆艳抹故事的主人公。

综上所述,孔尚任创作《桃花扇》时巧妙地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通过三条线索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借全知叙事代言人老赞礼介绍故事梗概、抒发爱憎情感和探寻明朝衰亡原因,并根据自己对故事人物的把握选用适宜的描写笔墨。但是,作者对侯方域的形象刻画欠佳,人物个性闪光点不突出,对其结局的安排未能符合人物性格所导向的结果,渗杂较多的个人避世人生观取向。

注释:

[1]《桃花扇》: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离合为线索,描写了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兴亡历史,即“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为后人提供历史与人生的借鉴。这里的“感“,包含着家国兴亡之感和人生悲剧之感两重意义。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例证,后者是前者宗教和哲学的引申和归纳。

[2]《桃花扇》作者: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

【参考文献】:

[1][3][6][7]8][9]翁敏华著《桃花扇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P172、 P97 、P174 、P188 、P182 、P186。

[2] 苏寰中《桃花扇前言》附于孔尚任著《桃花扇》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P5。

[4][5]高爽王浩《侯李结局辨析》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浅谈中国美术欣赏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浅谈中国美术欣赏 【摘要】中国画具有七千年的历史,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受到了儒、道、释等哲学文化思想以及民间艺术、外来文化的影响,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特有的形式体现着中国画所独有的审美,必然影响到对中国美术的欣赏。欣赏中国美术是从中国画入手,并以中国画的特点作为欣赏的标准来介绍中国美术欣赏的要领。 【关键词】美术欣赏;中国画;写意;主体精神;意境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美术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成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的美术大师为我们创作了难以计数的美术作品及理论著述,为我们学习、欣赏、研究中国美术作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学习、欣赏、研究中国美术,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欣赏中国美术是从中国画入手,并以中国画的特点作为欣赏的标准来介绍中国美术欣赏的要领。 1.我国关于美术欣赏的研究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关于美术欣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86年,陈望衡、张涵在其著作《艺术美》中提出,艺术欣赏实质上艺术美的欣赏,是一种美感活动,艺术欣赏的特点主要是娱乐性、主客观辩证统一性、与创造过程的紧

密联系性等。1995年,尹少淳在其著作《美术及教育》中指出,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1998年,张道一在其主编的《美术鉴赏》中提出,美术鉴赏对于鉴赏者来说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与艺术的创造一样,同是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等过程的系统组合。21世纪伊始,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近一步深入。2000年,王大根在《美术教学论》中提到,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是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2001年,王向峰其著作《美的艺术显形》中指出,艺术欣赏的主要特征有:艺术品相对与欣赏者的外在性、艺术欣赏的过程性、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的创造性。2002年,陈新汉在其著作《审美认识机制论》中提出,艺术欣赏是纯粹化、集中化的审美活动,是客观化审美活动的主观化,它作为对艺术作品的具体把握,是欣赏者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去间接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 总之,美术的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2.写意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论文.doc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其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精神意义上说是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同时又具有广阔的覆盖性,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方面的成就更影响持久,这些文化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迅速的发展和全球市场化的扩展,世界各地区包括中国的地域固有文化也在逐渐地消失。而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区的自然、风土、生态等基础上经过长时间历史积聚形成的特定的一种"记忆"。这种"记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心理、创作内容、创作形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国当代艺术不管形式如何,材料为何,其中或多或少都蕴含着中国的传统人文哲学思想,其中最主要的包括老庄哲学、魏晋玄学及儒释道哲学。中国当代艺术是用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去表现最为传统的哲学思想,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得以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当代艺术使中国传统哲学得以传承和延续,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使中国当代艺术具有了独一无二的地域性、民族性。 儒、释、道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千百年正是来儒释道哲学滋养着中华民族,三者互相影响、相互融合。儒指的是孔子

开创的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道教是东汉末年由张道陵根据《老子》《庄子》创立的,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都揉和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释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传入我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禅宗思想作为佛教的一个宗派也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 中国当代艺术中蕴含的道家思想元素 老庄哲学的精髓在于具有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小制大、四两拨千斤......提醒人们应当领悟到:不要总是以常人的思维行事,比如,以大制小、以强胜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这不是妙法,而是常人的拙法,凡事应当尽量追求四两拨千斤、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小制大......这才是妙法。老庄的智慧在当代艺术家的很多作品中有极强的体现。比如徐冰,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游戏感,显示了这位艺术家的机智、幽默,及超出常人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在他的每件艺术作品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老庄哲学的智慧。比如《地书》,全书的编著历时七年,徐冰经过七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试验、改写、调整、推翻、重来,通篇没有一个文字,书中全是用各类标识语言和符号描写,妙趣横生地记录下现代城市白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典型生活。这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无论哪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有当代生活经验的人,就可以读懂。其实书中的各种符号是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是我们都习以为常的,然而徐冰能将这些最普通的符号连贯成一个情境,机智、幽默、准确。还有他的作品《凤凰》,是他

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的比较

题目: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的比较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2) 1. 插花艺术的定义及东西方插花的介绍 (3) 1. 1 插花艺术的定义及形式 (3) 1. 1. 1 插花艺术的定义 (3) 1. 1. 2 插花艺术的形式 (4) 1. 2 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介绍 (4) 1. 2. 1 东方插花的介绍 (4) 1. 2. 2西方插花的介绍 (4) 2 东西方插花比较 (4) 2. 1 东西方插花发展简介 (4) 2. 1. 1 东方插花发展简介 (4) 2. 1. 2 西方插花发展简介 (4) 2. 2 东西方插花特点的比较 (4) 2. 2 .1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4) 2. 2. 2 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4) 2. 3 东西方插花风格的比较 (6) 2. 3. 1 东方插花风格特点 (6) 2. 3. 2 西方插花风格特点 (6) 2. 4 东西方插花风格评析 (6) 3.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本文针对东西方插花的涵义,形式及发展历史做了相关的介绍,着重从形式、风格方面将东西方插花做了相关论述及比较。插花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奇的艺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插花事业在我国曾几度兴衰。随着人类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丰富多采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创造不断地融入插花之中,使其重新焕发出生机,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一门高雅艺术,并越来越多地走入大众生活,成为一种能够完美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异常的快,特别是插花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东方插花艺术是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代表。东西方插花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历史原因、地理位置等背景的不同。东西方插花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文化不同的影响,其特点和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由于社会的全球化发展,东西方插花也相互影响。 关键词:插花艺术,东方式,西方式,特点,比较 1

昆曲艺术赏析 论文范文2篇

昆曲艺术赏析论文范文2篇 昆曲艺术赏析论文范文一:昆曲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演绎历史传奇,传颂人间佳话,凝聚文化精髓,承载千古情意。昆曲,用它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传承着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神韵风采。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明末清初,昆曲发展为全国性剧种,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昆曲作为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可称为戏曲艺术中的珍品佳酿,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的悠久,对南北曲唱腔优点的吸取,各地文化语言的融合,造就了昆曲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吟词唱诗话情意 昆腔唱词极具中国古典诗词的色彩,字斟句酌,字字珠玑,

韵调优美,含情蕴意。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它所使用的曲牌不计其数,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词本为唱而生,字数、平仄、韵调、对仗,处处讲究,只是当世人多作古典文学作品来赏读,但亲耳听其谐调而唱时,才能感到真正的韵味之所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牡丹亭·游园》中的这段唱词是我最喜欢的,看似描绘园中景,实有幽愁怨情生,全然是古典诗词的一贯作风,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意含蓄不外露,颇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如此这般的唱词昆曲中处处可见,可以说赏昆曲一部,如品诗词盛宴。古典诗词的语言魅力,无疑也为昆曲艺术成经典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软语温言动心弦 昆曲唱腔,缠绵婉转,清丽悠远,温柔委婉。轻缓而不急躁,温润而不刺耳,多情而不矫揉。词句之间,暗生情意,女子的温柔,男子的儒雅,在唱和之中,独属华夏儿女的古典优雅气质尽显。 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水磨腔”奠定了昆剧演唱的特色,充分体现在南曲的慢曲子中。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论文

北宋山水画的辉煌与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宋朝前后延续了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达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顶峰水平。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从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都更加的多样化,出现了一批有杰出成就的画家,他们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以吾心为师,创作了具有丰富审美特色,面貌各异的山水画杰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典范,在美术史上树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北宋山水画坛在五代的基础上人才辈出,风格技法多彩纷呈,成就突出,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审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人文精神,这一时期美学著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下面就两幅名画作说明。 《情恋萧寺图》是流传在国外一幅影响较大的传为李成的作品。此图作为高山峻岭,深沟巨壑,前景突兀巨石,以边平缓,一边峭拔,产生一种体积感和重量感。岩石的轮廓线,用笔坚实有力,所组成的表面结构具有质感。中景山涧瀑布飞流直下前景深潭,与远景处一悬瀑形成互相呼应之势。途中造型曲尽变化的“蟹爪树”,树干枝杈笔法稳健有力,树态展枝摇曳,显得生动活泼。亭台楼阁的飞檐很有特色,是李成山水画的特点。纵观全图,笔法娴熟老健,用墨层次分明,浑

厚苍劲。构图呈自然开合状,节奏明快,气势雄逸,使观者犹如身临其境。 《溪山春晓图》作者惠崇 此图画江南平远山水景色。画面前后始终以重山叠岭为背景在这山溪河流中间,岗峦起伏,平渚相牵,其上林木葱郁,花开烂漫,竹林深幽,垂柳依依。画中布局取平远之势,但崇山叠岭,云气蒸腾,亦显境界深幽,而萦绕于山间的河流、湖水与云气融为一片,又使其境空灵渺远。画中笔法温和平淡,近山、林木等勾皴外,山石多以染法,随形变化,浓淡相宜。其敷色简淡,醒目异常,增强了画面春日融融的明丽气氛。在这些平凡的景物里,画家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欢欣。苏轼咏惠崇《春江晓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欣赏诸多山水画名作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的经典之作都是以寒林、雪景为题材,而这种情景较集中地出现在北宋时期,在其他时期则比较少见。只有北宋时期稳定的文化氛围才能使得一种绘画题材稳定化、持久化。毫无疑问,北宋山水画的艺术水平及成就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顶峰。南宋山水的“一角半边”似乎是当时残山剩水的真实写照,作品的完整性无法与之比拟。元代由于汉族文人士大夫没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所以并没有太多展示他们艺术才华的机会,他们的艺术也只是“在野”的。明清时期更是趋向于笔墨技巧自身而渐渐忽略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技法和艺术内涵本末倒置是无法使他们的作品达到最高水平的。只有在北宋时期,统治者崇文抑武,使得文化和

中国当代艺术欣赏论文

课程论文 学年学期2012~2013(一)课程名称中国当代艺术欣赏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提交时间 成绩

摘要:陈丹青,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西藏组画》开创了一种风格,他,是一个大师;一张辞呈,无奈的离开清华,他,是一个先驱者。看他的朴实,看他的无奈,看他心中的忧郁——中国的当代艺术,该何去何从? 为期九周的当代艺术课,让我对艺术有了些许思考。我不懂艺术,写点东西,也许都是外行话。望老师多多包涵。 关键字:陈丹青西藏组画辞职清华一个外行者的话(——艺术艺术创作什么是艺术)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人物概述 一路轰动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文革”流放农村。1970年至1978年,陈丹青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远离亲人,在水深火热的生活、劳动中仍坚持自习绘画。期间创作连环画《边防线上》《维佳的操行》,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等等,并入选“全军美展”“全国美展”。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已是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陈丹青属于初中文化,自学成才,在多个领域成就斐然。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使他获得了一纸文凭。 1980年,陈丹青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西藏组画》而成为中国艺术界巅峰人物,引起极大轰动,至今余韵不绝。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1982年,陈丹青辞职移居美国。2000 年陈丹青回国并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对教育制度的教条、刻板难以认同,陈丹青遂于2004年10 月愤然辞职。再次轰动社会,并引起极大关注。陈丹青被推崇为“影响中国的五十位公共知识分子”“2005年度中国十大精英男士”“大时代锐仕”,并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聘为荣誉教授。 人格魅力 陈丹青是位通才,作为画家,他的写作风格卓然;他的臧否深刻犀利痛快。他对中西艺术及社会现象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思考。陈丹青做过很多演讲、访谈,他对教育、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社会诸多现象有独到见解。并以其率性与机智,给予公众心智与感受力的冲击,是目前中国

民间艺术论文

学习民间艺术的意义 中国民间艺术欣赏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民族,都有着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在他们当中产生,流传,发展着的民间美术及其丰富多彩,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是民族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艺术上集壮美和朴素与一身,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内在的真挚,善良,直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学习民间艺术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技和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日益希望从现代与传统融合的角度享受传统文化,因而传统文化商业化,产业化势必蓬勃发展,这就使的民间艺术遭到严重的冲击,所以工业和信息时代需要民间艺术,更需要民间艺术与工业文明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让民间艺术得以传承。 以民间艺术之一,刺绣为例,当代社会,电脑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刺绣也不例外。随着点到绣花技术的普遍应用,刺绣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拥有高超技艺的刺绣传承人和高品质的刺绣艺术品越来越少,这就使中国的刺绣越来越缺乏原创性,缺乏文化素养,缺乏设计和开发。因此,我们就需要一方面让科技信息充分发挥作用,靠新技术,新工艺,新组织和流程,让老树发新芽;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家传方式,培养更多的刺绣人才,让这一民间艺术形似在世界广为传播。这样,这一民间艺术不仅得到了保护,同时也为工业文明时代天色增彩。 其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也需要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与传统美德是一体的,两者相辅相成。中国民间艺术在创立之初就具有教化功能,将历史知识,伦理道德融入到年画,泥塑,戏曲中,是我们在欣赏,娱乐之余接受教育。例如,在四川大足石窟中,《父母恩重经变相》是一组很著名的雕塑,这组由民间艺人雕刻的作品生动德将佛教教义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融合在一起。今天,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生活节奏加快,但“孝”仍然是中华传统美德,由“孝”所产生的凝聚力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同时年画中的岳飞,岳勇等忠勇双全的英雄形象都是一种朴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今天年轻的一代无比重要。 再次,民间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与现代艺术有着内在的联系,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将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华内容和思想引入现代设计中会给现代设计带来质的飞跃。 民间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体系。这种造型体系不是取法自然的真实形象去表达作者的某种观念,而不是用观念去看待和描述某种事物,借以使作者的观念暗寓其中。民间艺人在创作时往往不受特定时间,空间观念的束缚,他们或者把不同时间的事情放在同一个画面:例如,陕西君义王秀清的农民画《马吃草》,牧童的“三张脸”表示放牧的表情随着时间的变化,或者把屋里屋外不同空间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画面,就能完整的表现作者观念中的事物。又如民间艺术的色彩,在民间艺术里,色彩不时浮现于器物的表面,不是额外附加上去的,它属于概念,比如,红色既是中国人表达喜色的色彩,又是中国人心目中镇邪的色彩,因红色作为炎帝的象征,是对大自然太阳的崇拜,是对生命象征的崇拜。本命年穿红衣,系红腰带的传统习俗至今仍然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保留着。现代设计对民间色彩的借鉴也不是空穴来风一些表现特色的产品包装设计,表现乡土文化的书籍装帧设

中国画赏析论文

张僧繇的绘画特点论述 关键词:绘画创造性没骨疏体 摘要:“不过从画面上看。张僧繇的画貌并不明显,张氏绘画的很多精妙技艺,像点曳斫 拂、简笔、凹凸法都无从辨识。只是画神人之体态、面目、衣饰倒还有僧繇‘诡状殊形’、‘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 张僧繇是南朝梁时代时绘画成就最大的人。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的作品有《二十八宿神形图》、《梠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栠武图》、《行道天王图》、《清溪宫氠怪图》、《摩纳仙人图》、《醉僧图》等,分别著录于《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已无真迹流传,仅有唐代梁令瓒临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还流传在世。“不过从画面上看。张僧繇的画貌并不明显,张氏绘画的很多精妙技艺,像点曳斫拂、简笔、凹凸法都无从辨识。只是画神人之体态、面目、衣饰倒还有僧繇‘诡状殊形’、‘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他曾在建康一乘寺门上用天竺(古印度)画法以朱色及青绿色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姚最《续画品录》中说:“善图塔庙,超越群工。据传他又创造了一种不用轮廓线的“没骨”法,全用色彩画成,改变了顾陆以来的瘦削型的形象,创造出比较丰腴的典型,画人“面短而艳”。”张僧繇的“疏体”画法,至隋唐而兴盛起来。后人论其作画用笔多依书法,点曳斫拂,如钩戟利剑,点画时有缺落而形象具备,一变东晋顾桤之、南朝宋陆探微连绵循环的“密体”画法。后人

将其画法与唐吴道子并称为“疏体”。顾、陆及以前的中国人物画表现都是通过线条来完成,线条的完美是画面成功的《五星二十八宿神行图》唯一保障,这种状况到张僧繇时逐渐发生了变化,线条是画面完成的重要因素,但不起决定作用。画家已不满足于仅仅通过“连绵不断”的周密线条所达到的“精利润媚”效果,而是要创造性地采用新的方法。《历代名画记》卷二载张僧繇潜心揣摩卫夫人书法,“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张僧繇引书法用笔中的“点、曳、斫、拂”等方法入画,这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同时也给画面带来了新的形式。从此,一种新的双向论画规范建立了,它是对以前绘画原则的丰富与拓展:“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这种新原则、新规范的确立,张僧繇功不可没。张僧繇对绘画的另一大贡献是吸收天竺佛画中的“凹凸花”技法。所谓凹凸画法,就是现在所说的明暗法、透视法,这在中国本土绘画中是没有的,这种方法对于形体的空间塑造有很大帮助,能使画面具有立体感,收到逼真的效果。大竺的凹凸画法传入,与印度佛教在汉末进入中国,至梁佛法大兴有关。佛教兴盛,同时输入的佛经图像被大量转释、翻摹。张僧繇作为一个高超的佛画家很快便注意到了天竺绘画这一神妙之处,而加以吸收,从而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增添了奇光异彩。张僧繇所画佛像“面短而艳”的“张家样”式,是与其他人物画大家进行区分的明显标志。在此以前张怀瓘就认为:“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得其肉”即指僧繇之画,人物形体丰腴美艳,这种形象的出现与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转变密切相关。只是画神人之体态、面目、衣饰倒还有僧繇“诡状殊形”、“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以张僧繇为代表的“面短而艳”人物造像风格,在齐梁间逐渐取代以顾、陆为代表的“秀骨清像”风格,到南朝后期已盛行于大江南北。但从美术史的角度考察,这仍是一个形成的基础期,真正的繁荣昌盛,在艺术上达到顶峰当在唐代。丰满艳丽、雍容华贵的泱泱大唐风范才是这一风格的成熟形态。是否可以说,没有张僧繇“面短而艳”的人物造像风格的奠定,就不可能达到唐朝雍容大度、丰满健康、蓬勃向上的人物造像顶峰。 其中所传达的审美判断,正是时代审美特征在绘画上的具体表述,不应当轻率地将它们视为无稽之谈。他继承了顾悄之所提出的“传神论”,他把“阿堵传神”的具体理论用在了一切绘画形象的创造中。如果说顾恺之在强调“阿堵

美术欣赏论文——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

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 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

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波普艺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是:J.约翰斯和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尔。

鲁迅散文的艺术特点

鲁迅散文的特点 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里的标志性的里程碑,他的白话文小说有如一颗巨石,沉沉地砸向当时国人麻木的心灵。鲁迅的散文亦是如此。他的散文不但在为白话文的传播上做出了贡献,更在于皆由此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对“好的故事”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在黑暗的长空里划出一道黎明。因此,鲁迅的散文亦是不下于其小说的于中国文学的重要存在。下面就来浅述几个在鲁迅散文中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注重象征手法的运用,文章具有音乐美和画面美。 鲁迅是现代散文诗的重要开创者,此类散文集结于《野草》中。《野草》是鲁迅先生写于20年代的散文集,初看,我们可能会感觉其语言艰涩,含意颇深,再细看,我们就会品出鲁迅先生那满腔的热情与真诚。《野草》是一部象征主义的艺术精品,其中最具艺术特色的是运用象征方法而创造的各种形象。比如借用“小红花”象征美好的愿望,借用新月象征新希望等等,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旧思想的复苏,对新思想的退潮感到的彷徨与苦闷,着重表现的是黑暗重压下的战斗精神、追求精神、牺牲精神。象征手法的运用使《野草》恰当地表现了当时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同时象征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其文章的艺术表现力,使之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很有感情。鲁迅也注重写实手法、抒情手法的并用。语言精致形象、饱含深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文章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很生动,景色明朗,充满温暖愉悦的情绪,不难看出鲁迅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鲁迅善于将深邃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表现于所写景物之中,以富有特征性的自然之物寄托自己的所思所想.。《野草》以深邃的思想哲理和成熟优美的语言艺术放射异彩,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运用平铺直叙使文章具有真实感。 鲁迅的回忆散文收于《朝花夕拾》集中,是鲁迅先生对往事回忆的真实记录。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大量的运用了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这使这部作品在语境上达到了亲切而又贴近生活的真实感,但同时又能将深邃的思想蕴藉于平淡质朴的写人记事的笔墨间。“不必说碧绿的莱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役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景物描写即为“平铺直叙”此类文风的典型例子,从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不仅能够让我们于娓娓到来的平静中体会到鲁迅先生温情的那一面,更能使两者之间产生真实感的共鸣。 三、语言逻辑的严密和及受欧化的影响。

中国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中国美术鉴赏结课论文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能思考,思考能带给我们科技,而更重要的,思考也带给了我们艺术,艺术赋予了我们生活魅力,抒发了我们心中的情感,传递了我们心中的思想。而艺术有很多种,看到的图画,听到的音乐,读到的文字,等等,而眼看,实际上是了解万物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作为一名大学生,不得不说我对艺术的了解实在是太贫乏了,所以选课之初,趁着这个机会,选了这门中国美术鉴赏,希望我对艺术能有体会了解。 中国美术的确很特别,其表现主要在于线条,在于布局,在于意境,这恐怕是其他所偶国家所不能比的,看似简简单单的几笔,画家却能够用远近呼应、以动衬静等手法将人物、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唯妙唯俏,这也是我们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所在! 从远古的陶瓷绘画,到魏晋的墓室彩绘砖,再到隋唐的壁画,个人感觉,相比较于西方油画的死板,我们中国美术讲究的是形散神聚,画家们举手投足之间一挥笔墨,就能表达自己对人物、事物的态度与看法——不论是一种巫术,还是讽刺官僚、表现民生疾苦,抑或是细致刻画某种动物等等。通过这几次选修课,我觉得古代的画家不仅仅是画家,他们往往能够用笔墨批判现实或者是表达某种愿望或抱负,总之,绘画的目的已经远远超越了欣赏,我们能够从众多的绘画之中感受到它们所带来的内涵美、意境美,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去研究的地方!

例如,甘肃出土的魏晋墓室彩绘砖上,《出行图》《屠牛图》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都能表达出了墓室画家的一种精神志向。在《屠牛图》图中,牛眼和人的衣服都是红色的,这浓墨重彩的一笔把整幅图点染得意趣盎然、活泼生动。除此之外,这幅图更是表现出了民生疾苦。因为在古代是不允许随便杀牛的,而图中的人杀的恰恰又是一只瘦骨幼牛,可见当时生存环境的艰苦,充分表现出了笔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一种心中的怨恨之情。而在《出行图》中,更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讽刺了官僚主义,他呼吁劳动人民觉醒。 又如在我国古代鼎盛的唐朝唐太宗时期,吐蕃势力强势,唐太宗会见松赞干布的场景被阎立本用画笔记录了下来,在《步辇图》中,唐太宗被一群宫女所环绕、包围起来,并且就连座椅都是宫女们抬起来的,这些许表现了阎立本对当时唐太宗、当时整个唐朝的不满与讽刺。 还如,在阎立本的《古帝王图》中,将晋武帝司马炎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肥硕的身躯,凶险耿直的眼神,充满杀气的目光,张牙舞爪的造型,都让我们跟恶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众所周知,在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是一个出名的伪君子,尤其是晚年的司马炎,颓废无比,不理朝政,沉于女色,使朝政紊乱,庸臣当道,种下“八王之乱”祸根。而阎立本的这一幅画,精妙绝伦地刻画出晋武帝司马炎的形象,起到了讽刺的效果。 其实,个人认为,我觉得中国美术是最能彰显我国文化特色的历史产物,我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深厚底蕴,这不仅仅包括历史,更囊括

当代艺术鉴赏论文

德国新表现主义与德国表现主义的区别联系 班级:中文111 姓名:张丽华 学号:2011082011

德国新表现主义与德国表现主义的区别联系 摘要:艺术是由灵感或想象得来的理念和真实的印对。随着艺术领域的发展,当时许多年轻的德国人和欧洲人试图创作出一种关注一些概念、想法的表现主义的新的艺术形式。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与新表现主义绘画有很多共同性,本文将从艺术的起源及发展角度分析德国的表现主义画派,和后来出现的新表现主义的异同。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德国新表现主义,差异,联系 一:德国表现主义与新表现主义的区别 当时的以表现主义为代表的德国现代主义艺术家明显的政治色彩。这种政治色彩由于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不断被强化,而战争中出现的德国的达达主义和战后出现的表现主义特别是新客观现实派,更把矛头直指德国资产阶级的丑恶的阴暗面。艺术家们不畏权势,暴力,恶势力等。以真正的艺术家的良心,批评、抨击德国的反动的社会现象。以德国的古典神话史实,民间传说等为题材和原始素材,透过象征隐喻的手法,将形象压迫容纳在一个画面的空间之内。达到接触观众的情绪几乎到窒息的程度。以自己的洞察入微冷眼旁观社会的百态,然后以一丝不苟的认真。把它们描绘在画面上。 德国新表现主义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到了70年代末期,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一个新流派。大多数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战争之间。这一代人已经抛弃了世纪初期那些前卫艺术家所具有的革命精神,而变得现实得多。他们不在乎什么惊奇的艺术手法和孤高的理想,他们从当代社会的现实中吸取创作的素材和源流:商业咨询广告,流行时装,影视图像,广告。插图,摄影照片,杂志,什么都行。他们以玩笑的态度用自己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自己的理念。选择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于德国现状的担忧和不满。并以创作来体现对于德国历史的看法和思索。表达自己对于人类弱点以及人类当前处境的批评和反思。通常意义的表现主义是相对于写实主义而言的,绘画领域里的表现主义也是如此。从这种意义上看,所有冠之以“表现主义”的艺术流派自然有它的共同性。一个多世纪来,在德国画坛上先后登台过两次表现主义,即传统“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传统表现主义出现在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当年德国的三大艺术运动,即“桥社”、“青骑士派”和“新客观派”,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在色彩上追求强烈的对比、造型扭曲和多变,强调运笔的节奏和韵律。新表现主义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当时一批青年画家反对美国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重新使用油彩和画布,大胆表现自我,在画面、笔法、情调等方面显示出对世纪初表现主义传统的回归,他们尤其推崇被誉为表现主义之父的挪威画家蒙克。主张表达方式要自主、敢反叛、善内省,喜用狂放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彩表达内心的悲伤和压抑之情,画面极具表现力。他们以蒙克的继承者自居,沿袭了表现主义的衣钵,但也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艺术欣赏论文

论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0742237005 数学教育林庆亚 内容摘要:中国山水画艺术源远流长,尤其自唐以后,历经宋、元、明、清。无论是空间的处理,构图,用墨等绘画的技法,还是审美观念等各方面,都在不同时代得到了提高与丰富,逐渐走向了成熟,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独特的绘画审美体系。这种体系对后世中国山水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山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关键词:山水画中国山水画特点 山水画,是一种表现山川之妙并能为人类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画种。中国的山水画起源甚早,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已有了山水画,但实物未见流传。而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当是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中的背景山水。 但是,作为人物背景组成部分的山、兽、林、鸟却结合得很完整,表现得也很真实。山石开始依靠线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面,依靠层次来表现不同的山峦变化,利用俯视的角度来表现纵横的山川。这些都是后来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尽管这种表现还停留在比较幼稚的阶段,但却为以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水画发展之初较为幼稚,对山水比例、人和山水的关系、对山水的描写方法较为粗糙。工笔山水画到了唐代李思训变成青绿山水画,用金碧辉煌的大青大绿,甚至金银粉,以显示富丽堂皇。这些画主要用于装扮王公贵族,大型屏风等。 水墨写意山水画:从唐末五代,南北画家投身名山大川。主要特

点是,面对真实的自然,反映自然特有的山水性格和形象。如董源的《潇湘图》(横卷)。展示南方山水开阔、平远、秀丽、朦胧的特色。山水画到了南宋,主要在构图布景上发生了变化。马远、夏圭的取山水景色一角的构图方式与五代、北宋画家常用的全景山水构图形成对照,故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 元代画家更多借助山水表达个人的情思。代表人物---倪瓒 清代的山水画章法各异,笔法已成熟。画派分承继和创新两路。开创新意的如石涛。 中国山水画的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交融、天我合一的意境,即不但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且往往由有限的取景来表现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由表及里的认识,或于山水之中寄托对于国土家园的感情,因而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也可以说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在形象描绘上,山水画的特点为重宏观、重整体的把握,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对于物象的组织构造,则创造了独特的程式化表现方法,但并非机械照搬,而是灵活地用高度提炼的结构程式来表现物象。在空间的处理方法上,提出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等概念,并巧妙加以融合运用。构图上,则较人物画、花鸟画更重"势"与"开合起伏"的表达。"势"为具体形象间的联系,而"开合起伏"为这种联系中的节奏变化。这表现了山水画中在静态的画面和形象组合中对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运动的、全面的观察与表现观念。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较人物、花鸟画丰富多变,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山水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

摄影艺术欣赏论文

摄影艺术欣赏 一、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当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摄影文学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这有力地证明了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摄影文学是当代现实生活迫切需要的艺术形式。 1.旅游胜地的自然风光需要文化积淀,摄影文学可以促进这一进程的迅速完成。 我国不少风景名胜如果缺少文化积淀,那么,其魅力就会大打折扣。人类的遗产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有的地方是二者皆具,像泰山、武夷山、九寨沟等,既是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缺乏任何一个方面,她们的魅力都会大大减弱。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因为二者如果在诗中实现真正的有机统一,那么诗的价值会成正比地随它的材料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景美和情美的有机融合要比单纯的景美或情美富有感染力。这是一种“复杂的美”,而“难美”和艺术上的“伟大”看起来是等同的。摄影文学无疑是可以增加自然景观的文化含量的。2002年11月8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推出了张家界风光专版《江山如此多娇》。可以说,在1980年以前,张家界无与论比的自然景观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在著名画家吴冠中向世人揭开张家界神秘的面纱以后,随着人们的开发,张家界的容姿日益妖娆。而摄影文学将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张家界自然景观的文化积淀。也就是说,张家界在人们的审美观照中愈益摇曳多姿。她再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风光,也有迷人的人文风光。 2.没有实感的想象容易缥缈、空洞。 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指出:“艺术作品首先作为某种物质结构——声音、体积、颜色斑点、词汇、动作的组合,也就是说,作为具有空间特征、或者时间特征、或者空间一时间特征的对象被创作出来,存在并出现在知觉面前。正因为如此,这种作品与人们承认它具有什么尺度的艺术价值、怎样解释它的内容这一点无关,甚至与根本是否知觉它、或者它埋藏在地下、储存在博物馆和图书馆里这一点无关。当然,不能把艺术作品归结为这种物质结构,但是,没有它、离开它、独立于它、不依赖于它,艺术作品就不会存在;艺术作品作为精神形成物蕴涵在这种结构中,处在这种结构中,不脱离于它,只有通过它才被感知。因此,艺术作品的物质结构方面是它的本体论状态,是它的现实存在的主要基础和条件,同时是它的直接的感性可感的面貌。”(见该书第278-9页)桑塔耶纳在《美感》中也说:“虽然一件衣服、一座大厦或一首诗的感性材料所提供的美多么次要,但是这种感性材料之存在是不可缺少的。”“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在这里,物质美对于感官有更大的吸引力,它刺激我们同时它的形式也是崇高的,它提高而且加强了我们的感情。如果我们的知觉要达到强烈锐敏的最高度,我们就需要这种刺激。举凡不是处处皆美的东西,绝不能销魂夺目。”(见该书第52页)莫·卡冈认为词汇是一种物质结构,但词汇的韵律和我们需要从文学作品所描写的自然美中感受的实感是两回事。为了追求这种实感,近几年来,不少文学经典图书配上了插图。鲍风在2002年10月30日的《长江日报》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扫描。他指出,今年2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了两本书,即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边城》。这两本书的出版,可以称为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特征的“图文并茂”的书真正出现的标志。这两本书的封面上均注有“插图本”三字,书有沈从文的生活照片和他描写的地区的风光绘画。在《边城》中,书中还有一幅幅饱含湘西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摄影作品,摄影作品和小说情节发展互相映照,使“图”和“文”均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本书中,“图”不再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共同完成

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资料讲解

鲁迅《野草》的语言 艺术

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 摘要:鲁迅作品思想深刻,语言犀利而不乏诙谐,富于浪漫气息。时代造就了鲁迅,鲁迅也以他独特的风格刻画了时代。《野草》展现了鲁迅的生命张力和人格魅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这是一部诞生于特殊时代的作品,无论从文体上还是从内容上,它都承载了特殊的、不可磨灭的意义。本文意在研读《野草》,穿越时空与鲁迅对话,与鲁迅所在的时代对话,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鲁迅《野草》深刻思想语言艺术 引言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伟大的白话文著作,二十三篇散文诗中每一篇都有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在里面,而这些深刻的思想是通过独特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说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和他的深刻思想是分不开的,这是《野草》研究者们的共识。若要读懂《野草》中的思想,首先要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一 野草是具有深刻思想的散文诗。 国家的衰弱,外族的欺凌和自身的痛苦遭遇等种种原因使鲁迅一直在追求和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他怀着一种努力但并不苛求结果的精神寻求对现实社会的审美。这是《野草》深刻思想的根源。是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时代决定了他要作为一个斗士,不断的自我抗争,实现自身的价值。《野草》对“韧性战斗”、“反抗绝望”及“复仇哲学”等的描摹,既是鲁迅“个人精神的开掘和显现”,也是具有深刻现实感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1](p50-55)在笔者看来,是一个个看似分散的思想碎片构成了《野草》的灵魂,这些篇目看似分散,实则不然,因为鲁迅先生的呐喊,奋斗,斗争,抗争,对自我价值的追问,对社会的追问,对家国天下的深刻思考,从始至终,一以贯之。林语堂说鲁迅“与其称文人,无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 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应该可算是鲁迅张扬个性、顽强斗争的“一副活形”了。[2](p16)如果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站在今天看鲁迅,他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就像我们的国歌一样,无论他历经了多少沧桑,他的灵魂依然存在并且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鲁迅先生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论文名称: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院系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信1002班 学生姓名:学号: 20104683 2014年4 月26日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珐琅器艺术欣赏 [摘要] 珐琅器即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它既具备金属贵重、坚固的特点,又具备珐琅釉料晶莹、光滑及适用于装饰的特点。依据金属胎珐琅器在金属加工工艺和珐琅釉料具体处理方法上的不同,一般可将金属胎珐琅器分为画珐琅、掐丝珐琅,透明珐琅,锤胎珐琅,錾胎珐琅及流行日本的七宝烧等几个品种。本文将从上述分类中,分别介绍几种珐琅器的特点,最后欣赏一件雍正时期白釉瓷胎绘珐琅彩的代表作。 【关键字】珐琅器分类各自特点代表作欣赏 [正文] 珐琅器,即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珐琅器作为艺术品收藏中的一个门类,吸引了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收藏对象以景泰蓝居多。 画珐琅,叉称"洋瓷"。从清代蓝滨南在其《景德镇陶录》一书中对画珐琅器的描述可知,画珐琅器是以金属铜做器骨(胎),用五颜六色的瓷粉(珐琅釉)经烧制而成。简单地说,画珐琅器是用珐琅釉料直接在金属胎上作画,经烧制而成 富有绘画趣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珐琅画"。画珐琅器的制作方法是:先在己制成的红铜胎上涂施薄薄的一层白色珐琅釉,人窑烧结,并使其表面光洁平滑,然后以单色或多彩的珐琅釉料,按照图案纹饰设计要求,绘制花纹图案,再经人窑焙烧显色而成。 清代康熙帝年间,中西方贸易禁止被解除后,欧洲的画珐琅器(洋瓷)传入中国,并以贡品、礼品等形式进大清宫廷。这些舶来的画珐琅工艺品,引起了清代皇帝及王公大臣的关注,于是清政府分别在广州和北京宫廷专门设立了珐琅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