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海因兹.科胡特自体心理学与自恋

海因兹.科胡特自体心理学与自恋

科胡特把自恋解释为,在童年自体的心理结构的获得性缺陷以及随之而来的继发性防御与代偿性结构的建立。成功的治疗必须包括,通过获得新的结构治愈“赤字(Deficits)”。如果内驱力体验和本能是有问题的,当得不到支持的时候,它们便倾向于出现自体的分裂(disintegrate)。



自恋

自恋涉及本能性能量从客体撤回以及力比多对自我的投注。这种自我投注,意味着一个人不能爱别人或与别人建立关系,这个人是全神贯注于自身的。经典精神分析模式认为,具有自恋障碍的人是不能被分析的,因为他们不能把力比多投注到一种人际关系当中,尤其不能投注到治疗关系当中。在精神分析中,移情的建立、解析和解决构成了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



弗洛伊德把自恋比做睡觉或生病的人,这时候,人把全部情感投注从外界撤回,结果,这样一个人对他外界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因为全部的能量和注意都被集中在自己身上。

将自身作为爱的客体的人,就是自恋的。



科胡特:自我扩张和理想化即是自恋性力比多的特性。

自恋有自己的发展线,最终没有一个个体能够成为不依赖自体客体的人,因而,将终生需要一个对自体客体做出投情性反应的环境以便发挥自己的功能。



自体

科胡特的广义自体,指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这样的自体,只能通过内省和投情性观察才能发现。自体不是一个概念,他把自体定义为一个单位、在空间上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内聚性的)、在时间上是持久的、是创始的中心和印象的容器。这使自体-人际关系的所在地和一种积极的代理人去完成功能...



科胡特的理论描述了一个初始的自体怎样从与环境里面人的关系中浮现出来,成为一个内聚性的自体。初步的自体,既有一个客体——被理想化的双亲意象,也有一个主体——夸大的自体。逐渐地,夸大的自体被驯服,合并为一个完整、紧密结合的人格。儿童成熟的自体开始把被理想化了的客体看做是一个分离的客体,并且,被理想化了的双亲意象部分被内射为超我。



自体客体

科胡特把自体客体定义为这样一些人或客体:被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或为自体提供一种功能而被用于为自体服务的人或客体。儿童的初步自体,是与自体客体合并在一起的,自体客体参与它的组织良好的体验。并且使它的需要被自体客体满足。自体客体仅仅意味着体验性的人,它不是一个客观的人或真实客体或一个完整客体。



当客体被自恋性力比多(而不是客体力比多)投注的时候,这意味着,由于被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为自体服务,客体被

感觉或体验为与自体有关系,因而,作为一个自体客体而发挥作用。



转换性内化

正常双亲偶尔会延迟或缺少对儿童需要的满足,但是,挫折是可以忍受的、是非创伤性的,并且满足不能是溺爱性的。这种理想的挫折,使儿童能够以转换性内化这种特殊功能方式摄入自体客体。儿童从自体客体撤回一些不可思议和自恋式的期望,并且获得一部分内部结构。然后,儿童的这些内部结构完成一些先前必须由客体为儿童完成的功能,例如,安慰、反映和控制紧张等等。转换性内化的转换部分涉及从客体人格的去个性化转换,将由客体完成的这一功能转换为自己行使这一功能。



内聚性自体的正常发展



儿童的自体是来自于人际关系:就是说来自婴儿的内部潜能与成人自体或自体客体的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有点像摄入异质蛋白,来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通过自体客体的响应,一个核心或中心自体得以形成,这里的自体客体,就类似于温尼科特的支持性环境和足够好的母亲(TA中的“养育型父母”——高桦注)。



核心自体有两个主要的成分,一个是夸大性、展示性的自体——通过与自体客体建立关系而建立,这个自体客体,通过赞许和反映这个夸大的自体投情性地对儿童做出反应;另一个是儿童的被理想化了的双亲意象,也是在与客体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体客体允许和欣赏儿童对双亲的理想化,而投情性地对儿童做出反应。这两种成分都包含了一些与自体客体合并的欣喜若狂的体验。



“夸大的自体”涉及到儿童的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他的对于被赞许的异常喜爱。科胡特用夸大的自体代替了自恋性自体这一术语。这种体验可以被概括为:“我是了不起的,完美的,看看我!”被理想化的双亲意象与夸大的自体是相反或对立的,理想化的双亲意象意味着别人是完美的。但是,儿童在认识上太不成熟了以至于不能注意到这一点,他们还是体验到一个与那个被理想化的客体的合并。被理想化的意象体验,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你是完美的,但是,我是你的一部分。”



在健康人格中,自体的夸大性得到了修正,并被导向现实的追求。被改造和被结合的夸大性,提供能量、雄心和自尊。当儿童比较现实地看待被理想化的客体的时候,儿童从双亲客体那里撤回理想化的自恋投注。被理想化了的客体或双亲意象被内射为理想化的超我,取代先前由被理想化的客体所完成的功能。



自体前体被组织为紧密结合的自体,发生在1岁后半段或2岁之初。夸大性自体与理想化双亲意象的出现时

间,有可能与马勒的共生期后期与个性化早期之间的那个转换期平行。...儿童通过正视和面对自体客体、通过在自体与环境间定界限、通过说“不”的阶段等等,来加强自体界限。



挫折与心理结构



在自体结构的构建过程中,挫折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原发性自恋阶段,即最早的发展阶段,儿童由于与母亲融合在一起而有一种全能感和完美感。但是,母亲的缺点扰乱了儿童自恋性完美的宁静与平衡。作为对这种自恋性完美的挫折做出的反应,以及为了保存一部分最初的完美体验,儿童会建立一个夸大和展示性的自体意象即夸大性自体。儿童会进一步把这种自恋阶段的完美感归于一个羡慕的、全能的自体客体——被理想化了的双亲意象。



在夸大性自体这个阶段,每一件快乐的事和好事都被看作为婴儿自己的一部分;并且,所以坏事和不完美,都被看作是婴儿外部的。儿童试图通过把绝对力量和完美感指派给成人,来维持最初的完美、福佑和全能感。这是通过形成一个理想的双亲意象(心理表象)来完成的。



儿童的需要有使自己分裂的危险,自体客体通过和孩子交谈使孩子振奋精神以及创造一个使孩子感到与全能的自体客体融合的条件,对孩子做出反应。...逐渐地,儿童自己接管了曾经由别人为自己做的安慰和消除紧张的工作。这就是那种理想的挫折——通过转换性内化而完成结构的构建。



夸大性自体和理想化双亲意象这两种心理形态,尽管彼此相反,但作为保持原初自恋性体验的机制,从最初就是共存的。逐渐地,在正常情况下,夸大性自体的自我表现欲和夸张性被驯服,然后被结合为人格结构,用关于自体的、关于他的雄心和活动的乐趣的结果性的良好感觉,充填自己的情感的“池”。理想的双亲意象,作为理想超我,也被整合为儿童的人格,充当调节紧张和提供理想化的结构。



双极自体

自恋可以被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夸大性自体与反映性自体客体相对应的健康的自我肯定;另一种是理想化的双亲意象——对于被理想化的自体客体的健康的羡慕。在这两极之间,似乎存在有张力,围绕着夸大性自体聚集着雄心和野心,而围绕这理想化意象,聚集着完美的典范。自体两级间的张力和心理能量,在自己的雄心的驱使和在自己的完美典范的引领下,促发个人的行为。



男孩的发展,常常是以母亲作为反映性自体客体开始,再进展到以父亲作为自体客体、提供儿童被理想化了的功能。在女孩那里,常常出现由双亲之一来为孩子的发展需要提供自体客体,例如,只由母亲提供自体客体。




自恋的发育线

正常的成人会有自恋需要,并且,终生需要由自体客体提供的对自体的反映。通过与一个没有反应的人交往时的困难我们可以了解到,自体客体对一个人的持续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为一个冷淡、没有反应的人而努力,我们会感到无能为力和空虚,会降低自尊、引起自恋性愤怒。我们也可以从充当一个自体客体的人的角度,来定义成熟的爱,因为爱,就包含着彼此的反映和理想化,从而增强两个人的自尊。

持续终生的自恋,会转换成各种形式。在成年期,健康的自恋表现为创造性、幽默和投情能力。正是自恋性自体(夸大、炫耀性自体)、自我和超我(被内化的完美典范)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人人格的特征性风格。



...当脆弱的自体没有得到反应,开始丧失与自己的紧密结合,并且开始破碎的时候,内驱力会浮现出来。...儿童所需要的,是一个提供食物的自体客体,一个接受粪便礼物的自体客体。与儿童的内驱力比较,母亲更多地是对儿童的自体做出反应,自体正在形成和寻找由反映性自体客体所给予和接受的确认。儿童把母亲的自豪和拒绝体验为自己积极的自体被接受和被拒绝——不仅是内驱力的被接受或被拒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