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农产品物流体系调查报告

农产品物流体系调查报告

农产品物流体系调查报告
农产品物流体系调查报告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 (2)

1.1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 (2)

1.2黄岛区农产品物流现状 (2)

第二章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3)

第三章改善农产品物流现状的建议分析 (4)

3.1针对全国物流发展的对策 (4)

3.2针对黄岛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7.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目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农产品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越发突出,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成为除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

在中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意识影响广泛,而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和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作用认识不足,更没有形成农产品物流完整的体系框架。农产品物流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对农产品物流的理论探讨严重匮乏。本文在界定农产品物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农产品物流的意义,针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对策。本报告结合全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形势从黄岛区农产品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主要农产品及流通现状、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及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和今后流通发展对策及建议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概括。

一、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种植面积大,当季和反季节农产品品种丰富,价值13亿多消费人口和出口贸易等需求,迫使我国农产品流通和物流要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所以农产品在流通方面就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全国性农产品物流模式,这种模式的大物流支持了农产品的大流通、大消费,进而促进了农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大生产。不同的农产品的全国性物流已成为我国鲜活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动力。

2、区域性农产品物流模式,这是相对于全国性物流模式而言的,是建立在区域型流通模式发展需求之上的。其主要特点是(1)品种多,二数量相对较少,即一车装多品的概率较多;(2)多有产地市场向区域型中转市场集中,然后再向区域型消费市场配送;(3)除本区域农产品物流外,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跨区域市场的农产品,通过区域型中转市场,再实现区域内物流或配送;(4)受运输距离、区域间农产品流通竞争、物流服务半径的商业竞争环境及农产品流通成本等条件制约。

3、中转型农产品物流模式,可在中转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需要重新包装、整理、加工、集货的农产品进行相应的流通流通加工。目前我国最大的中转型农产品物流市场是山东寿光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这类市场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将运达的单品种整车产品进行交易后,再根据不同方面的需求卸货、选别、充货、整理、包装后,重新装车,形成少批量、多品种的中转型运输配送,其所用工具以大型货车为主。

(二)黄岛区农产品物流现状

1、配送情况

青岛和田食品有限公司黄岛冷库2007年4月建成,位于青岛港前湾港(国际航班主码头)5公里,距火车站7公里,公路连接青岛胶州湾高速、同三高速、滨海大道、204国道等主要交通干道,为广大客户节省了大量的陆路运输费用。冷库容积1万吨,加工车间按照2006年欧盟水产品加工要求标准设计、建造标准,加工车间面积1800平方米,厂区面积16426平方米。交通便利、物流畅通、非常适合冷冻水产品,肉食

品以及蔬菜的加工和储存、物流,更为进料加工及出口企业节省相当可观的运输费用。冷库的建立有力的促进了黄岛区农产品批发销售的发展。

2、产品批发市场

我区批发市场主要有两个:扒山集市场、辛安集市场。两个市场地理位置处于人员密集区域,交通便利,农产品的年交易量占整个黄岛区总交易量的50%。

3、物流及交通运输

自2006年以来,黄岛区以前港湾为依托,在积极引进运输业的同时,注重了对本地企业的陪育发展和服务。现在我区已拥有道路运输企业150余家,其中主营和兼营专营集装箱运输的企业100余家、集装箱中转站19家,货运市场2家,货运车辆总数由2006年的4698辆增加到现今的6830辆,年货运增长率在20%以上。随着青岛建设的中心西移,结合开发区物流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助集群发展的潜在优势,积极发展开发区的物流服务业,成立了青岛宝邯贸易有限公司、青岛和信有限公司、青岛鼎钧经贸有限公司等28家具有规模的物流企业,有力的促进了我区农产品的流通及销售。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物流量大面广,其自然分布的区域性与消费需求的全国性以及国际形势是现阶段农产品物流的一个重要前提,当前,我国农产品的物流发展总体呈现以下几个问题,它们也是黄岛区所亟需解决的困境。

1、技术落后

农产品物流组织有多种形式,共同组织着我国大规模的农产品物流,但农产品物流技术明显落后。

2、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方面。

农村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导致农产品在途时间长,运输损耗大,鲜活度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信息网络设施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大。

3、农产品生产物流方面。

除少量企业化生产物流量较大外,大多由个体农户生产或从事,每户承包土地不多,耕种或养殖物流量小。

4、农业供应物流和农产品销售物流的主体方面。

主体繁多,包括供销系统、粮食系统、农业系统农产品市场及其它农业物流主体,市场秩序较乱,整体上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培育状况不容乐观。

5、农产品运输、仓储及装卸方面。

运输设备和技术滞后,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特种仓库比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严重短缺,农民散藏、混藏甚至露天堆放的现象相当突出。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叉车、托盘、货梯、升降平台、巷道堆垛起重机等装卸设备数量极其有限。

6、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

物流资源丰富,但农产品物流相关的部门行业条块分割严重,致使资源难以整合,其结果是农产品物流企业数量供过于求,但服务质量又满足不了市场需要。

7、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和布局方面。

农产品市场培育滞后,远不能适应当今供求质量提高的新阶段需要。具体说来,结构不合理,城乡农贸市场多,无效物流比例惊人,给城镇的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和市容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批发市场不足,生鲜连锁经营超市太少;缺乏综合服务功能,拥有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市场为数不多,交易方式落后,网上成交、电子结算卡的运用仍处于试用阶段;农产品市场的规划和布局存在着不尊重商品流通客观规律的现象,市场应有的功能难以释放。

8、农产品物流需求市场方面。

农产品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但专业化物流服务理念滞后,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表示怀疑,担心产品安全,自营物流比例过高,物流非合理化状况突出,物流发展面临市

场需求约束。

9、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产品质量低、加工及保鲜技术落后、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和缺乏品质检验手段及食品安全保证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10、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危机管理意识薄弱。

对“禽流感”型的公共卫生事件给农产品物流造成的影响和由此引致的“物流中止”或“逆向物流”认识不够,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

三、改善农产品物流的建议分析

(一)针对全国物流问题的对策

1、提高农民素质,增强现代物流意识。

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应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切实转变单一运输经营的观念,彻底转变“小而全,大而全”和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运用系统优化原理、最小总成本方法、供应链管理等物流方法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2、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和便利与否,因而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发展物流业的基本要求。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要做好这方面工作,须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3、打造现代农产品SCM模式。

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从育苗到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直至流通、市场销售、废弃物回收等所有流程,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和标准化等因素影响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始终。“市场信息指导+种业公司+农业科技推广+农资连锁经营+整合型生产物流机制+食品安全认证与标准化”模式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该环节一般可分为产前物流、产中物流和产后收获物流三个阶段。“信息指导+种业公司+农业科技推广+农资连锁经营”是打造农产品供应链的前提,应鼓励农民成立生产协作小组,尝试实施整合型生产物流机制,将区域内的农作物耕作、田间管理及农产品的收获、加工、存储等作业形成的物流统筹由共同机制运作,引入HACCP和ISO14000系列标准等认证,确保食品安全,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链。

4、政府应为改善农产品物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在促进农产品流通过程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并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同时,在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

障,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的进程,健全行业法规,加大管理力度,保持适度竞争,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5、协助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各种形式物流组织实体。

物流企业和组织是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的关键环节,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尽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物流组织。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内部各环节的整合优化,积极引进和借鉴发达地区和国外物流企业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充分利用运输、商业企业在市场信息、销售网络和运销经营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组建自营物流企业。这也能充分实现农业产业化一体化的经营战略,使各产业链结合的更加紧密。同时,扶持农村营销大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支持、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和自办购销组织,推进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鼓励各组织之间的联合,运用管理和信息技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兴办第三方物流,使其更加有效的服务于农业的生产。

6、不断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

整个物流链条上,技术的创新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因此,要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在生产上要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贯穿于产前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的选用,产中的栽培、饲养等技术规程,到产后的加工、包装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为农业产出、产后各个环节的进行做好准备。还可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产品,加强品牌推广和扩展,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形成一批农产品的强势品牌,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畅通。二是要提高加工、包装技术。包装除具有保护功能和促销功能外,还是连接农产品市场利润和物流成本的结合点。因此,要在农产品的精加工和包装上狠下功夫,积极采用新型的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三是要积极运用现代营销手段。要在抓好传统销售方式革新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应用现代销售手段。鼓励龙头企业或销售公司在大中城市特别是在沿海沿边口岸设立流通加工和销售网点、对外窗口,发展代理商,建立直销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配送等形式。积极运用拍卖、代理等现代交易方式。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化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消费

方式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网上购买的比例会逐步增加,要适应信息化、网络化趋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

7、加快对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培训。

物流教育体系应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为物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物流业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才能保证物流业专业人才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一些物流专业应根据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加快对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培训,建立农产品物流教育培训中心。

8、积极开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业。

目前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状况,由于本身实力较弱、市场占有率较低、筹集资金能力差,组建自营物流组织,难免会回到“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组织形式,不仅巨额固定资产投入吃不消,即使设施完备,也会因农产品季节性生产造成在产品销售淡季大量设备闲置。再加上农产品自身特殊性决定的无论其在加工业、仓储业还是运输业都有着不同于工业产品的较高要求。而且,如果企业内部信息网络不完善或者管理能力不高,还会出现部门间难协调,不利于整个企业共同利益的获得,因而应鼓励农业加工企业、仓储业和运输公司等不同的独立组织进行联合,发展第三方物流,使得在农产品仓储业、加工业、运输公司、配送中心以及零售商等各部门之间,形成表面上是各个独立的组织实体,而实际上却是由他们联合而成的一个以信息技术作为他们的桥梁和纽带的虚拟大组织。在这个大组织中,各个成员都能够得到管理和信息的共享。由于不同合作伙伴的合作目标是降低物流有关的成本并提高整个运营系统的效率,各成员之间可以集中精力开发其专门领域的潜力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又通过合作来降低整体的成本。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且可以达到各相关部门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解决了一直困扰着农业发展的农业资金长期短缺的问题。

9、注重农产品的加工开发。

农业最大利润领域是加工开发环节。在此应特别注意的是农产品的开发加工要多样化:一是从空间上看除了常见的品种外,多发展“名特稀”产品;二是从时间上看,多发展反季节农产品;三是对同种产品开发出多用途,以适应不同的消费需要;四是对同种产品分成不同的等级以适应不同的消费档次;五是要实现农产品的循环使用和

综合利用,形成梯次开发。如小麦的一次加工成粉,二次加工成食品,相应下角料成饲料等,从而达到农产品的增值。

10、推进农产品流通国际化。

随着中国加入,国内市场将受到国际物流集团的分割和冲击。由于国内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较弱,应利用世贸组织协议,积极促进一些有条件的农产品流通企业与

外贸企业密切协作,借助于外资从事现代物流配送,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大市场”,进一步延伸物流链,增强核心能力,从而尽快推进农产品流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二)对黄岛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建议

1、推动全区内流通体系建设,健全区域内农产品市场体系。一方面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等扶持政策,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农产品流通新途径,缩小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发展从农田到餐桌的鲜活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民收入。

2、规整农产品流通环节。首先,建立平价超市和商店,减少中间流通费用,让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试点;其次,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在逐步规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农产品行业在本区基本处于微利状态。由于农产品具有易腐烂性、价值易逝性等特点,过多的流通环节,将造成农产品损耗过高;最后,出台专门政策,依托开发区的有力态势,促进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

3、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和使用监管,建立可追溯系统。黄岛区的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是散装上市,既无包装,也无标识,更没有商标,消费者无法辨认市场销售产品质量好坏,而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很难追究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所以建立可追溯系统,配备电子交易卡十分必要,这样可以跟踪产品从哪里来,批发到哪里去了,将品种、价格等信息存入档案,如果农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4、提高消费者质量意识,将理性消费和合理维权转移给政府,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

四、报告总结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日趋凸显,而农产品的又是重中之重,加之新世纪钟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正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需要不断的经过调研发现问题,进而解决并不断进行改善,才能不断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区域稳定。而作为开发区的黄岛,正处于变革的风口浪尖,所以更要做好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完善的工作,改善农产品流通发展落后的面貌。

参考文献:(1)谢培秀. 试论发展中国的农产品物流业《中国流通经济》(2)李大胜,罗必良. 关于农产品流通的若干理论问题《南方农村》

(3)李译华. 中国农产品流通论湖南文艺出版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