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当前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外交有两种含义和表现形式,其一是指国家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其二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外交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外交蓬勃发展起来,使中国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增强了本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中国经济外交历经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目前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全新阶段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积极调整经济外交战略并采取有效对策,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对于确保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和多层面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意义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外交进入全新阶段,是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围绕中国经济外交的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发生的这一系列重要变化,也为步入全新阶段的中国经济外交提供了多层面的重要机遇。

机遇之一:区域化发展拓宽经济外交平台

区域化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展显现的一个重要趋向,进入21世纪后这一趋向同样呈提速之势。对于中国而言,由于长期游离于区域一体化进程之外,很难有效利用区域组织作为有效平台来推进经济外交。而最近东亚经济区域化的快速发展,势必从三大层面大大拓宽作为主要成员的中国的经济外交平台:一是可借此来推进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外交;二是可以此为依托来有效推进对多边国际经济组织的经济外交;三是可在此框架下发展与有关国家的双边经济外交。

机遇之二:开放度提高凸显经济外交地位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开放度开始不断扩大和提升。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受此影响,中国经济开放度扩大与提升的进程空前提速。其主要标志如外贸依存度的快速提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开放度的如此快速提高,一方面意味着经济稳定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而越来越需要通过有效的经济外交努力营造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外经济关系在整体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快速提高,经济外交在国家整体外交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从而促使在经济领域不得不投入越来越多的外交资源。

机遇之三:影响力增强提升经济外交能力

改革开放促成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国际经济地位的逐步提升。但在直到20世纪末之前的很长历史时期,这一优势并未充分显现出来,从而也未能成为提升经济外交能力的坚实基础和有效手段,此间中国尚不具备“以经济促外交”的足够实力。其具体表现:一是在改革开放初的很长时期,中国开始大规模接受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援助,而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对外援助,以实现必要的政治利益和外交诉求;二是在大规模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却无力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三是为加入GA TT、IMF等国际经济组织,中国外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难以有效利用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为中国外交服务;四是被长期排斥在许多重要的国际和地区经济组织之外,不能在这些国际经济舞台上实现中国的外交诉求和政治利益。

而在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出来,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亦随之快速提升,从而大大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外交能力,为实现国家利益和外交诉求提供了越来越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另一方面,在准确把握上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的深广变化,也使步入全新阶段的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着多层面的问题与挑战。

挑战之一:全球经济风险逐渐增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相对良好的国际

经济环境。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所面临的国际风险开始显现并日趋增大,其主要表现同样包括:(1)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剧烈波动(2)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甚至出现大幅萎缩。(3)国际投资与跨国并购波动剧烈。(4)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先是网络泡沫破灭导致美国股市于2000年初出现剧烈波动,从而导致全球股市出现深度调整。后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直至引发大型金融机构破产风潮,全球股市也随之出现暴跌。(5)能源资源价格大幅波动,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冲击。

挑战之二:对外贸易摩擦频繁爆发

如前所述,伴随中国经济开放度的空前提升,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基本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中最应关注的是:(1)对外贸易总体失衡日趋严重。(2)对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对美贸易严重失衡。(3)中国虽已成为外贸大国,但远未成为外贸强国,在外贸结构中低质廉价商品占有很大比重,极易造成廉价倾销嫌疑。(4)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虽已改革,但仍存有明显的不合理因素,结果是每当对外贸易出现摩擦时,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增大。(5)WTO新一轮贸易谈判举步维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在全球经济衰退、贸易萎缩的目前更是如此。上述问题的存在并日趋严重,所导致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面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空前恶化,中国越来越进入对外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挑战之三:国际金融失衡日趋严重

国际金融失衡越来越成为威胁全球经济稳定的最大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国际金融失衡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给中国经济外交提出的严峻挑战有:(1)中国成为国际收支盈余最多的国家,在平衡全球国际收支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处置不当,既不利于全球金融稳定,也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需要中国通过有效的经济外交与世界主要国家一道妥善处理。(2)当前国际金融失衡的核心问题是美国经常收支失衡,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赤字来源国,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盈余来源国,中美贸易失衡成为导致中美两国自身经常收支失衡的重要因素,深受外贸赤字困扰的美国更是通过各种渠道要求中国采取措施增加美国商品进口,平衡美中贸易,这已成为中美双边关系中的核心问题,需要中国通过有效的经济外交途径妥善应对。(3)受国际金融失衡的直接影响,人民币承受着巨大的升值压力,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外交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4)如何对待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也是摆在中国经济外交目前的重大课题,这已在2009年的首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得到证明。(5)中国要解决目前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储备过多且持有风险过大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可选择的战略之一是积极推进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这同样需要中国经济外交在区域合作层面上付出不懈努力。

挑战之四:能源资源瓶颈再度凸显

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急剧攀升对中国的战略性影响体现在如下几大层面:(1)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在增长,即便假定其能源资源使用效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也必然会导致对能源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长。(2)实际上,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迟缓和生产方式转变滞后等方面原因,中国目前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有巨大差距,这又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增长导致的能源资源需求量的快速增长。(3)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导致人均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结果必然是人均能源资源消费量快速增长。// 中国能源资源供求态势的上述变化,至少从两大方面对中国经济外交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方面,通过必要的外交途径确保中国能源资源稳定供应的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另一方面,中国在经济崛起过程中越来越受到“能源威胁论”、“资源威胁论”、“粮食威胁论”等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的损害,从而越来越需要通过外交途径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正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但“9·11”事件后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以来,随着世界安全形势和地缘政治的演变,中国亚太安全态势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这种变化既给中国创造发展的新机遇,也使中国面临许多新挑战。 一,在地缘政治上,中国处于世界政治新版块的中心区域 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深刻调整中,亚太地区无疑是对美国全球利益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核心地区。然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威胁几乎都来自亚太地区:该地区是对美国安全构成致命威胁的国际恐怖势力的滋生地和集中地,是对美国安全构成现实威胁的所谓三个“邪恶轴心国”的分布地,也是因大国崛起可能对美国长远安全利益构成挑战的地区,还是对美国经济安全尤其是能源安全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地区。因此,美国已将全球战略重点东移,确保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实现。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在地缘政治上,中国扼守亚洲东部,是美国推行欧亚大战略并企图将东西两线联为一体的重要屏障;在地区局势上,中国是美国解决亚太地区所关注问题时必须借重与合作的重点对象;在双边关系上,中美两国特殊的安全联系和复杂的利益冲突,使美国对华始终怀有一种矛盾心态,对华政策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中国是美国既要进行建设性合作、又需要加以防范的国家。 二,在周边环境上,中国周边主要地缘版块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 亚太地区主要地缘版块战略地位的明显提升,既是该地区成为世界地缘政治中心的导因,又是该地区主导世界政治舞台的体现。 中东地区因其复杂和特殊的矛盾而成为世界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地区。美国以伊拉克为突破口推进所谓“民主化”改造,可是巴以冲突的时起时伏,使该地区成为牵动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火药桶”。国际恐怖势力的猖獗和民族宗教矛盾的泛起,使这一地区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关键地区。国际恐怖势力的全球性、严密性、诡秘性和狂热性,决定了国际反恐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也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亚仍将是世界地缘政治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处在恐怖与反恐怖的矛盾交汇点上,印巴两国在强力扩充军备战略的驱动下,双方的矛盾摩擦将呈现复杂化和长期化的趋势,使南亚大陆笼罩在纷争与冲突的阴云中。 东南亚地区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人文环境,使该地区成为国际恐怖势力泛滥的重灾区和反恐斗争的“第二战场”。东盟区域合作的不断发展,“1O+3”(即泰国、印尼、马来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业 题目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班级金融0902 姓名叶宗新 学号 0206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中国创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奇迹。加入WTO,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连续十年百分之七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连串让人惊讶的成就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08年金融危机、南海纷争、汶川天灾……无一不给中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都在金融风暴的阴影下徘徊前行,有的已经看见曙光而有的却仍在黑暗里艰难摸索。中国率先从这场灾难中挺身而出,以一个巨人的姿态站在世界之巅。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高贵身份被世界所瞩目,也正面临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依据当前的世界形势,我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一: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给我国带来新机遇。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参会的代表和委员表示,一定意义上,“十二五”是中国的概念,也是全球的概念。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共同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而两者的调整将处于同一链条,互为动力。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模式深度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化解国内

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也将形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机遇。第一,危机使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加旺盛。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将更受青睐。危机面前只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基本都无大的风险,企业业绩不降反升。困难和倒闭的是那些低端生产没有创新的企业。南京协和化学公司虽然经营建材原料,但其坚持新品开发,仍使主营业务增长50%%多。第二,危机使企业创新成本大大降低。无论是人员薪资、设备价格、制造费用等都会有明显下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加优质的创新资源。南通恒力集团为新上工业丝项目从国外引进设备,去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谈判附加条件苛刻,现在却迅速达成意向协议,且报价降了一半左右。第三,危机使创新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受危机影响,更多的跨国公司为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实行外包,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资源。同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科研机构也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国际间优质创新资源的互动明显增强。今年江苏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成效显著。 三: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扩大对外投资带来新机遇。首先,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优质企业和知名品牌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陷入困境,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破产和融资困难使得许多著名跨国公司不得不收缩海外投资,甚至被迫出售濒临破产的优质企业和知名品

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

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 在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仍是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新形势下,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同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增进友好往来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始终坚定不移的推进睦邻友好政策,与周边国家一同促进地区和平和稳定。我们主张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不分大小,不论强弱,不分种族,平等的参与国际事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全球多极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对于中国本身的发展,在03年中国高层提出了“和平崛起”发展思想: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

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和平崛起的发展的思想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称霸的中国。 在继“和平崛起”后,05年中国高层又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对“和谐世界”理念的实践中,中国积极构建和谐周边关系,全方位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坚持和平谈判、和平磋商解决地区冲突,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可以发现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谐化的重要因素,而“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将更积极地协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的外交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形势与政策(论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一个十分微妙的时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攀升,面对中国的日益强大,各国观点不一,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支持中国不断发展的国家,也有畏惧中国发展的国家。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出于不断变动之中的。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当时国际形势大有美国一级化趋势,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这种美国一级化得国际格局逐渐出现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而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多级化趋势更加明朗。大国互动频繁,相互依赖性凸显,合作面总体上升。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起伏跌宕,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一步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安全、传染性疾病等全球问题更加突出,对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增大。中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剧变。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延续着先较量,后合作的传统,但奥巴马却改变了这一惯例,自上台之后就不断向北京释出善意,强调中美合作的必要,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时代出现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 从上海到北京,不论是与青年学生互动,还是和中国领导人会晤,奥巴马的首次中国之旅尽显和平与谨慎。除了在经贸和人权等问题上不愿多做让步之外,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展现出别样柔情,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更为密切的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中国的发展经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国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各方面对我国借重与合作的一面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国际上过高估计中国的发展水平,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责任的声音也在升高,有的还有意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 新形势下,我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同各大国的关系总体稳定。一批发展中国家加快崛起,推动世界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我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我国在当前的国际体系改革过程中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建设性作用。在准确把握机遇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挑战。既要正视我国全球性影响日益增大的事实,同时又要坚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基本定位,要坚持承担与我国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当前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国际形势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世界少不了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及时了解当前国际战略形势,更能增强我们在生活中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这一科学论断精辟概括了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当今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目前国际战略形势中出现的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概括起来,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发展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使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发达国家纷纷把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而发展中国家也借此加快本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这样,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家竞争、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 二、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其一,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高财政赤字风险,这可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目前从欧洲到美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都呈现加剧的状况,一旦主权债务危机爆发,金融市场将大幅震荡,拖累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其二,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09年以来,全球经济的复苏主要是政策刺激的结果,是“无就业增长”的复苏。目前美国和欧元区失业率都达10%的较高水平。就业状况的暗淡,将直接打击人们的消费信心,发达经济体缺少国内消费的拉动,经济恢复的基础很不牢固。其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当前国际上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一些主要国家不断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着外需的复苏,使中国这

论述中国外交布局及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

论述中国外交布局及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 一、中国的外交布局 第一,以周边外交为重点。继2014年中国领导人密集访问周边国家之后,2015年4月2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北京,应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侯赛因和总理谢里夫邀请,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党的十八大以来,经略周边进一步成为中国塑造全球外交战略格局的重要内容。从“一带一路”到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经济合作倡议,都显示出我国致力于同周边及世界各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也显示出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首要地位。 第二、以大国外交为重心。首先声明,当前中国所言“大国外交”,应当是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这是日益崛起的中国对自身地位和身份、利益与目标,以及应有国际角色的准确判断和应有表达。早在2013年,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出席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时就发表了题为《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演讲,明确提出“在继承新中国外交六十多年形成的大政方针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第三、以多边外交为舞台。2014年,中国主办了两场多边外交峰会,亚信峰会和APEC峰会。同时中国领导人也参加了包括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等多场多边外交峰会。中国成功开展多边外交,充分发挥多边峰会外交的统领作用,使多边外交大格局日臻成熟,作用更显重要。 二、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 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十分丰富,比如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履行正确义利观

等等。就当前而言,我认为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合作共赢”。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就在于“合作”“共赢”和几个坚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键环节,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不断采取新举措,推出新理念,展示新气象,使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更富全球视野、更具中国特色。中国正致力于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切实走出一条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解析当前国际形势,把握国家对外政策关键 网络工程0912班 2009811057 摘要:以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趋势以及特点的分析为切入点,体会当前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主要从世界经济复苏与风险、世界局部性战争、美霸权主义以及防恐新形势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时代的脉搏,看清国际形势。当面对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时候,我国将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主要从开展峰会外交、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的关系、深化同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以及积极参与解决热点和全球性问题展开外交。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复苏防恐新形势外交政策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和趋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 (一)、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 首先,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越发突出,全球复苏进程相对缓慢。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国家复苏乏力,亚洲、拉美和非洲经济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发挥着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发达国家大规模刺激计划效用衰减,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受自身发展水平制约,不同程度地面临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填补全球需求缺口。 各主要经济体加紧反思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模式,围绕新的发展制高点的竞争不断加剧。美国政府将经济繁荣列为国家力量源泉,继推出“出口翻番”、“再工业化”和新能源发展战略后,又宣布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力图通过强化实体经济和出口能力重塑美全球竞争优势。欧盟提出转向知识创新经济,实现经济健康和绿色发展,增强欧盟经济包容性和社会向心力。日本公布“新增长战略”,将转向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并举的需求引导型增长。同时,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自然灾害、流行疾病、能源资源、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等发展瓶颈,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世界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突尼斯总统本?阿里14日晚突然离境,携家人于15日飞抵沙特阿拉伯。首都突尼斯市14日晚至15日晨发生暴力事件,军队进入市区,维持秩序。本?阿里1987年接任突尼斯总统,于1989年4月正式当选。此后,他四次连选连任突尼斯总统,执政至今。这起戏剧性事件的导火索,是突尼斯城管“粗暴执法”,逼一名小贩自焚身亡,引发全国骚乱。,其多米诺骨牌效应更是波及到了北非、中东地区的多个国家,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从本次风波事件来看,北非、中东国家将进入内部纷争加剧的多事之秋,目前整个动荡局势还在延续,尤其是利比亚还在采取武力镇压,从而爆发了内战,国际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论文

课程论文(2011-2012学年春季学期) 论文题目:当前大国关系 与我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任课教师: 班级:机制094 学号:0910020125 姓名:郭庆勇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封皮的背面): 1.课程论文采用统一封面,以左侧为准装订成册。 2.课程论文一律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打印或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手写稿形式上交。 3.论文打印的格式要求: 论文标题(使用隶书二号加黑;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使用宋体三号、四号及小四号并加加黑) 摘要、关键字(需使用宋体小四号) 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 参考文献(使用宋体五号)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 摘要: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局势也变得甚为微妙,世界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的形势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中国经济、外交进入全新阶段,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的深广变化,也使步入全新阶段的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着多层面的问题与挑战。我国应当抓住机遇,同多边合作,才能在世界政治、经济活动中发挥大国作用。 关键词:国际形势金融危机共同发展战略安全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数年,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总体出现正增长,经济开始逐步进入正常发展轨道,但世界经济依然延续调整态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主要国家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呈两极分化。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8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5.47万亿美元,仅此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这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形成就,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更使中国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和国际矛盾的焦点。 而几年来,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还在蔓延,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务达到了罕见的水平,仅希腊一国就需上千亿欧元的资金援助;另一边却是G20地位的凸显,推动中等强国群体性崛起。 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正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但“9·11”事件后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以来,随着世界安全形势和地缘政治的演变,中国亚太安全态势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这种变化既给中国创造发展的新机遇,也使中国面临许多新挑战。G20地位的凸显,推动中等强国群体性崛起。 中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如今的国际化安全态势,使我们中国面临的安全矛盾多元化和多层性。应该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既可以说是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也面临安全矛盾最为复杂的时期。主要表现为矛盾种类多,矛盾式样新,矛盾区域广,矛盾烈度大。我们既面临着传统安全矛盾,又面临着非传统安全矛盾;既面临着以“台独”为代表的分裂势力的现实威胁,又面临着以“东突独”为代表的境外分裂势力的

最新维和行动对中国外交的意义资料

维和行动对于中国外交的意义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维和部队在各个国家出色地完成了多项维和任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无疑也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维和行动对于中国外交的意义。关键词:维和、外交 正文: 一、背景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际形势呈现多极化。于此同时,国际的安全形势愈发复杂,仍然存在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在这样的形势下,联合国开展了维和行动。 二、维和行动 1、联合国维和行动概述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联大通过的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目的已从传统的监督停火、居中斡旋,扩大到开展预防性外交、维持和平与重建和平。联合国维和行动属于临时性措施,一般均有一定的期限,可由安理会视具体情况,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决定延期。维和行动的最基本要求:绝对不能干涉一国的内政。 维和行动的任务类型有监督停火、停战、撤军冲突双方脱离接触、观察报告局势、帮助执行和平协议、防止非法越界或渗透维持冲突地区的治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任务范围也有

所扩大,涉及监督选举、全民公决、保护和分发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帮助扫雷和难民重返家园等许多非传统性的工作。 联合国维和行动有三大特征:国际性、非强制性和中立性。国际性即由联合国组织、成员来自各会员国、由联合国秘书长指挥、只对联合国负责。非强制性即维和部队必须征得当事国同意又有会员国自愿参加才能建立,它在维和时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只有在自卫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力。中立性即维和行动必须做到公正、不偏不倚、不干涉内部事务。 自1984年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监督阿以战争停火的部队以来,联合国共执行了60多次规模较大的维和行动,投入资金超过400亿美元;有100万名官兵、警官和文职人员在联合国旗帜下履行过维和使命,还有2000余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2、中国参与的维和行动 (1)中国维和行动的内容及成果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2003年4月,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包括工兵连和医疗队。2003年11月,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由运输分队、医疗分队、工程兵大队组成。2004年10月,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赴海地维和。这是我国第一次派成建制的防暴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2005年10月,中国维和部队赴苏丹。部队有工兵分队、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2006年3月,中

浅谈中国外交文化

浅谈中国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环境下,中国需要发展文化外交,同时文化外交的开展也会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外交的含义与历史实践 文化外交是为了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数千年来积累了丰硕的文化成果。文化外交正是文化成果之一。文化外交实践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会忘记两汉时张骞、班超出西域,开辟了陆路的“丝绸之路”的创举,在海上,郑和七次下西洋也沟通了海上文化与贸易交流,近代历史上梅兰芳的赴美京剧演出,为中美外交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1972 年的“乒乓外交”堪称中国文化外交的经典。近年以来,随着我国影响力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热”,突出表现在“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二个方面。截至2006 年9 月中国已在46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08 所孔子学院来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秉承了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以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己任,旨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中国文化外交的成功实践 近年来,从改善自身形象、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及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需要出发,中国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经验,不断探索自己的文化外交战略。到目前为止,尽管中国的文化外交模式还很不完善,但中国在新世纪的文化外交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在文化展示、语言推广和文化交流方面成效显著。 (一)中国文化年(国家年)项目 “文化年”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外交形式,是国家根据对外关系的整体工作格局与部署,在双边国家约定的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以文化为载体,以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为手段来开展的国家公关活动。“中国文化年(国家年)”项目是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外交“文化展示与沟通”的标志性活动。自2003 年始,中国成功地举办了英国“中国文化年”(2003-2004)、法国“中国文化年”(2003-2004)、美国“中国文化节”(2005)、“中印友好年”(2006)、俄罗斯“中国年”(2007-2008)意大利“中国文化年”(2008-2009)及俄罗斯“汉语年”(2010)等文化年(国家年)项目,这些项目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给相关国公众带来了一次中国文化的“集中轰炸”,使他国公众在与中国文化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和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从而从“心灵”上感知中国,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吸引力。 文化年(国家年)对中国来说还有一个更深远的意义。“中国文化年”项目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的沟通,将中国的文化理念内化在国际行为体的行为准则理念中。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协和万邦”的理念,不仅对中国社会本身有着内化的功能,而且,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必将为国际社会的和谐共处做出贡献,起到“化天下人”的作用,这将是中国对国际社会最大的贡献。

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外交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腾飞的事实检验了这一次时代观革新的正确性。如今中共中央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两个大局出发,在“和平与发展”的表述中加上了“合作”二字,在丰富了时代观内容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中国外交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其次,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战略。新的外交战略紧扣时代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真诚地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指明了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再次,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又一创新。中国既要通过维持和平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以谋求更大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最后,构建了“和谐世界”理论。这是中国外交最新的理论创新。它的提出为中国外交特别是多边外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它也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球治理模式。 一个全新的世界级大国的形象开始出现,中国为人类、为这个星球作出更大贡献的梦想开始初现端倪了。不过,在那众多令人鼓舞的现象背后,我们还要有更多的忧患意识,因为山爬得越高,一旦摔倒,

可能摔得更重,爬得越高风景越美,也可能更加孤寂、寒冷。现在中国就恰巧处在高山,风景更加壮美,同时又是高处不胜寒的双重境地。而我认为,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经济领域中的发展的危机。 发展的危机是指过去曾经让中国富强和发展起来的要素正在变得枯竭,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正在成为中国新时期前进道路上的麻烦和障碍。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中国的发展就会走向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所以,危机也可以说是一个十字路口,要么开辟新路,要么走进死胡同。我国原有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在逐渐丧失,就是这一表现。第二,在安全领域中的安全难题。传统安全威胁就是中国是全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在新时期新的画面中,我们的海外安全问题在日益凸现,包括海上通道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在日益加剧。据悉,现在有关部门一天所接到的海外遇险事件比过去一年都多,而且多数是没法处理的,还有我们的海洋通道安全问题,我们很多能源、物资都需要通过海洋从海外运输回来,而一旦海洋通道被切断,就势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打击。就是说,对外经济依赖越高,经济的脆弱性就越大。第三,国际领域中的国际压力我国虽然在外交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大国的地位,但是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完全的消失。南北发展不平衡,某些国际的武断专横。还有各极势力的划分与制衡。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暗波涌动。还有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冲突。这些都给中国外交造成很大的压力。

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论文

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论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下,国际局势变化微妙,当下的国际是以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为主轴的,各国都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着竞争与合作。在利益之间的竞争中,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在利益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攻势地位,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守势地位。在当下的国际局势下要想在国际潮流中站稳脚就必须发展强大的经济实体,采取正确的外交策略,才能使自立于强国之林。 关键词:国际局势;中国外交;和平发展 一、当前国际形势 世界政治对多极化 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格局将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的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旧秩序的运行机制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美国想构建单级世界,谋取世界霸权,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全球化条件下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利益呈分化态势,在国际舞台上合力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还将有一个长期的过程。[1] 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动荡 当前国际形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

大主题,国际形势在总体上是和平的,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本国经济作为第一要务。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还很多,世界仍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对世界和平存在一定威胁,地区之间特别是中东地区局部动乱频繁爆发,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核危机的存在这一切都造成世界格局的不稳定。 同时,国际多边军控谈判停滞不前,军备竞争有增无减,主要大国启动核武库更新换代,太空争夺已现端倪。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核裁军、防扩散问题依然困难重重。另外,频繁发生的海盗活动、国际贩毒等事件也严重国际社会的安全。目前的国际热点不少,而且有增多之势,如非洲之角形势、伊朗—美国关系、俄罗斯—格鲁吉亚关系、乌克兰危机、美国在东欧几个国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等。 大国关系的调整 近年来,大国之间的磋商与合作大大加强了,共识和利益汇合点增多了,共同利益也相应拓宽了。各大国通过一系列的高层互访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推动了大国关系的发展,建立了各种不同内涵的“战略关系”、“伙伴关系”。大国之间关系的调整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表现,同时还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 大国关系的调整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使经济外交越来越多地成为大国外交的首要内容。因此,大国关系的调整的主

论述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论述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级在继续深入发展。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各种力量的力量和互动更加突出;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出现空前密切的融合与互动。 在此情况下,国际形势的变化动向,以及我国国际处境的好坏,对我国正致力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当前的国际形势上看,美国在权力结构中处于霸权优势,美国的制度优势、教育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使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保持世界第一,这使得美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投资建设国防事业,资料显示,美国每年向国防都要投入大笔资金,这使得美国的军事实力越来越先进;还有美国在教育、科技、人才培养这几个领域都是最为领先,这使得美国成为了全球移民流动的第一目的国。据统计,至2004年,在中国出生而移居美国的博士约为62500人;美国大约35%的科学与工程博士中22%来自中国大陆;截止2008年,中国留学人员约139万,归国的只有39万,比例为28%,在新兴发展中国家是最低的。这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如今,中国的崛起驱动国际格局走向两极,这对美国来说算是一个大的烦恼吧!因为,中国经济实力越来越接近美国,同时越来越把其他经济大国甩在后面,在亚太地区,美国长期是安全中心,最近十年,中国逐渐成为贸易中心,中国是亚洲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也成为了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第一贸易伙伴;并且,中国还是朝鲜、蒙古国、缅甸、柬埔寨等国的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在外交和国防政策上中国越来越积极进取。最近几年,中美俄是当代国际政治中最有影响力的大国,它们之间的战略关系是决定国际稳定与和平的主导因素。虽然在2013年中美竞争趋于激烈,但两国关系基本稳定,中俄主动加强了双方的战略合作,美俄关系却走向了疏远和紧张。 在3013年10月,梅德韦杰夫总理的访华,是李克强总理上台后首次中俄总理会晤。这次会晤双方见证了20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双方还签订40多个合作项目,俄罗斯每年向中国增共1000万吨石油。这样的合作交易使得中俄的

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政策的积极意义

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政策的积极意义 新中国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我国政府在同印度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然成为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中国坚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创造了和平的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期间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为新中国初期的和平建设争取了有利的环境。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建立了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70 年代我国的外交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开始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制建设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第二,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近代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外交史。腐败无能的清

政府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北洋政府时期,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由此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1971 年第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70 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联合国的事务全面参与,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推动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交往与合作。在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赢得了与会各国的普遍赞扬。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坚定地站在世界和平力量一边,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关系。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了78 天的空袭。中国等国表示强烈谴责,迫使北约停止轰炸,显示了中国等国在阻止美国的霸权行为上的积极有效的作用。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促进了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中国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相继加入了亚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 摘要:目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局部动荡态势,大国围绕国际秩序和地区热点加强博弈,世界格局变化更加复杂。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内经济迈向新常态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大力开拓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新形势下,中国该如何发展?发展空间有多大?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全面的角度,不仅要看到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看到国际发展形势以及我们的外交地位。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依法治国,大力发展民生。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结构调整、生态治理、能源安全和劳动力配置等都是摆在眼前的紧迫问题。从国外形势来看,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上升。纵观全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总体来看,世界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为主导,从自身合法利益以及各国共同发展出发,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角逐,谋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国际形势千变万化,国际局势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各国想要在这种局势中谋求发展,就需要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谋求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勇于面对竞争。中国又有怎样的外交战略呢? 一、国际格局与外交关系 世界格局是指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相对稳定的一种关系。21世纪以来,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地方冲突与民族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的信息革命阶段,一切都要在信息革命的天秤上重新定位、衡量,外交工作也不例外。在信息每时每刻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中华民族万变不离其宗,坚持以和为贵,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私利。中国主张国与国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应通过对话、谈判、交流、互动来化解冲突和矛盾。这是中国人民的心声,也是世界人民的意愿。中国和合外交的理念,渊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和睿智的生命智慧。尽管中国外交面临冲突和矛盾多发期,但只要能“处变不惊,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就能开出新局面。 二、国际安全与地区热点 2015年,全球地区热点仍然集中于中东、东欧和东亚三个地区,但形势出现新变化,而且特点各不相同。对中东地区来说,美伊关系对中东形势有决定性影响,美伊对抗结束是历史性事件。在后伊核时期,美伊关系将由对抗状态转化为非敌非友状态,伊朗承认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而美国则承认伊朗的地区大国地位,承诺不损害伊朗政权的安全。双方都将从这一妥协中受益。虽然由于美国国内多数人反对伊核协议,两年后新当选的美国总统是否继承奥巴马政府的这份外交遗产尚有不确定因素,但从大势看,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伊核问题是大势所趋。后伊核时期给中东地缘政治带来的新格局,将为其他国际力量如欧盟、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东施展影响提供更大空间。亚太是地区热点问题集中的第三个地区,2015年有关形势也出现一些新变化。与中东热点不同,围绕亚太地区热点,有关当事方之间实际发生冲突的风险并非在升高,而是趋于降低。无论是在有关领土及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上,还是在冷战遗留问题如朝鲜半岛上的对立,可控性总体都有所加强。亚太地区的紧张气氛主要来自大国在地缘政治上展开的战略博弈。美、日为在对话战略博弈中争取有利态势,常常利用地区领土争议问题做文章,而个别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试图利用大国矛盾,坐收渔利。因此,管控这一地区的热点问题,关键在于大国关系,尤其取决于大国之间能否增强战略互信。2015年,由于中美、中日等大国关系总体朝积极方向发展,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摩擦和争议并未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精编版

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逐渐融为一体,但是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责任也越来越重。这一切对于正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我们要看清世界局势,跟随世界潮流,迎接一切挑战,同时更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当今世界形势、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对措施 一、当今世界形势 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同时,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五)、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六)、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七)、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二、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自从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后,对中国面临的环境又多了一些了解,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老话,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当前的相对稳定的世界大环境下,虽然有很多的事在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宏观上来说,基本状况还是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色彩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今由西方资本主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