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海水的化学成分精选文档

海水的化学成分精选文档

海水的化学成分精选文档
海水的化学成分精选文档

海水的化学成分精选文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海水的化学成分

海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组分水溶液。海水中各种元素都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形态存在。在海水中铜的存在形式较为复杂,大部分是有机络合物形式存在的。在自由离子中仅有一小部分以二价正离子形式存在大部分都是以负离子络合物出现。所以自由铜离子仅占全部溶解铜的一小部分。海水中有含量极为丰富的钠,但其化学行为非常简单,它几乎全部以Na+离子形式存在。

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物十分复杂,主要是一种叫做“海洋腐殖质”的物质,它的性质与土壤中植被分解生成的腐殖酸和富敏酸类似。海洋腐殖质的分子结构还没有完全确定,但是它与金属能形成强络合物。

海水中的成分可以划分为五类:

1.主要成分(大量、常量元素):指海水中浓度大于1×106mg/kg的成分。属于此类的有阳离子Na+,K+,Ca2+,Mg2+和Sr2+五种,阴离子有Clˉ,

SO42ˉ,Brˉ,HCO3ˉ(CO32ˉ),Fˉ五种,还有以分子形式存在的H3BO3,其总和占海水盐分的99.9%。所以称为主要成分。

由于这些成分在海水中的含量较大,各成分的浓度比例近似恒定,生物活动和总盐度变化对其影响都不大,所以称为保守元素。

海水中的Si含量有时也大于1mg/kg,但是由于其浓度受生物活动影响较大,性质不稳定,属于非保守元素,因此讨论主要成分时不包括Si。

2.溶于海水的气体成分,如氧、氮及惰性气体等。

3.营养元素(营养盐、生源要素):主要是与海洋植物生长有关的要素,通常是指N、P及Si等。这些要素在海水中的含量经常受到植物活动的影响,其含量很低时,会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这些要素对生物有重要意义。

4.微量元素:在海水中含量很低,但又不属于营养元素者。

5.海水中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腐殖质、叶绿素等

海水的主要成份

海水中溶解有各种盐分,海水盐分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地球的起源、海洋的形成及演变过程有关。一般认为盐分主要来源于地壳岩石风华产物及火山喷出物。另外,全球的河流每年向海洋输送5.5×1015g溶解盐,这也是海水盐分来源之一。从其来源看,海水中似乎应该含有地球上的所有元素,目前已经测定的仅有80多种。现将其中重要的一些元素列于下表。

海水中最重要的溶解元素的化学形态和浓度

元素平均浓度单位(每kg海水)元素平均浓度单位(每kg海水)

Li 174 μg Fe 55 ng

B 4.5 mg Ni 0.50 μg

C 27.6 mg Cu 0.25 μg

N 420 μg Zn 0.40 μg

F 1.3 mg As 1.7 μg

Na 10.77 g Br 67 mg

Mg 1.29 g Rb 120 μg

Al 540 ng Sr 7.9 mg

Si 2.8 mg Cd 80 ng

P 70 μg I 50 ng

S 0.904 g Cs 0.29 μg

Cl 19.354 g Ba 14 μg

K 0.399 g Hg 1 ng

Ca 0.412 g Pb 2 ng

表中较高浓度的组分基本上代表了其在海水中的平均浓度,一些低含量成分由于测定困难,测定过的样本不多,难以代表其平均浓度。许多感兴趣的金属在海水中含量极低,只有用灵敏的测试仪器和技术并避免样品采集和分析过程中的污染才能够测定。

病毒的特性

1.病毒的特性 2.病毒的本质: 病毒属于微生物界,其不同于其他微生物的特性包括: (1)病毒一般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而其他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则都同时含有两种核酸。 (2)病毒通过基因组复制和表达,产生子代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随后装配成完整的病毒粒子;而其他微生物,则是核酸和许多其他组成成分一起参与生长、增殖过程,并常以二 分裂或类似的方式进行。 (3)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具备其他生物“产能”所需的遗传信息,因此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类和产能机构,并借助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构复制其核酸以及合成由其核酸 编码的蛋白质,乃至直接利用细胞成分。可以这样认为,病毒的生物合成实质上是病毒 遗传信息控制下的细胞生物合成过程。 (4)某些RNA病毒(反转录病毒)的RNA经反转录合成互补DNA(cDN A1℃)与细胞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胞DNA的复制而增殖,这就是所谓的DNA前病毒。 (5)病毒没有细胞壁,也不进行蛋白质、糖和脂类的代谢活动,因此对于因干扰微生物的这些代谢过程而影响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抗生素,具有明显的抵抗力。 病毒的定义: 病毒属于最小的生命形态,是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的微生物。当然这是指自然状态的病毒而言,因在人工实验条件下,人们已经掌握在无细胞(cell-free)系统中复制病毒的技术。2.病毒的起源:是指病毒的来源及其演化 关于病毒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假说: (1)认为病毒是原始生物物种的后裔; (2)认为病毒来源于细胞核酸; (3)认为病毒是某些较高级微生物的退行性生命物质 3.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形态是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毒的大小、形态和结构。 一个简单的病毒粒子,实质上只是一团遗传物质(DNA或RNA)和它外围的一层蛋白外壳。这层蛋白外壳就是衣壳,具有保护病毒核酸的作用,同时也是病毒核酸有一个宿主细胞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细胞的工具。衣壳和核酸一起总称为核衣壳。在某些病毒,核衣壳就是病毒粒子。但在结构比较复杂的病毒中,则衣窍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富含脂质的外膜,即囊膜。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在囊膜和核衣壳之间还有一层病毒特意的内膜蛋白,即M蛋白。囊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来自宿主细胞,大多是核衣壳在感染细胞内穿越核膜或在感染细胞表面“出芽”时有细胞获得。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测试目的 (1) 1.2术语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测试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测试工具 (1) 2系统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3测试执行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人力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测试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测试环境 (2) 3.4测试过程安排及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4测试总结分析. (3) 4.1并发测试 (3) 4.2稳定性测试 (3) 5结论 (4) 1 概述 1.1测试目的 本次压力测试的目的是模拟实际用户在阳光律盟平台正式环境使用过程中系统负荷,主要测试系统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利用性能测试工具jMeter模拟并发用户对平台进行压力测试,对其处理能力进行评估。 1.2术语说明 事物响应时间:处理具体业务时所花费的时间。 测试场景:通过组织若干类型、若干数量的虚拟用户来模拟真实生产环境中的部分压力情况。 最佳并发数:当最大并发数持续大于最佳并发时可能会出现部分用户请求失败。 最大并发数:当最大并发数持续大于最佳并发时必然会出现部分用户请求失败。 1.3测试内容 根据需求,对登陆操作进行并发的压力测试,对主要业务模块中的主要业务进行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 1.4测试工具 Jmeter3.3 2系统环境

病毒的主要成分

病毒的主要成分 一、病毒的结构 包膜:蛋白质、多糖、脂类 是某些病毒在成熟过程中穿过宿主细胞,以出芽方式向宿主细胞外释放时获得的,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 有包膜的病毒体称为包膜病毒,无包膜的称为裸露病毒。 包膜的主要作用:维持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 核衣壳:1、核心:核酸 2、衣壳:包绕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衣壳具有抗原性,是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可保护病毒核酸免受环境中核酸酶或其他影响因素的破坏,并能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有以下类型:螺旋对称性,20面体对称性,复合对称性。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和功能 1、病毒核酸:DNA或RNA,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部分核酸偶感染性。 2、病毒蛋白质:病毒的主要成分,约占病毒体总重量的70%,由病毒基因组编码,具有病毒的特异性。 3、脂类和糖:脂质主要存在包膜中。

病毒的致病作用 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㈠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1、杀细胞效应: 2、稳定状态感染:不具有杀细胞效应的病毒引起的感染 ⑴细胞融合:其结果是形成多核巨细胞或合胞体。 ⑵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病毒感染的细胞膜上常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新抗原。 3、包涵体形成: 4、细胞凋亡: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㈡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通过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诱发免疫反应损伤机体。 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的包膜蛋白、衣壳蛋白均为良好的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3、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 4、免疫抑制作用:某些病毒感染可抑制免疫功能。 ㈢病毒的免疫逃逸

(完整版)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xxxxxx测试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9)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 4.3测试结果分析 (9) 4.4建议 (9)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X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拟制:****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次测试报告为xxx系统的性能测试总结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性能测试工作,并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xxx系统的性能需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2.项目背景 腾讯公司为员工提供一个网上查询班车的入口,分析出哪些路线/站点比较紧张或宽松,以进行一些合理调配。 1.3.测试目标 (简要列出进行本次压力测试的主要目标)完善班车管理系统,满足腾讯内部员工的班车查询需求,满足500个用户并发访问本系统。 1.4.名词解释 测试时间: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 并发线程数: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注意,由于测试过程中,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所以,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cache影响系数:测试数据未必如实际使用时分散,cache在测试过程中会比实际使用时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使测试出的最高处理能力偏高,考虑到这个因素而引入的系数。 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估算出来的,单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此类功能的次数。通常以一天内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来统计,如果一天内没有哪段时间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则以一天的工作时间来统计。

病毒学复习题含答案

病毒学1-10 章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是由_病毒核酸__和_病毒蛋白___ 构成,其辅助结构是_包膜及突起____ 。 2、构成病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核酸____ 和___蛋白质___。 3、病毒体结构由__髓核__ 和___衣壳___组成,又称为__核衣壳_ 。 4、病毒衣壳的对称形式有__螺旋对称__ 、___二十面体对称___、___复合对称___。 5、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__结构蛋白___ 和___功能蛋白___两类。 6、通常将___mRNA___的碱基排列顺序规定为正链(+ RNA ), 其相应的___模板___链则为负链(- DNA ) 。 7、病毒复制周期中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是___吸附___,与隐蔽期有关的是__生物合成___ 。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__复制__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导致的细胞病理变化称为__致细胞病变效应____ 。 10、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__结构蛋白__ 和___功能蛋白___两类。 11、无包膜病毒体多数通过___细胞裂解___释放,有包膜病毒体主要通过___出芽___方式释放。 12、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__吸附____ 、__侵入___ 、___脱壳___、___生物合成___和___组织释放___五个阶段。 13、动物病毒的侵入主要通过___注射式侵入___、___细胞内吞___、___膜融合___和___直接侵入___四种方式。 14、病毒进化的基础包括___突变___、___重组___、___重排___和___基因重复___。 15、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包括___慢性感染___、___潜伏感染___和___慢发病毒感染___三种,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可发生__潜伏感染,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则属于___慢发病毒___感染。 16、从细胞受到凋亡诱导因素的作用到细胞死亡大致可分为__凋亡的信号转导___、__凋亡基因激活___、__凋亡的 执行___和__凋亡细胞的清除___四个阶段。 17、杆状病毒编码的两种抗细胞凋亡基因分别为__IAP 基因___和__p35 基因___。 18、IAP 家族蛋白的结构特征为__杆状病毒IAP 重复___和__环锌指结构___。 19、免疫应答分为B细胞介导的__体液免疫___和T 细胞介导的___细胞免疫__。 20、病毒感染动物后会出现干扰现象,其主要原因是_____ 诱导细胞产生了干扰素______ 。 21、病毒感染成功的基本条件包括__病毒的感染性___、__ 合适的感染途径___ 和___宿主机体的易感性___。 22、动物对病毒感染的免疫方式包括___特异性免疫___和___非特异性免疫___,其中__特异性免疫___又包括___体液免疫___和___细胞免疫___。 23、干扰素诱导细胞产生的两种抗病毒翻译途径为___通过2'-5 '寡A合成酶和RNaseL降解病毒mRNA_ __和___ 借助蛋白激酶PKR,阻断病毒蛋白翻译的起始___。 二、选择题: 1、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__A___ 。 A. 脂类 B. 多糖 C. 蛋白质 2、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__B___。 A. DNA 和RNA B. DNA 或RNA C. DNA D. RNA 3、对于病毒单链DNA而言,可直接作为转录模板的链是__B___。 A. 正链DNA B. 负链DNA C. 双义DNA 4、决定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__B___。 A.衣壳 B .包膜 C .核酸 D .刺突 E .核蛋白 5、病毒包膜的特点不包括__B___。 A.来源于宿主细胞 B .镶嵌有细胞编码的蛋白 C .可被脂溶剂溶解 D .决定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特异性E.具有抗原性6、在溶源细胞中, 原噬菌体以_C_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A 游离于细胞质中 C 缺陷噬菌体 D 插入寄主染色体7、逆转录RNA病毒的基因组是__B A.单倍体 B. 双倍体 C. 三倍体 8、细胞融合有利于病毒的__C A. 吸附 B. 脱壳 C. 扩散 D. 复制 E. 释放 9、RNA病毒突变率远高于DNA病毒,主要原因是__C A 病毒分子量小 B 病毒增殖快 C 宿主和病毒无校对修正机制 10、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__E

软件系统性能测试总结报告模板

性能测试总结报告

修订历史

目录 1基本信息 (4) 1.1背景 (4) 1.2参考资料 (4) 1.3名词解释 (4) 1.4测试目标 (4) 2测试工具及环境 (4) 2.1测试环境架构 (4) 2.2系统配置 (4) 2.3测试工具 (4) 3测试相关定义 (4) 4测试记录和分析 (5) 4.1测试设计 (5) 4.2测试执行日志 (5) 4.3测试结果汇总 (5) 4.4测试结果分析 (6) 5交付物 (7) 6.测试结论和建议 (7) 6.1测试结论 (7) 6.2建议 (7) 7批准 (7)

使用说明 在正式使用时,本节及蓝色字体部分请全部删除。本节与蓝色字体部分为说明文字,用以表明该部分的内容或者注意事项。 1基本信息 1.1背景 <简要描述项目背景> 1.2参考资料 <比如:测试计划、测试流程、测试用例执行记录、SOW、合同等> 1.3名词解释 1.4测试目标 <说明测试目标,例如在线用户数、并发用户数、主要业务相应时间等> 2测试工具及环境 2.1测试环境架构 2.2系统配置 硬件配置 软件配置 2.3测试工具 3测试相关定义 <以下为示例,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

4测试记录和分析 4.1测试设计 <说明测试的方案和方法> 4.2测试执行日志 <以下为示例,项目组按实际情况修改或填写> 4.3测试结果汇总 <以下为示例,项目组按实际情况修改或填写>

4.4测试结果分析 <分析各服务器在测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情况> 1.数据库服务器 2.应用服务器 3.客户端性能分析 4.网络传输性能分析 5.综合分析

病毒习题1 总论

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病毒(virus) 2.病毒体(virion) 3.壳粒(capsomer) 4.刺突(spike) 5.核衣壳 6.缺陷病毒 7.顿挫感染 8.干扰现象 9.灭活 10.亚病毒11.病毒的基因重组 二、填空 1.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有体积微小、建构简单、必须在敏感细胞内复制。 2.病毒的形态有球状、杆状或丝状,砖状、弹状和蝌蚪状。 3.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和衣壳构成。又称为核衣壳 4.亚病毒包括拟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5.阮病毒引起人类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C-J病、疯牛病等。 6.病毒核衣壳结构,根据其壳粒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分为二十面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3种对称型。 7.包膜病毒的包膜主要化学成分为类脂质和糖蛋白。 8.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生存,以复制方式增殖。对抗生素不敏感,干扰素可抑制其增殖。 9.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和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10.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冷不耐热。加热56℃30分钟即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三、单选题 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 A.核心; B.衣壳; C.包膜; D.核衣壳; E.刺突;

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 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 C.具有感染性; D.包括核衣壳结构; 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 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是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只含有一种核酸; 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 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 4.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 A.保护作用; B.吸附作用; 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免疫原性; 5.朊病毒(或称朊毒体)的化学本质是 A.核酸和蛋白质; B.核酸、蛋白质和多糖; C.核酸; D.蛋白质; E.糖蛋白; 6.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病毒是 A.溶解细胞病毒B.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C.病毒基本结构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D.有包膜病毒E.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 7.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 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B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 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 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 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 8.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 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 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网站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网站性能测试报告

目录 1项目背景 (3) 2编写目的 (3) 3参考文档 (3) 4参与测试人员 (3) 5测试说明 (3) 5.1 测试对象 (3) 5.2 测试环境结构图 (4) 5.2.1测试环境 (4) 6测试流程 (5) 7测试方法 (5) 8测试结果统计 (6) 8.1 用户并发测试:独立业务 (6) 8.2 用户并发测试:组合业务 (16) 8.3 大数据量测试 (22) 9分析与建议 (22) 9.1 独立业务 (22) 9.2 组合业务 (22) 9.3 大数据 (22) 9.4 其它....................................................................................................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背景 为了了解网易网的行你呢,我特此对网易网站进行压力测试。2 2编写目的 描述网易网站,在大数据量的数据环境下,系统的执行效率和稳定性。3参考文档 4参与测试人员 软件测试0801雷晓华 5测试说明 5.1测试对象 网易网站

5.2测试环境结构图 5.2.1测试环境5.2.1.1服务器端 5.2.1.1.1硬件环境 5.2.1.1.2软件环境

5.2.1.2客户端 5.2.1.2.1硬件环境 5.2.1.2.2软件环境 6测试流程 1、搭建模拟用户真实运行环境。 2、安装压力测试工具Loadrunner7.8。 3、使用LoadRunner中VuGen录制测试脚本。 4、使用Load Runner Controller组织发起模拟负载,并收集测试数据以及测试目标机器和网络的资源数据。 5、使用LoadRunner 的Analysis组件,分析测试结果。 6、整理并分析测试结果,写测试总结报告。 7测试方法 使用Mercury公司的性能测试软件LoadRunner8.1,对本系统业务进行脚本录制,测试回放,逐步加压和跟踪记录。测试过程中,由LoadRunner的管理平台调用各前台测试,发起各种组合的业务请求,并跟踪记录服务器端的运行情况和返回给客户端的运行结果。 1、录制日常访问量比较大的业务模块的代码,对测试机器进行压力测试。 2、模拟用户在单个业务操作和两个业务混合操作时,20、50、100、300、500用户同时并发,进行多次连续测试,完成测试目标。

病毒和病毒成份的提纯

第十四章病毒和病毒成份的提纯 一、病毒的提纯 (一)沉淀法 (二)层析法 (三)两相溶剂间分配系数法 (四)红细胞吸附法 (五)电泳法 (六)超速离心法 (七)超滤法 二、病毒蛋白亚单位的分离 三、病毒脂质的抽提 四、病毒糖类的抽提 一、病毒的提纯 所谓病毒提纯,就是应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以不使病毒受损伤和失活为前提,去除宿主细胞组分等非病毒杂质,提取出高纯度浓缩的病毒样品。病毒提纯是病毒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病毒微细形态结构的研究、病毒抗原蛋白的分离提纯、病毒化学成分及其遗传物质——DNA或RNA的详细研究都需要高纯度的病毒样品。 病毒纯度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难有绝对的标准,通常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判定标准。 1.物理均一性 测定病毒样品的物理均一性,是证明其纯度的常用方法,包括电镜检查、病毒粒子沉降系数和扩散常数及其在凝胶电泳、等电聚焦中的迁移率等。 2.病毒滴度与蛋白含量的比例 测定病毒材料的感染力或其血清学反应滴度与其蛋白含量的比例,也是一种通常采用的纯度测定方法。病毒滴度对蛋白含量的比例越高,说明病毒的纯度越高。

3.免疫学反应 免疫反应单一而无非特异反应,则说明病毒材料比较纯净。 4.结晶形成 病毒粒子在十分纯净的情况下,经常可以形成结晶,但少数混有杂质的病毒样品亦可形成结晶,所以这也只是一个相对标准。 病毒提纯的主要依据和条件有: (1)病毒只在活的细胞内寄生、复制和增殖, 要在病毒不失活的前提下,使之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去除细胞成份。有些病毒如痘病毒、正粘病毒、副粘病毒、披膜病毒,病毒粒子被释放到细胞外,可以从培养液或尿囊液中提纯;而另一些病毒如腺病毒、乳多空病毒、小DNA病毒,在毒粒成熟后只有少数病毒释放到细胞外,大量提纯时必须首先裂解细胞,使病毒大量释放。实验室常用冻融、研磨、高速捣碎、超声波处理或高压冲击、中性去污剂裂解、蛋白酶解等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处理获得的粗制的病毒悬液,其中常含有大量的细胞碎片,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以2000~6000r/min离心30~40分钟,可除去90%以上的细胞碎片和杂质。 (2)病毒粒子实际上是大的蛋白颗粒,可以应用提纯蛋白质的一些技术方法。 (3)对大小、形状和密度高度一致的病毒粒子,可以采用分级分离的技术。当然不同的病毒,其生长特性及理化学性质不同,因此提纯方法也不尽一致。 (一)沉淀法 主要是从稀的悬浮液中浓缩病毒,有中性盐沉淀法、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皂土法和鱼精蛋白沉淀法等。 1.中性盐沉淀法 病毒一般在45%以上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中沉淀,且保持其感染性。在含有病毒的组织培养液中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硫酸铵,可以很容易地沉淀某些病毒如狂犬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等。 2.聚乙二醇沉淀法 聚乙二醇(PEG)为水溶性非离子型聚合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分子量,用于病毒沉的主要是分子量为2000~6000的PEG。将PEG配成50%左右的溶液,或直接将固体PEG

app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app性能测试报告模板系统性能测试报告模板XX项目性能测试报告 (副标题)【可选】 性能测试报告 修改记录 性能测试报告 目录 1 引 言 ................................................................. ................................ (1) 1 1.1 目标与范 围 ................................................................. . (1) 1.1.1 测试目 标 ................................................................. ......................................................... 1 1.1.2 测试范围 ................................................................. ......................................................... 1 1.2 参考资料 ................................................................. . (1) 1.3 术语说

明 ................................................................. ................................................................... 1 2 测试设 计 ................................................................. ........................................................................ (2) 2.1 测试指 标 ................................................................. . (2) 2.2 测试交 易 ................................................................. ................................................................... 2 3 测试环 境 ................................................................. ........................................................................ (2) 3.1 软硬件环 2 境 ................................................................. . (2) 3.1.1 部署结构 图 ................................................................. ..................................................... 2 3.1.2 配置清

系统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XX项目 性能测试报告(副标题)【可选】

修改记录

目录 1 引言 (1) 1.1 目标与范围 (1) 1.1.1 测试目标 (1) 1.1.2 测试范围 (1) 1.2 参考资料 (1) 1.3 术语说明 (1) 2 测试设计 (2) 2.1 测试指标 (2) 2.2 测试交易 (2) 3 测试环境 (2) 3.1 软硬件环境 (2) 3.1.1 部署结构图 (2) 3.1.2 配置清单 (2) 3.2 网络环境 (3) 3.3 基础数据环境 (3) 4 测试执行情况 (3) 4.1 测试轮次 (3) 4.2 测试场景 (3) 4.3 问题记录 (3) 5 测试结果与分析 (4) 5.1 基准测试 (4) 5.1.1 测试结果 (4) 5.1.2 结果分析 (5) 5.2 并发测试 (5) 5.2.1 单业务并发测试结果 (5) 5.2.2 混合并发测试结果 (6) 5.2.3 结果分析 (7) 5.3 稳定性测试 (7)

性能测试报告 5.3.1 测试结果 (7) 5.3.2 结果分析 (9) 5.4 EOD批处理测试 (9) 5.4.1 日常批处理 (9) 5.4.2 结息批处理 (9) 5.4.3 年终批处理 (10) 5.4.4 结果分析 (10) 6 性能测试结论 (10) 7 建议 (10) 附录 (10)

1 引言 1.1 目标与范围 1.1.1 测试目标 【编写提示:描述本次系统性能测试的主要目标。】 如: 本次XXX系统的性能测试,主要是验证系统的健壮性和稳定性;在现有测试环境下获取相应性能指标,为确定该系统是否满足业务需求提供参考数据,同时为性能调优提供参考依据。 1.1.2 测试范围 【编写提示:描述本次系统性能测试的主要范围,是所有系统还是某个系统,主要关注什么】 1.2 参考资料 【编写提示:描述本次系统性能测试相关需求文档、技术参考文档等。】 表X 参考资料列表 1.3 术语说明 【编写提示:说明该文档内有关的术语,并解释术语的英文含义。】

某系统_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2015年XXXXX提升性能测试报告

目录 1引言 (2) 1.1 编写目的 (2) 1.2 背景 (3) 1.3 参考资料 (3) 1.4 修改记录 (3) 2测试结果 (3) 2.1 测试人员及时间 (3) 2.2 测试对象 (3) 2.3 测试环境 (4) 2.3.1服务端硬件环境 (4) 2.3.2服务端软件环境 (4) 2.3.3客户端硬件环境 (4) 2.3.4客户端软件环境 (5) 2.4 测试情况 (5) 2.4.1业务功能测试 (5) 2.4.2业务组合测试 (10) 2.4.3系统稳定性测试 (14) 3测试结论 (15)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测试报告是测试阶段最后的文档产出物,把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文档,并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为纠正软件的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软件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应包含足够的信息,包括产品质量和测试过程的评价,测试报告基于测试中的数据采集以及对最终的测试结果分析。

1.2背景 1.3参考资料 1.4修改记录 2测试结果 2.1测试人员及时间 2.2测试对象

2.3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结构图2.3.1服务端硬件环境 2.3.2服务端软件环境 2.3.3客户端硬件环境

2.3.4客户端软件环境 2.4测试情况 2.4.1业务功能测试 2.4.1.1用户登录 测试过程: 采取一次性加压连接方式进行,一次性加载100个虚拟用户,集合并发运行5分钟,一次性停止全部虚拟用户。 测试结果: 图1

图2 图3 注: “90%”列表示当前事务有90%的平均响应时间少于所列数值。 从图2可以看出,事务的响应时间主要集中在10-15秒之间,这里的响应时间包括登录后加载首页数据所消耗的时间,通过分析,实际登录响应时间在5秒以内。 2.4.1.2日志报表统计管理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到底是什么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到底是什么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与危害病毒的一般结构:基本结构有核心(核酸)和衣壳(蛋白或脂蛋白),二者构成核衣壳。有些病毒核衣壳外还有包膜和包膜子粒(也叫刺突)。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有些病毒有囊膜和刺突,如流感病毒。 病毒是最微小的,结构最简单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球形,杆形和蝌蚪形。由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种类繁多。已经确定的如,伤风、流感、水痘等一般性疾病,以及天花、艾滋病、SARS和禽流感等严重疾病。还有一些疾病可能是以病毒为致病因子;例如,人疱疹病毒6型与一些神经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之间可能相关。此外,原本被认为是马的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因子的玻那病毒,现在被发现可能能够引起人类精神疾病。病毒能够导致疾病的能力被称为病毒性(virulence)。不同的病毒有着不同的致病机制,主要取决于病毒的种类。在细胞水平上,病毒主要的破坏作用是导致细胞裂解,从而引起细胞死亡。在多细胞生物中,一旦机体内有足够多的细胞死亡,就会对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虽然病毒可以引发疾病,却也可以无害地存在于机体内。例如,能够引起感冒疮的单纯疱疹病毒可以在人体内保持休眠状态;这种状态又被称为“潜伏”(latency),这也是所有疱疹病毒(包括能够导致腺热的艾伯斯坦-巴尔病毒和能够导致水痘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特点。

进入潜伏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苏醒”后,能够引起带状疱疹。一些病毒能够引起慢性感染,可以在机体内不断复制而不受宿主防御系统的影响。这类病毒包括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受到慢性感染的人群即是病毒携带者,因为他们相当于储存了保持感染性的病毒。当人群中有较高比例的携带者时,这一疾病就可发展为流行疾病。比如曾经爆发的天花,西班牙流感等。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基本化学成分就是C、N、K、Na、O、H、S、P等等这些……大分子呢,就是磷脂,脂蛋白,糖蛋白,糖类这些的,具体构成的生物结构就是细胞壁(主要是肽聚糖,由五肽交联桥和四肽侧链连接肽类和多糖等等构成),细胞膜(和其他生物类似,磷脂层构成,但是有些具有部分细胞器的功能,依靠表面蛋白质表达),胞质(细胞液和核糖体,包含多种简单的和复杂的化学物质,如无机盐类和酶),拟核(遗传物质的载体)……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您要的答案啊? 题1: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生物科目] 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粘肽(mucopetide).细胞壁的机械强度有赖于肽聚糖的存在.合成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特有的能力.肽聚糖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酸两种氨基糖经β-1.4糖苷键连接间隔排列形成的多糖支架.在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连接四肽侧链,肽链之间再由肽桥或肽链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机械性很强的网状结构.各种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支架均相同,在四肽侧链的组成及其连接方式随菌种而异. 题2:细菌和病毒的死活,主要是成分、结构还是生理上的?细菌和病毒的死活,其主要变化是成分、结构还是生理上的?[生物科目] 当然是生理上的. 新陈代谢是衡量生物是否存活的标准.细菌细胞内如果没有代谢即各种生化反应就代表已经死亡.病毒的生命特征只有在感染宿主时才体现.病毒如果没有感染能力也可以代表死亡了. 题3:【细菌的细胞由______、______、细胞质等部分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生物科目]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最外层的细胞壁,紧靠细胞壁的是细胞膜、在细胞膜和DNA之间是细胞质和细胞中间是DNA集中的区域,有的细菌有长长的鞭毛,有的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故答案为:细胞壁;细胞膜 题4:细菌主要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生物科目] 细菌的组成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 题5:细菌核糖体的分布位置,成分组成和功能分别是什么?是细菌的核糖体![生物科目] 当然是在细胞质中啦 每个细菌细胞约含5000~50000个核糖体,部分附着在细胞膜内侧,大部分游离于细胞质中.细菌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由大亚单位(50S)与小亚单位(30S)组成,大亚单位

第二章 病毒

第二章病毒 一、名词解释 1.病毒(virus) 2.病毒体(virion) 3.壳粒(capsomer) 4.刺突(spike) 5.核衣壳 6. 包涵体 7.噬菌斑 8.干扰现象 9.灭活10.亚病毒11.病毒的基因重组12. 噬菌体 二、填空题 1.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有体积微小、、。 2.病毒的形态有球状、杆状或丝状、和蝌蚪状。 3.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由和构成。又称为。 4.病毒是侵害各种生物的分子病原体,现分为真病毒和亚病毒两大类,而亚病毒包括、和。 5.病毒核酸存在的主要类型、、和4种。 6.病毒核衣壳结构,根据其壳粒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分为、、3种对称型。 7.包膜病毒的包膜主要化学成分为和。 8.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必须在内生存,以方式增殖。对不敏感,可抑制其增殖。 9.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和。 10.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不耐。加热℃分钟即可使病毒失去性,称为。 三、判断题 1.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 2.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双链DNA和双链RNA。( ) 3.一个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 4.朊病毒是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 ) 四、选择题 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 ) A.核心; B.衣壳; C.包膜; D.核衣壳; E.刺突; 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 ) 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 C.具有感染性; D.包括核衣壳结构; 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 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是( )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只含有一种核酸; 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 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 4.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 ) A.保护作用; B.吸附作用; 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免疫原性;

软件系统性能测试分析报告模板

修订历史记录
版本 作者 参与者 起止日期 修订说明
第 1 页 共 5 页


1

2 3
4
5
概述 ................................................................................. 3 1.1 编写目的 .............................................................................................................................................. 3 1.2 项目背景 .............................................................................................................................................. 3 1.3 术语、缩略词 ...................................................................................................................................... 3 1.4 测试目的 .............................................................................................................................................. 3 1.5 测试方法 .............................................................................................................................................. 3 1.6 测试范围 .............................................................................................................................................. 3 参考文档 ............................................................................. 3 测试执行情况 ......................................................................... 3 3.1 人力资源 .............................................................................................................................................. 3 3.2 测试时间 .............................................................................................................................................. 3 3.3 测试环境 .............................................................................................................................................. 3 3.4 测试过程安排及描述 .......................................................................................................................... 4 测试总结分析 ......................................................................... 5 4.1 并发测试 .............................................................................................................................................. 5 4.2 稳定性测试 .......................................................................................................................................... 5 结论 ................................................................................. 5
第 2 页 共 5 页

相关文档